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北京荣宝斋会收黄宾虹山水画价格赝品吗?

许宏泉、梅墨生质疑《黄宾虹全集》有伪作
伪作缘何现身《黄宾虹全集》——是专家走眼还是另有原委
早就听说《黄宾虹全集》即将出版。现在终于见到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黄宾虹全集》,每套定价近八千元。其中收录了黄宾虹山水花鸟及作品写生稿3000多件。虽然汇集如此数量的黄氏的作品,但称之为《黄宾虹全集》却依然不够。盖宾翁一生,画作无数,一时要想收罗殆尽,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这本全集,实际上也就是黄宾虹绘画的一个相对量大的选集而已。这是题外话。
作为“黄迷”,我是怀着急切而渴慕的心情来谒读宾老的这部著作的。谁知初读一过,却让我惊讶,这样一部著作里,竟然有一些值得商榷存疑的黄宾虹的作品。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运作,有很多出版社或出版物被某些射利家们所利用,从而炮制出许多伪劣的出版物。所谓的“伪劣”,是因为其间掺杂“西具之物”,以此来混淆某些人的认知。而在很多藏家、买家的心目中,出版社(尤其是美术专业出版社)当然具有很重要的学术性。对于那些不谙内情的人来说,很难想象其间掺杂伪作的真相。难道这些伪作仅是因为编者的一时走眼所造成的吗?因为有些著作其中并非一件或两件,而是很多件(当然,伪造出版物除外)。由此可见,许多则是编著者或出版者的刻意所为。那么,这样一种出版物可以说已成为一种幕后交易的产物,近年来已让很多读者及收藏家深受其害,也让人们对出版界、出版物渐渐失去了信心。
然而,像《黄宾虹全集》如此巨大的一部画家的个人专集,有一个系统的编辑班子,其中有王伯敏、童中焘、王克文等专家、艺术家在列(王伯敏、王克文先生分别为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历时多年,国家投入了如此巨大的财力,可谓重大工程。对于当代的画家、美术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书画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美术界一起重大的事件。但其中仍然有令人失望的事情发生。由此也可看出,这绝非“一时的失误”就说得过去的,因为有这么多的编委层层把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尽管如此,我仍不能够妄自揣测其为有意识地参与商业的行为。如果不是这样,我只能认为,这么多的编委真的是眼光有问题,起码工作和治学的态度不够严谨。以这样的态度和识见来编辑、研究黄宾虹,权威何在?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鉴定家谁来鉴定》,质疑当下对所谓“权威”的认定。
这里,我们不妨就《黄宾虹全集》第五卷第110页—117页的“八开山水册”略加分析。这件伪作用笔荒率,构图造作,显然是从黄宾虹其他的作品中拼凑而成。比如第一幅《雨过云犹湿》,毫无章法地堆砌一气,线条呆板、软塌,若乱柴杂积。用笔无力,墨色散滞,尤其是近景的几株杂树,含糊琐碎,所谓胸无丘壑,一味涂抹,且款字也是极其造作,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拙劣的伪作。
再看第二幅《湖山泊舟》,此幅用笔似乎用心一些,但依然生硬造作,略知黄之皮毛,杂树修篁也是混杂一堆,毫无层次,泊舟中的人物十分别扭,简直就像一只苍蝇,令人喷饭。
第三幅《山亭会友》,山中楼阁显然是从黄宾虹的某画中抄摹而来,同样的毛病是散乱,款字造作,用笔稚嫩无力。
第四幅《湖山泊舟》,宾老写岸渚依然运中锋,但此画全用侧锋拖扫,杂草尤其拙劣。舟下的波纹线条软弱,鬼鬼祟祟。
第五幅《山居》,显然是模仿黄氏的漓江山水的作品,色彩混浊而浮薄。宾老用色完全写出,而此处大片涂抹的方法在黄宾虹作品中绝不可能出现。
第六幅《江干卜筑》,这件作品用笔稍微小心一些,但依然散碎,用笔无神,颜色平涂,题款做作、刻意。
第七幅《水墨丹青合体》,仅从画的题目来看就非常别扭,随意截取画中题识,断章取义。山石树木也是极其散乱,房屋夹杂其间,生硬、猥琐,显然是一幅“一眼即假”的作品。
第八幅《山水》,近景的几株杂树,完全并排在一个平面,而黄宾虹画的杂树参差有致,极尽自然之美。再若远山的这种侧锋碎点,毫无底气,显然没有读懂黄宾虹点虱之特点。
有人笑问:你说它假,假到几成呢?我说,三成也不到。所谓几成,不过说说而已,实际上也反映出作假者的水平。此仿造黄画的作者,显然尚未读懂黄氏之画,更不要说从笔墨和绘画的本体上去理解吃透,故而模仿甚劣。作伪,从来不乏高手,尤其是这两年,随着市场的运作,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的作品作假可谓是触目惊心。因为他们是市场的抢手货。而最难辨认的实际上也就是黄宾虹的作品。事实上虽然“黄宾虹热”正日益上升,但真正能够理解读懂黄宾虹绘画的画家、收藏家乃至研究家,确是寥寥无几。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透黄宾虹的绘画,连很多美术理论家和史论研究者,在其著作中也会出现以黄宾虹的伪作当作插图的现象。
