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乐至县乐至叫伍清平的住在那个村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热门城市:
当前位置: >
> 乐至政府网
乐至县政府网
天池镇帅乡大道1号
资阳市政府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上,隶属资阳市管辖,与遂宁安居区、大英县,德阳中江县,成都金堂县,资阳简阳市、雁江区、安岳县接壤。距离省会成都仅77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602个行政村,30个社区委员会。乐至县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2004年,乐至县总人口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88万人。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中文名称乐至县外文名称Le
Zhi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四川省资阳市下辖地区辖25个乡镇,602个行政村,30个社区委员会政府驻地天池镇电话区号028邮政区码641500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中部面
积1425平方公里人 口87万人(2004年)方 言西南官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陈毅故里、报国寺、蟠龙湖车牌代码川M行政代码512022目录1
历史沿革2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4 人口5 经济? 综述? 工业? 农业6 社会事业? 教育? 医疗?
电力7 旅游历史沿革编辑乐至未建县前,历为古蜀国、秦、汉、两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和北魏、西魏辖地。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县地置多业县,隶普慈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普慈郡废,多业县属普州。大业元年(605年)省普州入资州,普慈县隶资阳郡。
唐武二年(619年)普慈县复隶普州。贞观元年(627年)县随普州隶剑南道。上元二年(675年)随普州隶剑南道东川。天宝元年(742年)改普州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年)改郡复州,县隶郡州未变。
唐末及五代时,县为前蜀(907年—925年)、后唐(925年—934年)、后蜀(934年—965年)所据,均沿唐制。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并唐剑南道东西两川为西川路,县属普州隶之。咸平四年(1001年)分置梓州路。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路,县隶如故。南宋保祐中期(约在1256年前后)普州、乐至均废。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县地属遂宁州。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安岳县,县为辖地。
明成化元年(1465年)分安岳六乡复置乐至县,编户七里,属潼川州。正德九年(1514年)县隶成都府简州。嘉靖六年(1522年)县属潼川州。清顺治三年(1646年)平蜀,沿明制,县地属潼川州。康熙二年(1663年)县地并入遂宁。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安岳县,与乐至县分治。嘉庆七年(1802年)县属北道川潼川府。日乐至县解放,县属川北行署遂宁专区。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遂宁专区及属县隶之。1958年10月,县改隶内江专区。1968年县隶内江地区。1985年2月内江地区改制建市,县属内江市。1998年2月县改隶资阳地区。2000年12月资阳地区改制建市,乐至县属资阳市。
行政区划编辑区划沿革
