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什么意思,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的是什么?l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江苏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3,372贴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收藏
看到讲堂群前面飘落的杨絮,好伤感啊,不,飘落的不是杨絮,是我的春愁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2/3+1江苏大学2016高考生招生金融会计商科专业江苏大学国际本科2+2/3+1,招生成绩中等
那些说杨絮恶心的人,什么心态?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帖子沉了?,不客观啊?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我擦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单机了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我在等一个人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阻止我的单机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零基础入门到精通,就在营销中心!
单机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一直单机,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十几楼了,没人么?,我是一个孤单的人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话寂寥
高中老师反复吟唱的一句 蛮美
原来是杨絮,感觉像毛毛虫,我更喜欢柳絮
看到杨絮,想起小时候,我也害怕不敢走最近回家的路,总是要绕好远,想想那时,好好笑,那天杨絮下不敢前行的我,是我逝去的童年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嘿,你的柳絮掉了。
原来是杨絮,感觉像毛毛虫,我更喜欢柳絮
你懂个毛线
杨絮?和柳絮比起来差多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轮流发生性关系
暖帖,围观楼主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满地杨絮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念她?
是问君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你是男的?
韭菜大蒜傻傻分不清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宋代词人贺铸的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的写法非常接近.你以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根据2008诗歌鉴赏模拟题集锦改编) ——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宋代词人贺铸的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的写法非常接近.你以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根据2008诗歌鉴赏模拟题集锦改编) (三) 阅读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6分)苏溪亭& &&&&&&&& 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1)这首诗描写的是&&&&&&&&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之情。(请各用两个字填入)(2分)(2)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写法非常接近,你以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之情。(请各用双音节词填入)(2分) (2)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写法非常接近,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  &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 && &之情。(请各用双音节词 填入) (2)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写法非常接近,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析。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  &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 && &之情。(请各用双音节词 填入) (2)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写法非常接近,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
填空。 ①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却异彩纷呈。比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 ”;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 ,&&&&&&&&&&&&&& ,&&&&&&&&&& ”等。 ②《史记》被鲁迅誉为“&&&&&&&&&&&&&&&&&&& ,无韵之《离骚》”。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 《西风颂》中的名句。
&1、B(A项zhì/chì,jiè/xiè,zài; B项piāo,suì,jiàn;C项xiu,shí/zhì,hōng/hòD项zhēng/zhèng,xùn/xún, lòu)2、A(A项寥若晨星,仗义执言,天翻地覆;B项食不果腹;C项震撼,流光溢彩;D项通牒,声名鹊起)3、C(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而句中应该用贬义词)4、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造成的”不能混用;B不合逻辑,“为无数中外游人所倾倒”改为“倾倒无数中外游人”D搭配不当,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双学位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5、①对喜欢晨练的人:容易感冒,不宜晨练。②对骑车早行的人:雪后路滑,谨防摔倒。③对种蔬菜的菜农:注意遮盖,防止冻害。(字数不得超过10个字,每点1分)6、问题一: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 问题二:机动车多,造成废气排放量大。&& 问题三:环保投入不足。问题四:执行环保措施缺乏长效的机制。(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7、观点①:应该回归繁体。繁体字有利小孩大脑发育;不识繁体字是种耻辱;繁体字很多笔画都可以直接上溯到原始文时代,是文化一个重要的传承,而简体字则人为的迅速切断了这种文化上的联系;简体字当初的构想是迅速提高全民的识字水平来扫除文盲,但现在文盲率下降很快;台湾人、日本人这样汉字发达的地区也在使用。观点②:应该推广简体。繁体字已成过去历史;简体字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国家法律明文规定,需要推广使用;人们使用后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言之成理即可,观点至少三点,每点2分)8、C(C项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的,并非“鸟巢”的抗震设计。)9、D(A、“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说法过于肯定。原文说“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B“抵抗……地震的能力”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说“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C、“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的表述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10 、B(C、强拉因果,前后分句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D、前一分句不能成为后一分句观点的推断条件。