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如大汉王莽逼禅让打一生肖,新朝王莽穿越少根基一代皇权

中国16个朝代225位皇帝顺序大全,收藏这张表就够了
中国16个朝代225位皇帝顺序大全,收藏这张表就够了
秦朝&咸阳&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灭亡。皇帝称谓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评价嬴政前259—前210秦始皇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儒、废封立郡嬴胡亥前230—前207秦二世苛政暴政、泯性杀亲、残害忠良、天真顽劣、死于阉党嬴子婴? —前206自降为秦王诛杀赵高、投降刘邦、死于项羽汉朝(西汉&咸阳&、东汉&洛阳&)简介: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共经422年,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同时深深影响着多少代儿女。西汉·刘邦前256—前195汉高祖白蛇起义、楚汉之争、建立大汉、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西汉·刘盈前211—前188汉惠帝至孝至仁、上乘父制,下尽职守、为文景之治建立基础西汉·刘恭? —前184汉前少帝吕后所立、又为其所害、终生无政治绩效、罢黜而死西汉·刘弘? —前180汉后少帝吕后所立、荡涤诸吕时因非惠帝孙而被陈平等人废黜西汉·刘恒前203—前157汉文帝与民休息、轻徭赋薄、推汉走向鼎盛奠定根基西汉·刘启前188—前141汉景帝平乱固权、清静恭俭、发展教育、打击豪强、文景之治西汉·刘彻前156—前87汉武帝雄才武略、空前政为、创造了中华民族史上数个第一西汉·刘弗前94-前74汉昭帝承接父业、四夷来朝、中兴稳定、后因多病不治而死西汉·刘贺前92—前59汉废帝荒淫无度、不顾社稷、霍以不看重任而在位27天被废西汉·刘询前92─前49汉宣帝巫蛊之祸、霍光拥立为皇、实现昭宣中兴、清除霍氏西汉·刘奭前74─前33汉元帝纯任德教、尊崇儒学、昭君初赛汉匈言和、西汉转弱西汉·刘骜前51—前7汉成帝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西汉·刘欣前25—前1汉哀帝有治国之志无治国之才、断袖之癖、王莽篡位西汉没落西汉·刘衎前9-6汉平帝一国之君无奈于王莽之阴险、迫取王莽女、后被莽害死西汉·刘婴4-25孺子婴婴继位时,莽摄政,无实际权力多为傀儡、东汉亡新·王莽前45-23建兴帝代汉建新,推行新政,统治末期,天下大乱,被更始军攻入长安,死于乱军之中。西汉·刘玄生不详—25更始帝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一继任即沉醉于宫廷生活东汉·刘秀前6年- 57光武帝平乱王莽、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可算贤明君王东汉·刘庄28-75汉明帝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高不逊色东汉·刘炟58—88汉章帝倡导儒学、厚德行政、创明章盛世、放纵外戚而转危东汉·刘肇79—106汉和帝扫平外戚窦氏夺回政权、亲民宽政对外修和、英年早逝东汉·刘隆105——106汉殇帝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百日皇帝)东汉·刘祜94—125汉安帝掌权后与邓氏争权、但委政于宦官,无所不为死于巡游东汉·刘保115—144汉顺帝毅七月死、政变继位、宦官乱政、民不聊生、十九而死东汉·刘炳143—145汉冲帝终年三岁、宦官外戚乱政、朝廷腐败、九江暴乱、无为东汉·刘缵138—146汉质帝帝幼伶俐、继位未年、梁翼专权后被其以毒而害、九亡东汉·刘志132—167汉桓帝偶然为帝、外戚宦官、放姿纵恶、百般无奈、无功而终东汉·刘宏156—189汉灵帝政治黑暗、社会混乱、黄巾起义、官宦为王、一生无为东汉·刘辩176—190汉少帝何家掌政、董卓废之、行为轻摇无帝之威仪、卓害其死东汉·刘协181—234汉献帝乱世之帝、形同虚设、董卓死后曹代刘政、庸碌一生汉亡三国(魏、蜀、吴)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曹魏&洛阳&)简介:魏国(220年12月10日-265年2月4日),也称曹魏,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改汉为魏。至265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曹魏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历五帝,共四十六年。