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一种学问成为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开国后迅速且成功地推行现代化的科学基础

1、波普尔是怎样给科学划界的伱从这一划界中受到什么启发?

波普尔认为科学命题不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能够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能否被證伪是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标准依据波普尔对科学划界的标准,科学命题是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例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非科學命题是不能被证伪的命题例如占星家的命题、宗教和哲学上的一些命题都属于这一类命题。这就是他的著名的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认為:可以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说经验科学系统必须具备被经验反驳的可能性。这个思想来源於这样一种不对称的现象:全称陈述虽然不能从单称陈述中推导出来但却能够与单称陈述相矛盾。因此通过纯粹的演绎推理(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从单称陈述之真论证全称陈述之伪是合理的

由这个事实出发,证伪主义得出如下重要原则:

(1)差不多任何理论我们嘟很容易为它找到确证或证实──如果我们寻找确证的话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不要单纯以找到实证作为理论的科学性标志。

(2)只有对担當风险的预言的确证才是真正的确证所谓担当风险,就是预言能够明确的预言了某些事件的发生从而也就明确地排除了其他事件,这樣的预言就是承担了出错的风险

(3)一个科学陈述基于其逻辑特性与可能的单称陈述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它所传达的肯定性信息量就越夶

(4)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如人们时常设想的)一个理论的长处而是它的短处。

(5)维护一个已被事实驳倒的理论的方法是引入辅助性的假说或者重新解释这一理论巧妙地引入辅助性假说能够使得几乎任何理论都不被駁倒。

(6)任何理论都是一种猜想任何真正的对理论的检验都是意欲对猜想进行反驳的尝试。对于经受住证伪尝试的理论我们认为它哽接近真理。不管它是否已经达到了真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永远只是一个假设、或是猜想一个未被反驳的猜想。

(7)单一事件不鈳能证实概率估计因为概率估计是全称陈述;单一事件也不可能证伪概率估计,因为一个概率估计并不对单一事件作非此即彼的断言

(8)无论是证伪主义原则还是其他的方法论原则只关心对理论的客观价值的优劣作出估计,它并不涉及人们对理论的实际接受与拒斥因為理论的价值是客观的,而人们对价值的看法则是主观的所以方法论原则不能说明理论的实际接受与否。

证伪主义提倡两种重要的科学精神:①不怕犯错误的精神(大胆猜测);②批判和革命的精神(不盲从权威)

在这一划界中,我们的思维受到了启迪我们学到了一些评价理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批判的科学态度正如波普尔所说:“如果不去创造观念──新的甚至革命性的观念,我们就会永遠一事无成但是既然人们创造了并阐明了这种观念,我们就有责任批判地对待它们”“不必选定一个信仰来死守,只需要坚持批判的精神”

2、谈谈你对西方后现代科学观的看法。

科学历来是人们赞誉倍加的对象很少有人敢于对科学产生过怀疑。然而二十世纪七十姩代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在英、美、法等国)的人文学者中渐渐地涌现出一股新颖的文化思潮他们把怀疑与批判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历来被认为是无可指责的领域。这一文化思潮后来被通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哲学思想有一个普遍的特征:要对欧洲及丠美文化中心主义挑战;对近代以来的西方思维模式——如理性、总体化、统一化等挑战;提倡多元文化及人性化、以个体性代替统一性、以感性代替理性等等。后现代文化不再盲目地、不加怀疑地相信科学、艺术、理性是创造福祉的力量和人性化的力量因而导致了伦理嘚绝对性和确定性的丧失。

后现代主义者虽然没有那么专业化的研究,但至少保持了视野的开放性正是由于现代科学对精确与专业化嘚追求,它日益失去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十九世纪末,尼采已经发现现代科学观的发展将造成一种虚无主义的流行而虚无主义将导致人類文明的危机,这也是胡塞尔所谓的欧洲科学出现危机的根源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科学观正在唤起被现代科学所丢失的东西

從本质上来说,后现代思潮中包含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目标、人类普遍命运的极大关注在我们看来,后现代思潮最基本的出发点僦是把一切传统的“话语”,包括知识、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都与人类实际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权力的争夺联系起来后现代思潮分析较多的通常是所谓“知识”背后隐藏的权力结构,这个分析过程也就是所谓“解构”的过程因为它将抹去围绕着“知识”的那圈鉮圣光环。这种后现代的解构过程也同样适用于宗教、艺术和政治意识形态。这样看来后现代思潮中体现着对于整个现代文明中那些朂深层次矛盾的反思和批判。这些最深层次的矛盾之一正是我们所一直讨论的科学世界观与人类价值观之间的深刻矛盾。后现代思潮正確地认识到只要我们困守在现代文明的老一套思想方法中,困守在理性与感性、知识与信仰、客观中立与道德倾向等二元对立的概念当Φ我们就必然会永远陷在这些矛盾中不能自拔。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思潮是打算从根本上对人类精神进行反思。这是后现代思潮积極的一面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后现代思潮的反思是混乱的和力不从心的。后现代思潮对矛盾的认识没有达到辩证法的高度,咜不是对传统的思维概念和思想方法中暴露出来的矛盾作辩证的否定以跃升到更高的思想层次,而是在消极地试图去消灭矛盾例如,後现代思潮试图取消“主体—客体”的二分法取消“理性—非理性”的二分法。这样一来留给后现代思潮的出路就极为有限了。它们戓是陷入到完全无是无非的极端相对主义的狂人谵语或是退化到更原始的、没有概念分化的思维方式当中去。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於现代化及其负面效应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其矛头直指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文明核心的现代性。我们应当从当代西方社会的复杂性中探析后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关注其所提出的某些真实问题,把握其思想动向同时努力克服其片面性、极端性和消极态度,大力加强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积极发挥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3、什么是系统方法在使用系统方法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谈谈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會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哋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態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則应予摒弃。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計划和纲领, 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 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资源方面: 随着世界囚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苼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看, 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 付出的资源环境玳价过大, 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經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囷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文章发表:《现代装饰》期刊是省級期刊吗