A、说法过于绝对,从文中也推断不出。)11、钢梁结构和碗状看台分离;碗状看台分独立大单元来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取消可伸缩顶棚使抗震能力加强;地基深而结实。(每点1分,写出三点便给3分)12、含义:既指磁带音乐,又指作者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秋天景色(1分)。感悟:①富有和博大(或“潇洒悠然”)属于真正的创造者;②只有收获过的人生,才能拥有生命的静谧和安详;③生命的流逝充满了悲哀和忧伤;④死亡是生命庄严的再生与转换。(每点1分,答对三点便3分)13、①渲染秋天里生命的美好和庄严;②和凋谢秋天的景色形成对比;③为下文对生命和死亡的讴歌作铺垫。(每点1分,答“渲染”“铺垫”但没做解释不给分)14、(1)列车前行暗喻时光流逝,让人产生浓重的忧伤,(1分)产生让生命留驻、时光倒转的强烈愿望。(1分)(2)秋天仍然蕴育着生命,死亡不是结局(1分),而是生命的转换与再生(1分)15、以音乐弦律为线索。(1分)作者由音乐和景物的变换,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和认识也不断深刻、前进。作者感受到死亡中蕴含着生命的意义,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死亡和生命。(3分)16、答案要点:①人要在生活中积极创造;②创造者才能享受生活的富有,才能拥有潇洒悠然的风度。(要点齐备,每点2分;阐述充实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C 解析:掠:拷打18、B 解析: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其余三组意义和用法相同: A为:替,给。介词。 C于:在。介词。D,以:用。介词。19、A(原文是说,恰好府中有案卷将要用来定罪量刑,唐震极力辫说其中的错误,潜发争论不过他,就把那事上呈刑部,最后刑部认为唐震的意见是正确的。)20、(1)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关键处:“诘”指追问,审问;“对”是回答;“狱”指案件;“直”是纠正、平反的意思。关键字解释2分,总体通顺1分)&& (2)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关键处:“系”指关联、连;“从”是听从之意。关键字解释2分,总体通顺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为人耿直,不随便同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过错就高兴。唐震考取进土以后做了小官,有个权贵用文书推荐他,他把文书放入小箱子中,不久他参与政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条尚未打开,那人十分惭愧。后来唐震担任其他官职,他到哪里都以公正廉洁著称。咸淳年间,他由大理寺司直而兼任临安府通判。当时潜说友担任京城的长官,他依仗贾似道的势力,十分傲慢,处理政事时一切都无所顾忌退让。恰好府中有案卷将要用来定罪量刑,唐震极力辩说其中的错误,潜说友争论不过他,就把那事上呈刑部,最终刑部认为唐震的意见是正确的。咸淳六年,江东发生大旱灾,唐震被提拔为信州知州。唐震上奏请求减少纲运米,免除当地的租赋,下令每个街坊设置一个小吏,登记那里的户口,劝说富人分发粮食,让街坊的小吏主持供给饥民。有的小吏劳累不堪,唐震就为他们上陈情况、使他们恢复原来身份。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州里有个百姓雇佣小孩放牛。小孩逃走了,牛棚发生火灾,孩子的父亲状告雇主杀死他的儿子并投入火中。那个百姓禁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服罪了。唐震看案卷后怀疑这事。就暗中查访,终于在临近的郡中找到了小孩。又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唐震被提拔为浙西提刑。赵氏家族有个看守墓地的僧人十分凶暴蛮横,唐震派遣官吏去逮捕惩治他,贾似道写信来营救,唐震不予理睬,最终按照法律判了刑。贾似道发怒了,让侍御史陈坚弹劾唐震,使他被免职。咸淳十年,朝廷又起用唐震做饶州知州。当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都已经归附元朝,元军开始攻取饶州。饶州驻军只有一千八百人,唐震发动州民登城防守,天不亮就出去整治军队.直到半夜才入睡。他上书朝廷求援,没有得到回复。元军派人进入饶州来取宋军表示投降的款项,通判万道同暗中派人在他部下中筹集白金、牛酒,备办投降时的礼物,寓居饶州的士人全都听从他。万道同婉转地劝说唐震投降,唐震大声呵斥说:“我能忍心苟且偷生辜负国家吗?城中的年轻人被唐震的话感动了,就杀了元军的使者。有个叫李希圣的百姓图谋出城投降,结果被戴上刑具投入监狱中。第二年二月,元军大批到来,都大提举邓益逃离了饶州,唐震拿出府中所有的金钱,写了官府悬赏文告张贴在城墙上,招募能够备勇应战的人来奖赏他们。众人心里畏惧,不能应战.元兵登上女墙,众人就溃散了。唐震走进府中的玉芝堂,他的仆人上前请求说:“情况紧急了,番江门敌军还没合围,赶快出去还可以脱身。”唐震骂道:“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左右的人不再敢劝说,都走出去了。不久,元兵进来,拿文书铺在桌上,让唐震签名投降,唐震把笔投在地上,不肯屈服,终于为此而死。21、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3分,每错3处扣1分)22、暮春,怨别。(每空1分)23、观点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好。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将尽,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的虽是眼中景,却暗寓着心中情,化虚为实,把情绪、心境和感触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观点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好。因为诗人借当前季节的风物――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一口气连用三个比喻不仅巧妙地回答了“闲愁都几许”的问题,而且同时又是在说:我这愁恨,已经够多了,偏又赶上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愁雨不止的时节,越增我无限的愁怀恨绪。意绪巧叠,令人回味无穷。(4分,只给观点不解释不得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4、孔子提到的“乡原”指的是一种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①这种人,只要别人叫他做事情无论好坏都会去做。②孔子认为,这种人是道德的破坏者。③这种人缺少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被“小人”利用,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④现实生活中,“乡原”还可以理解为鲁迅笔下的“看客”。也就是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热闹的人。“乡原”有时候比起小人来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是更为严重的。(4分,观点正确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5、(1)只是当时已惘然(2)禾黍秋风听马嘶(3)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4)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26、作文(略)附评分标准础等级50 分一等(50―41)二等(40-31)三等(30―21)四等(20―0)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感情真切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字迹难辨符合问题要求大体符合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
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4、材料丰富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5、形象丰满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6、意境深远9、文句有意蕴12、有个性特征&命题人: 萧山第十高级中学&&& 陈栋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修辞手法
wulahah190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试问闲愁都几许?”是设问,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闲愁形象化.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川烟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