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蜂王浆怎么邮寄最佳合并方法?

<a href="" target="_self" 中国蜜蜂网首页
您现在正在浏览:
蜜蜂蜂群的合并方法,蜂群如何合并,蜂群合并
00:00:00 & 作者:OK蜜蜂网 &
浏览次数:&
摘要: 每个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气味,称为群味。群味是由蜂群的各个成员(蜂王、工蜂、雄蜂)的信息素和各种成分(巢脾、蜂蜜、花粉)等的气味混合形成的。蜜蜂凭借灵敏的嗅觉,能够辨...
每个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气味,称为群味。群味是由蜂群的各个成员(蜂王、工蜂、雄蜂)的信息素和各种成分(巢脾、蜂 蜜、花粉)等的气味混合形成的。蜜蜂凭借灵敏的嗅觉,能够辨别本群的蜜蜂和其他群的成员。如果随意把不同群的蜜蜂合并,就会引起互相斗杀。
蜂群的合并就是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蜂群。强壮蜂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基础,而且管理方便。弱群不但没有生产能力,还容易发生盗蜂,或感染病虫害。所以群势过弱,没有生存能力的蜂群,都需要及时合并。
每个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气味,称为群味。群味是由蜂群的各个成员(蜂王、工蜂、雄蜂)的信息素和各种成分(巢脾、蜂 蜜、花粉)等的气味混合形成的。蜜蜂凭借灵敏的嗅觉,能够辨 别本群的蜜蜂和其他群的成员。如果随意把不同群的蜜蜂合并,就会引起互相斗杀。
1.合并蜂群的注意事项
原则上应将弱群合并入强群,无王群合并入有王群。如果两个有王群合并,则在前一天先捉去1只质量差的蜂王。如果被并群的群势较强,可把它分成2~3份,分别合并到其他蜂群。为减少被并群的蜜蜂返回原巢址,最好将它与相邻的蜂群合并。合并蜂群前,应仔细检查被并的无王群,确保被并群无蜂王和无王台。合并蜂群宜在傍晚进行,这时蜜蜂大部已经归巢,而且没有盗蜂袭扰,便于操作。为了保证蜂王的安全,可用扣脾笼(安全诱入器)、王笼把蜂王关入,在蜂群内临时保护起来,合并成功后再放出。丧失蜂王时间过长,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要先补充1~2框未封盖子脾后再合并,或者把它分散与几个蜂群合并。
2.合并蜂群的方法
有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两种方法。
(1)直接合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大流蜜期)。这时,各个蜂群都采集同样的蜜源,浓烈的蜜味使各群群味基本相同;同时蜜源丰富,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容易合并。
把有王群的巢脾连蜜蜂调整到箱内一侧,将被并群的巢脾连同蜜蜂放入另一侧,两部分巢脾间隔一框的距离,或者中间插上隔板隔开。合并蜂群时,可向箱内喷一些烟,或者喷少许白酒,混淆两者的群味。亦可向两群喷洒蜜水,其中加点香精更好。次日,把两群的巢脾靠拢,多余的巢脾抖落蜜蜂后提出,盖好箱盖即可。
(2)间接合并
是使两群蜜蜂逐渐接触,或者群味混合后到一起。间接合并安全可靠。做法是:傍晚,取下合并群的箱盖和副盖、覆布,铺上一张扎有许多小孔的纸张,上放一空继箱,把被并群的巢脾连同蜜蜂放入继箱内,盖好箱盖。蜜蜂把纸张咬穿,两群就自然合并了,然后整理蜂巢。亦可在巢箱和继箱间加一个铁纱盖,经过2~3日,两群群味混合后,撤去铁纱盖,将蜂群合并。炎热天气,继箱里的被并群要通风。
本文由原创或整理,转摘请说明,谢谢!本站
