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辖区辐射4中国动力装甲mod带动力

为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而奋斗 - 樊城区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 信息内容
为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而奋斗
――中共襄阳市樊城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关键词解读
信息来源:(摘自《襄阳日报》)
  发布时间:日
龙小红代表中国共产党襄阳市樊城区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襄阳市樊城区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中国共产党襄阳市樊城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于日上午隆重开幕。区委书记龙小红代表中共襄阳市樊城区第五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勇担新使命推进新跨越为把樊城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龙小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鲜明提出了未来五年樊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描绘的美好蓝图让大家倍感振奋。
  关键词一:樊城发展的“加速度”
  过去的五年,是樊城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的五年。大力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创造形成了樊城发展的“加速度”:五年来,区、镇(办)和社区三级两千余名干部上下一心、忘我奋战,累计征收各类房屋20158户、408万平方米,创造了依法和谐征迁的樊城经验,让城市形象加速蝶变;累计外迁企业57家,首批18家市场外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樊西新区八大承接市场有3家基本具备了开业运营条件;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更加巩固,高端商贸、楼宇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八大业态构筑起现代服务业框架支撑,樊城被评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区”“全省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着力扩大就业,五年共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全区脱贫人;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法治樊城建设全面推进,被评为“全省首批法治创建示范县(市)区”“全市法治建设优秀县(市)区”等。
  关键词二:“四大中心”
  坚持服务业领先发展,加快建成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以规划为引领,重点打造区域性商贸、金融、创新创业、现代物流“四大中心”,加快推进樊城现代服务业扩张升级,努力“复兴老樊城,打造新商都”。
  全力打造商贸中心,加强重点商圈、特色精品街区、商贸知名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樊城商贸业辐射带动力,力争五年内,引进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0个,限额以上企业达520家;全力打造金融中心,按照“引领襄阳、辐射汉江流域”的发展定位,顺应国家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壮大金融总量,提升金融业业态层级和服务水平,力争五年内,全区金融企业达到220家,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中心,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建立完善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客”的平台、政策、人才保障支撑体系,力争五年内,建设科技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5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发挥樊城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力争五年内,全区物流产业营业额达到100亿元。
  关键词三:“两改两迁”
  市场外迁和棚户区改造既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改善民生,实现城市功能再造和华美蝶变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坚持全区动员、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做好市场外迁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坚决打赢市场外迁攻坚战。紧盯原定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日前完成第一批18家老市场4429个经营户7531个商铺的外迁工作,力争2017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33家市场7269个经营户13018个商铺的外迁工作。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面完成肖家台片区、洪沟片区、屏襄门片区等16个“两改”项目煞尾工作的同时,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力争把清河二期、菜越二期、松职路片区、七里桥至施营片区、王寨片区、张营片区等6个项目纳入2017年政策性棚改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全面启动房屋征收工作;2018年,全面完成樊城中心城区内3.9万户、68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
  关键词四:“产、供、销”一体化
  大力推进樊西综合物流园建设。以八大承接市场建设为依托,以配套加工园区建设为基础,支持各类批发市场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批发交易型配送新模式,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力争五年内,全区重点物流企业达到20家以上。大力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襄阳电商创业谷建设为依托,以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形成快捷、便利、畅通的网络配送体系,争创全国线上线下融合电子商务示范区。
  关键词五:都市现代农业
  围绕“智慧襄阳城,都市田园梦”主题,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品质农业、观光农业,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着力引进一批花卉苗木种植、有机蔬菜种植、特色生态养殖、乡村生态旅游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农业项目;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值三年倍增计划,依托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着力打造襄阳牛肉面、雁留山牛肉、八里泉豆腐、万禾源豆奶等一批具有樊城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发挥樊城以城带乡优势,依托316国道和沿线水库、耕地、山林等生态农业资源,以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鑫顺天蔬菜采摘园、力帆生态农业园、青和生态园等生态休闲农庄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使牛首、太平店两镇成为城市居民周末田园观光、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关键词六:城乡统筹
  加快建设互融互动、更具品位的城乡统筹示范城区。坚持旧城更新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发展城市与繁荣农村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促进城区资源向农村转移、城区产业向农村延伸、城区服务向农村覆盖。到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实现城乡一体、共兴共荣。
