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先是从: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嘛城县,孝感乡,大石板搬到贵州来的!字

我的祖先是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的人,因填四川而移居四川,我姓杨国字辈,现住在 四川南部县希望找到杨氏族谱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揭开麻城孝感乡移民发源地之谜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揭开麻城孝感乡移民发源地之谜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0:50:3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揭开麻城孝感乡移民发源地之谜
官方公共微信湖北麻城孝感乡杨氏-学网-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湖北麻城孝感乡杨氏
四川老百姓中,谓祖上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川的杨姓有不少。如新都杨升庵祖上就是从麻... 同迁自麻城孝感乡,但不一定是同宗同祖,也不一定是近亲。即使各有杨氏族谱,也不一定... 去以前的祠堂 。现在你应该找:湖北麻城市。当是麻城是唐朝康叔公长房的后裔在此,所以在后来迁徙的过程中,有绝大部是做客而过,只有不到5家人在麻城洗脚河安家短居。相信我,我去年10月份..."麻城县孝感乡"是湖北省麻城市明清朝时期的旧称,"孝感乡"明清朝时期麻城四个乡中的一个,现麻城市福田河镇苏木尖村有个大石板垸,欢迎来寻根。我来回答 八大王洗四川后,湖广填四川,张氏上川祖先是谁?落在巫山大庙、湖北建始和重庆云阳的三支人的派行是印、大、文、天、世、国、正、贤、良、臣本人就是云阳的。... 据考证来源于山西临猗西南。兴邦志久常,光华荣世泽,必可发其祥"。&湖北麻城杨氏字派:"生恒金文玉,长青永发... &湖北孝感杨氏字辈:"庭华国义云远昌,朝志嘉兴福寿康 "。&湖北孝感市孝南...首先我是麻城人& 麻城县孝感乡是我们麻城很久以前的地名,属于湖北省。现在叫麻城市,孝感乡也分成很多个小的乡镇。
您可能还关注:&&&&&&&&&&&&&&&&&&&&&&&&&&&&&&&&&&&&&&&&&&&&&&&&&&&&&&&&&&&&&&&&&&&&&&&&&&&&&&&&&&&&&&&&&&&&&&&&&&&&&&
大类导航: |大家好,我就是湖北省麻城市的,很高兴自己的家乡有这么多神奇的传说,我很爱我的家乡,但我的家乡很穷,但看到有这么多人喜欢或者说跟麻城有关系.我真是很高兴,为了我们共同的麻城,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我现年30岁,大学毕业,出生于麻城市白果镇,可以说, 麻城现在确实没有一个孝感乡,但历史上有没有却无法考证,但我看我家的族谱,说明我的老家白果属于仙居乡,那么根据前面专家谈的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既然有仙居乡,那么肯定也有孝感乡,因为现在麻城也没有仙居乡,所以,在历史上应该确实有个孝感乡。当然,这是我的看法,还需要历史考证。  2、我爷爷也说我们的祖先是属于江西省筷子巷,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传说,你去问以下麻城本地人, 很多人也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省筷子巷,这是除了山西大槐树,麻城孝感乡之外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四川人说祖籍是湖北麻城,我作为麻城人又说祖先来自江西筷子巷,呵呵,可能中国人都是这么迁徙过来的吧,如果把这个历史搞清楚了,把自己的祖先搞清楚了,那是最开心的事情。  3、“解手”,还有房屋挂茅草之类的传说在湖北麻城也是一模一样,看来四川和麻城在民俗和传说方面确实存在相同的地方,两地确实存在历史渊源。  4、看了《三峡好人》讲述的四川的故事,我感到很奇怪,因为那里面的四川话跟麻城话高度一致,不信的朋友可以去麻城体验一下,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语言是历史的积淀,说明四川和麻城在语言方面也有渊源。  5、麻城的官方说法是,前国家领导人李鹏祖籍湖北麻城,听说总理还亲自拿着四川的族谱到麻城去核对,居然对上了,我一个叔叔是麻城市公务员,他自己这样说的,后来听说李总理在麻城建了一个火电厂来回报故乡,我们麻城人都很感恩总理,呵呵,其实要证明四川祖籍是不是麻城其实很简单,拿着族谱到麻城走一遍就知道了,作为麻城人,我非常欢迎广大的老乡,因为我们都喜欢我们的故乡,麻城。  麻城虽然是一个很穷的地方,但我很喜欢麻城,那里有淳朴的人民,深厚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最开心的就是麻城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让麻城人和四川人一起说,我爱麻城。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握手,我家就是从湖广填四川时,从麻城迁到四川的,我家谱第一位是个武举人。其实现在四川话就是湖北话发展而来的,尤其是川中地区
