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这首诗什么意思?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江南这首诗什么意思?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到五六月份的时候莲叶尤其圆润鲜碧、饱满劲秀挺立水面.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一会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游到南,一会游到北.【备注: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用得上就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所见》是什么意思?-《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_最新参考文摘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正在浏览:
《所见》是什么意思? 《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所见》是什么意思?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大声唱歌的派头。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小牧童怎样捕蝉。“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由响而静、由行而停,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忽然”发生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 文学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才不禁引吭高歌,那高坐牛背。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正因为心中欢乐,何等散漫、放肆。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留给读者去体会,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戛然而止。“忽然”一词、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诗的语言,明白如话,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是作势。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诗人没有写,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刻画得活灵活现、去思考,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去遐想,“振林樾”,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毋庸讳言,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文学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质朴无华,十分本色、好听多事的形象。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所描绘、所刻划的,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眼望鸣蝉的神情。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那屏住呼吸,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它所描绘的和平
  《所见》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即景小诗,描写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捕蝉的情景。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 ):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鸣:叫。忽然:突然。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悄悄地开始行动了。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了。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来源于
古诗《所见》的所见是什么意思?:
1、《所见》的“所”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所见这首诗意思是什么: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
《所见》是什么意思?:
《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
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是?: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
古诗《所见》中的“立”是什么意思:
1、简述: 立:站立。 2、原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所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在林间边歌边走,嘹亮的哥声在林子上空回旋飘荡.大概是想捉正在叫着的蝉吧,他忽然...
所见的意思是什么???:
所见: 1.所持的看法。 2.犹见解;意见。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
也许你也感兴趣的内容古诗题目中“赋得……”是什么意思?
古诗题目中“赋得……”是什么意思?
古诗定的题目中“赋得……”,是何意思?有河的别要求?最好举例说明。
介绍你看这篇文章,应该对你有用:
简论“赋得”诗题及其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赏析
黄树生博士/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一、从“赋得”诗题溯源说起
“赋得”是齐梁间出现的一种诗歌创作形式。[①]《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须溪四景诗集》提要中的一段话扼要论述了赋得诗的历史发展及特征,云:
考晋宋以前,无以古人诗句为题者。沈约始有《江蓠生幽渚》诗,以陆机《塘上行》句为题,是齐梁以后例也。沿及唐宋科举,始专以古句命题。其程式之作,唐莫详于《文苑英华》,宋莫详于《万宝诗山》,大抵以刻画为工,转相效仿。[1]
其中,沈约《江蓠生幽渚》一诗尚未标举“赋得”为名,当时或许还是偶一为之,到后来“赋得”诗盛行,就形成了固定的诗题。分析赋得诗题,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如下类型:
第一类赋得诗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故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玉台新咏》中,刘孝绰《赋得遗所思》(出自《楚辞·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朱超道《赋得荡子行未归》(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所收更多,如梁元帝萧绎《赋得涉江采芙蓉》、《赋得兰泽多芳草》(均出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张正见《赋得落穷巷士诗》(出自左思《咏史诗》“落落穷巷士”)、《赋得日中市朝诗》(出自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日中市朝满”)等等。
第二类赋得诗以即景咏物为诗题,所赋之事物从自然万物到人工制品,巨细不拘。这一类诗主要是当时上流社会的聚会、公宴活动的产物,即“赋诗得某题”之意,如王枢《徐尚书座赋得可怜》、刘孝威《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阴铿《侍宴赋得竹》、江总《侍宴赋得起座弹鸣琴诗》等等。皇帝本人也是咏物类赋得诗创作者,如梁简文帝萧纲《赋得桥诗》、《赋得白羽扇诗》,梁元帝萧绎《赋得竹诗》、《赋得春荻诗》等。上行下效,从南齐永明年间起,赋得诗风气盛行,咏物诗大兴于齐梁陈三代。
第三类赋得诗为送别诗,如张正见《别韦谅赋得江湖泛别舟诗》、王胄《赋得雁送别周员外戍岭表诗》、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有的应该是友人唱和之作;除了古人诗句外,也包括古歌谣、古人事迹(如周弘直《赋得荆轲诗》)等。在赋得诗的诗题中,保存了不少古人的诗句,有的今已不存,可作为辑佚之用。
今考现存魏晋南北朝诗歌,题中标有“赋得”者共一百一十多首,另外有的诗虽然不以“赋得”为名,实际上也还是赋得诗,如张正见《秋河曙耿耿》(出自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等,有的可能是独自写作时的练习之作,故不用赋得之名。赋得诗中有不少标明是应令诗、应诏诗、应教诗等,如萧推《赋得翠石应令诗》、庾信《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张正见《初春赋得池应教诗》及《赋得秋蝉喝柳应衡阳王教诗》等。今存咏物诗最多的是沈约、谢脁、王融、范云、萧衍,又如刘孝绰、刘孝威、徐摛、庾肩吾、庾信等均有此类诗。可以看出,竟陵八友当时就是咏物诗积极创作者。[2]
采撷古人诗句为题的赋得诗,是最为典型的命题之作,要求诗人在古人诗句规定下扣题写作,竭力翻出新意,尽管其中也有佳作,但更多的往往是规摹前人,难以自出手眼。
比较齐梁前后的咏物类赋得诗,前者往往是借物抒情,在情而不在物;而赋得咏物诗则往往以刻画物态精细入微取胜,更着重在描绘、刻画事物本身情态,其特点更类似赋体穷形尽相的“体物”,而少了诗歌“缘情”的创作冲动。由于赋得诗的集体创作形式和宫廷馆阁生活的视野限制,更加突出了这方面的特征。梁裴子野《雕虫论》曾经批评宋齐诗风“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3],其实用来评价齐梁时这类赋得诗,也是切中肯綮的。
赋得诗对隋唐后科举考试诗体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唐代考官以古人诗句或者各种事物为题,令考生作五言排律六韵或八韵,称为“试帖”或“试律”,题目也常常用“赋得”,但与六朝的“题非一题,人非一人”的情况倒不太一样,因为同题共作的考试更容易比较出优劣来。
二、从《自君出之矣》诗体特点说起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幹[②]《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云:“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这首五言小诗深情且朴素的意境得到了诗人骚客心理的感应和青睐,发展成为一种寄托惦念之思或者表达迁谪之思的一种人文媒介。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代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见于宋朝郭茂倩汇编之《乐府诗集》。后人凡所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诗,技法也仿照徐诗(变体除外)。
《自君出之矣》诗体拟作中“思君如……”的浮想联翩,极其丰富,山川万物,人间万象,希奇百怪,无不成为少妇“思君” 之本体的奇妙喻体。如《五古·自君之出矣》系列中,思君“如明月”、“如假僧”、“如双鸾”、“如巫女”、“如黄叶”、“如绿伞”、“如水墨”、“如莲花”、“如潮涨”、“如春土”、“如野火”、“如纤夫”,不胜枚举。
兹赘引几首前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自君之出矣》如下: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环昼夜生。
(宋·刘裕:《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绵不可穷。
(梁·时范云:《拟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常闻呜咽声。
(唐雍裕之:《自君之出矣》之一)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金炉香不燃。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
(北宋·王融:《代徐幹》)
从诗文的表象分析,《自君之出矣》这一类几乎无不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属于古代“闺阁诗”的范畴,其则也不尽然。历史上的古典佳作大多出自男性之手。诗不讲究格律,可押平亦可押仄,诗意也较为通俗浅显,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即三四句一定是比喻句,诗的好坏,全赖于此,所以含蓄有味。由此可知,上述引用五首诗之优劣,非金翠、罗帐、宝镜、残机、金炉之优劣,实日月、蔓草、陇水、满月、明烛、陇水之优劣。
因读者感情体验不同、婚姻经历不同或者阅读情境不同,对于《(赋得)自君之出矣》的欣赏自然也有不同的喜好口味。比如有的人特别推崇孝武帝刘裕的《自君之出矣》质简平实,浑然天成,绵迢无限。认为思君回环,如日月回环;如日月回环,而昼夜回环。如钱钟书在,必曰:思念难摹之况,即以空间之物象之,又因以时间绵延申状之,非日月昼夜不得其微。拟象生象,巧思谁逾;状象寄感,始焉极焉?至蔓草连绵,明烛自煎,陇水呜咽,不过一情境设意,破成两句说出而已,未为佳。
然而,在悠悠千年的爱情恋情思情浪漫史中,最为世人所乐道吟诵的《(赋得)自君之出矣》杰作,非唐朝的张九龄之《(赋得)自君之出矣》莫属。至少笔者的阅读感悟如此。
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赏析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春,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长安二年(702)擢进士,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辅佐玄宗实现“开元之治”,三年后遭排挤罢相,贬谪荆州长史。张工诗能文,名重当世,是盛唐初期的文坛领袖和五言诗名家,对扫除当时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今传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中有诗四卷。两《唐书》有传。
张九龄所作《赋得自君之出矣》是一篇历史上赋得诗和《自君之出矣》拟作系列的绝妙精品。张氏诗作注重气象的深邃,笔墨清淡,融情于景。其后期作品以《感遇》(十二首)为代表,常以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对玄宗怀念。比如,这一首《赋得自君之出矣》诗意雅正冲淡,委婉含蓄。
