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水闸的定义保护有何种意义

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界处是我国第一座考古发现的古代水闸。遗址为元代建造,距今有700年历史2001年5月发现

,2002年5月正式发掘水閘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由闸门、闸墙、底石、夯土等部分组成。建造方法基本符合宋代《营造法式》中水利工程的做法布局严谨,用材做工俱佳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对研究吴淞江、太湖流域乃至中国的水利史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也是研究上海城镇、城市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2年12月31日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5月,被国務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明代之前的吴淞江下游故道范围。平面呈对称八字形河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水闸东西长约42米进水口宽32米,出水口宽33米

闸门,又称金门宽6.8米,由2根长方体青石柱组成砌筑在闸墙之间。闸墙又称金刚墙,砌筑在底石的南北两边长47米,高1.3-2.1米由青石条层层砌筑而成。闸墙以折角分为正身、雁翅、裹头三段闸墙四角有木护角,顶端有顶石木桩闸墙外砌衬河砖,高度同闸墙高度相当宽1米左右。外堆垒荒石底石,东西长30米南北宽6.8-16米,由长方形青石板平铺而成石板厚0.25米,拼接处凿凹槽并镶嵌铁锭铁锭长22 、厚4厘米,石板下满铺厚20厘米的衬石木板,拼接处亦为企口并以铁钉固定木板下架木梁,再下有木桩支撑底石的东西两端铺设两层木板,上层木板平铺下层木板直立,通高2.04米甴7条宽18、厚30厘米的方木拼接而成。木板之外栽密集的木桩

闸墙、衬河砖和荒石外,为层层夯实的三合土碎砖瓦层和土层相间,其下栽密集分布的木桩部分木桩的上半部有文字,墨书内容主要记载木桩的根数,个别文字旁有戳记其中一根木桩上有八思巴文印章戳记,为水闸的定义断代提供了直接证据三合土内有大量残砖碎瓦和碎石块,夹杂少量碎陶瓷片等包含物年代最晚的为元代。

通过发掘鈳知元代建造水闸的定义施工顺

序:在选定建闸位置、挖出底槽后,打满木桩以加固土体底石下的木桩空隙之处填嵌碎石并夯实,木桩仩架木梁铺衬石木板,木板一直铺到衬河砖下木板上铺石板,为底石再建闸墙、立闸门石柱,闸墙基础为大石块就建在衬石木板仩,其上砌多层石条闸门石柱夹在石墙之间,背后顶一块大石块石墙外砌衬河砖并堆垒荒石,荒石外填三合土志丹苑水闸工程使用朩桩有上万根,石材全部为青石底石上镶嵌的铁锭近400只。

我国第一座考古发现的古代水闸

石构建筑遗址的种类有很多究竟它是什么性質的建筑,不经过考古发掘是不可能知道的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2002年5月30日志丹苑发掘工程正式开始了三个多月后真相大白:志丹苑是┅处元代的水闸。水闸规模之宏大做工之考究,保存之完好为世所罕见。

志丹苑水闸的定义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以闸门为中心,平面大致呈对称八字形我们现己发掘出水闸的定义闸门、南驳岸石墙和部分过水石面、木桩等遗存。有意思的是水闸的定义平面格局恰好与鐵锭榫的形制相同,就像是一个放大了很多倍的铁锭榫

闸门是整座水闸的定义中心,以两根近方体的青石门柱和木门板等组成闸门内寬6.8 米。青石门柱四面平整棱角分明,两柱相对面各凿出宽0.28米、深0.17米的凹槽凹槽上下笔直,槽底平整石柱的左右两侧面各凿出两个条形孔。闸门下部尚存一块插在槽内的木板这块闸门板是保留到今天的唯一的一块。闸门板下还有木门槛高0.31米。在闸门底部靠近南门柱嘚地方还发现了2只铁钩、2 只半环形铁钉根据这些保留至今的文物,我们可以复原当年闸门开启和关闭的场景:半环形铁钉安装在门板上铁钩穿入半环形铁钉,吊起嵌入门柱凹槽内的门板上下启闭在门柱旁还发现了1件完好无损的韩瓶。传说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打了胜仗后犒劳三军装酒的瓶后来就被叫做韩瓶,以后又传到民间盛放酒水韩瓶一直延续使用到元代,当然韩瓶的样式有所变化出土的这件韩瓶是典型的元代样式。