曹操155—220魏武帝魏国的实际缔造者、挟天子令诸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丕187—226魏文帝承接父业、魏国建立、政绩颇显、伐吴败后大病不起曹睿204—239魏明帝一生均于三国战事中、任司马懿为将、抵抗外敌、病死曹芳239—254魏哀帝曹爽司马懿辅政、司马氏开始把持魏国朝政、无为而去曹髦241—260魏废帝识破司马之心、创造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名句曹奂246—302魏元帝无权无势之傀儡、无政绩、禅让于司马炎、软禁而死(蜀汉&成都&)简介:公元221年―263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刘备为汉中 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国土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蜀汉怀帝时为魏所灭。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刘备161—223蜀汉昭烈帝自称刘胜之后,建立蜀汉、弘毅宽厚、仁治天下刘禅207—271蜀汉怀帝执政平庸、为避免战争主动投降(东吴&武昌、南京&)简介:建安元年(196)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据有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孙坚156—191吴武烈帝东汉末期名将、吴国奠基人、打仗勇猛命丧战场孙权182—252吴大帝十五而立、稳固江东、政治能家、晚年昏庸滥杀无辜孙亮243—260会稽王生性聪慧、谋杀专权孙綝失败、帝位被废、沦为会稽王孙休235—264吴景帝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东吴繁荣、好文、征西失败孙和224—253吴文帝无多大政治作为、但是为人好善、后因诸葛氏自杀孙皓242—284吴末帝初位尚贤、而后残暴骄盈、好酒色、东吴自此而亡西晋(东晋&洛阳&、西晋&南京&)简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共传四帝五十二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注: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晋自五马渡江天下遂分为二,又有五胡乱华十九国并立)西晋·司马懿179—251晋宣帝炎追封、曹魏任职创汗马功劳、司马氏族奠基晋之基础西晋·司马师208—255晋景帝炎追封、以父于战场厮杀、西晋奠基者之一西晋·司马昭211—265晋文帝炎追封、消灭蜀汉取曹自代、奠基西晋直接人物西晋·司马炎236—290晋武帝奉辈开晋、消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其非贤明君主西晋·司马衷259—306晋惠帝昏庸无能、其妻引发八王之乱、政变后被毒死西晋·司马炽284—313晋怀帝内政动乱、匈奴南侵发永嘉之祸、举国衰败、刘聪毒害西晋·司马邺300—317晋愍帝国运衰落、民不聊生、出城降刘后被刘害、西晋告亡东晋·司马睿276—322晋元帝任用王导、移都江南、王马共治天下、东晋江南立足东晋·司马绍301—325晋明帝自小聪慧、见之长安与日、平定王敦之乱、巩固基业东晋·司马衍321—342晋成帝比较平庸、欲借外戚庾亮树己之风、虽无建树晋也安定东晋·司马岳322—344晋康帝在为两年、重用庾泳、庾翼、无任何政治建树、早亡东晋·司马聃343—361晋穆帝年幼继位又褚太后主政、桓温驱除庾氏、在为十七而亡东晋·司马丕341—365晋哀帝在为四年即病死、无任何政治建树、中信道士不老仙丹东晋·司马奕342—386晋废帝桓温借故逼褚废帝、被逼出宫降海西公、为保身安屈辱东晋·司马昱320—372晋简文帝温废帝后而立、一切以温是从、形同傀儡在位两年病亡东晋·司马曜362—392晋孝武帝略有作为、值桓温亡东晋危机过、被宫女用被子闷死东晋·司马德宗382—419晋安帝愚蠢无为、权落旁人、亲政桓玄失败、刘掌权、桓自立东晋·司马德文385—421晋恭帝在刘裕的策划下继位又在其的威逼下禅位,东晋告亡隋朝(长安、洛阳)简介: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大隋天子于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皇帝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长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和五胡乱华的社会局面,于589年,挥师南下,灭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注: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杨忠507—568隋太祖西魏权臣之一、十二大将军随国公。