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刚入的多国mysql 2003 100611,兄弟们帮忙看看,靠谱么

【急】字开头的词语(共362个)_汉语大词典 cidian.wenku1.com
【急】字开头的词语(共362个)
【急】字开头的词语(共362个):急案,急巴巴,急暴,急绷绷,急綳綳,急繃繃,急迸格邦,急变,急遍,急變...
1. 需要赶紧处理的案件。
急巴巴jí bā bā 1.
形容急迫。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摺:「俺大哥一家无外,急巴巴日夜费筹划。」
●姜树茂《小会计》:「院子里,火燎一般的太阳晒在人们身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流,谁都急巴巴的想取出款后到阴处去风凉一下。」 2.
形容拮据。
●洪深《香稻米》第一章:「不瞒你说,年年都是急巴巴的过活,一点没有余钱,所以一直到现在仍是没有归还。」★「急巴巴」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巴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巴巴」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巴巴jí bā bā 1.
形容急迫。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摺:「俺大哥一家無外,急巴巴日夜費籌劃。」
? 姜樹茂《小會計》:「院子裏,火燎一般的太陽曬在人們身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斷的往下流,誰都急巴巴的想取出款後到陰處去風涼一下。」 2.
形容拮据。
? 洪深《香稻米》第一章:「不瞞你說,年年都是急巴巴的過活,一點沒有餘錢,所以一直到現在仍是沒有歸還。」
急暴jí bào 1.
●《晋书o桓玄传》:「性又急暴,呼召严速,直官咸系马省前,禁内讙杂,无复朝廷之体。」 2.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汉隐帝时,王章管财政,聚敛更急暴,在旧制雀鼠耗外,又加二斗,称为省耗。」★「急暴」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暴jí bào 1.
? 《晉書o桓玄傳》:「性又急暴,呼召嚴速,直官咸繫馬省前,禁內讙雜,無復朝廷之體。」 2.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三章第三節:「漢隱帝時,王章管財政,聚斂更急暴,在舊制雀鼠耗外,又加二斗,稱為省耗。」------------------------------急暴jí bào 补证条目
1.急躁。 ? 宋洪迈《容斋续笔o朱云陈元达》:「若元達之命在須臾間,聰之急暴且盛怒,何暇延留數刻而容劉氏得以草疏乎?」
急绷绷jí bēng bēng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明邵璨《香囊记·兵起》:「骨冬冬乱敲画鼓,急绷绷满挽弓号。」
●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只要该靶子独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绷绷,我的事就完了。」
●朱自清《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满勒风,到处都急绷绷的。」参见:急繃繃
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明
邵璨 《香囊记·兵起》:「骨鼕鼕乱敲画鼓,急綳綳满挽弓号。」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只要该靶子独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绷绷,我的事就完了。」 朱自清 《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满勒风,到处都急绷绷的。」★「急綳綳」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
急繃繃jí bēng bēng(急繃繃,急绷绷)形容把東西拉得很緊。
? 明·邵璨《香囊記o兵起》:「骨鼕鼕亂敲畫鼓,急繃繃滿挽弓號。」
? 魯迅《華蓋集續編o無花的薔薇》:「只要該靶子獨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繃繃,我的事就完了。」
? 朱自清《給<一個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好比船上的布篷,灌滿勒風,到處都急繃繃的。」
急迸格邦jí bèng gé bāng象声词。
●清洪升《长生殿o合围》:「这一员会急迸格邦的弓开月满,那一员会滴溜扑碌的锤落星寒。」★「急迸格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迸格邦jí bèng gé bāng象聲詞。
? 清·洪昇《長生殿o合圍》:「這一員會急迸格邦的弓開月滿,那一員會滴溜撲碌的鎚落星寒。」
急变jí biàn指事关重大的紧要奏疏。
●《汉书o车千秋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颜师古注:「所告非常,故云急变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o奏启》:「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
●《新唐书o通王滋传》:「建畏王等有兵,遣人上急变,告诸王欲杀建,胁帝幸河中。」
●《续资治通鉴o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镇州驻泊都监弭德超因乘间以急变闻于帝……又巧诬以他事,帝颇疑之。」★「急变」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急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参见:急變
急遍jí biàn乐曲中节拍加快的乐段。
●唐张祜《悖拏儿舞》诗:「春风南内百花时,道调《凉州》急遍吹。」★「急遍」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遍」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遍jí biàn樂曲中節拍加快的樂段。
? 唐·張祜《悖拏兒舞》詩:「春風南內百花時,道調《涼州》急遍吹。」
★「急變」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急變」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變jí biàn(急變,急变)指事關重大的緊要奏疏。
? 《漢書o車千秋傳》:「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
? 顏師古注:「所告非常,故云急變也。」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o奏啟》:「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
? 《新唐書o通王滋傳》:「建畏王等有兵,遣人上急變,告諸王欲殺建,脅帝幸河中。」
? 《續資治通鑒o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鎮州駐泊都監弭德超因乘間以急變聞於帝……又巧誣以他事,帝頗疑之。」
急彪各邦jí biāo gè bāng象声词。
●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摺:「我这里急煎煎整顿了衣服,急周各支荡散了枪竿篓,急彪各邦踏折了剑菖蒲。」★「急彪各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彪各邦jí biāo gè bāng象聲詞。
? 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三摺:「我這裏急煎煎整頓了衣服,急周各支蕩散了鎗竿簍,急彪各邦踏折了劍菖蒲。」
急兵jí bīng指突然发生的战乱。
●《晋书o天文志上》:「七星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绣,又主急兵盗贼。」
●《南史o宋元凶劭传》:「始文帝未崩前一日甲夜,太史奏:‘东方有急兵,其祸不测,宜列万人兵于太极前殿,可以销灾。’」
●宋司马光《范景仁传》:「景仁上执政书,言继嗣不定,将有急兵。」★「急兵」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兵jí bīng指突然發生的戰亂。
? 《晉書o天文志上》:「七星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又主急兵盜賊。」
? 《南史o宋元凶劭傳》:「始文帝未崩前一日甲夜,太史奏:‘東方有急兵,其禍不測,宜列萬人兵於太極前殿,可以銷災。’」宋·司馬光《范景仁傳》:「景仁上執政書,言繼嗣不定,將有急兵。」
急并各邦jí bìng gè bāng象声词。
●元朱凯《黄鹤楼》第二摺:「瞎胖姐在麦场上将那碓臼儿急并各邦的捣。」★「急并各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并各邦」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并各邦jí bìng gè bāng象聲詞。
? 元·朱凱《黃鶴樓》第二摺:「瞎胖姐在麥場上將那碓臼兒急并各邦的搗。」
急病jí bìng 1.
急于解救困难;解难。
●《国语o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
●《宋书o何尚之传》:「泉布废兴,未容骤议……自非急病权时,宜守久长之业。」
●明唐顺之《读<春秋>》:「使桓文而试于勤王,诚于攘夷急病,而其柄则倒持也,其分则上陵也……况其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也。」 2.
指突然发作、来势凶猛的疾病。如:急性脑膜炎、急性阑尾炎。★「急病」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病」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病jí bìng 1.
急於解救困難;解難。
? 《國語o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今我不如齊,非急病也。」
? 《宋書o何尚之傳》:「泉布廢興,未容驟議……自非急病權時,宜守久長之業。」
? 明·唐順之《讀<春秋>》:「使桓·文而試於勤王,誠於攘夷急病,而其柄則倒持也,其分則上陵也……況其借名勤王,而實則自殖;陽為急病,而陰欲養亂也。」 2.
