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小说的主角有异能到海底寻宝在海底捡东西会涉及法律问题么?

海洋小说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海洋小说》是2006年6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黑洁明。
海洋小说基本信息
书名:海洋
出版日期:2006-6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定价:¥4.50元
海洋小说小说内容
上天明鉴,她真的不是故意要偷窥,
只想弄清楚同是老板为何命运大不同?
她忙得像陀螺,
他却悠闲四处晃。
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被逮个正着,
她干脆光明正大地与他攀交情、结善缘。
瞧他身材壮硕魁梧,
堪称猛男一名,
没事竟然跑去买一堆精致的女性内衣?
那些东西是买给她穿的?!
这下她真是丢脸丢到太平洋去了!实在忍不住说一句,反对之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这么一个充满无知和偏见的答案,居然堂而皇之的排在第一位。难道社科类的回答就不用考据,信口开河?&br&&br&这个回答确实符合一些不了解网络小说之人的肤浅认知,这种人知乎上不少,偶尔看过几本武侠小说和小白文就以为了解了所有网络小说的套路,然后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开始抖机灵。不能不说这种对通俗小说的误解确实很有市场,满足了某些人对武侠或网络小说的偏见。&br&&br&靠谱的答案其实有,&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修真小说的世界观和体系是怎样的? - 范翔宇的回答&/a&&br&&br&回答之前先容我吐个槽……&br&&br&&blockquote&老师所问的修真小说,实际上准确来说,应该是玄幻小说里的分支——仙侠小说。&/blockquote&&br&第一部分就是错的。修真,仙侠和玄幻是有明显区别的,仙侠源于还珠楼主之蜀山剑侠,修真小说则是起源于仙侠小说,脱胎于《飘渺之旅》,这两者是有继承关系的。而玄幻小说这一术语则源于黄易的小说,“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宣告诞生了,这个小说品种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将仙侠说成玄幻小说的分支,简直荒谬。一个是源于东方文化土生土长的独特类型,一个是中西合璧交融的新类型,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没有考据和最基本的了解,就敢大开谬言……&br&&br&&blockquote&首先看了大家的回答,实际上这类小说,真的没有各位说得那么学术和严谨,更遑论“考证”。其中的各种情节安排,即使是对佛教道教稍有了解之人,都会发现完全是一派胡言,只不过是用了自己的妄知识,加上一些佛道儒三家经典的专有名词,制造出来的一种亦真亦幻的意淫小说罢了。&/blockquote&&br&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一段,简直让我无力吐槽呀……那个坐井观天的青蛙振振有词的告诉你,世界就是井口那么大,不信你看,然后知乎上的青蛙们一看,哦,是的……就是这么大……&br&&br&所谓的有10年玄幻小说阅读史?我严重怀疑他说的是真的,他确实只看过玄幻类小说……我猜他绝对没看过蜀山剑侠传,没听过徐公子胜治,不知道减肥专家……或许看过《诛仙》,但肯定不知晓《罗浮》《尘缘》《神游》《黄庭》《仙葫》《问镜》《仙路烟尘》《小仙有毒》《幽冥仙途》《乱世铜炉》《风起紫罗峡》……&br&&br&吐槽完毕,回归正题。&br&&br&&br&&b&中国修真小说的世界观和体系是怎样的?&/b&&br&&br&客观来说,这位朋友之后的总结确实有一定代表性,博君一乐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失之于浅薄,将井底看到的风景当成世界全部的真相,对真正想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人却毫无帮助,想要了解中国修真小说的世界观和体系,你要明白这么一个现实,首先,修真小说的体系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还珠楼主开始,广泛融入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小说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从传奇、神话、小说、笔记小说、儒释道典籍中吸取养分的过程,数以万计的网络小说作者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体系,不断融入当代人的世界观,不断增加合理性,使得体系的逻辑愈加自洽。&br&&br&从一个长远的眼光来考察整个网络小说的典型创作模式,是这样的,一个作者因为灵感,开辟一个流派,然后不断有新的作者加入进来,借鉴一些东西,加入自己的一些东西,不断的微创新,不断的迭代,如果你的创意确实好,写得好,就会被之后的作者借鉴,学习。修真体系这种源于中国佛道的修练体系在这种迭代过程中,不断被发展,你的灵光一闪,我的意念一动,天雷勾动地火,一个全新的想法就可能产生,扩散,弥漫,学习,借鉴,改变,进化。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充斥着这样的过程。确实有些作者在这个过程生硬套用佛道儒三家经典的专有名词,在小白文群体中,这种现象尤盛,但更多地优秀作品却也绝不是一句一派胡言就能否定全的,大量的优秀作者在不断汲取之前作者的优秀之处,完善自己的设定,使之更加合理。&br&&br&在网络这个扁平化的社会结构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灵感转化的效率,远远高于纸质书时代的,因为只有足够快的迭代速度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网络文学本身的快速迭代是传统文学难以想象的。这是网络平台本身和文字这种特定载体结合成的独有特点和优势。&br&&br&想要了解当前的所有修真小说的世界观和体系,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各种变种,而这个答案:&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修真小说的世界观和体系是怎样的? - 范翔宇的回答&/a&&br&将网络时代以来仙侠修真类的各个大的分支进行了一个梳理,可能是网络文学界第一次对仙侠修真小说系统性的梳理。对了解流派发展很有帮助,文章的重点其实不在于修真世界观和体系本身。而在于修真世界观及体系的分类和变化过程。&br&想要了解最初的修真世界观,我们应该追根溯源。修真小说事实上是脱胎于传统仙侠小说,而传统仙侠小说是起源自蜀山剑侠传。基本上所有的仙侠类作品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渊源和影子。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一番。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蜀山剑侠传的世界观及其体系,比如孔庆东先生,他曾著有一篇论文: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如果只是想简单了解下修真世界观和体系,看之前推荐的那个答案即可,如果想更具体,更学术的了解,不妨看看这篇论文。&br&&br&&br&&blockquote&
还珠楼主是民国武侠小说中“奇幻仙侠派”的集大成者和卓越代表。还珠楼主原名李善基,重庆长寿人。他自幼随父遍游群山,尤好峨嵋、青城,曾三上峨嵋,四登青城,与山中佛道修士颇有交游。他12岁丧父,随母往苏州投亲,改名“寿民”。1929年移居天津,在报社任职并兼职家庭教师,后在傅作义、宋哲元等人幕下做过中文秘书。“七·七事变”后,日寇利诱他任伪职,遭拒绝,因此遭受了近三个月的牢狱之苦。抗战胜利后,举家南下上海。这一时期他专心创作,与正气书局合作,出版了大量作品。1948年搬家到苏州。解放后,还珠楼主转向戏曲写作。1961年因病去世,享年59岁。&br&&br&
还珠楼主的主要创作成就体现在“奇幻仙侠”上。他的作品以《蜀山剑侠传》(简明起见,下文一律简称《蜀山》)和《青城十九侠》为中心生发,上枝下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剑仙神魔世界。《蜀山》糅合了神话、志怪、剑仙、武侠等超长篇章回体小说,正传50集、后传5集,合计329回,约500万字。小说最早于1932年在天津《天风报》连载,后由天津励力印书局出版单行本,作者南下后转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br&&br&
与如此宏大的篇幅相应,是小说中丰富、博大的思想内容。还珠楼主把平江不肖生开创的民国武侠小说奇幻仙侠类推向了气象万千、博大精深的高度成熟境界。小说写以峨嵋派为代表的正派众剑仙与各种邪魔外道的纠葛和斗争,展现给读者的,首先是一个想象高妙奇绝的“异度空间”。在作者“物理的玄理化、玄理的物理化”[1] 第二章的思维下,种种怪兽灵禽、山精海魅、奇花异草、飞剑法宝、异人飞仙、仙境魔域的描写无不生动形象,这些要素交织而成的正邪斗法、修道历险、天人交战、应劫飞升等场面更是引人入胜。其次,对各地山川人民风物的纯熟描写,特别是自然风光,体现出还珠楼主在写景方面达到的高度,具有把山川美景和神话仙境完美结合并上升到诗意境界的深厚功力。最重要的是,小说对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全面的艺术化阐释。自唐传奇以来,儒释道思想一直在武侠类文本中闪现,但能把这三家精义熔于一炉并在作品中转化为无数具有美感的诗化意象者并不多见,而还珠楼主即其中一家。&br&&br&
即便《蜀山》如此博大精深,它毕竟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这相对来说是边缘化的文学,和严肃文学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于是,关于武侠小说,向来就颇有些偏激的言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武侠渐热,武侠小说理论研究也开始起步。其中对武侠小说的历史评价问题,逐渐露出水面。谢桃坊[2] 全面否定现代的武侠小说,在产生背景、思想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把现代武侠小说打入了深渊。袁良骏[3] 相比较之下,观点比较客观,他对古典侠义小说的思想题旨、创作方法、语言应用都做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对民国武侠小说的评价却主要集中于对其消极避世的反动思潮、暴力宗派斗争、色情描写和小说模式的简单重复再造的猛烈抨击。在批判这些罪状之时,《蜀山》是最常用的靶子。此外袁先生还有一篇文章[4] 专门评论这一武侠史上的名作,肯定了还珠楼主的想象力、笔力、文学修养,但重头还是在批判其五大罪状:逃避现实;剑仙小说的恶性发展;模式重复编造长篇大论;恐怖、色情描写;结构上的散漫、矛盾和疏漏。&br&&br&
陈平原[5] 1124则代表了另一种声音,提出要以类型研究的方法来系统地研究武侠小说,要认识到作为一种特定的“小说类型”的武侠小说,以及作为一种“通俗小说”类型的武侠小说。我以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眼光和态度。上面谢先生显然没有承认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通俗文学类型的存在。用并不适合武侠小说的理论来考察现代武侠小说,自然处处牛头不对马嘴。正如有西方学者指出:“把大众艺术当作‘高雅艺术’(个人的、有活力的、非功利的、有趣的)提出来或作为‘高雅艺术’来接受,这也就是大众艺术的死亡。”[6] 袁先生对作为一个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的认识是有进步的。作为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确实不能避免他所批判的种种。武侠小说是“适俗”的,但这不等于“媚俗”,特别对于优秀的武侠小说家来说,总是有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人生、世界之领悟的坚持。武侠小说之幻想性,并不能简单地用“逃避现实”的罪名一棒子打死,其中必然有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袁先生举出的武侠小说之种种通病,是通俗文学难免的痼疾,但对于优秀的武侠小说来讲这些是次要的。我们不必执著于这种角落里的东西,应该注目于武侠的主体内容。&br&