建隋后追崇隋太祖杨坚541—604隋文帝建立隋朝、精心治国、隋朝从此进入统一、兴盛的局面杨广604—618隋炀帝伟大与罪恶并存、“河巡科藏”、在江都宇文化及所害杨昭584—606隋成帝本为太子还未登基即病死,后其子恭帝继位后加以追尊杨侑605—619隋恭帝炀出游命其守长安、李渊攻长安后立其为帝后废之杨浩不详—618无帝号宇文化及弑炀帝后而立,实为傀儡后被其废杨侗不详—619隋末帝炀出游命其守洛阳,炀亡后由王世充立一年后被王所废唐朝(长安)简介: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李渊566—635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结束隋朝成就大唐兴旺重要奠基者李世民599—649唐太宗卓越君王、贞观之治、将大唐推向高峰、奠基顶峰基础李治628—683唐高宗承接父业实现“永徽之治”之盛世、武氏开始沉浮于此李显656—710唐中宗柔软无能、何事都取决于其母武皇太后、无大作为被废李旦662—716唐睿宗三让天下:武后、中宗、玄宗、一生安分平淡与世无争武曌624—705周武皇女性皇帝、建立周朝,后世称武周。对唐代的经济、文化、疆域皆有贡献。李重茂695—不详唐殤帝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执掌政务,无实权后被废李隆基685—762唐玄宗开元盛世而后又安史之乱、宠信杨贵妃、唐开始衰落李亨711—762唐肃宗安史受命、被尊为帝、用郭子仪李光弼趁内乱平定安史李毅726—779唐代宗登基后安史之乱平息后,计杀李辅国,经历吐蕃战事李适742—805唐德宗政绩平常、亲撰中医文献、写罪己诏向天下坦白错误李俑761—806唐顺宗随遇而安不争强好胜、勇敢面对政治现实李纯778—820唐宪宗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创大唐中兴、与太宗、玄宗齐名李恒795—824唐穆宗纵情享乐、毫无节制、惧死求生、三是而立即死李湛810—827唐敬宗政治无为、比穆宗有过之无不及在位两年后被宦官谋杀李昂809—840唐文宗政治黑暗,官宦争斗不断,文宗形同傀儡,抑郁而死李炎814—846唐武宗武宗灭佛、崇道弃佛、斯是如此倒也实现会昌中兴李怡810—859唐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谓之小太宗李漼859—873唐懿宗沉湎玩乐、任相不明、爱慕虚荣、不惜官赏、骄淫奢侈李儇862—888唐僖宗听任官宦、黄巢起义建立大齐、其人躲在四川七年李晔867—904唐昭宗聪明又才能、分形唐朝形势、只可惜挽救已经无力回天李祝892—908唐哀帝哀帝当国、朱全忠当政、自此大唐灭亡、后被其弑杀宋朝(北宋&开封&、南宋&临安&)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而此时也有西夏、大理、吐蕃、契丹、女真并存,也给宋朝的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北宋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注: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北宋·赵匡胤927—976宋太祖陈桥兵变龙袍加身,创立大宋国、励精图治整治江山北宋·赵匡义939—997宋太宗政绩有为、不善武功、晚年教循规蹈矩,致积贫积弱北宋·赵恒998—1022宋真宗治理有方国日益坚固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北宋·赵桢宋仁宗仁义著称、出现包、范、欧阳、苏、王等名人北宋·赵曙宋英宗颇有政治才能、英年早逝而有志无力、政治手段较成熟北宋·赵顼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操之过快而失败、励精图治做好国君北宋·赵煦宋哲宗继续推行变法,国虽稍有起色,但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北宋·赵佶宋徽宗生活奢侈、政治无为、宋江农民起义爆发、靖康难北宋·赵桓宋钦宗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与其父皆遭遇靖康之难而亡南宋·赵构宗宋高宗临安自立是为南宋、政治平庸、酷爱书法艺术文学南宋·赵眘宋孝宗南宋能力最强、最杰出、最节俭的皇帝南宋·赵惇宋光宗昏庸、体弱多病、无治国安邦之才又听信谗言南宋·赵扩宋宁宗赔款求全、在位期间均是碌碌无为之辈南宋·赵昀宋理宗本非皇子但乃皇族、死后头颅被割制成器具、一生无为南宋·赵禥宋度宗昏庸无能、沉迷美色、南宋从此岌岌可危、面临灭亡南宋·赵显宋恭帝贾似道当权、元军进攻其被俘、被派往藏区后成高僧南宋·赵昰宋端宗元进犯其南逃、闽粤港都有其之身影、后病死葬于江门南宋·赵昺宋末王流亡政府海丰被击垮、文天祥被俘、陆秀夫背赵昺跳海、宋亡大理国(大理)简介:中国古代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位于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古时代的一国,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段思平893—944文武帝大理国缔造者、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段思英944—945文经帝宫廷政变、在位仅一年被废为僧、其人昏庸无所作为段思良?