指突然發作、來勢凶猛的疾病。如:急性腦膜炎、急性闌尾炎。
【急病让夷】成语解释: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急病让夷】成语出处:语出《国语 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急病让夷】成语故事:【急病让夷】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病讓夷」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病讓夷jí bìng ràng yí(急病讓夷,急病让夷)猶今言將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別人。語出《國語o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
? 宋·王禹偁《殿中丞贈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銘序》:「公曰:‘古人辭易不辭難,急病讓夷,吾之志也。’」
急波波jí bō bō匆忙貌。
●《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刘婆急波波的,一步高,一步低走来。」★「急波波」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波波」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波波jí bō bō匆忙貌。
? 《金瓶梅詞話》第五三回:「劉婆急波波的,一步高,一步低走來。」
【急不及待】成语解释:见“急不可待”。【急不及待】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急不及待】成语故事:【急不及待】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不可待】成语解释: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急不可待】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急不可待】成语故事:【急不可待】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人物心理的成语,焦急的成语,人物心情的成语
【急不可耐】成语解释: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急不可耐】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急不可耐】成语故事:【急不可耐】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初中生成语,人物心理的成语,焦急的成语
【急不暇择】成语解释: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急不暇择】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急不暇择】成语故事:【急不暇择】成语标签:四字成语,紧缩式成语,小学常考易错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不择路】成语解释: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急不择路】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急不择路】成语故事:【急不择路】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不择途】成语解释:犹慌不择路。【急不择途】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急不择途】成语故事:【急不择途】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不择言】成语解释: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急不择言】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急不择言】成语故事:【急不择言】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不擇路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而乱跑。形容情势、心情非常紧迫。 ? 罗章龙《椿园载记》:「润之亦认为,这些只是一时冲动,所谓‘急不择路’,此路未必走得通,但事已至此,欲罢不能,只好徐觅良途。」 ? 宣文峋《茶山泪》第二章:「他连忙穿好衣服背上背夹子,一手提拐子一手砍刀,一时辨别不出喊声从哪个方向传来,急不择路,只好先往树林密处躲避。」
★「急不擇途」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不擇途jí bù zé tú(急不擇途,急不择途)猶慌不擇路。
?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o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急不擇言」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不擇言」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不擇言jí bù zé yán(急不擇言,急不择言)急得來不及選擇詞句。
? 魯迅《華蓋集o忽然想到(十一)》:「‘急不擇言’的病源,並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急不擇言jí bù zé yán 补证条目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句。 ? 巴金《春》十五:「他心里十分难过,便急不择言地说:‘我决不会的。’」
急步jí bù快步。
●茅盾《子夜》八:「他轻轻吁一口气,急步回到厢房里,沉重地把身体落在沙发上。」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她灵巧地急步往前跑,在人群中迂回前进,警察和那个胖区长都一齐在后面紧追。」★「急步」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步」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步jí bù快步。
? 茅盾《子夜》八:「他輕輕吁一口氣,急步回到廂房裏,沉重地把身體落在沙發上。」
?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她靈巧地急步往前跑,在人群中迂回前進,警察和那個胖區長都一齊在後面緊追。」
急叉白脸jí chā bái liǎn见「急赤白脸」。★「急叉白脸」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6页 第7卷 454参见:急叉白臉
★「急叉白臉」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6页 第7卷 454急叉白臉jí chā bái liǎn(急叉白臉,急叉白脸)見「急赤白臉」。
〈方〉紧急的事情:这是~,可不能耽误了。★「急茬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
1. 波涛翻腾的海;尤指由两股湍流汇合的海。
【急扯白脸】成语解释: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急扯白脸】成语出处:老舍《离婚》六:“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急扯白脸】成语故事:【急扯白脸】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动宾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扯白臉」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扯白臉jí chě bái liǎn(急扯白臉,急扯白脸)見「急赤白臉」。
急持jí chí紧紧抱持。
●唐沈既济《任氏传》:「既从,则捍御如初,如是者数四。崟乃悉力急持之。」★「急持」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持jí chí緊緊抱持。
? 唐·沈既濟《任氏傳》:「既從,則捍禦如初,如是者數四。
? 崟乃悉力急持之。」
【急赤白脸】成语解释: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急赤白脸】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急赤白脸】成语故事:【急赤白脸】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赤白臉」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赤白臉」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赤白臉jí chì bái liǎn(急赤白臉,急赤白脸)形容心裡焦急,臉色難看。
? 張天民《創業》第二章:「‘你!’章易之急赤白臉地,一想又沒法,孩子氣地說:‘唉,這酒不給你在虎灘喝了!’」亦作「急叉白臉」、「急扯白臉」。
? 老舍《駱駝祥子》十八:「大家都受了一天的熱,紅着眼珠,沒有好脾氣;肚子又餓,更個個急叉白臉。」
? 老舍《趙子曰》第二三:「‘我非見你們太太不可!’趙子曰急扯白臉說。」
急冲冲jí chōng chōng见「急匆匆」。★「急冲冲」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参见:急沖沖
★「急沖沖」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沖沖jí chōng chōng(急沖沖,急冲冲)見「急匆匆」。
急杵jí chǔ 1.
急促的捣衣声。
●宋陆游《露坐》诗:「秋近不堪闻急杵,夜凉已复怯轻絺。」 2.
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
●元吴师道《促织吟》:「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捣寒衣。」★「急杵」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杵jí chǔ 1.
急促的搗衣聲。
? 宋·陸游《露坐》詩:「秋近不堪聞急杵,夜涼已復怯輕絺。」 2.
指急速揮動的搗衣杵。
? 元·吳師道《促織吟》:「背壁孤燈照清淚,誰家急杵搗寒衣。」
【急杵捣心】成语解释: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急杵捣心】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急杵捣心】成语故事:【急杵捣心】成语标签:主谓式成语,四字成语,人物心情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杵擣心」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杵擣心jí chǔ dǎo xīn(急杵擣心,急杵捣心)形容驚異不安的心情。
? 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文》:「見徐巨源與陳伯璣書,論僕晚年之文字,顓好罵人,傳語相勸戒,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急处从宽】成语解释: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急处从宽】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急处从宽】成语故事:【急处从宽】成语标签:四字成语,偏正式成语,西游记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處從寬jí chù cóng kuān(急處從寬,急处从宽)在緊急情況下並不緊張。
? 《西游記》第五五回:「沙僧聽說,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急传jí chuán快速的驿传。
●《韩非子o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曰:‘夫二子,贤者也。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
●宋苏舜钦胡舜元《地动联句》:「坦途重车偾,急传壮马攲。」★「急传」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傳
★「急傳」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傳jí chuán(急傳,急传)快速的驛傳。
? 《韓非子o外儲說右上》:「周公·旦從魯聞之,發急傳而問之曰:‘夫二子,賢者也。今日饗國而殺賢者,何也?’」宋·蘇舜欽·胡舜元《地動聯句》:「坦途重車僨,急傳壯馬攲。」
急辞jí cí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
●《谷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范宁注:「辞中促急,不容日。」
●《谷梁传·成公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以晋侯而斥执曹伯,恶晋侯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晋侯也。」
●《谷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o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着。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着,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急辞」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参见:急辭
★「急辭」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辭jí cí(急辭,急辞)古文辭中的促急之詞。常省文,有時隱含斥責之意。與「緩辭」相對。
? 《穀梁傳o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辭也,過有司也。」
? 范甯注:「辭中促急,不容日。」
? 《穀梁傳o成公十五年》:「晉侯執曹伯歸于京師。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不言之,急辭也,斷在晉侯也。」
? 《穀梁傳o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辭也,不足乎日之辭也。」
?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o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為形,被物為著。己之感物曰動,物之應感曰變。六‘則’字皆為急辭,而‘形則著,動則變’二層,尤是一串事。」
急匆匆jí cōng cōng急忙貌;匆忙貌。
●巴金《家》三五:「有一些人急匆匆地从房里出来,又有一些人急匆匆地到那里去,都带着惊惶的表情,不敢大声说话。」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玲子急匆匆地走过来说:‘报告首长,这炮打得很奇怪呀!’」亦作「急冲冲」。
●张峻《牛倌爷爷》:「这老头儿话没说,‘叭’地搁下饭碗,从门后摸起枣木杈子和横笛急冲冲地走出去。」
●费礼文《黄浦江的浪潮》四:「吴德成急冲冲从外面走了进来。」★「急匆匆」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匆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匆匆jí cōng cōng急忙貌;匆忙貌。
? 巴金《家》三五:「有一些人急匆匆地從房裏出來,又有一些人急匆匆地到那裏去,都帶着驚惶的表情,不敢大聲說話。」
?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小玲子急匆匆地走過來說:‘報告首長,這炮打得很奇怪呀!’」亦作「急沖沖」。
? 張峻《牛倌爺爺》:「這老頭兒話沒說,‘叭’地擱下飯碗,從門後摸起棗木杈子和橫笛急沖沖地走出去。」
? 費禮文《黃浦江的浪潮》四:「吳德成急沖沖從外面走了進來。」
急凑jí còu犹急促。
●郭沫若《地下的笑声·金刚坡下一》:「一位流亡的青年妇人……在公路上冒着雨,以急凑的步武,向金刚坡走去。」
●郭沫若《橄榄·红瓜》:「他们的态度是很悠闲的,但是步伐又是很急凑的。」★「急凑」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参见:急湊
★「急湊」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湊jí còu(急湊,急凑)猶急促。
? 郭沫若《地下的笑聲o金剛坡下一》:「一位流亡的青年婦人……在公路上冒着雨,以急湊的步武,向金剛坡走去。」
? 郭沫若《橄欖o紅瓜》:「他們的態度是很悠閑的,但是步伐又是很急湊的。」
急促jí cù 1.
●《书·洪范》「曰急,恒寒若」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急促自用也。言人君急促太酷,至恒寒之气来应之。」
●柔石《二月》二十:「我看你近来的态度太急促,像这样的办事要失败的。」 2.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庵是有心寻不是的,来得急促。唐仲友出乎不意,一时迎接不及。」
●柯岩《东方的明珠》一:「他急促地拉开了客厅的门。」 3.