欢迎大家点击访问去论坛发帖交流!本文网址:/mifengsiyang/36316.htm
本文相关资讯
养蜂技术栏目本周热门资讯排
养蜂技术栏目最新图文
中蜂养殖技术,中华蜜蜂养殖技术专题!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早春繁蜂群技术要点
1.适时排泄,蜜蜂排泄对天气的要求是:最好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高气温6度以上;阴天,最高气温14度以上。越冬良好的蜂群排泄时间尽量往后推迟,这样在下个回暖期,气温一般会更高和稳定,能减少蜜蜂伤亡;越冬不好,有下痢和有下痢倾向的及伤热蜂群,排泄时间应尽量提前,以避免下痢造成的损失。不要在蜜蜂飞翔踊跃时检查蜂群和换箱,以免偏集。停飞后,速查巢门,如果有蜂乱爬,且发信号是蜂王损失的表现。应及时纪录。快速检查蜂群内的贮蜜量,蜜多的和蜜少的都要纪录,蜜少群立即从蜜多群调入一张蜜脾。以防天气变坏,不能调入而饿死蜂群。
2.蜂群排泄到开繁日一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冻蜂,让蜜蜂解团,以减少活动。这段时间还是以关王为好,能有效的控制蜂王产卵。
3.天气转暖,每5天能有一个安全飞翔日就应开繁了,放王繁殖后,要保证蜜、粉、水充足,喂水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巢门饲喂器,它既能保证蜂群有充足的饮水,又不使蜂箱内过于潮湿。不开箱、不散时热量。不惊扰蜂群。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忽视,应引起广大养蜂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4.繁殖后,保温要轻,即仅给蜂箱上下保温,蜂箱前后左右都不保温。轻保温的目的是减少蜜蜂的活动,在外界没有蜜粉源之前,蜜蜂大量活动只能减少蜜蜂寿命,和多消耗饲料,所以,要尽量控飞。给巢门遮荫,也可以将巢门朝向东北方向,(在北方有挡风屏障的前提下)
5.不留上蜂路,覆布直接压在框梁上,草帘再压在覆上布上,这样可节省大量蜜蜂。热量损失也少。检查蜂群也比较方便。
6.幼虫没封盖前,要彻底治蜂满。此时消灭一只蜂螨等于秋后百只蜂满。7.在早春,蜂群的发展速度与蜜蜂的飞翔率呈负相关,即飞向时间越多,蜜蜂寿命越短。所以,第一代子不奖饲,不然,天冷时,有很多蜂飞出被冻死。气温稳定后,外界有适量蜜粉源时,才能开始奖饲
8.要注重蜂虫关系,越冬蜂交替前,蜂虫比为7比1,越冬蜂交替后,蜂虫比为4比1。
9.早春应用暖蜂路,蜂巢布置如下:巢门口留在蜂箱一侧,正对这巢门口这张脾为冷边脾,这张冷边脾应为粉脾,向内依次为蜜脾、少蜜脾、草隔板(只有前蜂路)、大蜜脾(冷区)。以上是以5脾蜂为例。草隔板厚10.产卵脾要用优质巢脾,最好是二年红脾,加入蜂箱前要割浅。既能得倒蜂蜡又有利于蜂王产卵。
11.合理扩巢,越冬蜂交替前,一般不扩大蜂巢,越冬蜂交替后,随着蜂数的增长,就要适时的扩大蜂巢了。每三天检查一次冷边脾,冷边脾产上卵时,应调做暖边脾,原位加一张少蜜脾做冷边脾,冷边脾一面产上卵时,表明蜂群已能维持这样多的脾了,不论另一面是否产卵都应调做暖边脾,原位再加空脾产卵,加脾的顺序是:冷边脾、暖边脾、边二脾。
中蜂逃群及处理方法
中蜂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一旦原巢的环境不适应生存时就会发生迁栖,另寻适当巢穴营巢。这是中蜂抗逆性强的表现,它有利中蜂种族的生存及繁衍。但中蜂的这种习性,常常给养蜂生产造成损失。因此,称之为“逃群”。针对中蜂逃群的原因,为中蜂创造较好生存条件,采取防中蜂逃群饲养管理措施,是养好中蜂的重要环节。
1.单群逃群
&#9332;中蜂单群逃群的原因
&#9312;巢内缺蜜当外界蜜源枯竭,或因盗蜂导致巢内缺蜜时,蜂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易发生逃群。
