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课纲微调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辛亥革命”都没有

台湾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引舆论争议
据海外网报道,7月3日,台湾“国教院”公布“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其高中历史的中国史不但从原本一册半缩减为一册,还摆脱传统朝代史,改放在东亚脉络中。
上海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倪永杰指出
这其实就是蔡英文当局在建构“台独”史观。他们将台湾新课纲刻意切割台湾史与中国史,故意区分台湾人跟中国人,描述现在台湾人构成是多元民族,荷兰人、郑成功甚至东南亚来的,不仅只有汉人血统。此外,新课纲中不仅说中国历史部分都是黑历史,将郑成功、清朝及国民党讲成“外来统治”,还美化日本侵台的扭曲历史作为,将“日本侵略”改成“进出台湾”,“战败”改成“终战”,“日据”改成“日治”,不提对日抗战历史。倪永杰认为,这就是在搞“文化台独”。
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王仲孚也指出
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根拔起,脱离历史教育常轨,“伤害很大”,而且课纲中也看不到“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
有观点称,现在蔡英文当局新课纲草案所谓要构建“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是完全抛弃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把台湾的历史从荷兰、西班牙人占领时期算起,企图以此“证明台湾与大陆没有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台独”的一贯伎俩。蔡英文当局这次修改课纲,是要把这个观念“贯彻到底”。
有网民指出,这是“数典忘祖,太悲哀了”。也有网民质疑,以后讲着中文,写着汉字,过着春节时,要如何跟自己的小孩解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台湾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连“辛亥革命”都没有|辛亥革命|教科书|台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台湾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连“辛亥革命”都没有
  原标题:台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 学者:完全拆解且连根拔起
  海外网7月4日电 台湾“国教院”昨日公布“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高中历史的中国史不但从原本一册半缩减为一册,且摆脱传统朝代史,改放在东亚脉络来讲,有学者直呼中国史架构完全解体,这是“去中国化”的深化。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也有学者及高中师生认为不这是去中国化,但忧心面对未来的历史教育革命,能否编好教科书、老师会不会教、升学考怎么出题及评分,更攸关学生权益。
  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王仲孚指出,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根拔起,脱离历史教育常轨,“伤害很大”;课纲中也看不到“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
  王仲孚说,更何况,放在东亚的脉络教中国史,坊间根本没类似参考书,大学历史系所课程也非这种架构,教科书怎么编?老师能教得好吗?史学基础薄弱的国三生升上高一,能适应这么“高层次”的教学吗?高中生将来念历史系,也恐难衔接。历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部应从长计议。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林满红,曾协助教育部检讨微调课纲,她说,不需要把新课纲戴上“去中国化”的帽子,但她更关心的是,课纲写得太精简,是否能把真正的精髓写进去、又是否能编好教科书?“国教院”应培训专门的学者写教科书,而非像现在,任由书商请教授编,教授再发包给一知半解的研究生,怎能编出好的教科书?
  林满红举例,新课纲台湾史教现代国家的形塑,只简单提到“国际局势与台湾定位”,应进一步提到台湾国际地位确立的过程,让这代年轻人对台湾更有信心,才是真的爱台湾。
  教育部次长林腾蛟回应指出,等课纲完全定案后,教育部师资课程教学与评量协作中心,就会跨司处拟出编书、师资、评量等配套,大家不用担心。
  据此前报道,被称为“台独教父”的史明曾于上世纪60年代撰写《台湾人四百年史》,这部书被称为“台独历史教科书”。现在蔡英文当局新课纲草案所谓要构建“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就是以《台湾人四百年史》为基础,加上本世纪以来民进党推动“台独”的痕迹,拼凑成“台湾五百年脉络”。这是完全抛弃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把台湾的历史从荷兰、西班牙人占领时期算起,企图以此“证明台湾与大陆没有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台独”的一贯伎俩。蔡当局这次修改课纲,是要把这个观念“贯彻到底”。(综编/海外网 巩浩)台湾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连“辛亥革命”都没有台湾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连“辛亥革命”都没有环球网百家号资料图海外网7月4日电台湾“国教院”昨日公布“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高中历史的中国史不但从原本一册半缩减为一册,且摆脱传统朝代史,改放在东亚脉络来讲,有学者直呼中国史架构完全解体,这是“去中国化”的深化。