黄宾虹的画,线条老辣,蕴藉有味,诚所谓“虚中运实,柔内含刚”,说句大白话,他的每一根线条似乎都可以用钳子夹将出来,而他的苔点依然用中锋著力,力透纸背,墨色沉厚浑朴,所谓的浑厚华兹,气息高古,像这样的一件伪作只是徒得黄宾虹绘画的形貌,而精神上则与黄宾虹相差甚远。再举第四卷223页《溪山幽居》卷,画上题为黄宾虹九十一岁所作,虽款识刻意模仿宾老晚年稚拙之态,但造作习气扑面而来。宾老画,留白甚妙,此幅“留白”,状若面馍堆砌,生硬做作,毫无丘壑造化自然生气。笔墨也极浮薄,枯硬杂乱,实处板刻,虚处空洞。宾老之画则于混沌中见分明,尤其晚岁所作,浑厚苍茫,所谓“黑墨团中天地宽”,臻入化境。我实在不能明白,这样的伪劣之作,竟然会被当作黄氏的代表作收入“全集”之中(特选局部两幅)。如果其间没有什么“故事”,那么我只能怀疑这些专家的眼光,并深感遗憾,甚至非常愤概。至于其中其它一些作品,我将要继续加以研究和分析,希望方家识者一同参与讨论,加以鉴别,存真指伪。当然,你们可以说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是我自信这些年来对黄宾虹作品研读,仍然是有些心得,断非信口开河。前些时,京城的一家拍场也有一件黄宾虹的巨幅伪作,一位美术评论家写了专文鼓吹。当时我也感到非常诧异。不过话说回来,那只是一次纯粹的商业行为,受害者可能只是买家一人,也算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吧。而作为“全集”这样的一部著作,以假作伪,实在是贻害后学,如果他们将其当作黄宾虹的作品来研究学习,不仅黄先生因此蒙辱,学习者也深受其害。倘若他日此作流入市场,又有买家上当。希望这些“专家”们给一个说法!■
(174.69 KB)
下载次数:19
下载次数:10
(253.28 KB)
下载次数:12
(236.29 KB)
下载次数:10
(245.88 KB)
下载次数:11
(278.41 KB)
下载次数:11
(265.94 KB)
下载次数:11
(52.75 KB)
下载次数:21
小麟兄:好!让我看帖,草草一阅,知其内容和大意,由然有些话要说,黃宾虹书画全集的出版,是我家非常关心的事,也是很早就知道的事,几年前它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发起,后与浙江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近十卷面世,工程之巨,在出版界也箅是一出大戏,可谓是功德无量。许兄宏泉一帖指出其中有假,我虽末拜读过全集,但观其图片不难肯定许兄的认定,众人都希望此集具有权威性和文献性。其实我想这也编辑们的诣意。记得鲁美,浙美责任编辑与我家接触交流中都有这美好愿望。首先他们的意见是以国家收藏为主,私人只是其次或尽少量的考虑。黄宾老的画大都在浙博,数量可观,质量也能保证,加上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国家单位也有收藏,在执行中可杜绝了许多民间收藏的复杂性,自然可操作性也强了,如果是面对民间,那工作量之大、之烦是可想而知的。可民间收藏又是不可忽视的,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可作为国家收藏的補充,甚至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最后编者们的注意力顾及了一部分民间收藏.在全集的编篡过程中,我家收藏的黄宾虹的作品得到了他们的重视,王伯敏教授说过汪孝文所藏黃宾虹可多看些,我们也一贯奉行父亲的意思,支持宣扬黃宾虹,记得他们来宁拍片时,我们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出于工作方便家兄专门在宾馆要的一间小会议室,所拍大概有三个胶卷之多,编辑和拍片的同志称之为民间收藏之佳作,答应出书后寄上所刊的那册作为纪念。可全冊出版数月我们还在等待。我今全集出现瑕次一事感到遗憾:不由的想到父亲所编首册《黄宾虹书法集》一事,虽过多年,本不想提,可与全集有太多的相似,当年《黄宾虹书法集》交稿印刊,结果印成的册子中有两页非父亲所编,而且也未径父亲过目。是优是劣今不论,只叹世间办一件圆满的事有多难。此致夏安弟汪迎拜上八月二日&
读《黄宾虹全集》随笔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宾虹日显,黄宾虹画学日渐为显学。学界与市场都开始了——黄宾虹热。作为一位“黄迷”,自然高兴,因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求学于河北轻工业学校(今改为河北理工大学)时,宣道平(泰和)老师便开启了我欣赏黄作之眼。宣先生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曾直接受教于黄宾虹先生。宣师晚年中风,体况不堪,居唐山震后陋室而每言及宾翁则喜不自胜,兴致勃发,一一道及宾翁为人教学轶事,令在下听闻殊胜,从此日益注意宾翁艺术。说实话,那时去后来“黄宾虹热”还很远,我可与言宾翁者尚很有限。第二位将宾翁挂在嘴边的是恩师李可染先生,他口口不离“齐老师”、“黄老师”,顶礼之心至死不没。每与在下谈艺,亦必言及齐、黄。因此,更令我认真研习起黄宾虹来。扯这些,只想表明,在下对黄宾虹之喜爱,由来已近三十年。随着马齿渐长,岁月增添,我于黄宾虹尤为倾心,故着意殊多。在下并不是到今天才来凑此“热”趣的!
