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长江最深的地方有多深深

新疆有个地方叫伊犁
新疆有个地方叫伊犁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和谐安定,风景如画,这里是塞外江南伊犁
伊犁河大桥一景
伊犁河大桥
去伊犁时赛里木湖路过赛里木湖
伊宁市一景
伊犁河大桥
伊宁市一景
美食,这名字是不是很厉害
观光马车售票处
喀赞其,民俗一条街
街道,别具伊犁特色
汉家公主纪念馆
汉家公主纪念馆展示物品
伊犁州博物馆内物品
伊犁州,全国唯一一个管辖两个地区的行政单位
伊犁州博物馆
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的外贸店
霍尔果斯城市一景
霍尔果斯国际汽车站
伊宁市一个餐厅的九碗三行宴,味道很赞
去伊犁路上的雪景
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在那遥远的地方:大美新疆行之十九----风光伊犁河
在那遥远的地方:大美新疆行之十九----风光伊犁河
日下午2点多我们早早的赶到市,今天的行程很简单,领队说是修整的一天,除了安排晚上8点去河大桥,没有其他的内容。我们住宿的是富丽华大酒店,条件还算不错,可以洗一个热水澡,睡一个安稳觉。安顿好,其他人大都忙于洗漱,我和妻子在门外吃了些便餐,妻子要回房间休息,我自己到街上走走。有这样一个习惯,凡是到一个新的地方,有时间一定要走走看看,留下一些印象和记忆,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也是旅行的要义之一。我独自一人踯躅在街头,无目的的行走。在我心中早有印迹,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有一个亲姨就在,20多年前我见她回去一趟,此后再没有回去,也断了联系,现在也许已不在人世,她的后人亦无音信。遥远的亲情有时就像那断了的风筝,渐渐远去,再去追寻,已遥不可及。奉劝每一个朋友要珍惜亲情友情爱情,莫到失去时,徒余悲切。市是一个美丽而有特色的城市,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到许多维族的市民,维族的特色商店,街头的鲜花灿烂,人们的表情悠然,少数民族的风情满目皆是。尤其是傍晚的河畔,颇具盛名的河大桥横跨河上,河边的游人熙熙攘攘,一派祥和的气氛。这里已经处于之南,气候明显的感觉仍在夏季。河中有游艇游弋,岸边人们在戏水纳凉。我们也都换上轻薄的衣衫,杂居其中,游荡拍照,寻踪猎奇。河谷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河处于市的南郊,已成为当地市外地游客光顾游览的最佳去处,也是当地迎娶新娘,结婚典礼的传统殿堂圣地,如果有幸,你可以一饱眼福。河的黄昏亦很美妙,夕阳打在桥上,些许金黄,淡雅恬静,风景依旧。回到市区,我和妻子又到离我们住处很近的拜吐拉清真寺,已是夜色阑珊,不敢冒昧进入,只是在外面流连浏览一番离去。之行,虽然短暂,记忆尤深。&
本篇游记共含740个文字,52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C) 2018 Mafengwo.cn
马蜂窝客服:国内海外 +86-10-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所呈现的美——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所呈现的美——赛里木湖鲁网资讯百家号转载自百家号作者:迷茫的糖宝初夏,新疆的赛里木湖风景区内开满了野花,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来自新疆内外的游客来休闲度假,欣赏迷人的风景。赛里木湖湖畔水草丰富,为良好的牧草。每年冬天,这里的雪,水的凝结,湖面在冰山的形状上微微呈椭圆形,像白色的软丝绸在碧绿的玉上。夏天,湖林毛尖青,草花茂盛,草原广阔,窗帘袅袅,牛羊奔腾,马群奔腾,形成了一片动人的草原景观。湖的东侧有四个岩石小岛。主岛在湖的北面32米,面积105公顷。相传,曾几何时,西湖是一片美丽的草原,到处都是鲜花,年轻的蒙古男女契塔和沙多克在这里相识相恋。从前,一个叫契塔的女孩在放牧的时候被草原上的邪恶之王伤害了。她宁死也不放弃。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骑着马去杀了魔鬼,他痛苦地叫着,把他的头埋在了一个深水池里。这是湖中情人的起源。赛里木湖是新疆最高、最大、最美丽的高山湖泊。这也是大西洋温暖潮湿的空气的最后一站,上面写着"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赛里木湖湖处于开花阶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湖段,不同的花),山花的瀑布点缀着"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初夏,在新疆的赛里木湖景区,野花盛开,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来自新疆内外的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欣赏迷人的风景。赛里木湖是新疆最高、最大、最美丽的高山湖泊。它也是最后一个受到温暖、潮湿的大西洋洋流影响的地方。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赛里木湖(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湖段,不同的花),一层层的山花点缀着"大西洋最后的眼泪"。赛里木湖,素有"净海"之称,位于新疆博塔拉州博乐市天山山脉。它靠近伊犁河城县。该湖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它有210亿立方米的储水能力。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比赛于2007年首次举办,并于2013年正式升级为全国比赛,获得了体育总局的批准。赛里木湖风景区的分为六个功能区域,包括周围的风景观光区湖,草原牧区的生态景观保护区、天鹅和其他稀有鸟类的栖息地保护区,综合旅游服务区和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区。已确定了三种特殊水平的储量,即塞利穆湖中心岩心的水体、西海天鹅湿地的生境和恰加格尔冰和雪生态勘探区。日,它被列入"神奇西北100景"。本文由迷茫的糖宝原创文章,点击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鲁网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鲁网-山东新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深秋的巩乃斯
更新时间: 11:23&&作者:马绍埔 &&阅读量:次
  巩乃斯是一个地域的名称,说起巩乃斯在全国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是如果提起伊犁地区美丽的空中大草原那拉提,很多人都会耳熟能详。巩乃斯,哈萨克语意为“太阳出来的地方”。这个地方曾经是《史记》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里乌孙古国的核心属地,也是乌孙后裔哈萨克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域。这里生活的人们习惯于把巩乃斯河流域,称呼为巩乃斯,当然也就包括著名景区那拉提草原及新源县全境了。
  每一个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河流,巩乃斯河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地称为“阿娜苏”(意思是母亲河)。这是一条向西流淌的河,从太阳初升的地方一路向西,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而成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流进巴尔喀什湖。
  重阳节这天,没有登高,而是信步走向了心仪已久的巩乃斯河畔,走向传说中哈萨克民族英雄喀班巴依纵马驰骋的草原。远处南天山横卧,在一片雪山峰群中,突兀而起格外醒目的那座,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喀班巴依峰,在这深秋的丽日蓝天,挺拔雄伟银冠雪顶,威严地守护着这片哈萨克人的故乡。自九月份支教来到巩乃斯河北岸的红花之乡木斯学校后,就一直想去走走看看。在深秋时节,这天午后,感觉室内有些冰凉,而室外阳光依然温暖灿烂。对于一条河的牵挂和向往便信步走出校园,沿着村庄便道上遗落的玉米粒和沿途惊飞的小鸟,走进了秋收之后巩乃斯空旷的田野。穿过一片苜蓿地和叶子金黄的白杨林,宽阔的巩乃斯河就带着几分娴静,带着一丝丝淡淡的泥腥气息,在芦苇丛中如丝带盘旋扭曲,微波荡漾扑面而来。
(责任编辑:小美美眉)【图片】伊犁河的大鱼【伪阿鲁纳恰尔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456贴子:
伊犁河的大鱼收藏
伊犁河在我国境内的裸腹鲟(青黄鱼)2002年在伊犁河哈萨克斯坦境内钓获的伊犁鲶鱼日 13:10:09 稿源: 伊犁晚报  
在新疆很多地方的夜市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烧得火红的烤炉上面架着几条焙烤“嗞嗞”作响的烤鱼,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伊犁河烤鱼”。伊犁河的鱼的确是非常有名的。但如今,伊犁河这条新疆流量最大的河,它的鱼产量却令人堪忧,甚至有专家认为,伊犁河的鱼的现状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就连伊犁本地人也经常会感叹伊犁河的鱼是一年比一年少。
老伊犁人一定有这样的印象,曾经的伊犁河畔经常可以看到烤鱼摊,烤鱼摊上都会挂上一两条大鱼,鱼大到和七八岁孩子的身高差不多,甚至有的鱼会达到2米多长。那鱼儿挂在那里,失去了在水里的风采,成了刀俎上的鱼肉,硕大的体型让人望而生畏。小孩子见到这样大的鱼都会惊奇地扯着父母的衣袖大喊:“快看,快看,鲨鱼!”其实,这样的说法不仅仅只出自于孩童,就连《西域见闻录》《新疆游记》中都误认为伊犁河的鱼是“鲨鱼”。
伊犁河是盛产鱼的。诗人洪亮吉曾赋诗云:“昨霄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这正是伊犁河鱼产量丰富的写照。曾经采访过一位居住在伊犁的俄罗斯族人,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就是在伊犁河上以打鱼为生的,而他的童年也是和父亲一起在渔船上度过的。伊犁河里的野生鱼品种现在已有40多种,几乎占到了新疆鱼种的一半,但是产量却远不如以前多。像伊犁河中珍贵的地质史第3季以前形成的、堪称为鱼类活化石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裸腹鲟(伊犁本地人习惯称之为青黄鱼)更是难觅其踪。而伊犁河中土生土长的伊犁弓鱼、银色弓鱼等土著鱼类也濒临灭绝。无怪乎老伊犁人总是感叹着:伊犁河的鱼越来越少,伊犁人吃不到正宗的伊犁鱼了。
说到吃伊犁河的鱼,其鲜美的味道也是让吃过的人难以忘记。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曾称赞伊犁河的鱼:“其肉之鲜美远在名肴红羊鲊之上。”伊犁河的鱼鱼肉鲜美可口,没有海鱼的腥味,却有海鱼的鲜嫩。居住在伊犁的锡伯族人制作的特色布尔哈雪克炖鱼更是伊犁的一道名菜。锡伯族人做鱼时用到的鱼香草也成了有名的调味料。
布尔哈雪克是一种野生的香草,这种草具有奇特的香味,因为形似树叶,故被锡伯族群众称之为“布尔哈雪克”,翻译成汉语就是“柳叶草”,它又被形象地称为“鱼香草”。
肥美鲜嫩的伊犁河鱼,配上咸盐、辣椒和鱼香草嫩茎,再以文火慢炖,那真是鱼肉鲜美、鱼汤浓稠。