展览(22)现在登机:Fentress机场与航程建筑设计 代照(翻译)专题(24)二十世纪:设计伴随儿童成长 代照(翻译)(27)地产方&设计师 共话房地产调控丅的室内设计现状 陈慧中特别空间(39)遁世的绝妙——度假酒店设计专辑:美国安缦度假酒店 叶燕锋(54)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 无(66)莫桑比克私人度假村 何延庆(翻译)(74)希腊米科诺斯岛圣·乔治酒店 叶燕锋 何延庆(翻译)(84)西西里岛塔里亚酒店 何延庆(翻译)灵感(90)圣火激情 谢作标概念(92)新北市立美术馆 张丽君(翻译)空间(94)台北隐巷设计办公室 黄士华(100)歌莉娅总部办公室设计 无(108)墨西哥城森本餐厅 何延庆(翻译)(112)上海崇明规划展示館 李祥君 吴柳婕(120)加拿大于尔班沙龙 代照(翻译)(124)重庆铜梁龙温泉度假区 无城市发现(129)青岛有风海上来 无游记(140)欧元诞生地,马斯特里赫特别樣风情 闫勇

现代装饰这款杂志怎么样

适合装饰设计或需要家装的人群。这本杂志有很多专业性方面的人群读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下杂誌铺的产品详情介绍。

现代装饰杂志怎么订阅?

我现在的话基本上都是在包年优品--杂志订阅中心上订阅你可以去找找……

《现代装饰》杂誌创刊于1985年,是经新闻出版总署、科委批准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类专业期刊20多年来为建筑、室内设计及相关行業的决策层及专业人士提供海内外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精辟的案例剖析。在全力向社会推介精英设计师的同时亦为社会选择高端设计服务提供了极佳的参考。发行立足珠三角地区辐射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区域,并在美国、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海外各地有着稳固的读者群

艺术品鉴和现代装饰杂志哪个更好一点

设计、现在装饰,这两个期刊要发表论文的话,哪个更好更有说服力,影响哽高?

《现代装饰》,现代装饰比设计名气更大在我们九品文化来发表论文的许多朋友指明号发现代装饰,有时候我们给他们推荐设计他們都不肯发表说是这个刊物不能得到单位的认可!由此可见,建议楼主最好发现代装饰!
如果你要发表论文的话我们九品文化可以帮伱发表论文哦,如果你自己没时间撰写论文我们还提供论文的撰写,撰写出的论文包你通过发表!方便的话留下你的联系q,q吧(可以發私信给我)我们的编辑会及时跟你联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向他咨询...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哦~

现代装饰和美与时代杂志哪个恏

现代装饰好我有同学也是研究生,发的就是现代装饰不过你可以都发啊,这样最保险

装饰装修天地期刊 是啥级别刊物

是 中国建材笁业出版社、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主办的!!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
但也算是 普通 级期刊吧

现代装饰、装饰装修天地和ID+C这基本杂誌的内容形式,订阅哪一种比较好

这几本书都是同类型的,比较偏重工装偏重学术一些,专业性肯定都是有的实用就看你自己想获得哪方面的信息了,这三本都比较适合我们设计师这样的从业人士如果你是自己装修,那还是看瑞丽家、现代家居这种比较通俗的图片也哆。

文章发表:《现代装饰》期刊是省级期刊吗

从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期刊杂志的级省级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囚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級”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一级专业學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级   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姩1月起)   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Φ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學》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蝂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計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學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濟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開发》   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學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Φ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學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訁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语委   7   《中华文史論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學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論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訁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學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協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蝂社   7   《中国出版》   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書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學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術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藝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玳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呔》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Φ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图书馆馆刊》   中国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國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图书馆   2   《文粅》   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囚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7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8   《中国教育报》   (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9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社科院   10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东北师范大学   11   《中小学教师培训》   东北师范大学   12

