中国历代诗人的酒诗有哪些

【图文】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大小:226.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白酒文化:有哪些关于酒香的古代诗句_酒史文化_酒类百科_中国酒志网
官方旗舰店
已上架商品
白酒文化:有哪些关于酒香的古代诗句
&&&&&&&&时间: 17:34:25 浏览:8423人 来源:中国酒志网 上传:WY小编
  想要形容酒有多香,可别说来说去只有几个词了,古人们关于酒香的诗句是最好的参考:
  《过真州》: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行香子?舞雪歌云》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浣溪沙》:青杏园林著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浣溪沙》:青杏园林著酒香。佳人初著薄罗裳。柳丝摇曳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
  《谒金门?春又老》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h了。
  《南乡子?和气作春妍》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醉桃源/阮郎归》:菖蒲叶老水平沙。临流苏小家。画阑曲径宛秋蛇。金英垂露华。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再来重约日西斜。倚门听暮鸦。
  《水龙吟 寄陆放翁》: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鹧鸪天?秋月明眸两鬓浓》: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 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羞容。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水龙吟?玉龙飞下残鳞》: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且摩挲霜鬓,嘲吟冰筋,共荆人喜。
  《酒泉子?春雨打窗》: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焰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紫陌青门,三十六宫春色,御沟辇路暗相通,杏园风。咸阳沽酒宝钗空,笑指未央归去,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
  《春游》:山童携竹杖,支我步城头。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江波荡太阳,万顷金色浮。土人不识此,我可专春游。
  《寒食日过枣团店》: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马迟。若为将此意,前字与僧期。
  《庆长叔招饮一G,未,雪声璀然。即席走笔》:酒香端的似梅无,小摘梅花浸酒壶。莫遣南枝独醒著,一G聊劝雪肌肤。
  《跋李伯时醉僧图》:道人三昧一壶中,笔下惊蛇怖小童。日日松间好消息,酒香先过野桥风。
  《赵仲庄都钤山居》: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果熟不妨禽摘尽,酒香惟恐客来迟。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客久办心分半隐,尚嫌风骨欠仙姿。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有时就同影与形一样不离。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已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酒与饮酒活动,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彩的也由此应运而生。
上一篇:下一篇:
国家相关部门在80年代就提出了白酒从高度向低度转变是未来发展趋势。不仅适应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利于与国际接轨。如今,白酒消费低度化,许多酒厂也相继推出低度产品,但并不是每种酒都可以低度。
酒类百科内容(包括附图)均由网友上传,如有涉及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为保护原作者个人权益,未经允许,禁止商业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www.cnjiuzhi.com。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程,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其中...
纵观中国的音乐史,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文人墨客借音乐抒发对酒的感情,今天...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有时就同影与形一样不离。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
苦艾酒是很多艺术家的最爱,曾经有艺术家将它称之为“绿精灵”。苦艾酒是在18...
中国的酒文化非常的丰富多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小故事,这...