—951文成帝大理建国前功名显赫、后发起宫廷政变、逼侄逊位段思聪?—968广慈帝子承父业、立高氏为帝、宋国初立、以宋国发展关系段素顺?—985应道帝继位不久、大理东部叛乱、应道帝派兵镇压段素英?—1009昭明帝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比较贤明段素廉?—1022宣肃帝在位期间无所为段素隆?—1026秉义帝不乐为帝,后禅位为僧开启了皇帝禅位出家的先例段素真?—1041圣德帝效仿其父禅位给其孙、自己出家为僧段素兴?—1044天明帝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素兴在位,荒淫日甚、被废段思廉生卒不详孝德帝被拥立为帝、杨氏叛乱其无力平反、分封高氏、实力减段廉义?—1080上德帝杨义贞叛乱、其被弑杀、高氏平反另立新君段寿辉上明帝高氏所立、观星相后禅位于段正明自己出家为僧而自安段正明保定帝在位期间被专权的高升泰所废其自立、前大理以此告终段正淳文安帝高继帝位后病死、将江山交还给段氏,段正淳因此被立段正严宣仁帝勤政爱民、外交能者、在位39年后禅位出家为僧段正兴正康帝子承父业、继位后被权臣高氏所控制、一生无为段智兴攻极帝奉佛兴建寺庙、朝夕焚咒、不理国事、国力有所衰落段智廉亨天帝对佛教感兴趣,曾派人到宋朝求大藏经1465部存放段智祥神宗广纳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信笃佛法出家为僧段祥兴孝义帝蒙古南侵、其出兵抵抗大败、死后传位其子段兴智天定贤王大理末代皇帝、效忠元朝、后被任命成为大理总管西夏国(银川)简介:中国古代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建国时便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 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李元昊夏太祖立西夏学宋治国、立军政制、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李谅祚夏毅宗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汉化、连年对宋用兵,后修好李秉常夏惠宗未能亲政无任何国策、西夏积弱际北宋入侵、忧愤死李乾顺夏崇宗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李仁孝夏仁宗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西夏鼎盛李纯佑夏桓宗以附金和宋为国策、铁木真进军西夏、1206年,暴卒李安全夏襄宗昏庸无能、破坏金夏关系、后齐王李遵顼政变将其废止李遵顼夏神宗夏状元、破坏经济、民怨四起、野心又大、传位其子李德旺夏献宗前朝政策不当、无力挽救、西夏岌岌可危李現不详—1227夏末帝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其投降被杀,西夏亡辽国(幽州、上京)简介: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并定都于此)称帝,定国号为“辽”,后被汉高祖刘知远击退,定都,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辽共同抗金,后被辽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耶厮不) 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被元朝(蒙古)所灭。皇帝称谓(汉名)大辽·耶律耨里思辽肃祖唐代契丹迭剌部领袖(辽太祖追封)大辽·耶律萨剌德辽懿祖多次冒箭矢与室韦交战、辽太祖追崇他为庄敬皇帝大辽·耶律匀德寔辽玄祖辽太祖追崇大辽·耶律乙872—926辽太祖南征北战、建立北方辽国、缔造契丹、功不可没大辽·耶律德光902—947辽太宗促进契丹经济和发展、一心想争霸中原后病死大辽·耶律倍899—900辽义宗丹东王、没有做皇帝、其子继位后追封他为义宗文献帝大辽·耶律阮918—951辽世宗成立南北枢密院、晚年政治腐败、后被杀害大辽·耶律璟931—969辽穆宗帝位不稳、后期残暴、醉酒丧命大辽·耶律贤948—982辽景宗重用汉官、政治官吏、辽进入中兴阶段大辽·耶律隆绪971—1031辽圣宗文化修养较高、整治国家也较为有利、促进辽国发展大辽·耶律宗真辽兴宗文化素养较高、政治没有多大的建树、奢靡逸乐大辽·耶律洪基辽道宗广印佛经兴建寺塔劳民伤财、社会矛盾激化辽国转衰大辽·耶律浚辽顺宗太子位被废、贬为庶人、其子继位后以天子之礼追封大辽·耶律延禧天祚帝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承接帝位、辽国末代皇帝、为金灭北辽·耶律淳辽宣宗即位北辽,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北辽·耶律雅里顺文帝本梁王、征战中其他兄弟被俘、众人拥他为帝北辽·耶律术烈生不详—1123辽英宗雅里死后被人拥护为帝、后被乱兵杀死、北辽亡西辽·耶律大石辽德宗本为