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的经济啥时候能振兴求周易预测车牌号码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分享本页至手机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东北经济如何“放虎归山” 专访东北三省省长
中国吉林网
  原标题:东北经济如何“放虎归山” 专访东北三省省长陆昊代表、陈求发代表、蒋超良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 黑龙江省省长 陆昊
  辽宁省经济下滑的背后,既有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三期叠加”相互交织带来的影响,也有自身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相互作用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主动做实经济数据的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 辽宁省省长 陈求发
  推动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就在于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和培育新的优势领域。而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在于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更要大力实施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人才战略,提升供给侧市场主体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 吉林省省长 蒋超良
  吉林省的产业、产品结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不太合理,需要搞好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支撑,突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进一步激发活力。这也恰恰说明东北经济存在路径依赖,内生动力不强
  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引起国内外关注。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虽有趋稳迹象,但前景仍不乐观,黑龙江、辽宁、吉林经济增速分别为5.7%、3%和6.5%,连续两年垫底全国后五位。
  无论是东北经济短期可能经历更大阵痛的警告,还是将东北转型列为全国重点协商议题,从国家统计局官员的分析到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的表态,无不透露出东北各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难度加大,“促改革”与“惠民生”的任务艰巨。
  如何用新发展理念开拓东北振兴新路子,实现新常态下东北经济新突破,将深受体制机制束缚的东北经济“放虎归山”,成为摆在东北各地党政领导面前的首要任务。
  东北振兴事关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总体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东北振兴成败的关键。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长蒋超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属代表团驻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动能转换
  传统经济结构导致畸形增长,难以长期持续,必须转换发展动能
  东北是我国计划经济最典型、最集中的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条块分割严重、历史包袱沉重。一些长期植根于资源和体制之中的传统优势产业,经济支撑能力不断下降,有的产业甚至出现负向拉动,拖累地方经济增长,加剧区域经济风险。
  自2012年起,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回落。由于下滑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成为媒体热议的“新东北现象”,一时间,“区域性塌陷”“断崖式下滑”等悲观论调流传甚广,导致人们对东北经济预期分化现象加剧。
  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向记者介绍,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43个月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他认为,辽宁省经济下滑的背后,既有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三期叠加”相互交织带来的影响,也有自身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相互作用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主动做实经济数据的因素。
  据了解,主动做实经济数据,也就是挤掉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统计数据“水分”,这一点在东北三省都有行动和成效,只是多被当成经济下滑的理由,而非扎实工作的成果。
  “传统经济结构导致畸形增长,难以长期持续,必须转换发展动能。”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分析指出,黑龙江经济主要受能源工业拖累,2014年能源工业增加值负增长0.6%,2015年能源工业增加值负增长3.7%,直接拉低全省经济增速。由于原油、原煤、原粮、原木等四大传统优势领域,集中出现负向拉动,黑龙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
  陆昊认为,推动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就在于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和培育新的优势领域。而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在于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更要大力实施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人才战略,提升供给侧市场主体竞争力。
  有优势、有亮点、有压力,是东北经济的“基本面”。吉林省省长蒋超良说,东北经济发展遇到的是暂时性的困难和问题,而且是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巨大成果后,在新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所以,唱衰东北的论调和判断完全错误,也是站不住脚的。
  创新支撑
  从结构性优势出发,强化创新支撑,解决动力不足问题
  实践表明,体制机制问题一直严重制约东北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
  提起市场化改革,陆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将黑龙江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驾驭和运用市场能力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现状,具体化为“整体性忽略营销、忽视资本市场作用、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低、大量公共资源固化在不创造财富的非生产性部门和发展环境存在明显差距”等五种“慢性病”。