快而短促。
●清何洯《竞渡歌》:「轻扬楚些三山落,急促吴讴十里闻。」
●韩北屏《非洲夜会·举杯痛饮》:「歌声凄厉、简直像在呼号,再配上急促剧烈的动作,那种抢天呼地的歌舞,真有撕裂人心的力量。」 4.
指时间仓促。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少奶奶:]等我多想想,(顿)现下太急促了。」 5.
●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一个重要的节目,一项急促的宣传任务,报纸往往要组织相应的版面。」★「急促」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促」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促jí cù 1.
? 《書o洪範》「曰急,恆寒若」孔穎達疏引漢·鄭玄曰:「急促自用也。言人君急促太酷,至恆寒之氣來應之。」
? 柔石《二月》二十:「我看你近來的態度太急促,像這樣的辦事要失敗的。」 2.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晦菴是有心尋不是的,來得急促。
? 唐仲友出乎不意,一時迎接不及。」
? 柯岩《東方的明珠》一:「他急促地拉開了客廳的門。」 3.
快而短促。
? 清·何洯《競渡歌》:「輕揚楚些三山落,急促吳謳十里聞。」
? 韓北屏《非洲夜會o舉杯痛飲》:「歌聲凄厲、簡直像在呼號,再配上急促劇烈的動作,那種搶天呼地的歌舞,真有撕裂人心的力量。」 4.
指時間倉促。
?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少奶奶:]等我多想想,(頓)現下太急促了。」 5.
? 袁鷹《悲歡o不滅的詩魂》:「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一個重要的節目,一項急促的宣傳任務,報紙往往要組織相應的版面。」
急带jí dài紧束腰带。
●《南齐书o张融传》:「王敬则见张融革带垂宽,殆将至骼,谓之曰:‘革带太缓。’融曰:‘既非步吏,急带何为?’」★「急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参见:急帶
★「急帶」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帶jí dài(急帶,急带)緊束腰帶。
? 《南齊書o張融傳》:「王敬則見張融革帶垂寬,殆將至骼,謂之曰:‘革帶太緩。’融曰:‘既非步吏,急帶何為?’」
急稻子jí dào zǐ生长期短的稻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一种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急稻子」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稻子jí dào zǐ生長期短的稻子。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五章:「從前,湯河上的莊稼人不知道這郭縣地面有一種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來得及種麥,夏天割倒麥能趕上泡地插秧。」
急递jí dì 1.
古时的快速驿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
●《新唐书o李绛传》:「枢密使刘光琦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饷,绛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
●《资治通鉴o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安远节度使符彦超奴王希全、任贺儿……夜叩门称有急递,彦超出至听事,二奴杀之。」胡三省注:「军期紧急,文书入递不容稽违晷刻者,谓之急递。递,邮传也。」亦称「急脚递」。
●宋沈括《梦溪笔谈o官政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 2.
指急速传递文书的人。
●《续资治通鉴o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义问离镇江三十里,至下蜀镇,有急递云:‘官军败退。’」★「急递」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遞
急递铺jí dì pù金、元、明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金史o章宗纪四》:「乙丑,初设都提控急递铺官。」
●《元史o兵志四》:「古者置邮而传命,示速也。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不已。」★「急递铺」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急遞舖
★「急遞」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遞jí dì(急遞,急递) 1.
古時的快速驛遞。用於傳送緊急文書。
? 《新唐書o李絳傳》:「樞密使劉光琦議遣中人持赦令賜諸道,以裒饋餉,絳請付度支鹽鐵急遞以遣,息取求之弊。」
? 《資治通鑒o後唐潞王清泰元年》:「安遠節度使符彥超奴王希全、任賀兒……夜叩門稱有急遞,彥超出至聽事,二奴殺之。」
? 胡三省注:「軍期緊急,文書入遞不容稽違晷刻者,謂之急遞。遞,郵傳也。」亦稱「急腳遞」。
? 宋·沈括《夢溪筆談o官政一》:「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
? 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 2.
指急速傳遞文書的人。
? 《續資治通鑒o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義問離鎮江三十里,至下蜀鎮,有急遞云:‘官軍敗退。’」
急遞舖jí dì pù(急遞舖,急递铺)金、元、明代傳遞文書的驛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設一鋪,每鋪設鋪司一人,鋪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遞送,不分晝夜,風雨無阻。
? 《金史o章宗紀四》:「乙丑,初設都提控急遞舖官。」
? 《元史o兵志四》:「古者置郵而傳命,示速也。
? 元制,設急遞舖,以達四方文書之往來。」
? 《西游記》第三五回:「我老孫再不曾住腳,比急遞舖的舖兵還甚,反復裏外,奔波不已。」
急电jí diàn 1.
闪电。以其急速,故称。
●唐韩偓《姤媒》诗:「难留旋逐惊飙去,暂见如随急电来。」
●五代齐己《夏雨》诗:「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 2.
需要加快传送的电报。★「急电」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电」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参见:急電
★「急電」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電」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電jí diàn(急電,急电) 1.
閃電。以其急速,故稱。
? 唐·韓偓《姤媒》詩:「難留旋逐驚飆去,暫見如隨急電來。」
? 五代·齊己《夏雨》詩:「乍紅縈急電,微白露殘陽。」 2.
需要加快傳送的電報。
急颩颩 急速飘动貌。 ? 《全元散曲o一锭银过大德乐·咏时贵》:「急颩颩三簷傘下,擺列着兩行價頭踏。」
急斗jí dòu古代作战时击鼓声的一种。用以激励将士战斗。
●《风后握奇经》:「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列,四超走,五急斗。」★「急斗」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参见:急鬥
★「急鬥」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急鬥jí dòu(急鬥,急斗)古代作戰時擊鼓聲的一種。用以激勵將士戰鬥。
? 《風后握奇經》:「革音五:一持兵,二結陣,三行列,四超走,五急鬥。」
古代作战时击鼓声的一种。用以激励将士战斗。《风后握奇经》:「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列,四超走,五急鬭。」
急烦jí fán急躁烦恼。
●《白雪遗音o岭儿调·心腹事儿》:「心腹事儿难言,腹内急烦,断肠肠又断,血淋淋痴心一片。」★「急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参见:急煩
★「急煩」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煩jí fán(急煩,急烦)急躁煩惱。
? 《白雪遺音o嶺兒調o心腹事兒》:「心腹事兒難言,腹內急煩,斷腸腸又斷,血淋淋癡心一片。」
急方jí fāng救急的方剂。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o序例上·七方》﹝集解﹞引丛正曰:「急方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中风关格之病是也……有气味俱厚之急方,气味俱厚,直趋于下而力不衰也。」★「急方」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方jí fāng救急的方劑。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o序例上o七方》﹝集解﹞引叢正曰:「急方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中風關格之病是也……有氣味俱厚之急方,氣味俱厚,直趨於下而力不衰也。」
1. 绞盘上用来急速松缆的锥形部。
急忿jí fèn窘迫忿懑。
●《红楼梦》第一回:「士隐知道了,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了。」★「急忿」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忿jí fèn窘迫忿懣。
? 《紅樓夢》第一回:「士隱知道了,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驚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了。」
[blast] 指强烈而突然的风浅黑色的冷杉矮林,在阵阵急风暴雨中不安地摇动
【急风暴雨】成语解释: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急风暴雨】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急风暴雨】成语故事:【急风暴雨】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风的成语,雨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风骤雨】成语解释: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急风骤雨】成语出处:章炳麟《五无论》:“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急风骤雨】成语故事:【急风骤雨】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风的成语,雨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風暴雨」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風暴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風暴雨jí fēng bào yǔ(急風暴雨,急风暴雨)見「急風驟雨」。
★「急風驟雨」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風驟雨jí fēng zhòu yǔ(急風驟雨,急风骤雨)急劇的風雨。常用以形容聲勢浩大而迅猛。
? 章炳麟《五無論》:「至於神話,希臘、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風驟雨則群指為天神戰鬥之事。」
? 方紀《歌聲和笛聲》:「忽然,那隻最大的、像戰鼓一樣雄壯的大三弦停止了,卻在這急風驟雨一樣的無數三弦的奏鳴中,出現了一隻跳動着熱情的笛子。」亦作「急風暴雨」。
?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個攻擊的形勢,簡直是急風暴雨,順之者存,逆之者滅。」
? 郭小川《秋日談心》詩:「我們卻又談起那急風暴雨的變亂年頭。」
急夫jí fū旧称因工事急迫而调发的役夫。
●宋苏轼《奖谕敕记》:「水及徐州城下……遂起急夫五千人,与武卫奉化牢城之士,昼夜杂作堤。」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役夫并无固定的时日规定,在春耕以前调发者称‘春夫’,因工事急迫调发的称‘急夫’。」★「急夫」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6页 第7卷 454急夫jí fū舊稱因工事急迫而調發的役夫。
? 宋·蘇軾《獎諭敕記》:「水及徐州城下……遂起急夫五千人,與武衛奉化牢城之士,晝夜雜作堤。」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役夫並無固定的時日規定,在春耕以前調發者稱‘春夫’,因工事急迫調發的稱‘急夫’。」
急缚jí fù紧紧捆缚。