陈平原认为,找出武侠小说的“基本叙事语法”以及找出这一套语法形成的原因,是武侠小说类型研究的重要工作[5] 1134。对于《蜀山》庞杂的思想内容来说,其“基本叙事语法”显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奇幻仙侠派”的登峰造极之作,《蜀山》与一般的描写现实世界的武侠小说不同,它有着更为广阔、系统的生命观和宇宙观。《蜀山》洋洋洒洒500万言,其内容的核心,是有限的生命个体通过艰苦而漫长的努力,冲破生命的有限性,而获得自由和永恒的成长史。这是一段追求超越和拯救的生命历程。在这整个过程中,包含了还珠楼主系统的生命观。而这是《蜀山》的基本叙事语法的所在。本文即尝试探讨这一生命观系统的具体架构。&br&&br&
一、世俗人生的悲剧性体认&br&&br&
《蜀山》以它对神怪虚幻世界的想象驰名,但事实上它对现实的世俗生活也有许多浓墨重彩的集中描写。这些现实生活的描写,主要是交待剑仙修道以前的俗世经历,是剑仙整个生命旅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这类描写贯穿着全书始末,镶嵌在一段段上天入地的仙魔斗法情节之间。有意义的是,这些尚处在凡人形态的剑仙的世俗生活,往往是富有悲剧色彩的。&br&&br&
小说开头写归隐旅途中的李宁父女。李宁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言下凄然,老泪盈颊”[7] 2,展现了一个陷入穷困潦倒绝境的失意遗老的矛盾痛苦的内心图景。又通过李宁和旧友周琅的谈话,交待了他家破人亡的惨遇。尘世生活的困境,是他入山修道的直接原因,虽说按照还珠楼主的理论,必有其前世的因果所在。&br&&br&
小说20至22集,用十几万字的篇幅集中讲述了欧阳霜、黄婉秋婚变,双方子女又为母报仇的人间惨剧。这一部分情节完整而曲折,可以抽取出来作为一部独立的中篇小说。黄婉秋由于爱情上的失败而产生强烈的憎恨,竟然设下毒计把她的情敌,也是多年友伴的欧阳霜害死,在自己遭报后,又驱使其女瑶仙等人踏上复仇的不归路,几乎毁掉了他们的一生。在这个故事里,还珠楼主展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而全面的洞察,人性中善与恶、爱与恨、自私与利他、绝情与宽恕、毁灭与拯救等等主题相交织,加上作者那种可使人身临其境的描画之功,相信任何人读了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故事里,现实的惨剧还是由一种超越的力量——剑仙的出场得到拯救的。垂死的欧阳霜被郑颠仙救去,甚至还入了门开始修行;绛雪瑶仙误入妖窟,也是由正派剑仙挽救出来。&br&&br&
与这个极富戏剧性的例子相比较,峨嵋派掌门“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夫妇的出家经历平淡得多,但更加富有形而上的意味。齐漱溟世家望族出身,与青梅竹马的表妹荀兰茵成婚,生下一子一女,生活可谓美满幸福。但兰茵一句“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人生百年,光阴有限,转眼老大死亡,还不是枯骨两堆”,就道破了这种理想化的世俗生活的局限与虚幻。所以才有之后的齐漱溟峨嵋求道,最终举家修仙的事。齐家的例子,无疑更贴近一般的世俗生活,就因如此,它就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终极关怀。那就是致力于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追求生命的自由和永恒。&br&&br&
《蜀山》 17集写到凌云凤误入深山侏儒小国,巧遇上古黄夏国孑遗之民。还珠借韩仙子之口,道出了这一国的兴衰史:“因为万年前拥有广土众民,丧心病狂,不知自拔,内媚外争。刁狡贪欲,竞尚淫佚,又复惧怯自私,以致土蹙民贫,人种日益短小,终于亡国,几乎种类全灭。”[8] 645还珠以艺术夸张的手法,说明了恶劣的人性作用之下,人类外部和内部世界的变异。这又是一出凡人难以避免的悲剧。联系还珠写作的现实背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br&&br&
《蜀山》34集第1回中有一段描写川峡纤夫的文字,向来备受推崇:&br&
这一临近,才看出那些纤夫之劳无异牛马,甚或过之。九十月天气,有的还穿着一件破补重密的旧短衣裤,有的除一条纤板外,只拦腰一块破布片遮在下身,余者通体赤裸,风吹日晒,皮肤都成了紫黑色。年壮的看去好一些,最可怜是那些年老的和未成年的小孩,大都满面菜色,骨瘦如柴,偏又随同那些壮年人前吆后喝,齐声呐喊,卖力争进,一个个拼命也似朝前挣扎。江流又急,水面倾斜,水的阻力绝大。遇到难处,齐把整个身子抢仆到地上,人面几与山石相磨。那样山风凛冽的初冬,穿得那么单寒赤裸,竟会通体汗流,十九都似新由水里出来,头上汗珠似雨点一般往地面上乱滴,所争不过尺寸之地。[9] 143&br&&br&
一般人都以此文字证明还珠楼主卓越的写实功力。但也有人感觉到这段描写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我每读到这段描写,常感到还珠是在借题发挥、抒写自己生活的感受。……天津人把生活负担叫做‘拉套’,挑上生活的重担就好像套在大车上的骡马一般‘上了套’;还珠是在奔波劳碌中挣扎多年的人,他难免有一种‘拉套’的感觉,写着写着就不禁借题发挥一点自己的感慨。” [10] 且不管还珠本人是否有这个寓意,可以肯定的是,这又是芸芸众生悲剧的一个代表。其实,以还珠的眼光来看,作为凡人的李宁、黄婉秋、齐漱溟夫妇,甚至上古小遗民,以及这里没有提到的许多异类生灵,与这些纤夫相比,又有何不同呢?如此卖力挣扎、耗费生命,所争者,“尺寸之地”耳。与无垠的宇宙时空相比,他们追求的东西,实在太过渺小。&br&&br&
这个残酷的现实,必然要引起对拯救之道的探寻。还珠的答案是高度理想化的、艺术化的,那就是通过修仙超越有限,实现永恒。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把艺术虚构和现实相混淆。否则对此小说的评价,又会得出那种文字暴力式的结论。二是“悲世”不等于“厌世”。也就是说,还珠的生命态度,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他的积极,体现在以修道形式体现出的完善自我的不懈努力,体现在修行者对世人疾苦的关心和救助。这里展现的是佛家的勇猛精进和慈悲。总之,悲世思想,是还珠楼主生命观系统的基础与出发点,为他的超越理论的衍生提供了基本的动力。&br&
《蜀山》主要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步步侵逼,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还珠的个人经历,亦是漂泊无定。做过幕僚的他,又深感官场斗争之黑暗。这些反映到他的小说里,自然会有尘世生活之悲苦来。此外,自幼深受儒释道传统文化浸染的他,思维带着一种宗教色彩,亦是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佛道两家,重于俗世悲苦的描述,尤以佛家为最。还珠的悲世观念,与此传统可谓一脉相承。&br&&br&
二、生命形态的全方位阐释&br&&br&
悲世思想,解决了超越的必要性问题。那么,接下来,还珠又是如何解决超越的可能性问题呢?&br&
在还珠楼主那里,关于生命体的组成结构,有很多“术语”般的名词。如“元神”、“真灵”、“元灵”、“元婴”、“躯壳”、“内丹”、“元丹”、“生魂”、 “残魂”等等,名目繁多,颇让外人难分泾渭,不得要领。详细理清这些名词的关系,不是此文的重点,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要体会到还珠楼主在这些生命形式之中反映出的生命意识。大致说来,“元神”与“肉身”二元相对应,组成了一般生物的基本形态。在小说中,这一法则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甚至也适用于植物。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元神”显然处在决定性的位置。肉身可以替换,但元神不可灭。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还可以分化成多个,就是所谓的“三尸元神”、“九命元神”等等。修炼到一定程度可以炼成“元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比肉体更高级的躯壳。元婴也有元神,故元婴也可借用,如干神蛛,就借用了妖物“万载寒蚿”的元婴。元婴修炼到了一定程度,经过“天劫”的考验,内外功行圆满,就可飞升成仙。纵观这一过程,可以断定的是道教生命哲学对还珠楼主的深刻影响。我们显然不会把这一套理论搬到现实中来,但是其中反映出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力的崇拜和不断加强的愿望,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有人说,还珠笔下的剑仙“表现出人类战胜自然、战胜死亡的强烈愿望和对人体潜能、人体智慧的自信求索&[11] 256,用来说明这一点是再贴切不过的。&br&&br&
还珠创造的这一超越之途,适用于所有的生物。《蜀山》里面,有许多非人类生物修道的例子。飞禽有神雕佛奴钢羽、古神鸠、独角神鹫等;走兽有天狐宝相夫人、母猿袁星、猿长老等;植物有芝人芝马,还写到了通灵的花木之灵;此外还有种种异类怪物,如火人火无害、龙道人等等。总之,一切有生之物,还珠都给了他们超越的机会。我们可以说这里体现的是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但也许更重要的是,还珠楼主这种扩大化了的生命意识。他眼中的生命不只在人类身上闪现,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普遍特质。在这时他的视点突破了作为个体人的限制,颇有与天地合一的意味。他感受到的是整个天地,那么他看到的也就是天地间的一切生物。&br&&br&
说到这里不得不牵扯到《蜀山》的世界观。叶洪生曾经说过:&br&
至于还珠对佛教“六道轮回”说法,基本上是认同的。所谓“六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言,为众生轮回之六次元道路。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为“三恶道”,造物主分别依其行为善恶多寡而决定其投生于那一类(以上见《法华经》),但还珠小说却将三善道及畜生道放在同一个平面世界来谈,回避了另一度空间的饿鬼道与地狱道。如《蜀山》中谈鬼,一般专指人死后之灵魂;对修道人则谓之“元神”;唯有小说邪派人物“冥圣”徐完,是由阴魂修炼成的“妖鬼”,统率鬼兵鬼卒。奇怪的是,还珠选的鬼国既非阴间地府,亦非自古相传的酆都城,而是在历代诗人发思古幽情的北邙山!&br&&br&
因此还珠小说虽常提“轮回”一词,实则却不受造物主的控制,迅即由僧、道高人运用法力将人“死”后的灵魂或元神送往别处转世投胎——没有“下地狱”见阎王、判官这一套陈腔滥调。至其所谓生死,亦不是看肉体是否存在,而是以灵魂之有无为准;故“兵解”(借杀身解脱)云云,散见全书。[12] 134&br&&br&
叶先生此说,基本是合适的。《蜀山》营造的仙魔世界,基本上是一个单层次的世界。仙魔斗法的世界和人世,只是距离之隔而已,尽管往往相隔很远,但毕竟是在同一个层面上。书中峨嵋开府一节,群仙在峨眉山巅观佛光,而此时“云层以下,各庙宇人家,已上灯光……不时传来几声疏钟、数声清磬……知道此时,半山以下正下大雨”[13] 481,仙人在山顶,凡人在山下,两者只有半山之隔,可说近得是伸手可及了。读者至此,分明感觉到剑仙凡人虽有别,却原在一片天地间。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习惯上总是与人间并置的天庭和地狱,在《蜀山》里面实际上是缺失的。虽然书中提到了“紫虚仙府”及在其中任职的“大罗金仙”的存在,但这只是虚设,它并不介入还珠楼主构造的现实与幻想世界。同样,地狱、阎王之说,《蜀山》中更是难觅踪迹。于是《蜀山》中各类生灵的活动,呈现出一种各随自己的生命意志活动的自然面貌,颇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味道。在此,还珠又借助道家阴阳五行消长以及太上感应等学说,创造出这个世界里的“自然规律”。如此一来,他笔下的这个有生世界,就可以自足地运转起来了。&br&
《蜀山》中天庭地狱的缺席,体现了它和传统的神魔小说的区别,更多地体现了它作为一种武侠小说的特征。因为还珠楼主和其他武侠作家一样,着重于人的生命境界的探寻,而不是要进行某种封建式的观念说教。还珠楼主这种自然的、包容的生命观,正是民国武侠小说现代性进展的一种重要表现。&br&&br&
三、生命超越之途的苦难架构&br&&br&
在必要性和可能性具备的情况下,生命超越之途自然要开始向前延伸。《蜀山》中这个漫长的超越之旅,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修行和超劫。&br&
修行包括内外两方面。修行者“凝炼元神”,炼成“内丹”、“元婴”,这是内在的功夫;同时修道者又要不时外出行善积德,这便是所谓“外功”的积累。“元婴”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脱去躯壳,自由活动,这便是逍遥自在的散仙了。&br&&br&
然而散仙每逢490年就会遭遇“天劫”,即“道家四九重劫”,在应劫过程中,该散仙之前的种种为恶为善,都要算一次总账。如果过不了这一关,轻则“兵解转世”,重新开始修行;重则“形神皆灭”,一切化为乌有。散仙自成道之日起,要连续经过三次“天劫”,才能成就不死之身。这时,内外功行圆满者飞升“灵空仙界”成为天仙;而功行有缺者则成“地仙”,不受天府之拘。然而残酷的是,地仙2190年中又有三次重劫,其影响和“天劫”相似。&br&&br&