1997年,乐至县辖16个镇、9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大佛镇、宝林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桂林镇、佛星镇、蟠龙镇、通旅镇、东山镇、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永胜乡、盛池乡、凉水乡、龙溪乡、全胜乡。2000年,乐至县辖17个镇、8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
放生乡、盛池乡、凉水乡。2010年,乐至县辖17个镇、8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盛池乡、凉水乡。县政府驻天池镇。 
2010年,乐至县辖25个乡镇,602个行政村,30个社区委员会。 名称面积下辖地区
天池镇63.4平方公里东街社区、南街社区、西街社区、北街社区、东郊社区、西郊社区、北郊社区、香炉沟村、仙鹤观村、大林寺村、瓦窑沟村、新观音村、报国寺村、灵泉寺村、王家沟村、棉花湾村、文庙沟村、邹祠村、雷音村、六方村、金顶村、接龙村、印家村、皂角村、石庙村、幸福村、南塔村、李寨村、安宁村、黄花园村、金子堰村、浸水湾村、团店村、牛栏店村、南冲寺村、田家沟村、排柏村
石佛镇98.8平方公里石佛社区、庆云庵村、廖家沟村、七仙庙村、油草堰村、孟家坝村、黄林井村、烂泥沟村、螺蛳湾村、磨盘村、皂角桥村、玉头沟村、高屋基村、芦茅沟村、放生村、九龙碑村、双凤村、朝门沟村、柳木村、瓦屋村、山岔村、红庙村、八角村、金山寺村、火石嘴村、张家沟村、龙家沟村、喻家寨村、梁王庙村、何家沟村、新街村、板板桥村、石桥沟村、荣家沟村、双河口村、桂花园村、罗汉堂村、唐家店村、天神庙村、杨道井村
回澜镇85平方公里回澜社区、清泉寺村、姑嫂坎村、牛市村、红光村、互助村、五台山村、冷家村、峗家湾村、马家沟村、万安村、灵官村、油坊村、付家庙村、川主庙村、马锣寺村、爆花村、禹王庙村、楠木沟村、观音阁村、土桥铺村、夏家沟村、牛场坝村、熊家桥村、云峰村、棉花沟村、中队部村、兰家村、观音桥村、大埝塘村
石湍镇67.7平方公里石湍社区、长堰沟村、朝阳店村、曹家庙村、关帝庙村、高桥村、龟山寺村、三块碑村、李家沟村、杉木村、高龙村、万古村、三教观村、永兴寺村、宝堂寺村、三岔沟村、万德沟村、斜石板村、普明寺村、八角村、天宫堂村、毛家坟村、拱桥村、玉峰山村、民兴寺村、万字格村、高庙子村、长沟村、兴隆坝村
童家镇79平方公里童家社区、万寿寺村、白果村、团结村、谭家沟村、福果村、八角寺村、双祠村、白布村、童家村、乐善村、伍家寨村、龙源村、建全村、五通桥村、陈家祠村、大神庙村、吴家祠村、大石沟村、李家寨村、张家祠村、玉龙桥村、石板垭村、群乐村、徐家桥村、黄岭铺村、刘痣垭村、太平桥村、打鼓庙村、天福村、安乐村、骑龙村、涌泉村、狮子山村
宝林镇66.7平方公里宝林社区、华严村、木遂垭村、黄泥咀村、汪家院村、独柏村、双碑村、万斤沟村、杨家祠村、黄家祠村、牛王庙村、卦田沟村、鄢家凼村、半边庙村、周王沟村、明星村、新庙村、双橙村、龙形村、三沟村、老桥村、龙洞村、天台村、双桥村、胡桥村、千佛村、太平寺村、泉水村、青龙村、煤炭沟村、板栗村、白云村、唐家沟村、花岩村
大佛镇69.9平方公里大佛社区、观音寺村、大佛寺村、宝剑河村、罗汉寺村、谢岭场村、泰山村、二龙村、陈家桥村、源柏村、圣寿村、钓鱼沟村、官房村、独柏树村、红鞍村、碧山庙村、赖石村、骑龙店村、白花桥村、槐荫寺村、滚龙坡村、铁牛湾村、东禅寺村、响滩子村、吕河坝村、赵家村、节龙庙村、弥陀寺村、五根柏村、南山寺村、红土地村、观音井村、红花湾村、酒店垭村、双埝塘村、许家沟村
良安镇84.9平方公里良安社区、常新村、东风村、周家湾村、杨台村、田家坝村、五通庙村、猫儿沟村、肖家湾村、余家沟村、小刘庵村、姚家坡村、燕窝村、柳树龙村、黄连咀村、伍家沟村、龙形沟村、天星村、靳家沟村、吊棺咀村、老屋沟村、莲花村、赵家沟村、小沟村、石板河村、双河村、狮子村、油坊村、宝森堂村、老佛堂村、柏山沟村、安源桥村、五龙村、高桥沟村、河沟村、青龙湾村、水碾村、红沙村、九里浸村
金顺镇59.1平方公里玉皇寨村、磬子山村、胡家沟村、海鹰村、魁山村、长塘村、玉河沟村、观顶庙村、桐木沟村、双龙桥村、龟形沟村、周家祠村、石包村、管家沟村、仁义寨村、水竹山村、郝家沟村、金家沟村、半边沟村、蟠龙寺村、公寺镇村、凤形沟村、柏树沟村、道子湾村、金石坎村、通行桥村
中和场镇44.9平方公里魏家坝村、黄龙湾村、白鹤村、人民村、三合村、太平村、石缸湾村、狮子桥村、红星村、高石梯村、两河村、中和村、卖柴垭村、黄岭村、高山村、江家湾村、老河村、印盒村
劳动镇60.5平方公里石宝村、百花村、庙山村、旧居村、牛角沟村、七门村、潮水村、公民村、送家沟村、石家坳村、双龙村、民主村、礼贤祠村、光辉村、寺跃湾村、老观音村、先锋村、四杈柏村、回龙庵村、双祠堂村、远朝门村、邓家祠村、五里冲村、法礼村、垭口村、天宫村、福乐村、崇古村、庆丰村、陶家村、向家寨村
中天镇54.42平方公里中天社区、联合村、天灯村、杨柳村、灵泉村、普照村、金桥村、井市村、青岗村、叶家村、万安村、玉河村、团灯坝村、花红湾村、大楼湾村、长板坡村、墙院子村、宝盖寺村、一碗水村、金钟村、青山村、刘寺村、庆元村、新进村、泰岳村、茅沟村
