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故居如果生活在现代,会不会是另一种待遇

289被浏览112251分享邀请回答81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袁世凯家族的死亡之谶:家族的人都活不过60岁!
袁世凯家族的死亡之谶:家族的人都活不过60岁!
  (三)  有人讲,袁世凯急于当皇帝,与其家族的“死亡之谶”有相当关系。有位文史专家曾作过这样的研究——袁氏家族的“生命史”:  在袁世凯生前,袁家男人都不满花甲而死。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刚活到40岁就死了;叔祖父袁甲三1863年染病去世,算是袁家人当中寿命最长的一个,也只活了57岁;袁世凯的亲生父亲袁保中终年51岁,过继以后的父亲袁保庆终年只有49岁,堂叔袁保恒只活了52岁。活着的袁家人对去世的先祖寿命进行一番统计后,得出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极限为57岁的结论。袁世凯生于1859年,到1916年正好是57岁,在心理上他一定会受到这样的暗示而有所恐惧,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压力。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以患有足疾而开缺回籍。在彰德隐居时,他醉心于相面、算命、堪舆之术。据说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个相面大师也称袁世凯不会超过58岁。袁很焦急,询问有什么解法?大师说:“难呀!只有龙袍加身才能化解。”后来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其长子袁克定总在一旁叫嚣:“只有称帝才能突破那个魔咒!”这也许是袁世凯迫不急待地登基做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天命难违,龙袍加身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千年铁门槛,最终也未能挡住一个“土馒头”,袁世凯还是没有迈过57岁这道坎。  袁家男人生命的极限也并非全都是57岁。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生于1878年,卒于1955年,享年77岁。袁克定的长子、也就是袁世凯的长孙袁家融,16岁去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地质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与从小就定亲的湖北督军王占元的女儿完婚。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前夕,袁家融的美国同学设法弄了一架飞机要接他全家去美国。但其父袁克定不愿意去美国,更不愿意去台湾,坚持要留在中国大陆。为了尽孝,袁家融也就留下了。袁克定的抉择确实很对头,这位“洪宪皇太子”的生命的历程最后6年是在新中国度过的,其生前,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顾。  新中国成立后,袁家融先在开滦煤矿当工程师,后去绥远主持地质勘探。上世纪50年代初,在白云鄂博、大青山一代发现铁矿矿苗,以及后来包头钢铁公司的建立,都有他的功劳。之后,袁家融被安排在贵阳工学院当教授,1964年退休。1996年,他以92岁高龄辞世。  袁家融的儿子袁始,高中毕业后考进河北美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到中国科协展览部工作,后调到北京二轻局装潢设计室。“文革”中,成了“黑五类”,被两次抄家,靠当临时工糊口。“文革”结束后,袁始去《神剑》文学月刊当美术编辑。1982年,袁始夫妇俩成立了“原始装潢设计室”,大赚了一把。1987年,袁始关掉了正火红的设计室。袁始说:“为什么我对权啊、钱啊,不那么看重,因为我见多了富丽堂皇转眼成空!”袁始先生早已突破袁家男人寿命“57岁的极限”,也成了高寿老人。  袁世凯的次子、被时人誉为“”之一的袁克文,虽则活了41岁,但其子袁家骝乃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已故世界“物理女王”吴健雄的丈夫。据说,杨振宁、李政道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得益于吴健雄博士所设计的实验。袁家骝生于日,1930年入燕京大学读书,师从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谢玉铭,1934年获硕士学位。