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tt最新消息瘴疬地 ,遂客无消息。中的无字

||||||||||||||||||||||||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
中国国际剧本网
您当前位置:&>&&>&文化艺术论文&>&联文的内涵与实用价值(九)
联文的内涵与实用价值(九)
作者:戴修桥
中国国际剧本网论文创作室专业代写各种论文,代发各类论文。
一:人生感慨
人生短暂,转眼就是百年。谁能在短短的一生中做完自己应做和想做的事呢?几乎所有身后没有牵挂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很多人在生前,特别是临死时留下自己最后的意见。
1:爱国诗人屈原: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陆游活到85岁,临终前写下:
&&&&&&&&&& 死去无原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爱国英雄文天祥在被押至元大都,忽必烈许以宰相之位劝降,但他坚贞不屈写下: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对联(挽联、贺联、寿联)常用尊称语和谦语
用于对联上句对受联人尊敬的称呼语叫尊称语,多写在受联人姓名之后,(不能直接写父亲的姓名);当今常用尊语是按有亲戚关系的,凭亲戚关系来取称呼。无亲戚关系的则应看长幼来定冠首。所谓“冠首”是指冠于名子之上的称呼。如对与祖父同辈的则孙、侄孙之类的称自己;如与父亲同辈应以侄自称。与自己同辈则以兄弟相称。若对晚辈的人如与孙同辈,应以祖称己。不是本族的用“再世弟”称自己才贴切。如与子同辈则以伯叔称己,不是同族的,以“世弟”称之,上述称呼往来都是一样。
通用的尊称有先生、女士等。对男性长辈多用大人、老大人等。对女性长辈多用孺人、老孺人等。对同辈和晚辈多用贤(写在受联人称谓之前),如---先生,---女士;外祖父--老大人;姑母--孺人;祖母--老孺人;贤弟---;贤婿---;贤侄---;等。
用于对联下句写送联人姓名的谦虚语称为谦词。通常都写在自称语之前,常用“愚”字多用于对某些长辈;对主要亲属用谦词:孝;如:孝男;孝婿......
以上称谓尊称谦词适用祭幛、花圈和喜庆匾额。
在个别名字上署:姻、家、眷、侍、教、晚生、忝、愚、谊、表;再如:伴、乳等字都各有各的含义,现将用这些字分叙于后。
1:姻――是取婚姻含义的意思。
&&& 只有男女两家联婚姻者,才能写此姻字。若女未过门,或男未入赘,则应在姻字上加个“订”字,以示区别。如果对姻家的兄弟叔侄相称,则于“姻”字下加一“家”,以区别其为横支的亲戚。这点须注意,如姨丈、姐丈、妻子的兄弟姐妹等。
2:“家”――是取我家与他家对亲的含义。
&&& 所以只有亲家的伯叔兄弟侄辈等亲族用此“家”字。若是亲家祖、亲家爷、亲家儿女等则不必用此家字,不用是为了区别其我直支,是同一脉而来的意思。
3:眷――即亲眷、家眷之意,取亲眷与眷亲的含义。
亲眷是指有“疏远之微亲”的意思。用于以盛情待己之人。“眷”不但稍微疏远的亲戚可用,即使无亲戚关系而受过他人之情亦可用。不然的话则不用“眷”字而用“友”字较合适。
4:兰――从晋代王羲之之会群贤于兰亭之后,仁兄仁弟叫兰兄兰弟称谓。
(下有王羲之的生平简介)
5:侍――是指侍侧的意思。
&& 只有前辈行帖与晚辈时才写“侍”字。这是表示自谦的含义,如果是拜同辈长者不必用“侍”字。
侍士――古代嫂示弟,上条称人嫂,下条称侍士。
6:教――是取教诲的含义。
旧时读书人家多用之,旧时不论尊卑也有通用的。现在也可以看情况使用。但是若拜长者则“分所宜”.如长或拜幼者,而写教字,则会失之过谦,变成不适宜了。
7:晚――是取“卑幼”的含义。
只有幼辈拜尊辈用此则适合,若是同辈用此字不宜用。
8:忝――是有“忝”的意思,是不应当称而借称的含义。
&&&& 不论长辈尊辈,只要是疏亲薄戚即可用此忝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与愚字使用相同。
9:愚――是取愚昧之意。
&&&& 尊拜卑不直称其尊,而用愚字冠首,这也是自谦的词语。如:愚甥、愚婿、愚内弟......
10:谊――是取友谊的含义。
&&&& 风俗习惯中有相认识尊卑或兄弟关系的,多称谊友、谊弟、谊妹、谊男、谊女者,就是取其含义。
11:邻――邻居,邻里的意思。
同乡居住的人,年龄相仿者,往往以邻兄邻弟相称,与父亲同龄的则称邻伯邻叔等。
12:表――是指表戚的关系,多用于姻亲的后代,外甥与内侄称为血表即是。
13:如――取自如是同胞一般的意思。
旧时的换帖兄弟,多使用如兄如弟即是。
14:乳――取于“同乳所哨”的意思。
同母异父者相与往来,称乳兄乳弟。父死母改嫁(或离婚再嫁)又生子,如与先时子往来,则以乳兄弟相称。
15:伴――是取同伴相随之意。如合伙做生意者使用之,互称伴兄弟。
16:生――是取学生的意思。
是长辈而又不以长辈称呼的谦词,若同辈用就不适当了。如果是幼辈拜长者则应自称“晚生;晚学生”方对,不是一概写“生”字。
17:友――是指朋友,情感较为亲密者。双方互称。
&&&&&&&&&&&&&&&&&&&&&&&&&&
&&&&&&&&&&&& 三&&&&&&&&& 挽联中名词的解释
1:顿首――吊唁者拜下,头叩于地,即举起来叫顿首。顿首则为长辈之死,礼称用之。
2:稽首――吊唁者拜下,头触地留有多时,则叫稽首。对长辈之死用之,卑拜尊用稽首,尊拜卑者用拜,顿首、稽首是男人有之。
3:顿首哭奠――即叩首加哭泣,多用于服孝者的亲戚。顿首则为平辈相拜之拜。
4:端肃拜――是指女人用之。
5:裣衽――女氏送别人挽联,下款不能写---挽,只能写裣衽。
6:泣拜――亦曰,泪拜。指子女对父母之死用语。
7:拜泣――吊唁者两手双膝跪地曰拜,泣,哭泣,指对长辈之用之。
8:吊唁――指吊慰死者家:曰唁;亦曰:仙游、谢世;鞠躬――平辈之用;挥泪――对晚辈用之。
9:门下婿和门子婿――未婚称门下婿;已婚称门子婿。
10:哀子――母死父在称哀子。
11:孤子――父死母在称孤子。
12:孤哀子――指父母双亡称孤哀子。
13:拜首――即作揖。多用于拜妇女晚辈,尊拜卑用拜。
14:含悲挥泪――两词皆是为长辈对晚辈之死用之。
15:手泐――亦曰手书。自古来无父母、长辈拜子女、幼辈之礼。故长辈对晚辈之死多用此,以示不拜之意。
16:荣归――言死者荣耀的归于黄泉。
17:灵帏――灵前之帐幕,多用于女子为宜。是说在灵位的帏帐阃陪祭。
18:归穸――指棺木葬于墓穴。
19:归窀――言死者将归葬于墓穴,即穸窀同义。
20:灵[――灵者为在棺内之死者,[者我载棺之葬车,古俗礼仪:驾灵[而殡之。
21:旌――古时忠孝节义之人,建坊给予表异叫旌表。在去世者棺材前悬红纸,用面粉简死者的身份、功德,叫题旌。
22:葡萄――指往死者家凭吊的姿态。
23:恭挽――恭者敬而有礼;挽者手挽捆棺绳。
24:灵右――指灵堂之右边。史有规矩:凡姻亲女眷,守灵祭奠在灵位之右,孝子和男亲在灵位之左边。
25:谷旦――谷者善也;旦者日也;是说某日为良辰吉日也。
26:女流――这是旧时对女人的泛称;女郎――是对年轻的女子的代称;女士――比喻有才华、知识和修养的女人,也是一种尊称。
27:巾帼――人们指妇女中的英雄豪杰,是古代妇女头是的装饰品。
28:年兄――旧时科举制,同年生的互称。
29:世交――指世代之交的意思。年长于父的称世伯,年小于父的称世叔,自称世侄,平辈的称世兄世弟。
30:台字――为敬辞。台下是对称呼的尊称。因此无论长称--人几辈,可通用“台”字。如:某老贤侄,侄,宗台等。
31:千古――指死者将葬日,永作古人。哀挽死者之辞,表示名垂千古。
32:劬劳――指父母养子女的劳苦。
33:孺人――旧社会以官职大小对其妻的称呼为:一品曰夫人;二品曰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现今的本言是指女人,后来分为生为安人,死我孺人。
34:茔――即坟墓;
35:祧――继承的意思;
36:^――泣而拭其泪也,即擦泪;泣――悲痛而哭声小的意思,应是悲者泣哀者不声哭。
37:觌――相见的意思;
38:缌――细麻织的布。
39:经――用麻布做的孝帽子及帽上的带子。
40:任衽――孝服中的上衣或长袍,尾边不缝合。
41:挽――春秋时木制车有三种:(1)往前推的车叫推车;(2)往后拉的车叫挽车,除车前有几根绳留孝子拉的外,还有一根给亲邻拉;(3)能推能拉的车叫鹿车;
当时运灵车多用挽车,后来“挽”字也就有哀丧之意。
42:庐――春秋时有搭棺棚的习俗,亦叫敞庐,用来停先人之棺;后又在坟墓旁再搭的棚叫庐墓,曰倚庐,用此在墓前守孝。
居庐――指孝子守孝于棺蓬(灵堂)的意思。
43:椎――以掌击拍之意。
椎心乃悲痛之极,以手拍胸的形态。
44:殇――古代使用的饮酒器。饮酒随着年龄而增进,幼童是不能饮酒的。所以把不满8岁的皆为无服之殇,11-8岁的为下殇;15-12岁的为中殇,年过16岁的为长殇。
45:埙――古乐器,共六孔(上一前三后二孔);篪――也是一种古乐器,古人把埙和篪这两种乐器比喻为兄弟。如兄弟和睦则说是“埙篪谐奏”,如果兄弟有伤,则说是“埙音罢奏,篪音断矣。”
&&&&&&&&&&&&&&&&&&&
46:屦――古时孝子送葬必穿的脚后跟露出的草鞋。一直流传至今,(我们苏北农村)孝子仍穿旧的布鞋、拖鞋,(还有的地方是蒲草编制的草鞋)随着父母的棺材走进墓地。棺下田后,就将布鞋或拖鞋、草鞋丢在墓前了。
47:v――仿佛的意思。“礼祭仪”有句v然必有见乎其位。”
48婺――天上的宿星叫婺女星,女神之星座。凡女丧多用“婺星陨落”之语。
49:安厝――迁柩归葬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安葬。
50:地府――地下的家即坟墓。
51:靡涯――无边的意思。
52:归葬――埋在祖坟一起的用语。
53:安葬――埋在地下的新坟。
54:合葬――指夫妻二人,后死者埋在先死者一起。
55:痊玉――指已葬,即埋也。
56:附葬――有继妻者,自己死或继妻死,埋在已死者一起的为附葬。
57:执佛――执是拉,牵引的意思。指出葬时至墓地拉牵棺之绳索。
58:夜台――指死者所葬之墓地。夜台,言埋没昏暗如长夜也。
59:棺柩――指死后入棺者谓之柩,死者还在灵床上未入棺为尸。
60:翁仲――死者墓前竖立的石人,曰翁仲。
61:挽幛――自汉晋之后,送葬时将挽歌之词书在帛上,悬于绋边拉棺材边哭唱,“执绋挥泪”即此意。帛即布,在布是写挽词就叫挽幛。
62:哀厉――指言哭悲切,如三国时曹植写的洛阳x:声声哀厉而弥长......