佛星镇67平方公里菩萨湾村、和平村、四方村、保境村、睦邻村、永兴村、长乐村、佛星村、同协村、天仙村、龙口村、观音岩村、石洞桥村、合口村、飞凤山村、南山村、玉皇庙村、玉金村、店子湾村、大石包村、山尖山村、马桑坡村、龙王村、吴氏祠村、蔡家庙村、三元桥村、银山寺村
蟠龙镇41平方公里黑堰塘村、湾塘河村、星子沟村、晏家沟村、大明寺村、清泉村、香房村、锣声沟村、石匣寺村、秦蔡沟村、高山寨村、庙宇庵村、三朝门村、落成桥村
东山镇52.1平方公里东山社区、朝阳观村、义学村、方广村、三元庙村、凤凰村、同心村、高隆庙村、东乐村、踏水村、玉皇村、保安寨村、大茅坪村、白塔村、高山庙村、云台村赛老村、绍兴村
通旅镇45.8平方公里道士观村、七盘寺村、复兴庙村、泗洞桥村、红紫厂村、玉皇观村、乐阳桥村、高庙村、新桥村、九龙寨村、龙王堂村、明月寺村、龙桥村、紫金山村、花书房村、鲍家沟村、倒座庙村
高寺镇59.48平方公里二郎村、老街村、石堰村、凉水村、石佛沟村、杜家村、破河村、来龙村、吴家沟村、红岩村、清水村、梨子湾村、雀飞村、崇义村、新建村、白杨村、聚贤村、快乐村、滑石村、燕子村、佛岩村、付家村、简乐桥村、古井庙村、福新村、杨氏祠村、小河村、万寿村、永乐村、响水村、翘脚村
龙溪乡35.2平方公里花祠堂村、五墩桥村、龚家沟村、灵泉庙村、长生村、龙王庙村、祠善村、西禅村、金山村、水口寺村、何家坝村
全胜乡21.5平方公里大石岩村、卷子坝村、宣家沟村、罗家沟村、麻柳沟村、落羊湾村、八块田村、三台山村、新祠堂村、祖师庙村
孔雀乡43.8平方公里精忠庙村、孔雀铺村、马家井村、班竹院村、长景寺村、二龙桥村、孔雀寺村、马鞍山村、天远桥村、广盐村、金地村、团田村、瑟琶村、龙凤村、红岩洞村、八角庙村
龙门乡45.1平方公里金马寺村、黑龙洞村、塘堰井村、田坝寺村、白庙寺村、三道拐村、金鼓村、白鹤桥村、渔龙桥村、报国寺村、烟火店村、棕树村、江家沟村、圣灯村、农科村、断石岗村、青山沟村、龙王庙村、黄林树村、阳载寺村、欧家祠村、石朝门村
双河场乡52平方公里东岳村、冷家坝村、乌木厅村、两河口村、回龙寺村、水口庙村、海慧寺村、瓦灰寺村、雷钵庙村、石店子村、骑龙庙村、西岳村、殷家庙村、新庙子村、古柏树村、燃灯村、新禅寺村
放生乡46.1平方公里团福村、应龙村、新庙村、宝鼎村、北门村、龚家湾村、金龙村、太平寨村、名井村、清溪村、星桥村、大龙沟村、青海寺村、八洞桥村、李木桥村、座牛堂村、甘家店村、黄泥店村
盛池乡46.8平方公里邓家龙村、百担丘村、大沟村、张家坳村、烂泥河村、金顶寺村、古佛村、文庵村、盛泉村、大桥村、天宝寨村、伍家祠村、龙兴庵村、三碑垭村、横沟村、和尚桥村、短沟村、天平村、三桥村、埝田沟村、向乐村
凉水乡35平方公里模范村、灶王庙村、丁家咀村、桂花村、三河咀村、金光村、中保安村、山王庙村、万氏祠村、下油坊村、天鹅村、万家沟村、鼓楼村、三九村、三清庙村、孝义村、九洞寺村、全家庙村、九龙寺村、谢家桥村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乐至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05°
01′。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上,隶属资阳市管辖,与遂宁安居区、大英县,德阳中江县,成都金堂县,资阳简阳市、雁江区、安岳县接壤。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
乐至县境内山脉系岷山台地分支,自北而南分全县为东西两部,成为沱江、涪江分水岭。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突起,北部系平顶深丘河谷地区,中部系平顶宽谷低丘地区,南部系冈陵连绵地区,丘陵河谷间有小平坝,最高点海拔596.3米,最低点海拔297.0米。
乐至县地处中纬度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2012年,日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均日照1330小时。年均降水量955毫米,但分布不均,夏季雨量占全年的半数,易冬干、春旱。
人口编辑2004年,乐至县总人口8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8.88万人,非农业人口约有7万人。
经济编辑综述
2012年,乐至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38亿元,是2006年的3.2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