  那么根据前面专家谈的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既然有仙居乡,那么肯定也有孝感乡,因为现在麻城也没有仙居乡,所以,在历史上应该确实有个孝感乡。  --------------  我家谱上确实是写的孝感乡
  哈哈哈哈
可以从姓氏上考证,李鹏祖籍麻城 有一定根据,中国地方史志曾有这样的文章,你说的大别山电厂也有一定根据,湖北麻城有漆姓?去川中寻访漆姓,可以有更详细的对应性。
  我是四川人,不过我祖先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从广东迁来的。
  江西筷子巷就在南昌市,是个老巷子,也是中国移民源头之一,可以和大槐树齐名了
  没想到还真有个筷子巷,MY GOD!你去麻城问问,很多人都说自己来自江西筷子巷,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很多族谱也记载来自筷子巷,看来族谱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多谢这位网友,改天我一定代表我的祖先再去拜祭一下祖先的祖先,呵呵,百善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也欢迎广大麻城的后民们来麻城拜祭一下先民,呵呵.
  在写小学文章啊
  懒得说那么多了,我如果说周围的没一个是外面迁过来的,您肯定说是个案,正如我现在想说你们的一样.所以,不争论
  我家祖先墓碑上写着,我们家族是乾隆年间从湖北孝感林岗坝迁来的.  至于你家从江西迁来,可能是为了迁移的方便而形成的吧.
  我们家族的 族碑上写着我祖先是洪武年间从麻城乡筷子街挑着箩筐来沙窝乡开荒的。。。呵呵是楼主那里么。。。我是孝感云梦的。
  我是孝感应城的,与云梦隔河相望。听祖辈的人口头讲,族人是洪武年间从江西麻城过来的。我一直纳闷,麻城在湖北,也不挨着江西,难到记错了?现看楼上各位的记述,感觉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族人可能是从江西筷子巷到湖北的麻城再到我小时的居住地?尚须考证。  我曾在四川德阳的城交附近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孝感乡的,据说当地人是明朝年间从孝感迁去的。楼上提到麻城孝感乡一说,与现在的孝感市是什么关系?
  已经是一种永久的伤痛了,我在姓氏网里溜达了很久,看不到一点信息。上世纪50年代的族谱破坏后,一直不能明确了。
  我先祖也是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徙来的(湖广填四川),高姓,现居仁寿县高家乡,据说最初来的是五兄弟(五大房),后来又从高家迁了一部分到双流大林。
  @梁新 7楼
18:01:04  没想到还真有个筷子巷,MY GOD!你去麻城问问,很多人都说自己来自江西筷子巷,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很多族谱也记载来自筷子巷,看来族谱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多谢这位网友,改天我一定代表我的祖先再去拜祭一下祖先的祖先,呵呵,百善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也欢迎广大麻城的后民们来麻城拜祭一下先民,呵呵.  -----------------------------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清朝,而筷子巷的迁移则是发生在明初,现在湖北,黄冈地区,安徽安庆地区周边 大都家族居住 很多家谱都会写来自瓦屑坝筷子街 为了纪念,现在我的家乡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也有筷子街,瓦屑坝是在江西省乐平,有一句古话,乐平一枝花,发到黄梅百万家
  @孤独的老猫
14:38:27  我先祖也是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徙来的(湖广填四川),高姓,现居仁寿县高家乡,据说最初来的是五
(五大房),后来又从高家迁了一部分到双流大林。  -----------------------------  我也姓高,我家老宅就是洪武年间流传下来的砖木结构建筑,按照明朝初期的行政区划是属于孝感乡,其实也临近仙居乡。我老爸前几年去祭祖,据说孝感乡的高姓已经发展到了附近的红安和河南的几个县。我们先祖并不是麻城本地人,听说是从江西景德镇筷子巷迁过来的。
  @百年往事