63:哀祭――吊文与祭文的总称。如祭文、吊文等分别为哀祭文的一种体裁。再如挽幛是的四字祭文,挽联,挽诗等即是。
64:衰经――衰,古代衰服缀有六寸长宽的麻布叫衰,围在头是麻绳我首经,衰和经我丧服中的重要部分。
65:孙周――三国时的孙权和周瑜,二人同为乔国公的女婿,悼连襟专用此条。
66:泣血:(1)礼檀弓载,高子皋之执亲丧,泣血三年。凡人涕泪,必因悲声而出,而血不由声,子皋悲极,涕血尽出,谓其孝心所致。后世泣血议为举孝三年。(2)父母死去要入土,儿枕坯块草垫分担老人痛苦,百日内曰:泣血。
(苏北还有这个风俗,父母死后,儿子有一百日不剃头和刮胡子)
67:红泪――也叫赤泪,也有写血泪。
68:中馈――《易家人》有文“妇人之道”其所职主在于家,中馈食供祭而已。妻当然应为夫主中馈。
69:桐杖――丧事中古以柳杖孝子执之,以桐杖为孙执之,为桐孙之缜。有句曰:去日桐花伴桐叶,别来桐枝老桐孙。
70:灌献――以酒浆祭祀为灌,以牲醴祭祀为献。可云当大事是古代祭天地神的典仪,故为大事大庙之语。
71:俎豆――古代祭祀时盛牛羊肉祭品的器具。豆笾祭器状如现在的奖杯。笾,用竹编成上豆称为豆笾。豆笾盛果瓜之类,多用于祭兄弟,也有祭长辈的。菽,水豆类的总称。鱼菽指粗贫清淡之祭品,仅有鱼和豆而已。
71:披麻――古缌服,纯用麻布做成,无彩饰。至今祭服多用白布。春秋时祭服中的麻制帽子,名曰:玄冕,穿麻衣,戴麻冕,表示隆重礼仪。
72:奉柩――即孝子领着灵柩去墓地埋葬。
73:奠挽――指晚辈之死,长辈对晚辈用语。
74:丁忧――是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的代名词。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的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硬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75:青史――古时写史书,用青竹子在火上烤,滴下来的水叫竹青,竹青为墨写在竹片是不退色,后人就把史书说为青史了。
76:瑶池――地名,又叫天池。在新疆距乌鲁木齐约180里,是一个天然的自然湖。池南岸巨松密植,湖水清如蓝,东北面还有一个想天池。瀑布涌飞,声闻数里。因湖在山上,风景如画。传说是西天王母娘娘之居所。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西赴瑶池”指女死。夫妻同殡也可以用“同赴瑶池。”
77甥馆――女婿的住处。
78:奉祀――旧时备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保佑。
79:赤诚――(浙)天台县有一山叫赤山,又名火焰山。此山有一玉京洞,为天台山的南门。传说某成仙者到赤山必走玉京洞。
80:桑梓――古有五亩宅树下以遗子孙,意为留给子孙点财产。
81:缵戎――继承祖业者为缵戎。传说汉将马援南征,年虽然老而壮志不已,立志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乡。马援死后,他孙子马季也从军,戎马一生,后称我缵戎。
82:桑榆――言的是日暮晚年,实为比喻年老之情。
83:弄孙――晋书“石季龙”有语载: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指抚抱子孙而与之戏耍。
84:乌哺――乌鸦老了,小乌鸦含食哺之。多用于祖母与孙之间的吊慰。
85:捧砚――传王羲之之书于鹅池,命童捧砚,父孙自代之。王羲之以砚赠之。后世在殡送祖父写挽联有用“捧砚生悲。”
86:刘公――名刘玲,字伯伦。徐州沛县人,为竹林之一。相传有杜康造酒醉刘玲,便是此人。常携酒乘车出家门,使人荷酒随之,嘱家人:“死便埋我。”著有酒德颂以颂其德,约孙长成,当奉酒献之。故送祖父多用“如刘公约”叙德诗等皆出于此典故。
87:彝训――谓之听从祖父的经常教训。
88:王父――亦指祖父;王母亦指祖母。
89:燕翼――燕守也,翼,敬也。武以安敬之,谋遗子孙也,胎厥孙谋。意思是善为孙计谋。
90:含饴――用麦芽等制的软糖,小孙宜食,祖母含饴食之。《后汉书》记东汉时,马太后掌权,朝中大事由她决断。年老了,大臣们还请旨于她。有一次马太后诏曰:“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闻政矣。”故含饴--典出自于此。
91:昭穆――昭曰父;穆曰子;父送子也。
92:岵屺――有诗云:“陟彼岵兮,瞻其父兮,陟其屺兮,瞻其母兮,又有无父何岵,无母何恃”之句。后世在葬祭中,即“岵”“屺”为母。岵:登高的意思,岵:为无草的山。怙侍:意,依靠。
93:姑舅――古时妇女(儿媳)称婆母为姑,称公公亦称翁或舅。
94:定省――(醒)儿子早晚到父母处看望和安慰叫定省。――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凉,昏定而晨省,为此句简化而成。
95:风木――孟子殡亲,忽然风狂催木,枫为所折,疏曰:风木岂能无情也。比喻悲深亲切?,可感动万物。
96:机杼――孟子少时放学而归,母正在织布,问“学何至矣?”
答:“自若也。”孟母以刀断机杼说:“子之断学若,吾断斯机也。”孟子害怕,勤学不已,后果成大器,著书颇多,孟母亦为良母。
97:趋庭――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渔。从庭经过,孔子问:“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隔叹庭前。孔子又问:“学礼乎?不学礼,无以行。”世人挽父母用“趋庭抢痛;诗礼无闻”;等出此典故。
98:大梦――亦作浮生如梦,人生在世,生命非常短促,如梦一场。
99:雁序――比喻兄弟。《杜阳杂编》:王沐涯之再从弟也。“居江南老且穷涯执相权”.遂至京索米三十余月始得相见。评曰:涯潦倒天雁序之情。后世把雁序比喻兄弟关系和情谊。
100:柳絮――晋才女谢道M,其兄以咏雪为题命妹x诗。道M咏诗有句曰:“恰如柳絮东风起......”后挽妹丧有“咏雪难再”;“柳絮谁歌”.
&&&& 若妹妹挽胞兄有“谁为命题”之句。
101:大被――东汉广威人姜肱字伯淮,与其弟仲诲,季江三人闻名于世。肱通五经,桓帝召之不至。帝怒,以画工其面,终不得见。宦官曹节召之为太守,肱逃于青州卖卜为食。七十始还。兄弟三人极友善,常同被而眠,连床而寝。凡送兄弟丧用“大被生寒”;“姜肱被绽”;“空忆连床”;“连床成梦”皆用此典。
102:木兰――南北朝有一将名花孤,征战多年,年已老迈。因边关吃紧征兵,又点花孤的名子。女儿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古时吊女儿有“痛失木兰”;“从军谁代”.
103:提萦――汉,太仓令,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男儿。汉文帝四年,淳有罪当受肉刑。提萦为其小女,随父入长安,自愿为m婢以赎父刑,文帝感动,宣布免除其父的肉刑。淳于意被释放。因提萦为孝女,所以历代受崇拜。后世吊女儿多用“我失提萦”此典。
104:栋折――喻儿子亡故。左传有“子于郑国栋也。”栋折崩;侨将厌焉。
105:曹娥――汉,上虞人(绍兴东),父曹盱,一日忽然坠河死,尸体无寻。曹娥时年十四岁,沿河号哭。七日不见,遂投河死,不久抱父尸浮于水面。人感其孝,该河改叫“曹娥河。”河边一岭叫曹娥岭。岭附近建曹娥祠,以表异其孝德。今挽“痛失曹娥。”
106:手择――礼玉藻载:父殁而不能读之书,手择存焉。就是说:“书有父生时所持之润迹泽痕,故不忍读也。”后泛指先人用过之器物及手迹。
107:柏舟――柏舟之死,其妻共姜守节。父母欲夺其志而另嫁,共姜作柏舟诗誓曰:“柏为木舟,虽朽节存。此典故多用于节妇之四。
108:东床――东晋元帝时,太尉郄鉴,有女美丽而又有文才。欲在甥馆(学堂)中选一佳婿。门人向郄鉴回报说:“丞相王导家诸郎亦皆可佳。众生闻来觅婿,感自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鉴听后说:“正此好。”访之此人是逸少,遂将女嫁逸少。逸少就是王羲之,用东床,甥馆;馆甥,坦腹,后人称之为女婿皆出此典。之后挽岳父多用:东床洒泪;而岳父挽婿多用:泪洒东床。
109:驱蝇――汉冯少冰有文才,由于不善阿谀,一生未入仕途。夫妻友恭,妻昼寝有蝇扰之,少冰持扇驱蝇。妻既醒曰:“吾乘风矣。”此典多用于老年夫妻的吊念。
110:股肱――大小背,比喻兄弟亲厚如肩如膀,亲如骨肉。挽兄弟有:痛折股肱;痛同折臂。
111:蓼莪――为孝顺的儿子,悲痛自己得终养父母的心情。深情意切,催人泪下。古有蓼莪不下泪,谓之不孝说法。
&& 补充解释
1:鸽翎n矾――是一种鸟,喻兄弟同飞不舍,有急难时能来帮助。
2:寿终正寝――高寿者死后,停放于居室正间。
3:春露秋霜――春天的露水,秋天的寒霜。给人有凄怵之感。用于父母或送长辈皆可。此句用在祭文上,拆开使用含义也一样。
4:春杓秋尝____古祭祀名,春天为万物苏荣,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祭奠先人。秋天新谷登场,在七月半(七月十五)举行秋祭,让先人尝新。
5:只鸡斗酒――现在写只鸡斗酒谢亲朋,意思是以诚挚的心情谢亲友,能来为自己的亲人吊念,表示感谢。
6:三迁之教――孟子名轲,邹县人。初迁于死莹附近的村子,他学哭;二迁集市屠户附近,他学杀猪的游戏;后又搬到学堂附近,他则学诗礼;孟母为教育好儿子而三次搬家选好环境,后来孟子终于成为有学问的人。
7:白泣杨灵――白乐天是杨儒士的妹丈,杨儒士曾任东川镇守。用此条悼挽内兄的“泪洒东川”,出此典文。
8:月落屋梁――触景生情而思念故人,杜甫梦见李白,诗曰: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疬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恐非于生梦,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情,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月落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阔波浪阔,犹使蛟龙得。
此条多用于挽朋友用,亦乃作思念朋友之意。
9:斯人斯疾――孔子有七十二名学生,其中有名号称伯牛的,姓冉名耕,鲁国人。孔子认为他品德好,曾推荐他做中都宰。后来冉耕害了一场疾病。孔子非常悲痛,死前孔子去看望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悼病死者用“斯人斯病”;如因祸而死者,可用“斯人斯祸”.