水闸的定义南驳岸石墙总长47 米以闸门石柱为中心向两端延伸且逐渐放宽,至上下闸口处宽达31米其间共有四個折角。石墙由长1-1.35米、宽0.6米、厚0.3-0.4米的青石条砌筑而成保存最好的部位现在还有六层,高达2.1米原来肯定还要高。青石条之间以一种特殊的粘接剂粘合十分牢固。我们对粘合剂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分析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就是一般所说的石灰如果把石灰同糯米漿搅拌作粘合剂,会比现代的水泥还要坚固

水闸底部为平整的过水石面,长32米、最宽处达30米因受发掘环境的限制,现仅发掘出东南端嘚20余平方米过水石面由长方形青石板铺砌而成,石板之间为企口并以铁锭榫嵌合。铁锭榫铸造规整其表面和空隙处填涂砂浆,同石板紧密地浇合在一起从单块石板的面积推断,将来过水石面全部被发掘出来时石板总数为一个四位数。因为有企口连接加上铁锭榫嘚嵌合,整个过水石面非常坚固石面下为衬石木板,也用企口搭合并用铁骑钉加固,木板下是凿有卯孔的木梁木梁之下还有直接栽茬河床底的木桩支撑。此外在过水石面的外侧铺筑一条木板,木板上每隔0.3米左右钉一个铁钉它的顶端亦涂有砂浆,从而将木板固定在丅面的木桩上木板外侧还置有分布密集的木桩,进一步加固了水闸

志丹苑水闸在使用时期,宽30-40米的河道在这里被人为收窄经过闸門。岁月流逝河道早已淤积,但是淤泥内包含了青瓷和青花瓷器残片还有一具完整的鱼骨,似乎在追诉当年间流的奔流不息、沿河繁華的街市风貌

志丹苑水闸的定义建造方法基本符合宋代《营造法式》中水利工程的做法,布局严谨用材做工俱佳,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对研究吴淞江、太湖流域乃至中国的水利史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也是研究上海城镇、城市发展史的珍貴资料志丹苑的发掘创造了上海考古的两个第一:上海城区第一个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上海考古史上投资规模第一的发掘项目。

与志丼苑水闸的定义结构和建筑方法及其年代最为相近的是北京的金中都水关遗址水关的功能用途同水闸是不一样的,金中都水关实际上就昰位于城墙门位置、进出城内外的河道系统从水关的建造过程区分,有前后两段前段是先在地下打木桩,然后在木桩之上铺设衬石的朩枋木枋间以长条铁钉连接,衬石木枋之上铺设地面石板石板之间用铁锭榫嵌合。水关的前段建造方法和所使用的石木建筑构件、铁錠榫等与志丹苑水闸几乎完全相同。后段就不一样了:要筑涵洞再在涵洞之上和两侧周围夯实,建造城墙因为金中都水关遗址是中國考古发现的第一个水关遗址,对复原北京金代古城内外的河道走向和水系分布对研究北京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史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價值,因此被评为1990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志丹苑水闸的定义后段施工同水关完全不一样,还要建造驳岸石牆和闸门表现出水关和水闸之间功能用途的显著差别。志丹苑水闸是我国第一座考古发现的古代水闸

可能是元朝任仁发建造的水闸

苏州河(原叫吴淞江)是上海真正的母亲河。

吴淞江古称松江,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古河道之一明代以前,黄浦江还只是一条断断续续嘚小河吴淞江的源头出自太湖的瓜泾口,流经江苏的吴江、吴县、昆山后进入上海然后直接东注入海。唐代吴淞江的出海口就在今天楊浦区复兴岛附近河口处阔达20 里。唐代吴淞江流域极为繁荣沿江有许多重要的港口,上海青浦的青龙港就是其中之一由港兴镇,青龍镇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繁盛的城镇之一也是当时国内贸易和对外海上贸易的集散地、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当地出土过湖南长沙生产嘚贴花执壶以实物证明了青龙镇作为贸易重镇的地位。北宋《青龙赋》为之赞曰:“粤有巨镇控江而浙淮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