14:41:29  我是孝感应城的,与云梦隔河相望。听祖辈的人口头讲,族人是洪武年间从江西麻城过来的。我一直纳闷,麻城在湖北,也不挨着江西,难到记错了?现看楼上各位的记述,感觉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族人可能是从江西筷子巷到湖北的麻城再到我小时的居住地?尚须考证。  我曾在四川德阳的城交附近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孝感乡的,据说当地人是明朝年间从孝感迁去的。楼上提到麻城孝感乡一说,与现在的孝感市是什么关系?  -----------------------------  你好,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其中之一是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历史上的湖光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1368年)洪武元年,另外一次是在清朝初年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后。但是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前有一次江西填湖广(湖南湖北),江西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岳阳和湖北麻城和咸宁等地,江西北部的人去湖南南部的证据就是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说的是赣语,并且和周围的形成方言岛,现在湖北的咸宁崇阳县也是说赣语,说明关系密切。
  @百年往事
14:41:29  我是孝感应城的,与云梦隔河相望。听祖辈的人口头讲,族人是洪武年间从江西麻城过来的。我一直纳闷,麻城在湖北,也不挨着江西,难到记错了?现看楼上各位的记述,感觉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族人可能是从江西筷子巷到湖北的麻城再到我小时的居住地?尚须考证。  我曾在四川德阳的城交附近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孝感乡的,据说当地人是明朝年间从孝感迁去的。楼上提到麻城孝感乡一说,与现在的孝感市是什么关系?  -----------------------------  @sunshines-06 01:19:27  你好,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其中之一是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没有任何关系。其实
上的湖光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1368年)洪武元年,另外一次是在清朝初年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后。但是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前有一次江西填湖广(湖南湖北),江西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岳阳和湖北麻城和咸宁等地,江西北部的人去湖南南部的证据就是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说的是赣语,......  -----------------------------  先是江西填湖广,所以外省人都称江西为老表,说明存在一定的亲戚关系。麻城只是移民的中转站,一般是叫过籍麻城,就是户口暂时在麻城而已,类似山西洪洞大槐树性质。所以一般四川和重庆的移民记忆就是从麻城而且是孝感乡迁移过来的,祖籍却在江西。
  @百年往事
14:41:29  我是孝感应城的,与云梦隔河相望。听祖辈的人口头讲,族人是洪武年间从江西麻城过来的。我一直纳闷,麻城在湖北,也不挨着江西,难到记错了?现看楼上各位的记述,感觉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族人可能是从江西筷子巷到湖北的麻城再到我小时的居住地?尚须考证。  我曾在四川德阳的城交附近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孝感乡的,据说当地人是明朝年间从孝感迁去的。楼上提到麻城孝感乡一说,与现在的孝感市是什么关系?  -----------------------------  @sunshines2015
01:19:27  你好,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其中之一是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没有任何关系。其实