而如今,由于过度捕捞,伊犁河鱼的产量锐减,这不能不让人遗憾,也不能不让人担忧。很多业内专家都对伊犁河的鱼做了细致的研究和调查,并在自己的论文中呼吁大家,保护好伊犁河的鱼,不要让子孙后代只在文献中去想象那名噪一时的鱼。(记者马媛 )
呻吟中的“母亲河” ——伊犁河渔业资源破坏触目惊心
中国建设报
  ●竭泽而渔,大肆捕捞溯河产卵的鱼群,使渔业资源衰退严重,珍稀鱼类裸腹鲟面临灭顶之灾。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部门私利第一,伊犁河被划段割据承包,掠夺性滥捕愈演愈烈,《渔业法》如一纸空文。  ●种种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地方渔业法规迟迟没有出台。渔政管理站成立十几年来没有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伊犁河蜿蜒曲折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流过,然后出境流向哈萨克斯坦。她是伊犁人民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灌溉着广袤的农田,哺育着各族儿女;她孕育了裸腹鲟、欧鲶、虹鳟等珍稀鱼类,为伊犁人民提供了值得自豪的渔业资源,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我们却没有给她应有的关爱和保护。多年来,毫无节制、掠夺性的滥捕滥捞,使伊犁河渔业资源破坏严重,珍稀鱼类面临灭顶之灾。  5月8日,笔者和伊犁河渔政站执法人员由惠远河段向三道河河段漂流,对此事进行调查采访。  伊犁河在我国境内全长有400余公里,但漫长的上游河道只有一些低值的小型鱼类,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惠远至三道河一带,捕捞对象以溯河产卵的鱼群为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底,溯河产卵的鱼群刚进入国境河段,即遭数以百计网具的拦截,仅有少数“幸运者”得以逃生。笔者看到沿途60公里河段的两岸就有40多个捕鱼点,“扳罾网”、“迷魂阵”、“拉网”、“挂网”严阵以待。渔民抓紧这个挣钱的好机会,废寝忘食,昼夜作业,恨不能将河中即将产卵的鱼“一网打尽”。笔者在农田师63团境内的捕鱼点看到,一尾刚打上来的大鲤鱼正在拼命挣扎,胀鼓鼓的肚子里全是鱼卵。不远处,一堆浸在血迹中的鱼卵格外刺眼,上面爬满正在“会餐”的绿头苍蝇。在笔者调查的6个捕鱼点中,被渔民囚在柳条笼中的渔获物有正处于幼年的“儿童”,但更多的是即将“一朝分娩”的“孕妇”。渔民们却还在抱怨:“现在鱼越来越少,青鲤鱼(裸腹鲟的俗称)更是见不着影子了。”  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道。作为世界名贵的鲟鱼科的一个品种,裸腹鲟可谓是奇货可居,市价每公斤达350元至400元左右,被誉为“黑黄金”,经济价值很高,已被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保护公约列为二级保护鱼类。裸腹鲟生长缓慢,首次性成熟需12~14年,其后每2~3年才产1次卵,而且自产卵孵出仔鱼到幼体生长发育至成鱼存活率极低。如果过量捕捞,种群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非常困难。据资料显示,70年代时,裸腹鲟捕捞量每年约40余吨,最大个体可达50余公斤,有“一网一个万元户”之说。80年代以后,裸腹鲟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年产仅十几尾,而且渔获物中的个体也越来越小。如今要想捕捞一条30公斤以上的裸腹鲟,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第二十九条也规定: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为什么掠夺性滥捕愈演愈烈,而有关部门却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为什么国家法律规定明明白白,在这里却无法执行?据笔者调查,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思想观念混乱,对渔业保护和增殖重要性认识不足。采访中有些领导认为伊犁渔业养殖发展很快,水产品年产量已达到8400多吨,位居全疆第二,而伊犁河渔业产量逐年下降,目前仅占渔业总产量的8%,自然资源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需要限制捕捞。有的渔民愤愤然:“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河上打鱼,不让打鱼我怎么生活?”上上下下的这些错误认识,加上有些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使伊犁河渔业管理多年来得不到重视,致使有关渔业资源保护措施细则迟迟不能出台。  二、渔政执法手段落后,执法力度不够。伊犁河渔政管理站自1989年挂牌成立以来,虽做了一些保护工作,也向河中放养了几千万尾鱼苗,但无异于杯水车薪。加之5个人管400余公里的河道,并且没有任何经费来源,无法进行正常执法活动,十几年来形同虚设。渔政站领导对记者说,此次下河执法,还是借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新疆土著经济鱼种子工程项目”的名义争取了一些经费,否则,连租船的钱都付不起。  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部门利益大于国法。《渔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理的渔业水域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增殖渔业资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但事实上伊犁河惠远至三道河段被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惠远乡、农四师63团、67团等沿河单位分段割据,又分成若干个打鱼点竞标承包给个人,从中收取2000元至两万元不等的承包费。这些单位只要权力不要义务,只管收承包费却不愿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伊犁河如今成了“百宝箱”,八方伸手,滥捕滥捞愈演愈烈。  伊犁河在呻吟,伊犁河在哭泣。  若干年后,伊犁河的鱼将被人捕捞殆尽,变成一条毫无生气的河流。大自然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警告,立法保护伊犁河渔业资源刻不容缓。  伊犁河捕鱼期主要是鱼类溯河产卵季节,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但完全禁捕等于废弃渔业生产,既不客观,也行不通。业内人士指出,有关立法部门要尽快立法确立伊犁河珍稀鱼类产卵场保护区,确立禁捕期和禁捕区,禁止捕捞幼体鱼和繁殖群体。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渔业法》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使伊犁河渔业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  大自然对伊犁人的馈赠可谓丰厚,但愿我们能珍惜这一切。燕玲滥捕的牺牲品——即将产卵的欧鲶 燕玲 摄
新疆伊犁河鱼类资源受重创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王瑟 本报乌鲁木齐2月26日电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水产处处长李存峰日前痛心疾首地对记者说:“过度捕捞正成为伊犁河鱼类资源遭受重创的首害。再这样下去,伊犁河将无鱼可捞。”新疆伊犁河是新疆一条产鱼量很大的河流。上个世纪80年代,伊犁河鱼量最高年产量可达近600吨;90年代后,年产量直线下降,2003年仅有90多吨,且多以草鱼、鲤鱼、鲢鱼为主,低龄鱼增多,规格下降。据伊犁河渔政管理站统计,伊犁河现有捕捞个体户60多家,近一半属于无证非法捕捞。当地一些居民也以此为业,在伊犁河上有近300人常年在捕捞鱼。这些人中有的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方式炸鱼,至于电鱼、无证捕捞更是屡禁不止,许多鱼类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伊犁河现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土著鱼类有五种。它们是伊犁弓鱼、银色弓鱼、伊犁鲈、斑重唇鱼、新疆裸重唇鱼。每年当赤档鱼、东方真鳊及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裸腹鲟等一些鱼类在洄游季节进入伊犁河中游产卵时,正是捕捞高峰期,大网小网一齐下河,很多产卵期的鱼、幼鱼被捕捞上岸,严重影响了伊犁河鱼类种群的繁殖。伊犁河五种土著鱼类近几年捕捞量很少,已形不成产量,伊犁弓鱼和银色弓鱼已濒临灭绝。究其原因,李存峰指出,伊犁河渔政管理站人员少,只有5人,管理长达几十公里的河流,同时没有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更是关键。对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部门已起草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上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希望及早让这些鱼类得到保护,给后人留下一些资源。
新疆伊犁河5年禁渔期结束 裸腹鲟数量有望增加 日 16:08: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3日电(李建苹)目前,新疆伊犁河禁渔期结束,伊犁河野生鱼品种由5年前的32种恢复到42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裸腹鲟数量也有望增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渔政处处长永卫东说,伊犁河自2004年开始实施禁渔以来,经过5年的生态恢复,野生鱼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伊犁河河谷段发现的野生鱼品种已由5年前的32个增至42个,大口鲶鱼、银鲫鱼、黑鱼的产量也比5年前增加一至二成,达到100吨左右。野生鲤鱼年产量达三四十吨,土著鱼年产量达到二三十吨。
裸腹鲟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少有的软骨类鱼种,被誉为“动物活化石”,全世界仅存于欧洲黑海、里海和咸海水系及中国伊犁河,成熟期需要12年至14年。上世纪70年代,伊犁河一年可捕捞几十吨裸腹鲟,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过度捕捞加之疏于管理,使裸腹鲟产量急剧下降。到2000年,每年打捞的裸腹鲟不足20尾。 伊犁河是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全长1236公里,上游流经新疆伊犁地区,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归于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惊现罕见大鲶鱼 体长2.35米重72公斤
新疆天山网  
天山网伊犁讯(通讯员何慧 方吟春)6月8日,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七团场的职工王建军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他在伊犁河六十七团河段捕获一条体重72公斤,体长2.35米的一条罕见大鲶鱼。他激动地说:“这是我捕鱼十几年来捕获的最大的一条鲶鱼!”