1936年经燕京大学校长的引荐,赴美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读,194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日,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密立根的花园里,袁家骝迎娶了才女吴健雄。1997年85岁高龄的袁家骝先生,应邀回中国参加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举办的“纪念吴健雄国际学术研讨会”。日,袁家骝先生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袁家骝先生的儿子,即袁世凯的重孙袁玮承,如今66岁,是美国洛斯阿洛摩斯国家实验室(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此研制原子弹)核物理研究员。  毫无疑问,在袁世凯众多的儿孙当中,一定还会有享年高寿的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3/3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首先,当时明朝的军队仍然拥有几十万之巨,而这么多的军队直接参与平叛的却聊聊无
  宋代后期,宋和南唐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宋朝想要灭掉南唐,统一天下,但碍着北
  刘备生前,发动一切战争的口号都是以&匡扶汉室&的名义  
  唐玄宗李隆基一天间杀死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李隆基
 成吉思汗是草原上的一只雄鹰,他的争霸的欲望无人可当,在他屠刀下惨死的冤魂不下亿
  秦始皇的残暴I的标签已被贴了几千年之久,那么,他真的如我们所言的那般残暴吗?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杰作,办了这件事,宋朝方能立得住,否则,充其量会在
  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想要韦
  历史最令人感喟的是在于它的不可逆转性,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大潮浩浩汤汤,顺之则
  有一个成语大家都非常熟悉,&奇货可居&,意思就是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
  三国关羽战死背后的千古迷案  蜀国的建立以刘备在汉中击败并夺取汉中为标志。刘
 一、西夏王陵:神秘的&东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座落
  南京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城市。且不说秦淮河的月夜。玄武湖的碧波。今日且说掩映在林
  在全国的名山之中,贺兰山高不过喜马拉雅,雄不过五岳,但是,有朋自远方来,总是
  秋日的银川,金风送爽。贺兰山下晴空万里,空气是相当的好。在一片荒原上矗立着西
  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埋葬着自雍正皇帝开始的四位清朝皇帝,除了皇帝陵墓之外,
  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的一处火焰山下,当地农民施工时发现5具汉族男性干尸,
  秦始皇去世之后,盛大葬礼封闭地宫门口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打开,这大约有20
  古代人非常注重墓葬,认为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还能享受这些东西,所以古代的人都喜欢
  乾陵,这个千年来一直被人感兴趣的陵墓,乾陵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这也是中国
  距今西安东20千米处有一座山势高耸、青翠秀丽的山峰,这就是骊山。人们在骊山脚
  长明灯是什么?在中国历史中,长明灯是王侯将相死后墓地中的必备之品。神话故事中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苏东坡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活了64岁,这个岁数在那个时代还挺长寿的。其实,苏
