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代人类文明发源遗址遗址为什么大多出现在大江大河流域 据

识图与分析 读教材第2页图.说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说明你的理由.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识图与分析
读教材第2页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
点评:考查看图分析能力,人与自然关系认识。说明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山水之间,利于渔猎和采集等即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北京人头盖骨和北京人牙齿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2.古人类遗址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不要太长,简短一些】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北京人头盖骨和北京人牙齿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有了这些可以推断出他们生活的年代2.古人类遗址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早期生产力低下,没有好的工具,只能在松软的河流平原耕种,繁衍如果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哦,如果还有不懂欢迎对我进行追问!如果有别的问题可以通过下方的【向我求助】进行进一步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历史题测试古代加近现代
七上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20 分)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 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 期文字的雏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①稻②麦③黍④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A.女娲B.伏羲氏C.神农氏D.禹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二、配伍选择(6 分)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舜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半坡原始居民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山顶洞人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禹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河姆渡原始居民三、判断辨析(8 分)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四、识文物,学历史(6 分)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①②③④⑤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五、想一想(12 分)(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 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创造这种干栏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3)假如让你回到当时,你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六、知史识图(18 分)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根据上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哪些考古实物可以验证其中的一些传说?七、读史有感(15 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他由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 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 13 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 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1)上述史料讲述的“他”是谁? (2)你能说说有关“他”的故事吗?从“他”的故事中,你认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八、史海拾贝(15 分)尝试着像导游一样,向你的父母或亲朋好友详细介绍我国远古时代你所喜欢的一个传说或一个遗址或 一件文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目 答案1 C2 B3 D4 B5 C6 A7 C8 B9 C10 A二、配伍选择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C)舜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D)半坡原始居民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B)尧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A)山顶洞人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F)禹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E)河姆渡原始居民三、判断辨析1.(×)2 ?(√)3 ?(×)4 ?(×)5.(√)6 ?(×)7 ?(×)8 ?(√)四、识文物,学历史①山顶洞人②半坡居民③大汶口居民④山顶洞人⑤河姆渡居民五、想一想 (1)他们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2)所谓干栏式房屋,就是把底层架空的住宅。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 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 都建造干栏式的吊脚楼或竹(木)楼,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则有堂屋与卧室。(3)提示:种植水稻、建造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乐器等。六、知史识图(略)七、读史有感(1)材料中的人物是禹。(2)据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尧派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采用“堵”的办法,但是堵来堵去,还 是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被尧给杀了。鲧死后,大禹受舜命继续治水。禹改变了父亲的治水方法,采用“导” 的方式疏通水道,使水顺利流进大海。禹治水前后达到十三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累得大腿上都没有肉 了,小腿上也没有毛了,终于制服了洪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禹获得了老百姓的爱戴,舜也把部落联盟首 领的位置禅让给了他。我们应该学习大禹身上那种不避艰难、一心为民、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八、史海拾贝(略) 单元检测:七上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知识梳理】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 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 C.猴子变化而来的 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2007 年 1 月 19 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 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3.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 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C.会不会语言交流 B.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直立行走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A.①② ②北京人 B.②③ ③河姆渡聚落 C.①④ ④半坡聚落 D.③④ )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C.住干栏式房屋 B.种植粟等农作物 D.住半地穴式房屋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2.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C.氏族公社的形成 B.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 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1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A.①②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C.③④ D.②③④B. ①②③1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 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女娲 17.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 5000 年前 1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 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19.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 整个社会呈现 “天下为公” 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二、识图题 21.读右图回答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B.大禹建立起夏朝 D.原始农耕的出现(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 A 和 B 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 AB 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阅读判断题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 5 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 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 10 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 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 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 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列举题 2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聚落和它们种植的农作物。25.列举我国距今 5000 年左右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五、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958 年 5 月,在我们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狮子岩的洞穴里,当地农民在采挖洞中的堆 积物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和一批动物化石,考古学家如获至宝。