2012年,乐至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推动纺织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全县已形成70万纱锭5000台织机产能;2012年纺织、食品、机电和造车“3+1”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5.5%。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37.5亿元,工业集中度达81%。
2012年,乐至县实现产茧4500吨,培育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户1.3万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4.4%。建成中天榨菜等6个万亩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1万亩,水果、干果栽植面积达11.2万亩;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园13个。示范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0%。&&&&
四川省政府
政府网大全
资阳火车站票价
最新加入政府网站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直播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 :&&&&&&
战国时期郑国灭亡 遗民以“国”为姓入四川
字体:[][][] &&[][]
  早在战国时期,南郑君后裔中的一支郑姓人就已进入四川。四川郑姓,大多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四川的不少郑氏家谱上,都明确记载源自荥阳郑氏。荥阳郑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辉煌显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中,名列四大姓氏“最高门”。
  清朝以前,四川郑姓人口较少,名人也不多。湖广填四川期间,外省大量郑姓人迁入四川,使得四川的郑姓人口急剧增加。如今,全国郑姓总人口有1200多万,四川有90多万,是全国郑姓第五大省份。
  先秦时期 郑国灭亡 一支郑姓进入四川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秦汉时期 西汉末年 广汉郑躬发动起义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大一统,社会较为稳定,郑姓家族经过多年蓄势后,文功武治大爆发,达到鼎盛阶段,进入名门望族时期,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播迁。
  郑昌归顺刘邦后,为刘邦统一江山立下大功。郑昌的孙子郑当时,汉景帝时官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大司农,位列九卿,被人尊称为郑庄。
  晚年的郑当时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在推举贤士时,因听信他人谗言而出现失误,被人弹劾治罪。家人通过关系把他赎买出来,但丢了官职,成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汝南太守。在任期间,郑当时病故,家里没钱,办丧事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
  进入东汉后,郑当时的后裔郑兴,官任靖南将军,是著名的经学家。郑兴的儿子郑众,官任大司农,出使匈奴,因有效地维护了汉朝尊严,官拜中郎将。不仅如此,郑众还承传父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经学,成为著名的经学家。
  在经学方面,郑兴、郑众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郑姓家族在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个在经学研究方面更牛的人,叫郑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能一辈子钻研一部经书,就算是很了不起了。郑玄钻研并注释过的经书有《易》《诗》《书》《礼记》《论语》《孝经》《尚书》等,学术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郑姓有个堂号叫博经堂,就出自郑玄。因郑玄在经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人把经学称为郑学。