得知消息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在现场记者看到,这条大鱼沉在一养殖池的水底,头特大,身体有近两人高,六个大汉下池一起抱它,都无法将其托起。
伊犁州水利局水产处处长李存峰告诉记者,鲶鱼又称六须鲶,在我国内地水域未见分布,该鱼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东部及亚洲西部的黑海、咸海、亚速海、里海、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和湖泊中,原苏联于1967年将其移入巴尔喀什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扩散到我国境内的伊犁河。伊犁河鲶鱼肉鲜美、剌少、蛋白质含量高,在欧洲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高,在我国市场也是紧俏产品,具有很高的开发推广价值。捕获的这条鲶鱼估计有30多岁,是近年来全疆范围内捕获的较罕见的大鱼。
目前,该鱼已被伊犁州水利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收养,将其作为研究和人工繁殖之用。
男子闹市兜售“青黄鱼” 水利部门:有可能是杂交鲟 日 12:35:10 稿源: 伊犁晚报  
伊犁新闻网讯(首席记者李亚锋 实习生杨瑾)7月22日,在伊宁市解放西路,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把一条“青黄鱼”绑在车座上,以300元/公斤的价格向围观的路人叫卖,围观者对此议论纷纷。
“这是啥鱼,多少钱?”现场不少围观者对这条大鱼产生了兴趣。一名围观者说:“这鱼又叫裸腹鲟,是伊犁河特有的鱼类资源,不过最近几年来由于捕杀严重,产量较低,好像是重点保护的一类水生野生动物,不允许买卖。”
“瞧,还是行家识货,这条‘青黄鱼’重9公斤,是我从伊犁河里捕获的。”售鱼的小伙自豪地附和着,他又解释,之所以卖这么便宜是担心被有关部门抓住,才想尽快出手。该男子边忙着介绍,边向有意购买的市民递名片,并表示随时要随时电话联系,保障货源和质量。 图为男子在叫卖“青黄鱼”。
采访中,很多围观者对这条鱼的价值半信半疑。正当记者进行拍照时,该男子不但强烈拒绝,还匆忙消失在人群中。
随后,针对该男子叫卖的“青黄鱼”是否真是裸腹鲟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州水利局水产养殖处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此类鱼用肉眼无法辨别,不过可以肯定该“青黄鱼”为杂交鲟,所以市民要提高警惕,莫上当受骗。
提起裸腹鲟,该负责人表示,裸腹鲟又称“鲟黄鱼”,是伊犁河特有鱼种,目前,自治区已正式将裸腹鲟列入重点保护一类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近几年,不法分子乱捕乱杀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水利部门已着手准备兴建大型裸腹鲟繁育保护中心,从根本上保护裸腹鲟。希望广大市民也能行动起来,群防群治,最大限度地打击倒卖和捕杀裸腹鲟的违法行为。
00:56 发表 新疆伊犁河中捕获三米长巨型欧鲶作者:记者赵春晖    稿件来源:新疆频道原创新闻 新华网乌鲁木齐日电
新疆一位渔民近日在伊犁河中捕获了一条长近3米、重102公斤的巨型欧鲶,这是目前在这条著名 ...这鲶也够大的…………
伊犁河上一家特殊的渔民
日 13:06:40 稿源: 伊犁晚报  
伊犁河上捕鱼的老吴。
在伊犁河畔上住着一位捕鱼的老人,他目前仍坚守在伊犁河上锡伯族西迁的第一条古渡上,将无数牧民和需要去河对岸惠远古城处理紧急事务的人们安全便捷地送到目的地。
老人的捕鱼生涯
老人姓吴,锡伯族,年过花甲。三十年如一日的捕鱼生涯,让他练就了一手好的捕鱼功夫,什么时候是鱼的产子期,不能捕鱼,什么季节打什么样的鱼,有利于生态平衡,什么时间能捕到什么样的鱼,老人讲得津津有味,仿佛比吃鱼更有体会。就这样,他的老伴也随同老人一起居住在伊犁河岸。
当时的老吴只是单纯的捕鱼,很多人慕名来找老人,讨几条伊犁河的鱼吃,老吴的老伴也只是简单地加工一些家常味的鱼宴。就这样,似水的流年无情地侵蚀着老人的笑脸,而其老伴却将伊犁河的鱼做得齿间留香,回味无穷了。白菜鱼、椒蒿鱼、羊肉炖鱼,都是老人的拿手好菜。而今老人年事已高,也很难吃到她亲自做的拿手鱼了。
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水面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老人登上停靠在河边的渔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娴熟地把渔网撒向伊犁河,仿佛已经看到河里的鱼儿在嬉戏。马达的声音越传越远,河水泛起一层层浪花。渔网撒好后,老人开始了另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渡客,这些渡客,有外出办事的人携带交通工具一起乘渡,有牧民赶着自己的家畜去河对岸,也有丢失家畜的人乘坐渡船找寻家畜……为了方便当地的人们,凡是需要渡船的,老人都会应允。夕阳西下,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凭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伊犁河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老人再次渡船,查看一天的收获,那蹒跚的背影,证实了老人在伊犁河上的峥嵘岁月。 老人整理渡船,准备出发。
老吴说,每年的2月15日到5月31日期间是伊犁河的禁渔期,不能捕鱼。为了延续和传承锡伯族的文化遗产,老人还将继续守护在伊犁河岸摆渡,并看着女儿将他毕生的心愿和对伊犁河深厚的感情延续下去。
民族的传承,伊犁河的守护者
1997年,吴老的女儿,将老人在伊犁河岸捕鱼生涯的首发站,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正式接手,从此也将这个国家自然次生林生态公园正规化,已然告别了先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经营模式。老吴捕鱼的收获也在这里服务于顾客,许多曾经品尝过老人手艺的人也络绎不绝地前来故地重新品尝。
2007年,由焦建成拍摄的《大西迁》剧组来到青杉湿地公园,将这里作为剧本的拍摄现场。
现在,老人的女儿吴女士,已经将青杉湿地公园经营的小有规模。 伊犁河捕鱼,收网。
占地7000亩的次生林青杉湿地公园建有6个蒙古包,也将养殖产地建于其中。养殖场区饲养的有国家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雁鹅。裸腹鲟是中华鲟的一种,裸腹鲟又称“鲟鳇鱼”,是伊犁河特有鱼种。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流,裸腹鲟在全世界仅自然分布于欧洲的黑海、里海和咸海水系,数量很少。
为了使园区更加原生态,吴女士还在园区放养了家禽——乌鸡、鹅等,这些小动物完全靠自身的免疫条件茁壮成长,没有任何的饲料喂养。春天,园区工作人员会把菜地整理出来,种上各种各样纯天然的农家时令蔬菜。在品尝原汁原味伊犁河草鱼、鲶鱼等的同时,也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纯天然家禽和农家蔬菜,还可以品尝锡伯族风味的珍稀菜肴。
目前,青杉湿地公园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与大自然亲密相连,与伊犁河紧紧的相互辉映。
一位渔民的夙愿
2009年,吴女士从东北和俄罗斯引进了一批驯养的中华鲟鱼苗投入养殖场,中华鲟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鲟体长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体长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十年达到产卵的成熟期,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中华鲟一年长0.8kg,而一公斤的饲料就80元的成本,外加人工饲养的工资,使吴女士入不敷出,高额的养殖成本使吴女士备感压力。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和自己守护伊犁河的虔诚意志,吴女士还是坚持着中华鲟的养殖。 捕鱼归来
由于资金的短缺和专一的养殖模式,为了使中华鲟又快又好地生长,吴女士的雁鹅养殖先已告一段落。但是吴女士没有灰心,不久后,还会将雁鹅的养殖提上日程安排。因为雁鹅养殖是吴女士的另一个心愿。
吴女士说,没有政府的支持,父亲的愿望和我的想法是实现不了的,很感谢有关部门对我驯养中华鲟和雁鹅的支持和鼓励,园区饲养中华鲟不是为了满足园区客人的需要,而是为了保留伊犁河的原始基因,维护生态平衡。饲养中华鲟的初衷,是要将这些原本就生活在伊犁河的精灵,放归自然,让它们重回故里。虽然现在的饲养成本很高,相当有难度,但是,依然会坚持本来目的。放生中华鲟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如今,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是驯养、繁育及养殖为一体的中华鲟培育基地。就是这样普通的锡伯族父女,为了守护和维系我们母亲河的原始生态平衡,默默的付出青春,风餐露宿,毫无怨言。这是怎样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啊!
