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很江湖很新武侠江湖的诗句

盘点中国历史上很江湖很武侠的诗句,句句荡气回肠,放肆轻狂!
我的图书馆
盘点中国历史上很江湖很武侠的诗句,句句荡气回肠,放肆轻狂!
一:《寄黄几复》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此两句平生最爱,意境无穷。二:《秋心》龚自珍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三:《定风波》苏轼,这首词牌就适合当侠客诗,轻狂随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四: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一生在庙堂,不江湖也不武侠,可是莫名就是喜欢他的英雄气概。五:《贺新郎》辛弃疾的诗多有豪侠之气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六:《侠客行》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了解更多历史资讯,分享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浪淘书。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3252|回复: 6
赏金庸武侠诗词精选 看江湖豪情侠骨柔肠
TA的每日心情祈祷 13:57签到天数: 323 天[LV.8]以坛为家I
.jpg (108.24 KB, 下载次数: 18)
15:10 上传
.jpg (145.81 KB, 下载次数: 27)
15:10 上传
.jpg (129.08 KB, 下载次数: 17)
15:10 上传
.jpg (99.68 KB, 下载次数: 12)
15:10 上传
.jpg (124.63 KB, 下载次数: 40)
15:10 上传
.jpg (84.87 KB, 下载次数: 27)
15:10 上传
.jpg (67.74 KB, 下载次数: 20)
15:10 上传
.jpg (74.9 KB, 下载次数: 18)
15:10 上传
.jpg (77.05 KB, 下载次数: 24)
15:10 上传
TA的每日心情祈祷 06:51签到天数: 75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好有才华啊啊~~~!!
TA的每日心情忙碌 10:27签到天数: 117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中国古代的诗词不应该就此埋没,都是非常经典和有意境,非常非常喜欢
版主已经检查回帖,如有打扰请谅解!&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47签到天数: 657 天[LV.9]以坛为家II
不愧是作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4:46签到天数: 118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词的意境很美啊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49签到天数: 343 天[LV.8]以坛为家I
收藏,才十本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越女剑,15本,其他的有吗?
版主已经检查回帖,如有打扰请谅解!&
TA的每日心情忙碌 16:09签到天数: 112 天[LV.6]常住居民II
发表内容请遵守中国之法律法规 公安备案编号:0
网友发布或转载自互联网的内容,纯属个人行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内容所述观点仅代表发帖对象之观点,真实性炫浪网无法查证,特此声明8662被浏览676209分享邀请回答1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点击切换各地市新闻内容
点击按钮取消订阅
  武侠小说里面,都喜欢用点子诗词,特别是唐诗。  至于宋诗和清诗,一来脍炙人口的作品相对略少,二来主要是那些作者自己水平也够呛,不太熟,引的就少,用来用去还是唐诗多。  有些作者用得就很拙劣。比如有本武侠小说,主角想要撩妹,怎么表现他很有才华呢?作者就安排他背诵了几句李白的五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女孩子立刻就被撩出血了:“啊呀少侠好有才。居然知道《渡荆门送别》。”  这未免也太小看古人了。孔乙己连秀才都不是,都还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怎么少侠看了本唐诗三百首就能叫有才了?  这种用诗的办法,叫做“硬上弓”、暴力膜,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老底。  古龙就好得多。他所知的诗其实也是不大多的,但是扬长避短,能够活用;读诗虽然少,但却体味得深。  陆小凤的武功,叫做“灵犀一指”,这就用活了李商隐。还有个人物叫怜花公子,总爱吟一句:“露气暗连青桂苑”,又宠幸了李商隐一次。  古大侠还能用一二宋诗,这个就更不容易,比如魔教教主叫做“小楼”,有一个心爱的姑娘叫做“春雨”,这个是活用了陆游。虽然林黛玉小姐说,陆游的诗肤浅滑顺,“断不能学”,但是武侠小说用一用也没有多大关系。  金庸、梁羽生学力更胜,用起诗来注重含蓄,当然就更不会“暴力膜”。金庸用唐诗,常常用在你不知不觉的地方,连诗人的名号都不说,只用其意,这是比较高级的手法。  来举个几例子。  比如张无忌和赵敏第一次见面,擦出火花,那个地方叫做绿柳山庄,装潢是很典雅的。张无忌走进去,就看见中堂挂着一副字,是赵敏的书法。  这首诗不算长,我就全文录在这里了:  “白虹座上飞,青蛇匣中吼,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剑决天外龙,剑冲日中斗,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首。潜将辟魑魅,勿但惊妾妇。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  落款是“夜试倚天宝剑,洵神物也,杂录 ‘说剑’诗以赞之。汴梁赵敏。”  你看金庸根本不说这是谁的诗。其实这个是元稹的诗,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那一位。