经鉴 定,那个头骨化石是 13 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因为这个头骨化石是在马坝发现的,考古学家 便将之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把石块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 艰难地掀开了珠江流域光辉历史的扉页。 ──据《韶关历史》改编 (1)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来看,马坝人生活在什么时代? (2)马坝人的生活状况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古人类最相近? (3)材料说马坝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你能想象一下马坝人的生活情景吗?27.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 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8.2007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 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 30000 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 高 106 米,单眼长 3 米多、鼻高 8 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 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 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 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1)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2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 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 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 20 年,又代尧摄行政事 8 年,得到各方 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 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 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 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 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 “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 外,父子不能相见。回答:(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 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六、探究题30.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异同点。3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右面图片展示的主题是什么? (2) 你觉得这幅图片反映的哪些内容是可信的?哪些具有神话色彩?并说明 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B5.C6.B7.D8.B9.D10.C11.C 12.B 13.B14.A15.A16.A 17.C 18.D19.B20.B二、识图题21.(1)北京人(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 万年前(3)使用打 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22.(1)A 半地穴式;B 杆栏式(2)A 半坡原始居民;B 河姆渡原始居民(3) 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三、阅读判断题 23.(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2)北京人还没有铁工具(3)北京人使用天 然火,不会人工取火(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5)北京人生活 时期没有水稻四、列举题24.半坡原始聚落种植粟和蜀;河姆渡原始聚落种植水稻。25.黄帝、炎帝、蚩尤五、材料解析题26.(1)旧石器时代(2)北京人(3)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 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27.(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4)没有发现 中国古老的文字。28.(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联盟是 后来华夏族的主干(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3)人 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 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9.(1)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2)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 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首领具有自己高尚的品 质,受到百姓的爱戴。(3)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 资料进行论证。 六、探究题30.相同点:①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②都使用磨制石器;③都已 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④都已 使用弓箭;⑤都会烧制陶器;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31.(1)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 养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 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 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综合复习指导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中心 陈春云 【高效复习指导】 课标内容标准:(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 化遗存。(2)知道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起源。(3)知道炎帝、黄 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线索与特征概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约 170 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的 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是发现远古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 的重要地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终于走到了尽头,约公元前 2070 年夏 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重点、难点精要解析:1、元谋人和北京人,要重点掌握其生活的年代、并结合我国远 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了解其所在大江大河流域; 记住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要特别注意此处“已知”两字的含义;知道北京人遗址的世界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 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注意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的史实,并认识原始人类 用火的意义。2、比较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巩固,还能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应注意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群居生活和氏族生活等几 组历史概念的主要异同点。例如: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相同点有: (1)都生活在周口店 龙骨山;(2)都过原始的社会生活;(3)都会用火,使用打制石器;(4)都没有贫富贵贱 的差别等。主要不同点可从距今年代、面部特征、取火方式、是否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氏 族是否形成等角度考虑。3、“民以食为天”,原始农耕的出现是原始社会的重大事件。应注 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两种粮食作物分别由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 始居民最先种植。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会建造房屋,但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他 们所建造的房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而半坡原始居民 住的却是半地穴式的房子。4、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炎帝、 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应注意黄帝之所以 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华夏族的祖先,是中 华文明的创始者,即“人文初祖”。5、禅让制,应掌握两点:一是它实行的时间,是传说中 的尧舜禹时期;二是它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中考考查的重点:1、元谋人和北京人;2、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进入氏族公社;3、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4、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子孙”的 由来;5、禅让制。 中考考查形式与特点分析:本单元内容讲述的是中华文明的起源,考查形式大多为选择 题,在中考中涉及较少,一般只涉及 1―3 个知识点,分值为 2 分左右。命题时一般情况下只 限于最基础知识的测试,对能力要求不高,重在培养学生应有的民族情结。 【经典名题解读】 [例 1](2007 莆田市)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 他应该去的省市是( A.云南省 ) B.北京市 C.陕西省 D.浙江省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远古人类基本知识的记忆、辨析能力,答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字样,知道这一遗址应是远谋人,再确定该遗址所在的 省市──云南省。 答案:A [例 2](2002 长沙市)我国远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70 万―20 万年前 B.18000 年前 C.6000 年前 ) D.5000 年前解析:本题考查远古人类中“北京人”生活的具体年代,可采用选择题中常见的排除筛 选法选择出正确答案。四个选项中,B 项是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C、D 两项所涉及的时间已 到了原始农耕阶段,而“北京人”属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应是较久远的。 答案:A [例 3](2004 安徽省)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 确的是( )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稻在我国种植推广的历史知识。