●唐杜甫《遣兴》诗之四:「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急缚」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参见:急縛
急腹症急性腹部疾病的总称。起病急,变化快,如急性阑尾炎、胃肠穿孔、肠梗阻等。外科急腹症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2》第959页(49字)
【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辞海+國語辭典】累计收录汉语词条74万,繁简版+文字扫描版同步;
全文检索,支持反查;同时提供 打包下载。
★「急縛」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縛jí fù(急縛,急缚)緊緊捆縛。
? 唐·杜甫《遣興》詩之四:「猛虎憑其威,往往遭急縛。」
急干jí gàn紧急的差事。
●宋洪迈《夷坚支志戊·刘黄二道人》:「适有急干,故冒夜入城,愿借一宿而去。」★「急干」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幹
★「急幹」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幹jí gàn(急幹,急干)緊急的差事。
? 宋·洪邁《夷堅支志戊o劉黃二道人》:「適有急幹,故冒夜入城,願借一宿而去。」
急公jí gōng热心公益。
●《颜氏家藏尺牍·孔观察兴诏》:「及至嗣后急公者多,抚台每于季报疏内入告请拨。」
●清梅曾亮《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急公」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公jí gōng熱心公益。
? 《顏氏家藏尺牘o孔觀察興詔》:「及至嗣後急公者多,撫臺每於季報疏內入告請撥。」
? 清·梅曾亮《贈林侍郎序》:「然後能勤民急公,豐財和眾,禮俗達而政教成。」
【急公好施】成语解释:谓热心公益,乐于施舍。【急公好施】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急公好施】成语故事:【急公好施】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热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公好义】成语解释: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急公好义】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急公好义】成语故事:【急公好义】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热的成语,人物品质的成语,侠义的成语
★「急公好義」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公好義」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公好義jí gōng hào yì(急公好義,急公好义)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 《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此次由上海捐集巨款,來晉賑濟,急公好義,已堪嘉尚。」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o破惡聲論》:「急公好義之心萌,獨立自存之志固。」
? 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一:「是月齋老叔熱心教育,急公好義,借了一千二百圓。」------------------------------急公好義jí gōng hào yì 补证条目
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清钱谦益《答某书》:「使急公好義者信從,而吝嗇頑鈍者不得不聽,然後可爲保全鄉井之計。」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朱侍御奏疏》:「彼輸財助賑者,急公好義,固不可不量加鼓勵。」
【急公近利】成语解释: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公近利】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急公近利】成语故事:【急公近利】成语标签:四字成语
【急功好利】成语解释:见“急功近利”。【急功好利】成语出处:清·恽敬《三代因革论》:“而又日见贡之简略易从,争趋之以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急功好利】成语故事:【急功好利】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人物品质的成语,贪婪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功近利】成语解释: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功近利】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急功近利】成语故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急功近利】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春秋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功近名】成语解释:急于求成,贪图虚名。【急功近名】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急功近名】成语故事:【急功近名】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人物品质的成语,贪婪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购jí gòu谓悬赏急求。
●《后汉书o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埶必为变。」★「急购」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参见:急購
★「急購」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購jí gòu(急購,急购)謂懸賞急求。
? 《後漢書o袁紹傳》:「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購之,埶必為變。」
急鼓jí gǔ急促的鼓声。战阵或竞技中用以激励斗志。
●《三国志o吴志·孙策传》「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裴松之注引《吴录》:「臣讨黄祖……身跨马栎陈,手击急鼓,以齐战势。」
●宋杨万里《过弋阳观竞渡》诗:「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急鼓」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鼓jí gǔ急促的鼓聲。戰陣或競技中用以激勵鬥志。
? 《三國志o吳志o孫策傳》「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裴松之注引《吳錄》:「臣討黃祖……身跨馬櫟陳,手擊急鼓,以齊戰勢。」
? 宋·楊萬里《過弋陽觀競渡》詩:「急鼓繁鉦動地呼,碧琉璃上兩龍趨。」
★「急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筦jí guǎn見「急管」。
急管jí guǎn(无)急管(2)jí guǎn节奏急速的管乐。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之一:「古称《渌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
●唐杜甫《夜闻觱篥》诗:「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宋王安石《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管,西看窗日犹嫌短。」
●宋辛弃疾《鹧鸪天》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清吴懋谦《燕京秋怀》诗:「万里天涯真梦寐,征笳急管意茫茫。」★「急管」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管jí guǎn亦作「急筦」。 節奏急速的管樂。
? 南朝·宋·鮑照《代白紵曲》之一:「古稱《淥水》今《白紵》,催絃急管為君舞。」
? 唐·杜甫《夜聞觱篥》詩:「積雪飛霜此夜寒,孤燈急筦復風湍。」
? 宋·王安石《漁家傲》詞之一:「一弄松聲悲急筦,西看窗日猶嫌短。」
? 宋·辛棄疾《鷓鴣天》詞:「只愁畫角樓頭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 清·吳懋謙《燕京秋懷》詩:「萬里天涯真夢寐,征笳急管意茫茫。」
【急管繁弦】成语解释: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急管繁弦】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急管繁弦】成语故事:【急管繁弦】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热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管繁絃」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管繁絃」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管繁絃jí guǎn fán xián(急管繁絃,急管繁弦)形容節拍急促,演奏熱鬧的樂奏。
? 唐·白居易《憶舊游》詩:「脩娥慢臉燈下醉,急管繁絃頭上催。」
? 宋·歐陽修《采桑子》詞:「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絃,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 明·汪廷訥《獅吼記o賞春》:「憐國色,笑嫣然,仙郎自合挾嬋娟,也何勞急管繁絃。」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南園賦詩云:‘急管繁絃子夜聲,宮商強半不分明。’」亦作「急竹繁絲」。
? 宋·翁卷《白紵詞》:「急竹繁絲互催逼,吳娘嬌濃玉無力。」
急晷jí guǐ急速的日影。喻飞驰的时光。
●宋王铚《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急晷」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晷jí guǐ急速的日影。喻飛馳的時光。
? 宋·王銍《明覺山中始見梅花戲呈妙明老》詩:「急晷馳輪歲將歇,我更荒村轉冰轍。」
急聒jí guō吵嘴,争吵。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摺:「姐姐,我才和他急聒了几句,相公有些怪我,你拿这汤去。」★「急聒」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聒」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聒jí guō吵嘴,爭吵。
? 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摺:「姐姐,我才和他急聒了幾句,相公有些怪我,你拿這湯去。」
急吼吼jí hǒu hǒu性急慌忙的样子。
●《白雪遗音o玉蜻蜓·露像》:「志贞言罢急吼吼,开门即便到里头。解元外面偷张看,但见他性急荒忙把图画收。」★「急吼吼」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吼吼」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吼吼jí hǒu hǒu性急慌忙的樣子。
? 《白雪遺音o玉蜻蜓o露像》:「志貞言罷急吼吼,開門即便到裏頭。解元外面偷張看,但見他性急荒忙把圖畫收。」
急乎乎jí hū hū见「急呼呼」。★「急乎乎」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乎乎jí hū hū見「急呼呼」。
急呼呼jí hū hū亦作「急乎乎」。非常着急或急促的样子。
●柯蓝《火车上的少校》:「我接过手巾包还没有来得及问清楚,救护员催着担架急呼呼的走了。」
●李德复《典型报告》:「他急呼呼地问:‘支书,支书,你昨晚跟社主任到月亮潭找水去了?’」
●王愿坚《后代·妈妈》:「突然,她一怔,蓦地站起来,急乎乎地跑出去。」★「急呼呼」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呼呼jí hū hū亦作「急乎乎」。 非常着急或急促的樣子。
? 柯藍《火車上的少校》:「我接過手巾包還沒有來得及問清楚,救護員催着擔架急呼呼的走了。」
? 李德復《典型報告》:「他急呼呼地問:‘支書,支書,你昨晚跟社主任到月亮潭找水去了?’」王願堅《後代o媽媽》:「突然,她一怔,驀地站起來,急乎乎地跑出去。」
急缓jí huǎn 1.
严与宽;紧与松。
●《管子o七臣七主》:「彼时有春秋,岁有败凶,政有急缓。」
●《列子o汤问》:「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 2.