研究黄宾虹,学习中国画者,莫不翘盼其全集之问世。约数年前已知有某出版社在作计划,后听说计划夭折。后知又有两家出版社在做此事,热盼不已。近日终于获观洋洋十卷本之《黄宾虹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披览之下,有感数端:
一、装潢尚佳,而印刷质量似不尽人意。中国画作品难印,此世人皆知。黄宾虹画尤难印,难在其笔墨甚不易还原逼真之故。以在下多年经验,中国画之佳者,印品必劣,而原作之劣,必印品显佳。黄作以笔墨胜,故殊难印。《全集》似在此前同类出版物中,也不算印得好,笔墨层次不够,所谓印薄了,也有些灰。
二、藏品收集,似嫌有违“全”集之旨。应该说,任何所谓“全集”都不免遗漏。如古代诗集,亦有此弊,所以才有“补”、“拾遗”等集出现。但那种补、拾遗的比例总相对少得多。就是此前所出《齐白石全集》、《蒋兆和作品全集》、《潘天寿书画集》、《李可染书画全集》、《林风眠全集》以及一些古代画家全集概不免于遗珠之憾,“此事古难全”。不过,毕竟上述全集,相对遗珠之憾较少些,所收大体俱在。而《黄宾虹全集》则所漏收之作其重要者似不在少数,这就不能不令人失望了。以七、八年数十人之功两家优秀出版社出版名家主编之巨制,竟然遗漏了世上“黄迷”皆知之早已面世之大量黄作,似嫌不该。如香港虚白斋原刘作筹藏品、中国美术馆、美术研究所、荣宝斋等一些公私藏家精品,皆未能入编。至于一些美术院校、文史馆和一些有信誉的大拍卖公司的上拍佳构,就根本一张也未收入。当然,是人力、财力所限,还是另有考虑,在下不得而知。无论什么原因,作为读者,我觉得这种“全集”名实难符。如图省事,何必求“全”。目前,“全集“以浙江博物馆藏品为主,酌收香港缘山堂、中国美术馆、北京人美社、上海美协、西泠印社和部份私人藏品,显然,黄画之发展脉络很难看出,早期(60岁前)和中期(60至77岁)作品严重缺乏,而在笔者看来,这两大时期正是黄宾虹艺术的重要铺垫与转折期,中期细笔小青绿和浅绛一路山水几付阙如,令人扫兴。世人皆知宾翁晚年之浓黑粗犷,而若不研究其细笔一路,则知果不知因,其艺术成果之出现未免突兀。作为学术巨著,“全集”在这点上不能让读者满意。
三、疑有伪赝品羼入。在下初次浏览“全集”,便对第四卷第233页之《溪山幽居》手卷感觉不好。旋与童中焘先生通话,他亦怀疑此作之真。后看至第五卷,又对110页《山水》八开册页顿生疑窦。近几天,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笔者认为上述两件作品,是靠不住的,疑为伪作。
《溪山幽居》卷扑面而来之气息是平板而无空灵气。黄作无论笔墨风格是疏是密,是黑是白,作品是早是晚,皆有一股空灵气,而此作之堵塞,一看便知。熟稔黄作者,一看便知其不靠谱。为谨慎见,在下又用放大镜认真比对研究,觉其伪随处皆见:山石房舍用笔皆粗疏而不入纸,转折交待不清,有违宾翁一惯“如锥划沙”笔法。留白亦杂乱无章,没有脉络。宾翁作山水,无论大小,黑龙(山脉石骨)白蛇(留白布虚),相映生辉,而此作则山之龙脉不显,留白布虚没有贯通,匀整而无机趣,久看黄作之人自知。树法零乱,交待不清。宾翁作画虽晚年草草,而笔踪墨迹,一一如写如泻,外乱而内不乱,似不齐而实齐,此中妙处,唯深解人则知。此作不齐而实齐,此中妙处,唯深解人则知。此作树干用笔刻露,哪有宾翁晚年用笔浑化之意?其晚年房舍舟桥人物之勾勒,如棉里铁,如屋漏痕,中锋行笔,耐人端详,此伪作之房舍舟桥无一笔至此境界,琐碎迷离,飘滑空洞。最显者为题款。在下见市面之伪黄作,书法无一佳者。画若仿佛约有十之六七,书法题款多数仅有十之四五而已,盖书法难于画也。此作题款故作老迈,内里空乏,笔笔不自然。宾翁年九十一之作早已炉火纯青,笔力扛鼎,读者可细看中国美术馆一批九十岁前后有款真品,一比即可明了。最劣者,款字误“臃肿”之“臃”为“”字,真令人笑倒。“得葆医师”四字拙劣不堪,其要者,宾翁作画,功在苔点,点苔之难,唯知笔墨者方懂。黄真品点苔,高山坠石,苍浑无匹,点点有聚有散有方向,而此作之点苔,皆似是而非,毫无疏密聚散趣味,尤欠笔力,盖皆造假者书法(笔头)功力亏欠使然!如此“枯羸”之劣作竟融入“全集”,观者当明察。
《山水》册页八开之伪,则似与上作如出一手,两者书法一致也。因我翻拍不便,不便一一罗列比照其中书法结字用笔之讹。如“虹”字之形散神离,如捺笔之角度,如“宾”字之歪斜太过,如走之之写法,简直一塌糊涂,笔力之纤弱庸劣不堪入目。山石之勾勒皴擦,层次全无,笔笔落不到实处,房舍舟桥人物之线条薄弱不堪,画树法尤差。此册乃作伪者东拼西凑从黄作中临仿而成,时间关系不能一一附图。