&#9313;病虫敌害侵袭中蜂由于幼虫病严重,或受到巢虫严重侵扰或胡蜂袭击,对蜂群的生存构成威胁时,便会弃巢迁逃。
&#9314;异味刺激新法饲养的中蜂,若使用有浓重木材或油漆气味的新箱,或蜂箱、巢脾和巢框等被汽油、农药、消毒剂等污染,具有异味均会引起迁逃。
&#9315;震动惊扰蜂群在过箱、转地、防治病害、检查时受惊扰,或是蜂箱放在木楼板过道,行人经常走动震惊蜂群也会发生迁逃。
&#9316;盗蜂严重中蜂被盗,导致蜂群缺蜜或严重干扰蜂群生活时易逃群。
&#9317; 气候不宜由于气候因子,如严寒和酷热,威胁蜂群的生存,蜂群维持蜂群繁殖所需温度和湿度时易引起逃群。
&#9333;逃群前兆
&#9312;工蜂出勤减少,哺育幼虫次数减少;
&#9313;工蜂叼食2d以上的幼虫,造成巢内无子状况;
&#9314;蜂王依然产卵,但接受到的饲料减少,产卵量减少;
&#9315;工蜂没有像分蜂活动那样追逐蜂王,有一些工蜂(包括采集蜂)吸饱蜜汁后,停留在巢脾上部一动不动。
&#9334;逃群发生时间一般当群内已没有幼虫及很少蛹时,在上午发生逃群。
&#9335;逃群发生情景逃群时全群倾巢蜂涌而出,直飞空中。多数蜂群不在蜂场停留,直飞远处的新址,也有的蜂群在蜂场周围的树杈上停留,但停留时间很短。蜂群逃群之后,旧巢脾上几乎没有蜜,也没有幼虫和残留的幼蜂。
2.集体飞逃当蜂场中有一群蜂发生飞逃时,常引起其他蜂群一起飞逃,各群的工蜂集合在一起,在蜂场附近的树杈上结成大型蜂团,所有飞逃蜂群的蜂王都聚集在大蜂团中。由于各群的气味不同,在这种大蜂团中发生围王现象,结果多数蜂王被围而死亡,工蜂之间也互相厮杀,造成蜂场的严重损失。
&转场到新场地之后,由于工蜂对新环境不熟悉,开巢门后产生迷巢现象而引起集体逃亡。据认为,在集体飞逃的蜂群中,那些原先没有飞逃“情绪”,还处于正常生活状态的蜂群也出现逃群,可能是由于飞逃蜂发出高频率的呜叫声及强烈的招呼信息素(蜂臭)所诱发的。这也是中蜂对外界敏感性极高的一种特性。
3.中蜂逃群的防止与处理
&#9332;防止逃群的方法针对中蜂逃群的可能原因进行预防。
&#9312;平常要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缺蜜时应及时调蜜脾补充或饲喂补充;
&#9313;当蜂群内出现异常断子时,应及时调幼虫脾补充;
&#9314;平常保持群内蜂脾比例为1&#8758;1,使蜜蜂密集;
&#9315;注意防治蜜蜂病虫害;
&#9316;采用无异味的木材制作蜂箱,新蜂箱采用淘米水洗刷后使用;
&#9317;蜂群排放的场所应僻静、向阳遮阳,蟾蜍、蚂蚁无法侵扰处;
&#9318;尽量减少人为惊扰蜂群;
&#9319;蜂王剪翅或巢门加装隔王栅片。(剪翅只是为了防止蜂群飞逃的损失,即逃群时蜂王飞失,工蜂返回蜂巢)
&#9333;中蜂逃群的处理
&#9312;逃群刚发生,但蜂王未出巢时,立即关闭巢门,待晚上检查和处理(调入卵虫脾和蜜粉脾);
&#9313;当蜂王已离巢时,按收捕分蜂团的方法收捕和过箱;
&#9314;捕获的逃群另箱异位安置,并在7d内尽量不打扰蜂群;
&#9315;集体逃群形成“乱蜂团”处理&&当出现集体逃群的“乱蜂团”时,初期关闭参与迁飞的蜂群,向关在巢内的逃群和巢外蜂团喷水,促其安定。准备若干蜂箱,蜂箱中放入蜜脾和幼虫脾。将蜂团中的蜜蜂放入若干个蜂箱中,并在蜂箱中喷洒香水等来混合群味,以阻止蜜蜂继续斗杀。在收捕蜂团的过程中,在蜂团下方的地面寻找蜂王或围王的小蜂团,解救被围蜂王。用扣王笼将蜂王扣在群内蜜脾上,待蜂王被接受后再释放。收捕得逃群最好应移倒2~3km以外处安置。
&#9316;防止“冲蜂”&&蜂群迁飞起飞之后,因蜂王失落,投入场内其他蜂群而引起格斗的现象,称为“冲蜂”。冲蜂会使双方大量死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关闭被冲击蜂群的巢门,暂移到附近,同时在原地放1个有几个巢脾的巢箱。待蜂群收进后,再诱入蜂王,搬往他处,然后把被冲击群放回原位。