答题既可用直选法,也可用排除 法。如果采用排除法,B 项应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C 项中应是唐朝 时才出现的,而 D 项中的占城稻应是在宋朝时得到推广的。该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提醒学生 应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 答案:A [例 4](2004 灵武市)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中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 D.自然环境(2)造成图Ⅱ和图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对原始农耕生活状况的掌握,以及读图和把握关键词语的能力。通过观 察两图可以知道,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较大,住房的结构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半坡 人生活在北方,干燥寒冷,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有助于保暖;而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温 暖潮湿,为了通风防潮,人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所以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 然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原始农耕时代南、北方种植的分别是水稻 和粟,所以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的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相对来说,本题难度不大,如 果去掉图片下的注释,难度会有所增加,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及分析能力。 答案:(1)B (2)D [例 5](2006 怀化市)假如能由时光隧道回到半坡氏族时期,在半坡人居住的地方我们 会看到以下哪种现象( ) B.妇女们忙着收割粟 D.老人们穿着棉布衣服散布A.男人们在水田里播种水稻 C.小孩子们正在学习甲骨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半坡氏族原始农耕生活状况的掌握。粟是我国半坡 居民最早种植的作物,在半坡时期看到妇女们收割粟的场景是正确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 是不可能种植水稻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才有可能;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我国在宋朝开 始种植棉花,而且起初是在珠江流域。因而只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案:B 【考点过关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 )2. 右 图 是 依 据 化 石 残 骸 复 原 的 北 京 人 像 , 据 此 像 能 得 到 的 结 论 是 ( ) A.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B.北京人头部仍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 C.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 D.北京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3.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 C. 一万八千年 D.七千年 ( ) ) ( )4.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 B.七十万至二十万年5.早期人类按血缘关系组成的生活集体称为 A.原始人群 B.氏族 C.部落 D.部落联盟 )6.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 元谋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传说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黄帝)8.“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粟 B.水稻和小麦 C.水稻和玉米 D.粟和小麦()9.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10.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 C. 河姆渡居民)11.下列远古人类,还不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D. 半坡居民 ( )12.半坡遗址在今天哪个城市附近 A.余姚 B. 西安 C.北京 D.泰安13.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A.蚩尤 B. 黄帝 C.炎帝 D.大禹()14.四五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采集 B. 渔猎 C.制陶 D.农耕()15.相传发明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A.黄帝 B.仓颉 C.嫘祖 D.伶伦()16.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的发展 C. 社会组织的进步 B. 阶级的产生 D.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17.“三过家门而不入”赞颂了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首领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这位首领是 ( ) A.黄帝 B.舜 C.禹 D.尧 ( C.禹→舜 D.尧→禹 ( ) )18.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A.舜→禹 B.舜→尧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 3070 年 C.约公元前 1800 年 2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B.约公元前 2070 年 D.约公元前 1600 年()21.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 虫蛇。”因此远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B.住在山洞里22.在传说中,有一个人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人类从此可以方便地烧熟食物了。这种生活 与下列哪种人的生活类似(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 )23.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下列组织 ①部落 ②氏族 ③部落联盟 B.②③① C. ②①③ D.③①②A. ①②③24.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能够最先品尝用稻米做成的 香喷喷的大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 )25.某东南亚华侨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 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 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 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 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3)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 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三、简答题 2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29.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相同点?[模拟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C 7.C 8.A 9.A 10.D 11.A 12.B 13.B 14.D 1 25.A5.C 16.A 17.C18.A 19.B 20.D 21.D 22.B 23.C 24.D二、材料解析题 26.(1)北京人。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3)居住在山洞里;过群居生活;会 制造和使用极原始的工具;能够使用火;烧烤兽肉(能吃到熟食);过采集和狩猎生活。 (答 出四点即可) 27.(1)黄帝;人文初祖。 (2)涿鹿之战。历史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 的华夏族。 (3)禅让制。实质是一种原始的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 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敬仰。 三、简答题 28.火的作用:(1)熟食(烧烤食物),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2)驱兽(驱 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3)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4)防寒。火的使 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9.相同点:(1)处于原始的农耕时代;(2)是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3)会制作陶 器和磨制石器;(4)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5)会饲养家畜,种植庄稼。七上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40 分)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A.禅让制 B.奴隶制C.世袭制 D.分封制2.根据下图所示,正确的选项是() 西周等级示意图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3.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哪个国王残暴统治的表现?()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盘庚4.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A.旧石器文化B.青铜文化C.新石器文化D.铁器文化5.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牧业已相当发达B.除青铜铸造外,陶瓷业也很发达C.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D.已出现铁农具并广泛使用 6.在春秋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7.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A.卧薪尝胆B.围魏救赵C.退避三舍D.纸上谈兵8.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9.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D.秦、齐、魏10.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1.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12.战国时期是()A.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B.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C.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D.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3.