总之,虽然《黄宾虹全集》之出版功德无量,但其间遗憾不少。特别是上述两件伪赝之作的滥竽,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匆匆草此,意在引人注意,旨在学术探讨而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木石还真——赖少其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安徽省书画院、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展览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 为纪念赖少其诞辰一百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安徽省书画院、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木石还真&&赖少其艺术研究展&将于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继广州、上海、合肥等地的展览之后,北京的展览将成为赖少其诞辰百年活动的收官之作。此次展览与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以及家属通力合作,聚集了赖少其50、60年代精研古法,所谓&不学传统空唐突&的摹古之作;80年代久作黄山客,对景写生,摄黄山四时晴雨,终得山之神髓与内美的黄山画作;丙寅年间,重归故里,以&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在古稀年后的变法之作;垂暮之年,身患重疾,眼高手拙终摆脱外物羁绊,归而写心的八十后作。更为难得的是,展览征借到赖少其亲自雕刻的匾额、对联、砚台、笔筒、石印等物,见证了版画家出身的赖少其,坚定利落、游刃有余的刀功。为观众了解一个全面、鲜活的赖少其,提供了宝贵机会。
木石还真,以一木一石之力,化艺术真醇
&&&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全国蔓延。赖少其在这个阵营中,欲以方寸之间的黑与白,去向昏暗的世道叫板。然而,时势的混乱让赖少其感到人是如此的渺小,而时代确是那样的巨大。他将自己犹豫、彷徨的心情告之鲁迅并得到了复信,&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变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此后,赖少其便以此句自勉,定斋号为&木石斋&,将&一木一石&的精神贯彻于自己的一生:从30年代以新兴木刻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到50年代对传统艺术保护的文化自觉;从赴皖之后倡导地方美术复兴的地域观念,到丙寅年间进行变法革新的过人胆识&&这无一不是赖少其在巨大的社会洪流面前尽自己的一木一石之力,最终豪华落尽见真醇,进入艺术之化境。展览以&木石还真&为题,彰显了赖少其作为一位美术领导者和践行者,其超越时局的见地和为人表率的担当。
为艺生涯,涉足多面,独具慧眼
&&& 很难用一个限定的词来概括赖少其,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刀锋情愫熔铸于黑白之间,以木刻版画唤起苦难岁月中人民的斗志;他是一个革命战士,十年戎马为家国,尘沙号角、烟火弥漫,只为实现中华之强盛,人民之太平;他是一个文化官员,饯行艺术发展之路,推动地域美术进步,提携、帮助和保护了一批优秀艺术家,泽被后世;他是一个国画大师,深谙传统之妙意,出入古法与自然之间,为黄山写照,为百涧传情。此外,他还是一个诗人、一个词作者、一个戏剧家、一个出版人,一个无论在任何时代环境下,都以引领文艺界前进方向为己任的人。
&&& & 为了让观众充分了解一个全面的赖少其,展览在一层展厅开辟出&刀锋情铸&、&与古为徒&、&法从自然&、&交游宾翁&四个版块,以展示其不俗的人生经历和为艺生涯。
&&&& &赖少其更多被人熟知和铭记是因其在版画艺术的成就,此次展览并未展出这一部分作品,而是立足他在国画领域的创变,从而让世人从新的角度认识和关注赖少其。在&刀锋情铸&版块,新兴木刻时期和&新徽派版画&时期的作品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展出,为使观众对赖少其的版画艺术有所了解。
&&&& 20世纪50年代,在黄宾虹的指导之下,赖少其开始学习国画。受宾翁启迪,他先以传统为师,学古人精神及各家笔墨皴法,后汲取自然造化丘壑林泉之妙,屡登黄山,以囊括全局之势,表现黄山的神韵和雄伟。&与古为徒&版块聚集了赖少其从50年代至80年代的摹古之作,他临《陈老莲花鸟册》,反复摹写,几可乱真。他醉心于程邃墨迹,几乎摹遍所见垢道人之作,终得干笔渴墨,沉郁苍古之法。上世纪50、60年代,在传统艺术颇受抑制的文化氛围下,赖少其却能一脚跨入传统,研习古人笔墨,可见其胆识与气魄。
&&&& 文革结束后,创作有了条件。面对&新安画派&、&黄山画派&在当时未能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情况。赖少其毅然以65岁的高龄,带病背负画夹,以只争朝夕的姿态,为黄山写照,踏上了中国画创作的路途。&法从自然&版块展出了赖少其黄山时期的画作以及赴各地写生的图稿,诠释了画家&法从自然来&的艺术箴言。他笔下的黄山雄健浑厚,阳刚壮丽,其沉厚处稳健工致,洒脱处奔放痛快,可谓得黄山三昧。