“应劫” 是超越道路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故它成为《蜀山》叙事的重心。全书从头至尾不停为“峨嵋三次斗剑群仙大劫”铺垫,种种枝节事件都与此事件相关联,这一未来大劫可说是全书暗含的叙事中心。可惜“峨嵋三次斗剑”还没到来,还珠就因故搁笔,这已成永远的遗憾。有学者如此总结“应劫”的意义:“剑仙、怪魔都要逃脱‘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难。不同者,剑仙以行善来避劫,怪魔用行恶来逃劫。两方面寓示了一种共同的形而上意义,就是人对自身命运的不懈抗争。”[14] 347这是很有见地的概括。就“抗劫”这一方面来说,的确是体现了人的伟力,反映了还珠生命观积极的一面。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天劫”系统的苦心经营,又是还珠某种辩证思想的展现。而他把“天劫”的判定权交给冥冥中的造物主,或者说某种抽象的“自然律”,这就相当于把命运的自主权交还给了人自身,由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将来,这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br&&br&
在修行与超劫过程中,始终包含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因果轮回的作用。在《蜀山》里面,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轮回圈子里活动,没有谁可以跳出这个圈子。这个因果法则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因果报应,即你的心念言行种下了某种“因”,以后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报”;二是轮回转世,即一段因果未了结,则在你“转世”之后,依然要承受那个“报”,生生世世而不息,直到获得了断为止。&br&&br&
因果轮回在超越之途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不了因果,即使内外功行达到要求,也不可能飞升。故道行愈高者,对此愈是注重。如前辈散仙圣姑伽因,因当初不顾好友相劝,必欲教化恶徒崔盈,誓言道:“我自己甘愿受累,即使此女真个犯规叛师,淫恶不法,我也加以容恕三次;只她第四次不犯我手,决不亲手杀她。我必将她感化教导,引使归正才罢;否则有她在世一日,我也留此一日,不了此事,决不成真。”[9] 6就这一席话,致使圣姑自己坐“百年死关”,直至300年后峨嵋派消灭崔盈,才得飞升证果。又如小说33集第4回所述“女恶人”诸生经历,更是曲折惨烈得超乎想象。此女因当初为恶过甚,导致后来几十次的转世,一边身受惨死的孽报,一边行善积德减消罪孽。同时高僧大智禅师因为对此女曾许下“不度此女回头,决不证果西归”之愿,也被牵扯其中,这个“我佛如来座下第四十七尊者”的转世者推迟证果500多年。&br&&br&
如此种种超乎常人想象的因果轮回之说,散见于全书始末。这一思想,显然是佛家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本是佛教教义的重要内容。还珠将它借用过来,并自己作出了艺术化的阐释。因果轮回思想的存在,是人们对人情事理的理想化想象的产物,这里不去讨论它的真伪问题。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对待生命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追求一种完满的、彻底的、没有残缺的境界。这是生命运动所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尘缘已了”,把外在干扰归入了“无”,剩下的是生命内在的完满自足。表面的“无我”之下,是与宇宙和谐的大我。这里我们分明看到了老庄的逍遥和禅学的微妙。&br&
其实,从超越之途的表面来看,它更多地闪现着人的力量、人的情感的光芒。对人的至情至性,还珠是极力赞颂的。他在给徐国桢的一封信中,谈到《蜀山》的创作观念:“惟以人性无常,善恶随其环境,惟上智者能战胜。忠孝仁义等,号称美德,其中亦多虚伪。然世界浮沤,人生朝露,非此又不足以维秩序而臻安乐。空口提倡,人必谓之老生常谈,乃寄于小说之中,以期潜移默化。故全书以崇正为本,而所重在一情字,但非专指男女相爱。”[1] 第一章从这段话可得知,还珠否定形式化的、表面化的“美德”,而推崇出自人本心的真情感。这些情感,包括了亲情、友情、爱情(超越了肉体关系的精神恋爱)、师徒之情等等。而这些真情,正是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超越之途上不可或缺的支持和动力。&br&&br&
小说中的主角之一李英琼,就是至情至性者的典型形象。她对老父李宁、对其师妙一真人夫妇、对朋友余英男等等,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热爱。小说3集第8、9回写她在山洞中照料生病老父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善解人意、体贴入微而又孤苦伶仃的孝女形象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实在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李英琼是小说中遇合最奇、成长最速的人物,后来更暗示她将是峨嵋的下任掌门人,这一切都和她的真性情有着莫大的关系。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忍大师用坚不可摧的“金刚愿力”布下的情关横木,被仙都二女点点热泪顷刻化去[13] 316;神僧天蒙禅师为帮助师兄一同成道,竟迟却千余年飞升,千余年来一直“累世相随,救渡扶持”[13] 480;大魔头鸠盘婆本应惨遭天劫,形神俱灭,却因为死前一念天良送走徒弟金银二姝,由此最后侥幸逃得一丝残魂;而金银二姝也本应被师父夺去元神,但其 “真诚忠义”,却又感动了鸠盘婆,保全了她们性命[15] 462—463;碧城仙子崔芜受谢山之托领养幼小的仙都二女,说道:“如此佳儿,我便为她迟转一劫,也所甘心。”[13] 297……凡此种种,贯穿全书。&br&&br&
在还珠这里,人世的情感道德也被有机地整合到他的超越系统中来。这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近于儒家的“仁”,合于儒家忠恕节义之道。肯定人情、人性,这是另一方面的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是对超越之途中人的个体价值的又一次张扬。&br&&br&
要提出的是,还珠笔下人的真情真性,有它理想化的色彩在内。主要的一点是,它是拒绝欲望的。“从还珠楼主小说的表面上看来,他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可是从小说的演变之迹中去寻找,可以找到一个‘爱情至上主义’。因此他的笔下,把男女之‘爱’与男女之‘欲’,看作两个极端,可以绝对分立,不相混杂。而且天堂、地狱两条路的分歧点,就从这个关头出发。”[1] 第二章如果是真诚的感情,那么还珠就把它搬到“至上”的高度;而如果是肉体的欲,则还珠视之为毁灭的先声。可见还珠的思想,是有其独特的考虑和设置的。正如叶洪生说,还珠“描写神驼乙休大闹铜椰岛、峨眉群仙联手消弭地心奇祸;描写尊胜禅师渡化尸毗老人;描写鸠盘婆因偶发善心而在遭劫时幸保残魂等等,莫不表现出还珠生命哲学中心——人道主义思想——“仁”的力量无穷发挥;因能感天动地,化险为夷。凡此,皆合乎儒家忠恕之道,而非独以谈玄说偈、怪力乱神为能事耳!”[12] 145&br&&br&
文学是人的学问。关注现实社会人生,体现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是每个合格作家的义务。作为通俗文学大家,还珠楼主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是经得起考验的。他看待人世的悲悯眼光,对生命超越苦难与困境的关注,体现出他多方面扩展的独特生命观。这一思想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对生命力的肯定与张扬。陈平原说:“在我看来,武侠小说的根本观念在于‘拯救’。‘写梦’与‘圆梦’只是武侠小说的表面形式,内在精神是企求他人拯救以获得新生和在拯救他人中超越生命的有限性。”[5] 1138《蜀山》这个奇幻迷离的“大梦”,无疑也是在讲拯救,但这个拯救的内涵,与引言所说有所不同。《蜀山》的拯救,主要是自我拯救。意即通过生命自身的实践超越有限,实现永恒。他救只是这个过程中的环节之一。这是一种彻底的拯救,与一般武侠小说相比,显然意义上有更加深远的延伸和开拓。这种深化发展,体现着还珠透彻、通达的生命观。&br&
还珠的一套生命观,显然建立在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的基础上。可以说《蜀山》一书,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艺术化的综合性阐释。这么说来,《蜀山》是传统的。但是同时,《蜀山》也是超越传统的。而这种超越,就在于还珠楼主现代性的生命意识。“还珠楼主横空出世,气度恢弘,谈玄述异皆超妙奇绝,武与侠都不过是作者对生命感受的一种外化方式。武侠世界、武林中的仙或魔,都成了人类生命的表现,标志了武侠文学新旧转换的成功(虽比言情小说慢些)。”[14] 348这个论断,可谓是《蜀山》的知音者言。又有评论曰:“还珠楼主的文化精神,超人想象,极大的提高了武侠小说的艺术品位,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几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11] 256的确,还珠楼主的小说,以其独特而深远的生命超越观念为内在中心,浓缩中国传统文化,挟其无与伦比的奇思妙想,惊风落雨的生花妙笔而下,不但迷倒了万千读者,更是给其后来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财富。其巨大价值可想而知,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显然是不容抹杀,值得重视的。&br&&br&【参考文献】&br&
[1]徐国桢. 还珠楼主论[M]. 上海:正气书局,1949.&br&
[2]谢桃坊. 蒙昧的幻想与抗争的歧途——评现代武侠小说[J]. 社会科学研究,1997(3):127—133.&br&
[3]袁良骏. 武侠小说的历史评价问题[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65.&br&
[4]袁良骏.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成败得失[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53—56.&br&
[5]陈平原. 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M]//陈平原小说史论集.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br&
[6]理查德·霍加特. 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G]//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8.&br&
[7]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传:第1册[M]. 长沙:岳麓书社,1998.&br&
[8]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传:第2册[M]. 长沙:岳麓书社,1998.&br&
[9]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传:第4册[M]. 长沙:岳麓书社,1998.&br&
[10]张赣生. 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 重庆:重庆出版社,—267.&br&
[11]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br&
[12]叶洪生. 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评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M]//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br&
[13]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传:第3册[M]. 长沙:岳麓书社,1998.&br&
[14]钱理群,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br&
[15]还珠楼主. 蜀山剑侠传:第5册[M]. 长沙:岳麓书社,1998.