  西汉汉成帝鸿嘉3年(公元前18年),四川广汉(今金堂东南)人郑躬,带领60多人发动起义。他们攻打官府,释放囚犯,抢夺武器。郑躬自称山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到上万人,接连攻占了4个县,广汉太守对此毫无办法。
  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与官兵对峙了一年时间。汉成帝大为恼怒,罢免了丞相薜宣,任命孙宝为益州刺史,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郡、蜀郡官兵3万人前往镇压。官军采用又打又拉、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孙宝到义军大营,游说郑躬投降;另一面由赵护带兵猛攻。一个月后,义军被镇压,郑躬被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成为名门 富贵满门无比显赫
  这一时期,郑姓继续显赫。在秦汉时期郑姓家族文功武治的基础上,郑姓人以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大力发展,使郑姓成为天下著名的族姓之一。
  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起兵的沛郡(今安徽宿州)郑姓大家族中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为孙吴政权的名臣。这支郑姓中的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西晋时,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今江苏江宁)。
  郑庠的后代,因为做官,开始南迁。郑庠的二儿子郑昭当上了龙骧将军,被封为开国侯,率兵进入福建,被福建郑姓人奉为入闽始祖。如今,福建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郑姓,都是郑昭的后裔。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是南湖郑氏的后裔。
  在郑当时一脉的郑姓人中,每一代几乎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后燕时,郑豁任太子少傅,郑豁有4个孙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跟随北魏武帝西征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郑晔是北魏的建武将军,被封南洋公,住在古荥阳(今河南郑州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河南荥阳),成为中祖。他们是郑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经过10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北祖郑姓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其次是南祖郑姓,中祖郑姓发展到第6代时家道中落,后来又复兴。
  495年,北魏孝文帝勘定族姓,确立门阀制度。鲜卑族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姓,为一等士族,汉族一等士族,是四大“最高门”。由于北祖郑晔的孙子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在北魏很是显贵,所以,由郑羲代表的荥阳郑氏光荣入选,其他三大名门望族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
郑当时画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西昌县令郑回 后裔当上国王
  这个时期的郑姓,是荥阳郑姓的天下,可谓出尽了风头,羡煞他人。
  北周时期,郑羲的后裔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他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哥们,叫杨坚。北周宣帝病死后,郑译极力推荐杨坚辅政。杨坚建立隋朝,没有忘记郑译这个好伙伴。郑译成了隋朝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被封为沛国公。