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A.尚未成熟的文字B.也叫“铭文”C.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原始文字14.在我国古代天文记录中,属于世界天文史上最早记录的是()A.月食B.哈雷彗星C.天再旦D.日食15.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24 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6.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A.闻气味B.按脉搏C.看气色D.听声音17.保存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乐器编钟出土于()A.河南安阳 B ?湖南长沙C ?湖北随州D ?陕西西安18.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A.孔子B.孙子C.屈原D.韩非子19.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A.老子的学说B.孔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孙子的学说20.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二、配伍选择(8 分)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孔子B. “兼爱”“非攻”()老子C.提出“仁”的学说()韩非D. “无为而治”()墨子E.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庄子F.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孙武 G.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屈原H.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孟子三、连线题(8 分)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桂陵之战赵括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晋文公纸上谈兵城濮之战勾践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孙膑四、知史识图(14 分) 根据上页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页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 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五、学史有感(15 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 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六、学史有方(15 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夺帅 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听其言而观其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上这些都是孔子在人生态度、学习及做人方面的哲理名言。尝试着收集更多孔子的哲理名言,把你 喜欢的一一列出来,最好与全班同学分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1 C 11 A2 C 12 B3 C 13 C4 B 14 B5 D 15 D6 A 16 C7 C 17 C8 A 18 C9 B 19 B10 D 20 D二、配伍选择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孔子B.“兼爱”“非攻”(G)老子C.提出“仁”的学说(F)韩非 D.“无为而治”(B)墨子E.“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E)孙武G.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H)屈原H.“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A)孟子三、连线题四、知史识图(1)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2)都江堰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 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3)(略)五、学史有感 (1)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 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 进行相应的变革。(2)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 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 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 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六、学史有方(略)单元检测:七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知识梳理】 时期 春秋学派 儒家 道家代表 孔子 老子主要观点 仁的学说,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兵家 墨家 儒家 战国 道家 法家孙武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子“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主张兼爱、非攻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主张“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 D.郡县制2.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 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3.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4.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5.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同时鲁国 却朝齐 11 次,朝晋 20 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C.天子依附于诸侯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 7. 在下列诸侯国中, “春秋五霸” 又是 既属 , “战国七雄” 之一的是 (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8.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 A.晋文公 VS 楚庄王 B.夫差 VS 勾践 C.庞涓 VS 孙膑 9.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 A.改革盛行 B.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国家统一 D.白起 VS 赵括10.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 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 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11.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2.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 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 A. 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 扁鹊13.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 人物是( )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1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5.2007 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 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二、阅读判断题 16.阅读下面有关商鞅变法的叙述,纠正其中的四处错误。 公元 356 年,商鞅在秦始皇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国家以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国有制, 由于变法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商鞅被杀害。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三、读图题 17.仔细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改正: 改正: 改正: 改正: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18.写出以下三个人物的名字以及主要成就四、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炎帝神农诞生地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谒祖。1978 年 夏出土随州城西擂鼓墩的曾侯乙编钟,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州 市抓住机遇,擦亮两张“文化名片”。 (1)为什么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谒炎帝神农? (2)曾侯乙编钟为什么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你认为随州市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擦亮两张“文化名片”?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 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1.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五、简答题 22.归纳一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六、小活动 23.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孙武、孟子、孔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 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 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七、小探究 24.战国后期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最终秦国大败赵国。有人认为赵括是秦国和赵国 胜负的关键。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B5.B6.D7.C8.A9.D10.A11.A12.D13.C14.A15.D二、阅读判断题 16.错误:公元 356 年 公;改正:公元前 356 年;错误:秦始皇改正:秦孝错误:土地国有制改正:土地私有制;错误:地主阶级改正:旧贵族三、读图题17.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18.(1)A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创办私学,广收门 徒 B 屈原;代表作《离骚》C 韩非;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四、材料解析题19.(1)传说炎帝教民播种五谷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2)编钟音色 优美,和谐动听,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3)大力发展文 化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0.