  关键词七:民生至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必须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困难人员和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健全和完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樊城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真正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广泛开展居民“道德讲堂”“社区邻里节”“十星级”文明创建等活动,为全市早日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八:绿满樊城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实施“绿满樊城”三年行动提升计划,力争五年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
  抓好普陀堰生态旅游区、月亮湾湿地公园、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荆襄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等“三园五带”建设,加快形成城市绿色生态走廊,让人民群众“开门见绿、抬头看绿、放眼都是绿”。严格保护汉江“母亲河”,加强污水大气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九:美丽乡村
  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抢抓牛首镇、太平店镇2016年被国家住建部等7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的机遇,做好两镇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力争五年内,把牛首镇、太平店镇建成襄阳市美丽特色小城镇和樊城发展新的增长极。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注重保留农村传统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因地制宜规划和示范引领建设一批具有乡土韵味、体现乡愁记忆的特色乡村。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五年内,实现所有村庄公路畅通、饮上安全水。
  关键词十:精准扶贫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深化“五帮”扶贫机制,因人因地定向施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7年全区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探索建立贫困人口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形成阻断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注重化解棚户区改造和市场外迁遗留问题,帮助解决高楼大厦背后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十一:一支过硬队伍
  对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坚持在一线培养干部、靠实绩选任干部,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
  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各级班子推动改革、引领发展、构建和谐、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非党干部、妇女干部,充分调动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十二:“互联网+党建”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大党建考核体系,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有序。
  继续深化“五强创示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强社区、机关和“两新”组织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打造“互联网+党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以党建带群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Copyright2012 FanChe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樊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版权所有
樊城区政府网站值班电话: 邮箱:
鄂ICP备号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浏览本站内外兼修 增强辐射带动力
自去年4月以来,我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建设,高水平推进水陆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周边地市实现旅游互联互通……这一个个联动发展的“大手笔”,展现了英雄城图强谋变的魄力,彰显了南昌携手共进、真诚合作的胸怀。
眼下,“四个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正好满周岁,英雄城涌起一派春潮,来自海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正在南昌交汇共融,形成强劲的发展脉动。产业、区位、交通、人才和政策等综合优势不断聚合升级,让英雄城化身强劲引擎,释放出核心增长极特有的活力、魅力、推动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腾飞,共享发展成果。
“做强南昌,充分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南昌的光荣使命,是南昌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南昌服务全省、全国的客观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昌要承接“辐射”、避免“虹吸”,既要继续“苦练内功”,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又要“善借外力”,强化区域合作,不断释放辐射带动效应。
“苦练内功”,就是要继续把自己的事办好,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当好“排头兵”。要坚持产业立市,夯实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能够代表南昌形象的产业集群。继续大兴招商引资之风,广植企业之树,广造产业之林,既做强二产又做旺三产,既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让企业之树、产业之林枝繁叶茂。要着力实施“四化并举、协同并进”举措,通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化引领以及加大城镇绿色化优势,进一步推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善借外力”,就是要加强产业联动、政策延伸、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区域合作,以更大的进展立起“中三角”的关键一角。要不断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企业项目扶持、环保管理权限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强与周边城市、周边省份、高铁经济带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契机,主动对接,勇于作为,积极“走出去”,让南昌“好声音”传遍“一带一路”,带动全省各地更好地分享国家战略的黄金机遇,在助推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自身强起来,辐射带动才会更有力。在新一轮竞合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釜沉舟的决心、攻城拔寨的豪气,通过内联外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化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力,在“四个强起来”的伟大新征程中策马扬鞭、进位赶超!
关键词阅读:
24小时论坛热帖
“慧谷”是什么?这里有着一个个创业者的梦 ...
在南昌,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 ...
南昌新闻网版权所有[宁夏新闻]咸辉在银川市调研时强调 增强辐射带动力 当好全区“领头羊”
24小时排行榜
编辑:刘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4动力甲mo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