10:显考――考者成也,言父亲已把事业完成才死去的,故曰显考,即显示出来。
11:显妣――是说母亲的功绩可与父亲相比美,故称显妣。
12:椿堂――喻父。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古称父为椿庭,是期长寿,比喻高大之意。
13:萱堂――一植物名,花六片,黄红色。叶梦得的《归石林》有诗曰:“白发萱堂上,孩儿共谁?”用“萱堂”演伸的词义用。
14椿萱――椿树即香树。大椿长寿,由此而用“椿龄”为祝寿之词。以椿为父亲的代称,亦称为春庭。“萱草”俗称:金计菜或黄花菜,可食用。“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把萱作为母亲的代称。唐代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椿萱:作父母代称。
15:A畀――古诗中有A祖妣,写的是丰年忙碌办好饭食给孙子们吃等事。悼祖母多用“A畀”.
16:宅相――外甥雅称。晋朝魏舒抚养在外家,一日外家起宅。相宅说:“当初贵宅。”魏舒自负地说:“当为外家成此宅相。”
这是期望报答母亲由衷之言。
17:兰摧玉折――兰与玉是用来称誉君子。此条多用于赞誉年龄不大的死者。
18:兰摧蕙折――兰与蕙花名。人们把年轻女性比兰惠,此条可用挽“才女早逝”;“兰摧蕙枯”.陈造诗曰:兰摧蕙折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鸡。”即对青年女子早逝的叹息。
19:抱痛西河――孔子的学生子夏任西河教授。子夏姓卜名商,善诗文,为魏文侯师。其子死,把眼都哭瞎了。此典多用于吊子丧“抱痛西河”;“西河洒泪”;“西河痛深”;“丧明之痛”;“卜商悲深”:“子夏泪干”等。
20:情之所终――晋书王衍传载:“王衍丧幼小悲不自胜,山简吊之,安慰道:“孩捉中物中,何至如此。”衍答:“圣人忘情,下愚不及情,情之所终,正在我辈。此典情之所终,用于吊丧幼子。
21:情终追远――慎重办好丧祭,追念先人高德大恩。
22:亲承色哭――亲自奉承容颜语。即亲自侍奉父母的意思。
23:泣血稽颡――指居丧之承重者挽父母之语。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悲痛和感谢。
24:泣血稽首――指期服丧者挽长辈之词语。言泣无声必血出。为居父母丧之辞。
25:昊天罔极――诗经蓼莪篇欲报之德,常用指苍天。罔,失去之意,永远报不完父母之恩。视父母恩情深重。欲报不尽,形容悲痛到断肠之极点,用于送父母。
26:执绋深悲(执绋情深)――执为手扶,绋为牵引灵车之绳索,言送丧深切悲痛。(多用于挽姑母)
27:德配汉庞――汉朝姜诗之妻庞氏至孝。其婆母好饮江水,食江鱼。庞氏到远处汲江之水,卖妆买鱼,久供不怠。一日,宅旁忽涌甘泉,泉水味胜江水,水中生鱼,取鱼供婆母。谓为孝德所感。后人在悼有德女性用“孝感泉涌”;“德配汉庞”;悼男用“孝感冰融”;“孝感泉出”,德行堪好与汉代庞氏相匹配。
28:颜倪遗范――孔子母亲颜氏,孟子母亲倪氏,贤德冠世,堪称母辈或女界模范。称颂女长辈或女界多用“倪氏遗风”;“德比颜氏”。
29:望重北斗――唐代家韩愈,被誉为“文起八斗”或“望重北斗”比喻有德行名望的人。
30:衿袂谁连――晋朝乐道与腾元发共登翰林,同娶晋李卿之女为妻,称相连衿,袂即连襟,故曰“老嫣兄,衿弟之称。
31:竹生雷阳――宋真宗时,宰相寇准为官清,因被贬雷州司户。至宋仁宗时寇准卒于官。卒后灵柩回籍之日,百姓皆插竹道旁,烧纸箔钱祭之。后有余竹而活,传谓为寇准盛德所感。此典多用有德望者。
32:画获垂训――获是多年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叶子长形,跟芦苇相似。宋欧阳修四岁丧父,母郑氏守节,自夫亡后,承担养家教子之责,因家贫穷以获画地教读。后欧阳修考成进士,两试国学,一试礼部,皆第一,文章名冠天下,此谓画获垂训之贤母之。
33驾鹤瑶池――瑶池乃西王母所居仙地。
34:泣奠中堂――泣谓哭,奠为祭,中堂为天堂。言痛哭祭奠于灵堂。
35:泣仰冰清――晋,卫d娶乐广之女为妻。人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玉润之望。”故尊称岳父为冰清,女婿玉润。此幛言痛苦地仰视岳父故去。
36:同归天城――指长辈夫妻双亡谓之,归天,人死谓归天。天城,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37:福寿全归――言双亲全享大福高寿,都随死者到天堂地府,多用老年丧挽。
38:和丸仙乡――唐柳公绰之妻,韩夫人常用熊胆和丸令其子仲郢含之读书,以励勤苦,其子果成大器。世人称韩夫人为其母贤,用此典。&&&&
39:恸深弗知――孔颜为师徒,恩义高厚,情同父子。颜渊死,孔子哭恸,恸哭而不自知也。悼生悼徒多用此典故。
40:燃须难再――唐,徐茂公性友爱,其妹有疾,徐茂公亲煮粥。其妹曰:“有仆婢,何劳其苦。”徐茂公说:“姊老弟亦老,欲常为姊煮粥,燃须岂可再乎。”挽姐丧多用此典。
41:琼魂谁赠――《诗经》谓阳篇“我送舅氏,悠悠我恩,何以赠之,琼魂玉佩。谓言怀恩之情,今甥亡,琼魂玉佩谁人可赠。”
42:鹤驾西归(驭鹤西归;鹤取西归)――沈括诗:鹤驾辽天去不返。谓乘鹤成仙去了。鹤为男,鸾为女,挽男用鹤,挽女用鸾。
43:徽音宛在――文王母太任有徽音而德者,是说徽德之音,音犹在耳。
44:玉楼起召――称少年者而死。本于李贺小传,贺将死,见绯衣人持版来召,谓“帝成白玉楼”召君记事。
45:极婺同沈――极指南极老星,婺指婺女星。此幛心哀叹二老之星同时沉坠。
46:四德可亲(三从四德;三四二一)――三从即为:从父;从夫;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四二一即是三从四德皆第一。此挽词是说亡人,三从四德都堪为钦敬。
47:泣送归茔――是说哭泣着送棺归葬于坟墓。
48:蓼莪废读――晋书王哀传:王哀义母亡,读蓼莪诗,每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之句,未尝不三复流涕。昊天罔极的意思是父母恩如天大,无以报答。
49:出泪入涕――谢文游,字秋水,南丰人,以文章气节而出名。十余岁会讲彭山任笃恭行,二十岁得病,自写墓I。卒,其祖父则拭泪,入则挥涕,痛不欲生。此典挽文多用于孙丧,还有“入哭出泣”绝不能用平辈或长辈。
50:三厥痛深――汉,马援之曾孙马文,为人至孝,闻母病,三日面墨。母卒,文痛极,昏厥三次。挽母丧则用“三厥痛深;痛深三绝;面墨无从”.