  看过清朝历史剧的都知道,清朝皇帝最爱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河北承德,在这里有一个避
  回眸那个宋词潋滟的时代,兰陵笑笑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宋代的风情画 :
  晴雯,自小多次被买卖,不知自己姓什么。十岁被贾府奴仆赖大所买,成为奴仆的奴仆
  作为一个尚武民族,征战沙场、拉弓射箭是他们最多的工作,为保护手指而佩戴扳指,
  大家仔细看看上面的图片,是不是很清晰的能够识别,在纸上是可以很清晰的按上指印
  我们来看看这只猴子的来历。  盘古开天地后,东胜神洲有一傲来国,傲来国有一海
  《金瓶梅》是以一个小城镇,以一个发迹的商人及他的家庭拉开了中国社会黑暗的帷幕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早已广为流传,在很多诗词歌赋里也提到过,比如白
  性爱是通往身心解放的最有效,最彻底,最令人陶醉的途径。然而,中华传统是一个谈
  说到中国历史,不得不提&中国功夫&,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武林高手层出不穷,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慈禧的秘密生活――第十四回 袁世凯
慈禧的秘密生活――第十四回 袁世凯
&列 车逐渐南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候,号称华北第一大商埠的天津,渐渐地可以望见了。先是只见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后来那几座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也见到了,于是 车上的人,自太后以下,都知道是天津快要到了!这时候,方才所下的那一阵细雨也已停止了,天空呈着一片可一爱一的蓝色*,太仿佛一面金锣似的高挂在空中,射一出 温和而美丽的光来,似乎老天也有意要凑太后的趣,知道伊将在天津接受一次盛大的欢迎礼,所以特地把雨止住了,放出明媚的光来,以点缀这一次希逢的胜会, 使它格外的值得令人纪念。就象作者自己,对于那时候所经历的一番情形,差不多可以说至今还是&宛然在目&,随时随地都会回想到它。
天津车站原是一处极热闹的地方,虽然其时已宣布了戒严,无疑的,已不再有半个闲人在行动了;可是我们的御一用列车,还是不屑轻易驶进那样混杂喧闹的寻常地带中去,于是在距离车站约半公里左右的所在,便临时在轨道旁筑起了一座月台。
&&一座全用水门汀所筑就的月台。在那个时候,中国建筑物中很少有利用水门汀的,因此大家都把它看得很贵重。&&因为其他各座月台,都曾给一般平民所 践踏过的,以太后之尊,岂肯履此贱地,那末让它去罢!这也不行!太后万一要下车的话,没有月台,谁肯把脑袋伸过去给伊吹?在这样情形之下,这座御一用月台便 在短短的几天工夫之内筑就了。它所发生的两层效用是:(一)和天津车站隔离,(二)使太后的玉趾不致沾到寻常人所践踏过的泥土。不用说,想出这一个计划来 的人,必然是一个很聪明的脚色*!读者诸君,你们试猜,这个聪明的脚色*是谁呢?提起这个人的大名,我想不会再有不知道他的人罢?原来此人非别,乃是将在中国 历史上永远占到很重要的一页的项城袁世凯先生!其时,他正当着直隶省的总督。他在太后没有从北京启程南下之前,已早就决定了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接驾典礼,和 另行建造一座新月台的大计划了。
这座月台的长度很长,虽不能停靠整列的御一用列车,但也足敷十辆车之用了。它的上面,搭着一座用芦席所盖就的竹篷,篷上满挂着无数的龙旗,和其他的旗 帜,不有五色*缤纷的彩条,青翠的松柏,以及各色*各样的宫灯,点缀得着实美丽动人。地上当然是遍铺着金子一般的黄沙。而在中央的一方土地上,另外又铺着一张 杏黄|色*的一毛一毯,这就是准备给太后下车后驻足之所。不过他们虽然是这样的设计着,但太后到了天津,是否真的愿意下车,却没有人敢断定;就象袁世凯这样权倾中 外的大臣,也不敢说&太后非在这里下车不可&。
月台是新建的,地下有黄沙,顶上有灯彩辉煌的芦篷,这样子自然是非常的华贵了!我们老远就从车窗外探头出去张望,大家都觉得十二分的悦目,不禁争着要 观看;其时我们的列车却已渐渐地在准备地停下来了。其时我们的司机夫正用着全副的一精一神在从事,因为他已得了庆善的命令,必须要使太后的那辆车恰好靠在月台 的中央,那末待太后一下车去,便可践在那一张杏黄|色*的一毛一毯上了。
这一日,天津以及天津附近各处的重要官员,不论文武,全是很早就到这里来候驾了,每个人都依着自己的品级,尽其所有的用心装扎起来;因此,待我们到 时,他们已列就了很长很长的一行了。满眼只见红红绿绿的颜色*,耀得人眸子也几乎睁不开了。他们一见驾到,就鸦雀无声地在月台的向外的边线上端然跪着了。比 这些人跪得前一些,独自孤零零地俯伏着的,便是袁世凯他自己!
