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古代银子皇帝总喜欢白送银子给老外

&为啥中国皇帝总喜欢白送银子给老外?丨壹读精选
为啥中国皇帝总喜欢白送银子给老外?丨壹读精选
日08时55分来源: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选自硬球实验室(hardcore-lab)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 殷罗毕
白送银子给老外,好像是中国皇帝历来的优良传统。最著名的一次,估计应该是明代皇帝朱棣所发起的郑和下西洋运动。硬球君就以案例来剖析皇帝在白送银子这样的活动中,他的理性和算计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今天我们要详尽周全地讨论郑和下西洋已经颇为困难,因为史料相当之残破。在第七次出航之后,明朝的大航海事业便被刚继位的明宣宗禁止,而航海记录也在此后被彻底焚毁。从此,这支远抵了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大航海舰队,仿佛压根就没有在那片洋面上存在过。它既没有像哥伦布那样为宗主国带来一个全新的政治空间,也没有开拓出全新的贸易航线。
大航海,于是成了一个令中国人颇为感慨和喟叹的话题,如果郑和的下西洋没有那样戛然而止,会不会出现一个华人的全球时代,世界通用语不再是英语而是汉语。
去海外白送银子与政治货币的投入收益表
但这样一支庞大、先进的航海力量却如此消声觅迹,个中原因至今是雾中风景众说纷纭。最为简单的一个解释,也是至今为止最为流行的一个解释,便是将郑和下西洋解释为一个典型的天朝大国形象工程。倒贴本白送大量金银瓷器吸引番邦来华,进行象征性朝贡。送得多,收得少,来回海上的天文数字路费又都是天朝自己买单,这赔本买卖,玩了七次,终于玩得国库空虚:“中国耗废亦不赀”《明史》。另《殊域周咨录》记载,兵部郎中刘大夏曾言:“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 。
于是舰队在创始人朱棣皇帝的孙子明宣宗继位之后,就被当作徒有其表、耗费无度的面子工程一举撤销。这一解释貌似也颇为符合中国皇帝和皇权政府的行事逻辑。
当然,让各方番邦前来朝贡,确实是郑和下西洋的一项目的,而且是必须完成的基本目的。在锡兰,郑和就生擒了不愿臣服朝贡的国王,押解到北京发落。而如果愿意朝贡的,则薄来而厚往,藩王进贡一些土特产,明朝皇帝以数十乃至数百倍价值的礼物回赠。若有愿意坐郑和的豪华邮轮来大明亲身朝拜的藩王,更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有的到了京城,乐不思蜀就此住下,大明政府也就这样把他当爷好生伺候着,把这批不干活成天闲着到处玩的国际友人养起来。有时,还要把中国的漂亮mm嫁给他们,好让国际友人安心生活。
这种种行事,在经济上完全是非理性、亏本的行为。好端端放着一个巨大的海外市场不去开发,却白送东西给藩王,这种朝贡体系往往令当代的中国人不解乃至感到愤懑。但如果我们将经济计算的范围略加放大,将政治权也当做一种通货,一种可交换的商品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种收益表。
对于明朝皇帝而言,治下的土地和民众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收益项。但这个收益项对皇帝而言,并非一种未来的预期收益,而是囊中之物。因此,这个收益项对于皇帝来说,更多的是他可投入其他项目的资本,而不是投资目标,只要在不造反、不威胁统治的界限下,皇帝对于这一个已获资本,当然是越多抽取越有利。这是完全符合经济理性的。而更为关键的在于,皇帝治下的臣民原本就是皇帝的政治财产,他们自身是没有政治选择权,皇帝已经依靠开国先祖在战争中暴力征服并且一次性没收了所有臣民的政治选择权。所以,治下的臣民在皇帝的政治核算表中,其估值约等于0,只要他们不造反。
