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的《思远人 张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原文/思远人[宋代晏几道词]
红叶黄花秋意晚②,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词句注释/思远人[宋代晏几道词]
思远人①思远人:创调。词中有“千里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
②红叶:枫叶。
③旋:便。
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
⑤弹:挥洒。
⑥别来:分别以来。
⑦情:指相思之情。
⑧红笺:红色的供题诗写信之用的精美纸张。
白话译文编辑
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
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
创作背景/思远人[宋代晏几道词]
作者闺中念远怀人。
作品赏析/思远人[宋代晏几道词]
思远人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语本孟郊《》“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
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这首词后人评为“痴人痴事”。相思情苦,以泪洗面,还算常事;以泪研墨,却是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更属痴绝。结语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却是慧心妙语,令人称绝。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三、四句指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下章三句,似秋语出平淡,却深挚动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这两句总括晚秋景物,兴发感秋情怀。“红叶”、“黄花”意象,既是现景描写,又借现景以寓深情;”红叶“自古便是男女传情的信物,让人联想到唐代卢渥与宫女借红叶题诗传情而结连理的故事,而词人在《》词曾抒发“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的感慨,暗示出词人与行客“曾舒畅红叶传情,惜良缘未结,人已远去今见红叶,能不角动相思季恨?”黄花”,则暗示词人正当黄花节,&即重阳节登高怀念,触发对“行客”的思念。而“黄花”又与宋元以来对处女俗称“黄花女儿”的暗合,也寓有睹划时黄花而思佳人之意。这便“秋意”的真正内涵。“晚”者,兼融别之久与别绪之深。本词抒写闺人伤秋念远之情,用语本色,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思远人[宋代晏几道词]
晏几道(,一说&,一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31:42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译文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注释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②红叶:枫叶。③旋:便。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⑤弹:挥洒。⑥别来:分别以来。⑦情:指相思之情。⑧红笺:红色的供题诗写信之用的精美纸张。#from 古诗阅读答案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来自 end#&阅读试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3.前人称赏此词写得奇妙,请结合此词下片简要分析它的奇妙处。(4分)答:词中先写泪珠弹滴,衬写相思情苦;而以泪研墨,已属异态,以泪和墨作书,更是奇想;不说红笺因泪水湿褪颜色,却说是情深而使红笺无色,则尤见巧思。赏析:《思远人》为闺中念远之词。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飞云、归鸿两句云来雁去,不见来信。写企盼之苦。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泪弹不尽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细节生动而新颖。最后三句最是传神之笔。红笺无色,则此信红格因伤心而黯然失色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象征暗示,将和泪研墨的深情惨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明白如话,似拙实巧。赏析二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自然,不事雕琢却也真切感人。此外,词还有一个特别之处,用泪水将信笺的红色冲掉来写女子的伤心,不仅别出心裁,还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将思念描写得更为形象具体,也更能感动人。小编推荐古诗阅读答案: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古诗词鉴赏:
48小时热门晏几道《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阅读答案附赏析
晏几道《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阅读答案附赏析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译文木叶红,菊花黄,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远行人。飘飞的浮云已然过尽,南归的大雁杳无音信,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泪水弹洒不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凄楚,离别情深处,那红格笺纸竟也黯然失色。注释①思远人:晏几道创调。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②红叶:枫叶。③旋:便。④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⑤弹:挥洒。⑥别来:分别以来。⑦情:指相思之情。⑧红笺:红色的供题诗写信之用的精美纸张。阅读试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3.前人称赏此词写得奇妙,请结合此词下片简要分析它的奇妙处。(4分)答:词中先写泪珠弹滴,衬写相思情苦;而以泪研墨,已属异态,以泪和墨作书,更是奇想;不说红笺因泪水湿褪颜色,却说是情深而使红笺无色,则尤见巧思。赏析:《思远人》为闺中念远之词。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飞云&、&归鸿&两句云来雁去,不见来信。写企盼之苦。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泪弹不尽&而滴入研中&旋研墨&,细节生动而新颖。最后三句最是传神之笔。&红笺&&无色&,则此信红格因伤心而黯然失色。象征暗示,将和泪研墨的深情惨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明白如话,似拙实巧。最近更新:精彩推荐
相关链接兴趣推荐
头条推荐120479 人阅读86728 人阅读40666 人阅读16146 人阅读11227 人阅读生活服务
Powered by Copyright & . 学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Thu May 4 21:25:13 UTC+晏几道《思远人》
来源:  22:26:29 【】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
文章责编:guofengru&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远人 晏几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