(文/摄影 实习记者何文玉)
伊犁河上一家特殊的渔民
日 13:06:40 稿源: 伊犁晚报  
伊犁河上捕鱼的老吴。
在伊犁河畔上住着一位捕鱼的老人,他目前仍坚守在伊犁河上锡伯族西迁的第一条古渡上,将无数牧民和需要去河对岸惠远古城处理紧急事务的人们安全便捷地送到目的地。
老人的捕鱼生涯
老人姓吴,锡伯族,年过花甲。三十年如一日的捕鱼生涯,让他练就了一手好的捕鱼功夫,什么时候是鱼的产子期,不能捕鱼,什么季节打什么样的鱼,有利于生态平衡,什么时间能捕到什么样的鱼,老人讲得津津有味,仿佛比吃鱼更有体会。就这样,他的老伴也随同老人一起居住在伊犁河岸。
当时的老吴只是单纯的捕鱼,很多人慕名来找老人,讨几条伊犁河的鱼吃,老吴的老伴也只是简单地加工一些家常味的鱼宴。就这样,似水的流年无情地侵蚀着老人的笑脸,而其老伴却将伊犁河的鱼做得齿间留香,回味无穷了。白菜鱼、椒蒿鱼、羊肉炖鱼,都是老人的拿手好菜。而今老人年事已高,也很难吃到她亲自做的拿手鱼了。
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水面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老人登上停靠在河边的渔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娴熟地把渔网撒向伊犁河,仿佛已经看到河里的鱼儿在嬉戏。马达的声音越传越远,河水泛起一层层浪花。渔网撒好后,老人开始了另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渡客,这些渡客,有外出办事的人携带交通工具一起乘渡,有牧民赶着自己的家畜去河对岸,也有丢失家畜的人乘坐渡船找寻家畜……为了方便当地的人们,凡是需要渡船的,老人都会应允。夕阳西下,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凭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伊犁河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老人再次渡船,查看一天的收获,那蹒跚的背影,证实了老人在伊犁河上的峥嵘岁月。 老人整理渡船,准备出发。
老吴说,每年的2月15日到5月31日期间是伊犁河的禁渔期,不能捕鱼。为了延续和传承锡伯族的文化遗产,老人还将继续守护在伊犁河岸摆渡,并看着女儿将他毕生的心愿和对伊犁河深厚的感情延续下去。
民族的传承,伊犁河的守护者
1997年,吴老的女儿,将老人在伊犁河岸捕鱼生涯的首发站,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正式接手,从此也将这个国家自然次生林生态公园正规化,已然告别了先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经营模式。老吴捕鱼的收获也在这里服务于顾客,许多曾经品尝过老人手艺的人也络绎不绝地前来故地重新品尝。
2007年,由焦建成拍摄的《大西迁》剧组来到青杉湿地公园,将这里作为剧本的拍摄现场。
现在,老人的女儿吴女士,已经将青杉湿地公园经营的小有规模。 伊犁河捕鱼,收网。
占地7000亩的次生林青杉湿地公园建有6个蒙古包,也将养殖产地建于其中。养殖场区饲养的有国家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雁鹅。裸腹鲟是中华鲟的一种,裸腹鲟又称“鲟鳇鱼”,是伊犁河特有鱼种。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流,裸腹鲟在全世界仅自然分布于欧洲的黑海、里海和咸海水系,数量很少。
为了使园区更加原生态,吴女士还在园区放养了家禽——乌鸡、鹅等,这些小动物完全靠自身的免疫条件茁壮成长,没有任何的饲料喂养。春天,园区工作人员会把菜地整理出来,种上各种各样纯天然的农家时令蔬菜。在品尝原汁原味伊犁河草鱼、鲶鱼等的同时,也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纯天然家禽和农家蔬菜,还可以品尝锡伯族风味的珍稀菜肴。
目前,青杉湿地公园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与大自然亲密相连,与伊犁河紧紧的相互辉映。
一位渔民的夙愿
2009年,吴女士从东北和俄罗斯引进了一批驯养的中华鲟鱼苗投入养殖场,中华鲟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鲟体长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体长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十年达到产卵的成熟期,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中华鲟一年长0.8kg,而一公斤的饲料就80元的成本,外加人工饲养的工资,使吴女士入不敷出,高额的养殖成本使吴女士备感压力。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和自己守护伊犁河的虔诚意志,吴女士还是坚持着中华鲟的养殖。 捕鱼归来
由于资金的短缺和专一的养殖模式,为了使中华鲟又快又好地生长,吴女士的雁鹅养殖先已告一段落。但是吴女士没有灰心,不久后,还会将雁鹅的养殖提上日程安排。因为雁鹅养殖是吴女士的另一个心愿。
吴女士说,没有政府的支持,父亲的愿望和我的想法是实现不了的,很感谢有关部门对我驯养中华鲟和雁鹅的支持和鼓励,园区饲养中华鲟不是为了满足园区客人的需要,而是为了保留伊犁河的原始基因,维护生态平衡。饲养中华鲟的初衷,是要将这些原本就生活在伊犁河的精灵,放归自然,让它们重回故里。虽然现在的饲养成本很高,相当有难度,但是,依然会坚持本来目的。放生中华鲟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如今,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是驯养、繁育及养殖为一体的中华鲟培育基地。就是这样普通的锡伯族父女,为了守护和维系我们母亲河的原始生态平衡,默默的付出青春,风餐露宿,毫无怨言。这是怎样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啊!