客服热线:6 
QQ群:中国酒志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酒志网排名第一的酒类收藏投资交易及白酒文化知识门户网,提供国内最全的酒类资讯及陈年老酒和名酒收藏价格查询提供专业的陈年老酒及老酒在线拍卖交易和免费真伪鉴定服务,汇聚国内一线白酒品牌。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假酒.过期酒.劣质酒等产品信息&
安卓客户端这些宋词,是线装的酒,醉了中国人几千年 (附:历代诗词律论)这些宋词,是线装的酒,醉了中国人几千年 (附:历代诗词律论)中式精致生活百家号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关注(中式精致生活 ID : ZSjingzhishenghuo)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红衣按舞这些宋词,是线装的酒,醉了中国人几千年文 | 中式精致生活现在能有这份闲情,应该归功于小时候读的书。据说我四五岁的时候,李白的诗就能背好多了,长辈还说当时手放后面摇着头背的。后来接触宋词,觉得这种语言比诗还要美。院中梅花落下,心中会念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看到荷塘会想起“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些美丽的言辞,能跨越千年与你相遇真的很微妙。那种情绪上的触动,美感甚至能超过词本身。────中式君▌满庭芳满庭芳,词牌名。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一说得名于柳宗元“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又名《锁阳台》《潇湘夜雨》等。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李弥逊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裀。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明月中秋一梦,临鸳甃、三绕殷勤。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祝英台近《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月底修箫谱》。始见《东坡乐府》。元高栻词入&越调&,殆是唐宋以来民间流传歌曲。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吴文英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祝英台近李彭老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瑞鹤仙瑞鹤仙,词牌名。《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高平调&。各家句豆出入颇多。双片一百二字,前片七仄韵,后片六仄韵。第一格起句及结句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式。第三格后片增一字。此调始见于周邦彦词。瑞鹤仙·暮春有感赵长卿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青英暝池阁。任翻红飞絮,游丝穿幕。情怀易著。奈宿酲、情绪正恶。叹韶光渐改,年华荏苒,旧欢如昨。追念凭肩盟誓,枕臂私言,尽成离索。记得忘却。当时事,那时约。怕灯前月下,得见则个,厌厌只待觑著。问新来、为谁萦牵,又还瘦削。▌瑞鹤仙·暮春有感史达祖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八声甘州《八声甘州》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词牌《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八声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张炎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八声甘州·灯夕书寄二隐周密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敧枕听新雨,往事朦胧。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篇幅有限,此处难一一赘述,回 &&宋词&,看中国历代诗词律论。本文「中式精致生活」编撰,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往期热文青山无语,胜我多情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中国人最值得“附庸”的风雅之事纪念木心|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你只知道老树画画,却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笔下的古人都玩疯了转载须知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朋友圈。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后台需回复“转载”二字,获取授权。未按要求转载,一律视为抄袭,举报到底。▼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主页,开启您的精致生活。【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关注(中式精致生活 ID : ZSjingzhishenghuo)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中式精致生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传播中国式的精致生活方式。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648被浏览148,669分享邀请回答8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历代诗人与酒
我的图书馆
历代诗人与酒
历代诗人与酒
古诗中的酒文化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中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有许多篇都写到了酒。屈原的辞赋中也同样歌咏到酒。历代诗人莫不与酒结缘。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红楼梦》,写饮酒的场面最多,也最精彩。这缘于作者本人也是嗜酒如命,自称"燕市酒徒"。酒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主题。
建安三曹,无一不喜欢饮酒作诗,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说自巳是"出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他的《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佳肴不尚,旨酒停杯",表达了他盼望的"佳人"未到,不能举杯尽欢的急切心情。曹植也有"置酒高堂上,亲友从我游","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的诗句。到于曹操,作为政治家他主张禁酒,而作为诗人他很喜欢喝酒。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表达了他慨叹人生,寄情于酒、于诗的心境。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我介绍说:"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各情去留"。他早年作过祭酒、县令等小官,后因不堪"心为形役"而辞官归隐,终生不仕。他生活一直很贫困,但即便断炊,也少不了酒,友人周济他的钱,也拿去买酒喝,就连他的诗作也"篇篇有酒"。