&br&【原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2&/blockquote&
实在忍不住说一句,反对之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这么一个充满无知和偏见的答案,居然堂而皇之的排在第一位。难道社科类的回答就不用考据,信口开河? 这个回答确实符合一些不了解网络小说之人的肤浅认知,这种人知乎上不少,偶尔看过几本武侠小说和小白文就以…
&img src=&/50/v2-de55fcbb4a00fd7d00c0fa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de55fcbb4a00fd7d00c0fa5_r.jpg&&&p&今天推送的文章来自我曾经的编辑,世相君张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描绘的主体是湖南西北部的一个村庄。过去的很多年里,它普普通通,和全中国数不清的村庄没什么不同。但后来,它的命运改变了——我国发射卫星的很大一部分残骸,都会坠入这个村子里。&/p&&p&用文章中的话来说,“对胆小的黄光顺和老实巴交的刘荣喜来说,刚飞上天的那些庞然大物,陌生又遥远。 ”“它们像一抹永不消散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头顶上。它们能砸烂黄光顺的房顶,还能砸死刘荣喜的女儿。 ”&/p&&p&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是根据一部名为《天降》的纪录片改写而成的。它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值得重视的纪录片导演张赞波,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查询一下他的相关信息。&/p&&p&在这篇文章里,张伟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他对素材的选取剪辑功夫在本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到纪录片和这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相信你会有不错的收获。&/p&&p&&br&&/p&&p&&br&&/p&&h2&《&b&天降&/b&》&/h2&&p&文 | 张伟&/p&&p&本文首发于《信睿》2011年4月号“场记”栏目&/p&&p&&br&&/p&&p&无需太费力,就能用天文镜头看见我们祖国的荣耀,它们飞在天上,放着《东方红》或者流行歌曲。每隔些日子,你就能在新闻上听到它们的名字——有时候是“神舟”,有时候是“嫦娥”。&/p&&p&但30岁的张赞波透过索尼牌摄像机的镜头,看到的却只是这些荣耀的下脚料,是一些自天而降的破铜烂铁,以及被它们砸碎的屋瓦和泥地。也有时候,他还能看到人们一同被砸碎的命运。&/p&&p&他的镜头对准绥宁,湖南一个并不起眼的县。当象征荣耀和希望的卫星们起飞时,那耀眼的光芒和刺耳的轰鸣绝对无法震撼这里居民的眼睛和耳朵。对胆小的黄光顺和老实巴交的刘荣喜来说,刚飞上天的那些庞然大物,陌生又遥远。&/p&&p&但它们却会在这两人的噩梦里闪光。近20年来,经过电脑精准计算,我国所发射卫星的很大一部分残骸,会掉落在这片四季浓绿的土地上。它们像一抹永不消散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头顶上。它们能砸烂黄光顺的房顶,还能砸死刘荣喜的女儿。&/p&&p&若非如此,如此辉煌成就和一群听天由命的湖南农民之间,又怎么会发生哪怕一丁点儿联系呢?&/p&&p&━━━━&/p&&p&&b&老天给的东西&/b&&/p&&p&老天给什么,就接什么,比如丰富的雨水,茂密的竹林,以及袁再香家蜜橘树、黄光财家成群的鸭子、刘荣喜家的水稻田。人们已经在这里照样生活了好多辈,朴实的生活早让他们晓得一个道理,生活通常就意味着接受。&/p&&p&因此,在位于湖南西北部的这片农村里,大多数人的故事都乏善可陈。黄光财的儿子在广东做杂工,混得不大如意,但他们觉得足够了,这比在家里种地总要强得多。袁再香伺候着他的芝麻地,得意洋洋地给外地人讲点“芝麻开花节节高”之类的吉利话,说起来就没个停。当过兵也当过老师的刘荣喜如今退了休,靠着过去那说不上辉煌的记忆,也能过得心安。&/p&&p&从十几年前的一天开始,老天给的东西里头又多了一样。对当地人来说,这些突然掉下来的金属是陌生的,有些很小,看着就是个螺丝,有的则大得吓人,其中一个黑黝黝的铁家伙,足足有200斤重,掉下来的时候,砸断了5根碗口粗的大杉树,要四个村民才抬得动。&/p&&p&他们过了段日子才知道,这些铁块是因为“政策”才掉到这里来的。因为电视的普及,他们偶尔也能看到它们掉下来前在天上飞的模样。他们当然也逐渐知道了这些东西是何其重要。尽管没几个人说得出“太空飞行”、“探月”这些玩意儿为什么那么重要,但那可都是科技发展,是国策。&/p&&p&事实上,没几个人知道科技是怎么回事。当地的农民主要还得靠人力在稻田里收割、给水稻脱粒,他们半夜去山里寻找火箭残骸的时候,大多是打着火把。一些村里最有科技含量的工业,要算嫁给温州小老板的妇女回乡开的电子元件厂。老人妇女可以领料回家,加工一种电子开关,每斤成品的报酬是5块5。&/p&&p&开始的惊奇很快就过去了。人们像习惯秋雨一样,也习惯了这些天上掉下来的铁块。许多人家里都多了些奇形怪状的收藏,并不吝惜向外人展示这些收藏。这一块是落进自家猪圈里的,还砸死几头猪;那一块上山挖药材时碰巧捡到的;还有的,是特意去山里找来的。其中一块大水缸一样的圆锥状碎片,被随意地摆放在一家人的门口,一群觅食的鸡悠闲地在上面漫步有个老太太觉得有些丢脸,因为她连半片这样的碎片都没捡到过。&/p&&p&除了被上面派来的人闻讯收走,这些部件也被人们成功消化在日常生活里。卖废铁当然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运气好捡到“大家伙”的话,卖废品的所得可能会有几百元,甚至会超过他们一年种田下来的微薄收入。但也有人拿着一块金属板子沾沾自喜,比划着要将它磨成一把好菜刀。有块碎片是烟囱一样的圆柱形,捡来的山民将其用切割机切割下一截,做成绑在摩托车上放杂物的容器。还有一块残骸像一只铁皮鼓——一个寂寞的山里小孩当着我们的面敲打出阵阵空旷的“鼓声”。那些太小而用不上的,干脆就被当作家里半大孩子的玩具。&/p&&p&在武装部幼儿园读学前班的小孩子,也很快熟悉了巷口宣传栏上的海报和照片。在“我县圆满完成火箭残骸卫星回收任务”之类的文字背后,铁架子上面还立着个小小的火箭模型。&/p&&p&时间久了,人们干脆还开起了玩笑。乡里的干部们对捡到碎片的人打趣:“这可是好东西,你要好好保管,不要卖掉了。要传给子子孙孙。”另一个人则补充说:“这个是辟邪的,天上掉下来的,天兵天将呢。”&/p&&p&━━━━&/p&&p&&b&被砸碎的生活&/b&&/p&&p&不过,习惯了在山上或田间捡到一两块碎铁的当地人,还得学会习惯那些被砸烂的生活。&/p&&p&被火箭升空的壮美所震撼的外乡人,很难看到这种生活的细节。但若是走进这些一贫如洗的山村里,破碎的痕迹却随处可见。稻田中砸出的巨大无比的深坑、屋顶上的断梁和地面的碎瓦,是每个人都可以带你看到的东西。&/p&&p&死掉的猪很快就被吃了,砸倒的稻子不久后也会收割。人们起码已经有20次重新收拾自己横糟损毁的生活,每一次,都有人一边愁眉不展,一边打起精神来修补屋顶的破洞,盘算着请人帮工的花销。&/p&&p&不过,刘荣喜的生活,却是无法修补的。他唯一能做的,是将死掉的女儿葬在山上,再一遍遍看她留下的黑白照片。&/p&&p&1998年的端午节,一块只有“巴掌大”的火箭残骸从天而降,打在正在屋外的一口水塘边嬉戏的女儿的头上。这个15岁、正在上初二的优秀学生,成为当地有据可查的唯一一个被碎片杀死的人。&/p&&p&刘荣喜将女儿葬在了离家很远的一座山里,据说,为了怕妻子去坟前伤心,他至今都不让妻子知道具体地址。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上儿子去扫墓。闲下来的时候,当过老师的他会从柜子里翻出女儿的照片看看,或者给眉清目秀的女儿舞文弄墨写篇纪念文章。&/p&&p&当过很多年兵的这个矮小男人,意志坚强,只有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才会哽咽。对国家,他还保留着军人时代的忠诚,只是,前不久当地电视台报道绥宁回收残骸的事迹时,说过一句“从未有过伤亡”,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悲伤:“我的女儿明明是牺牲的,他们怎么就不认账了呢?”&/p&&p&天降的碎片砸毁了很多东西。住了几辈人的老屋和辛苦经营了几年的果树,在这些呼啸而来的碎片面前不堪一击。曾有一块碎片掉在黄光财附近,他站在铁块砸出的直径足有5米的坑前,讲起当天的情景,仍然满心恐惧。它“像一个巨大的炮弹,掉下来的时候还是红的,像火一样”,把他的妻子吓得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p&&p&每次碎片降落前,当地都会有宣传,并提醒人们“疏散”。但这种宣传带来的却是恐惧,因为他们无处可逃,只能看着天,等待“像彩票一样”的铜铁掉下来,期待着它们不会落在自己头上。&/p&&p&这种恐惧是长久而且无法逃避的。残骸降落那天,黄光财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因为厂里暂时没事做,决定回来看一看父母,刚好到了家。碎片掉下来时,一家人的碗筷吓得掉了一地,当妈的突然发了火,狠狠骂了儿子几句,因为他早不回晚不回,偏偏挑这个“鬼时候”回来,要是大家都被砸中了,那可不就是“命里该死”?&/p&&p&这件事让黄光财的妻子后悔不已。儿子没在家呆几天就走了。她想起儿子赚钱不多,回来一趟也不容易,突然压抑地抽泣起来。黄光财则在一旁一言不吭,将头默默扭向了被残骸砸出一个大坑的稻田。&/p&&p&每次赶上卫星发射,广播里和电视里那些面带喜色的播音员会反复表达骄傲和喜悦,但当地人听着这些,对从他们家园头顶频频经过的卫星全然不知。当全世界都在关注神六飞天,嫦娥奔月以及神舟七号太空漫步时,他们埋头在这片残骸频频降落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正让他们牵肠挂肚的,只是“化肥农药的价格又上涨了”、“突来的水灾会不会将稻田淹没”等现实的问题。&/p&&p&对那些下落在他们家园里的残骸,他们怀着恐惧、忧虑和埋怨,却也无奈并因此坦然。“我们生在这里,又能逃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土地。”一个农民这样说道。另一个人的说法大致相似,面对象征着最新科技的这些残骸,他选择了最古老的方式来解释:“这就是命。躲不了的。”&/p&&p&人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对抗这恐惧。在当地一个村子里,村民们凑钱修过一座庵,寄托自己在贫苦生活中的些许希望。当卫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周围几个村子的人也曾聚在这里,搞了一次祈福典礼。&/p&&p&但色彩鲜艳的菩萨们法力让人生疑,因为这座庵的大殿也被碎片砸出了三个窟窿。为了修好它,人们特地买了1000多块瓦,又花了不少功夫。一个70多岁的当地妇女坐在边上平静地讲起这些事,还不忘提起她自己生的病,和她日常的饮食。&/p&&p&日凌晨,湖南绥宁县人武部先后接到瓦屋塘乡、水口乡武装部部长电话,发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级残骸砸坏了民宅和打断了10千伏高压线路。