  黑龙江针对这些问题开出具体“药方”,着力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以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为例,黑龙江对集中供热热源、矿产资源及其精深加工、风能、光伏资源等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市场化配置,效果非常明显。近几年矿产资源共公开招拍挂成功转让90宗,超出底价近4亿元;四煤城采煤沉陷区棚改大宗建材省级招标采购,节省资金近10亿元。
  “吉林省的产业、产品结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也都不太合理,需要搞好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支撑,突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进一步激发活力。”蒋超良认为,这也恰恰说明东北经济存在路径依赖,内生动力不强。
  吉林省从结构性优势出发,解决动力不足问题。蒋超良说,发挥优势就是抢抓机遇,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加快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加快统筹发展;发挥沿边近海优势,加快开放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绿色发展;发挥科教、人才、人文优势,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安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陆昊总结认为,这就要求我们眼睛向内,找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除了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外,我们选择国内总需求有增长空间、黑龙江有明显供给优势的领域为突破口,寻找经济发展新优势产业。
  以“五常大米”、非转基因大豆等为代表的种植业,以乳制品、畜牧产品等高品质食品为代表的养殖业,以旅游、养老、健康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以冰雪景观、湿地和森林为代表的旅游业,这些领域恰好有明显的供给优势,而其核心价值则来自于黑龙江的生态环境优势。这就是黑龙江的“长处”,有巨大的潜能可挖。
  “十二五”期间,辽宁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陈求发介绍说,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1%,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民间投资比重提高到73.4%。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68%。
  国企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2014年以来,东北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国有企业亏损加剧,对经济下行拖累较重,再度引发人们对东北经济的担忧,以及对国企改革的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既积极推进,又稳妥操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蒋超良说,吉林将实行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政策。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省属企业与管理部门脱钩。先在农业、林业、旅游等领域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制定监管清单和责任清单。妥善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
  “在辽宁,调整结构的一个重头戏是国有企业。26家省属国有企业一股独大,没有更多地吸收社会资本。”陈求发认为,辽宁省国企改革推进相对缓慢,没有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他说,下一步要对26家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择机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对复苏困难的僵尸企业进行处置,目的是要轻装上阵。比如6个煤炭集团公司,由于一业独大出现全行业亏损,要进行整合突围,煤的比重要减下来,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向非煤产业转移,决不能坐以待毙。
  同时,还要对全省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改组,让它们变身成为市场主体。这类单位没有负债,资产比较优良,用它们吸引社会资本,把蛋糕做大。陈求发介绍说,我们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争取吸纳社会资本2500亿元,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就要吸纳社会资本500亿元。
  中央企业在东北经济中比重过高,客观上形成了对东北优势资源的垄断和控制,成为支撑东北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黑龙江在下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坚持省属国企和中央企业两手抓,分类施措,协同推进。
  陆昊以龙煤为例介绍,2013年以来龙煤通过剥离社会职能、人员分流、精简管理机构、清理“吃空饷”,在册人员减少3万人,从25.4万减到22.4万人。但万吨采煤用工仍高达4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沈煤和吉煤万吨采煤用工也只有21人左右。
  东北地区的央企主要集中在资源性产业、重化工业领域,多为上游性产品和初级产品,以“原字号”“初字号”居多,附加值低,对东北的反哺有限、带动力不强。在央企改革过程中,亟须探索一套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协同机制,发挥上下积极性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陆昊告诉记者,在黑龙江的工业体系中,有一半是中央企业。过去由于体制问题,央企改革很难同地方一起协同改革,但我们现在跟驻黑龙江的央企达成了共识。基本思路是确定在央企的二级机构或三级机构,推动地方与它的合作,推动股权多样化合作,职业经理人选择、职工参股、股权多元化这些实质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
  选需求有空间、供给有优势的产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转换动能的重要引擎。”吉林省省长蒋超良说,吉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挖掘创新潜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吉林省有着极强的创新优势,每一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在校大学生占比排在全国前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近60个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落户在吉林省。
  蒋超良举例,去年吉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金字招牌”。摆渡创新工场等一批有特色的新型孵化器及创新创业典型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共建有众创空间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0余个,累计孵化高科技、互联网等企业4000余户。