危急,紧急。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即有急缓,周亚夫可任将军!」
●《三国志o魏志·杜畿传》:「人情顾家,诸将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缓召之,不难。」
●宋欧阳修《与集贤杜相公书》:「某才薄力劣,不足以备急缓之用。」★「急缓」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参见:急緩
★「急緩」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緩jí huǎn(急緩,急缓) 1.
嚴與寬;緊與鬆。
? 《管子o七臣七主》:「彼時有春秋,歲有敗凶,政有急緩。」
? 《列子o湯問》:「推於御也,齊輯乎轡銜之際,而急緩乎脣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執節乎掌握之間。」 2.
危急,緊急。
? 漢·荀悅《漢紀o文帝紀上》:「即有急緩,周亞夫可任將軍!」
? 《三國志o魏志o杜畿傳》:「人情顧家,諸將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緩召之,不難。」
? 宋·歐陽修《與集賢杜相公書》:「某才薄力劣,不足以備急緩之用。」
急荒jí huāng见「急慌」。★「急荒」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荒jí huāng見「急慌」。
急慌jí huāng亦作「急荒」。慌急慌忙。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摺:「我急慌里,着些闲散话儿遮。」
●元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摺:「我但有些卧枕着床脑袋疼,他委实却也心内惊,他急荒的请医人诊了脉却笑容生。」亦作「急慌慌」。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摺:「泪汪汪甚人来守孝堂,急慌慌为亲爷来献香。」
●姚雪垠《长夜》三七:「像这样急慌慌的情形是从来没有的,显然是管家的得到了严重消息。」★「急慌」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慌」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慌jí huāng亦作「急荒」。 慌急慌忙。
?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摺:「我急慌裏,着些閑散話兒遮。」
? 元·石德玉《紫雲庭》第一摺:「我但有些臥枕着床腦袋疼,他委實卻也心內驚,他急荒的請醫人診了脈卻笑容生。」亦作「急慌慌」。
?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摺:「淚汪汪甚人來守孝堂,急慌慌為親爺來獻香。」
? 姚雪垠《長夜》三七:「像這樣急慌慌的情形是從來沒有的,顯然是管家的得到了嚴重消息。」
急慌慌jí huāng huāng见「急慌」。★「急慌慌」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慌慌jí huāng huāng見「急慌」。
急徽jí huī拧紧琴徽。
●《汉书o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颜师古注:「徽,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急徽」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徽jí huī擰緊琴徽。
? 《漢書o揚雄傳下》:「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
? 顏師古注:「徽,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
【注】为追寻物质利益或迫于家庭压力而急于婚嫁的人。
★「急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火 猛火。相对于文火而言。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o脯腊》:「白湯熟煮,掠去浮沫;欲出釜時,尤須急火,急火則易燥。」 ? 又《饼法》:「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急火火jí huǒ huǒ形容非常着急。
●《中国民间故事选·托塔李天王三》:「李天王急火火的还没来到县城,半路上正好碰上县官。」
●李汉平《「吓一跳」的故事》:「﹝他们﹞跳上三辆大卡车,急火火地出发了。」★「急火火」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7页 第7卷 455急火火jí huǒ huǒ形容非常着急。
? 《中國民間故事選o托塔李天王三》:「李天王急火火的還沒來到縣城,半路上正好碰上縣官。」
? 李漢平《「嚇一跳」的故事》:「﹝他們﹞跳上三輛大卡車,急火火地出發了。」
急激jí jī 1.
●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即前此为秘密之阴谋,今此为堂堂正正之要请也;前此主动者为极端急激无势力之青年,今此主动者为老成持重有位望之各地方议会代表人也。」 2.
疾速猛烈。
●叶圣陶《金耳环》:「从七千尺的高空掉下一个炸裂弹,正落在这新掘的壕沟里。轰然一声,土块同铁片急激地四面飞射。」 3.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石寮溪的水流是急激的。」★「急激」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激jí jī 1.
? 梁啟超《俄羅斯革命之影響》二:「即前此為秘密之陰謀,今此為堂堂正正之要請也;前此主動者為極端急激無勢力之青年,今此主動者為老成持重有位望之各地方議會代表人也。」 2.
疾速猛烈。
? 葉聖陶《金耳環》:「從七千尺的高空掉下一個炸裂彈,正落在這新掘的壕溝裏。轟然一聲,土塊同鐵片急激地四面飛射。」 3.
?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五章:「石寮溪的水流是急激的。」
急急jí jí 1.
●《北史o刘芳传》:「澹然自守,不急急于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乃着《穷通论》以自慰。」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岂今几筵之下可为身名之计乎?不然何急急于言哉。」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襄敏公见众人急急之状,到问道:‘你等去未多时,如何一齐跑了回来?’」
●鲁迅《书信集·致周作人》:「该号既于十月方出,何以如此之急急耶?」 2.
急忙;赶紧。
●宋姜夔《鹧鸪天》词:「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摺:「咱弟兄每急急回家,准备出征则个。」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周祺看见刘三公,急急趋前去,热烈捏住三公的手,说:‘呵,三公,辛苦啦。’」 3.
●元王晔《桃花女》第一摺:「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急急」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急jí jí 1.
? 《北史o劉芳傳》:「澹然自守,不急急於榮利,不戚戚於貧賤,乃著《窮通論》以自慰。」
? 宋·范仲淹《上執政書》:「豈今几筵之下可為身名之計乎?不然何急急於言哉。」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襄敏公見眾人急急之狀,到問道:‘你等去未多時,如何一齊跑了回來?’」魯迅《書信集o致周作人》:「該號既於十月方出,何以如此之急急耶?」 2.
急忙;趕緊。
? 宋·姜夔《鷓鴣天》詞:「移家徑入藍田縣,急急船頭打鼓催。」
? 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摺:「咱弟兄每急急回家,准備出征則個。」
? 陳殘雲《山谷風煙》第四十章:「周祺看見劉三公,急急趨前去,熱烈捏住三公的手,說:‘呵,三公,辛苦啦。’」 3.
? 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摺:「急急光陰似水流,等閒白了少年頭。」
【急急巴巴】成语解释:形容急忙,紧急【急急巴巴】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急急巴巴】成语故事:【急急巴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急风jí jí fēng 1.
戏曲锣经。节奏很快的锣鼓点。多用以配合紧张、急促的动作。京剧《空城计》司马懿率兵急袭西城时,即用此。淮剧《兰亭会》第二场:「﹝珍﹞急急风上。见尸,连步,抱尸痛哭,唱《十字调》。」 2.
指按这种锣鼓点表演的程式。
●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九:「﹝小于﹞在草地上亮了一下架式,来了一个鹞子翻身的动作,接着又走了一趟急急风。」 3.
形容动作迅捷。
●《花城》1981年第4期:「如果说者慧在战争中是‘急急风’,者香和姐姐则完全翻个个儿:她把精力与体力都用到战后的同志间了。」★「急急风」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风」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急风」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急急風
★「急急風」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風」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急風jí jí fēng(急急風,急急风) 1.
戲曲鑼經。節奏很快的鑼鼓點。多用以配合緊張、急促的動作。京劇《空城計》司馬懿率兵急襲西城時,即用此。淮劇《蘭亭會》第二場:「﹝珍﹞急急風上。見尸,連步,抱尸痛哭,唱《十字調》。」 2.
指按這種鑼鼓點表演的程式。
? 峻青《海嘯》第三章十九:「﹝小于﹞在草地上亮了一下架式,來了一個鷂子翻身的動作,接着又走了一趟急急風。」 3.
形容動作迅捷。
? 《花城》1981年第4期:「如果說者慧在戰爭中是‘急急風’,者香和姐姐則完全翻個個兒:她把精力與體力都用到戰後的同志間了。」
急急慌慌jí jí huāng huāng焦急慌忙。
●《西游补》第六回:「那猴头怒眼而视,一把揪住了我,丢我在花雨楼中,转身跳去,我在花雨楼中,急急慌慌偷眼看他走到那里去。」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列公,且莫急急慌慌的要听那十三妹到底怎的个归着,待说书的把纪献唐的始末原由,演说出来。」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石得富急急慌慌让担架停放好,重新大声喊叫时,已经看不见金树旺了。」★「急急慌慌」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慌慌jí jí huāng huāng焦急慌忙。
? 《西游補》第六回:「那猴頭怒眼而視,一把揪住了我,丟我在花雨樓中,轉身跳去,我在花雨樓中,急急慌慌偷眼看他走到那裏去。」
?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列公,且莫急急慌慌的要聽那十三妹到底怎的個歸着,待說書的把紀獻唐的始末原由,演說出來。」
? 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九章:「石得富急急慌慌讓擔架停放好,重新大聲喊叫時,已經看不見金樹旺了。」
急急煎煎jí jí jiān jiān焦急貌。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摺:「这些时急急煎煎向后园中到处搜寻遍,险闹了那一座森罗殿。」
●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摺:「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可着我急急煎煎。」★「急急煎煎」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煎煎jí jí jiān jiān焦急貌。
?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摺:「這些時急急煎煎向後園中到處搜尋遍,險鬧了那一座森羅殿。」
? 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摺:「我是個詩壇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黨狐朋惡少年,可着我急急煎煎。」
【急急忙忙】成语解释: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急急忙忙】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急急忙忙】成语故事:【急急忙忙】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急如令jí jí rú lìng见「急急如律令」。★「急急如令」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急如令jí jí rú lìng見「急急如律令」。
急疾jí jí 1.