(1)A:大禹;B:李冰(2)都江堰(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 结合的方法(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21.(1)商鞅(2)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4)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5)强国先富民。五、简答题 22.铁工具和牛耕的广泛应用;各国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等);各国 的变法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如商鞅变法等)。六、小活动28.教育观察:孔子;法制园地:韩非;军事天地:孙武;自然与环境:孟 子七、小探究24.秦国的强大是赵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某些人 物会影响历史的瞬间,但不能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单元检测:七上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知识网络]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科技 领域 造纸 代表 人物时期 西汉主要成就 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使得纸逐渐普遍 使用。 《九章算术》 问世,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 创举。蔡伦东汉 东汉数学 医学 华佗东汉 张仲 景 地理 宗教 史学 艺术 司马 迁 张衡东汉 东汉 汉朝 西汉 秦朝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 仪器。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传播开来;道 教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 学与史学著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了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是世 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知识线索,秦朝的建立、巩固和灭亡,西汉的建立、巩固和灭亡, 秦汉时期(侧重于西汉)与匈奴和西域的关系。 2.秦末汉初大事较多时间间隔较近,可利用下表掌握: 时间 公元前 209 年 公元前 207 年 公元前 207 年 公元前 206 年 公元前 202 年 重大事件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开始 楚汉之争结束,西汉建立3.对于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可通过下列表格对比掌握: 秦汉王朝与 匈奴的关系 战 “和” 战时间重大事件 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修建长 城抵御匈奴进攻 西汉被迫和亲 西汉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 区;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昭君出塞作用秦朝 西汉初期 西汉汉武 帝时 西汉汉元 帝时维护了国家统一 没有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 分匈奴开始西迁 边境安定了较长的时间和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张骞等历史人 物进行全面的评价。 5.本单元用到的地理知识较多,学习时,注意结合课本的地图进行知识的掌握。对于丝 绸之路作以下简单的图示学习: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考点透视] 本单元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秦朝的建立、 汉武帝的大一统、 西汉的民族关系和丝绸之路等, 中考在本单元出现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 丝绸之路将成为命题的热点,而与地理等学科联系的题型也会不断出现。 [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六国的完成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3.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 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4.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 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 A.秦朝 朝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 大贡献的措施是( )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C.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B.西汉 C.唐朝 D.宋6.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 ( ) A.限制人们的言论 B.禁止儒学传播 C.树立秦国的形象 D.加强思想控制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 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C.稳固大一统局面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10.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1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营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12.观察右边的“讲经图” (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 A.汉高祖 B.汉武帝 刘邦 刘彻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13.水排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一种新式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工具 B.水上运输工具 C.纺织工具 D.鼓风冶铁工具14.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 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15.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6.2008 年 3 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17.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 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 在学习( ) A.张骞出使西域 C.清军出兵雅克萨B.郑和下西洋 D.玄奘印度取经18.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 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 断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9.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 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公元前 138 年 B.公元前 119 年 C.公元前 60 年 D.公元 73 年20.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 绸之路是( )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21.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的城市出发( ) A.西安 B.兰州 C.北京 D.洛阳 2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 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23.东汉以前,我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 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4.下列论述,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2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反抗精神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27.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A.都是外来宗教 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28.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秦朝的雕塑艺术水平 C.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体相当 二、判断改错题 29.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 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 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 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订正: 订正: 订正: 订正: 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三、读图题 30.观察下列图片:包头市秦长城组图 (1)中国长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最早修建于什么 时期?秦朝时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秦朝虽赫赫一时,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了,这和长城的修建有没有关系?为什 么? (4) 而今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请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 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3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 1:秦灭六国示意图 图 2: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 图 3:秦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1)图 1 展现了怎样的历史史实?出现这一历史史实的原因有哪些? (2)图 2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发掘的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 什么原因呢? (3)考古发现图 2 的一个中军俑坑没有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4) 3 所呈现的史实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先后起来反抗的起义军有 图 哪几支?他们各自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3.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从图标、火炬的设计到圣火的采集与传递,无不与人类文明有着 深厚的渊源。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 国规范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 (2) 图二的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 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3)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传递的。