(文/摄影 实习记者何文玉)
伊犁河上一家特殊的渔民
日 13:06:40 稿源: 伊犁晚报  
伊犁河上捕鱼的老吴。
在伊犁河畔上住着一位捕鱼的老人,他目前仍坚守在伊犁河上锡伯族西迁的第一条古渡上,将无数牧民和需要去河对岸惠远古城处理紧急事务的人们安全便捷地送到目的地。
老人的捕鱼生涯
老人姓吴,锡伯族,年过花甲。三十年如一日的捕鱼生涯,让他练就了一手好的捕鱼功夫,什么时候是鱼的产子期,不能捕鱼,什么季节打什么样的鱼,有利于生态平衡,什么时间能捕到什么样的鱼,老人讲得津津有味,仿佛比吃鱼更有体会。就这样,他的老伴也随同老人一起居住在伊犁河岸。
当时的老吴只是单纯的捕鱼,很多人慕名来找老人,讨几条伊犁河的鱼吃,老吴的老伴也只是简单地加工一些家常味的鱼宴。就这样,似水的流年无情地侵蚀着老人的笑脸,而其老伴却将伊犁河的鱼做得齿间留香,回味无穷了。白菜鱼、椒蒿鱼、羊肉炖鱼,都是老人的拿手好菜。而今老人年事已高,也很难吃到她亲自做的拿手鱼了。
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水面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老人登上停靠在河边的渔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娴熟地把渔网撒向伊犁河,仿佛已经看到河里的鱼儿在嬉戏。马达的声音越传越远,河水泛起一层层浪花。渔网撒好后,老人开始了另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渡客,这些渡客,有外出办事的人携带交通工具一起乘渡,有牧民赶着自己的家畜去河对岸,也有丢失家畜的人乘坐渡船找寻家畜……为了方便当地的人们,凡是需要渡船的,老人都会应允。夕阳西下,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凭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伊犁河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老人再次渡船,查看一天的收获,那蹒跚的背影,证实了老人在伊犁河上的峥嵘岁月。 老人整理渡船,准备出发。
老吴说,每年的2月15日到5月31日期间是伊犁河的禁渔期,不能捕鱼。为了延续和传承锡伯族的文化遗产,老人还将继续守护在伊犁河岸摆渡,并看着女儿将他毕生的心愿和对伊犁河深厚的感情延续下去。
民族的传承,伊犁河的守护者
1997年,吴老的女儿,将老人在伊犁河岸捕鱼生涯的首发站,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正式接手,从此也将这个国家自然次生林生态公园正规化,已然告别了先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经营模式。老吴捕鱼的收获也在这里服务于顾客,许多曾经品尝过老人手艺的人也络绎不绝地前来故地重新品尝。
2007年,由焦建成拍摄的《大西迁》剧组来到青杉湿地公园,将这里作为剧本的拍摄现场。
现在,老人的女儿吴女士,已经将青杉湿地公园经营的小有规模。 伊犁河捕鱼,收网。
占地7000亩的次生林青杉湿地公园建有6个蒙古包,也将养殖产地建于其中。养殖场区饲养的有国家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雁鹅。裸腹鲟是中华鲟的一种,裸腹鲟又称“鲟鳇鱼”,是伊犁河特有鱼种。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流,裸腹鲟在全世界仅自然分布于欧洲的黑海、里海和咸海水系,数量很少。
为了使园区更加原生态,吴女士还在园区放养了家禽——乌鸡、鹅等,这些小动物完全靠自身的免疫条件茁壮成长,没有任何的饲料喂养。春天,园区工作人员会把菜地整理出来,种上各种各样纯天然的农家时令蔬菜。在品尝原汁原味伊犁河草鱼、鲶鱼等的同时,也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纯天然家禽和农家蔬菜,还可以品尝锡伯族风味的珍稀菜肴。
目前,青杉湿地公园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与大自然亲密相连,与伊犁河紧紧的相互辉映。
一位渔民的夙愿
2009年,吴女士从东北和俄罗斯引进了一批驯养的中华鲟鱼苗投入养殖场,中华鲟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鲟体长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体长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十年达到产卵的成熟期,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中华鲟一年长0.8kg,而一公斤的饲料就80元的成本,外加人工饲养的工资,使吴女士入不敷出,高额的养殖成本使吴女士备感压力。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和自己守护伊犁河的虔诚意志,吴女士还是坚持着中华鲟的养殖。 捕鱼归来
由于资金的短缺和专一的养殖模式,为了使中华鲟又快又好地生长,吴女士的雁鹅养殖先已告一段落。但是吴女士没有灰心,不久后,还会将雁鹅的养殖提上日程安排。因为雁鹅养殖是吴女士的另一个心愿。
吴女士说,没有政府的支持,父亲的愿望和我的想法是实现不了的,很感谢有关部门对我驯养中华鲟和雁鹅的支持和鼓励,园区饲养中华鲟不是为了满足园区客人的需要,而是为了保留伊犁河的原始基因,维护生态平衡。饲养中华鲟的初衷,是要将这些原本就生活在伊犁河的精灵,放归自然,让它们重回故里。虽然现在的饲养成本很高,相当有难度,但是,依然会坚持本来目的。放生中华鲟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如今,农四师68团场青杉湿地公园是驯养、繁育及养殖为一体的中华鲟培育基地。就是这样普通的锡伯族父女,为了守护和维系我们母亲河的原始生态平衡,默默的付出青春,风餐露宿,毫无怨言。这是怎样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啊!
(文/摄影 实习记者何文玉)
伊犁河中主要有鲫鱼、鲤鱼、鲢鱼、鲈鱼、鲟鱼、鲶鱼等,特别是鲤鱼和鲟鱼,远近闻名。据介绍,在伊犁河岸边垂钓和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选钓点,不能选择主流道,而应选择河汊和水流缓慢的伊犁河侧支。因为侧支水流平缓,常伴有大范围的洄水,水草茂盛,水位较浅,各种水生物和腐殖质都十分丰富,而这种自然环境是鱼类生产繁衍的理想场所。  垂钓的钓法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海竿、手竿、地钩都用,但最好在水草繁密的地方选择草空下钩。钓鲶鱼多用蚯蚓,钓鲫鱼和鲤鱼则用面食,酒泡嫩玉米粒则是钓鲤鱼的上好饵料。由于伊犁河水情复杂,不宜采用“台钓”,要采用传统的底钓法。  在伊犁河岸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垂钓者。
伊犁河中主要有鲫鱼、鲤鱼、鲢鱼、鲈鱼、鲟鱼、鲶鱼等,特别是鲤鱼和鲟鱼,远近闻名。据介绍,在伊犁河岸边垂钓和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选钓点,不能选择主流道,而应选择河汊和水流缓慢的伊犁河侧支。因为侧支水流平缓,常伴有大范围的洄水,水草茂盛,水位较浅,各种水生物和腐殖质都十分丰富,而这种自然环境是鱼类生产繁衍的理想场所。  垂钓的钓法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海竿、手竿、地钩都用,但最好在水草繁密的地方选择草空下钩。钓鲶鱼多用蚯蚓,钓鲫鱼和鲤鱼则用面食,酒泡嫩玉米粒则是钓鲤鱼的上好饵料。由于伊犁河水情复杂,不宜采用“台钓”,要采用传统的底钓法。  在伊犁河岸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垂钓者。
伊犁河中主要有鲫鱼、鲤鱼、鲢鱼、鲈鱼、鲟鱼、鲶鱼等,特别是鲤鱼和鲟鱼,远近闻名。据介绍,在伊犁河岸边垂钓和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选钓点,不能选择主流道,而应选择河汊和水流缓慢的伊犁河侧支。因为侧支水流平缓,常伴有大范围的洄水,水草茂盛,水位较浅,各种水生物和腐殖质都十分丰富,而这种自然环境是鱼类生产繁衍的理想场所。  垂钓的钓法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海竿、手竿、地钩都用,但最好在水草繁密的地方选择草空下钩。钓鲶鱼多用蚯蚓,钓鲫鱼和鲤鱼则用面食,酒泡嫩玉米粒则是钓鲤鱼的上好饵料。由于伊犁河水情复杂,不宜采用“台钓”,要采用传统的底钓法。  在伊犁河岸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垂钓者。
伊犁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种类齐全,农副产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地缘优势得天独厚,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伊犁河流域地表水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拥有天然草场5100多万亩,森林面积1097万亩,耕地800余万亩,是新疆粮食、油料、蔬菜、畜产品、林果和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伊犁马、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的培育基地。已发现矿产9大类63种,矿产地427处,煤、铁、金、铀、石灰岩储量居新疆前列,其中煤炭远景储量达4772亿吨,已探明储量500亿吨;黄金预测资源量1024吨,探明储量138吨。保存着天山马鹿、雪豹、麋鹿、盘羊、四爪陆龟、裸腹鲟等60多种珍稀动物和野生核桃、苹果、巴旦杏、雪莲、甘草、贝母等3000多种植物、700多种野生药材,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  伊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爪陆龟
  伊犁河大桥
  伊犁州府所在地伊宁市景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之乡”和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于1954年11月成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首府设在“花城”伊宁市。伊犁州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沿边设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新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全州总面积26.91万平方公里,人口459.8万。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面积5.65万平方公里,人口281.5万。
伊犁弓鱼(近乎绝迹)伊犁弓鱼(学名:Racoma pseudaksaiensis)为鲤科弓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湖以及新疆伊犁河水系和哈萨克斯坦喀拉沙尔河(Karatal
River)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喀拉沙尔河、伊犁河、哈萨克斯坦列朴萨河(Lepsy River,列普瑟河)。
伊犁裂腹鱼犁裂腹鱼为新疆伊犁一带河流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历史上占伊犁河渔获物的30%左右,体型虽不大(大者可达体长200-300毫米,200-250克,小的只有50-100克),但产量很大。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名产。除供应当地鲜食外,经加工腌制,行销全省,且有一部分出口外销,其肉供药用,鲜食具有滋补、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妇女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痛、丹毒等症