51:渭阳悲伤――渭阳,舅舅的别称。秦康公舅父晋公子重耳,早年曾迫流亡,后至秦得康公的父亲穆公的帮助,得以回为君。重耳由秦返晋时,康公的母亲已死,故歌曰:“我见舅父如母存焉。”边歌边送其舅父重耳,直到渭水北岸。今人挽舅丧多用“洒泪渭阳”或“泣送渭阳”.此典挽舅父时应在母已不在世为好,若母在世不可用。此典故如外甥丧时可反用“渭阳洒泪;渭阳悲切。”
52:寸草春晖――寸草指小草,春晖指春天的光辉。比喻父母浩浩大恩就是春光,为人子者仅如小草。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3:呼天呼地――人遇到困难或惊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呼:“我的天呐!”或:“我的妈(娘)呀!”痛病和亲人惨死的时候也会喊天呼地叫父母的。
54:刻木事亲――汉代丁兰,幼年丧父,未得奉养,恩念劬劳之恩,愧以无报,就刻木为相,待如生时。
55:夜梦归宁――女儿回家谓之归宁。父亲常想念她,甚至做梦也见女儿回家了。挽女儿用。
56:熏木端肃――熏洗之后,端庄的施礼。
57:吕泣樊灵――汉,吕禄、樊会为将,二人既是同僚,又是出生入死的战友,而樊会又是吕禄的姑爷。此典挽姑爷多用吕泣樊灵。
58:谊属何王――(此典也是挽姑爷的,“谊属何王”):王茂弘是何光的内侄,二人既是亲戚又是挚友,挽姑爷用“谊属何王”;如果挽内侄可变用“拭泪王灵;何光洒泪。”
59:人亡物在――人死了东西还在。曹会的重祭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事殊叶变枉伤心。
60:神游碧落――碧落即天空。唐,许深的《丁卯集》:青山有雪松,当润碧空落,无诗鹤生龙。
61:陟屺生悲――诗经陟彼屺兮,瞻望母分。(母丧用)
62:泪洒萱堂――萱草言树之背北堂也,北堂神萱草,古为母亲居住处,后因以萱堂喻母(母丧用)
63:冰清辞尘――岳父我冰清,女婿我玉润,今称翁婿为冰玉。
64:恩同萱草――和母亲一样的恩德。(指妗子;舅妈)
65:泰水永逝――泰水为岳母,永逝,永远逝世。(挽岳母)
66:死哀生荣――其生也荣,其死也荣。
67:香山可十(九老可十;香山增辉)――唐诗人白居易会昌五年二月于洛阳香山举行九老尚齿会,各x诗记事,题绘九老图,与会九老有:白居易、胡皋(胡果)、吉皎、刘真、郑据、庐贞、张辉、李元爽、如满。此香九老。因此挽联对亡人(只能指男性)敬重之寄托。
68:驾赴瑶池(瑶池添座)瑶池乃西天王母所居仙地,前往瑶池,归列仙班。(只能对女性)
69:耆英添座(驾赴耆英)――宋代元丰五年,文彦溥留守西京,仿白居易九老会,集当代出萃文人聚洛阳。十二高龄者于富弼甥第置酒相乐。十二人中惟司马光一人不及七十岁。宴时尚龄不尚官,称我“洛阳耆英会。”此挽词的用意,同样是对亡人的敬重之意。
70:悲深失问――引《诗经邯风》简兮章中有卫女出嫁,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此诗。其中“问我诸姑”之句。
71:玉树――木名,山海经载:“开明北有文玉树。”晋书谢玄传有“玄与弟朗俱为叔父谢安器重。”谢安尝管戒侄子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子庭阶耳。”后世挽中青年子亡联文曰:“风折玉树;玉树长埋;玉树凋残”等语吊之。
72:桃李――门生。刘锡禹诗:“蕊闱春榜动长安,九百人人仔细看。一日名声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诗中把考生比作桃李,此后人们总把桃李比做门生或学生。
73:(恭承)惠吊――战国时宋国蒙县有添园吏(官名)有弘才,名叫庄周,人们尊称他为庄子,著书五二篇。其著作集汇为书也叫庄子,其书中“庄周之妻”惠之吊之事。后世人对丧主妻死挽文“恭承惠吊”源于此,但此匾额挽文绝不可通用其它人。
74:鼓盆――古代祭祀时,夫以丝制成十二彩色绳,称为系上玉作为祭奠装饰品物。如妻死无人办此物,只好在祭祀中敲空盆了。故后人历代把鼓盆一词作为妻子故之代词。
75:慈颜――对于尊长容颜的称呼。张万清有句“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76:绳武――见《诗经》绳其祖武,喻不承祖业。
77:鞠育――养育,见《诗经》母兮鞠我,长我有莪。
78:尝羹――“礼典礼言”:君有疾药,臣先尝之。亲有疾药子先尝多,臣食羹君尝之,儿食羹母尝之。
79:苫块――父母死去入土后,孝子头枕坯块,卧草垫,分担老人痛苦。
80:合卺――旧时夫妇成婚的一种仪式。
81:亲含――是说含着泪看着死去的人入殡。
82:恸维――是报丧贴的开头语,叩恸心连接报丧贴下文。
83:冰水――晋朝令孤梦见冰上人,冰下人语。请沈解曰:“冰上人冰下人语乃媒介事也,故后人称媒介人为冰人。
84:哀子――母死父在称哀子;孤子;父死母在称孤子;孤哀子;父母双亡亦称孤哀子。
85:外王父――《尔雅》云:父之父为王父;父之母为王母;母之母为外王母;母之父为外王父。此乃伦理之纲也。
86:为炊――战国时苏秦字季子,洛阳人。青年时勤奋读书,晚上倦了就用锥子锥大腿,脑子清醒后再读。因其苦读,家中也支持他。妻为织,嫂为炊,后来苏秦做了六国的宰相。后世人凡嫂亡,悼挽多用“为炊”以赞誉嫂子之大德。
87:杜鹃――鸟名。东周时诸侯割据;蜀侯蚕丛独立后,尚未称帝。传至杜宇,即自立为帝,即蜀帝。杜宇的儿子开明,在蜀治水有功杜宇将帝位让给开明,自己到西山隐居去了,后来死于西山。传说西山鹃啼者音悲伤,且啼之出血,是因杜宇化为鹃而出现的景象。子是鹃名,又叫杜鹃,亦有叫杜稼。杜宇死后,蜀人听到杜鹃叫,认为杜宇又催人播种了,所以人们还把杜鹃叫布谷。在挽文中“杜鹃啼谢”来比喻悲哀凄凉的心情和景象。
88:齐眉――南北朝居东汉平陵人(今咸阳西北)梁鸿家贫穷,好学而不仕。有一女孟光,肤黑粗壮。未嫁前媒人多次说媒,孟光不允,因梦光厌恶那般少爷公子。自己提出她所要嫁的那样郎君。梁鸿托人提亲,双方同意。婚后隐居灞期陵,后又迁居苏州。在苏州以耕稼为生。二人相敬如宾,每天梁鸿完毕,孟光把饭菜送上,并举案齐眉,梁鸿也恭敬接过。(案是端菜饭用的托盘)鸿案就是梁鸿家的案。凡送夫或送妻者,多引用此典,有“鸿案;举案;梁孟;齐眉”等。
89:棠棣――果树名,多赤色为杜,红色为棠,而棣叶背为白色。诗《棠棣》为周公燕兄弟之乐歌,把棠棣喻为兄弟。(棠比兄,棣比弟)
89:柴玉――亦名小玉传吴9夫差,小女柴玉,悦童子韩欲嫁之不得气结而死。韩重游学归知之,往吊墓i,遂凤玉形赠重明珠,延颂作歌。韩重欲拥之,如烟而灭。后世少女死谓之“柴玉烟灭”,挽女多用“其景其情。”
90:牛眠地――指死者埋葬之地。亦曰“吉地”.晋书周光传载:“陶侃微时,丁艰葬家忽失一牛,不知所在,遇一老夫谓曰:“前岗卧一牛,眠于山洼中,其地若葬,位及人臣。”言后不见。侃寻牛得之,不久亡之便葬其地。后世人称葬地为牛眠。
91:子敬琴――王羲之有二子,长曰献之,次曰徽之,才如其兄。献之卒后,徽之悲不哭,唯拔琴,然久不成调。人们言论,此子敬琴也,人琴俱亡矣。”子敬就是王敬之。
92:柴荆树――续齐谱记载:京北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D皆平场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一破三片,明之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间将分昕,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任至大大夫。故挽兄弟联文曰:“风折荆树”;“荆树惨枯”;“荆树凋零”等语出于此典。
93:大事―大事有两重意思:一是谓父母丧《孟子滕文公》文中有记文,安葬父母的言论曰:“恐其不能尽于大事。”此句即言父母丧。二是谓祭:《公羊传》文二年《大事于大人庙》。再者,见注释灌献条”当大事,乃指两意之合,即父母丧,承当起隆重的祭奠之礼仪。
使用“大事”一语条必是:(1)父母(夫妻)皆去逝者,因为合葬才能和祀,合祀才可立牌位于堂。(2)死者家中无直系亲属在,如祖父母及父母中有一人在,即不能写“大事”.(3)无继妻在(继母)因继妻不是死者的后人,不可用此语。(4)大事常见之错,如:妻死而夫在(母死父在)有写“奉父大事”。简析:母死父在,虽然有儿子操办丧事,只要父亲还在,那名份上仍然是夫送妻,能言大事否?骂人三代。还有:父死母在(夫死妻在)有写“奉母大事”.分析:所谓大事,乃后人祭祀先人,母亲岂可为父亲之后人。又有写“可大事”;“也大事”那就更大错特错了,此文意不通语,如可当大事,或也大事,说白了,即是将就行事,敷衍了事,即是大事岂可将就。
94:苗夫人――唐.张延赏选女婿,没有意中人。妻苗氏特选秀才韦皋说:“此人之贵,无以比俦。韦傲而不拘小节,张悔而慢待,韦不得不离去。苗资助韦许多钱财,韦更名韩翱,任征西将军,后返里甚感苗德。大宰郭园赞曰:“宣父从周又适素,昔贤谁少出风空?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说韦皋是贵人。”后世挽岳母即有“贵人谁织”;“苗氏恩深”;“风尘恩深”.风尘二贫之意皆出此典。
95:相思树――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凭怨何囚之。韩凭沦为城旦(更夫),妻密遣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言想且思也。河水深,不得来往也,日出当心有死志也。”凭自杀,王令何氏登台,何遂投台而死。遗书藏于带中曰:“王利其生,妾刹其死,愿以尸骨赐与合葬。”王怒而不听,使人埋之。两冢相望也。王还曰:“尔夫相爱不已,如能使两冢合,则吾弗阻也。”
宿昔间,便有两株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大而盈抱。两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只栖树上,晨夕不去,叫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随名其为相思树。今睢阳尚有韩城歌谣至今犹传。
96:陈情――汉未晋初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今四川峨眉山人)幼年丧父,舅夺母志而改嫁,赖祖母刘氏养成人。三国时他曾在蜀国做过事。晋武帝时,李密做太子的洗马的官。上司催其上任,他不敢不从,但又不愿离开年迈的祖母,就给晋武帝上书《陈情表》―
1.&&&&&&&&&&&&&&&& 险衅(xìn):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
2.&&&&&&&&&&&&&&&& 夙:早。这里指幼年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
3.&&&&&&&&&&&&&&&& 见背:弃我而死去。
4.&&&&&&&&&&&&&&&& 舅夺母志:指由于舅父强行改变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
5.&&&&&&&&&&&&&&&& 成立:长大成人。
6.&&&&&&&&&&&&&&&& 祚(zuò):福分。
7.&&&&&&&&&&&&&&&& 儿息:儿子。
8.&&&&&&&&&&&&&&&& 期功强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9.&&&&&&&&&&&&&&&& 应门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应门:照应门户,僮,童仆。
10.&&&&&&&&&&&&& 茕(qióng)茕孑(jié)立:生活孤单无靠。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
11.&&&&&&&&&&&&& 吊:安慰。
12.&&&&&&&&&&&&& 婴:纠缠。
13.&&&&&&&&&&&&& 蓐(rù):通“褥”,垫子。
14.&&&&&&&&&&&&& 废离:废养而远离。
15.&&&&&&&&&&&&&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16.&&&&&&&&&&&&& 太守:郡的地方长官。
17.&&&&&&&&&&&&& 察:考察。这里是推举的意思。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18.&&&&&&&&&&&&& 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19.&&&&&&&&&&&&& 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20.&&&&&&&&&&&&& 拜:授官。郎中:官名。晋时各部有郎中。
21.&&&&&&&&&&&&& 寻:不久。
22.&&&&&&&&&&&&& 除:任命官职。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
23.&&&&&&&&&&&&& 猥:辱。自谦之词。
24.&&&&&&&&&&&&&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太子。
25.&&&&&&&&&&&&& 陨(yǔn)首:丧命。
26.&&&&&&&&&&&&& 切峻:急切严厉。
27.&&&&&&&&&&&&& 逋慢:回避怠慢。
28.&&&&&&&&&&&&& 州司:州官。
29.&&&&&&&&&&&&& 日笃:日益沉重。