这个家伙很风流,专门勾搭才女,唐代所谓“四大才女”里的薛涛和刘采春都和他拍拖过,搞得自己好像只会写风流情诗。其实他路子很广,也可以写雄壮的诗。  元稹的《说剑》原诗很长,啰啰嗦嗦,有八十句。金庸很巧妙地裁了十二句,拼接起来,意境却很连贯,而且很符合故事的情景:赵敏夜试倚天剑。  至于原诗的作者、年代,金庸一概不提,读者知道的就不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影响你看小说。这就叫做只要其味,不要其壳,跟大厨做菜用调味料差不多。  金庸用李白的诗,也用得很活。  比如大家都喜欢的郭襄。在《神雕侠侣》的大结局里,杨过和大家作了最后的告别,华丽转身,飘然远去。郭襄终于忍不住了,“泪珠夺眶而出”。  接着金庸就用了一首诗词,升华一下情绪,作为全书的结尾。这首诗是: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个是谁的作品呢?是李白的。它叫做“三五七言”,第一联三言,第二联是五言,第三联是七言,所以得名。  可是金庸并不提李白。仍然是那句话:读者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也无妨,反正读过去你觉得很美、用得很合适就是了。  当然,金庸也并不是一概不让诗人的名字出现,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比如有一个章节里,郭靖教育杨过,要他为国为民、天天向上,就用了杜甫的主旋律爱国作品《潼关吏》。  在此处,金庸不但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杜甫的名字,而且一口气让老杜连续出场三次。  第一次,先安排杜甫的纪念碑出场——“道旁有块石碑,碑上刻着一行大字: ‘唐工部郎杜甫故里。’”  第二次,让杜甫正式出场,不但郭靖跃马扬鞭吟出《潼关吏》,还安排杨过当捧哏,烘云托月:“郭伯伯,这几句诗真好,是杜甫做的么?”郭靖道:“是啊……我很爱这诗,只是记心不好,读了几十遍。”  第三遍,再借郭靖的口,给杜甫一个崇高评价:“你想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  为什么金庸之前不提元稹、李白,这里却反复再三提杜甫呢?因为这里的主题是要表现郭靖忠勇侠义。说出杜甫的名字,对情节是有用的,可以借他的伟大形象烘托主题,和郭靖互相辉映。  此外,也有一些时候,金庸用唐诗没用好,他自己都觉得不妥当的。  在最老版的《笑傲江湖》里,有这样的一段情节:  小师妹岳灵珊死了以后,令狐冲和岳灵珊来到她生前的闺房,发现墙上挂了一幅字,是李商隐的诗: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舟。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雪中传玉楼。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金庸用这首诗,主要是想用它的最后一联:“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作者生怕你看不懂,还作了一番解释:  “令狐冲……喃喃念道: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韩公子,那是谁?’  “盈盈道: ‘诗中说的是……她当年如果爱了韩公子,嫁了他,便不会这样孤单寂寞,抱恨终生了。’”  这里想表现的意思是,小师妹似乎有点彷惶、悔恨:当时如果选择了大师兄,就不会孤单寂寞、一生遗恨了。  乍一看,这句唐诗用得很巧妙、很贴切啊!可金庸觉得这一段不好,在修改版的《笑傲江湖》里,他删掉了这些内容。到三联版的《金庸全集》里就没有这段了。  为什么金庸觉得不好?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不符合岳灵珊的性格和习惯。  岳灵珊和令狐冲一样,山野孩子,没什么文化的,绝不是文艺青年,不喜欢吟诗作赋。他老爸对人说她“整日价也是动刀抡剑”,不完全是谦虚。  用如此委婉的一首诗来表达情愫,这太文艺了,不符合她的习惯。程英可以做这种事,苗若兰可以做这种事,袁紫衣可以做这种事,甚至赵敏也可以做这种事,但是硬安在岳灵珊身上就比较违和。  第二,不符合岳灵珊的情感和心境。  “当时若爱韩公子,我就不会这么惨兮兮了”,如果金庸真让小师妹把这句诗挂墙上,那就是坐实了小师妹后悔了,觉得当初不如跟了大师兄。可是小师妹真有后悔了吗?  我看她临终的表现,幽怨是有的,自伤是有的,觉得辜负了大师兄也是有的,但是她绝不悔自己爱上小林子。总而言之,“自怜自伤还自怨”,却“不悔情真不悔痴”,这是她的心境。  退一万步说,就算她后悔了,金庸也绝不想表现得这么露骨、这么着相,绝不愿用一句诗赤果果挂出来。这是第一流小说家的心思。  这一句唐诗,看似用得精妙,其实是以辞害意了,违背了人物性格和心境,所以金庸果断删去了。  这就是高手用诗的境界,绝不能硬上弓、暴力膜,不然土鳖了自己还不知道。  最后顺便说一句,写小说用诗是这样,自己家挂字挂诗也是这样。宾馆酒店里你挂一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俗了;或者挂一个“会当凌绝顶”,也是属于硬上弓、暴力膜,这就俗了。  挂的好一些的就会出彩。我原先在新华社工作,总社的招待所大厅里挂了一幅字: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反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我每次看到都蛮喜欢。这个是什么内容呢?是晚唐有一个文学批评家叫司空图,这是他写的《二十四诗品》里的一品。司空图这个人也是很正直的,文化机构挂他的字也挺合适,可以标榜正气。这就比挂“北国风光”好得多。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比如你是个老板,家里想挂一幅字,又非要用《渡荆门送别》不可,那么最好不要挂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样就是暴力膜,俗了。  你可以就挂一句“来从楚国游”,就相对别致有趣一点。客人还可以找机会攀谈,甜甜地来上一句:“原来王总是湖北人?”你就微微一笑:“小田,被你看出来啦”。
闲谈轶事,让阅读有趣有品
扫一扫下载山东24小时客户端
16:47:58 发布
14:06:13 发布
10:24:16 发布
19:07:17 发布
20:44:14 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风武侠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