伊犁裂腹鱼犁裂腹鱼为新疆伊犁一带河流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历史上占伊犁河渔获物的30%左右,体型虽不大(大者可达体长200-300毫米,200-250克,小的只有50-100克),但产量很大。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名产。除供应当地鲜食外,经加工腌制,行销全省,且有一部分出口外销,其肉供药用,鲜食具有滋补、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妇女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痛、丹毒等症
伊犁河冬日垂钓 天山网   日 11:15:03  天山网讯(记者杨宪平摄影报道)伊犁河是伊犁的母亲河,史书上称之为伊丽水,也叫伊列水。她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在雅马渡汇合,汇成了一川浩浩荡荡之水,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她虽然在我国境内只有237公里,但却养育了伊犁河两岸的各族人民。2月6日在静静的伊犁河边钓鱼爱好者在享受垂钓的乐趣。  伊犁河中主要有鲫鱼、鲤鱼、鲢鱼、鲈鱼、鲟鱼、鲶鱼等,特别是鲤鱼和鲟鱼,远近闻名。据介绍,在伊犁河岸边垂钓和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选钓点,不能选择主流道,而应选择河汊和水流缓慢的伊犁河侧支。因为侧支水流平缓,常伴有大范围的洄水,水草茂盛,水位较浅,各种水生物和腐殖质都十分丰富,而这种自然环境是鱼类生产繁衍的理想场所。  垂钓的钓法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海竿、手竿、地钩都用,但最好在水草繁密的地方选择草空下钩。钓鲶鱼多用蚯蚓,钓鲫鱼和鲤鱼则用面食,酒泡嫩玉米粒则是钓鲤鱼的上好饵料。由于伊犁河水情复杂,不宜采用“台钓”,要采用传统的底钓法。  在伊犁河岸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垂钓者。垂钓者告诉记者,最有趣的是当属冬日垂钓。
伊犁河,来自天堂的河
日 11:00:58 稿源: 伊犁日报  
“伊犁河哎伊犁河,天山南北牧场宽广,草儿青青,牛羊肥壮,马群兴旺,遍地牧歌,啊……亲爱的伊犁河,美丽的家乡,幸福的天堂,十三个民族的儿女,为你劳动,为你歌唱……”这是著名作曲家田歌于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歌曲《啊,亲爱的伊犁河》。时光流逝了半个世纪,但这首歌曲今天仍被传唱着。伊犁河让每一个人铭记的不仅是它的美丽和多彩,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美好生活,以及深厚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伊犁河大桥已成为伊犁的重要旅游景观。
伊犁河是我国唯一一条向西流的国际河流,全长1236公里,在伊犁境内442公里,流经昭苏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伊宁县、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最后由霍尔果斯口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年径流量约500立方米/秒。伊犁河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三大支流汇聚而成。《西域水道记》说:“空格斯河又西北流,至乌兰库图勒岭南与特克斯河会,二水合流为伊犁河。”这里是巩留、新源、尼勒克三县交接点。
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主源,全长345公里。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极,流长108公里进入昭苏县,年径流量仅16.81立方米/秒。进入我国境内后流长237公里,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增至252立方米/秒,约占伊犁河流量的50%以上。特克斯河支流众多,它的支流常常形成许多小的河系,水量都很丰沛。最大的支流是特克斯县境内的阔克苏河,年径流量为70.1立方米/秒;其次是昭苏县的阿克牙孜河,年径流量为55.4立方米/秒。直接进入特克斯河的支流有30余条。
巩乃斯河是伊犁河最小的一条支流,与喀什河同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 巩乃斯河是三大支流中最小的一条,全长258公里,年径流量仅45.6立方米/秒,流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总流量占伊犁河的13.3%。巩乃斯河发源于那拉提山、阿不热勒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的三山交汇处,同喀什河源仅一岭之隔,冰川十分发育。
喀什河在著名的雅玛图渡口处汇入伊犁河,在三大支流中位居第二,全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23立方米/秒。喀什河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穿行于喀什河谷之中,两侧河流密布,是典型的羽状河系。喀什河自托海山峡出喀什河谷,流入伊犁河。
富饶的伊犁河盛产鱼类,品种也很多,现有品种44种,其中土著鱼类12种、移植鱼类17种、引进养殖鱼类15种,几乎占新疆鱼类品种的一半。其中裸腹鲟、伊犁鲈、银色臀鳞鱼都是很珍贵的鱼类。
伊犁鲈又称巴尔喀什鲈(Balkhash perch),现在罕见了 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流。裸腹鲟又名鲟鳇鱼、鲟鱼,伊犁人把它叫做“青黄鱼”,是鲟鳇鱼谐音而得的称谓。裸腹鲟属鱼纲鲟科,体呈长纺锤形,吻尖突,在眼与鳃孔背角之间有一喷水孔,体裸无鳞,体侧青灰色,腹部白色。裸腹鲟是淡水、半咸水的大型肉食性凶猛鱼类,体长一般有1—2米,重15—25公斤,也曾捕到体长2米多、重达150公斤的特大鱼。其外形颇似大海中的鲨鱼,故《西域闻见录》、《新疆游记》均误称为鲨鱼。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言,裸腹鲟堪称鱼类的“活化石”,它是地质史第三纪中新世及以前形成的,现仅残存在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水系的珍贵经济鱼类。每年春夏之季,从巴尔喀什湖回游到伊犁河中游产卵繁殖,产卵量很高,一条鱼可产数十万至数百万粒,其卵也是名贵的食品。裸腹鲟鱼肉丰厚,肥嫩鲜美,营养丰富,是国际市场久负盛名的名贵水产品。由于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的变化,裸腹鲟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次生林是伊犁河谷独特湿地的组成部分,是伊犁河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伊犁河两岸次生林中主要生长着密叶杨和灌柳。密叶杨喜光,耐寒,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敏感,不耐干旱,所以常常沿河生长。密叶杨高可达20米左右,是天然阔叶树林中的“王子”,生长迅速,天然更新。密叶杨树冠开展,枝叶稠密,叶碧绿。密叶杨树高挺,旁枝发达,浓郁如蘑菇云,古朴苍劲,是很美丽的阔叶乔木。此树也是新疆特有的树种。灌柳(野生柳)是伊犁山地河谷次生林中非常繁茂的家庭,有准噶尔柳、灰毛柳、细穗柳等多种类型,是重要的水土涵养林木和薪柴林。野柳多呈灌木状,有些为小乔木,它在林地中常构成中层植被,有些新生的柳林密如芦丛,非常有特色。尼勒克次生林最具代表性,它位于尼勒克县克令乡境内,海拔约1000米,在喀什河中游延绵着长约25公里、宽500—1000米的河谷次生林。次生林生长在喀什河河漫滩及河心沙洲上,恰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缠绕在青山银水之畔。在克令乡的天然森林公园,次生林可分为三层:乔木层主要有密叶杨、线叶柳、小叶白蜡和少量白桦;灌木层主要有蔷薇、小檗、沙棘、山楂、水柏枝等;草木层以苔草、鸭茅等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
到了冬季,伊犁河封冻,白雪静静地覆盖着次生林,野鸡、野兔成群结对出没在次生林。一场大雪后,随着阵阵的狗叫声,这里的宁静被打破,野鸡和野兔成为打猎者的追逐对象。前些年由于实行禁猎和保护,如今次生林中野鸡和野兔不但数量增多,而且在冬季还能看到马鹿、野猪、狐狸等野生动物的身影。
这是七月的一天,我站在雅玛图(老百姓都称之为野马渡)大桥上,倾听着清风送来的浪涛声,享受着伊犁河带来的愉悦和温暖。雅玛图对伊犁河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象征,这里是伊犁河的一个临界点,支流喀什河在这里汇入伊犁河,至此三条支流汇成伊犁河。而且雅玛图还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渡口。早在隋唐之际,雅玛图就已沟通大河南北,如唐时苏定方率军平定阿史那贺鲁之乱,双方在双河之战,阿史那贺鲁跳渡伊犁河西遁,就是由此过河的。至清代末年,雅玛图渡口在交通上的地位仍未削减,它不仅是通向特古斯塔柳的孔道,也是通向巩乃斯河谷的必经之地。民国初,《新疆游记》作者谢彬就是由雅玛图渡口过河去巴音布鲁克的。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伊犁东五县的设立,雅玛图渡口更加繁忙。那时,从伊宁到巩留、新源、特克斯、昭苏都必须经过这个渡口。1981年修建了全长173米的雅玛图大桥,结束了用船摆渡的历史。 在伊宁县雅玛图,喀什河汇入伊犁河。
从雅玛图向西行走,河面渐渐变宽,你可看到河北岸呈平原地带,河南岸则是丘陵地形。河北岸郁郁葱葱的大地便是美名远扬的杏乡——伊宁县。每年的5月,不论是走在乡间小道,还是漫步在繁华的县城,满目杏花,香飘四溢,蜂蝶飞舞,游人如织。赏杏花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如今已经演绎为一种文化。今年5月,伊宁县举办了首届新疆杏花旅游节。
著名的弓月城遗址在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弓月城初为唐代西突厥的牙帐之一,相当于陪都。弓月城何时废弃,不见于史册。据考古发现,这儿有自唐到元的陶器等物,说明弓月城自隋唐历经宋元之后才渐趋荒废。
有河就有桥,有桥便与河有了交流。桥把人与河连接在了一起。伊犁河大桥是伊犁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1975年建成通车。全桥九孔,孔径跨度30米,全长300.84米。伊犁河大桥濒临伊宁市,因此这里便成为一大景点。外地人来伊宁市,伊犁河大桥是必须要观赏的。每逢节假日,伊犁河大桥两侧的河滨公园人流如潮,水声歌声响彻一片。当晚霞刚刚洒落在河面和大桥上时,伴随着手风琴优美的旋律,一对又一对维吾尔族新郎新娘,身着结婚礼服,在青年男女的陪伴下,来到伊犁河大桥上留影纪念。伊犁河与伊犁河大桥又成为这些幸福的青年男女爱情的见证者。每每见到这样的情形,我便在心底生发出对伊犁河的感激:伊犁河,我们的母亲河,你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在伊犁河大桥西面约三公里处,如今有一座宏伟的桥梁横跨在伊犁河上,这就是2006年建成的伊犁河特大桥,全长1820.52米,是新疆境内第一长桥。两桥遥相对应,成为伊宁市旅游的一大亮点。而作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喀什河在各支流中位居第二。
17世纪,准噶尔部以伊犁为会宗之地,在伊宁市东郊的土埠上兴建了著名的固勒扎都纲,即金顶寺,成为厄鲁特蒙古的宗教、政治中心,也为今天的伊宁市奠定了基础。1944年,新疆三区革命爆发,三区革命临时政府驻伊宁,并迎来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如今,美丽的伊宁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并以“花城”享誉海内外,再展古丝绸之路中亚商贸中心的雄风。