快速;急切。
●《吕氏春秋o论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o种谷》:「获,不可不速,常以急疾为务。」
●唐白居易《除李绛平章事制》:「况朕薄德,不逮先王,是用急疾于求贤,置之于左右。」
●茅盾《多角关系》十二:「他急疾地旋转身去。」 2.
指紧要之事。
●《晋书o顾和传》:「况今日艰难百王之弊,尚书令礼已过祥练,岂得听不赴急疾而遂罔极之情乎!」 3.
谓性情褊急。
●《汉书o地理志下》:「沛楚之失,急疾颛己,地薄民贫,而山阳好为奸盗。」颜师古注:「急疾颛己,言性褊狭而自用。」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汝南,楚之界也,其俗急疾有气决。」★「急疾」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疾jí jí 1.
快速;急切。
? 《呂氏春秋o論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急疾捷先,此所以決義兵之勝也。」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o種穀》:「穫,不可不速,常以急疾為務。」
? 唐·白居易《除李絳平章事制》:「況朕薄德,不逮先王,是用急疾於求賢,置之於左右。」
? 茅盾《多角關係》十二:「他急疾地旋轉身去。」 2.
指緊要之事。
? 《晉書o顧和傳》:「況今日艱難百王之弊,尚書令禮已過祥練,豈得聽不赴急疾而遂罔極之情乎!」 3.
謂性情褊急。
? 《漢書o地理志下》:「沛·楚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貧,而山陽好為姦盜。」
? 顏師古注:「急疾顓己,言性褊狹而自用。」
? 漢·應劭《風俗通o過譽o長沙太守汝南郅惲》:「汝南,楚之界也,其俗急疾有氣決。」
急煎煎jí jiān jiān 1.
焦急貌;烦躁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年年的光景如梭,急煎煎的心绪如火。」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摺:「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
●明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王龙(急煎煎地):‘陛下,鸡鹿寨关市被抢,这是匈奴蓄意谋犯边塞。’」 2.
急急忙忙。
●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摺:「我这里急煎煎整顿了衣服,急周各支荡散了枪竿篓,急彪各邦踏折了剑菖蒲。」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树上的鸟儿忒楞楞展翅高飞,路上的行人也急煎煎闻声远避。」★「急煎煎」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煎煎」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煎煎jí jiān jiān 1.
焦急貌;煩躁貌。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年年的光景如梭,急煎煎的心緒如火。」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摺:「長則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悶沉沉展不徹眉尖皺。」
? 明·高明《琵琶記o糟糠自厭》:「亂荒荒不豐稔的年歲,遠迢迢不回來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煩的二親,軟怯怯不濟事的孤身己。」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王龍(急煎煎地):‘陛下,雞鹿寨關市被搶,這是匈奴蓄意謀犯邊塞。’」 2.
急急忙忙。
? 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三摺:「我這裏急煎煎整頓了衣服,急周各支蕩散了鎗竿簍,急彪各邦踏折了劍菖蒲。」
?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便是那樹上的鳥兒忒楞楞展翅高飛,路上的行人也急煎煎聞聲遠避。」
急件jí jiàn需要很快送到或处理的紧急文件。★「急件」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件」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件jí jiàn需要很快送到或處理的緊急文件。
急健jí jiàn结实健壮。
●《水浒传》第七四回:「任原看了他这花绣,急健身材,心里倒有五分怯他。」★「急健」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健jí jiàn結實健壯。
? 《水滸傳》第七四回:「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裏倒有五分怯他。」
急涧jí jiàn湍急的涧水。
●唐韦应物《寻简寂观瀑布》诗:「蹑石敧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宋朱熹《卧龙之游》诗:「蹑石渡急涧,穷源得灵湫。」★「急涧」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参见:急澗
★「急澗」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澗jí jiàn(急澗,急涧)湍急的澗水。
? 唐·韋應物《尋簡寂觀瀑布》詩:「躡石敧危過急澗,攀崖迢遞弄懸泉。」
? 宋·朱熹《臥龍之游》詩:「躡石渡急澗,窮源得靈湫。」
急桨jí jiǎng疾速划桨。亦指快行舟。
●南朝梁刘孝绰《钓竿篇》:「敛桡随水脉,急桨渡江湍。」
●唐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
●元《发横浦之永淳县》诗:「急桨开蜃涨,孤尊已夕阳。」★「急桨」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参见:急槳
★「急槳」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槳jí jiǎng(急槳,急桨)疾速划槳。亦指快行舟。
? 南朝·梁·劉孝綽《釣竿篇》:「歛橈隨水脈,急槳渡江湍。」
? 唐·李適《帝幸興慶池戲競渡應制》詩:「急槳爭標排荇度,輕帆截浦觸荷來。」
? 元《發橫浦之永淳縣》詩:「急槳開蜃漲,孤尊已夕陽。」
急脚jí jiǎo急行传送书信或探送情报的人。
●《太平广记》卷一五三引唐温畲《续定命录·崔朴》:「某出城时,妻病绵惙,闻某得罪,事情可知。欲奉烦为申辞疾,请假一日,发一急脚附书,宽两处相忧,以候其来耗,便当首路。」亦称「急脚子」。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每社及百人以上,选少壮者三人,不满百人者选二人,不满五十人者选一人,充急脚子,并轮番一月一替,专令探报盗贼。」★「急脚」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腳
急脚递jí jiǎo dì见「急递」。★「急脚递」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脚递」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急腳遞
急脚鬼jí jiǎo guǐ比喻急性子的人。
●《红楼梦》第十一回:「婆子笑道:‘我们奶奶见二奶奶不来,急的了不得,叫奴才们又来请奶奶来了。’凤姐儿说:‘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急脚鬼」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腳鬼
急脚信jí jiǎo xìn派人急行传递的书信。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还不曾看见京报,便接着管子金、何麦舟他两家老伯的急脚信,晓得了老师这场不得意。」★「急脚信」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腳信
急脚子jí jiǎo zǐ见「急脚」。★「急脚子」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腳子
★「急腳」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腳」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腳jí jiǎo(急腳,急脚)急行傳送書信或探送情報的人。
? 《太平廣記》卷一五三引唐·溫畬《續定命錄o崔樸》:「某出城時,妻病綿惙,聞某得罪,事情可知。欲奉煩為申辭疾,請假一日,發一急腳附書,寬兩處相憂,以候其來耗,便當首路。」亦稱「急腳子」。
? 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每社及百人以上,選少壯者三人,不滿百人者選二人,不滿五十人者選一人,充急腳子,并輪番一月一替,專令探報盜賊。」------------------------------急腳jí jiǎo 补义条目
勾命鬼。传说冥司的差役。 ? 《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閻王又甚不留情,一替一替的差了牛頭馬面、急腳無常,拿着花欄印的柬帖,請他到陰司裏去,央他做《白玉樓記》。」 ? 《歧路灯》第六五回:「虎鎮邦睁眼一看,只見三四個人,黑紅高帽,絲帶皂衣,手中拿的是皮鞭,也不曉的是陰司内急腳提魂,是陽世間皂快拿人。」
★「急腳遞」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腳遞」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腳遞jí jiǎo dì(急腳遞,急脚递)見「急遞」。
★「急腳鬼」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腳鬼」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腳鬼jí jiǎo guǐ(急腳鬼,急脚鬼)比喻急性子的人。
? 《紅樓夢》第十一回:「婆子笑道:‘我們奶奶見二奶奶不來,急的了不得,叫奴才們又來請奶奶來了。’鳳姐兒說:‘你們奶奶就是這樣“急腳鬼」似的。’”
★「急腳信」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腳信」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腳信jí jiǎo xìn(急腳信,急脚信)派人急行傳遞的書信。
?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還不曾看見京報,便接着管子金、何麥舟他兩家老伯的急腳信,曉得了老師這場不得意。」
★「急腳子」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腳子jí jiǎo zǐ(急腳子,急脚子)見「急腳」。
急节jí jié 1.
急速的乐曲节奏。
●《文选o傅毅<舞赋>》:「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李善注:「逼迫于曲之急节也。」
●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2.
指声调急促。
●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3.
谓急速迁移。
●《文选o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吕延济注:「急节,谓迁移速也。」 4.