&/p&&p&━━━━&/p&&p&&b&赔偿&/b&&/p&&p&与卫星残骸一起进入人们生活的,还有随之而来的计较和争执。为了赔偿数额而讨价还价,成为当地人熟悉的日常内容。&/p&&p&对处理残骸,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或者报告乡政府,请卫星发射中心的军人来回收,或者留在自家,等人上门收购。有时候,凌晨发射的通信卫星,天一亮就有人到当地把碎片回收。&/p&&p&每一次,一个乡的农民能捡到四五十片残骸,但部队的人并不会挨家收遍,“很多地方只要人家没报告,损失不是很严重,就根本不去现场看了。因为他去看就要赔钱。”&/p&&p&通常,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喊上当地政府的负责人,到农村回收,谈一谈价钱。但这种谈判通常并不顺利。有一次,一户人家的农田里砸出了近两米深的大坑,十几个农民费了很大劲才把碎片弄出来,可赔付者只肯给200元。跟在边上的乡长发怒了:“十几个人搞了一早上,给点工钱总不过分吧?”但是观测站的人却也理直气壮:“你说赔啥呢?没东西可赔啊。你说这个地,地都是国家的。”&/p&&p&那些损失惨重的人家,更是为此焦虑得很。有一户人家的房顶,被一根长长的铁杆洞穿。这次赔付的谈判被安排在一间会议室,农民、乡干部、观测站副站长及其同事参谋、当地军分区领导,坐满一屋子。双方各施本事,像在地摊上买衣服一样来回讨价还价。&/p&&p&这样的谈判场景多半相似。老实的农民往往苦着脸,把沉默不语当作唯一的权力,而“上面来的人”则显得底气十足。他们谈笑风生,口才也很好,从国家的利益,讲到个人的牺牲,临了还能克制地吐出几句半带威胁的话,以便让对方让步。&/p&&p&他们还可以在私底下面带难色地对旁观者抱怨,一旦让了这一步,别人都仿效,那经费可就吃紧了。&/p&&p&最终,这场漫长的谈判结束,双方同意的金额是2000元。但当这个费尽千辛万苦拿回2000元赔偿款的农民回到家里,等着他的却是老婆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毕竟,木结构的瓦屋那一米多的大洞,修补起来很麻烦。而因生病而失去了劳动力的这个农民,还必须花上请工人的工钱。&/p&&p&“钱我不要了,要他们来给我修复!”老婆气极了,扔出这么一句毫无信心的狠话来。随后大家都沉默了。&/p&&p&“他们说你如果不接受,他们就不赔了,说等保险公司,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男主人只好怯怯地把这么一句话当借口挂在了嘴边。&/p&&p&“老百姓不能吃亏,国家也不能吃亏。”在支付了3000多元赔付款结束这次卫星残骸回收的善后工作后,一位官员这样说道。&/p&&p&赔付的不顺利,加剧了当地人心头的忧愁。每当卫星要发射的消息传来时,许多人心头就好像蒙上一层雾气。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落卫星》里写道:“我们希望祖国不要将卫星发射到我们这人口密集的地方,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快乐。”也有一个农民向县里的干部请求:“能不能跟领导讲讲好话,以后不落在我们这里了?”但这些小小的抱怨,太容易被忽视了。&/p&&p&反倒是小学教室里贴的名人语录更加醒目:“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而在“为人民服务”的办公楼照壁前,绥宁县一个领导将这句语录做了发挥:“作为绥宁来讲,能够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是县委县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绥宁人民的无上荣光。”&/p&&p&这样的话听多了,一个老农便也像模像样地学会了宏大发言:“奥运对中国的声誉有很大提高,中国不能弱于哪个国家,尤其在国防事业上。” &/p&&p&2008年6月,奥运气息“一天比一天浓”的光景,张赞波从世人瞩目的北京来到绥宁的11个乡镇,来到这片中国第二大的卫星残骸回收地,开始拍摄他在纪录片《天降》里讲述的那些故事。&/p&&p&黄光财、刘荣喜、袁再香……在这个神龛上挂着“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的对联的乡村里,他们生活在从天而降的命运之下,谨小慎微,朴实无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显出太大的特殊之处,很多人说不出举办的时间,更说不出金牌的分配。&/p&&p&相比之下,不久后就要发射的那颗卫星,却是不容忽视的。县里专门召集村干部召开疏散动员大会。在会上,有人对这颗卫星的名字“委内瑞拉卫星1号”发出疑问,一位领导于是耐心地解释:“委内瑞拉它是一个国家。为它发射商业卫星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很有好处。”&/p&&p&对这些毁坏了他们庄稼、掀飞了他们屋顶、砸伤了他们牲畜的卫星,当地人不明就里,似懂非懂。不少人恐怕连委内瑞拉是什么也不清楚。&/p&&p&他们更无法想象,在“国家”、“国力”这些词背后所掩盖的东西。十几颗将残骸降落在绥宁的卫星,多数是价格昂贵的商业卫星,与国防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对当地的农民们来说太深奥了。&/p&&p&在这块有35万人口、被断定为“老少边穷”的土地上,人们算不清楚以亿为单位的那些商业交易,几千元的赔付,对他们来说已经聊胜于无。&/p&&p&而他们的生活也并不为人所知。当人们为一颗颗卫星升天感到欣慰和高兴时,这些被阴影笼罩的人们,顶多能得到一块豆腐干大小的报道,里面提到的也多半是“成功”和“无人伤亡”。&/p&&p&悲惨的命运被理所当然地排斥在人们视野之外。相对于一次重大的政府行动或商业交易而言,袁再香家的梨树和黄光财家的水稻,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p&&p&但是,自从这些自天而降的碎片开始进入他们生活,人们逐渐学会用记忆里的国家大事,作为自己渺小生活变迁的缩影。某一块地是被吹倒了的时候,正好是神州七号发射的那几天;连女儿死的日子,也跟某次成功的发射紧紧联系起来。&/p&&p&而对一个家庭来说,这些琐碎的故事,都已经算得上不得了的大事,足以用很长时间去回味和记忆。一个每天烧香的老太太,只有在讲起以前平静的生活时,才好像忘记了所有的恐惧和忧愁。&/p&&p&但即使是在一个被恐惧和忧愁笼罩的地方,生活也要平静地过下去。“委内瑞拉卫星1号”发射的那个晚上,袁再香一家人听见了火箭经过时的轰隆声,也站在屋檐下仰头看着黑漆漆的天空。响声很快就过去了,袁再香淡淡地说:好了,快去睡觉吧。&/p&&p&不久前落到他家地里的巨大铁块,是属于“长三乙”运载火箭的一片残骸。2008年6月,这枚火箭把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送进轨道。据官方报道,这颗卫星让“我国边远地区的数千万家庭收看到了北京奥运盛况的直播”。&/p&&p&8月8日那天晚上,绥宁县很多家庭的电视里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播放着开幕式。张赞波说:“这也许是飞过他们头顶的卫星,给他们最直接的好处。”&/p&&p&&br&&/p&&p&&br&&/p&&p&&br&&/p&&img src=&/v2-b2ebcb70a76b0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b2ebcb70a76b0f_r.jpg&&&p&&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8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a href=&/?target=http%3A//t.cn/RJSg6X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网页链接&i class=&icon-external&&&/i&&/a&&/b&&/p&&p&&br&&/p&&p&&/p&
今天推送的文章来自我曾经的编辑,世相君张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描绘的主体是湖南西北部的一个村庄。过去的很多年里,它普普通通,和全中国数不清的村庄没什么不同。但后来,它的命运改变了——我国发射卫星的很大一部分残骸,都会坠入这个村子里…
&p& 节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许多作家都把“节奏”当作宝藏,秘而不宣。&/p&&p&的确,初学写作的人,几乎是没有办法像学习别的技巧那样,轻易的扒开别的作家的节奏的。模仿也无从谈起。&/p&&p&这里贴一篇基础知识吧。&/p&&p&来源:&a href=&///?target=http%3A//www.lkong.net/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试论小说节奏的四个层面--二师兄的总结 - 原创评论 - 龙的天空lkong.net - 龙空&i class=&icon-external&&&/i&&/a&&/p&&p&侵删&/p&&blockquote&网文界,把传统定义上的节奏,加上了进度中的张弛,还有速度中的紧缓,同时算在一起,统称为节奏。&br&而传统定义上的节奏,其实分为两种,快慢和密疏。&br&简单总结就是,快慢、密疏、张弛、紧缓。&br&下面,我就一一解说这节奏的四个方面。&br&&b&1.快慢&/b&:所谓快慢,指的是剧情发展的快慢,更简单点说,就是每个事件的长短。再通俗点,就是每个事件所占据的篇幅。就本质而言,这是在整体层面、剧情发展层面上对节奏的定义。&br&举例说明,《斗破苍穹》中的第一个大剧情,“三年之约”,土豆用了大约三十万字来解决(这一点可能是我记错了,楼下有人指了出来,不过还好,并不影响我的观点),当然了,他肯定没有做到极致的完美,但至少,这个节奏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br&如果这本小说换一个人来写,把这个事件拉长到了六十万字,显然读者会说你水,说你拖剧情,这就是慢了;如果只用了十万字就搞定,读者的反应一定是快了。&br&一个大剧情的篇幅,用了三十万字可以,用二十五万或者三十五万也没问题,这种在一个小范围内的浮动是可以接受的,作者的风格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这里,同样的剧情进展,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篇幅,比如猫腻,他写的小说换一个作者的话,估计篇幅至少要缩减一小半,但是他写出来读者就是爱看,这就是风格的体现。&br&快节奏有快节奏的好,慢节奏有慢节奏的妙,各自都有成功的例子。快节奏的代表像土豆,神机都是,慢节奏的也有凡人流。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说你节奏快一点,或者慢一点更合适,而是说是不是符合你的文。&br&大家要学快慢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应当去学习文风相近的大神,比如说,有些人明明写的是玄幻套路文,学的却是凡人流的节奏,那就是自寻死路了。