列车很慢很慢的在他们面前滚过,终于是完全停止了。我往常是极一爱一瞧热闹的,但看了这些泥雕木塑一般的官员,心上便不免有些不自在起来。尤其是他们各人 的神气,好说是没有一个不可厌的:头低过了前胸,眼睛注视着地上,似乎连气也不敢喘的样子,教人一见,就不会相信这是一种出乎真诚的行为。不过他们的服装 总不失为是很美丽的一堆。其中有大部分人的围帽上,都装着孔雀一毛一所做的翎子;孔雀一毛一原是很好看的,它的本身就有一种光彩,再加其时的光正盛,从芦篷外面 透射过来,照得所有的孔雀一毛一,齐像变了金叶子一样,几乎要使我怀疑:这些人物,也许便是中国古代各种旧小说中,和其他各处张挂着的故事画上所画的人物,重 复回生过来,特地来向我们的太后殷勤致敬。
虽然这样踵事增华的布置,已在太后的面前,很齐整地展一露开来了,可是太后的心上是否已经认为满意,却还在不可知之数咧!伊对于这些官吏此次前来接驾的 真意,我想必然是十二分明了的。因为伊也知道天津这一带的官吏,决不会比别处的特别好;他们一般也是花了钱,或利用了其他的关系,&&如亲属关系,裙带关 系等等而弄到这引起美缺的。他们既无学问,又无才干,于国于民,真是两无所利。但他们倒有一副极善逢迎的脑子,所以他们也把给太后接驾的这一件事,看做是 一种保全饭碗,巩固地位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有些更怀着要借这一个机会,取到几许意外的利益的奢望。总之,在他们一群中间,简直没有一个是诚心为着要向太后 请安而来的!他们都抱着很浓的自私心,隐隐有所企图,便是袁世凯本人,也不能例外!
我一见了袁世凯,便禁不住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使我自己的脑神经,立刻停顿在一片沉思默索的状态中,尽自呆怔怔地看着他。&&这个脚色*,就是辛亥革命 成功以后的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在那时候,他一般也是恭而敬之的跪在天津月台上,迎接太后;谁想到他将来会有这么一番的作为?老实说,他自己也绝对没 有梦见咧!&&我一面象端详一头久已闻名,而从未见面的怪物一样地注视着他;一面在回想过去的种种事件,就是怎样能使他成名的种种事件。
如其严格彻查起来,甲午年的那一次中日战争,就是使中国大吃败仗,以致把整个的高丽,拱手让给日本的那一次奇耻大辱,袁世凯的确也可以直接的被列为罪 魁之一。事实是这样的:他原是一个一性一*格极暴躁的脚色*,尤其是欢喜卖弄他的权威,他恨不能在一挥手之间,就把许多不满意的人,一齐处斩。不幸的很,朝廷偏不 曾了解他这种一性一*格,当高丽国内发生紧急的变故的时候,中日双方,各显露着剑拔一弩一张的状态,但朝廷方面,还想努务消弭战争;因此,就派袁世凯上高丽去斡旋, 意思是要希望他做一个圆活的外交家,运用一些灵巧的手腕,和日本人交涉,把各种困难问题,暂谋妥协。这中间,当然也包一皮括着中国暂时无意作战的暗示。不料袁 世凯到了高丽之后,一味意私心杂念用事,反把日本方面大大得罪了一番;恰值其时的日本人,正和一头才出山的-一乳一-虎无异,极想找一个机会,试试他们自己的武 力,这样便立即发出了最后通牒,正式向中国开战,于是中国的国耻史,也在同时候起,揭露开来了!更可笑的是这个事变的结果,虽是如此恶劣,但袁世凯本人, 却颠倒成了名。
除掉了这件事情之外,袁世凯还有一桩生平得意杰作,同样可算是他的成名作。这件事情对于整个的中国,实无多大的关系但和满清zheng府所发生的关系,却委实 不小。若是有人把它搬上舞台去的话;必不失为一出可歌,可泣,可叹,可恨的悲剧。要叙述这件事故,秘先详论袁世凯的为人。他平时的举动,总是极倨傲的,高 视阔步,旁若无人。因陋就简这样,往往会使人家误认他是一个很鲠直的大臣;可怜的光绪就为了不能真正的认识他的缘故,竟在戊戌政变的那一次上,吃了他的大 亏,以致于被陷为一个政治犯式的虚名皇帝。袁世凯本人,对于这件事情,也并不隐讳,大有津津乐道之概,所以外边的人,不久便知道了个中的真相。原来在皇太 后把政权归还给光绪,退居颐和园之后,光绪便痛下决心,打算用全力来推行他的新政。