上的湖光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1368年)洪武元年,另外一次是在清朝初年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后。但是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前有一次江西填湖广(湖南湖北),江西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岳阳和湖北麻城和咸宁等地,江西北部的人去湖南南部的证据就是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说的是赣语,......  -----------------------------  @sunshines-06 01:27:15  先是江西填湖广,所以外省人都称江西为老表,说明存在一定的亲戚关系。麻城只是移民的中转站,一般是叫过籍麻城,就是户口暂时在麻城而已,类似山西洪洞大槐树性质。所以一般四川和重庆的移民记忆就是从麻城而且是孝感乡迁移过来的,祖籍却在江西。  -----------------------------  明朝时期的麻城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并非所以孝感乡的人都迁到现在四川和重庆,但是巧合的是:我的祖上确是从明朝的麻城迁到现在的现在的孝感市,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从明朝的麻城孝感乡穿越到今天的孝感市。祖上三槐堂临川派,现在是澴川三槐堂。
  @百年往事
14:41:29  我是孝感应城的,与云梦隔河相望。听祖辈的人口头讲,族人是洪武年间从江西麻城过来的。我一直纳闷,麻城在湖北,也不挨着江西,难到记错了?现看楼上各位的记述,感觉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族人可能是从江西筷子巷到湖北的麻城再到我小时的居住地?尚须考证。  我曾在四川德阳的城交附近听说当地有一个叫孝感乡的,据说当地人是明朝年间从孝感迁去的。楼上提到麻城孝感乡一说,与现在的孝感市是什么关系?  -----------------------------  @sunshines2015
01:19:27  你好,在明朝麻城分为四个乡,其中之一是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没有任何关系。其实
上的湖光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1368年)洪武元年,另外一次是在清朝初年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后。但是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前有一次江西填湖广(湖南湖北),江西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人大多去了湖南岳阳和湖北麻城和咸宁等地,江西北部的人去湖南南部的证据就是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说的是赣语,......  -----------------------------  @sunshines2015
01:27:15  先是江西填湖广,所以外省人都称江西为老表,说明存在一定的亲戚关系。麻城只是移民的中转站,一般是叫过籍麻城,就是户口暂时在麻城而已,类似山西洪洞大槐树性质。所以一般四川和重庆的移民记忆就是从麻城而且是孝感乡迁移过来的,祖籍却在江西。  -----------------------------  @sunshines-06 01:34:18  明朝时期的麻城孝感乡和现在的孝感市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并非所以孝感乡的人都迁到现在四川和重庆,但是巧合的是:我的祖上确是从明朝的麻城迁到现在的现在的孝感市,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从明朝的麻城孝感乡穿越到今天的孝感市。祖上三槐堂临川派,现在是澴川三槐堂。  -----------------------------  始祖宗仁公,子天二,原籍江西金井湾,再籍麻城县,妣段、彭、余三孺人,共生十子三女。长名用富,次名用忠,三名用贵,二女系段氏所生;四名用祥,五名用昆,六名用学,一女系彭氏所生;七名用礼,八名用义,九名用明,十名用清,系余氏所生,是为十大分。  惟二、六、八分赘居远方外邑,二用忠赘居云邑郑家桥,妣郑氏,六用学赘居北泾咀东山,妣梁氏,八用义赘居汉阳诸儒山,妣殷氏。  有散之马溪河毛程渡、蔡家渡襄阳府者,尤有避兵燹而去之远省者,有逃匠贴银不认族者,族中各谱序有削去二、六、八分者,有照旧仍载二、六、八分者,今查聚族于白云乡兴让北会东西南北,在祖建灵台寺地方居住者,惟一分、三分、四分、五分、七分、九分、十分此同承纳匠贴银之族又谓之七大分三世同居之祖,至子字辈始分灿焉。  明龙飞天启(1621)元年秋八月七世庠生润山字滋轩录
  湖北麻城?江西麻城?  
  <转载>关于“麻城过籍”的探考~中共广水市委党校教师潘成忠撰写于日  
  @梁新 是否可以告知4-5个字辈,看能不能与我这里对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转帖)
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转帖)&&
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转帖)
麻城孝感乡
& & ——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