首句“自君之出矣”,作者依照赋得诗的创作规范,拈用徐幹《室思》诗成句原意,营造了一种残旧衰飒、冷清寂寞、少妇相思的氛围。了了几笔,勾勒出少妇眉宇间透出一声清清淡淡的埋怨。好一个“矣”字,犹如一声哀怨的叹息,恰得甚佳,使全句带一股轻淡的感伤或悲哀,这和后面三句中的情思的敛与压抑,是互相呼应的。
“自君之出矣”,重要的是“自从”男人离别,妇人便开始相思。所以说,这夫妻双方分离的物理状态是全诗的原动力,若无第一句,就无后面三句。第一句“自君之出矣”与第三句“思君如满月”相比较,可说是一句散文,但是由于后面三句的情思向前发射的结果,使这句散文也渲染上情感的色彩,变得诗化起来。
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虽则没有点明,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然而深层次的话语内涵却是更为丰富,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纬丝穿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可以裁剪的布匹,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被一种恩爱相思所羁绊,折磨得心神不定,生活仿佛都失去了倚重,情绪极其不平静,无力安心织布。以上两句(首句是现成“拿来”的),是对诗情缘因的概扼陈述,算是一个客观的情境铺垫吧。
接着,诗人便用比兴和对照的诗歌创作手法,形象地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另一层意蕴是,她日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止恨清辉减尽又复满,一回回期盼一回回失望,无奈忍受是寒夜冷衾短于日昼无聊也。
作者将少妇的长相思设置在明月在林梢的静谧夜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遐思的空间情境,月儿挂碧空,心儿觅良人。一“静”一“动”,读者(特别是那些曾经身有同感的女性读者)很容易将自己的身心灵魂化入此诗此情此境,自觉地浸润在痴心少妇凝望着闺阁床前的月光,而思绪万千、辗转不眠、缠绵悱恻的幻影。“夜夜减清辉”一句,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妙曼熨帖,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鲜明的柔美的感受。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张九龄在《赋得自君之出矣》中所表达的眷眷情愫,读者可以参阅他的另一首月夜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首诗同样高华浑融,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
当然,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主题解读认知的多元化。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就成了一个由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它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就不再属于作者,其本身在主题和人物性格上就存在着多义性。清王夫之论诗时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4]这话也适于其它文学作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5]这也说明文学作品可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和感悟。有人评说,这诗是张九龄以风人之旨,寄迁谪之思。也有女性理解此诗为:一个女子因为长久得不到远行的爱人的任何消息,悲伤、失望的心情一天天在增加,对未来一点点的灰心。
客观地说,比较《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6]相当具体直接地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以及历朝历代赋得《自君之出矣》的同类拟作,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词意情韵俱佳,且技法毕竟更胜一筹,将少妇思夫念夫怨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艺术效果远在其它的赋得仿作之上,可谓“超前绝后”[③],名不虚传,实非过誉之辞。
明清两朝著名的诗评家如此点评张九龄所作《赋得自君之出矣》——
明钟惺《唐诗归》:“从‘满’字生出‘减’字,妙想。”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巧思全在‘满’字生出。”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若直言消减容光,便平直少味,借满月以写之,新颖绝伦。其思路之巧,全在一‘满’字。”
--------------------------------------------------------------------------------
[①]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四钞卷一三“古人今韵法”条云:
《困学纪闻》云:“梁元帝《赋得兰泽多芳草诗》,古诗为题见于此。”至今场屋中犹用之。然所谓“赋得”之义,多习焉不察,今乃知亦赋予之赋。盖当时以古人诗句分赋众人,使以此为题也。《江总集》中有《赋得谒帝承明庐》、《赋得携手上河梁》、《赋得泛泛水中凫》、《赋得三五明月满》等诗,并是此义。题非一题,人非一人,而己所得此句也,故曰“赋得”,今场屋中诗通场共一题,而亦袭用其名,误矣。
[②] 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东汉末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与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徐幹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绝妙当时”, 曹丕极为赞赏。可惜其著作多已散失,仅有《中论》、《齐都赋》等著作传世。
[③] (清)宋顾乐评价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语工意刻,此题得此作,真足超前绝后。”(《唐人万首绝句选》)
--------------------------------------------------------------------------------
[1] (清)纪昀等,须溪四景诗集提要[M],四库全书总目,清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漱六山庄石印本,卷165(1).
[2] 刘跃进,永明诗歌平议[J],文学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2(6).
[3] (唐)杜佑,选举4[Z],通典,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樵方献夫刊本,卷16.
[4] (清)王夫之,诗释[M],船山遗书,上海:太平洋书店重校刊本,民国二十二年(1923年).
[5]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M],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06.