指急速而过的时节。
●唐李白《古风》之二二:「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崖。」 5.
指急变的时令。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曰若先生,逢辰之缺,温风怠时,飞霜急节。」
●《南史o袁彖传》:「夫迅寒急节,乃见松筠之操;危机迥构,方识贞孤之风。」 6.
犹匆促;急忙。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摺:「则见他无发付氲氲恶气,急节里不能勾步步相随。」
●明汤显祖《南柯记·偶见》:「他三回自语,一顾倾人。急节中间,难以相近。」★「急节」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参见:急節
急捷jí jié利落;迅速。
●《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任珪﹞起来抓扎身体急捷,将刀插在腰间。」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况于人乎,脑筋尤灵,神魂尤清,明其物非物之感入于身者尤繁伙、精微、急捷,而适不适尤着明焉。」★「急捷」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捷」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捷jí jié利落;迅速。
? 《古今小說o任孝子烈性為神》:「﹝任珪﹞起來抓扎身體急捷,將刀插在腰間。」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緒言:「況於人乎,腦筋尤靈,神魂尤清,明其物非物之感入於身者尤繁夥、精微、急捷,而適不適尤著明焉。」
★「急節」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3页 第7卷 461★「急節」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節jí jié(急節,急节) 1.
急速的樂曲節奏。
? 《文選o傅毅<舞賦>》:「及至迴身還入,迫於急節。」
? 李善注:「逼迫於曲之急節也。」
? 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2.
指聲調急促。
? 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砧調急節,亂杵變新聲。」 3.
謂急速遷移。
? 《文選o曹植<與吳季重書>》:「然日不我與,曜靈急節,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
? 呂延濟注:「急節,謂遷移速也。」 4.
指急速而過的時節。
? 唐·李白《古風》之二二:「急節謝流水,羈心搖懸崖。」 5.
指急變的時令。
? 南朝·宋·顏延之《祭屈原文》:「曰若先生,逢辰之缺,溫風怠時,飛霜急節。」
? 《南史o袁彖傳》:「夫迅寒急節,乃見松筠之操;危機迥構,方識貞孤之風。」 6.
猶匆促;急忙。
?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三摺:「則見他無發付氳氳惡氣,急節裏不能勾步步相隨。」
? 明·湯顯祖《南柯記o偶見》:「他三回自語,一顧傾人。急節中間,難以相近。」
急进jí jìn 1.
急速前进。
●《后汉书o段颎传》:「颎急进,与晏等共追之于令鲜水上。」
●唐李靖《李卫公问对》卷上:「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 2.
急求晋升。
●《后汉书o班彪传论》:「﹝班彪﹞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3.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在上海的喜欢木刻的青年中,确也是急进的居多。」
●蒋光慈《鸭绿江上·弟兄夜话》:「江霞本来的性格就是很急进的,当然不能立于例外了。」★「急进」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参见:急進
★「急進」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進」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進jí jìn(急進,急进) 1.
急速前進。
? 《後漢書o段熲傳》:「熲急進,與晏等共追之於令鮮水上。」
? 唐·李靖《李衛公問對》卷上:「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老生不知恃勇急進,不意斷後,見擒於陛下,此所謂以奇為正也。」 2.
急求晉升。
? 《後漢書o班彪傳論》:「﹝班彪﹞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 3.
? 魯迅《書信集o致李樺》:「在上海的喜歡木刻的青年中,確也是急進的居多。」
? 蔣光慈《鴨綠江上o弟兄夜話》:「江霞本來的性格就是很急進的,當然不能立於例外了。」
【精确】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模糊】或【词首】方式查找。
急惊列jí jīng liè形容惊慌。
●元奥敦周卿《一枝花·远归》套曲:「将个栊门儿款款轻推,把一个可喜娘脸儿班回,急惊列半晌荒唐,慢朦腾十分认得。」★「急惊列」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参见:急驚列
★「急驚風撞着慢郎中」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急驚風撞着慢郎中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áo màn láng zhōng(急驚風撞着慢郎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慢吞吞的醫生。比喻緩不濟急。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此時富家子正是‘急驚風撞着慢郎中’。」
? 《說岳全傳》第四十回:「岳雲辭了太太,回到書房,想道:‘急驚風撞着慢郎中,既知牛頭山圍困甚急,星夜趕去才是,怎說遲幾日?’」
★「急驚列」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6页 第7卷 464急驚列jí jīng liè(急驚列,急惊列)形容驚慌。
? 元·奧敦周卿《一枝花o遠歸》套曲:「將個櫳門兒款款輕推,把一個可喜娘臉兒班回,急驚列半晌荒唐,慢朦騰十分認得。」
急景jí yǐng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
●唐曹邺《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宋楼钥《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我携旧纪访陈迹,止恐急景不得延。」
●元高士谈《次伯坚韵》:「急景只教人貌改,沧溟不放酒杯深。」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春天的急景,已经快晚了的五点钟的时候,我点了一枝蜡烛,在那里安放几本刚从栈房里搬过来的破书。」参见「急景凋年」、「急景流年」。★「急景」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景」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景jí yǐng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
? 唐·曹鄴《金井怨》詩:「西風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 宋·樓鑰《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我攜舊紀訪陳跡,止恐急景不得延。」
? 元·高士談《次伯堅韻》:「急景只教人貌改,滄溟不放酒杯深。」
?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一:「春天的急景,已經快晚了的五點鐘的時候,我點了一枝蠟燭,在那裏安放幾本剛從棧房裏搬過來的破書。」參見「急景凋年」、「急景流年」。
【急景凋年】成语解释:景:通“影”,光阴;凋:凋零。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急景凋年】成语出处: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急景凋年】成语故事:【急景凋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描写景物的成语,时间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景雕年】成语解释: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急景雕年】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于是穷阴杀节,急景雕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急景雕年】成语故事:【急景雕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景流年】成语解释:形容光阴易逝。【急景流年】成语出处: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急景流年】成语故事:【急景流年】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描写景物的成语,时间的成语,J开头的成语
急救jí jiù 1.
紧急抢救。
●宋洪迈《夷坚乙志·刘子文》:「子文遽前执其手,攫拏不置,左右急救之,犹败面流血。」
●《水浒传》第八十回:「花荣搭上箭,拽满弓,望着那个开诏使臣道:‘看花荣神箭!’一箭射中面门,众人急救。」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江潮大上,一小舟为风漂没,徐翁急救之,得无恙。」 2.
今特指对患急性病或受重伤的人进行紧急的医疗救护措施。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费有三:你还是躺着养息一回,等林先生来,他懂得急救的法子。」★「急救」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救」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救jí jiù 1.
緊急搶救。
? 宋·洪邁《夷堅乙志o劉子文》:「子文遽前執其手,攫拏不置,左右急救之,猶敗面流血。」
? 《水滸傳》第八十回:「花榮搭上箭,拽滿弓,望着那個開詔使臣道:‘看花榮神箭!’一箭射中面門,眾人急救。」
?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江潮大上,一小舟為風漂沒,徐翁急救之,得無恙。」 2.
今特指對患急性病或受重傷的人進行緊急的醫療救護措施。
?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費有三:你還是躺着養息一回,等林先生來,他懂得急救的法子。」
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供急救伤病员时使用。★「急救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救包」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救包」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
急救车jí jiù chē紧急护送伤病者的汽车。
●刘厚明《黑箭》:「大个李慌忙跑出去叫急救车。」★「急救车」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参见:急救車
★「急救車」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救車jí jiù chē(急救車,急救车)緊急護送傷病者的汽車。
? 劉厚明《黑箭》:「大個李慌忙跑出去叫急救車。」
1. 进行紧急医疗的设施;特指前线给伤员进行急救处理的设施。
急就jí jiù 1.
速成;匆促而成。
●《史记o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宋杨万里《跋悟空道人墨迹》诗:「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须珍。」
●叶圣陶《某城纪事》:「仲篪说完他的急就的计划,结句说:我们至亲,一定可以帮忙吧?」 2.
见「急就篇」。★「急就」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就」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就」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就jí jiù 1.
速成;匆促而成。
? 《史記o李斯列傳》:「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
? 宋·楊萬里《跋悟空道人墨跡》詩:「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須珍。」
? 葉聖陶《某城紀事》:「仲箎說完他的急就的計劃,結句說:我們至親,一定可以幫忙吧?」 2.