换言之,所有臣民是没有政治货币价值的。但远在海外的那些番邦,那些藩王的手上则是有政治货币的。他们有选择权,可以表示象征性的臣服,也可以不臣服。这种类似政治投票的权力,便是明朝皇帝派了郑和船队穿越重洋,拿了大批金银丝绸和瓷器去交换的政治货币。薄来而厚往,那个往之后,皇帝收获了象征性的政治资本,那就是广大番邦对他中心正统地位的承认。对于皇帝而言,没有政治货币的臣民是完全不可能给予他政治增值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往往对内严苛压榨、利益分毫不让而对外献媚大把送钱的根本逻辑。郑和下西洋这样送多收少的对外行动逻辑,源远流长延续数百年,晚清慈禧的名言,“宁与外邦,不与家奴”,也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以真金白银换来象征性的一跪,象征性的政治货币并不能转换为真正的经济收益,因此,大规模交换之后,自然难以为继。这便是中国大航海项目早于哥伦布却黯然终止的解释之一。以朝贡形式交换外邦的政治货币,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释明代大航海的开启和终止,但当更多的历史细节被拉进放置在我们面前,事情呈现了另一个层面上的算计。
以国际友好为名的皇家垄断性海外贸易
于是,我们有了更真实的经济学上的解释。因为,郑和下西洋在招揽藩王之外,确实也进行了大量贸易。郑和采购的商品,甚至与大航海中的西班牙船队如出一辙,都是——香料。
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马欢等人都在其记录中提及了郑和船队与当地的香料贸易。郑和船队所到达的东南亚、印度洋沿岸、东非诸国在历史上均是香料产地,当时明朝在海外进行的香料交易,主要以物物交换的形式进行。
史载“西洋交易,多用广货易回胡椒等物,其贵细者往往满舶,若暹罗产苏木、地闷产檀香,其余香货各国皆有之”。盛产香料的国家几乎都没有什么制造业,因此对明朝出产的陶瓷、丝绸、钱币等,都极喜爱。
当然,郑和对东南亚、非洲土著的交易,并不像西班牙人来到美洲时,拿玻璃珠就换了印第安人的黄金。但以瓷器丝绸交换香料,也是远远低于国内市价,这也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律的。
以胡椒为例,《瀛涯胜览》中记载说,苏门答刺国胡椒100斤值银一两,但被运到中国后,则以每斤5—20两的价格卖出。胡椒有500倍——2000倍的利润。在历史学界,学者根据史料普遍认为郑和的船队带回来的主要货物是胡椒和苏木。郑和的舰队,一艘主力大型宝船就在一千五百吨以上,只要满仓运回一船(1000吨)胡椒,获利即可在500万两白银以上(请注意,这是按照未有大批进口之前的国内市价计算所得的理论获利)。这可是与西方人大航海近乎同等的暴利活动。在海上获利这方面,郑和与哥伦布有着近乎酷似的行为方式和行为逻辑。但有着类似的开局,却又以完全不同的结局收场,那个大航海所开启的全球市场和新世界,中国人是如何失去的,这笔账,我们需要等郑和回到陆地上之后再仔细推算。
明朝的产能过剩与内需不振
郑和究竟带回来了多少香料,因为航海记录的档案整体被焚毁,这个数据至今在历史学界依然是一个无从统计的数字。但根据其他史料,我们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本土的香料数量大增,而且在皇帝的财政体系中,这些香料起到了替代货币的作用。
《明宪宗实录》卷八载:“天顺八年八月甲辰,赏京卫官军方荣等,胡椒一千二百四十四斤,以造裕陵工完也”因香料贮备量太大,朝廷以俸禄的形式将香料分配给官员也长期存在过。史载,自永乐二十年(1422) 至二十二年(1424) ,文武官员的俸钞已俱折支胡椒、苏木,规定“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五品以上折支十之七,以下则十之六”。
把香料当工资发,从中也可见当时香料在国库中的过剩。虽然可以折合成那么多的银两,但皇帝手上成吨的香料依然是香料,并没有流通变卖成为货币或其他商品,由此可见,明代大航海的香料贸易其实是严重违背了真实的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通过貌似白送银子的国际公益、对外友好活动,郑和船队实则是一支典型的超级国企。当时朱棣一方面命令郑和大规模下西洋,另外,明朝自开国以来对民间的海禁事实上从未松动。因此,郑和的大航海其实是一次大规模的皇家垄断整个明朝对外贸易的行动。朱棣皇帝派出船队,一方面招引朝贡,另一方面是大兴皇帝自己一家的国际暴利贸易。
朱棣皇帝借郑和之手,近乎完美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但在长期运行中,明朝的大航海却显出了皇帝不断获利却整个国家不断亏损的局面。香料没有流通到有着真实需求的市场之中,海外贸易的获利也没被国内各阶层所分享。同时,为了维持大航海、为了推进大规模皇家造船业,对富有地区和商人课以重税,自然导致一方面产能过剩(国库中香料堆积成灾),另一方面内需不振,最终难以为继而彻底破产。