  唐太宗时期,门阀观念还比较浓厚。贞观12年(638年),唐太宗叫吏部尚书高士廉撰写《氏族志》,分定姓氏高下尊卑,在原有的崔、卢、郑、王四大名门望族的基础上,把李姓加进去,形成了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大姓坚持族望观念,耻于与他姓为婚。
  武则天时,开始推行打压大族政策,五大姓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此路不通,自然还有别的路可走。郑姓一向以文功武治著称,郑姓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优势尽显。
  从唐高宗上元2年(675年)郑益考中状元开始,到唐朝灭亡的200年间,郑姓家族一共出了9个宰相、6个状元、8个驸马、22个进士,获得了“郑半朝”的美誉。另有资料显示,唐朝不止9个郑姓宰相,还有4个: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
  唐玄宗天宝年间,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叫郑回。安史之乱时,南诏王国攻陷巂州(治所在今西昌),郑回被俘虏。南诏国王阁逻凤发现他很有学识,委任他为王室教师。
  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积极推进南诏汉化,主张仿效唐朝,促使南诏与唐朝恢复双边友好关系。794年,异牟寻对唐朝派来的使臣发誓,南诏全部部落从此“归附汉朝(唐朝)”。
  郑回死后,他的儿子及后裔世代成为南诏的清平官。郑回的第七世孙郑买嗣,在897年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郑买嗣干脆灭掉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统治着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郑姓人首次当上了国王。好景不长,大长和国只传了3代人,就因内乱亡国,仅存26年。
  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奉命进入福建镇守被困,陈敏、陈敷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其幕僚中有个叫郑时中的人,后来留在福建,后世子孙众多。
  唐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当时的宰相郑畋的三儿子郑可远,被挟裹其中,举族相随,担任别将。一路上,家族中的老弱病残被遗散,只得就地定居,现在福建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的郑姓,大多是遗散郑姓人的后裔。
  后来,郑可远带着族人在武荣州(今福建晋江)屯垦。再后来,郑可远辞官先是隐居在福建吴田,后移到姜莲,改名为凤山。郑可远的曾孙郑懋告老还乡后住在大鹏山之阳,所以这支郑姓又叫鹏翔(阳)郑氏。明朝末年,台湾的郑家军曾两次到福建招兵,不少郑姓人随军去了台湾,后来定居在台湾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在郑姓的宰相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郑畋。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任凤翔节度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郑畋招集散兵,抵抗义军。后来,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把郑畋赶走,唐僖宗让郑畋到成都去主持军务。唐僖宗回到长安后,郑畋因被排挤,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到时任彭州刺史的大儿子郑凝绩那里养老,结束仕途生涯。
  宋元时期 成都人郑少微 有文采名气大
  宋元时期,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姓》,是北宋时编撰而成的,姓氏的排列,不像现在以人口多少为标准,而是按当时姓氏的政治地位高低而成的。从第一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姓在当时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宋朝时,郑姓大约有75万人,人口总数位居第20位,福建是郑姓第一大省,占郑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有18.75万人。郑姓人口较多的其他省份有河南、浙江、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人口较少。
