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期大白菜病虫害防治要着重防治哪些病害

有机白菜类蔬菜中种植技术中,病虫草害的防治也是对于作物生长来说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以大白菜为例简述有机白菜类蔬菜病虫草害防治。
一、农业措施
1.合理轮作
选择2~3年未种过大白菜的地块进行。栽培大白菜时,周围大田尽量不种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避免病虫害传染。多数害虫有固定的寄主,寄主多,则害虫发生量大;寄主减少,则会因食料不足而发生量大减。
2.减少育苗床的病原菌数量
忌利用老苗床的土壤和多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壤作育苗土。
3.深耕翻土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枝叶。
4.清洁田园
大白菜生长期间及时摘除发病的叶片,拔除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田间、地边的杂草有很多是病害的中间寄主,有的是害虫的寄主,有的是越冬场所,及时清除、烧毁也可消灭部分害虫,特别是病毒病的传染源。
5.适期播种
害虫的发生有一定规律,每年都有危害盛期和不危害时期。根据这一规律,调节播种期,躲开害虫的危害盛期。秋大白菜应适期晚播,一般于立秋后5~7天播种,以避开高温,减少蚜虫及病毒病等为害;春大白菜适当早播,阳畦育苗可提前20~30天播种,减轻病虫害。
6.起垄栽培
夏、秋大白菜提倡起垄栽培,夏菜用小高垄栽培或半高垄栽培,秋菜实行高垄栽培或半高垄栽培,利于排水,减轻软腐病和霜霉病等病害。
7.覆盖无滴膜
棚、室内由于内外温度差异,棚膜结露是不可避免的,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结露分布面广,均匀而滴水面大,增加空气湿度严重。采用无滴膜后,表面虽然也结露,但水珠沿膜面流下,滴水面小,增加空气湿度不严重。
8.加强管理
苗床注意通风透光,不用低湿地作苗床。及时间苗定苗,促进苗齐、苗壮,提高抗病力。播种前、定植后要浇足底水,缓苗后浇足苗水,尽量减少在生长期浇水,特别是大白菜越冬栽培中整个冬季一般不浇水,防止生长期浇水过频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
二、种子消毒
无病株留种,采用中生菌素,按种子量的1%~1.5%拌种可防治白菜软腐病。
三、土壤消毒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土壤病原菌的技术措施。
四、棚、室消毒
在播种或定植前10~15天把架材、农具等放入棚、室密闭,每亩用硫黄粉1.0~1.5千克、锯末屑3千克,分5~6处放在铁片上点燃,可消灭棚、室内墙壁、骨架等上附着的病原菌。
五、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及糖醋液诱杀甘蓝夜蛾、菜青虫、小地老虎等的成虫。
【更多了解可以参考:
六、生物防治
①印楝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菜螟、黄曲条跳甲等
②苦参碱:防治菜青虫、小菜蛾
③苏云金杆菌:可防治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等。
④绿僵菌: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
⑤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
⑥乙蒜素:防治霜霉病
⑦木霉菌:防治大白菜霜霉病
⑧植物激活蛋白:大白菜专用型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包心效果明显。对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有较好的效果。
⑨宁南霉素: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更多了解请参考:
七、无机铜制剂防病
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氢氧化铜、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可用于霜霉病、黑斑病、白斑病、白锈病等病害。
八、植物灭蚜
小茴香籽、辣椒或野蒿加水、蓖麻叶、桃叶、柳叶、鱼藤精、烟草石灰水等可以用于灭蚜。
九、人工治虫
蔬菜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或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菜田要进行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虫蛹。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卵块和低龄幼虫。
十、沼液防治病虫
苗期一般有黄曲条跳甲等害虫咬食幼苗茎秆或子叶,病害主要有白斑病、猝倒病和立枯病,可按沼液:清水=1:(1~2)的浓度进行喷雾预防;使用沼液喷洒大白菜植株,可起到杀虫抑菌的作用,使大白菜长势更健壮、色泽更鲜艳、品质更优良,是目前有机大白菜生产的优选措施。
相关阅读:
土流网温馨提示:
更多相关农业项目了解,请进入&土流网&&栏目查询。
592人有用170人有用236人有用204人有用贵州省质监局透露,该省锦屏县、绥阳县、赤水市、印江县、织金县5个县市的5个项目经国家标准委评审,日前小龙虾是初春一直到夏天,都必不可少的美食!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美,导致很多人都非常爱吃。不少人困惑,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_农业_中国百科网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
    一、病毒病。又叫“抽筋病”。从苗期和莲座期发病症状是,心叶透明,叶脉失绿,形成花叶皱缩。结球期发病时,叶面凹凸,叶脉有褐死斑点,植株矮化,甚至不结球。该病毒是在地温高、少雨缺墒、株根发育不良的情况下,由蚜虫繁殖和汁液传毒,而发生和蔓延的。  
防治方法:在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保证大白菜有足够生长期的前提下,遇干旱少雨年份,幼苗期注意浇水,以降低土温,保根壮苗。在莲座期,要轻蹲苗或不蹲苗,喷洒植病灵及时灭蚜。  
二、霜霉病。莲座期以后发病较重。症状是叶片出现水浸斑点,叶脉处呈黄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死。该病是真菌病害,孢子借风雨传播。温暖多湿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是: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化学防治。包心期连续遇西南风天气不浇水,以降低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三、软腐病。也叫“烂疙瘩”。发病初期白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微黄色浸润区,逐渐变为黄褐色,呈粘滑软腐状,叶片萎蔫,最后使根茎部腐烂,有腥臭味。该病是由软腐细菌为害引起。温湿度较高时,细菌繁殖快。  
防治方法是:高畦栽培,使排水良好,通风流畅;适时播种,防止早衰;实行长垄短灌,雨后及时排水,灌水前除去病株,以减轻病菌传播。如已发病,可用农用链霉素150--200毫克/公斤,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溶液,重点喷软腐病株及其周围叶柄,尽量使药液流入菜心。  
收录时间:日 04:21:14 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