部分参考来源:《明史》《殊域周咨录》《瀛涯胜览》《明宪宗实录》
(除了胡椒说明图之外,本文内所有图片均来自押井守导演作品《攻壳机动队之2无罪》)
更多内容关注硬球实验室(hardcore-lab)。以深度逻辑分析、思维推演来处理当下世界的流行性问题——硬球实验室。& 文章列表页
图书馆Special column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
收藏由用户中国历代帝王年号及发行钱币名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及发行钱币名称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贪财爱钱:大明万历帝为何狂热收藏白银_历史频道_新浪网
贪财爱钱:大明万历帝为何狂热收藏白银
  文章摘自《白银秘史》  作者:永谊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万历皇帝戎装像
  张居正的税收思想是超前的,可他的征税手段却是落后的。在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中规定,老百姓交上来的“碎银子”要熔化重铸成银锭,才能最后收归国库。这个过程称为“煎银”,而在“煎银”过程中损失的白银就叫做“火耗”。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后,不得不另征“火耗”费。而“火耗”率之高,竟然占到了税银的20%~30%。实际上,“火耗”相当于官员的额外工资,这就大大助长了贪污行为,让百姓痛恨不已。
  到了清代,官员们仍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清代的“火耗”是不断加重的。一般州县中,每两税银会有二三钱之多的“火耗”,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由于赋税少,官员为牟利,使得“火耗”甚至会数倍于正赋。清朝初年的征税“火耗”率,曾达到50%。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什么作用,这以后,清政府也就默认“火耗”了。
  另外,明代中国在“弛用钱之禁”、恢复使用铜钱之后,开始重新铸造铜钱。而“弛用银之禁”后,却没有及时铸造“银钱”。
  “银元”一词,专指从外国人那里来的银币。比如,西班牙当时已经在墨西哥铸造了大量“银元”并流入中国。但这些银币在中国却不能流通,中国人要大费周折地把银元熔化掉,再铸成碎银、银元宝,仍然用“两”来称重。这种中国特有的白银流通方式,被称为“银两制”。
  明朝的银锭按重量划分有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大的为50两一锭,也叫“元宝”。“元宝”的造型很漂亮,两边上翘犹如双翅。外国人看到后可能觉得它更像一种工艺品,而非货币。小银锭一般叫做“银锞”、“锞儿”,零碎的银子则叫“碎银”。
  到了明英宗时代,则把上好的银锭称为“纹银”。“纹”就是指成色,“足纹”就是成色较足。此外,还有“雪花银”、“细丝”、“松纹”等词汇,也都是明朝人发明的,在明代小说中都很常见。
  在人类历史上主要有两种独立的货币文化,一是西方货币体系,以金银为主,没有穿孔,币面铸有图案;另一种是东方货币,以铜为主,有方孔,币面只有文字,没有图案。而明代的“元宝”、“纹银”和“碎银”,却处在这两种货币体系之外。此外,明代的白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要看成色、称重量,好像中国突然间退回到春秋战国的“杂币”时代了。
  时而“超前”,时而“复辟”。既有包罗万象的胸怀,又坚守着顽固的自负―这就是处在那个时代大变局中的尴尬明朝。
  不仅如此,当时也出现了假银子和银子成色不足的现象。假银子在刚投入使用时比较好分辨,但使用时间长了外观上就与真银无异,这令政府很头疼。
  为了防止缴税中的作弊行为,从明朝嘉靖年间起,户部尚书建议不但要把各州、府、县上缴的银子铸成标准银锭,还要刻下年月和官吏、工匠的姓名。然而,这种方式也不能遏制“火耗”等贪污方式的盛行。
  既然使用“银两”这么麻烦,为什么明朝人既不像外国人那样铸&“银元”,也不将白银铸成“圆形方孔钱”呢?