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也有学者及高中师生认为不这是去中国化,但忧心面对未来的历史教育革命,能否编好教科书、老师会不会教、升学考怎么出题及评分,更攸关学生权益。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王仲孚指出,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根拔起,脱离历史教育常轨,“伤害很大”;课纲中也看不到“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王仲孚说,更何况,放在东亚的脉络教中国史,坊间根本没类似参考书,大学历史系所课程也非这种架构,教科书怎么编?老师能教得好吗?史学基础薄弱的国三生升上高一,能适应这么“高层次”的教学吗?高中生将来念历史系,也恐难衔接。历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部应从长计议。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林满红,曾协助教育部检讨微调课纲,她说,不需要把新课纲戴上“去中国化”的帽子,但她更关心的是,课纲写得太精简,是否能把真正的精髓写进去、又是否能编好教科书?“国教院”应培训专门的学者写教科书,而非像现在,任由书商请教授编,教授再发包给一知半解的研究生,怎能编出好的教科书?林满红举例,新课纲台湾史教现代国家的形塑,只简单提到“国际局势与台湾定位”,应进一步提到台湾国际地位确立的过程,让这代年轻人对台湾更有信心,才是真的爱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腾蛟回应指出,等课纲完全定案后,教育部师资课程教学与评量协作中心,就会跨司处拟出编书、师资、评量等配套,大家不用担心。据此前报道,被称为“台独教父”的史明曾于上世纪60年代撰写《台湾人四百年史》,这部书被称为“台独历史教科书”。现在蔡英文当局新课纲草案所谓要构建“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就是以《台湾人四百年史》为基础,加上本世纪以来民进党推动“台独”的痕迹,拼凑成“台湾五百年脉络”。这是完全抛弃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把台湾的历史从荷兰、西班牙人占领时期算起,企图以此“证明台湾与大陆没有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台独”的一贯伎俩。蔡当局这次修改课纲,是要把这个观念“贯彻到底”。(综编/海外网 巩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环球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世界很精彩,带你活出国际范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没有“辛亥革命”也不提“八年抗战”!台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 没有“辛亥革命”也不提“八年抗战”!台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天下说知识百家号台湾普通高中历史课纲再度引爆“统独”立场的争议。报道,目前台湾高中历史分为4册,其中台湾史1册、中国史及世界史合占3册。但“国教院”3日公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纲草案内容显示,高中历史不再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台湾相关”“中国与东亚的交会”及“台湾与世界”3个分域,各2学分。也就是说,从8学分减为6学分。中国史从1.5册缩减为1册,从朝代编年史,改为融入东亚脉络,以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纲用字力求中性,甚至用问号,不给答案。“教育部次长”林腾蛟透露,社会课纲草案自3日起到11月10日举行网络论坛听取各方意见;9月3日起在各县市办公听会,预计最快明年初交“教育部课程审议会”审议,2019学年上路。岛内现行高中历史课纲2012年上路,2014年进行微调,把“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前面加上“被强迫”等,引发绿营及部分学生抗议,质疑是“黑箱课纲”,2015年夏天爆发“反课纲运动”,部分学生攻进“教育部”。后来“教育部”检讨17个争议点,改为采取旧课纲的中性字眼,如慰安妇不加“被强迫”,“光复台湾”改为“接收台湾”,“明郑统治”改为“明郑时期”等,并允许学校使用旧课纲。蔡英文当局去年执政后,停用微调课纲,回到旧课纲,并修法让学生参与“12年国教课审会”。新课纲草案引发诸多质疑。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王仲孚称,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根拔起,脱离历史教育常规,“伤害很大”;课纲中看不到“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和“八年抗战”,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王仲孚说,更何况放在东亚脉络教中国史,坊间根本没有类似参考书,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也不是这种架构,教科书怎么编?老师能教得好吗?“历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部应从长计议”。台“全国校长协会”发表“让教育回归专业,课纲不该是蓝绿火并的牺牲品”的声明称,课纲之争掀开潜藏于不同族群、不同世代的史观、“国家认同”及意识形态纠葛,“期盼歹戏拖棚的政治讨论,就此打住,让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唐德明4日批评说,民进党一直都把“去中国化”、切断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作为目标,企图以此制造所谓的“天然独”,但中国文化早已深入台湾民间,包括妈祖关公、过年祭祖都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不是乱搞课纲就可以切断的。