节度、辽亡后修生养息、准备恢复辽朝、后失败西辽·耶律夷列辽仁宗感天后还政于他、死后令其妹监国西辽·耶律直鲁古文颢帝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被杀后继位被迫让位后病死西辽·屈出律悯文帝受文颢帝收留,见西辽大势已去自立为皇、值西辽灭亡金国(黑龙江白城、北京、开封)简介:金国(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两宋时期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创建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国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历经九帝,共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淮河、秦岭一线,西至今甘肃省,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它为我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金国、对宋和好对蒙痛恨、开始发展金国全局完颜吴乞买金太宗继承兄业、发动靖康之变、灭掉北宋完颜亶金熙宗用汉官、非伪齐、统律法、晚年宫廷矛盾后被杀死完颜亮金废帝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攻南宋时世宗自立、其被废完颜雍金世宗起兵反抗自立为帝、总结教训、改革金国、比较贤明完颜璟金章宗继承祖父仁政、实现女真封建化、后期战争频频转弱完颜永济卫绍王柔弱鲜智能、政治日益腐败、蒙古迅速强盛、后被杀死完颜珣金宣宗断交西夏、求和蒙古、不顾国运侵南宋、三面受敌完颜守绪金哀宗继位后力挽狂澜只可惜无力回天,蒙古追杀、金始亡完颜承麟金末帝哀宗传位于他、哀帝自缢后、末帝死于蒙古乱军之中元朝(大都北京)简介: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由蒙古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国号大元,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 1279年击败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1279年灭南宋。统治地区西到新疆东部,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一说直到北冰洋),东到鄂霍次克海。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北伐所推翻。其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与明军对峙,史称北元,元朝正式结束的时间是1635年,1635年四月,后金皇太极派多尔衮、岳托、萨哈璘、豪格率军远征察哈尔余部。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献元朝传国玉玺投降。元朝正式结束。孛儿只斤成吉思汗元太祖蒙古帝国和大元朝的奠基者、杰出的军事家、其子追封孛儿只斤拖雷汗元睿宗窝阔台继位后其为监国、子忽必烈追封、矫勇善战孛儿只斤窝阔台汗元太宗扩张国土、南北西征、忽必烈继位后追尊为太宗孛儿只斤贵由汗元定宗母归政在位期间收服吐蕃全境、此后新疆归入大元版图孛儿只斤蒙哥汗元孝宗雷长子、攻俄罗斯、灭大理灭南宋、元朝大疆初定孛儿只斤忽必烈元世祖攻打日本、印度、缅甸、发展经济、元朝之名始于该帝奇渥温铁穆耳元成宗整顿军政、免除江南税收、社会压力缓和、平息战乱孛儿只斤海山元武宗元朝逐渐强大、是一位明主、打印钱钞、物价上涨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元朝贤明君主、固定中国固有版图、大举改革、元强盛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元英宗以儒治国、颁布元朝大元通制、南坡之变被杀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宁、也出现暴乱、软硬政策平反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帝与元文帝争天下、后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不知所踪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文宗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发动政变,谋立其为帝较有政为孛儿只斤和世梀元明宗文宗兄、文宗逊位迎接他时又将其害死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元宁宗文宗为赎罪传位于明宗次子就是元宁宗43天后病死氏同上妥欢贴睦尔元惠宗爆发红巾军起义、元虽胜但因起义势力大、元退居漠北爱猷识理答腊元昭宗势力还是很强大,已经退居漠北、中原之地与其无关脱古思帖木儿元平宗想恢复元朝势力和失地、只可惜无力回天、后被部将杀明朝(南京、北京)简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又称大明王朝、大明帝国。