  对此,史书没有给我们答案。也许是因为白银仍不够充足,也许仅仅是出于习惯,因为不愿意改变“祖制”……
  然而,明朝的很多皇帝重视白银就像同一时代很多欧洲的国王迷恋黄金一样。其中,万历皇帝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对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虽然他没有认真推行老师张居正所制定的一条鞭法,但他对白银的热爱却一天胜过一天。这位皇帝想尽一切办法要把白银收归国库。
  为了敛财,万历皇帝还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让地方官吏定期向他进贡,还把进贡钱财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了这样一个爱钱的皇帝,朝廷各级官员的敛财之风可谓上行下效。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豢养了许多官宦到各地去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
  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格外“抠门儿”。在他小的时候,张居正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常常是衣服旧了也不许更换。张居正认为,贤明的君主要厉行节俭,不能把珠玉之类的奢侈品看得太重。甚至逢年过节时,小皇帝给太监宫女们的赏赐都很寒酸。
  严厉的教育早使得小皇帝暗中不满,于是,张居正刚刚去世,他就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尤其是当他从张居正家中抄出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时,他顿觉老师言行不一,旧日的信念彻底崩溃,令他对钱财的爱好变得更不一般了。万历皇帝唯一保持的儿时习惯,就是他一生很少置换新衣。
  历皇帝在20岁时,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来因为和大臣们的矛盾而罢朝,从此把朝政丢给大太监刘瑾,几十年不上朝,致使很多大臣一辈子也不知道皇帝长的是什么模样。
  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则自顾自地沉浸在“发财”的白日梦中。他把后宫的许多宫殿“装修”成店铺的式样,然后命人从宫外买些商品回来,摆放在其中,自己则堂而皇之地坐在椅子上,以“掌柜的”身份自居,命令太监召唤大臣进宫购物,商品价格则由自己定,既不准还价,也不准不买。这样的“模拟市场”令皇帝乐此不疲。
  因为热爱银子,万历皇帝还十分重视采矿业。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明朝又打破了除了银禁、海禁之外的另一禁―矿禁。过去,民间是私自开采银矿的。而现在,虽然允许个人开矿,但要交很高的“矿税”。
  每遇奏报开矿,皇帝就派宦官前往监督。这些公公们只顾搜刮金银,有矿无矿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见到矿主的良田美宅,就虚报地下有银数量,借此敲诈一番。甚至于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开矿,却把“应得收入”分摊到百姓身上,号称“包矿”。
  如此大肆搜刮,自然“成果”丰厚。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一年,宦官们进献给万历皇帝的白银就达90余万两、黄金1575两,此外还有大量的珠宝。不过,进奉皇帝的其实只有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金银却落入了宦官们的腰包。
  这种胡作非为自然引起了民间的极大骚动。不但百姓反抗,朝中官员也纷纷给皇帝上书,劝他废除民愤极大的矿税。后来,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又和大臣们闹别扭,他再次躲到深宫中“罢工”,不理朝政,却唯独有关矿税的奏报都批复得特别快。
  有一次,万历皇帝生了大病,觉得自己快死了,这才准备废除矿税。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他第一个反应便是:马上派太监传令内阁,要追回那道废除矿税的谕旨。