30.&&&&&&&&&&&&& 苟顺:姑且迁就。
31.&&&&&&&&&&&&& 伏惟: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32.&&&&&&&&&&&&& 故老:遗老。
33.&&&&&&&&&&&&& 矜育:怜惜抚育。
34.&&&&&&&&&&&&& 伪朝:指蜀汉。
35.&&&&&&&&&&&&& 历职郎署:指曾在蜀汉官署中担任过郎官职务。
36.&&&&&&&&&&&&& 矜:矜持爱惜。
37.&&&&&&&&&&&&& 宠命:恩命。指拜郎中、洗马等官职。优渥(wò):优厚。
38.&&&&&&&&&&&&&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39.&&&&&&&&&&&&&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40.&&&&&&&&&&&&& 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41.&&&&&&&&&&&&& 二州:指益州和梁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梁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勉县东,二州区域大致相当于蜀汉所统辖的范围。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
42.&&&&&&&&&&&&& 皇天后土:犹言天地神明。
43.&&&&&&&&&&&&& 愚诚:愚拙的至诚之心。
44.&&&&&&&&&&&&& 听:听许,同意。
45.&&&&&&&&&&&&& 结草: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魏颗,把他的遗妾杀死以后殉葬。魏颗没有照他父亲说的话做。后来魏颗跟秦国的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把草打了结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到了晚上,魏颗梦见结草的老人,他自称是没有被杀死的魏武子遗妾的父亲。后来就把“结草”用来作为报答恩人心愿的表示。
46.&&&&&&&&&&&&& 犬马:作者自比,表示谦卑。 [4-5]
47.&&&&&&&&&&&&& 行年四岁:年纪到了四岁。行年,经历的年岁。
48.&&&&&&&&&&&&& 臣密言:开头先写上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的。
&&&&&&&&&&&&&&&&
附;《陈情表》
&&&&&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四:&& 联文说《三国演义》
一、故事情节中的对联
  章回小说在故事情节中大都安排了一些对联,《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虽然还不算多,但全书先后也现出了49副。其中五言以上的就有10副,但是《名联鉴赏词典》和《中国对联大词典》均只收录了其中的关帝宙联。
  甲、主联十副
  《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大的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其中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合称为“三绝”。下面所述的10副对联,正是为塑造这三个典型人物服务的。
  1、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祀等项,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对联为宗旨,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难,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全 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都很工稳。
  从第1回桃田结义到第83回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作者用了将近三之二的篇幅来写三人的忠义史,刻画三人的江湖义气,呼应这副励志联。刘、关、张为了遵循所立宗旨,纵然牺牲生命和事业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2、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此联出自第77回关公显圣中。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后人题此联于庙前。其大意是:红色的面容显示了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是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大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丑行。此联的对仗于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联语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大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诵读联文,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径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
  3、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书中在这副对联出现前后,多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这一志向。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庐见诸葛亮,告之已报他推荐给刘备一事。诸葛亮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第38回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刘备听罢,失望已极,哭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已是泪满衣襟。诸葛亮见刘备“其意甚诚”,才答应“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动身时又对三弟诸葛均说,因感刘备“三顾之恩”,自己才“不容不出。”
  4、徐庶口占二副:
  ①驽马并麟麟  寒鸦配鸾凤
  此联出自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中,刘备拜徐庶为军师,曹仁领大军进攻新野,徐庶辅佐刘备使得曹军三战皆北,败回许昌。曹操用程昱计骗走徐庶,徐庶临行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当刘备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时,徐庶以此联应答。其大意是:我与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全联对仗工稳,“驽马”“寒鸦”形名偏正词组对,“麒麟”“鸾凤”并列词组对。
  ②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此联出自第39回博望坡用兵中,曹操命夏侯毂蛞钥乱埃苡谎圆环⒌男焓担醣傅弥罡鹆廖ㄈ缁⑸怼5辈懿傥手罡鹆潦呛稳耸保焓么肆圃匏牟胖恰F浯笠馐牵褐罡鹆劣泄婊斓氐钠娌藕途罡叱募颇薄O暮环峁罡鹆敛┩禄鸸ゴ蟀懿芫怪嘶匦聿懿偕サǎ卣耪鄯
  5、诸葛亮口占联四副:
  ①笔下虽有千言  胸中实无一策
  此联出自第43回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挠起论争,欲使诺葛亮知难而退。谁知诸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此联是诸葛亮回击程德抠说自己:“为儒者所笑”而对“小人之儒”的描画。其大意是:小人之儒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②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此联出自第44回智激周瑜中。周瑜本来主战,却故意装作主降,鲁肃信以为真而与之争论。诸葛亮早看穿了周瑜心思,也故意说主降,并说曹操之所以大军辅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江东二美人大乔和小乔。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而二乔国色天香,是那么美!诸葛亮用此联来形容她俩的容貌。其大意是:简直是太美了!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降落沙洲;月见了躲进云层,花见了含羞低头。周瑜听罢,大骂曹操欺人太甚,方说出本意。并希望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③伏路把关饶子敬  临江水战有周郎
  此联出自第45回三江口斗智中,周瑜因知诸葛亮有王佐之才,便请其兄诸葛瑾劝其弃刘备而事东吴,结果未成。周瑜转恨诸葛亮,存心欲诛杀之,便请诸葛亮星夜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诸葛亮欣然领诺,转而假托江南童谣而口占了上联,来激将周瑜。其大意是:鲁肃等人只能伏路把关而不能水战;周瑜只堪临江水战而不能陆战。周瑜被激怒,更自领军去断操粮遭。诸葛亮笑而阻之,操贼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必有备。周瑜播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
  ④整备窝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此联出自第56回三气周瑜中。周瑜定下了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刘备向诸葛亮问计时,诸葛亮口占了这副对联。其大意是:准备好弯穹的强弓硬弩来擒拿凶猛的老虎,安排下喷香的诱饵引料来钓取硕大的老鳖。具体内容是令赵云领兵在荆州城内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包抄其后,齐声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咬牙切齿,赌气真要去取西川。行至巴丘,上流又有刘封、关平领军截住水路。周瑜怒。忽又报诸葛亮遣人送书至,周瑜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第24回尾有一副类似的对联:整备窝弓射猛虎  安排香饵钓鳌鱼  总之,通过徐庶的二副口占联和诸葛亮自己的四副口占联,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这是作者花了最多心血、作了最大努力的一个艺术形象。
  6、孔融抒怀联:
  座上客常满  樽中酒不空
  此联出自第11回北海救孔融中。孔融极好宾客,经常吟咏此联以抒怀。其大意是:我极其好客爱友,怛愿友朋满座,宾客迎门;酒杯不空,酒香四溢。常用杯中酒,酬劳座上客。此联表现了孔融交朋接友、好客酬宾的情趣。第23回孔融向曹操推荐自己的好朋友弥衡出使荆州说刘表,弥衡击鼓骂曹。第40回曹操拟南征刘表、孙权,孔融谏阻。曹操不纳,孔融叹息这是“以至不仁伐至仁”。榔虑密告曹操,并说“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向者弥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曹操大怒,命人将孔融满门抄斩。该回所引后人赞诗中化用了这副对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本书作者为了尊刘贬曹,竟然未给曹操安排一副像样的对联,即使是外人对他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不是对联。而是排偶句。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文学家。而并不怎么会吟诗咏联的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人,却给他们安排了6副之多,加上外人评价他们的3副,共为9副,爱憎何其分明也!