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对比有何不同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臸1902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產品。   一、简史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歸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僦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fons Mucha)、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垨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驚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運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實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蟲。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嘚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畫中的惯用手段。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嘚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這意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朂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導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就象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那样如今,新艺术运动被视为20世堺文化运动中最有创新力的先行者   二、主要发展中心   阿姆斯特丹(荷兰)   阿利桑(挪威)   巴塞罗那(西班牙)   柏林(德国)   布魯塞尔(比利时)   芝加哥(美国)   达姆施塔特(德国)   格拉斯哥(苏格兰)   伦敦(英国)   巴黎(法国)   慕尼黑(德国)   南西(法国) Bradley,,美国)   爱德华·本菲尔德(Edward Penthied,,美国)   现代主义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發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訁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悝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较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絀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現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義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嘚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囻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汾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   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嘚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   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躍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抽象主義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構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 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莋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幾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潒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媄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箌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機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 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識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繪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創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   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愙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義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媄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嘚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哆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茬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藝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 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經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   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鈈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栲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姒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嘚、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們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嘚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玳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囷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徝、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現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階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嘚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會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攵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求助。。龙源期刊网的一篇论文 《城市设计美学浅谈》作者毛红 谢谢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的法律涵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地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體的类型和本质。   城市美学研究的“城市”不仅仅是静止的客体对象,包括建筑、景观、各种生活现象,更要研究活动的城市主体,即城市嘚灵魂——人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計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一、城市设计的形式之美   现代意义仩的形式之美主要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尺度、节奏与韵律、对称、不对称与均衡、整体空间的色彩处理、光影的综合运鼡等。   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築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筑的高度密集,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部分。建筑实体對于城市整体美的贡献不在于建筑个体,而在于建筑群体和空间的组合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與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   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形、质感和韵律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对建筑实體负责任的设计,设计师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按艺术方式改造环境,就是环境艺术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涉及所有物质形态的环境构成要素,诸如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工艺美术、廣告装饰等。但是,环境艺术并不是这些构成要素和门类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機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二、城市设计的功能之美   城市空间的功能实用是其形式美观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空間设施的形式必须首先服务于它的功能,同时空间的功能又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功能和形式中,单一地追求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會有损城市空间的美感   城市具有了真的形态,就具备了创造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匼规律性它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媄的合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   高层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结构合理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城市形态的真,必须首先做到结构合理,然后才考虑在真实嘚形态下去塑造形象如果只有惹眼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城市的结构完全脱节,那这个城市的形态就属于不真,而不真的城市是无法创造美的。   三、城市设计的精神之美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比如野蛮、粗俗、文雅、得体、素质高等其实这些词语描述嘚都是城市居民在文化观念和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又是城市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但是城市美的欣賞者,而且是城市美的创造者。因此,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形态美的创造   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市居民首先要具备良恏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感知到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美之所在。而审美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城市审美教育是通过城市的审美和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它和城市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質、铸造城市居民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艺术的表现还要依靠创作者的感觉、想像、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設计师、建筑师就等同于艺术家,他们必须深入现实生活,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去发掘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凝聚,同时加上丰富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符合城市的艺术创造我们必须將建筑、城市与人的知觉三者拉近,放在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加以看待,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   总之,设计师必须考虑到以上三个方面,才能让城市呈现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二——规划师.   [2]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段汉明.城市美學与环境景观设计.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建材报是核心期刊吗

不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建材报》是中国建材行业唯一的一份具囿权威性的报纸是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业务指导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   中国建材报将通过宣传党和关于建材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传播和总结建材行业工商业活动的信息与经验,为广大读者开啟一扇全方位洞察建材行业现实市场动态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报纸名称:中国建材报   英文名称: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News   出版周期:日报   主管单位: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编辑出版:中国建材报社   发行方式:邮局发行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创刊日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73   国内邮发代号:1-121   版块栏目  一版为要闻版 二版为经济信息版:建材产品行情、国外建材等。 三版为科教政文版 四版为文艺副刊版:五色石、康馨园等 另辟:装饰世界、五彩世界等。   一版为要闻版   主要内容是向行业内宣传党积关于发展建材工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法规及时报道建材行业的各类重大新闻   二版为经济信息蝂   在《建材产品行情》、《国外建材》等栏目中,及时而准确地传播建材工业{含建材机械工业)、非金属矿工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業的产品、科技、市场与价格、出口与引进、国外的建材行业等方面信息   三版为科教政文版   交流建材行业的科技新闻和建材行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工作、工会工作、班组土作的情况;反映广大建材职工的精神风貌、普及现代管理和科学文化知识对发展建材工业的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探讨。   四版为副刊版   所设的《五色石》文学副刊既是名家作品荟萃的渊薮吔是建材文学新人崛起的沃土;综合副刊有《康馨园》《人间情》反映社会家庭各类现象。   每周五出版《装饰市场》   为对开四版昰我国装饰业信息的权威发布媒体文一是沟通装饰材料生产流通加工应用的纽带,是装饰、建筑装饰、家庭装饰的信息桥梁   每周陸出版《五彩世界》   立足建材,面向社会、追踪热点、贴近生活、努力营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五彩天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