中蜂管理之加框造脾
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后代和贮存食物的场所。在蜜蜂繁殖时期,如果巢脾不够,就会限制蜂王产卵,影响蜂群的增长,还会加速分蜂热的产生;在大流蜜期,如果巢脾不够,缺乏贮蜜的地方,就会影响蜂的产量,因此蜂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要加脾,以满足蜂群扩大的需要;此外,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要从蜂群中抽取旧脾换上新脾(一般一年要全面换1~2次)以利于中蜂的繁殖;为了防治病虫害,也有必要用新脾换旧脾。(一)加框造脾的条件;加框造脾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强行加框,会适得其反,蜜蜂不但不造脾,而且还会影响蜜蜂对蜂巢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初学者为了急于扩大蜂群,往往在蜂群无加框条件时也要加框,这对蜂群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应该加以注意。加框造脾的外部条件是有大量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气候良好;内部条件是蜂多于脾尚未产生分蜂热,并且有大量8~18日龄的青壮工蜂,巢脾上的幼虫已封盖或接近封盖,边脾的两下角已被蜜蜂补齐,框梁的上方出现赘脾,无病害等。具备适宜的内外条件就要及时加框造脾。(二)加框造脾的方法;首先要做好巢础框。可在巢框内横拉3条23号的铁丝,把巢础切成长与巢框内围长度相同,宽比巢框内围高度少10毫米左右,两下角切去边长20毫米的三角形。把巢础放在巢框里的铁丝下面,紧贴巢框上梁,用加热的埋线器放在铁丝上面,往下轻压并慢慢拉动,把巢枢的铁线埋到巢础里。埋线器如用电烙铁改装的,可通电加热,如用其它材料做的,可用火烧加热,但加热温度要适当,否则会造成巢础被熔穿。埋好线后,用熔化的蜂蜡把巢础的上边跟巢枢的上梁黏紧。巢础框做好后应平整、牢固。在傍晚把上好巢础的巢础框加进蜂群里,一般一次加一框,放在蜜粉脾和子脾之间,刚加入时一般不留框间蜂路(与相邻的两个巢框紧贴),第二天可视蜜蜂造脾情况,适当加大蜂路,等蜜蜂把新加的巢脾基本上造好后,才恢复正常蜂路。在加脾的当天晚上,可适当喂点糖水,以刺激蜜蜂的造脾积极性,加快脾速度。如果蜜蜂造脾较差,第二天;第三天个晚上还要继续奖励饲喂。如内外条件比较好,新加的巢础经过一个晚上往往可以造好百分之六十以上,甚至全部造好,如能在2~3个晚上造好,也算正常。
简易的育蜂王,换蜂王,换巢脾,换外勤蜂,合并方法
育王:一共有三种方法,自然育王,失王育王,合并育王。自然育王比较方便.就是靠自然分蜂而育王,失王育王;是人为捉走蜂王之后再急造蜂王;合并育王是人为横仿自然分蜂。如果蜂群数量太少,应该使用自然育王,如果要快速育王,可用失王育王,如果群势太弱,可合并育王。自然育王有花期性限制,后两种随机。为什么要人工育王?因为蜜蜂是一种有社会行为的生物,如果不人为分群,可能出现自然分蜂逃飞到野外!不但削弱了蜂群,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增加了追蜂,收捕工作.直接影响到蜂场的采花,甚至出现乱蜂团;所以人工分蜂十分重要,而且事半功倍。自然育王:越过寒冬之后,每群蜂都统一称为老王群,老王群出现自然分蜂是在流蜜期前后。如果是当年培育的是新王群,新王群一般当年不进行自然分蜂。人工育王都是选择老王群作为对象的。从早春开始,使用无蜂路方法大量插巢础,一周一框。从三月造至五月末,任何一群蜂都会产生自然分蜂:在王台封盖四天后,可以提出来组织交尾群,一般一分一,巢对半是最合理的,如果分得太多可能有损失;组织交尾群一般认为利用新造的巢脾可预防盗蜂;所以,当王台在旧巢脾中产生应调整或切除。