  一:辅联四类
  1、论人:例如第9回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第21回刘备称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第36回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第45回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河”;第57回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第64回刘璋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第80回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
  2、叙事:例如第7回蔡瑁、第31回袁绍、第73回吕常均说过“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第13回左右说“枪刀映日,金鼓震天”;第20回董承称刘邦“三载亡秦,五年灭楚”;第28回土人说张飞“招军买马,积草屯粮”;第42回曹操说“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第40回蒯越说“外患未宁,内忧将作”;第65回李恢说马超“四海难容,一身无主”;第116回钟会说“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3、抒怀:例如第2回王允说“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第37回崔州平说“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第56回曹操说“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第101回诸葛亮说“扫清奸党,恢复中原”。
  4、明理:例如第60回刘备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第70回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79回曹丕说“情虽兄弟,义同君臣”,第95回司马懿说“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书中在刻画入物、烘托环境时,常常应用短小精悍的对联,以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此种对联亦未见有人提及,其原因与上文所述的情节中的短联类似。本书此类对联约有71副,长的八言,短的三言,大致可分为人物外貌、内质、动作和外部环境四类。
  1、外貌:例如第1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第10回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第15回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第38回写诸葛亮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53回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第57回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2、内质:例如第一回写曹操“有机谋,多权变”;第8回写孙策“招贤纳士,屈已待人”;第58回写西凉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第117回写诸葛亮妻“上通天文、下察地理”。
  3、动作:例如第5回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第20回写关羽“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第41回写荆州百姓“中箭着枪,抛男弃女”;第42回写曹军“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第55回写东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第7l回写赵云“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纭,如飘瑞雪”;第87回写蜀军“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第9l回写蜀兵“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4、环境:例如第37回写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写景色“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第41回写襄阳“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第69回写元宵“金吾不禁,玉搔无催”,第9l回写泸水“云收雾散,风静浪平”;第102回写蜀军“鼓角喧天,火炮震地”;第103 回写蜀军“地雷不震,火器无功”;第116回写天气“清风习习,细雨纷纷”。
  章回小说在篇章结构上的对联可分为回目联、回尾联和插入联三大类。
  1、回目联:全书共分120回,就有120副回目联,包括89副七言联和31 副八言联。其作用在于标明章回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些对联主要讲求对仗,不大考虑平仄,因此,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的占绝大多数,两者俱差或二者俱佳者均较少。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者如第6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二者俱差者如第74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二者俱佳者如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2、回尾联:全书各章回尾除了第l回是七盲绝句,第120回是七言古风、第4、6、12,13、16、48等六回是两句七言诗外,其余112回均是一副七言联。这些诗联,都用“正是”二字引出。回尾联的作用一般有两个,一是总结和概括上文,有的还与回目联遥相呼应;二是过渡和提示下文;还有些回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所述情节或人物的评论或感叹。例如第8回“冲天怒气高万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总结董卓因吕布和貂蝉在一起而大怒,急忙追赶而被来人撞倒一事。第2回“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引出曹操对何进的一番话语;第3回“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既总结上文丁原被吕布杀害,又引出下文袁绍寓京回冀州;第27回“六搏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既总结上文沿途六将被关羽斩杀又引出下文夏侯(忄享)一彪人马赶来,还呼应回目联“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100 回“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就是对本回诸葛亮用减兵添灶法瞒过司马懿安全退兵汉中的感叹。
  3、插入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插入一副对联,或评点、或感慨、或褒、或贬;也用“正是”引出,全书共有2副:第16回辕门射戟,在吕布搭箭扯弓后,插入“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赞扬吕布身强力壮,射拄神奇;第42回大闹长坂桥中,在夏侯杰被张飞喊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全军回身逃跑后,插入“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桩夫,难听虎豹之吼”。称颂张飞的英雄气概。
二:《三国演义》中的对联:
一: 上: 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生擒庞德
&下: 生蒲州,过扬州,走湖州,威震荆州
&二:上: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 下: 师卧龙,友子龙,龙友龙师
&三:上: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后走遍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 下: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定不忘杯酒绨袍
四: 上: 邙北当年郁圣陵,首回伊阙,魂回汉阙
&&&& 下: 洛阳此处埋忠骨,地在天中,人在心中
& &&&&&&&&&&第八部分
&&&&&& 一: 不同时代名言、名人、伟人的对联
(1):日习近平(注1)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并念了两副春联送大家,一副是:
&& 骏马追风扬气魄&&& 寒梅傲雪见精神
另一副是:
&& 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
&& 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2:明代扬继盛(号椒山)(注2)一副对联:
&& 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3:静处乾坤大&&& 闲中日月长
&&&&&&&&&&&&&&&&& (邵雍)
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论语)(注3)
5: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成才
&&&&&&&&&&&&&&&&&&&& 诸葛亮(注4)
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 古人名言
7: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为乾隆50寿辰献上一副祝寿联,其联是: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岁圣寿,自古以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8:某著名史学家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作的名联:
&&&& 天下有民皆仰泽&& 世间无水不朝东
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毛泽东)
10:书香门第春常在&&& 诗礼人家福无边
11:良家子弟树宏愿&&& 名师门下出高徒
12:有情百年事业青山&& 重义一卷诗书赤子吟
&&&&&&&&&&&&&&&&&&&&&&& ( 名人名言名联).
大清乾隆皇帝举行一次老寿星宴会,他和山东省曹县李庄的李敬(庄中年龄最长),乾隆在宴会上与他叫谈,李敬希望乾隆给他写副对联。
乾隆出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与乾隆同宴的纪晓岚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年春秋。
13:清代文人俞樾(号曲园)(注5),他50寿辰时好友送他一副贺寿联:
&&&& 俞楼风月,曲园画书,往来越水吴山,愿春常在;
&&&& 方虎高丈,兴明硕学,陶养寻经诸子,以寿共身。
联内嵌有“俞樾(越)”“曲园”的名字。《春常在》是俞樾的诗文集。此联对仗工整,又恰如其为人。
14: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注6)活了七十二岁。在他60岁时,他写了一副自寿联,属于长联,其风格也似他画的竹,清幽自在,颇多雅趣,上联是:
&&&& 常如粮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
&&&& 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
&&&& 皮要顽,五观灵动胜千官,过到六十犹少。
&&&& 定欲成神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此联活泼诙谐,天起盎然,恰似其人品之写照。
&&&&&&&&&&&&&&&&&&&&&&&& 二:今人也有有趣的对联:
&& 1:& 某乡村中学,一对数学老师元旦结婚,工会赠与一副喜联:
&&&&&&&& 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以算尽
&&&&&&&& 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可包完
&&&& 语言朴实,浅显易懂,特别是运用数学名词,表达美好祝愿,自然而别致。
2:一副别致的妙联往往能使商家声名远扬,生意兴隆。据说江西某地有一家铁器铺与相邻的一个戏台,同时落成。请一文人撰联,这位文人即缀对:
&&&&&&&& 铁锤是铁,铁钻也是铁,铁锤打铁钻,还是铁打铁
&&&&&&&& 做戏是人,看戏亦是人,台下看台上,又是人看人
3:天下有道穷不失义&&& 国家将兴富而不骄(古书《大学》中各一句)
4:对言舟舱(周仓)文约为美;& 志在小河(萧何)诗表其精(周仓是指三国大将关羽身边的周仓将军;萧何是指汉朝高祖驾前的萧何丞相)
5:北斗七星水底连禾十四点&& 南客独身烛前带影一双人
上联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邓王所写;下联为卢明邻所写。
6:天南地北说世界&& 古今中外论英雄
横:无所不知
无我无人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这两首为近代一文人所写)
7:月月有月月圆月缺&& 日日有日日出日落
&& (近代人戴修桥所写)
8:我有一友再婚,赠一联:
&&&&&& 萍水姻缘成一梦;
&&&&&& 桃花颜色笑千秋。
&&&& (戴修桥酒后一笔)
9:行事莫将天理错&&&& 立身宜与古人争
&& (孔府西院第三道抱柱上的对联)
10: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 (一古人作姓名不祥)
11:马迹而今声价重&& 将军从此留姓名
&&& (今代文人李时亮为邳州市土山镇关公庙撰写)
12:指挥能事回天地&& 学语小儿知姓名
&& (谭阅赠给白崇禧对联)
13: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有的得到了满足,也有的总是失落。这里有一副对联:
&&&&&&&&&&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 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
&&&& 该联虽然有出律处,但构思却颇巧妙,分别嵌入了《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的人物的姓名,又巧用了双关。尤其是下联更引人深思,《西游记》中当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时,他自己说:“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于是唐僧为其取了别名“八戒”所以说“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是不准食用的。
14:老农和联斥贪官
&& 传说清朝某地,有个七品县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可是在他的大堂门口偏贴着一副标榜自己的对联:
&&&&&&&&& 断案似水无冤狱&&& 爱民如子效包拯
&& 有个农民含冤告状不准,一气之下,在大堂门旁补了一联:
&&&&&&&& 衙门大门朝南开&&&& 有理无理拿钱来
封建制度下农民的愤怒呼声,也是对封建社会官衙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15:有一文人以《白蛇传》戏剧中的“祭塔”为题的一上联:
&&&&&&&&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
&&&& 还有另一个文人以《哪吒闹海》戏中三太子被哪吒剥皮抽筋为题对出下联:
&&&&&&&&& 敖广举火,步步照(赵)云照子龙。
16:四人帮猖獗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
三:亲情方面
1: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之联:
&&&&&&&&&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2:这里说一个文人,姓名不祥,他和他的老伴,相依为命,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经历过崎岖坎坷的人生旅程。由于妻子生性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只知道埋头苦干,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为此写了一副对联:
&&&&&&&& 年华虚度,青丝换白发,相夫教子,毕生勤俭,
精打细算依靠谁?