离开伊犁河大桥继续向西漫游,出现在眼前的是两岸一片连着一片的湿地。“城市海景”、“阿拉木图亚”,这些利用湿地开发的旅游度假村,设施完备,景色迷人,每天都吸引着八方来客。而距伊宁市40公里濒临伊犁河北岸的惠远城,又让我们重温那些远去的辉煌岁月。惠远城是新疆的历史名城之一,从乾隆年间到光绪末年的150年,惠远一直是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乾隆二十八年(1763),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乾隆帝亲自赐名曰“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
惠远有新旧城之分,旧城于1871年在沙俄侵占伊犁后遭毁,新城于1882年收复伊犁后重新修建,就是现在的惠远城。城中心建有高大巍峨的钟鼓楼。惠远城内有规模宏大的将军府、参赞大臣衙署、领队大臣衙署、绿营总兵公署等。惠远旧城曾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有关清代和新疆的大量著述多在惠远城落墨问世。洪亮吉、祁韵士、林则徐、邓廷桢等,都是谪居过惠远的名士。新疆的第一份报纸《伊犁白话报》就是革命党人在惠远创办的。日,革命首领、同盟会员杨瓒绪发动领导了伊犁起义,一夜之间推翻了清政府在伊犁的统治,在惠远城成立了新伊大都督府。
伊犁河作为惠远城兴衰的见证者,今天同样也见证着惠远的又一次辉煌,这里经过修复和重建,将再次让我们领略当年的风采。离开惠远,伊犁河还是那样向西奔涌着。但她渐渐放慢了西行的脚步,因为她将要告别这片美丽富饶的热土,进入异国他乡,她恋恋不舍啊。终于,我们看到了伊犁河在中国境内的最后流经地——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在盛唐时期就是丝绸之路北道的一个驿站。清代初年,这里还是中国境内的驻防之地,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1851年,中俄两国代表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孔道之一。1881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签订后,霍尔果斯成为俄国商货通向新疆的重要通商孔道,也成为两国商旅过往的驿站。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最大口岸。改革开放给霍尔果斯带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使这个古老的驿站焕发着生机,生长着希望,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边境小城,每天迎来送往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游客。而伊犁河上又一座新桥——三道河子伊犁河大桥,也在这里飞架南北,把霍尔果斯口岸与南岸的都拉塔口岸连接在了一起。
伊犁河静静地流淌着,她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忆,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欢笑,孕育和呵护着两岸13个世居民族的儿女,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这些都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主源。
伊犁河流域是哈萨克民族形成的重要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哈萨克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歌和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哈萨克族人以能歌善舞而自豪。哈萨克族人把善咏史诗的人称为阿肯,这些民间艺人能背诵很多长诗,能即兴赋诗歌唱,在群众中受到尊敬和欢迎。哈萨克族是个善于口授历史的民族,他们把家族和部落的历史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因此,由民间诗人一代代传授的口头文学极为丰富,不仅有神话故事、生活习俗故事、动物故事、风物传说、童话故事、各种器乐的传说和各种传奇人物的故事,还有大量的牧歌、山歌、风俗歌、童谣、婚礼歌、对歌、俚歌、缅怀歌、辞别歌、揭面纱歌、庆祝诞生歌、挽歌、劝嫁歌、送丧歌等。
哈萨克族的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内容丰富,词句优美,奔放悦耳,被称作哈萨克族历史的缩影、民族的镜子、英雄的丰碑、语言的精华。哈萨克族民间流传长诗已发现60多部,代表作有:大约产生于8—9世纪的《阿勒帕米斯》,产生于13—14世纪的《考孜奎勒帕什与巴彦苏鲁》,产生于15—16世纪的《叶尔塔尔根》、《康姆尔巴特尔》,产生于17世纪阿布赉汗时代的史诗《博根拜英雄》、《贾尼别克英雄》、《哈班拜英雄》等。
在伊犁河北岸近百公里的沿河地带,是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地。行走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你常常会被那些富有阿拉伯风格的民居和有葡萄长廊的庭院所吸引,会被成片的果园所迷恋。每当晚霞洒落在林荫间,从庭院里、从果园深处便会飞出富有感染力的欢快优美的旋律,伴随着都塔尔琴声,一曲伊犁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令你如痴如醉,深感维吾尔族文化艺术的深厚和博大。历史上,伊犁河流域曾经是维吾尔族人的活动区域之一。准噶尔时期,南疆维吾尔族人开始被迁移到伊犁屯田,被称为“塔兰其”。伊犁现代维吾尔族,主要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后,从南疆的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和阗以及哈密、吐鲁番等地陆续迁入的,俗称“塔兰其”。塔兰其是蒙古语,意为种地人。
伊犁维吾尔族民歌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从南疆迁入200多年来,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这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伊犁地方特点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歌曲结构完整,曲调悠长,情感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如《萨迪尔之歌》、《马车夫之歌》、《黑眼睛》等是伊犁维吾尔族民歌的代表作品。
站在新建的伊犁河特大桥上,河南岸绵延的乌孙山依稀可见,在这群山峻岭中,有一座山峰银光闪闪,这就是有名的白石峰,锡伯语为“沙彦哈达”。伊犁河南岸、乌孙山下就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自清乾隆二十九年(1964)从东北西迁伊犁,1766年又南渡伊犁河,在这里驻防屯田,并开挖了察布查尔大渠,引伊犁河水灌溉,使这里成为富饶的粮仓。同时,锡伯族还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和谐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民族文化艺术。
锡伯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锡伯族民间歌曲可分为田野歌、小调、叙事歌、婚礼歌等。田野歌多为即兴创作,被认为是最具有锡伯族风味的歌曲。流行较广的小调歌曲有《猎人之歌》、《四季歌》等。叙事歌的每首歌都含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代表作有《海兰格格》。婚礼歌也是锡伯族民歌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锡伯族民歌《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唱遍了全国。
锡伯族舞蹈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锡伯语“玛克辛”和“贝伦”,皆为“舞蹈”之意,前者指宗教的、创作的和外民族的舞蹈,后者则是民间舞蹈的总称。舞蹈有萨满舞、贝伦舞等。贝伦舞是在锡伯族民间最为盛行的一种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跳。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内堂间,不论人多人少,只要有一人带头奏乐,其他人就纷纷出场表演。贝伦舞一般为男女双人跳,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身,下肢的动作不多。
在伊犁河两岸,还居住着回、蒙古、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他们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生活、交流、融合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如回族的“花儿”,在伊犁又称为“小曲子”,比较著名、流传广泛的有《五更盼到》、《王歌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另外,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在回族群众中,塔塔尔、维吾尔、哈萨克族民歌也比较盛行。
伊犁河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一股温暖心田的祝福;伊犁河轻轻地吟唱着,吟唱着一首永恒的情歌。她是一条来自天堂的河流,给两岸各族儿女带来了鲜花一样的生活;她是一条来自高山草原森林的河流,让生活在这里的兄弟姐妹心心相印、和睦相处。她还是一条流入心海的河流,让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文/马康健 图/赖宇宁
(本文参考书目《伊犁风物》、《新疆·伊犁风物志》)
新疆立法保护伊犁河换来鱼肥水美日14: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关俏俏 赵春晖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13日电(记者关俏俏、赵春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出台了伊犁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规定每年2月下旬到5月31日为禁渔期。10年来,这条我国最西部的国际河流中野生鱼类种群和数量日趋增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伊犁河全年捕捞量达200吨以上,是10年前刚禁渔时的一倍多。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渔政管理站站长永卫东说,这条河流的渔业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200吨,从捕捞量和鱼的体重来看,这条国际河流的水下生态已开始恢复。  伊犁河是位于我国最西部的国际河流,全长1200多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长达420多公里,流经伊犁河谷,向西汇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  渔政部门历史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伊犁河的渔业年产量最高年份曾超过450吨,而90年代后产量直线下降;到2003年仅有90多吨,且被捕入网的鱼多数远未“成年”。  其原因既有上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在伊犁河下游修建了卡普恰盖水库,截断了巴尔喀什湖鱼类洄游产卵的通道;同时,在我国境内的过度捕捞也使伊犁河中的野生鱼类数量锐减,尤其是河中的很多“土著”鱼种濒临灭绝。  实行禁渔期后,鱼类有了一定的生长时间和繁殖空间,资源逐渐恢复。据渔政管理站抽样调查,2013年,渔民从河里捕获的鱼中,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土著”鱼大量出现,有的甚至达到7-8公斤。  永卫东坦言,伊犁河水下生态并不是禁渔10年就能完全恢复的。“除了我们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外,伊犁河水下生态重建平衡还需要更多时间,包括国际合作。”