中国古 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圣火传递的主线呢?四、材料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 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 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 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 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 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 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 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 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 ──《站在霍去病墓前》 材料三:(1)举例说明,匈奴在短暂的东方生活中,对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胁? (2)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 (3)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了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 墓?并谈谈你对“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 (4)请说说你对“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这句话的认识。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 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 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 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 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 年 7 月 31 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 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 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 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成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5)今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 105 年发明的。 材料二: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材料三:《汉代造纸示意图》(右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原因并说明举例说明。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 (3)请你认真研究一下《汉代造纸示意图》,再查查相关资料,简单介绍一下汉代人是 如何造纸的? (4)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 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呢?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A4.A5.B6.D7.B8.C9.A10.C11.B12.B13.D14.B15.D16.B 17.A18.D19.C20.A21.A22.C23.A24.D25.A26.D27.C28.D 二、判断改错题 29.(1)错误:卫青,订正:张骞;(2)错误:洛阳,订正:长安;(3)错误:西藏, 订正:新疆;(4)错误:非洲,订正:欧洲。 三、读图题 30.(1)战国。抵御匈奴。(2)有关系。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繁重的徭役引起人民的不满,导致农民起义。 (3)不在长城上留名题字;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坍塌;国家拨出专项资金,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等。 31.(1)圆形方孔铜钱;小篆;郡县制;“焚书坑儒”(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3)B 32. (1)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起来;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 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2)秦国当时灭六国大致是按照由西向东 的方向进行的,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家。(3)秦兵马俑工程巨大,但由 于秦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很可能中军俑坑没有建成,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4)波澜壮阔 的秦末农民战争;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导致了人民的赋税徭役很重;秦朝的法律很 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项羽起义──207 年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起义──公元前 206 年,占领咸阳,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3.(1)秦朝(2)蔡伦(3)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 洲;这条路线是古代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 四、材料分析题 34.(1)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地区混乱,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年,匈奴年年挥师南 下, 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 秦朝: 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 夺取河套地区, 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西汉初年:限于国力, 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汉武 帝时期: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 119 年, 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部分匈奴开始西迁(3) “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 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 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4)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促进了匈 奴和中原王朝的互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 35.(1)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历时 13 年,出发时 100 多人,回来只剩张骞和堂邑父两人(2)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 交流;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 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3)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4)长 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欧洲大秦; 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5)促进亚 太地区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 36. (1)北宋陈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例如 甘肃天水汉墓出土了西汉前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说明 造纸术不是蔡伦首次发明的,是“善造,非创也”。(2)“旧”指的是西汉前期。(3)首 先把那些破布、旧渔网、树皮洗干净、切碎,然后进行碱液蒸,舂捣,配成纸浆液,最后用 纸模帘捞取纸浆,经过晾晒干燥,揭下压平就制成了纸。(4)①节约用纸②改进生产技术, 净化污水, 减少环境污染③可以将废纸再生利用④尽量利用电脑储存文件, 实现无纸化办公。七上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40 分)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 475 年B.公元前 230 年C.公元前 221 年D.公元前 220 年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县令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4.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隶书B.甲骨文C.金文D.小篆5.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 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6.右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A.水上运输B.引水灌溉C.排水防涝D.鼓风冶铁7.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班超经营西域B.张骞出使西域C.甘英出使大秦D.大秦遣使来汉 8.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了“四诊法”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9.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工具是()A.水排B.耧车C.翻车D.筒车10.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12.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1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D.皇帝14.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A.秦始皇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15.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A.《九章算术》B.地动仪C.造纸术D.《伤寒杂病论》16.规定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到处罚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1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句子是() A.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B.汉朝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坊”C.汉代的一些丝织品使用提花机D.汉朝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两牛抬杠的耕作方法18.