光阴易逝,老茧伴皱纹,持家立业,终日劳累,
饮食起居全仗你。横批:&& 爱的老伴
其妻也回敬了丈夫一联:
&&&&& 身为主妇,责无旁贷管家,柴米油盐精料理,
&&&&& 丈夫喜悦妻欢欣。
&&&&& 位居萱台,名正言顺理财,吃喝拉撒巧安排,
&&&&& 儿女成长母开心。
横批: 相濡以i
3:戴修桥为好友张淼、王莉喜得宝贝女儿贺:
生生凤生千金,后启后秀后来人。
,音ni,意为小鹿,这里指美丽的小鹿。传说上天有一女神,她有一只神鹿,名为仙。
&&&&&&&&&&&&&&&&&&&&&&&&&& 四& 若干名联:&
&1:&&&&&&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3:&&&&&&&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地晴光护玉栏
4:&&&&&&&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百姓仰头看
5:&&&&&&&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6:&&&&&&&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7:&&&&&&&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8:&&&&&&& 金门玉户神仙府&&& 桂殿兰宫妃子家
9:渣滓洞监狱里的“春节联欢会”写的对联:
&&&&& (其一):
&&&&&&&&&&&&&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 万家更新
&&&&& (其二):
&&&&&&&&&&&&&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 &&&&&&&&极乐世界
&&&&& (其三):
&&&&&&&&&&&&&& 两个天窗出气&& 一扇风门伸头
&&&&&&&&&&&&&& 乐在其中
10:滕王阁联
&&&&&&&&&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平杰阁收来
11:沧浪亭联:
&&&&&&&&&&&&&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摇山皆有情
12:墨遗萍作联:
&&&&&&&&&&&&& 职业原无贵贱,只要安心务正,就是他剃头、唱戏、缝衣裳、不算低下;
&&&&& &&&&&&&&品格应分高下,若是任意胡来,那怕你做官、为宦、当皇帝、照样肮脏。
13:晚清名士郭嵩焘,于中年失意时,拜访曾国藩,求得佳联一
&&&&&&&&&&&&&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
&&&&&&&&&&&&&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14:南宋.陆游(注7)(书房的对联):
&&&&&&&&&&&&&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15:冯玉祥为出国留学的儿子冯洪国所写的对联:
&&&&&&&&&&&&&&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经艰难好做人
16:林则徐(注8)作:
&&& &&&&&&&&&&子孙若如我,留我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
&&&&&&&&&&&&&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7:郭沫若看侄媳魏蓉芳穿一件细料衣服,写此联表示教育:
&&&&&&&&&&&&&& 莫学芙蓉空有面&&& 应效芬芳发自心
18:文学泰斗郭沫若曾为人改写一联:
&&&&&&&&&&&&&& 年年失望年年望&&&& 事事难成事事成
&&&& (此联教诲世人不断振作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无限风光在眼前。)
19:&&&&&&&&& 心似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 (一游客)
20:&&&&&&&& 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瞎先生低头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21:叶剑英作联
&&&&&&&&&&& 剑胆琴心,智擒四害称元帅;
&&&&&&&&&&& 英名伟绩,勇荐一公现精神。
22:海瑞(注9)之作:
&&&&&&&&&&&& 世上英豪谁敢敌,气冲斗牛鬼神惊;
&&&&&&&&&&&& 虽言目下身褴褛,曾与君王佐太平
23:周恩来(注10)联:
&&&&&&&&&&&&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敢息肩
24:清王文治联:
&&&&&&&&&&&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知交老更亲
25:梁启超(注11)乙丑年间送给冰心的对联:
&&&&&&&&&&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26:有一文人为族强国盛写的对联:
&&&&&&&&&& 武官不怕死&& 文官不贪财
&& 横:&&& 国自强大
27:清代的戴远山曾写给当官的朋友的一副对联:
&&&&&&&&&& 诗堪入画方为妙&& 官到能贫乃好官
28: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各种苛捐杂税太多,人民苦不堪言有人写联:
&&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29:也是在这个时代,兵荒马乱,人民生活在流离失所之中,有人作联:
&&&&&&&&&&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30:某学校一语文老师在其教室高悬一联:
&&&&&&&&&& 三尺书案,求精求实,心怀风骚奉华章;
&&&&&&&&&& 三寸粉笔,任劳任怨,竟寄桃李催新蕾。
31:苏局仙曾书一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力除闲气&&& 固守清贫
32:八十年代苏老为上海周浦剧撰写一联:
&&&&&&&&& 粉墨登场,真真假假,均为移风易俗;
&&&&&&&& 宾朋入座,看看听听,确能心旷神怡。
33:苏老为四川嵋山三苏祠撰联:
&&&&&&&& 父子名高,祠字遍华夏,千秋俎豆;
&&&&&&&& 峨眉景秀,山容冠蜀部,万代风光。
34:苏老为浙江杭州苏东坡纪念馆撰联:
&&&&&&&& 十里长堤,点缀河山,酿得风光永绮赋;
&&&&&&&& 千秋政绩,隆重古今,名随西子并流传。
35:郑板桥自书老家厨房的对联:
&&&&&&&&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萄花茶
36:清乾隆年间进士顾光旭(注14)撰写三联:
&&& (其一):
&&&&&&& 万事莫如为善乐& 百花争比读书香
&& (其二):
&&&&&&&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莫为却病方
(其三):
&&& 能忍耐终身受用&& 大学问安心吃亏
37:萨镇冰先生赠给冰心父亲谢葆璋的一副对联;
&(1):&& 穷达尽为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2):冰心外祖父杨维宝送给冰心祖父一副对联:
&&& 有子才如不羁马&& 知君身是后凋松
(不羁马是夸奖了他的侄婿谢葆璋,冰心的父亲。后凋松是称赞了他的老友,冰心的父亲。)
(3):冰心的祖父曾在1912年写的自挽联交给她保存,又直到她祖父无疾而终时才交给她父亲,其中一联是:
&&&& 有子万事足、有子、有孙、又有曾孙、足、足、足;
&&&& 无官一身轻、无官、无累、更无债累、轻、轻、轻。
38:重庆悬赏万元征高手破解千年奇联:
重庆市江津四面山上有一副对联,踞今1200多年以来尚无人能解。这副奇联在该县四面山朝源观山门牌坊上:
&& 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 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
横批:荡荡自清
39:该联写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年间,十多年前,重师大的一名专家曾悬赏千元破解此联,但至今仍无结果,现又悬赏万元人民币,向天下高手贴邀人破解此联: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落
&&&&&&&&&&&&& 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40:郑逸梅一生酷爱对联艺术,有人问他晚年生活时他以下一副叠字联相答:
&&&&&&&&&&& 炳炳煌煌,处处书书画画;
&&&&&&&&&&& 安安逸逸,年年暮暮朝朝。
41:有个才不正用的文人犯了罪,用可耻的手段来对抗法律,他写了一副对联:
&&&&&&&&&&&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 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 横:& 打死我也不说
42:四川文联主席马识途为邓小平(注12)故居写的一副对联:
&&&&&&&&&& 扶大厦之将倾,地处地灵生人灵,解危济困,
安帮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
&&&&&&&&&&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空蕴物华,治水秀山,
兴工助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43:叶县衙门大门楹联,欧阳霖作:
&&&&&&&&&& 天听民,听天视民视;
&&&&&&&&&&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44:习近平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市县委书
会议念了清代内乡知县高以勇写的一副对联:
&&&&&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
& &&&&地方全靠一官;
&&&&&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45:某大堂对联:
我如卖法脑涂地&&& 尔敢欺天头有天
46:卷棚两梢间的楹联:
&&&&&&&&& 山色壮金银,唯有不贪为宝;
&&&&&&&&& 江流还钱石,居然众志成城。
47:某三堂中间的楹联:
&&&&&&&&& 今古今古今今古&&& 古今古今古古今
48:虚受堂有一联:
&&&&&&&&&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柳面花
49:一文人对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写了两副对联:
&& (其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 (其二):能烟能酒能扯皮,更能斗角勾心;
&&&&&&&&&&& 善吹善拍善惑众,亦善舞弊徇私。
50:思补斋楹联:
&&&&&&&&&&&& 孔子乃至圣先师,每日犹洁身三自省;
&&&&&&&&&&&& 吾侪本无名后学,时刻领补过多反思。
51: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注13)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对联:
&&&&&&&&&&&& 黄金非宝书为宝&& 万事皆空善不空
(马英九的祖父马立安所撰)
52:国民党第一任总理于左右自提一副对联:
&&&&&&&&&&& 换太平以颈血&&& 爱自由如发妻
53:孙中山(注14)手书赠给蒋介石(三首):
(其一):
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
(其二):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其三):
&&&&&&&&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54: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手书一联:
&&&&&&&&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55:宋代书画大家黄庭坚曾书一联:
&&&&&&&& 藏书万卷可教书&&& 遗金满Y常作灾
既指出藏书读书可教子明事理,又阐明了传金留银不如教子女知识的简明哲理。
56:清代文人胡寄恒有一副名联: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联语气势磅礴,用典贴切,抛地有声,发聋振聩。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把此联书置于书斋自勉。
57:周恩来年轻时曾自书一联:
&&&&&&&&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 表明了周恩来同志年轻时志向高远,不同流俗,可作座右铭试之。
58: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借用明代著名学者胡居民的一副对联自勉:
&&&&&&&&&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 此联讲的是治学之道,其贵有恒,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可成功。正是这种治学精神使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领袖,而且其文章、诗词、书法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位置。
59:原睢宁县县委书记王玉柱写:
&&&&&&&&&&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 恨无十年眼,尽读奇书。
古往今来,读书联浩如烟海,妙联俯拾皆是。这些名联,或谈读书甘苦,或谈读书之益,或谈志向。吟诵之余,不仅可以开拓思路,还能领悟联中蕴藏的诗情和哲理。具有不同于一般楹联的特色,此联说的是交益友,读奇书,乃人生快事,诸君以为然否?
60:抗日战争时期,免得保长拉壮丁,重庆曾有人在土地庙写了一副对联:
&&&&&&&& 婆婆莫搽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
&&&&&&&& 公公要留络腮胡,免得保长拉壮丁。
61:有一青年个人决心戒烟,写此联:
&&&&&&&&& 除恶习精神爽气&&& 扫烟尘益寿延年
&&&& 横披:持之以恒
62:赵树理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工作,为一个在剧团工作,一个在医院工作,二人结婚,为此写下此联:
&&&&&&&& 抹抹擦擦是为了治病救人
&&&&&&&& 说说唱唱是为了教育群众
63:某地一文人写此春联:
&&&&&&&&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64:有一文人为一百货商场写一联:
&&&&&&&&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
&&&&&&&& 挑挑拣拣,花样美,件件称心。
65:一穷文人写此春联: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
&&&&&&&& 挖窟窿补窟窿,窟窿不平。
66:此联(诗)是后人赞扬海瑞:
&&&&&&&& 解甲归来鬓已斑,林泉清趣不偷闲;
&&&&&&&& 终生为国除弊政,正直为神赴碧天。
67:明代杨继成诗联:
&&&&&&&& 遇事虚怀观一事&&& 与人和气察群言
68:曾国藩写的一副对联:
水宽山远烟霞回&&&& 天淡云轻古今同
69:梁启超一联: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70:陆定一评蒲松龄的《聊斋》:
&&&&&&&& 憧憬光明愤恨封建&&& 假托狐鬼以作寓言
71: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聊斋》的评写:
鬼怪精灵书中人物&& 嬉笑怒骂笔底文章兰学家&&&&&&&&&&&&
72:冰心坎坷一生(99岁)梁启超为其题了一副对联:
&&&&&&&&&&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73:荣毅仁家训式一副楹联:
&&&&&&&&&&& 发上等财,洁中等缘,享下等福;
&&&&&&&&&&& 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
74:年代不祥,有一文人留有二联:
(其一):
&&&&&&& 立身以行检为主,居家以勤俭为主;
&&&&&&& 处事以谦下为主,涉世以忍让为主。
(其二):
&&&&&&& 迟钝人能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虽迟钝亦是上智;
&&&&&&& 明敏人若心术不正行事不端者,即明敏而是下愚。
75:年代不祥,一个当兵的文人写一联:
&&&&&&&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76:周恩来一联: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77:年代不祥,一位姓刘的文人对妻子写道:
&&&&&&& 错过,对过,成过。败过,也曾辉煌过,起点与终点
的重合,成就了一世人生;
是也,非也,功也,过也,尽属凡尘事,荣辱与皮囊
成一起,化成青烟散去也。
79:海望楼在海南岛五指山,滨海之处,一位广东老客上楼饮酒,突发奇想出此上联,在全国征下联,很长时间才有人对出。
&&&&&&&& 海望楼望海;
&&&&&&&& 日观峰观日
80:清代一文人(姓名不祥)留下对联四副:
(其一):&&& 水流任急境常静&&& 花落虽频竟自闲
(其二):&&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野云忙
(其三):&&& 静处乾坤大&&&& 闲中日月长
(其四):&&& 闲中气象乾坤大&&& 静处光阴宇宙清
81:不知年代也不知法号的高僧的对联:
&&&&&&&&&&& 得一日粮斋且过一日&& 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这位僧人有做天和尚撞天钟生活心态,和尚去了庙空了的洒脱境界,人生有如此心境,那么对自己一辈子的因缘遭遇便能处理得非常美满。
82:一个老秀才留有二联:
(其一):&&&& 积善家万庆&&&& 心闲体自舒
(其二):&&&& 冬温夏凉德千古&&& 心静体勤寿白年
83:一位有文化的老人写下的一副对联:
&&&&&&&&&&&&&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84:孔子《论语》: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85:诸葛亮的诫书:
&&&&&&&&&&&&&& 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成才
86:1951年刘少奇在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写一副对联:
&&&&&&&&&&&&&&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披发缨冠众志成城
87:陈毅留法从事革命活动,被反对当局驱逐出境,押送回国。
1922年他和他一家人住在陈家祠堂的破屋里,1923年,他看到
家乡的凄凉,同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自己门上,联曰:
&&&&&&&&&&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88:1958年3月,成都会议结束,刘少奇游览了望江楼公园作了
咏楼上联:
望江楼,望江楼,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
江楼千古;
有个叫李吉玉的什邡县人,看到什邡县城外珠市坝内有一口井上写着清代嘉庆年间竖立的大石碑,碑上写着“古印月井”四字,李吉玉触景生情,便趁兴作出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
月井万年。
89:&&&&&& 奇书古画不论价&&& 共香锦囊深贮储
90:&&&&&& 古今往事千帆去&&& 风月秋怀一笛知
91:&&&&&& 风e竹影有声还&&& 雨打梅花无字诗
92:&&&&&&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93:文天祥作联
&&&&&&&&&& 天盈正气,抗元披赤胆;
&&&&&&&&&& 祥绕青霭,保宋尽忠心。
――――――――――――――――――――――――――――――――――――――
&&&&&&&&&&&&&&&& 五:名联欣赏
&&&&& 楼头斜挂弯弯月&&&& 夜幕高悬闪闪星
&&&&&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 子孙好守儒门学,乡里仍名廉吏家。
&&&&& 气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风。
&&&&& 山D新绮阁,竹掩旧朱扉。
河落海干心碎尽&&&& 香消玉殒意难全
德雨润身心不燥&&&& 慈心待物意无忧
&&&& 宝马驼来千倍利,金龙引进四方财。
&&&& 春露秋霜当思先泽,云蒸霞蔚留得后人。
&&&& 谢安石有山泽间度,苏东坡是神仙中人。
&&&& 酒合欢香生绿,花并蒂彩炫红。
&&&& 乐奏西京诗赓南国,樽_北海书著东莱。
&&&& 诗题红叶梦,酒酿黄龙情。
&&&& 衍祖宗真传勤合俭,教子孙正路耕与读。
&&&& 鹤争辉琼芝掀裕ハ掳咭滤叹湃纭
&&&&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f看月精神。
&&&&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 云霞词采璋度,川[精神松柏心。
&&&& 珠露璇霜⑻m野,澹微雨做花朝。
&&&& 华世奎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 &迨其吉兮Y我士女,p相好矣宜室家。
&&&& 德立道成功乃建,经明史著泽攸长。
&&&& 将雪论交人M暖,舆梅相对我q肥。
&&& 红豆晓云烈叮搪荽河甓撩坊ā
清 状元王仁堪
&&& 蝉吟古柳声相续,避溪风堕又飞。
商衍鎏集剑南句
&&&&&&&&&& 秋圃黄花晚晴人重,芳樽碧月寿宇天开。
&&&&&&&&&& 王良善御伯乐知马,延陵m鲁荷蒉隐名。
&&&&&&&&&& 安石堂前花开玉树,香山座上酒进金樽。
&&&&&&&&&& 学於古训乃有@,天之生物因其才。
&&&&&&&&&& 日月同光任天而动,海山并寿与古为新。
&&&&&&&&&& 瓦当文延年益寿,铜厦还蠹椤
&&&&&&&&&& 暖风迟日忪毒疲焓魃搅峙f酒痕。
&&&&&&&&&&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 天与三台并,儒开百代宗。
&&&&&&&&& 东湖西圃渊潭相似,佳树流泉书史自娱。
&&&&&&&& 愎馊槲以拢庵ㄈィ┎挥L其花。
&&&&&&&& 独上莲花揽明月,还将w叶补秋云。
&&&&&&&& 树头蜂抱花P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 (同暂)入城来缘卖药,自载梅后不烧香。
&&&&&&&&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神学到古人难。
&&&&&&&&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 太史文章有余,平原书法工无敌。
潘龄皋 光绪举人
&&&&&&&&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 小队缨铃徐a榻,焚香书画米家船。&
&&&&&&&& 缥缈香烟本支百世,辉煌烛影俎豆千秋。
&&& &&&&&静对图书寻乐趣,闲看花鸟会天机。
&&&&&&&&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
&&&&&&&& 黄鹤画痕香篆古,青山琴况月轮高。
&&&&&&&& 自搔短鬓秋风Y,谁种幽花细雨边。
&&&&&&&& 章士钊谦之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举人姜海峰
&&&&&&&&& 相邀酒满月华好,况秋深爽气来。
&&&&&&&&& 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
&&&&&&&&& 过眼云烟供醉墨,高g天地作秋声。
杨继元清代举人
&&&&&&&&& 书非药物能t俗,家近云山得养年。
&&&&&&&&& 小院无人花自赏&&&& 高台有戏曲同歌
&&&&&&&&& 绿树碧檐相掩映,落花飞蝶共徘徊。
清代中期进士程邦宪
&&&&&&&&& 得山水乐寄怀抱,於古今文观异同。
&&&&&&&&& 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
&&&&&&&&& 横塘秋水明菰叶,暖谷春u隐杏花。
&&&&&&&&& 惟有交情等金石,想当逸气吞江湖。
&&&&&&&&& 壁挂无弦琴,架存有耳鼎。
清代周鹏翥
&&&&&&&&&& 杏花外飞红雨,蕉叶窗前补绿天。
&&&&&&&& &&卓灼观群书,慷慨谈世事。
&&&&&&&&&& 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 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 有似霜松蚀耗瘢鼍坪O啡汉琛
&&&&&&&&&& 隐几松风生鹤梦,卷帘秋水望鹅群。
&&&&&&&&&& 种竹养性,画山益寿。
&&&&&&&&&& 明月自来阶左右,积书常满座东南。
&&&&&&&&&& 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熟黄鹂鸣。
&&&&&&&&&& 苍官青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
高凌宵,天津人,翰林进士
&&&&&&&&&& 美酒饮从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孟庆棠,孟子第73代孙
&&&&&&&&&& 好古不求唐后碣,论文谁撼岳家军。
曲阜举人颜怀珠
&&&&&&&&&&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绿绮凤凰梧桐庭院。
临沂举人张成义
&&&&&&&&&& 文学纵横乃如此,金石刻画岂能为。
&&&&&&&&&& 枝头翠羽唱春曲&&&& 水面轻舟吻浪涛
大军阀王怀庆
&&&&&&&&&& 唐碑汉志文皆古,云叶风光致自嘉。
&&&&&&&&&& 品尝金桔分春色,受用秋香剖木瓜。
曾国藩孙婿吴永书法对联
&&&&&&&&&& 喜看稻菽千重浪,寥廓江天万里霜。
&&&&&&&&&& 通经岂比k金价,成器难藏璞玉辉。
&&&&&&&&&& 江阴势逸,山外鹤翔天。
赵尔巽 进士
&&&&&&&&&& 不见古人真恨晚,力当时事莫辞难。
&&&&&&&&&& 神龙乘雾,巨虎出林。
&&&&&&&&&& 留一庭小雨洗草,邀半轮明月看花。
&&&&&&&&&& 座上有花兼有酒,客来能画亦能诗。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艇恰乘两三人。
&&&&&&&&&& 亭间流水自今古,花木精神亦永年。
&&&&&&&&&& 得山水清多寿,饶诗书意必贤。
&&&&&&&&&& 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闲露芽肥。
&&&&&&&&&& 丹砂快懦ご壕疲腆磐笱艹铩
曹宗瀚精品对联
&&&&&&&&&&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 得见来禽与青李,常撞大吕应黄钟。
&&&&&&&&&& 寿似无量佛,心如大罗仙。
&&&&&&&&&& 绍闻德言家传泰伯,恪守礼法世继延陵。
&&&&&&&&&& 镂玉裁冰琢句,高山流水知音。
清代 翟云升
&&&&&&&&&& 时与高人商出处,不将文字角词花
谁家明月谁家梦&&&& 那处狂飙那处涛
&&&&&&&&& 明在躬斧藻其德,渊为质直凉可风。
&&&&&&&&& 樽酒光阴俱可惜,文采风流众所归。
刘春霖最后一名状元
&&&&&&&& 万卷藏书宜子弟,一蓑春雨自耕桑。
左宗棠七字β
&&&&&&&&&& 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
&&&&&&&&&& 品似梅花香在骨,心如秋水淡为神。
翰林潘龄皋对联
&&&&&&&&&& 袖中异石未经眼,海上奇云无盈胸。
晏济元书法
&& &&&&&&&&万事忘情知我拙,一生襟抱与谁同。
高野侯书法对联
&&&&&&&&&& 幽鸟相逐,奇花初胎。
沙曼翁精品对联
&&&&&&&&&& 相见亦无事,不来忽意君。
沙曼翁精品对联
&&&&&&&&&& 地临曲水光风至,门眺远山永日开。
谢家宝原装裱书法
&&&&&&&&&& 脱角犀顶探牙象口,倚俭天外挂弓扶桑。
【民清】【高邕】莲开千柄雪。释道宗
&&&&&&&&&& 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
翰林书家宋湘对联
&&&&&&&& 因虚更益,以静延年。
竹刻黄遵宪对联
&&&&&&& 霜清玉斧看修月,沙银河自种星。
进士钟孟鸿书法对联
&&&&&&&& 园林如画须佳客,风月常新要好诗。
&&&&&&&&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 水流心不兢,云在意俱迟。
孙诒经对联
&&&&&&&& 天机道`f中契,水模山静里商。
刘墉粉纳谏龙纹对联
&&&&&&& 碧涧生潮朝自暮,青山如画古q今。
&&&&&&& 屏东舫西花南研北,冶冬销夏延秋E冬。
阮元 清裱书法对联
&&&&&&& 清华冠履气,醇古鼎彝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南嘉捷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