巴尔喀什弓鱼=银色弓鱼新疆立法保护伊犁河换来鱼肥水美日14: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关俏俏 赵春晖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13日电(记者关俏俏、赵春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4年出台了伊犁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规定每年2月下旬到5月31日为禁渔期。10年来,这条我国最西部的国际河流中野生鱼类种群和数量日趋增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伊犁河全年捕捞量达200吨以上,是10年前刚禁渔时的一倍多。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渔政管理站站长永卫东说,这条河流的渔业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200吨,从捕捞量和鱼的体重来看,这条国际河流的水下生态已开始恢复。  伊犁河是位于我国最西部的国际河流,全长1200多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长达420多公里,流经伊犁河谷,向西汇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  渔政部门历史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伊犁河的渔业年产量最高年份曾超过450吨,而90年代后产量直线下降;到2003年仅有90多吨,且被捕入网的鱼多数远未“成年”。  其原因既有上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在伊犁河下游修建了卡普恰盖水库,截断了巴尔喀什湖鱼类洄游产卵的通道;同时,在我国境内的过度捕捞也使伊犁河中的野生鱼类数量锐减,尤其是河中的很多“土著”鱼种濒临灭绝。  实行禁渔期后,鱼类有了一定的生长时间和繁殖空间,资源逐渐恢复。据渔政管理站抽样调查,2013年,渔民从河里捕获的鱼中,体重在2公斤左右的“土著”鱼大量出现,有的甚至达到7-8公斤。  永卫东坦言,伊犁河水下生态并不是禁渔10年就能完全恢复的。“除了我们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外,伊犁河水下生态重建平衡还需要更多时间,包括国际合作。”
银色弓鱼=巴尔喀什弓鱼=银色臀鳞鱼银色臀鳞鱼,又称银色弓鱼、银色裂腹鱼。伊犁人称之为白鱼、小白鱼、黄鱼,这是因该鱼有着奇特罕见的性变现象。这种鱼体长在25厘米以下,呈银色者均是雄鱼;体长在30厘米以上呈暗黄色者均是雌鱼。银色臀鳞鱼体呈长形、侧扁,背部灰褐色,腹部黄白色,身无斑点,卵有毒。与银色臀鳞鱼形体相似,同一科属的还有伊犁臀鳞鱼、宽口臀鳞鱼。伊犁臀鳞鱼,因其头大,伊犁人称之为大头鱼。这种鱼头大体肥,肉质细嫩,味鲜美,一般体重2-3公斤。宽口臀鳞鱼,伊犁人称之为青头鱼,一般体重3公斤左右。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银色臀鳞鱼、伊犁臀鳞鱼、宽口臀鳞鱼均属鱼纲臀鳞亚科,是形成于冰川期的古老鱼类。银色臀鳞鱼仅见于喀什河与巩乃斯河,伊犁臀鳞鱼和宽口臀鳞鱼仅见于特克斯河。银色臀鳞鱼、伊犁臀鳞鱼是伊犁河独有的鱼类,现因其数量减少,分布区域急剧缩小。
在2007年3月第二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就中亚盆地命运召开的会议陷入僵局,将使这一与加利福尼亚州面积大小相当的盆地面临生态威胁。这个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水源地。
在会议上,中国拒绝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建议。哈萨克斯坦提出,向中国提供10年免费或带有大量补贴的粮食,从而换取中国向哈萨克最大湖泊巴尔喀什湖畅通无阻地注入河水。
这个中亚盆地的核心是世界第三大淡水湖---巴尔喀什湖,哈国20%以上的人口都靠此湖提供饮用水。经过附近工厂和农场数十年的取水,巴尔喀什湖受到“与悲惨的咸海同样命运”的威胁。
与会的欧盟哈萨克斯坦政治事务负责人说“中国人谨慎机警,但他们也在倾听”。
中国要稳住,卡住水源,就占据对中亚、南亚的战略制高点,才能在外交上收放自如,千万不要撑不了多久就泻了,让大家白白兴奋一把。世界上的湖泊,各有风采。如神秘莫测的死海,湖泊之最的里海,富藏石油的马拉开波湖等等。在世界众多的湖泊中,地处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向世人展示了其奇异的独有魅力。 巴尔喀什湖Balkhash Lake是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湖泊,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约605公里,湖区海拔340米,平均水深6米,最深达26米。湖水面积随水位高低在1平方公里左右。湖泊中部有一半岛,半岛以北的湖峡(萨雷耶西克半岛,宽约3.5公里),把湖面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广而浅,宽27公里~74公里,水深不超过11米,有伊犁河、卡拉塔尔河、列普瑟河、阿克苏河、阿亚克兹河等河注入,湖水淡而清。东半部窄且深,宽10千米~20公里,水深25米,盐度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
为什么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呢?巴尔喀什湖地处中亚腹地,气候极度干燥,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该湖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提供了该湖75%~80%的入水量,加之其它较大河流的注入,使得西半部湖水,平均含盐量仅为1.48‰。而湖泊的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仅有数条小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高达10.4‰。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其次,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千米。这就影响了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互相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 中国西北的边疆国界历史上一直在该湖的北岸巴尔喀什湖(Lake Balkhash)古称夷播海,是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在19世纪中期前原隶属中过清朝领土,隶属新疆省,但1864年被迫与沙俄签定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被沙俄强占。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变成哈萨克斯坦领土。大诗人李白出生的碎叶城,就在此湖左近。汉王朝第七任皇帝刘彻在位,用武力开疆拓土,使版图增加两倍。这个庞大的广达五百万方公里的陆上大帝国,在当时的已知世界上,唯我独尊。而这个庞大的版图,从此之后,两千年间,除了越南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脱幅而去外,其它地区,没有特别变动,在以后领土更猛烈扩张时,汉王朝所拥有的疆域,遂被世人称为“中国本部”。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北,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击斩匈奴郅支单于,砍下人头,向中央献捷时,指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豪气上干霄汉。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第四长的湖,东西长而南北窄,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宽约8至70公里,湖的中部有一个半岛,而半岛以北的湖峡只宽约3500米,略略把湖分成东西两部分。 特色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因为湖东西两部分有湖峡水道相连,所以在定义上是一个湖。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大陆性气候令湖面蒸发大量湖水。湖的西半部分广阔而水浅,宽度约27公里至74公里,但水深不超过11米。由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阿亚克兹河等由高山冰原流入淡水(盐度只有1.48‰),由于淡水供应量充足,令西半部分有足够淡水补给,成为淡水湖泊。湖的东半部分水色较西部分混浊,宽度约10公里至20公里,水深约25米,盐度(10.4‰)较高。可是,东半部分只有几条小河将河水注入,大蒸发量加上少淡水补充,令湖东半部分的盐分渐渐提高。再加上湖中部的湖峡妨碍两边的咸淡湖水交流,故形成独有的咸淡分湖的情况。目前境况随著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的工业和农业和城市化发展,中亚地区的用水量日增。包括咸海和巴尔喀什湖都严重受到“灭湖”的威胁。巴尔喀什湖湖水受到哈萨克斯坦的工业严重污染。---------------------------- 湖的西部仅伊犁河注入的水量,就占总流入水量的75~80%,平均含盐量1.48‰;东部仅有数条小河注入,平均含盐量10.42‰。湖东岸是巴尔喀什湖盆地与阿拉湖盆地接壤处;北岸同哈萨克丘陵毗连,是岩石高地,有古代阶地的痕迹;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日益沙漠化。整个湖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西部平均气温7℃,东部4℃;6月份西部27℃,东部22℃,1月份西部—18℃,东部—25℃。年平均水温在9~10℃之间。年降水量430毫米。湖面年蒸发量达950~1200毫米,因而湖面下降,盐度增加。11月底到翌年4月初湖面冰冻。巴尔喀什湖区地层多碳酸盐沉积,动物繁多,特别在芦苇丛中有大量鸥、野鸭和鸬鹚,此外多天鹅、鹈鹕、雉和鹧鸪。野兽有野猪、狼、狐狸和野兔等。湖中有20种鱼类,有6种是这里的特产,其余是人工养殖的,包括鲤、鲈、鳊、鲟、狗鱼、弓鱼等。30年代起在湖中养鱼,发展渔业。湖上有货轮来往。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巴尔喀什是重要的炼铜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南岸伊犁河下游农牧业(种植水稻、养牛)发达。1970年伊犁河上建成卡普恰盖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巴尔喀什湖的水文状况有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湖港有布鲁尔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最深的地方有多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