  在吉林省,“吉林大姐”“吉林巧姐”“吉林网姐”统称为“吉林三姐”,是吉林创业就业的三大品牌。“吉林大姐”劳务输出项目以“4050”人员为主体,累计域外输出、省内安置劳动力10万余人。
  “吉林巧姐”项目以打造妇女就业托底安置为目的,统一培训,统一加工、回收和销售手工艺品,带动7万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吉林网姐”项目为创业初期“网姐”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场地设施、网上建店等服务,目前已创办网店近3000家,年交易额超过5000万元。
  为了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辽宁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众创空间的意见。陈求发说,2015年辽宁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50项,开发智能机器人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产品30个。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达到9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4%,有效发明专利2.3万件。新增4名院士,院士总人数达到57人。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积极探索如何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的新机制,通过推广“互联网+农业”,探索全生产过程展示营销、点对点营销、集团或个人定制营销,强化农业领域市场营销。
  陆昊说,黑龙江还反思曾经七年时间没出过一家上市公司的教训,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去年全省成立了两个区域股权交易中心,5家公司主板上市、37家公司新三板挂牌,资产证券化融资58.3亿元,发行各类债券融资1209.7亿元。
  体制机制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发力准了,才能药到病除
  “和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在体制机制上仍显滞后。”陈求发认为,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来说,比较多地表现为政府大包大揽,没有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机构设置多,行政审批事项也多,都对市场发育壮大不利。我们准备对省属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组建集团,将政府贷款转到企业,激活这些存量资产,形成新的动能。
  陈求发说,辽宁省交通厅将组建交通建设集团,“修路修那么多,省本级债务2000亿,都要划入集团中,优良资产也往里装,使之成为对外融资的一个较好的平台”。另外,组建省水利集团,也能转移几百亿债务;组建建设集团,承接城市棚户区改造500亿贷款。
  针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偿债压力较大等问题,辽宁主动采取措施,化解政府债务。陈求发说,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实现当年政府到期债务全覆盖。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签约项目68个,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从2016年起,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60亿元,通过多种渠道扩大融资规模,稳步推进投资运营,前瞻性安排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发力准了,才能药到病除。”陈求发说,经过努力去年辽宁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今年辽宁GDP增长目标确定为6%,我们一项一项抓责任制分解,让“三驾马车”协调拉动。如果今年目标能够实现,2017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各方面将步入正轨,未来几年努力的目标,就是中央下达的各项东北振兴目标的如期实现。
  “龙煤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会有重大生存问题。由于亏损和现金流消耗,当前大量拖欠职工工资、政府税收和养老金,不少职工生活遇到困难。”陆昊说,龙煤改革不是简单地组织化分流人员,同时还大力度强化管理,一次精简管理机构49%,大力清收欠款,要盘活20多亿非生产经营资产。
  黑龙江省本级财力只有300亿元,龙煤一年的工资就接近100亿元,“如果它真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停产,职工将失去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省里想救它都没有这个财力!”陆昊说,“当前必须坚决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解决企业生存和困难职工生活问题。”
  简政放权
  把简政放权当成剪断束缚的好剪刀,通过有所不为实现更好作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无疑是政府“放手”的“抓手”。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有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政府自我革新的同时,少给创新创业“找麻烦”,建立责任、高效、法治政府,使创业创新过程更顺畅、经济发展之路更通畅、人民群众心情更舒畅。
  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要在提升“放”的含金量、协同度和“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蒋超良形象地指出,“官老爷”的思想要不得,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要把简政放权当成剪断束缚的一把好剪刀,通过有所不为实现更好作为。
  吉林省各级政府正在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明确监管,经过三年间三轮的集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从592项减少到目前的193项,减少了399项,占67.4%,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彻底实现了“零审批”。
  陈求发说,去年我们下决心克服障碍撤并一些厅局,比如省服务业委员会和外经贸厅撤掉,两家组建了省商务厅;过去,管理一条河都是一个正厅级单位,我们把辽河管理局、凌河管理局并入水利厅,把抚顺大伙房水库管理局并入环保厅,这样,废掉了好几顶帽子,有机构就有人,有人就要管事。我认为简政放权首先是简政,不简政,权也很难放下去,二者要同时抓,既简政又放权。去年全省把权力下放一半,行政审批权由原来4000多项减少到现在的1900多项。去年12月30日成立了辽宁省行政审批大厅,将40个部门的499项行政审批全部集中到一个审批大厅办理,做到了大厅以外不再有审批。
  陆昊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明简政放权对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性。我们过去基站建设要审三次,县市省三级审批。能够为基站建设提供技术评估的机构垄断在三家手里,如果一年批上万个就得审三万次,那得花多少时间?现在我们彻底打破了这种审批,用准则主义、投诉制审批。结果去年一年新建基站31000个,两年建设的基站总和超过了历史全部,没有基站能有通讯业务,没有通讯业怎么支撑互联网+呢?