見「急就篇」。
急就篇jí jiù piān古代字书名。为学童识字之书。汉史游作。今本三十四章,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末一百二十八字为汉以后人所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说如遇难字,缓急可就而求,故名。
●《汉书o艺文志》:「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唐末宋初用过《太公家教》,久已失传,后来才从敦煌石窟中发现。而在汉朝,是读《急就篇》之类的。」亦作「急就章」。
●《魏书o崔浩传》:「浩既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
●清赵翼《独夜》诗:「时趋竞尚新翻曲,旧学几忘《急就章》。」亦省作「急就」。
●《齐民要术o杂说》引汉崔寔《四民月令》:「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篇章谓《六甲》、《九九》、《急就》、《三仓》之属。」★「急就篇」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2页 第7卷 460★「急就篇」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就篇」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就篇jí jiù piān古代字書名。為學童識字之書。
? 漢·史游作。今本三十四章,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末一百二十八字為漢以後人所加),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成三言、四言、七言韻語。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說如遇難字,緩急可就而求,故名。
? 《漢書o藝文志》:「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
? 魯迅《准風月談o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唐末宋初用過《太公家教》,久已失傳,後來才從敦煌石窟中發現。而在漢朝,是讀《急就篇》之類的。」亦作「急就章」。
? 《魏書o崔浩傳》:「浩既工書,人多託寫《急就章》。從少至老,初不憚勞,所書蓋以百數。」
? 清·趙翼《獨夜》詩:「時趨競尚新翻曲,舊學幾忘《急就章》。」亦省作「急就」。
? 《齊民要術o雜說》引漢·崔寔《四民月令》:「硯冰釋,命幼童入小學,學篇章……篇章謂《六甲》、《九九》、《急就》、《三倉》之屬。」
急剧jí jù迅猛剧烈;疾速。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我们中国也处在急剧的变动中间。」
●峻青《黎明的河边·烽火山上的故事》:「我愤怒得脑袋像要爆炸开来,心在急剧的狂跳。」
●梁斌《播火记》四十:「两个人迈道急剧的脚步走到跟前。」★「急剧」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参见:急劇
★「急劇」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劇」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劇jí jù(急劇,急剧)迅猛劇烈;疾速。
? 毛澤東《關於重慶談判》:「我們中國也處在急劇的變動中間。」
? 峻青《黎明的河邊o烽火山上的故事》:「我憤怒得腦袋像要爆炸開來,心在急劇的狂跳。」
? 梁斌《播火記》四十:「兩個人邁道急劇的腳步走到跟前。」
急遽jí jù 1.
●宋欧阳修《回颍州通判杨虞部书》:「旦夕之间,方思布款,急遽之至,先以惠音。」
●清刘大櫆《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而又虑急遽之难以取给,乃更与有力之贤,共相捐输,使一人掌其资本,而取其息以侍用。」 2.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镕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一:「他料到部长这时叫唤他一定没有好事,心急遽地跳动。」★「急遽」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4页 第7卷 462★「急遽」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遽」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遽」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遽jí jù 1.
? 宋·歐陽修《回潁州通判楊虞部書》:「旦夕之間,方思布款,急遽之至,先以惠音。」
? 清·劉大櫆《翰林侍講張君墓志銘》:「而又慮急遽之難以取給,乃更與有力之賢,共相捐輸,使一人掌其資本,而取其息以侍用。」 2.
? 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急遽的劇烈的社會鬥爭,使作家不能夠從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鎔鑄到創作裏去,表現在具體的形象和典型裏。」
?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一:「他料到部長這時叫喚他一定沒有好事,心急遽地跳動。」
急峻 犹严峻。形容戒备森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o惑溺》:「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
急浚jí jùn(无)急浚(2)jí jùn水深流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o渐江水》:「江川急浚,兼涛水昼夜再来……至二月八日最高。」
●《北史o成淹传》:「黄河急浚,人皆难涉。」★「急浚」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1页 第7卷 459急浚jí jùn(參見急濬)見「急濬」。
★「急濬」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濬(急濬,急浚)亦作「急浚」。 水深流急。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o漸江水》:「江川急濬,兼濤水晝夜再來……至二月八日最高。」
? 《北史o成淹傳》:「黃河急浚,人皆難涉。」
急刻jí kè峻急苛刻。
●《汉书o食货志下》:「义纵、尹齐、王温舒等用急刻为九卿。」
●晋袁宏《后汉纪o明帝纪下》:「十年春二月,广陵王荆有罪,自杀。荆,上母弟也,性急刻,喜文法。」
●《旧唐书o刑法志》:「刀笔之吏,寡识大方,断狱能者,名在急刻。」★「急刻」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9页 第7卷 457急刻jí kè峻急苛刻。
? 《漢書o食貨志下》:「義縱、尹齊、王溫舒等用急刻為九卿。」
? 晉·袁宏《後漢紀o明帝紀下》:「十年春二月,廣陵王·荊有罪,自殺。
? 荊,上母弟也,性急刻,喜文法。」
? 《舊唐書o刑法志》:「刀筆之吏,寡識大方,斷獄能者,名在急刻。」
急客jí kè突然到来的客人,不速之客。
●《后汉书o周磐传》:「﹝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急客」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急客jí kè突然到來的客人,不速之客。
? 《後漢書o周磐傳》:「﹝蔡順﹞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噬指以悟汝耳。’」
急口jí kǒu急忙开口。
●茅盾《子夜》一:「﹝福生﹞快活得什么似的,一面急口回答,一面转身又拖了两把椅子来放在姑老爷和姑太太的背后,又是献茶,又是敬烟。」
●王西彦《夜宴》三:「他一进屋,向大家打过招呼,就急口问道:‘嗨,老猫呢?这家伙还没有来吗?’」★「急口」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6页 第7卷 454急口jí kǒu急忙開口。
? 茅盾《子夜》一:「﹝福生﹞快活得什麼似的,一面急口回答,一面轉身又拖了兩把椅子來放在姑老爺和姑太太的背後,又是獻茶,又是敬煙。」
? 王西彥《夜宴》三:「他一進屋,向大家打過招呼,就急口問道:‘嗨,老貓呢?這家夥還沒有來嗎?’」
急口令jí kǒu lìng一种语言游戏。将双声叠韵或音近的字词组成反覆、重叠、拗口的句子,要求急速念出。也称吃口令、绕口令或拗口令。
●《诗话总龟前集》卷七引《王直方诗话》:「潘邠老作《洪氏励壳轩》云:‘封、胡、羯、末谢,龟、驹、玉、鸿洪,千载望四谢,四洪天壤同。’为龟父、驹父、玉父、鸿父也,时人以为急口令。」
●巴金《秋》五:「‘我赞成行急口令!’淑华接下去大声说。」★「急口令」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6页 第7卷 454★「急口令」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6页★「急口令」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急口令」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口令jí kǒu lìng一種語言游戲。將雙聲疊韻或音近的字詞組成反覆、重疊、拗口的句子,要求急速念出。也稱吃口令、繞口令或拗口令。
? 《詩話總龜前集》卷七引《王直方詩話》:「潘邠老作《洪氏勵殼軒》云:‘封、胡、羯、末·謝,龜、駒、玉、鴻洪,千載望四謝,四洪天壤同。’為龜父、駒父、玉父、鴻父也,時人以為急口令。」
? 巴金《秋》五:「‘我贊成行急口令!’淑華接下去大聲說。」
急困jí kùn急迫困厄。
●《汉书o张良传》:「始上数在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人何益!」★「急困」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困jí kùn急迫困厄。
? 《漢書o張良傳》:「始上數在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人何益!」
★「急來抱佛腳」在《汉语大词典》第10058页 第7卷 456★「急來抱佛腳」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释急來抱佛腳jí lái bào fó jiǎo(急來抱佛腳,急来抱佛脚)謂平時不為善,到臨難時才求救於佛。
?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一:「諺云‘急來抱佛腳’,蓋言平時不為善,而臨難求救於佛也。
? 孟郊詩云:‘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可知此語自唐時已有之。」後用以比喻平時不准備,到事臨頭時才急着想辦法。
? 《水滸傳》第十七回:「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閑時不燒香’。」
?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二:「說要在我們這裏四個人之中臨時指定一人去講演,所以在這裏急來抱佛腳啊!」亦作「急則抱佛腳」。
? 宋·劉攽《貢父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一句。’客亦曰:‘「急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上去投下去腳,豈不的對也。”
急濑jí lài 1.
湍急的水流。
●唐许浑《泛五云溪》诗:「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元黄溍《西岘峰》诗:「层云抱春岑,急濑泄嵌窦。」 2.
指急湍声。
●宋陆游《秋夜闻雨》诗:「清似钓船闻急濑,悲于静院听繁砧。」★「急濑」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参见:急瀨
★「急瀨」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5页 第7卷 463急瀨jí lài(急瀨,急濑) 1.
湍急的水流。
? 唐·許渾《泛五雲溪》詩:「急瀨鳴車軸,微波漾釣筒。」
? 元·黃溍《西峴峰》詩:「層雲抱春岑,急瀨洩嵌竇。」 2.
指急湍聲。
? 宋·陸游《秋夜聞雨》詩:「清似釣船聞急瀨,悲於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6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