观察表明:老王群在提出一半的巢脾之后,如果再加入巢础可能还会出现第二分蜂,一直到七月分蜂现象就停止。进入蜂数速冻的度秋期、如果交尾群不成功应该马上合并。合并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介绍一种两小时适应方法,先换位两小时再两群合并,简单又快。第二种:双王箱直接合并;在交尾无王群与母群的中间位置放一双王箱,直接把两群分别提入,一般不斗殴,适应之后改为单独。换蜂王:一般认为,蜂王一年一换是高产的;当新王产卵后可合并老王群,或者换代。换王用王笼直接换,因为王笼十分科学。用王笼换王要经一天一夜的适应,如果开笼太快,容易围王!有一两小时换蜂王方法:主要是良种蜂王的换代:从科研所购买回来的蜂王,要换代是很危险的(既要万无一失,又要快速适应)观察表明:任何一群蜂,如果有喂养蜂王作用,敌视自然消除!购买的良种蜂王是外带基因,当用王笼诱入之后,出现一些怪现象!蜂群团围,不喂不看;并且大量改造王台;只是数小时就良种蜂王围死,或者弃之饥饿而亡!白白损失一百元人民币!经过长期的改进终于找到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方法: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捕蜂的情景:他收捕多半蜂就回来了,当打开箱又一窝蜂回飞原处结合;说明了蜂王没有捕获;蜂王几分钟不在,一群蜂就散飞。正是这个原因:如果要团结散飞就必须有王,为此模仿这个原理将良种蜂王关笼,把诱群移位,让外勤蜂喂王,适应之后再合并,这种换王方法可减少损失,还创造了时间。换巢脾是一种繁忙的工作,如果一群蜂旧巢太多,必然发巢虫。巢脾一次只限一框一框换:先用格板间开,限制蜂王产卵,让旧巢脾藏蜜后提出,再加入巢础。由于换巢多数在七月后,所以应该换一造一,方可安全度秋.降低秋停产。如果秋后扇风声巨大是正常。换外勤:什么时间可以换外勤?当然是预防分蜂飞逃!当观察到一强群即将自然分蜂.可以一次移动,让蜂力平均分配到一些弱群中。既可以预防逃飞,又可加强弱群是一举两利。
养蜂多产蜜3法
一、勤换蜂王。蜂王的好坏、强弱与蜂与蜂群都有直接关系,蜂群繁殖的快慢又关系到产蜜量的多少。有的养蜂户不勤换蜂王,甚至几年来都用老蜂,这是蜂蜜不能高产的原因。蜂王最好一年一换,每年的立夏、小满培育选择品质好的蜂王,淘汰老蜂王。新蜂王年轻力壮,产卵多,繁殖蜂多,产蜜也多。
二、抓工蜂培育。在采蜜旺季要保证有2-3代工蜂。冬季过后,采蜜旺季很快到来,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工蜂投入产蜜,必须在5-6月以前造就2-3代工蜂,及早让蜂王多产卵。方法是:在雨水节气前后,给蜂王增加饮食,喂给白糖、白酒、生姜水,由于饲料新鲜,白酒、生姜具有驱寒和兴奋作用,工蜂就很快活跃起来,积极为蜂王喂食。不久蜂王就会产卵,到5-6月,2-3代工蜂就育成了。
三、抓工蜂出勤。工蜂对环境十分敏感,外界气候变化常常影响工蜂出勤。如果遇到气温突然下降或者是早春、晚秋季节,为了保证工蜂出窝,每天早晨要给蜜蜂“喂点酒”,即在每10脾蜂的食料中,添加3-4滴白酒。这对抵御寒冷,促进工蜂出勤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蜂群合并的10种方法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蜂群合并的10种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09:46:27|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蜂群合并的10种方法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王浆服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