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福兮,祸之所伏”19.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孔子B.王充C.张衡D.董仲舒20.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①善于用人②有关中作为后方③约法三章④军力强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配伍填空(12 分)A.《论衡》刘秀()B.《史记》张衡()C. “麻沸散”秦始皇()D.地动仪王充()E.焚书坑儒华佗()F.光武中兴司马迁()三、识图辨析(10 分)在下列图中,找出属于秦汉时代的物品,并将朝代名称填入括号中A.长信宫灯()B.耧车()C.人面网纹盆() D.兵马俑()E.四羊方尊()F.阳陵铜虎符()四、想一想(12 分)“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几句诗反映的是什么 时期的历史?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作者对此事件持何态度?为什么?五、学史有方(12 分)秦汉时期有许多成语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吗?六、史海拾贝(16 分)介绍你所喜欢的秦汉时期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并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 C 11 C2 A 12 D3 D 13 C4 D 14 D5 A 15 C6 D 16 D7 B 17 B8 D 18 B9 B 1 D10 C 20 A二、配伍填空F、D、E、A、C、B三、识图辨析A.(西汉)B.(西汉)D.(秦朝)F.(秦朝)四、想一想这首诗反映的是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作者对这一事件持赞许的态度。“昭君出塞”增进了匈 奴与汉族的友好与团结,促进和加强了匈奴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自此以后, 汉匈关系密切,互市兴旺,往来增多,友好相处了四十年。 五、学史有方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胯下之辱;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约法三章;萧规曹随;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飞扬跋扈六、史海拾贝(略)1、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下列的内容中实质相同的是 ①“相地而衰征”②“初税亩” ③“开阡陌封疆”④“均田制” A.①②③④ .①③④ A.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C.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 B.①②④ D.①②③ 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产生 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是其主要的职责 C3、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 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5、北魏均田制的内容包括: ① 将全国所有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者包括农民、奴婢和耕牛 ③所授土地可以买卖 ④受田农民要承担租调,丁男还要负担徭役和兵役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6、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 A..方田均税法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7、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考试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的 糊名法,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 时间的是: A.青苗法 ①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9、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②赋税制度的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 D.①③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④商品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10、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定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C.设置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A.设置行政机构 领袖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12、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B.抵御外国人侵二、材料问答题(共四题,满分 52 分)13.阅读材料:(13 分)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 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 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 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 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 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回答:(1)根据上述材 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1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曾经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概括说明上述引文的基 本思想,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指出商鞅在实践上述思想方面的主要做法及其 积极意义。(14 分)15.西汉前期,中央政权受到哪些方面的威助?简要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汉武帝时, 西汉为什么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威胁是怎样被逐渐消除的,结果怎样?(11 分)16、隋唐是一个重视革新的时代。概括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上所作的主 要革新,并分别说明其积极意义。(14 分)参考答案:13.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 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3)2、不能抑制兼并。因 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 来。(3)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 往荒地多的地方。(3)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 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4 分)14.基本思想:商鞅主张统治方针与政策都应随时代而变革,反对墨守陈规;商鞅强调改革 则兴,不改革则亡。(2 分)社会基础与条件:①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被破坏,封建土地 私有制迅速发展。②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他们要求废除旧制度,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发展 封建经济。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都相继开展变法, 进行社会改革。④在百家争鸣中,法家主张根据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反对遵循古 代的传统。⑤秦国力求富国强兵。⑥秦孝公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6 分)改变古制的重要 举措: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②废分封,实行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③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奖励军功,按功授爵。(3 分)积极意义:① 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废除了秦国旧贵 族的特权,建立了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与愿望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③秦国富强起来,逐 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提供了重要条件。(3 分)15.威胁:①匈奴经常南下袭扰,北方边郡受到匈奴威胁。②王国势力强大。(2 分)产生 原因:①战国以来,匈奴强大,西汉初年,匈奴多次南下,汉初经济凋敝,无力抗击匈奴。 ②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王,出现郡国并行的局面,各地王国拥有大权,实力膨胀。 (2 分)主要原因: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人民希望安定地从事生产,希望社会稳 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已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3 分)解决过程与结果: ①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反攻,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与匈奴进行三次大战。匈 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到漠北,北部边郡安定,农业生产有了发展。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并实行“附益之法”,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4 分)16、政治制度: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用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用。 (3 分)科举制:隋朝开创用考试选官方式并始建进士科形成科举制。唐朝继续 和完善科举制。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 集权,有利政局的稳定。(3 分)经济制度: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并部分以庸 代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巩固 了府兵制。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4 分)军事制度: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与均田制结合,有益于国家的统一、 富强和民族融合。唐玄宗时,实行了募兵制,使封建国家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军 队。(4 分) 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商C.西周、春秋、战国B.商、周D.夏、商、周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3、下列的内容中实质相同的是①“相地而衰征”②“初税亩” ③“开阡陌封疆”④“均田 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 4、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 司马光C.