今川渝人入巴蜀之先祖多注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笔者于1986年随机抽样调查四川三台中学62名川籍教职工及其配偶祖籍:麻城孝感乡13人(占总数20%),另湖广18人、湖北1人、湖南1人;以上相加共33人.占总数53%。其余皆注明某省某县乃至乡以下小地名。纵览川渝各地方志、族谱及广大专家学者著述,其相关资料亦大抵若此。与四川(今川渝,下同)同时遭受暴政战乱之区区孝感乡,休说填川,即使置县亦无可能,为何约定俗成作如此奇谈?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武昌路。其领域含湖北、湖南全境及广东电白以西、广西河池以东、恩阳以南全境。明分置湖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湖广始专指两湖之地。清因之。又因省治在湖北,俗呼湖北人为湖广人。”
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四川”的政府行为:第一次在元末明初。元至正十七年(1357)湖北随州明玉珍参加义师“红巾军”,克重庆,5年后称帝,国号夏,建元天统。其部下几乎全是湖广人,尤以黄州府麻城县人为最。四川经元朝蹂躏,时存12万余人。明玉珍尚俭轻徭薄赋,在川遍置卫所,戍兵屯垦;下令广招湖广百姓入川垦殖,其部队悉就地解甲归田.与孑遗土著及入川新民互通婚约,融为新一代四川人之重要部份。明万历六年(1578),全川经216年休养生息,人口增至310多万,经济文化事业亦长足发展。
明初由麻城孝感乡迁川者之后裔不乏名人望族,如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及其先辈首辅杨廷和;如清初遂宁宰相张鹏翮及曾孙大诗人张问陶;如康熙朝河道总督三台王新命等等。从而麻城孝感乡不但人多势众,而且成了郡望之金字招牌。
第二次大规模湖广填川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平定吴三桂叛军据川之王屏藩部作乱之后,至乾隆八年(1743)的70年间。经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康熙十年,随着逃亡土著返乡及陕西等北地新民入川,加上尔后近30年的生息,《四川总志》载:“全省存男女97.1万人”。大西皇帝张献忠逃匿西充前,火焚成都,至清初四川省会流寓保宁(今阆中)十余载,川境十室九空。为此清廷颁优惠政策,招民实川:如当时川属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县令班衣绣招民50余口,例加一级等等;入川新民可“插占”为业,即凭劳力所垦荒地悉归所有;绵州政府从陕西购耕牛及种子,免费发给农户;雍正初年还一再减免征粮……
一时间湖北、湖南、广东、江苏、福建等省人民或因天灾,或因贫困,或图改变环境,向往着享有两千多年“天府之国”美誉的乐土,举家攀邻纷踏而至,其主要经便易的长江水道入川创业。参考众多移民谱牒,约半数笼统记载来自“湖广省”或“湖广麻城孝感乡”,沿袭迄今已无法查寻各自的具体乡里庐墓。此奇特现象与首任川抚张德地康熙二年(1663)奏疏“川省现在孑遗,祖籍湖广人氏……”相合。
试问:明清时的麻城孝感乡究竟怎样?
清康熙朝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湖广总部》:“黄州府麻城县明初广230里,后析置其西部为黄安县(今称红安县),“东西仅广160里,南北仅广150里。”黄安县约占原麻城县城1/3,“周遭万山绵亘如堑,山外溪河包络为隍”。麻城县在孝感县(今孝感市东北200多里的大别山麓,与豫皖接界)。详实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无孝感乡条目。信访孝感市政协文史委,转请耆宿鲁先生复,对孝感乡无从落实。信访麻城、红安两市县政协,均未作复。查1986年《中国市县手册》麻城县及红安县条目,均对孝感乡无载。如此
著名“旺地”竟从神州消失,但巴蜀儿女之可观部份,仍痴心不改地归宗于麻城孝感乡!
试析其因,大致可分为郡望说与移民转运站说两大类。
一、郡望说
参加过1937年“8·13”上海抗战的黄埔老人鲁鋆为孝感市文史界名流,撰文称:“1945年重庆江北经营织布厂的陈华能女士和一位年近七旬的张忠民先生,要求加入‘孝感旅渝同乡会’,并如数家珍地述其先祖于元末明初随明玉珍义军入川.族谱载其祖籍孝感陈家河和孝感张家湾。年十余年间,先后有铜梁县政协委员李国栋、重庆市政协委员卢栋林多次致信,请代查其先辈在孝感情况。德阳市张先生还专程赴孝感寻根访祖。1989年,84岁的程竹轩先生特意由台北回故乡孝感定居,并谈及他在台湾所识川籍人士大都介绍其先辈由湖北孝感移民四川。”真是莫谓他乡无知已,麻城孝感早识君。
显然许多人将孝感县(今孝感市)与麻城县(今麻城市)孝感乡混为一谈。好在两地共界,取其郡望,联谊叙旧而已.不必细分。
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前主任、知名学者钟利戡先生的论证更为精到。他考查《内江县志》:“内邑旧户,祖籍多属麻城,邻邑亦然。今多不识其故,沿称明洪武二年(1369)奉诏迁麻城孝感乡实蜀事。”这“沿称”二字,不察明玉珍在此前决不可能“奉(朱元璋)诏”招民入川之史实,只能说明习惯成自然,尊崇郡望之理。