而决定节奏的快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你自己对自己风格的认知。&br&当然,如果和标准节奏(暂以斗破为标准节奏)偏差过大,而作者的写作功力又圆不回来,自然是不被接受的。&br&节奏是一种感觉,所以才叫节奏感,也因此,我们对于节奏的掌控,没有什么太好的技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感觉,真要说明具体多少字正好多少字过快过慢,那是无法完成的工作。我在此也只能简单说一点自己的心得。&br&网文,首先要分为两类,升级文和非升级文,官场文是都市升级文。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非升级文因为没有等级的具体参考,所以,节奏也就不那么明显,写的快一点慢一点读者通常也察觉不出来,此外,短篇小说因为篇幅的关系,全篇至多也不过三个事件,节奏也比较隐晦,对于这两者,其作者的精力应当放在节奏的其他方面而非节奏快慢。&br&也就是说,快慢这一点,更适合升级文。&br&升级文通常以升级为脉络,也只有升级是在无数事件中始终相互关联的,而且升级本身也是看点,每个等级之间天然具有节点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把前面定义中“每个事件的篇幅”这句话换成“每个等级的篇幅”。&br&这在本质上,是一种错误的运用,是对于读者节奏感的误导。&br&但也正是这种错误运用,才导致了升级文中那明显到呼之欲出的节奏感。&br&如果大家去看非升级类的都市言情,再看看升级类的玄幻文,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两者之间节奏感的区别,前者弱,后者强。正是因为升级文中的节奏感太明显了,我们写手才不得不注重这个问题,以带给读者最好的阅读体验。&br&等级是节奏的方向标,没有等级也要搞出等级来,一个“五化”做好的力量体系(关于“五化”,是我自己总结的力量体系设定方法,如有需要可以再发一贴),对于节奏的掌控,帮助甚大。把握每个等级间的篇幅和事件量,就是把握节奏快慢的最好办法。&br&比如说,你打算写一篇三百万字的小说,而你设定的等级体系只有三级,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这三百万字平均分配,一个等级一百万字。当然,更好的解决办法是把等级体系细化,每个等级再分为十阶,一共三十阶,这样,按比例来写,一个阶级写十万字,正好到结局三百万字时,主角等级达到最高,然后最终决战最终高潮。当然,具体到写作的时候,不必这么精确,这个阶级只写了五万,下个阶级写了十五万,这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到最后,三百万字达到了第三十阶,就是一个好节奏。&br&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个序列或者幕中设计节奏快慢。在这个序列或幕中,包括了开头与结尾,过度与高潮,我发现在网文中,最适合的一种节奏就是,一个普通事件占据一到两章篇幅,一个特殊事件如高潮占据三到四章篇幅,两个高潮之间距离十五章左右的篇幅,开头和结尾属于超特殊事件,视具体情况而定。&br&&b&2.密疏&/b&:所谓密疏,指的是剧情发展的充分度,更简单点说,就是每个情节中所包含的事件量。再通俗点,就是同样的一个大剧情中间穿插了多少小剧情。就本质而言,这是在局部层面、内容细节层面上对节奏的定义。&br&我们区分一下节奏的两个方面,快慢和密疏。&br&我们说节奏快,有可能指的是剧情进展快,比如一本都市异能小说,从主角获得异能到第一次与其他异能者发生冲突,只用了几章的篇幅就完成了,这个节奏就是比较快的。这是指的整体层面的节奏,主要看篇幅。&br&我们说节奏快,也有可能指的是事件密度高,比如还是这本都市异能小说,从主角获得异能到第一次与其他异能者发生冲突,用了五十章的篇幅,但在这五十章内,发生了非常多的事件,事件间有复杂的情节关联,作者不停地布线收线过度高潮,举个最俗的例子,初恋贪慕虚荣抛弃主角,富二代搂着初恋鄙视主角,主角怀恨在心,反击富二代,惹出富一代,惹出黑道,惹出官员,一一打脸,同时不忘了赚钱,这样过个五十章,才碰到了第一个另外的异能者,节奏一点都不慢。这是指的局部层面的节奏,主要看事件量。&br&就如我上面举得例子,现如今在无线端火爆的都市异能小说,基本就是这个套路,而众所周知,无线端小说对于节奏的要求是很快的,我们不能把篇幅缩短,因为缩短了赚得钱就少了,于是,作者们只能增加事件量。这就形成了无线端小说的一个特点,剧情松散化,高潮密集化。这就是熟练运用第二种节奏的结果。&br&这一个方面就更加没什么具体技巧辅助写作了,更加依靠作者的感觉,不过所幸的是,在这个方面,不论写成密还是疏,都有喜欢的读者,而且每个读者群都不小众,猫腻烽火等大神能发展起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大家只要明白就好,不必太过纠结。&br&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把节奏的东西讲述清楚了,那么,懂得理论之后,看看大家能否熟练运用。提个问题,高潮,属于什么节奏?高潮的篇幅比一般事件长,那就属于慢。但真是如此吗?高潮不应该给读者带来紧张感吗?怎么会是慢呢?&br&想一想,是不是高潮里面的事件量非常之高?人物多,事件多,虽然看似篇幅增加了,但平均到每一个单元事件上的篇幅,比普通事件的篇幅还要少,所以,高潮正是应该这样写的。高潮事件要比一般事件篇幅长,但只要平均篇幅比一般事件少,就仍然可以营造出紧张感。高潮要拉长,如此一来,可以让读者得到更多的爽感,高潮并非短促的爆发,而是深刻的变化,这样的事件不可能一掠而过,所以我们把它展开,让读者屏住呼吸,兴致高昂地投入其中,思忖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比如,娱乐文中主角拍出电影打脸后,后续章节一定会有短则一两章长则十几章的内容,来写观众对主角电影的赞扬以及票房。这是高潮的回味,但仍然可以算作是高潮本身。&br&&b&3.张弛&/b&:所谓张弛,指的是剧情发展的进度,更简单点说,就是每个情节中所包含事件的属性。再通俗点,就是每两个相邻事件的紧张松弛程度。&br&而所谓属性,就是指一个事件的紧张与否。不同的事件带来的紧张感是不同的。比如搞笑情节,紧张感就非常之低;而战斗情节,一般来说就天然有着较高的紧张程度。&br&如果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对于不同事件的属性了解掌控的不够,那么在创作的时候,容易犯如下几个错误:①从头平淡到尾,如同流水账;②从头紧张到尾,处处是高潮,也就无所谓高潮;③属性飘忽不定,感觉忽高忽低,如同精神病文字;④紧张感从低到高,慢慢增加,直到最后高潮达到最高。&br&上面的四种错误,我觉得前两种根本不需要解释,太过低级了。&br&第三种,属性飘忽不定,是说明明在一个战斗情节中,读者都很紧张,急切地期待着战斗的结果,作者却犯了神经病一般,在战斗中让主角贫嘴,插进去一个搞笑情节,一下子就把战斗的紧张感完全破坏,读者兴致大衰。这就是犯了该紧张时松弛该松弛时紧张的错误。这里说的情节,都是指单事件情节,多事件情节的话,就把每个事件单独当做一个情节来分析。&br&而第四种,是不懂理论的作者们比较困惑的一种。许多人都认为,第四种写作方式明明是对的,你为什么说是错的呢?其实恰恰就是错误的。你们是理解错误了关于进度的解释。一本小说的紧张感,确实是应该逐步提升、渐渐增加的,但是增加的方式绝非上面所说的那样。&br&如果我们慢慢地转动螺丝,一点一点地,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地,增加紧张感,那么远在高潮来临之前我们就会把读者的兴致耗尽了。读者会变得疲软,以至于再也没有精力投入到故事高潮中去。我相信,非常大一部分人看传统小说、经典名著都会有这种感觉,等不到高潮到来,我们就累了。&br&重复是节奏的死敌。变化是节奏的根本。正负价值的交替变更,便是节奏的真相。而价值变化,要正负-负正(由正到负再由负到正),不能正正-负负(由正到更正再由负到更负)。三幕结构:负正,正负,负正。四幕结构:正负,负正,正负,负正。(最后需要正价值,是商业小说的一贯要求)&br&我们利用我们的幕结构,以紧张作为开始的基点,然后通过一个个事件提升到第一幕高潮,当我们进入第二幕,我们便要构思出一些削弱这一紧张度的事件,转换成搞笑情节、爱情情节等过度,好让读者喘口气并蓄积更大的能量。&br&我们引导读者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运动,不是一直匀速奔跑,而是时而加速,时而减速,然后再加速,创造出一个周期,允许他达到其潜能的极限。在放慢进度之后,我们再加快下一幕的进展速度,直到我们再强度和意义上超越前一幕的高潮。&br&我们一幕接着一幕地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知道最后一幕的高潮、也是最大的高潮,将读者的情感倾泻一空,令他们在情感上精疲力竭而又快感无穷,然后,再来一个简短有力的结局恢复读者元气,好让他们进入下一个大剧情中的轮回。&br&span.ThumbImageSpan@431bf7f8&br&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应当是这样进展的。横向是章节的推进,纵向是文章的紧张度。(图发不出来)&br&扩大节奏的范围,一个完整的大剧情,也是这样进展的。一个完整的小说,也应当这样进展。只不过这三个范围中的基本元素不同而已。情节节奏中的元素是事件,大剧情的元素是情节,小说的元素是大剧情。&br&仅此而已。所谓张弛,重点就在于一张之后必有一驰,后面的张要强于前面的张(后面的弛不一定要强于前面的弛)。&br&&b&4.紧缓&/b&:所谓紧缓,指的是剧情发展的速度,更简单点说,就是事件中通过对白、动作表达出的活动水平。再通俗点,就是一个事件是高速还是低速。&br&不同的事件有可能具有相同的活动水平,例如一个战斗情节,和一个辩论情节,都属于高速;相同的事件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活动水平,例如,一对恋人的枕边低语,如果是倾诉爱意,显然是低速,如果在倾诉爱意的背后,是两人都在憋着劲儿打算谋杀对方,那么不论怎么地甜言蜜语,都属于高速状态。&br&当然,后面这种事件,涉及到了潜文本的创作问题,这是属于文学创作领域内的至高技巧之一,传统文学中的皇皇巨著,基本都是用这个技巧来创作出的。我们不必奢求达到这一点,能够在表面上掌控好剧情速度就可以了。&br&掌握了事件的活动水平,就相当于懂得了事件的张弛属性——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两者,是完全相同的。&br&摸清事件速度这个技巧的主要适用范围,其实还是第三点——张弛。我这里多提一句,是帮助大家理解。&br&接下来,开始进入紧缓的正题,关于从细节掌控文章节奏速度的办法,我将它称之为“节奏的元素式写法”,重点就在于把文章分割成不同速度的元素,然后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元素,以达成对节奏速度的掌控。&br&既然要分割事件为元素,那么我先对事件进行定义:人物在一个具体环境中的行动。&br&然后提问,一个事件,包含了哪几个元素?&br&环境显然是一种元素,一个事件中,至少要有发生事件的环境。&br&人物也是一种元素外在的,不管它到底是不是人,甚至是不是生物,一个事件,总有一个发生主体。&br&人物的行动,则可以进行次级分割,分为两大类,外在行动和内在行动。