  在两宋期间,郑姓名人和家族不断冒出来。特别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郑姓人,相继出了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而名扬天下。南宋初年,他们的学问曾被称为正统学派,也就是郑氏景望学派,又叫永嘉学派。
  在学术贡献上,南宋的郑樵是一个猛人。郑樵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住在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最爱的事是看书,想尽各种办法看书,立志要读尽古今书籍、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金兵攻进北宋都城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抢走了。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为南宋朝廷写一部集天下图书为一书的鸿篇巨制《通史》。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写《通史》,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54岁那年,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郑樵一生的著述多达84种,大部分都不见了,现在只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和一些零散文章留下来。
  北宋时,成都人郑少微在元佑3年(1088年)考中进士。郑少微富有文采,由此很有名气。政和年间,曾任德阳知府。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全宋词》里收录有《鹧鸪天》《朝天子》两首词。
  明清时期 郑姓入川 四川郑姓人口剧增
  这一时期,郑姓再度辉煌。仅在明朝,就有4人出任首辅(相当于宰相之职):郑涸、郑启、郑以伟、郑晊。其他郑姓人,也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建树。
  明朝时,郑姓人大约有120万,人口总数排在全国第15位,浙江成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有30万人。其他人口较多的省份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
  清代前,据统计,全国郑姓主要支系有77支,除边远省份外,遍布全国。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郑姓人开始迁居台湾。同时,部分郑姓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逐渐散布在世界各地。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大量郑姓人迁入四川,使得四川郑姓人口急剧增加,形成了如今四川是郑姓人口第五大省份的地位。
  明初时,原住四川的郑万清,迁徙到湖北宜昌长阳。这支郑姓人后来不断壮大,分迁到清江流域下游和长江两岸,人口众多。另外,原籍江西的8个兄弟背井离乡到湖南长沙,他们把一口铁锅打烂为8块,每人取一块带在身上,然后各自远走四川、湖北、安徽、福建等地。这就是如今在四川一些郑姓人中关于郑姓“锅八块”的传说。
  与“锅八块”故事雷同的,还有一个传说。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期间,住在湖北麻城的郑家3兄弟入川,走到渠县三汇镇时,就该分道扬镳了。茫茫人海,分离容易相聚难,又不像现在交通、通信发达。为了方便今后大家相认,就以锅底、锅中、锅沿为各自家族的称号。3人中,一个到了达州石桥镇,另外两个据说迁到了渠县土溪镇和平昌县。
  此外,如今分散居住在安岳、彭州等地的郑姓人,原本是一个有30房的大家族,湖广填四川时入川,30房人散居到川内各地。
  四川部分地方郑姓字辈情况
  世界郑氏字辈:天泽松熙垣,金鸿秀美璋。锦江材耀起,钧汉茂光堂。钦沛彬炀瑞,铭洵杰灿匡。鉴波林炳重,介荥穆煐旺。会济科然壮,合源权炬强。修瀛荣耿德,仪海本为埮。鑫沂梧煌至,銮溱栋烨琅。侯淳秋焱玉,舒训桂烽璜。佐洧桓焜圣,伊澄柏火祥。俍泰森炅璐,奋淼楚炎邦。仁永朴勋宝,俊濂乐烈纲。