&&&& 黄宾虹对于绘画史学的通读以及对笔墨的极致探索,使他的五笔七墨之法,复加至浑厚华滋的畅快与淋漓。然而这种积淀了画家一生修养与才情创造的艺术面貌,却不为时人理解和欣赏。上世纪50年代,赖少其在担任华东美术界领导期间,就对黄宾虹推崇备至。他推举宾翁为华东美协主席,帮助他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并作序,代表政府授予其&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的称号,80年代又与张仃等一起发起成立&黄宾虹研究会&并担任会长(南方)。所谓英雄惜英雄,大致如此。&交游宾翁&版块展示了1955年在赖少其筹措下出版的《黄宾虹山水画集》,以及赖少其追忆黄宾虹先生的手稿等珍贵文献资料,复原了这一段温热的历史,更见证了赖少其不俗的眼光和超前的审美能力。
衰年二变,元气淋漓,返璞归真
&&&& 晚年的两次变法一举让赖少其步入中国现代艺术大师的行列,他以开放的胸怀看待各家各派,吸取优长,并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中国的现代艺术找到自己的路途。若是没有这两次艺术上的创新,赖少其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或许又是另当别论的。因此本次展览重点展出了赖少其衰年变法后的大量作品,并根据时间衍变和艺术风格分为&丙寅变法&和&八十后作&两个版块。
&&&& 鲍照有句:&离心眷乡畿&。1986年,赖少其卸任后阖家乔迁广州,并在这一年,彰示了古稀之年的胆魄&&&丙寅变法&。他画南粤滨海之山青水明,画热带草木之繁茂缤纷,用西方印象派的光影变幻,对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加以创新。他所写就的《丙寅变法》,犹如一篇战斗檄文,告予世人:&笔墨当随时代&。在&丙寅变法&版块,展览展示了赖少其如何在西方美术大势入侵以及传统艺术日渐势微的局面下,不一切拿来,不固步自封,不自惭形秽,而是以一种兼收并蓄的姿态,一种渐进的方式,走上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创作,画家或以随意散淡的笔墨色彩追想黄山,或以氤氲的水墨或浓烈的色彩表现南国景色的明丽和缤纷。笔墨愈加简练,夸张变形亦愈加自由,一转成为现代艺术探索的重要典范。《黄山一夜雨》作于1991年,正值赖少其赴美考察期间,作品描绘了1969年仲夏夜宿黄山所见之景。赖少其在保留传统笔法的基础上,融入木刻装饰趣味,染以淡墨,赭石,石青,显得整幅画面厚重沉稳而又层次分明。而梵高对色彩的狂热,塞尚对形体的追逐,都成为变法中的赖少其汲取营养的载体。
&&&& 1995年,耄耋之龄的赖少其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逐渐地丧失了行走、言语、自理的能力。曾经执刀如笔,挥毫落墨的手,变得艰涩而颤抖。&八十后作&版块表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既然亲临造化写生不能行,那就转而写心;既然物象造型勾勒不能达,那就转而求意。于是,形的束缚被抛弃了,中与西的争论被抛弃了,传统与现代的隔阂被抛弃了。新安画派的焦墨枯淡,印象派的色彩绚烂,在此时都被解构成无意识的符号,随着情感与性灵、随着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挑战,喷薄而出。即便我们无法分辨出具体的形象,山非山,树非树,花非花,物非物,但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对于生命最后时光的顽强和倔强。《红花也要绿叶扶》就是赖少其在病榻前创作完成的。画面中绚丽的印象色调和不羁的抽象线条令观者深感震撼,而南国花卉的自然亮丽和勃勃生机,也正反映了他乐观欢愉的生活态度。
&&&&& &&木石还真&&赖少其艺术研究展&将会持续到日,这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在新春佳节之际为观众朋友们献上的一道节日厚礼。12月25日上午,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陈祥明,还将就赖少其的生平和艺术精进之路,为广大听众准备一场精彩的讲座。
山村泊渔船
明程邃山水临本册
37×58×10
明程邃山水临本册
37×58×10
临习陈老莲画o 竹兰蝶
临习陈洪绶竹鸟
67.5×67.4
孤云与归鸟
黄山一夜雨
琴音无千古
剑叶洒金花
67.5×68.5
59.2×57.9
43.5×43.5
红花也要绿叶扶
木石魂(绝笔)
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主持
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国画家袁武先生致辞
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王佛生先生致辞
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小燕女士致辞
赖少其的女儿赖晓峰女士致辞