1、托郡望叙乡里,求保自重。明玉珍部多黄州府麻城一带人,其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百姓尊仰,官府重之。这与迄今修家谱者每托先贤以光耀门庭;或进而把两千年前难以稽考的同姓帝胄豪雄,附会正宗之心态相仿。这与从宗祠标榜“xx堂”作郡望之习俗一样。
2、请康熙三十六年(1697)以后,湖南等省移民大量入川,其狡诈之徒结党斗殴,冒充麻城孝感乡旧户,强占他人开垦之熟地,要挟官府,往往胜诉。雍正五年(1727),朝廷查觉此事,贵令全川彻底丈量土地,弄清产权.造册计赋,才煞住这股歪风。
二、移民转运站说
四川著名区域史家、地方志编审孙晓芬教授来信指出:“明清时期的移民转运集中地有五个:除湖北麻城孝感外,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江西瓦屑坝、苏州阎门。洪洞大槐树是明洪武大移民的转运集中地。”《洪洞大槐树志》作者赠书孙女士并称:“大槐树设有官方移民转运机构和移民登记册,还有移民后代的回忆,官员及文人题词,民间的移民纪念标志(包括大槐树上的鸟窝及周围建筑等。”今许多北方人乐道其祖籍在洪洞大槐树,而不察小小一个村庄竟住有百千万众,也不管其先辈在何省何县。
清建国后的四川人较明建元后的晋陕甘冀北方人多,故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转运站的规模至少和大槐树村相当,或等而上之;惜无档案稗史可考,甚至不能像大槐树那样,列为一方名胜。试作探讨:
1、明末清初的麻城县曾包括尔后析出的黄安县。麻城县人口较多,产粮较丰,兵灾消退得决,有条件建立大型的移民转运站。
《古今图书集成·黄州府户口考》:“康熙四年(1665)黄州府实在人丁94428丁(不含妇女,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其中麻城县10605丁。康熙十一年(1672)并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文编审新增19丁。”康熙+一年(1672)时,吴三桂叛军王屏藩部尚在川作乱。清政府在平叛后的康熙十三年(1674)初步启动“湖广填川”,这几年间,麻城县仅增壮丁19人.似可推测已有千人以上男丁携家口迁川,致人口净增数趋于零,为尔后在孝感乡建移民转运站打下基础。
区区孝感乡居民不过麻城县人口二十至三十分之一(有人考查该乡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当时属较麻城小1/3的黄安县城,即使将一个男丁有四口之家的3000来人的孝感乡民全数迁川,焉能在全川“插占”为业,成为移民主流?《集成·黄安府城池考》载:“崇祯
癸未(1643)三月二十三日平明,张献忠掩至,驱妇女以锄撅平城,旋平旋杀,尸枕籍土壤中,(黄州府)故城所存不及肩。焚杀凡五日,弃去。黄安县城,明末流寇猖獗,弃而不守,室庐灰烬,民命仿残。”以此,曾为黄安县治的城池,也许就沦为难以寻查的孝感乡(今红安县城关镇)了。
2、谱碟、方志及墓碑记载,为孝感乡成为移民转运站提供依据。
四川渠县人大农工委傅昌志先生大作《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引用49家移民族谱及志乘墓碑,其中从湖广麻城孝感乡迁入者21家,并有14姓在孝感乡之后加注高阶堰或细鼎子高阶堰详址。“其中严姓先祖于康熙年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一带)高阶堰鹅公大丘移居入渠。”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也指出:“重庆南川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鹅掌大丘人为多。”傅昌志先生还称“另罗姓、戴姓原籍孝感乡,为今红安县或红安县城关镇一带。此外渠县杨姓有于明洪武二年(1369)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迁入者。”看来明清时麻城县确有孝感乡,并被三姓移民后裔指认为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四川三台县清初由麻城孝感乡迁入者之后代,皆不详其祖籍乡以下小地名,仅个别人说明还有高杆堰。县人大前主任汤兴伟提供《汤氏族谱》,载其入川先辈汤进贤为南宋嘉定元年(1280)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感院。
似此,麻城孝感乡在宋(元?)明清朝,因读音相近,共有高阶堰、高杆堰、高感院三种称号,或戴“细鼎(顶)子”定语。似乎其地已建起移民转运站之院落群,并传承为今红安县城关镇——终因当时集中并转运移民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还可能管理不细,致未留下足够的档案资料,以为后世提供寻根之切实线索。
湖广麻城孝感乡,众多四川人梦绕魂牵的故土,您何时更加清晰地展现风采?
(原载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四川客家通讯》2004年第1期)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