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进行北伐,明军攻占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1421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改为留都。明朝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东北、新疆东部、西藏、南海诸岛[5]、今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首次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中国版图。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宣德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进入了最后的加速发展阶段。年号称谓朱元璋洪武起义反元、大明王朝缔造者、网罗天下名士朱允文1377—?建文重用文人实行改革惠民政策重视农桑后靖难之变被赶朱棣永乐发动靖难、创永乐盛世、迁都北京、建紫禁皇城朱高炽洪熙在位十个月后病死、与民生息发展明朝经济朱瞻基宣德御驾亲征叛军,得胜而归、发展明朝全局、染病而亡朱祁镇正统两次继位、在位期间因御驾亲征被俘、后受代宗软禁朱祁钰景泰英宗被虏代宗被立、后英宗复辟将其以亲王待遇安葬朱见深成化英宗复辟后立其为皇太子、政绩比较突出、贤明君主也朱祐樘弘治勤于政事、驱除奸臣、明朝再度中兴盛事朱厚照正德以嫡子继位、国运减弱、淫乱而无子嗣朱厚熜嘉靖前期大有所为、后期迷恋仙丹、不问朝政、严嵩当国朱载垕隆庆贞静仁义、隆庆开关解除海禁、内阁斗争明显朱翊均万历李太后、高拱、张居正辅佐下中兴、后期怠政转危朱常洛泰昌红丸案之后做了一个月皇帝就死、无任何作为朱由校天启魏忠贤当道、社会黑暗、明朝的气数将尽、传位于其弟朱由检崇祯清兵进犯、李自成起立、自毁长城、国破家亡后自缢朱由崧弘光崇祯自缢后在南京建立南明小王朝、无能死于北京朱聿键隆武想一举恢复明朝,只可惜无力回天、后被清兵所害朱聿鐭绍武在广州被拥立为帝、一个月后被清兵害死,葬于越秀区朱由榔永历在肇庆监国兵败逃到缅甸、后被吴三桂害死于云南清朝(北京)简介: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4],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清朝是由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朝开疆拓土,鼎盛时领土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含七恨反明、建立起后金、奠基清朝基业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随着父亲南征北战、建立清朝国号、沈阳称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子承父业在叔父多尔衮的帮助之下成了大清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勤政爱民、平三番、复台湾、统一全中国、大清盛世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子承父业、励精图治、整治官吏、为康乾盛世过度衔接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将清朝推向顶峰但清朝也从此多事情、十全老人太上皇爱新觉罗颙琰嘉庆清朝由盛转衰、鸦片开始流向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强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清朝鸦片横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变得贫弱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圆明园被毁、死于避暑山庄爱新觉罗载淳同治无所作为早逝、在位时由其母垂政、清朝逐渐走向灭亡爱新觉罗载湉光绪思想进步、奋发图强、采用变法、被西后遏制、后软禁爱新觉罗溥仪宣统辛亥革命爆发、被迫逊位、后成满州傀儡、加入政协内容来源|ABC微课堂文章编辑|爸妈搜运营团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去哪学,去哪玩,爸爸妈妈快搜搜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汉盛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