因为外急于要达到这个目的起见,便特地把袁世凯从别的职务上调回来,教他率领一支军马,用护驾的名义,去屯扎在颐和园的四周,意思是要他禁阻太后出 园,使伊不致再无中生有的前来阻挠亲政的推行,而这只是暂时一性一*质,依光绪的打算,只要待新政推行得见了相当的功效,便立即把军马撤回来。岂知袁世凯这个富 于-一一-谋的脚色*,竟立刻就变了心,他本人对于光绪或皇太后,原没有什么好恶;光绪如果另外派人去监视太后,甚至去杀害太后,他也断不肯行什么阻谏,或发生什 么怜悯的感觉。他只是为自己打算。所以在光绪把这个密谕知照他的时候,他的脑神经已在为自己的利害而活动了。他觉得如果他真的照着光绪的话去做,自己虽然 也无不相当的好处,但这种好处,必然是很有很限的;于是他就反过来想,要如他不听光绪的话,反把这个密谕去报告皇太后,那就有不同的结果发生了!他既把自 己的利害作为中心,当然他就实行了第二个策略,竟借着光绪教他围园的命令之便,悄悄地走去谒见太后。他假装着极忠诚的态度,说自己是奉了光绪的密谕,要来 行刺太后,但抚心自问,实觉不忍,所以不惜违背了光绪的旨意,反来告密。他的话虽然是那样的空洞,而且是一些没有实据,但太后竟完全信任了他。于是在当天 的晚上,便由他率领了带来的军队,簇拥着太后,用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直入光绪的寝宫。太后这时正在盛怒之处,也不顾什么体统,竟教人把光绪从床上拖 了起来,连话都不问一句,立即强迫他签就了让还政权给太后的诏书。这一次生死关头的斗争的结果,皇太后便依旧大权在握,恢复了往日的威风;而光绪可就大大 的倒霉了!
从此,太后发誓也不肯饶恕他,无论他说什么话,一概置之不理;当然,光绪对于袁世凯这一次的倒戈相向,自必衔之刺骨,饮恨无穷,可惜他终于不曾报得这 个仇!当他随着太后给这列黄|色*列车载着上天津去的时候,袁世凯所赏赐给他的政治犯的生活,已经过了六七个年头了。&&其实,后来一直到他死,也不曾恢复自 由。
现在,我们看啊!这个囚犯式的光绪皇帝,已走过了他的仇人的面前了!他虽然中有一辆车乘坐,但到了车站,既有那么许多的臣下前来接驾,他怎能一个人躲 着不出来呢?他必须郑重地侍立在太后的后面,接受这些人的参拜。记得往日每逢太后看不见的时候,我和光绪随便说话时,往往也听见他说起他自己对于戊戌政变 的感想:每次,他总是切齿痛骂这个捏造谎话,构陷他的袁世凯。所以我早就怀着一颗极兴奋的心,打算看看他和袁世凯劈面相逢后的神情。
车子完全停止了。太后那一辆车的车门,居然很适当地停在那一方黄|色*一毛一毯的前面;太后大概总是因为袁世凯的面子关系,竟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走下了车去, 凛凛然不可犯的接受袁世凯和他所率领的那引官吏的参拜。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袁世凯所跪的地位比别人特别出一些,因此,他差不多已在太后的脚下叩头了。他 磕得很恭敬,而且依着习惯,一般也向光绪叩头,其实,光绪正站在太后的后面,身一子挺得很直,另有一种往常所不易见到的威严;可是他脸上的血色*,已一些看不 见了,白得和死人的面庞一样,嘴唇更是由白而灰,由灰而黑,变得比什么都可怕。一双眸子里,布满了血丝一样的红筋,仿佛将有火喷一出来的神气。我可说从不曾 在任何人的脸上,见过这样激愤沉痛的表情,要是找一个医生来试验他的心脏的搏击数,必可有惊人的记录发现。我想假使其时的光绪,还有一丝半毫的实权的话, 他必不惜任何牺牲,要把这个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的脑袋砍下来了!而这一片才铺上去的黄沙上面,也将有几许可贵的鲜血渲染着了。除掉他的气愤填胸的表情而外, 光绪并不曾说什么话,手足也不曾动过,他对于这个出卖他的自一由的一奸一臣,显然是十二分的鄙夷:他的过度的冷落的神气,很明白地告诉人家,虽然他的唯一的仇人 &&袁世凯,已在他面前跪着,但他只当没有看见一样。
袁世凯也未尝不瞧见光绪脸上的表情,但他已明知这个可怜的脚色*,决不能再有什么举动,因此绝对不加注意,态度依然极从容,他请过圣安之后,便和太后随 便说了几句话;同时,用来作为接驾大典中的一幕的乐队,也开始演奏了,袁世凯所备的乐队却不是中国的古乐,乃是一队很纯粹的西乐队。大概有二十个人,所用 的乐器和外国行伍中的铜乐队一样,据说:
那一个乐队长乃是由袁世凯花了钱,资送他上德国去专习音乐和作曲的留学生。他的技术,的确很不错,尤其在那个时候,真可说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西洋音乐家 了。他回国之后,便把他所有的时间,全用在教授袁世凯自己所拣选出来的一班少年军官们怎样演奏西乐,想来也已经过去了不少的时候,所以我听他们奏得已很不 差了!