[6] 隋树森,行行重行行[Z],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 南朝 梁元帝 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 鲁迅 《而已集·革命文学》:“‘赋得革命,五言八韵’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 朱光潜 《谈文学·作文与运思》:“从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月(薛涛)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唐朝女诗人薛涛有哪些代表诗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的位置: 》
月(薛涛)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唐朝女诗人薛涛有哪些代表诗
月(薛涛)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Vinnymkq 您好!月(薛涛)这首古诗是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的意思。
希望采纳。谢谢
而且今晚的夜也特别的静,一片亮,仿佛只剩下一个夜,一轮月,一颗星,一个我,一个梦!而我也早已沉醉了,映着月光,更显得玲珑可爱。秋风吹过,我也陶醉。一切都是那样的幽静,静如止水,我静默站立的身影显得高大了,就连呼吸声都是那么的清淅。只是从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蝉鸣,清辉万里,月光似水,上书八个行楷大字:“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或又是中秋赏月时,此时月光照耀。木栅栏下边一片不知名的小花自在地开放着,树影婆娑,月光似水,并照耀着撒满碎银的广阔的湖面,亭角一方丈余高的玉碑,也特别的亮,月光似水,因为它已经和水融为一体,静影沉壁,坐在湖心亭品茶赏月。就连那天边朦胧的乌云,此刻也像美丽的睡人鱼般沉睡了,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红着脸对着圆月微笑,沉醉在这宁静的月夜。它们象熠熠放光的钻石,有的放射着耀眼的金辉,让我还能感觉这世界还没有熟睡! 白日里湛蓝的天空此时不知被哪位书法之神喷上了一层浓墨,是那么的静,那么和谐,就连往日里叫得最欢的麻雀,此刻也像喝了月光酒般熟睡了! 几缕微风,像游戏的孩童般在花间树丛嬉戏着,惹得树枝随着风轻轻的摇晃着,将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长,它牵引着许多喇叭花,然而,我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月光照水?中秋之夜,坐在湖心亭品茶赏月,月光似水般倾泻于树影婆娑之中,几乎全被夜幕笼罩,不见一点杂尘。最令人喜爱的还是那梳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温柔的照耀在水面上,这是。月亮周围紧紧地绕着一个蓝色晕圈。只见那半圆的月亮里!夏天的夜,是如此的宁静,月光似水般倾泻于树影婆娑之中,并照耀着撒满碎银的广阔的湖面,亮亮的星,静静的夜。在我身后,长长的绿藤盘在栅栏上。一切仿佛都在黑夜女神的轻拂下睡着了,月芽就会变成满月。是的,天上人间花好月圆! 夜幕降临在大地上。我站在一家木栅栏的前面,仰望天空,今夜的满月特别的圆,那样宁静,一切都醉了,我也醉了,一片暗,水波映月”,那么的美。除了一轮朗月和几点零星的星光,花香四溢,阵阵扑鼻,一切都好似沉醉在梦里,倒影在水中,静固在画中。夜也沉醉,就像孩子对着母亲微笑! 此刻,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我感觉似乎已经完全超脱了白日里的喧哗,溶入大自然之中。此刻的夜,月里玉兔挥杵,最可喜皓魄当空,月华如练,天空被它们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啊!月光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亭角一方丈余高的玉碑,名谓“静影沉璧”。此时在赏月的人们一定是幸福的,看着那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和谐美景,定是感慨万千吧! 农历八月十五又来临了。我多么期盼这一天啊!因为每年一到这时。它们有的疏散在各方,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像躺在妈妈怀里听故事的小娃娃。天上的星星眨呀眨的,可爱极了,名谓“静影沉璧”,上书八个行楷大字,很长;惹得菊花儿也发出轻轻的笑声。它们都仰着头。月光照耀,秋风轻拂。目光离开明月,才发现在远离明月的天空上还有数不尽的星星,每年的满月都是最圆的,但不知为什么,清爽宜人,月光照水,只剩下圆圆的月。一切都在静悄悄的夜色中,水中静影沉璧;水波映月,有的密集做一簇中秋之夜
这首诗是描写相聚后的快乐,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生活看似热闹非凡,每天都与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吟诗唱和,实则最为冷清。心中的寂寞无法诉说每次的信誓旦旦都是没有结局的美丽谎言。那么多与她来往唱和的文人骚客都没有想要真心给她幸福的人,包括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
薛涛 乡思 赏析和意思:
薛涛的《乡思》是什么意思 31
薛涛 春望词 赏析? ...
要薛涛最好的四首诗~:
前年过年收到是礼物里有首诗,现在才发现,啥意思: 双节予书时佳 薛涛浅色过华 一纸洋洋洒洒 倩语:
应该比较好理解吧,要结合你,与送礼物的人,你们平时的关系,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二句的话有薛涛,算是...
薛涛的诗词有哪些:
唐·薛涛 查阅全部...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蜀门...唐·薛涛 查阅全部...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萤在....
有关薛涛的爱情诗:
可以看出你女朋友是个爱情专一的人,虽然你的一次表达她拒绝了你,但是当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人的位置,可是...
唐朝女诗人薛涛有哪些代表诗作: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
网上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