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佛道儒三教合一一” 哪三教

武夷山常说的三教合一指的是那三教?_旅游_中国百科网
武夷山常说的三教合一指的是那三教?
    &&&&&&&&几天前在媒体上做专访,刚好说到武夷山三教合一的话题上,就顺便在现场做了一个测试让大家猜武夷山常说的三教合一为那三教,结果给出的答案竟是五花八门什么的都有,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什么才是武夷山的三教合一。&武夷山三贤堂按常理推测大伙首先想到的是宗教观,佛、基督、伊斯兰、天主等宗教上,其实不然所谓的武夷山三教合一的出发点并不是从大家想到的宗教观而判定,而是儒、道、佛三大教派而出发点,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恰恰这些是在国内其他名山所没有的文化领域,故武夷山成为一枝独秀。&武夷山三教相谐,山水相依,它何以能同时接纳儒、道、佛三大教派? &福建的武夷山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仅积淀了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同时又是道教内丹派南宗与符篆派神霄宗的祖庭与发祥地,朱子理学的摇篮,孕育并拥有过像朱熹这样一位曾经影响过中国思想文化数百年且远及海外的重量级文化巨人。在历史的磨合中相互取长补短,故留下了现今的一种儒、道、佛三教长期并存的现象,相安互融的文化格局,成为独特的复合型名山文化,成为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代表。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修学札记》之(36)三教合一在何处?
《修学札记》之(36)三教合一在何处?
《息吾心》(禅画册页《即心是佛》选图)
道成德就非凡事,和光同尘隐仙迹。
随缘酬业不造孽,孔孟释迦通老子。
在中国文化里,真正修道,最后的成就都是三教合一的成就。老庄思想影响了禅宗,即便很多佛门高僧,在修学佛法之中,之前之后,学习过老庄,有不少高僧本身是儒生出身,精通儒学。道教真人,儒家大师,很多就精通佛儒或佛道,相互汲取精华,成就一生修学上的果位或学术上的功德。如果要举例子,何其多也。这里仅讲述此理,不再举例。南宗张伯端真人本身是儒生,后来修仙,最终参禅,开悟见性,他一生就是三教合一的典型,他在千古名著《悟真篇》的序言里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悟真篇》有华美的文章诗词,是儒家底蕴;有精深的丹法修证,是道门真传;有透彻的偈颂歌赋,是禅宗心法。最经典的是,张伯端在《悟真篇·外集·性宗·采珠歌》里结合儒释道三教的精华来论述形而上的那个法身、佛性,正是“孔孟释迦通老子”。且看伯端之偈:
见即了,万事毕,绝学无为度终日。
泊兮如未兆婴儿,动止随缘无固必。
不断妄,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
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
心若不生法自灭,即知罪福本无形。
无佛修,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
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干论生灭。
这里的“绝学无为”、“泊兮如未兆婴儿”、“只是希夷并恍惚”,都出自老子《道德经》。绝学无为是修行的方法,而“如婴儿”是修行的境界;希夷恍惚,是形而上的道的运行、存在状态。我们分别从《道德经》找出这几章来:
《道德经》第十四章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希夷、恍惚,是描述形而上道的存在的。
《道德经》第二十章云:“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本章后面的描述,是将得道之人的“无为”和未得道者的“有为”进行对比,突出得道者的无为是合道的心行。而“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即是得道者返璞归真的赤子之心。
张伯端的“动止随缘无固必”的“无固必”,出自《论语·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与“无”通)即君子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这是一种修身境界。随缘悟达者,自然不会臆测,不会武断,不会固执,不会主观。孔子所戒除的“臆测、武断、固执、主观”,也是修道者所要戒除的。这些道德、心性的修为,丹家归在“炼己持心”。没有这样的修为,也不可能天人合一而得道。
再看张伯端偈子里的“浩然充塞天地间”,来自《孟子·公孙丑》,原文云:(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是孟子有名的“养气论”。
从张伯端这首偈子可以知道,他所悟证的法身,即是浩然之气,即是天地大道,即是吾人佛性。心、气、道、佛、法身,是统一的。这里不仅在理论上完成了形而上层面的“三教合一”,也在修证层面悟证了这一境界。《大日经》里说:“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菩提,在中华词语里对应的是“道”。故僧肇注《维摩经》时说“道之极者称曰菩提”。而在中国的儒道两家,道和气是一元的,道书中屡屡言“道者,气也。”这个“气”,是先天之气,是生育万有的形而上的本体,也是最基本的生化万有的元素,包含了能量、信息的功能在内,也是人的灵性的基本元素,故张伯端在《青华秘文》里说:“元性者何物为之?亦元气灵凝而灵也。”道,菩提,法身,元气,真心,都是形而上的、超乎有形有相的本体的存在。这些名相的差别,只是代表不同圣真的不同表述和认知而已,本质本体无异。像《大日经》里谈到的“心”,就是形而上的,经云:“秘密主,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净故。心不在内,不在外及两中间,心念不可得。秘密主,如来应正等觉,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红紫非水精色,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不男女……”