袁武先生和于在海先生为本次展览鸣金开幕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先生与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研究...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先生与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研究...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先生发言
北京画院艺术部主任、理论部研究员乐祥海先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先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先生发言
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冯清源先生发言
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陈祥明先生发言
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唐辉先生发言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先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邓惠伯先生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先生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发言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女士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发言
中央美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先生发言
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王佛生先生发言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先生发言
展览主题形象墙
版权所有 北京画院 京ICP备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很抱歉,您查看的商品已下架或删除。
艺术品收藏
文创与周边三百年的荣宝斋,今天要把你的收藏出成书丨画事
民国画事经常写好的展览,也写了很多好的拍卖,在近现代书画这个版块,在民间,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存世,很多拍卖出现的作品,不亚于公藏。
这是因为,近现代的艺术史,是伴着市场发展起来的。
从清末开始,海派就是以卖画为生,职业画家的传统可以上溯到扬州八怪。
吴昌硕,是从日本的书画市场,“出口转内销”产生的艺坛大师。
齐白石,也是一次画展中卖出高价而一夜成名,之后则是在荣宝斋挂单多年,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先把荣宝斋的订单画了。
以荣宝斋为主的琉璃厂,可以说是民国北京书画市场的主要力量。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这股力量沉寂了下去。
改革开放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第一次有了拍卖这件事。之后,拍卖就成了书画交易市场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回顾近现代书画市场的发展历史,拍卖在整个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民间收藏不可忽视的力量。有时候一场好的拍卖会,其重要性、可观赏性不亚于一个好展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书画拍卖。
1986年11月,在世界最早的艺术品拍卖行苏富比诞生242年后,中国有了第一家国营拍卖行。
1988年5月,北京市拍卖市场第一次成功拍出一件明式圈椅,这是中国艺术品首次参与到公开拍卖当中。
1992年,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剧场,举办了’92北京国际拍卖会。这场500人参拍的拍卖会,引起了100多位中外记者兴奋围观,因为这是首次在中国境内成规模地将文物艺术品公开拍卖。
’92北京国际拍卖会资料照片
此场拍卖中,一件年代最为久远的西周铜爵,以2.8万美元被台湾服装商人买走。
一件大理石山水挂屏(六扇),起拍价400美元,以8000美元成交,超出起拍价20倍。
由于参拍者中港台商人比较多,文革背景的艺术品最受瞩目。一个估价280美元的瓷瓶,因为上面绘有三幅宣传画:知青上山下乡,样板戏,干部到农村劳动,而在两分钟内飙到5000美元成交。