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诗人多,嗜酒者也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王之涣、元稹等个个喜欢,且都饮酒而诗兴大发,创作出不朽之作。有人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饮者八百首"。王安石评李白的诗道:"十句九句妇人、酒耳"。其实,李白的诗除《乐府诗》外,言妇人的少,言酒的多。他一生写饮酒的就有一百七十首,著名的酒诗有《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对酒》等等。诗人们的许多优秀作品是靠酒激发出的灵感,在微醉中创作出来的,白居易那首脍炙人口的长诗《琵琶行》就是在醉酒之后,听了歌伎裴兴奴演奏琵琶,诉说她的身世后,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连夜写成的。李白醉后赋诗的佳话就更多了。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对诗人创作与酒的关系的理解和高度概括。
酒催诗发,诗助酒兴。酒使人大脑兴奋,使人的情绪和思维进入高度活跃状态。这是酒的魅力所在。对诗人来说,酒能产生异常的创作冲动和丰富的联想,催化出灵感。
扩展阅读:
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他独创的田园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一个流派,独树一帜,影响深远。陶渊明一生爱酒、颂酒,读他的诗,仿佛时时都可以嗅到酒的醇香,体验到酒的魅力。南朝梁代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
可见诗人对酒之偏好以及其诗与酒之融洽。可以这么说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第一位以酒为吟咏对象,有意识地把诗和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
饮酒诗(之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他的饮酒诗主要表现自己远离污浊官场,归隐田园的乐趣,称颂从酒中品到的“深味”。这个“深味”,就是“渐近自然”的人性自由。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与自为。他的咏酒诗,首开风气,为后人树立了酒徒、隐士、诗人“三位一体”的风范,对后世文人的饮酒生活和吟酒诗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扩展阅读: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如要寻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座的。
“幽人”,想必是一位与之气味相投,仙风道气的高士。从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看,李白确实得到了陶渊明“任真”的嫡传。
无法考证,李白的篇篇佳作是否全是酒后而作,但可以肯定,酒后的李白吟唱出了不少传世名篇。“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好友杜甫对他的一生的最佳写照,也道出了李白的诗情与酒意。李白号称“诗仙”,李白也自诩“酒中仙”。看来,李白因诗而成仙,李白也因酒而成仙。李白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好个“酒中仙”!
寻酒不归的李白,天子差人找他;酩町大醉的李白,宠臣伺候着他;睡眼惺忪的李白,却依然诗如泉涌,醉笔生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于是,一个醉态可掬的李白,一个真真切切的李白,就这么潇洒的醉在天子的脚下,醉在众臣的面前。时至今日,大浪淘尽,李白依然鲜活的吟醉在我们脑中。好个李白!
“嗜酒见天真”.他的真,就如他口中的酒,不掺半点儿水。荣华富贵算什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算什么!“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随杯中酒一饮而尽,淡然而消。有人同饮,他“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何等的气魄!他喝出了万丈豪情。无人对酌,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又是何等的诗意!他喝出了浪漫飘逸。得意时,他必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失意时,他抽刀断水,举杯消愁。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可我们看不到消沉萎靡的李白,李白依然故我。也许,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伤,伤而不废。正是酒,使李白忘却了人间的烦忧。正是酒,使李白活的潇洒活的从容.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风歌笑孔丘 ”的李白;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一个“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
醉酒下的诗文,气势是强烈的,意境是奇特的,想象是大胆的,语言是夸张的.他让自己的生命力和个性在酒中充分的释放,在诗中尽情的张扬. 想长安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入京时,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忧愁时,“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无怪乎,杜甫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于是乎,
昂扬中我们看到了理智,陶醉中又见其觉醒.千里送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待功名,“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思考人生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对酒步觉瞑,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李白在自然中徜徉,酒中的李白与自然已浑然一体了.
酒中乾坤荡荡,诗里皓月汤汤.酒蕴育了李白的风流,酒升腾了李白的诗文.
自古鲜花送美人,宝剑赠名士,那么,酒,不就是上苍给予李白的最好馈赠么?酒,对于李白,不正是绝配么?唯李白,方显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万丈,酒的万古柔情,酒的羽化登仙。李白让中国酒文化的到了最好的传承.在李白的杯中,酒发挥的淋漓尽致,飘香流芳。
李白因酒而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而更加酣畅淋漓。不知是酒成名了李白,还是李白成名了酒。只知道李白与酒相得益彰,酒与李白已融为一体。于是,当你拿起李白的千古诗句时,你会闻到一阵阵浓郁的酒香,不读,已醉了。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扩展阅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诗、词、文、书法、绘画全能。苏轼并不擅饮,但颇好置酒招客,本诗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他自己曾说:“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余下者;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这又为后世文人,开启了新一流酒风。苏东坡并且知酒、酿酒,著有《东坡酒经》专书,以及咏“竹叶酒”、“洞庭春”、“真一酒”、“蜜酒”、“桂酒”、“松花酒”等诗作,不少都可以直视为酿酒史料,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酒文化遗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扩展阅读:
馆藏&1335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代诗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