  万历皇帝搜刮了这么多钱却舍不得花,全都囤积在府库里。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边境四处发生战事,朝臣们苦苦相求,他才拿出一点无济于事的小零头,而且银子竟然因为窖藏太久已经变黑发霉了。
  上有皇帝“带头”藏银而不用,更别说大臣和百姓们竞相把银子埋在地下了。
  直到万历皇帝死后,矿税才算宣告停止。而这几十年的横征暴敛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而很多历史学家更是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过度开采金银而引发的。
  那么,明朝的银矿开采业到底发展如何呢?据史料记载,自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年),各地所进的银矿税银将近300万两,平均每年20多万两。即使加上宦官们中饱私囊的数目,其开采出来的白银总量仍不足以应付当时的货币支付需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白银仍然要靠“进口”。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欧洲的采矿技术已逐渐传入中国。也可以猜想,明朝的皇帝也许已经从外国传教士的口中得知了西方采矿技术的新发展,甚至可能得知了关于“新大陆”(这自然是当时中国人很难理解的概念)丰富的白银蕴藏。
  也许万历皇帝不甘心,他不相信自己的领土上没有“波托西”那样的富矿区,他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寻找、发掘,要找到更多的白银!
  很多人都认为,万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最差的皇帝之一,就连当时的大臣们也都认为这位“当今皇上”脑子不太正常,为开采金银,竟弄得民不聊生。对此,“言官”田大益在疏奏中竟然不客气地说:“皇上嗜利心滋,布满狼虎,飞而食人,使百姓剥肤吸髓,剜肉刺骨,亡家丧身。”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万历皇帝的横征暴敛,或许正是幼年时的心理压抑令他对张居正的报复心态,转化成一种疯狂的攫取欲望,令他一心要把更多的钱收归国库,却绝不考虑百姓的疾苦。
  自然,这个从一开始禁用白银、闭关锁国的朝代,这个曾充分享受着白银带来贸易好处的朝代,也将因为皇帝对白银的贪婪而彻底葬送。
  这就是晚明,在这一时期的全球经济化浪潮中,中国人并没有睡大觉,也并不像后来有些人说的那样:抱着天朝大国、夜郎自大的心态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这时的中国人,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了一场持续上百年、与世界同步的“白银货币化运动”。这一过程中,白银从“非法货币”转变为“合法货币”,从“辅助货币”转变成“主要货币”。白银的使用,先是从民间影响政府,然后又从政府向民间推广,渗透到当时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国家财税制度的每一步变革,波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确立了中国的银本位制度。
  在这个时期,上至皇族官员,下至商贾地主、平民百姓,都对白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中国人少有地参与到这次世界性的“金属热”中并乐此不疲。
  不同的是,欧洲人把对贵金属的追求化作探险和战争的冲动,他们通过暴力的方法去发现,去索取,去抢夺;而中国人则是以商业交易的和平手段来获得白银。欧洲的国王,为了金银去开发“新大陆”;而中国的万历皇帝,却要从自己的子民身上榨取更多的银子。
  万历皇帝所表现出的那种狂热的“白银收藏癖”,也是当时全球“金银崇拜”的一个缩影。而这个皇帝在紫禁城搞的“模拟市场”,也可以说跟随了当时全世界“重商主义”的“时尚”。
  只可惜,当欧洲人把“金银崇拜”和“重商主义”化作发展的动力时,大明的皇宫内却上演着最腐败、最变态的闹剧!
(责编:雪莹)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
二十三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去王老师的琴房上过一堂声乐课。我必须承认,我并没有学过声...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外惊讶中国人皮肤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