&br&外在行动包括动作和语言,注意,不能把神态单独拿出来算作一类,因为神态是动作的一种,面部动作,它在描写的过程中,一般会归类于动作描写的范畴,偶尔放在人物描写中。而语言,则重点在于说话的内容而非说话的方式。&br&内在行动包括心理和感受,注意,感受和心理有区别,前者是身体接收到的信息,后者是针对前者信息进行的逻辑整理和分析。&br&环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感受,这就是我分割出来的六元素。其实还可以继续分割不过,这个程度我觉得是最合适的,因为正好适用于写作。&br&举例说明,我起床上班,是一个事件。&br&这个事件里面,六元素都有——环境:卧室,人物:我,心理:上班好烦,语言:唔,呃,啊(刷牙恶心干呕),动作:起床刷牙,感受:困。具体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取某些元素来写,不必全盘托出。&br&通常而言,一个事件只会重点写出两到三个元素,多了就会繁琐,少了就会含糊。&br&那么,这些元素我为什么要分割成六个,而不是四个或者八个?&br&因为我发现了,这六个元素,每个都有着不同的节奏!&br&分割成八个的话,有些元素的节奏重复,分割成四个,节奏就会不明确。&br&对这些元素的节奏进行排序,则是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感受。它们的节奏,是从慢到快依次增强的。&br&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从慢到快依次增强。&br&环境——只有当节奏很慢的时候,人类才有心情去看风景,作者才有时间去进行环境描写。通常来说,不管当前的节奏如何,一进行环境的描写,节奏瞬间就会突降下来。所以,这是最慢的元素。&br&人物——当一个人走到你面前时,如果你正非常紧张,你是没时间看看他具体长了个什么鼻子什么眼的,顶多一眼扫过,看个大概,只有当我们不紧张的时候,才会去细细观察其他人,看他们的外貌、穿着、言行举止等等,所以说,关于人物的描写,是第二慢的。&br&心理——通常而言,心理的活动,是慢于语言的,比如我们经常脱口而出一句伤人的话,才反应过来不该这么说,这种事情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心算的速度,要远远慢于笔算(例外者非常少)。在内心整理逻辑,确实不那么容易。&br&语言——刚刚说过了,经常会有不过大脑的话说出口,所以要比心理快。不过,语言又要比动作慢,比如你突然摔倒,很有可能还没有说出个“卧槽”就摔在地上了,但是我们却能本能反应地抬起手臂护住自己。&br&动作——动作快于语言,一根针突然指到你眼前,你的眼皮啪就合上了,话却来不及说。&br&感受——感受是最快的,心理看似和感受差不多,却要慢上不少。因为心理重点在于符合逻辑的思维,而感受,可能就是个疼痒酸麻,这在神经反应中,这是最快的,只有当神经把这些感受传递到大脑中,然后又传递到肌肉纤维上后,我们才能做出动作,这就是感受快于动作。&br&既然分辨清楚了六个元素的不同节奏,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呢?&br&最简单的一句话:当文章节奏应当放缓的时候,就多写一写前几个元素;当文章节奏需要加快时,就不能再写什么环境描写人物外貌了。&br&比如两人正在对战之中,激战正酣,突然出现一个白衣人,朗眉星目,猿背蜂腰,玉面朱唇,潇洒风流……这么写就错了,战斗的紧张一下子消失不见。&br&比如主角正在酒吧和女友聊天,突然一富二代上来强搂住妹子的腰,主角定睛一看,此人穿着一身阿玛尼的西服,带着百达翡丽的手表,长相三分帅气中带着七分邪气……这和现实社会中完全不同,读者的感觉瞬间没了,主角应该是二话不说上去就打才对啊。&br&上述两种情况,就是在紧张高速的情况下,硬是插入了人物描写,降低了文章的紧张感,让读者感到违和,最终赶跑读者。&br&比如说,你要写一场终极决战,怎么写,才能让读者感觉从缓到紧,让读者在最高潮的时候最投入?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我们可以这么写:环境描写,落日残阳,北风萧萧……人物出场,白衣潇洒,气宇轩昂……心理活动,此人气势好强,绝对是当世无匹的顶尖高手,此战难了……语言交流,我不该来的,现在才知道太晚了……动作开始,你一剑我一刀,来来回回不停削……感受描写,啊,好痛,啊啊啊啊啊……&br&我举得这个例子,只是方便大家理解,千万不要套用。上面说了,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紧缓。实际上,上述例子犯了张弛的错误,属于张弛错误的第四种情况。&br&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当两人展开终极决战时,节奏属于超快的地步,此时连语言都不能再写了,否则就给人“嘴炮”“虚假”的感觉,如果只写动作都不够快,那么就用感受来代替动作,连拳头都不写了就写疼。&br&比如说,爱情情节,节奏从慢到快,一点点推进,那么写作重点就该这么变化:浪漫的环境——漂亮的妹子——心理痒痒的——柔情蜜语——抚摸和各种动作——爽。从环境到人物到心理到语言到动作到感受,节奏从慢到快,到最后连动作都不必写了,直接说“爽”,这就足够了。&br&最后,我再强调一遍,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只考虑了紧缓,没考虑张弛的错误。为什么不考虑张弛呢?因为在紧缓这个点上,教给我们的只是关于细节描写方面的问题,是在一个又一个点上营造紧张感,完全不涉及整体层面,当然不必考虑张弛。&br&也就是说,我上面那两个例子,要真的写出来的话,整体上的指导方针是张弛,细节上的描写方式看紧缓。&br&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br&快慢,是篇幅,是大纲设定时候考虑的节奏;&br&密疏,是内容,是安排高潮时候考虑的节奏;&br&张弛,是根本,是撰写整本小说的指导方针;&br&紧缓,是方法,是细节营造感觉的具体技巧。&br&四种节奏的合体,才是真正的节奏。&br&结语:以上文字的内容多有借鉴各位大神的言论和讲解,因为时间有点久,所以我记不清到底学习了哪一位的知识,非常抱歉不能一一感谢。&br&必须感谢的人有:罗伯特麦基,@千幻冰云 ,@杨晨314 ,@南山大叔&/blockquote&&p&侵删&/p&&p&这是中国网络小说界总结的一篇文章,原作者龙空的@奥拓 。比我看过的国内外的写作教材都要详细准确。&/p&&p&理论要结合实践一起使用。领悟了四种节奏的基础之后,再去看别的作家的文章,就能把他们的节奏抽丝剥茧出来,细细揣摩。&/p&&p&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节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许多作家都把“节奏”当作宝藏,秘而不宣。的确,初学写作的人,几乎是没有办法像学习别的技巧那样,轻易的扒开别的作家的节奏的。模仿也无从谈起。这里贴一篇基础知识吧。来源:
&img src=&/50/v2-fd8777acf57341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fd8777acf57341_r.png&&&p&从推理小说真正意义上出现开始,密码解谜就一直活跃着。&/p&&p&密码解谜已经是推理小说的写作模式之一,许多推理小说运用密码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营造和主人公一起解谜的氛围,推动剧情发展,在揭开谜题时也让读者从中学到新的东西,总是让人欲罢不能。&/p&&p&你会不会想解开那些奇奇怪怪的密码,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密码?这些喜欢密码解谜的作者和他们创作的作品你是否阅读过?&/p&&p&&strong&1.埃德加·爱伦·坡和他的密码&/strong&&/p&&p&说到推理小说中的密码,不得不提一位响当当的文学家,埃德加·爱伦·坡。他是诗人,是恐怖小说家,他同时也是“推理小说的鼻祖”。他一生只写了&strong&五部推理小说,却创造了密室、安乐椅神探、密码探秘、心理战、心理盲区这五大推理形式。&/strong&&img src=&/v2-cb9bb5f5d101fd151d7d6_b.pn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v2-cb9bb5f5d101fd151d7d6_r.png&&&/p&&p&这些形式被后世演变发扬,在推理小说黄金时期,三大家(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迪克森·卡尔)的推理小说都没法规避这些模式。也是他的《莫格街凶杀案》,打开了推理小说之门。&/p&&p&柯南道尔说过:“&b&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一个作家必须步行,而他总会看到在他的前面有爱伦·坡的脚印。”&/b&&/p&&p&坡喜欢研究密码,喜欢密码喜欢到曾经在流行杂志上挑战读者,让大家设计密码,然后他来解开。&/p&&p&读者们都跃跃欲试,此后&strong&坡解开了上百个读者密码。&/strong&而读者密码中,一位叫Mr.W.B.Tyler的读者的两个密码没有得到解答,被直接登到了杂志上&/p&&p&&strong&密码一&/strong&&/p&&img src=&/v2-fd8777acf57341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fd8777acf57341_r.png&&&br&&p&&b& 密码二&/b&&br&&/p&&img src=&/v2-fd560c4ed95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fd560c4ed956_r.jpg&&&p&后来读者甚至认为,这位Tyler先生,会不会就是坡本人。&/p&&p&第一份密码在1992年,被一位叫特伦斯·惠伦的教授解开了。他发现&strong&“逗号-匕首-小节”(密码开头的三个符号)这样的组合在八行里出现了七八次&/strong&,以次推测出这三个符号对应的应该是&strong&“the”&/strong&这个单词,最终破解除了密码全文:&/p&&blockquote&The soul secure in her existence smiles at drawm dagger and defies its point.The stars shall fade away,the sun himself grow dim with age and nature sink in years,but thou shalt flourish in immortal youth,unhurt amid the war of elements,the wreck of matter and the crush of worlds&/blockquote&&p&第二份密码在&strong&2000年被一位工程师吉尔·布朗茨利用电脑破译&/strong&了,篇幅较长,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去寻找。&/p&&p&坡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中嵌入密码,而他的经典的&strong&中篇小说《金甲虫》&/strong&,写于1843年,&strong&集合了他一身的密码知识,通过一个寻宝探险的故事&/strong&,带领读者在密码中穿梭。