袁世凯因为自己是军人出身的缘故,所以特地故意的把这一次接驾的种种仪式,使之尽量的军队化;除却这一队由二十个少年军官所合组成的乐队之外,他还调 来了大队的军马,一律顶盔贯甲,端端整整地排列在距离月台约百码左右的所在,向太后遥拜。我真不知道袁世凯要他们来做什么?若说是给太后检阅,却不见正式 开一操一;若说是来保护太后,那也无须如许之多,或者可以说他们的数量尽多,但他们有什么能耐,可以保护太后呢?若说是为着要向太后行礼致敬,那末他们又嫌站 得太远了,无论他们磕多少头,太后永远也不会看见。
在这种盛大而庄严的集会上,关于乐队应奏保种乐曲的一个问题,当然必须先于事前排定的。照东西洋各国的习惯讲,逢到有这样类似的礼节,第一套歌曲,必 然是该国的国歌。那末就请袁世凯的乐队奏一支中国的国歌吧!但是抱歉的很!那时候的中华帝国,实在从不曾有人理会过国歌是一件什么东西咧!因此,当我簇拥 着太后从车上走下月台去的时候,那一班铜乐队竟奏起《马赛里斯歌》来。《马赛里斯歌》便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别的人虽然不知道,可是我和我的妹妹两个 人,却早已听熟了,不禁暗暗好笑起来。不过当场却不能直截了当的向太后说明,伊知道了,也许就会教人把那二十一名西乐家(连那队长在内)拖去砍头的。直到 后来隔了好几天工夫,我才从无意中提起这一件事来,并且向伊建议,凑早教那些闲得无事可为的大臣们制定一支中国国歌,以免再有这种类似的笑话闹出来。太后 听了,很表赞同;但不久又忘怀了,所以一直到满清帝国覆亡也不曾有过一支国歌。
太后当时既不曾知道那一班乐队所弄的玄虚,&&用法国的国歌,来欢迎本国的皇太后。&&而且还是初次得聆西乐,心上竟觉得非常高兴。待他们把那支《马 赛里斯歌》奏完之后,伊就特地教李莲英亲自了马,走去把那所有的乐器,一件一件的取过来,让伊自己去反复的验看着。同时还教李莲英辗转的去询问那乐队长, 关于这些乐器的名称,来源,和用法等等的问题。伊虽然是一个纯粹的外行,但伊所发的问题却都很得当,使那乐队长不得不一一从详答复。
奏乐便是这一次接驾大典中的第一个节目,这个节目过去之后,拉着便是各官员纷纷献宝。所谓献宝便是各将自己所备的东西当面贡呈给太后收用。因为臣下贡 献什么礼品给皇上或皇太后,乃是一种公开的,而且是必须的报效。不象此刻一般号称&国民公仆&的官僚们,虽然一样也要收受贿赂,但往往鬼鬼崇崇的惟恐人家 知道;一私一公,比较起来,真不免令人有今不如昔之叹了。可是就他们做官的本身和利害而论,公开的献宝实在更比私下的行一贿来得创巨痛深,大有&十年搜括, 一旦皆空&之苦。因为送的东西一经公开,不但已成众目昭彰,而且当场就能比较了好丑来,所以官做得小些的往往为着要端正献给皇上,或皇太后的贡品,而致尽 倾十年来宦囊之所积。