  巴中一支:原始邦白。如运楚家,允承宗之。德衍世荣,昌珍子传。
  广安一支:乾大东单世。学维培代德,安守克家邦。文运长怡瑞,宗功永锡光。存心隆作述,定国庆民良。上以承先泽,天其保尔昌。
  富顺一支:鸾国兴祖宗,腾华富贵仲。万泰齐显仕,均荣(明)文思友。德通载大良,登之运世学。时绍长鸣远,家声万代光。永昌忠厚泽,鸿振焕书香。
  宣汉南坝一支:福胜思道文友亨,官守国运日山有。文士正直以道自,持清桂辉增锦深。根照坦钟永标熏,在鉴泽极耀坤镕。
  达州一支:其国永思祥,大天有映德。兴学子为成,万代启高贤。
  达州北山一支:文世光大名扬显,燕翼贻谋万代荣。先志克承常载福,群贤蔚启永和声。
  达州石桥一支:登明文字,朝盖天子。宗德锡庆,永管万世。
  达州明月、安仁一支:良常宣必邵,世福文思能。有永才秉仲,仁兴XXX。国正新明相,家成景庆祥。诗书崇礼让,祀典绍宏纲。奕叶千年茂,开基百代昌。钟灵昭继美,毓秀定安邦。
  南充一支:克居清祥,佑启德光。天方显齐。祖大再必,文圣才良。安邦定国,万世吉昌。仁孝永远,敬宗则长。
  南充高坪区会龙一支:世民宗仕远,开国绍天长。敦伦崇州泽,大志显豪光。
  宜宾一支:十字德阳先,天圆永大全。国家应承选,勤学效中原。
  宜宾复龙一支:可明长为玉,文世天大仕。国朝学少启,万代光先得。
  宜宾观音一支:兆应仕学宗,文武光明大。万国崇先德,清朝世代长。
  宜宾安边一支:应衢奇宗维永。登天大德怀,国瑞启贤才。文运忠长绍,朝廷富贵联。
  绵阳一支:林才文德大,诗书礼义家。英雄占科甲,世代显荣华。耸扬兴祖盛,根本仲仁伦。富贵由前定,纲常永碑旬。
  绵阳游仙区魏城一支:儒文子德兴,元友大吉祥。
  泸州一支:麟凤山中瑞,贤才尚国英。儒修光藻翰,仕道焕文明。盛世珍良贵,宏仁裕至诚。乾坤崇福佑,祖德兆尊荣。
  成都一支:典传孝义,百代勋诏。都江堰一支:思启兴复显,汝成必有能。希绍光前烈,万载育明英。
  金堂一支:世代子云昌,圣天开大运,选举坐朝纲。
  仁寿一支:维文建修朝,孺三世锡光,仕启赢先德。
  仁寿汪洋、夹江新场一支:兴朝崇品俊,联运际芳时。起秀腾光永,富有灿荣芝。
  叙永一支:良玉朝启应,洪思国维庭。永远昌先德,开中少成明。
  叙永水尾一支:世万登元善仕,启文应绍中天。才锡思朝尚德,之成秀玉明先。泽美章如永大,洪开子相安全。礼达祥荣利国,堂廷进汝其贤。
  通江一支:玉润金安,学中孔孟,才达胜天。
  简阳一支:万起文贵军,学元玉以兴。永远光明大,富贵在长春。
  隆昌一支:士才奇贤誉,大(一洪)文(永明腾)世(光)德昌。鸿(龙洪)兴常显耀,秀发启周祥。有志唯吾仕,登朝履泰长。名成辉上国,广传万代X。
  仪陇一支:吉国元邦亭,帝君天子茂。公尚大有荣,世代必昌隆。日振方英俊,善财继祖宗。文运开四胄,科明定选龙。
  仪陇赛金一支:楚启月至仁明光,日星高照仕泽昌。科甲选等金榜第,皇献坐国换龙章。
  屏山一支:钟水权熙执,鉴永树煜培,钧泽荣炳越。
  大竹兴隆一支:帝子世代昌,龙光永有常。传家存敬信,治国本文章。仁义朝廷尚,功名学士扬。贤材成美瑞,富贵定联芳。
  珙县一支:文体金世建,现代玉琪昌。
  罗江一支:荣华富贵,福禄寿喜。梓潼马鸣一支:帝文相芝林,国朝大学中。德泽恩洲府,加传世福宗。
  梓潼建新一支:廷尔来良国,林玉永兴昌。文明映有德,万世从先章。
  剑阁盐店、姚家一支:邦志登文作,忠林国朝兴。增建佳裕庆,世代永昌荣。
  雅安一支:X智松福德,山金朝万天。永代存加显,守本尚旬还。继树应宗X,光招大友传。昌隆X国任,永世定开先。
  安岳、彭州一支:宣源文必思,志楚秀子(文)添(才)。良(华)国元(诗)锡(礼)如(秀),立所昌能大。时明自学从,本有同功烈。其光见尚生,帮起继周伯。盛朝肇宏名,禄全裕辉徳。祥开佐相位,登科培俊杰。三多现瑞彩,升恒成玉泽。伦常在孝义,纲纪奉为则。嗣续怀仁远,佑昆循序长。
  乐至临江、牌楼一支:原再仲郑德,崇文朝大国。守学应世仕,启凤定邦伯。和声发瑞彩,义庭光前列。周宗开名昌,荣阳传方策。尚书家绍贤,余庆仪作哲。良臣孝子裔,远希万人杰。
  遂宁船山区玉丰一支:魏忠杰孝满廷英,立品从学儒贵精。
  平昌一支:登东宏永秀,诗书绍文章。
  彭州一支:元良世启,守善为先。光中显远,福寿安全。
  射洪一支:岳炳天地利,碧文首在诗。秦以国事栋,言只仕昌朝。光宗恩惠大,泽赞仁孝良。富贵召长发,贤贫照永方。
  古蔺一支:芝洪学大文,元应世光中。必思常年仲,云显纯祖阳。
  泸县一支:仁义礼志信,金木水火土。
  西昌一支:守本尚行环,旭素荣宗德。
  万源一支:家事遗民问是学,十绍永立在先中,吉昌洪顺支原乡。(记者 黄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阳到乐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