&/p&&img src=&/v2-bbdc11cac415eb1f2a3440fb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p&《金甲虫》讲述了:“我”的朋友勒格朗因为发现一只通体金色的金甲虫,回家后在捉金甲虫时无意从沙滩上捡到的羊皮纸上发现了海盗基德船长留下的宝藏的藏宝图,带上我和他的仆人丘比特一起找到宝藏的故事。&/p&&p&故事很简单,却很精彩。勒格朗怎么发现羊皮纸上的线索,一步一步破解羊皮纸上的密码,短小精干,让人一口气就能读完。我们来看一下&strong&《金甲虫》藏宝图上的密码&/strong&:&/p&&p&53§§+305))6*;4826)4§.)4§);806*;48+8β60))85;;]8*;:§*8+83(88)5*+;46(;88*96*?;8)*§(;485);5*+2:*§(;*-4)8β8*;4069285);)6+8)4§§;;1(§9;4§1;48+85;4)485+(§9;48;(88;4(§?34;48)4§;161;:188;§?;&/p&&p&勒格朗先从基德船长用英语为突破口,认为&strong&密码是英语&/strong&的,然后将每个符号出现的次数记录成一个表格。&/p&&img src=&/v2-c84b8de1aa75e2c6f3b38ff682a64f03_b.pn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v2-c84b8de1aa75e2c6f3b38ff682a64f03_r.png&&&p&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是“E”,密码中“8”出现次数最多,“e”还经常会成双出现,如:meet、seen等,由此&strong&推出“8”应该代表“e”&/strong&。在英语单词中,最常出现“the”,“8”为“e”的话,找到三个符号组成,最后一个符号是“8”的,并且出现多次:“;48”,就知道了“t”、“h”所代表的密码符号“;”“4”,将这几个带入,一步一步找,最终破解的密码为:&/p&&blockquote&“A good glass in the bishop’s hostel in the devil’s seat twenty-one degrees and thirteen minutes northeast and by north main branch seventh limb east side shoot from the left eye of the death’s head a beeline from the tree through the shot fifty feet out.”&br&&br&“主教旅舍里的魔鬼座椅的一面绝好镜子东北偏北二十一度又十三分从主干东面第七根树枝骷髅头左眼往下射出子弹从树拉一直线经子弹到五十英尺外。”&br&&br&断句后,勒格朗认为“主教旅社”(bishop)应是指一个叫“贝索普”(Bessop)的姓氏或家族,找到那后,在那里的一位年纪最大的婆婆那知道了“主教旅社”的位置,在那发现了天然的“魔鬼座椅”,又通过望远镜设定好方位,看到了一棵树,进而知道了宝藏的位置。&/blockquote&&p&从这篇小说就能看出坡有多喜欢密码,文中勒格朗解密码时废寝忘食,兴致盎然,我想坡应是照着自己的状态描写的吧。&/p&&p&&strong&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都值得一看,无论是充满哥特式风格的,死亡气息浓厚的,还是浪漫幽默的,或许他在每个作品中都放入了密码&/strong&,等待着读者慢慢解开。&/p&&p&&strong&2.柯南道尔和《跳舞的小人》&/strong&&/p&&p&说到阿瑟·柯南·道尔,应该是不用介绍了,大侦探福尔摩斯家喻户晓。柯南道尔的推理小说,深受爱伦坡的影响,&strong&《跳舞的小人》,是柯南道尔利用密码解谜的代表之作&/strong&。&/p&&p&&img src=&/v2-a618d22d4ca47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a618d22d4ca47c_r.jpg&&其实这些&strong&跳舞的小人每一个都代表一个字母&/strong&,其实就是把每一个字母都代换成一个跳舞的小人,&strong&解迷的过程和爱伦坡《金甲虫》中的方法是一样&/strong&的,找出重复最多的那个动作,也就是字幕中出现平率最高的“e”,进而可以找到“the”所代表的三个跳舞的小人,有旗子的是用来把句子分成一个一个的单词。代入一步一步找,最终会将每个小人都对号入座:&/p&&img src=&/v2-9b15f2fb045a1c6a4c875d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2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v2-9b15f2fb045a1c6a4c875d_r.jpg&&&p&最终这些跳舞的小人被破解后的明文是:&/p&&img src=&/v2-f8b69b363a91d6e8e3b1e5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v2-f8b69b363a91d6e8e3b1e5_r.jpg&&&p&&b&密码的谜底是:我已到达。阿贝·斯兰尼住在埃尔里奇。来,埃尔茜,绝不,埃尔茜准备见上帝。&/b&从解密出的答案可以预测,一场谋杀正在酝酿中。&/p&&p&因为柯南道尔的《跳舞的小人》运用的解迷方法几乎和爱伦坡《金甲虫》中的解迷方法相同,所以就不详细描述。&/p&&p&&strong&3.丹·布朗 和他的密码&/strong&&/p&&p&丹·布朗应该是近年来最火热作家了,他的母亲是宗教音乐家,父亲是数学教授,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他的文字添上了他自己独特的符号。&/p&&p&基于对密码破译的兴趣,他的&strong&第一部小说《数字城堡》&/strong&就描写了一个前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程序设计师远诚友加向美国国家安全局挑战,设计出一种无法破解的算法--“数位堡垒”,并以此要胁国安局向大众公开他们的秘密武器:能破解一切密码的“译密机”。意外死亡后,刻有“数字堡垒”的口令的戒指失踪,主人公苏珊和戴维意外卷入其中,历经险难一步步解开密码,解除危机的故事。&/p&&img src=&/v2-41e0bb3a741d08a076b4eb5_b.jpg& data-rawwidth=&120& data-rawheight=&1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0&&&img src=&/v2-b89e96b34_b.jpg& data-rawwidth=&15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6&&&p&而今天要讲的还是他最炙手可热的一部小说&strong&《达芬奇密码》&/strong&。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第一次认识丹·布朗就是通过这部小说。&/p&&p&&strong&这是丹·布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宗教、艺术、数学等多种文化科学的碰撞的《达芬奇密码》&/strong&,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各种形式的密码让读者大呼过瘾,其中不乏浅显易懂的,让读者也能通过自己的知识破解。&/p&&p&故事描写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在解决卢浮宫馆长被谋杀一案中,通过死者身边留下的隐秘信息、肚子上用血画出的五芒星符号和达芬奇画中暗藏的信息,一步一步解开谜题,了解事实真相的迷雾重重、惊悚刺激的故事。重点介绍下书中出现的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密码。&/p&&p&&b&斐波那契数列和密码&/b&&/p&&blockquote&13-3-2-21-1-1-8-5 (正确顺序:1-1-2-3-5-8-13-21)&br&&br&(1)O,Draconian devil!(啊,严酷的魔王!), &br&&br&(2)Oh,Lame Saint!(哦,瘸腿的圣徒!)&/blockquote&&p&这应该书最先出现的可供读者一起解谜的密码了,前面的数字就是被打乱了顺序的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p&&p&后面的文字看似只是僧侣的祷告文字,但乱序的斐波那契数列说明将两行字都打乱顺序重新排列,会得出新的句子:&/p&&blockquote&(1)Leonardo da Vinci!(列奥纳多达芬奇!)&br&&br&(2)The Mona Lisa!(蒙娜丽莎!)&/blockquote&这是所有线索的开始,以此发现了油画《蒙娜丽莎》外玻璃上只能用紫外线才能看得到的下一线索。&br&&b&达·芬奇密码筒和埃特巴什码&/b&&img src=&/v2-88db8a574c45dc93fec321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88db8a574c45dc93fec321c_r.jpg&&&p&书中描写的藏在拱心石里的密码筒,制作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的秘密日记。现实生活中并未证实这个是否是达芬奇所做,是否真实存在,但是构思巧妙。藏有郇山隐修会乃至整个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纸藏在其中。&/p&&p&密码筒的设计是筒内有一个装着醋液的容器,如果强行砸烂醋液就会流出将莎草纸溶解。&strong&而密码筒上的密码有五位数,五个转盘,每个转盘有26个字母,有至少种排列方法,而且有两层密码。&/strong&&/p&&p&配合着密码筒出现的线索是装密码筒的紫檀木盒子,将嵌在上面的浅色木头雕刻的玫瑰拿下来后,出现了按字母反方向写的文字:&/p&&blockquote&“一个蕴含智慧的古词,能揭开这卷轴的秘密———并帮助我们,将失散的家族重新团聚在一起———开启的钥匙是为圣殿骑士们所赞美的基石———而埃特巴什码,将会告诉你历史的真实。”&/blockquote&&p&在这段文字中,提到了圣杯,提到了圣殿骑士以及四处流散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家族,以此成为线索。&b&鲍芙默神(baphomet)就是那块被圣殿骑士们赞美过的基石。&/b&&/p&&p&埃特巴什码(Atbash Cipher)是一种密码系统,它是希伯来文所用的数种密码系统之一。最后一个字母代表第一个字母,倒数第二个字母,其实就是反着写的:&/p&&blockquote&常文: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br&&br&密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宁捡死鱼6p女主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