①③④5、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产生 C.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 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是其主要的职责 6、下列关于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骞通西域, 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B.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 的传播 C.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传入日本 D.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 和欧洲7、秦汉之际北方游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A. 匈奴 B. 鲜卑 C. 突厥 D. 乌桓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 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9、下列各项,属于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 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B. 广泛引进并种植农作物新品 种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10、北魏均田制的内容包括: ① 将全国所有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者包括农民、奴婢和耕牛 ③所授土地可以买卖 ④受田农民要承担租调,丁男还要负担徭役和兵役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 A..方田均税法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12、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 B. 扬州 C. 泉州 D. 广州13、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吐蕃 C.回纥 D.突厥 14、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考试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 的糊名法,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5、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 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16、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火箭的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源 于 A.汉朝 B.宋朝 C.唐 朝 D.明朝 17、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②赋 税制度的改革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④商品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 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8、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定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设置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1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0、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领袖21、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 积极引进西学 C. 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B.抵御外国人侵C.实行改土归流D.册封宗教22、下列关于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史实,正确的是 ①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 唐太宗时设置安西都护府 ③ 唐高宗时设置北庭都护府 ④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①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手工业水平的 提高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④海外贸易不断扩大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4、下列有关中央政权与西南地区关系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首先统一了西南地区 B.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管辖 C.元朝时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省级行政机构 D.明朝实施“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由“流官”直接管辖 25、下列中国古代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项有显著不同的是: A.唐蕃会盟 B.靖康之变 C.澶渊会盟 D.靖难之役 二、材料分析题 26、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吏 民之贤者, 岁贡各二人。 ”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汉成帝元延元年, 诏公卿、博士、议郎“与内郡国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个,北上二十二郡举勇 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摘自许树安 《古代选举及科举制 度概述》 材料二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人仕的途径,因 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 禄,参与政权。 ――摘自韩国磐 《隋唐五代 史纲》 材料三 顺治二年(1645 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土。其政 治用心,正哪时人所云:“开科取土,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 息。”??科举所用八股文之内容、形式较明朝限制更严,不许有任何个人的 见解与发挥,一切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詹子庆主编《中 国古代史》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历史上选择人才的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二说明隋唐科举制的作用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清初开科取土的原因,并概括清朝科举制的特点.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 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争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 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偕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 者食糟糠,有强国兼州城,而弱者丧稷。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 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苛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 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 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摘自《临川先生集?上五事札》 材料四 及神宗朝,荆人(王安石)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 治,后人坦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 朝廷之害。其诸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庭者,则数十百年,滔之 之势,一往而不返矣。 ――摘自《日知录?宋民风俗》 材料五 至元丰初,储积赢羡??元丰三年(1080 年),遂于寺南作元丰库 以储之,几(几乎)百楹。 ――摘自《通鉴长篇纪事本末》 请回答: (1)两次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请根据材料二、四指出,其反对变法的相同 理由。两次变法中的顽固派在阶级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 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 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 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 入。 ――《永 乐实录》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 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 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的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 赦。 ――《台湾外记》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 何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 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根本原因。 ②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 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三、问答题 29、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30、隋唐是一个重视革新的时代。概括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上所作的主 要革新,并分别说明其积极意义。 31、明清之际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分 析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史高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 D 11、B2、 C3、 D4、 A 13、D5、 A 14、B6、 C 15、B7、 A8、 B9、 A 17、B10、 D 18、B 19、B12、B16、C20、A 21、B 22、B 23、C 24、D 25、D 26 题: 1、察举制 2、作用: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从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特点:隋唐科举制的特点有二:一是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吏,把读书、考试、 做官结合起来;二是由中央政府主持考试,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 权。 3、原因:笼络读书人,巩固统治。 27 题: 都认为变法改变了祖宗之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河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