而且在这次拍卖中,我们已经能看到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的身影,如明代卞文瑜《山水图》轴,清代梅清《山水图》轴,民国肖俊贤《山水图》轴,现代张大千《宋人诗意图》轴,现代吴昌硕《牡丹菊石图》轴,现代齐白石《松鹰图》轴等。
尽管这次拍卖的最终成交额仅300多万元,并没有达到组织者的预期,但政策影响十分巨大,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90年代中期以后,日趋开放的市场政策,使得艺术品拍卖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北京瀚海、中国嘉德、四川翰雅、北京荣宝、上海朵云轩等艺术品拍卖行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拍卖行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规范经营,同时也促进了民间书画收藏的流动性。那些由于历史原因,四处佚散的书画藏品,终于有机会齐聚一堂,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可以看到,如今市场上流通的大量书画精品、孤品的价值,并不亚于公藏机构。尤其是近现代十大名家书画这一块,表现尤为明显。
如张大千的《晚山看云图》,这张画集南北宗风格于一体,反映了张大千创作巅峰期的水平。于1993年6月上海朵云轩首届拍卖会上,以130万元夺得全场标王,成为当年国内首场艺术品拍卖的单件最高记录。那一年,普通城市职工的工资大概只有三四百块钱。
张大千《晚山看云图》设色纸本 立轴 157×81 cm
1995年,北宋张先82岁的山水人物图卷《十咏图》,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980万元成交,这也是古代书画拍卖首次破千万。
此画原是流散民间的清宫旧藏,上有乾隆手书,还有十几位历代收藏者的印鉴。清末民初,从宫内流出,由溥仪的一名侍卫传给后人,1992年,这位后人拿着《十咏图》从东北到北京,决定卖画。经过鉴定,文物局愿意出价10000元买画,但老人要价800万,协商未果,老人将画送去拍卖,结果拍出了1980万的天价,轰动了收藏界。
北宋 张先《十咏图》手卷 设色绢本
随后的1996年,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傅抱石作品中的唯一长卷《丽人行》现身中国嘉德秋拍,并以1078万元成交,使得近现代中国画拍卖价格,开始跃进千万级别。
傅抱石 1944年9月作《丽人行》 横幅 设色纸本
此后,拍卖市场陆续出现古代以及近现代书画珍品,如北宋米芾《研山铭》卷,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齐白石《诗意山水册》,齐白石《山水册十二开》,傅抱石《茅山雄姿》,陆俨少的《巫峡清秋》,吴昌硕《花卉十二条屏》,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吴冠中油画《交河故城》等等。
翻看民国画事近几年每逢拍卖季,给大家介绍过的一些拍场上屡创天价的精品书画,无论从著名性、传奇性、艺术性、稀缺性、重要性来讲,丝毫不亚于公藏机构的质量。
并且拍卖上这些书画精品,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
所以每年春拍、秋拍,国内各大拍卖行备受瞩目,民间收藏资源齐聚一堂,即便非拍卖圈的人,也会关注动向。就是因为一件好的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陆俨少,很有可能让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找到更大的突破口。
黄宾虹《黄山汤口》设色纸本
成交价:3.45亿元 中国嘉德2017春拍
赵孟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册页 (五开)
水墨纸本 尺寸:28.6×11.9cm×5
成交价:1.909亿元 北京保利2017秋拍
北宋金粟山大藏经写本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三》
29.4cm×11.4cm×9
成交价:RMB 586.5万元 北京荣宝2017秋拍
可以说,没有拍卖构成的近现代艺术品集体是不完整的。
拍卖和公藏,基本已经成为近现代艺术的两大不可或缺的板块。
规范经营的拍卖行是艺术产业现代化的产物,中国拍卖有大大小小很多拍卖行,但也仅仅产生于近三十年内。
有三百年历史的荣宝斋,曾是书画交易市场的重要阵地,而之后的荣宝拍卖,则是必然要提到的老字号成功转型。
北京荣宝斋,坐落于北京市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
对老一辈的书画人来讲,荣宝斋绝对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存在了。
在北京,哪儿的笔墨纸砚好?
在北京,哪儿的名家书画靠谱?