所以归根结底,这种习惯,毕竟也是弊政之一。就象这一次太后坐着火车上奉天去,路过天津,实在只是一桩小事,接驾虽说是一种尊重的意思,似不可少;但 太后本身既没有什么要庆可贺之事,做臣下的何必又要献什么贡品呢?但那天在月台上跪着的四十多们官员,却个个都拚一性一*舍命的购办了许多最好的东西,带来献给 太后,一个也不敢少。
要把东西献给太后,自然也不能象寻常人家的馈赠一样的送到了就算数,他们必须依着官衔的高下,逐一由本人把东西捧着,或由他们的亲随代他们捧着,送到 太后面前来让伊验看过了才教太监们收下。这一次在天津月台上轮到第一个献东西的自然是袁世凯。他弯着腰,眼睛注视在地上,但神气还是很倨傲,他先朗声向太 后奏道:
&奴才蓄有鹦鹉一对,乃是特地打发人从印度那里觅取来的,为的是要贡献给太后赏玩,以见奴才一片孝心。&
一面说,一面他向一个亲随的挥一的挥手,这个人便立刻捧来了一对一毛一片分红绿两色*的鹦鹉来。鹦鹉原是一种很美丽的鸟类,这两头虽然不敢确信它们实是从印 度来的,但似乎的确更美丽些,更特别些;它们并不用笼子装着,只在脚上各扣着一条绝细的镀金的短链,让它们并肩枉息在一支式样很好看的树枝上。在这树枝的 两端,各有一个白玉琢就的小杯装着,本子里分装着清水和食粮,以供它们吃喝。皇太后一见这件特殊的礼物,心上似乎十二分的高兴;伊还嫌看不清楚,又孝李莲 英去接了过来,捧得约莫离开伊两三尺远近,伊这才可以细细地端详了。其时,我们都不由暗暗在好笑,以为这两头鹦鹉只是一种很平常的鸟类,竟值得太后高抬贵 眼,如此郑重的去赏鉴它们,未免过于重视了!不料二三分钟之后,它们立刻就显出了它们的特长来,以致于使们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原是那两头中的一头,突然用 用极清脆的间调,高叫道:
&老佛爷吉祥如意!&
这一叫,竟把所有的人全颠倒了!尤其是它的咬字正确清脆,听去真象小孩子的说话一般无二,更教人万分诧异。岂知正当群人窃窃私议,惊讶不止的当儿,那另一头忽又喊道:
&老佛爷平安!&
我想袁世凯为着要使这两头小鸟喊出这样清晰的字句来,必然已花了不少的心血,至少限度,必然已教惯养鸟的人,代他花过了不少的心血了!否则就是会叫, 也不能象这样的恰好在适当的时候叫起来。但是不久就有人告诉我,袁世凯实在只费了半年工夫,便把这两头鹦鹉调一教好了。他原想亲自带上北京来进贡的,后来知 道太后此次出巡不久将路过天津,他便特地留下,故意要在万目睽睽之下,显一显他的心思的灵巧,以博太后一笑,其实普通的一般惯于养鸟的人,都能够使它们喊 得象这样的清楚,便是要它们什么时候喊,什么时候不喊,也不是怎样值得令人钦佩的好本领。不过太后听了,总道是十分难得的,驵上不由透出了得意的微笑来。 可是唯有一个,却绝对值会受这两头小鸟的影响,他不定期是直一挺一挺地站着,脸色*灰白得象死人一样,耳朵里似乎塞上了什么东西,全不曾理会那小鸟所喊的是什么 字句&&这个人便是光绪!