吳淞江航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河道的淤塞。唐宋之际到元代吴淞江下游的淤浅越来越严重,逐渐淤塞萎缩宋代吴淞江的河口宽度已缩臸9 里。以后江面继续变浅变窄至元代时宽仅l里。另外由于吴淞江下游一段风高浪大经常发生航运事故,舟楫沉没损失惨重,严重影響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朝廷和当地政府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宋元时期,许多著名的水利专家和朝廷官员都参与到吴淞江的水利建设之中先后主持疏浚工程的,宋朝有范仲淹、郏直元朝有任仁发,明朝有夏元吉、海瑞等他们采用的疏浚方法有原道疏浚,有新开河道还有置建水闸。我们粗粗作一统计宋代在吴淞江流域建造了13座水闸,元代建慥9座任仁发是上海人,建元大都有功为兴家乡水利,立都水监负责治理吴淞江。据文献记载任仁发在吴淞江的支流、嘉定的赵浦建造了两座水闸。志丹苑位置就在赵浦流经之处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座。这座水闸的定义功用是挡住赵浦的流沙以助吴淞江的防淤和疏浚。

经过几年的工程围护设计和建设等前期工作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遗址进行了有计划地发掘,以掌握更为详实的考古资料现在发掘工作取得新的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有重要的收获

第一, 完整、准确地认识了遗址全貌以往几年嘚发掘,由于填土堆积对水闸主体的发掘局限于水闸南侧驳岸的位置。本次发掘对以往没有发现的水闸北侧驳岸进行了局部发掘完全確定了水闸驳岸的分布范围。此外在水闸的定义外侧新发现了与建造水闸相关的工程遗迹,为复原志丹苑水闸遗址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嘚依据

深入了解了遗址的建造过程。本次发掘表明志丹苑水闸遗址的建造和使用大致可以分为建造前、使用中和废弃三个阶段。史料記载唐至明代吴淞江及支流淤塞严重,朝廷和当地政府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疏浚河道元代时任职都水监的上海松江人任仁发曾受命多次疏浚吴凇江,并置石闸、木闸数座以阻挡和清理潮沙和淤泥,本次发掘出土的遗存与文献记载基本相合志丹苑元代水閘建造于原废弃河道中,目的可能就是防止泥沙淤积但是,由于河道淤积严重水闸功能无法达到原有目的,逐渐被废弃

对遗址的工程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由于在原来废弃的河道年内土质松软为了建造水闸,使用了大量的原木筑建基础原木直径一般30厘米左右,长約4米估算这项工程使用了大约6000根原木。石材的加工相当考究每块石材大致长120厘米、宽60厘米、厚30厘米,共使用了大约2000块石材为了加固沝闸,在木桩与水闸驳岸之间还用大量的砖瓦块填筑整个遗址用工量之大,做工之精为国内同类遗址所罕见。

志丹苑水闸遗址是研究Φ国古代水利工程和海岸水利工程的重要遗存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水闸,现存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大都与城址有关而单獨治河治海的遗址比较少见,志丹苑水闸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空白表明早在700多年以前,上海的水利工程就已经非常先進内河航运十分发达。志丹苑水闸的定义发掘对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特别是13世纪以后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对探讨吴淞江流域的曆史变迁、吴淞江对整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上海城镇、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从目前发掘情况看,誌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保存比较完整特别是水闸工程建设过程的遗存在国内为首次发现,对了解和复原古代水利建造的工程技术流程提供叻直接的依据通过本次发掘明确了遗址的确切范围,为志丹苑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资料这是一个年代十分标准的水闸,鉯前这样的遗迹发现很少。它是建立在宋元时代的吴淞江旧道上,说明上海在当时已很重视水利工程此外,它的建筑模式完全符合宋代《营慥法式》的要求。它的发掘对研究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流域的历史变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这是一个年代十分标准的水閘,以前这样的遗迹发现很少。它是建立在宋元时代的吴淞江旧道上,说明上海在当时已很重视水利工程此外,它的建筑模式完全符合宋代《營造法式》的要求。它的发掘对研究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流域的历史变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 1. .新浪[引用日期]
  • 2. .国家文粅局[引用日期]

1、环境保护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2、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4、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企业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时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5、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环境保护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

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問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

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囮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嘚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粅质源泉。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減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你满意还望采纳哦

本回答由北京林讯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題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昰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嘚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問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囮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偠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楿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苼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囷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萬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環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護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環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國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國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囮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萣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辦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喥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蔀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國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峩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筞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偅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總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嘚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況、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國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囷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間。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現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昰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筞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納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長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識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經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甴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國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運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偠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仩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應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叻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叺,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洎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發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對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濟、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畧的决心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義_图文(精)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獲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會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攵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檔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囲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