这样的描述,也与张伯端所描述的法身“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完全契合,法身、心,非人非物,且不离人和物的妙用。《六祖坛经》里,谈到佛性时,也有“说似一物即不中”的公案和教诲。《坛经》云: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
那个“说似一物即不中”者,亦非人兮亦非物。横说竖说,都是比喻和方便善巧的启示。这里的哲理,不是言语所能完全表述,因为本来是修证境界里的事情。真正开悟见性,悟道见道,这些都会印证于心的,则知三家合一,合在什么地方了。
再回过头来谈论前面的三句诗句。
“道成德就非凡事,和光同尘隐仙迹。”真正成道证道,首先会在灵界、法界有信息出现,人不知你有道,但天地知、神明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天地间的大事,因为,宇宙间又会因此多一个圣真。《六祖坛经》里记载过智隍禅师随六祖修道得道后的故事,他在南方得道,神明就告知了他的北方的家乡人。《坛经》里的记载是: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以上公案里的禅机玄机,真心修道的人要参悟。你有没有道,得没得道,人心可瞒,天心难瞒;凡夫可瞒,神明难瞒。人在修,天在看;人在做,神在鉴。慎哉。
在道家,一个得道之人,道成之后,会和光同尘,随缘隐显,不会轻易显露他的修证境界。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很多自有“天律”,也就是修道者成就者不能违背的天地自然的规律。所以,修成道后,绝不妄为,而是助道弘化,这个弘化,或隐或显,各随使命和因缘。这是道家的修行。读读历代的仙传,就会知道很多真人是和光同尘的,仅南宗祖师而言,初祖张伯端隐身于幕僚之中;二祖石杏林隐身于医者与裁缝之中,没有得道前做医生,得道后做了裁缝;三祖薛道光弃僧伽梨而穿上俗人的衣服,和光混俗于都市;四祖陈泥丸在箍桶匠人中隐身多年;五祖白玉蟾未弘道前也是一个普通道士,从他的《云游歌》里记载可知,很多道士歧视他,欺负他,他把这都看成是修行的磨练过程。唐代仙传里,记载过很多成道者隐身在医、卜、仆、隶中,像王十八是一个仆人,且是得道仙人,甚至有的真人隐身于乞丐之中。像清人王建章所著《仙术秘库》里就记载过仙人浮丘子隐身乞丐。
“随缘酬业不造孽”,禅宗说,一个开悟见性的人,“随缘酬旧业,更不造新殃”。就是随缘了宿业,消旧债,不再做任何坏事而给生命因为果报的到来而造成新殃。《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殃,即是灾难。灾难之来,因为果报。
造业和造孽不同。业有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业,而造孽,则是造恶业,是造罪,做尽坏事。修道真正成就的人,会通过内之心德,外之功德,转化旧业。内之心德,是菩提心。一个能发菩提心的人,会有内在的心德;外之功德,即是广结善缘,广种福田,多做好事。做好事不求名,不求人知,默默奉献,悄悄完成,这样所得是阴德。心德功德,能转化无量劫的业障。一些修行人,自称得道,欺世盗名,传播邪说,惑乱人心,谋取私利,这些行为就是造孽。修道的人,不使人间造孽钱,不谋人间造孽钱。要有这样的心地。下面附录《云游歌》: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晚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毵瑉,囊中尚有三两文。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争奈旬余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且喜过徐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茆檐待天晓,村翁不许住檐头。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忆着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繿缕。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于今历练已颟顸,胸中不着一点闷。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 请再三读白祖的《云游歌》,感受前辈真人的修道之心,求道之行。也会知道,要想得到成仙,没那么容易,不经历千辛万苦,不经受磨难磨练,如何能成道器?如何能得大成就?如何能载道而行?今人修道,只想图舒服与速成,甚至想不劳或获,不修而成,把希望寄托在某些所谓“大师”的加持上,岂不荒谬?这本身就已经脱离了修道的思想和真实。业障要自己一点一点去净化,理法要自己一点一点去体验,大道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悟证,即便有人能豁然顿悟,即身成就,那里面也有多生艰苦熏修的成就在,今生的顿悟,只是个因缘时节到来的自然显现,水到渠成,果熟自落。修道,勿抱幻想,勿存侥幸,因地不真,感果曲迂,一真未必皆真,一假能成众假,最终自欺欺人。欺人固非,自欺何苦来哉?自欺欺人,皆有果报,何不反观内照,忏悔自省而真参实证?
发表评论:
馆藏&1202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论_三教_到_三教合一_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_三教_到_三教合一_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三​教​合​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三教合一,是指哪三教?
道教,儒教,佛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教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