这是荣宝斋用三百多年来的不断奋斗,攒下的好名声和实力。
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松竹斋”南纸店开设,售卖笔墨纸砚;再到1894年设立“松竹斋”连号“荣宝斋”,拓展业务,代订名家书画,印制北平笺谱,发展木版水印。
时代更迭动荡,书画圈的人事也在不断变化,而这家老字号企业一直稳稳扎根在琉璃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着业务方向,而且要做一件事,就做到最好。
“人气”是荣宝斋的兴达之本,多年来荣宝斋被视为“书画家之家”。
傅抱石当年来北京,作画的笔墨纸砚,就只用荣宝斋的,干脆酒店都不住,直接睡在荣宝斋。
徐悲鸿信任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让荣宝斋帮他复制奔马画,嫌马腿短,还让荣宝斋帮他改长点儿。荣宝斋有一块招牌,就是徐悲鸿题写的。
齐白石刚开始衰年变法,尚未成名时,荣宝斋就相中他的潜力,大胆代售齐白石的作品。后来只要是荣宝斋需要齐白石的画,就会派一个小伙计去齐白石家里要,齐白石一次就交十几幅画。
四川人张大千,也非常放心地把自己精品好画交给北京荣宝斋代售。
荣宝斋的生命力,在于用匠心与真诚打动艺术家和客户,也在于具备开放的商业思维和敏锐的市场眼光。
80年代末,中国拍卖行业兴起,荣宝斋也不落人后,筹备转型之路。
1994年设立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内地首批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公司之一。
北京荣宝拍卖
荣宝斋大厦多功能厅
荣宝斋用三百多年的时间,做到了“以文会友,荣名为宝”。并逐渐由一个百年老店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木版水印、拍卖、出版、教育等于一体,具有相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文化企业。
而北京荣宝也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秉承着这一理念,成功举办了百余场艺术品拍卖会,拍品涉及中国书画、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古董文玩、珠宝翡翠、钟表、艺术图书等领域。
由于荣宝斋与近现代书画名家的良好关系,近现代书画一直是荣宝拍卖的优势项目,且各大专场拍品的成交情况,已经成为当今艺术市场的重要参考。
通过荣宝拍卖,众多名家艺术精品得到了深度的价值发掘。
比如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2004年在北京荣宝秋拍以1705万元成交,首开画家千万级价格先河。
徐悲鸿 1951年作《九州无事乐耕耘》镜心 设色纸本
黄胄的《洪荒风雪》曾在荣宝拍台与中国嘉德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起创画家价格新高;
《有缘居藏中国书画选》、《玉莲斋书画》、《补陀洛伽之室藏书画》等名家经典收藏专场的推出,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得到艺术品收藏界的称道。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的拍卖中,傅抱石、齐白石、吴冠中等近现代十大名家作品,均有不俗表现。
傅抱石 早随烟月上瞿塘 约8.4平尺
成交价:2760 万元
张大千 1945年作 《蕃女礼佛图》
成交价:2,645万
《五色荷花》 成交价:2760 万元
齐白石 《花卉草虫》(八开) 成交价:1679万元
吴冠中《弥勒佛》 成交价:1495万元
在拍卖的同时,北京荣宝注重市场性与学术性结合。
对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艺术价值的艺术大家黄胄、吴冠中、石鲁、何海霞等作品的专题性推出,从学术性角度推动市场的思考与发展,体现尊重艺术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就拿刚过去的2017年来说,北京荣宝在拍卖之余,拿出荣宝斋重要馆藏,征集藏家藏品,先后举办了“春风浓艳——王雪涛花鸟作品展”及“世纪丹青——吴昌硕o齐白石作品展”两大展览。我们也曾经写过文章,点击下面链接可以回顾:
《王雪涛:临摹齐白石像得吓坏本尊,但他还是“背叛”了老师 | 画事》
《吴昌硕齐白石:“文人画太堕落,不能再忍了!”|画事》
在筹备两个展览的过程中,所有入选作品均通过艺委会层层审核,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将所甄选作品集结出版,并于荣宝斋大厦多功能厅举办大型展览。
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展览现场,见到王雪涛、吴昌硕、齐白石三位大师难得一见的高质量作品,对相关的学术性研究,有很强大的积极影响。同时期出版的精品画集,更是颇受欢迎。
“春风浓艳——王雪涛花鸟作品展”
“世纪丹青——吴昌硕o齐白石作品展”
最近,北京荣宝又要搞一件大事情——
荣宝雅集”系列丛书开始征集了!
这套丛书即将在18年上半年由荣宝斋出版社推出,并面向市场公开发行。
北京荣宝现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荣宝雅集书画内容
征集内容:
近现代及古代书画作品。
征集活动范围:
1、北京荣宝往期拍卖精品作品
2、有意向将参加北京荣宝18春季拍卖会的作品。
3、民间收藏的近现代书画精品
出版这套丛书意义何在?
首先,蒐集社会上的书画拍卖精品,丰富补充民间书画收藏数据库,助力研究。
如同前文所说,拍卖和公藏,基本已经成为近现代艺术的两大不可或缺的板块。权威的近现代民间书画拍卖精品,无论从著名性、传奇性、艺术性、稀缺性、重要性来讲,丝毫不亚于公藏机构的质量,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
所以这套书,对于书画拍卖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有志于投资收藏中国书画的朋友来说,是具有一定市场&学术参考价值的。
秉承荣宝斋三百年的业界良心,北京荣宝持续二十多年在书画领域不断深耕,再看看以往荣宝斋出版社的图录质量,这套即将出版的荣宝雅集”系列丛书,希望大家可以踊跃赐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宾虹山水画拍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