对此,“课审会”大会委员吴律德辩解称,“去中国化”的说法有失偏颇,国中还是有中国史,高中课纲在中国的部分虽然加入东亚,但主轴仍放在中国各朝代与附近国家、地区的关系,不但没有偏离“中国中心主义”,反而强化中国在世界历史脉络的重要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天下说知识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文学内容涉及情感,亲子育儿,生活启示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台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都不提台新课纲中国史大缩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都不提未来网百家号  3日,台“国教院”公布“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其高中历史的中国史不但从原本一册半缩减为一册,还摆脱传统朝代史,改放在东亚脉络中。为此,有学者指出,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八年抗战”都看不到,还美化了日本侵台的历史,这就是“去中国化”的深化,搞“文化台独”。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新课纲草案中规定,未来台国高中历史、地理教学将采取专题式教学,主要放在台湾近500年的脉络,并将中国放在东亚脉络来讨论。  以高中历史为例,中国史被置于“中国及东亚的交会”主题中。国高中地理科则分别将台湾置于“台湾与世界”及“世界中的台湾”的脉络,用以强化台湾主体性,降低与中国史地的连结。  上海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倪永杰指出,这其实就是蔡英文当局在建构“台独”史观。他们将台湾新课纲刻意切割台湾史与中国史,故意区分台湾人跟中国人,描述现在台湾人构成是多元民族,荷兰人、郑成功甚至东南亚来的,不仅只有汉人血统。  此外,新课纲中不仅说中国历史部分都是黑历史,将郑成功、清朝及国民党讲成“外来统治”,还美化日本侵台的扭曲历史作为,将“日本侵略”改成“进出台湾”,“战败”改成“终战”,“日据”改成“日治”,不提对日抗战历史。倪永杰认为,这就是在搞“文化台独”。  台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王仲孚也指出,新课纲把中国历史的架构完全拆解、连根拔起,脱离历史教育常轨,“伤害很大”,  王仲孚说,课纲中也看不到“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八年抗战”,很难不令人怀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思想改造运动。  他还补充说,更何况放在东亚的脉络教中国史,坊间根本没类似参考书,大学历史系所课程也非这种架构,教科书怎么编?老师能教得好吗?史学基础薄弱的国三生升上高一,能适应这么“高层次”的教学吗?高中生将来念历史系,也恐难衔接。历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部”应从长计议。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林满红,曾协助台“教育部”检讨微调课纲,她说,不需要把新课纲戴上“去中国化”的帽子,但她更关心的是,课纲写得太精简,是否能把真正的精髓写进去、又是否能编好教科书?“国教院”应培训专门的学者写教科书,而非像现在,任由书商请教授编,教授再发包给一知半解的研究生,怎能编出好的教科书?  对于这些疑虑,台“教育部”次长林腾蛟回应说,等课纲完全定案后,“教育部”师资课程教学与评量协作中心,就会跨司处拟出编书、师资、评量等配套,大家不用担心。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上个月这个“台独”新课纲遭台媒曝光后,遭到了台湾网友的嘲讽和抨击。  有人表示,这是“数典忘祖,太悲哀了”。也有人质疑,以后讲着中文,写着汉字,过着春节时,要如何跟自己的小孩解释。  据了解,在上世纪60年代,被称为“台独教父”的史明曾撰写过《台湾人四百年史》,这部书被称为“台独历史教科书”。  如今现在蔡英文当局新课纲草案所谓要构建“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就是以《台湾人四百年史》为基础,加上本世纪以来民进党推动“台独”的痕迹,拼凑成“台湾五百年脉络”。  这是完全抛弃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把台湾的历史从荷兰、西班牙人占领时期算起,企图以此“证明台湾与大陆没有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台独”的一贯伎俩。蔡当局这次修改课纲,是要把这个观念“贯彻到底”。  而对于民进党当局每逢上台,势必操弄的文化“台独”小动作,国台办发言人曾屡以告诫,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反对“台独”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对于有些人试图在文化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活动,割断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结,我们要提醒两岸同胞都应保持高度警惕。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未来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给青少年最简单的快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课纲微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