袁世凯献过东西之后,别的官员也即依次各把所备的献上来,端的是百货杂陈,美不胜收;如其要一一记出来,非得特地备一册草账不可。而其中有大部分乃是吃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都是生的,因为数量实在太多了,如果全烧熟的话,便容易腐坏了。
现在让我把这到站接驾的四十位官员的底细叙一叙:第一位是总督大人,就是袁世凯,他有权可以统辖直隶全省山东,河南各处的军队,因为他掌握着这样强厚 的实力,所以无论在名义上,或实际上,他总是站在一个领袖的地位上。以下是抚台,专司一省的民政;再次是藩台(布政使),就是掌理全省财政的人;还有臬台 (按察使),他的任务是专司审理一省以内的刑诉事件。这四位虽然很明显地被指定分掌军,民,政,法四种不同的政务,但彼此间的权责,却并没有怎样清楚的界 限划定,往往可以互相干涉或互相推诿。不过这些也管不得他们了!总之,在这四十位官员中,他们四位,都好算是最高级的长官了!除掉他们而外,再轮下去,就 得让道台称尊了。那时候的一个省分,每划分为几道,一道有一个主持的长官,便是所谓道台。论他们的官级和地位,都和如今各特别市的市长差不多,但严格的讲 起来,则又完全不同;因为如今的市长往往要直接和人民接触,那时候的道台,却绝对的不屑顾问民事,他们认为人民是最卑贱的东西,要如一个做大官的人再去直 接和民众接触,便是一桩很丢脸的事情,因此把管理民众的责任,一起都卸在隶属于他们的州县官的身上,即使有特别勤于工作的,也只拣几件比较重要些的事情问 问而已。
在直隶一省之内,中外还有七位官级和道台相等的官员,他们的人数虽然也有七人之多,但他们的任务却是十二分的简单,一般只是管理鼓铸银币的一件小事,统称为造制厂总办。
而且这并不是说因为他们对于鼓铸银币有什么特殊的研究或经验,所以请他们来指导或监督的,只是因为他们要做官,他们的父兄或亲戚,便教他们随便来客串一出了。
这些官员中还有二个更特别的,一个唤做僧纲司。一个唤做道纪司,他们的地位,也和道台相等,可是他们的任务,却和外国的主教差不多,他们所管的只是寺 院和僧道。如其朝廷或督抚大人要起建什么盛大的醮台,便由他们出力主持;如其僧道方面有什么不守清规或礼神不虔的行为,便由他们查明究办;如其敕建的什么 大寺院有房屋坍毁,佛像剥落的情形,便由他们随时派匠修理,使不失其原有的庄严相;&&如此,这位大官便可告无罪于国家了!总括的说一句:这些大官简直个 个都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一浪一人;整日夜但知穿着得富丽堂皇的在人民面前装模作样;一面坐享大额的俸给,一面还需要拼命的搜括民脂民膏;而且往往自命不 凡,骄傲无比,都把所有的政务,悉数责成他们的属吏,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太后的脾气原是很欢喜调换新鲜的和特别的口味的,自从袁世凯的一班西乐队在伊面前初次出现的一刹那起,伊就觉得这些玩意儿怪有趣;再听他们奏了一曲 《马赛里斯歌》之后;越发觉得闻所未闻,禁不住有些手舞足蹈起来。因此,伊便绝不客气的向袁世凯借他们一用,要他们随驾同赴关外:袁世凯当然是求之不得, 立刻就吩咐那二十一位少年军官收拾好应用的东西,爬上那一列兵车上去,准备出发。太后知道我对于西洋音乐也还略窥门径,至少比别人内行些,因此就教我在伊 每次想听他们演奏之前,负责去和那乐队长接洽,如选择歌谱,指定某种乐器独奏等等。那乐队长自己是一个功夫很深的钢琴家,不能说得好一口流利的德国话,在 那时候,也好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阅读分类导航
删帖删文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袁世凯后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