  近年来,黑龙江取消、下放了54%的省级行政审批,13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全面清理10068项省级行政权力,保留3074项,精简69.5%。省级284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186项。在全国较早完成省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和市县权力清单,并已向社会公开。(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荒、张非非、段续、管建涛、李铮)
新华社主办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京公网安备:号 |东北三省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自从建国后全国输血,再到九十年代以后留下的国有大厂包袱,黑吉辽这些年是每况愈下,如何走出困境,请简要给出意见。
按投票排序
能想出让东三省走出困境的人,不是总理起码也是总理候选人吧
首先从地缘上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你没有看错,东北亚是什么地方???中俄和美国利益的制衡点,一条三八线将两大阵营划开,中间巨大的鸿沟彻底击碎了东北崛起的幻梦,东三省如今发展还算好的只有辽宁,因为辽宁有自己的港口,和关内也近。而另外两省哪?一个挨着荒凉无人的西伯利亚,一个背靠只能用呵呵来形容的朝鲜,怎么经济发展?那可真是自力更生了。要想发展怎么办?很简单啊。让中美俄三大国不再各自心怀鬼胎,大家坐下来,把金三胖赶下台,然后画一个东北亚自由贸易圈出来,就像欧盟那样,包括东三省、日本和朝鲜半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之间没有关税,大家都可以使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图们江出海口,用不了多久东北就可以振兴了,估计就算不能力压长三角和珠三角,也不是其他地区可以比拟的。日本人80年前就明白东北这款土地巨大的潜力,曾经把长春当做东京去发展,只可惜有些东西并不遂人愿,在政治面前一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显得肯本不值得一提,所以东北振兴也就是想想,国务院也发话了,东北还是靠自己吧。
ZF是养鸡的人,养鸡的目的是为了生钱。广厦福宁上的ZF好一点,养鸡取卵。而东北的ZF是杀鸡取卵,所以东北基本不会有太好的民营企业。也许这和很多东北爷们不爱赚小钱的性格有关?
没前途,全国要发展,总得有人牺牲
不是东北人说不出来啥好话,就差让东北自生自灭了。其实出路很多。首先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不便利啥都白扯。而现在,黑龙江省还有大段的铁路没有实现电气化。同样从哈尔滨出发,同样是坐普客,我回到鞍山的家里的时候,我同学还没回到佳木斯。那高铁动车可想而知了。其次多花钱改善技术。鞍钢一年前左右才刚刚停用了1956年的高炉,这是有多没钱换新技术?很明显浪费资源效率低的设备怕是现在仍旧大量存在,怎么能拼过宝钢呢?还有振兴市场促进活力。大家都知道现在不是那么拼重工业的时代了,但是东北地区的三产明显慢了怕不止半拍。提升三产的比重势在必行。而且有二产的基础带动三产,不怕问题。其实最终也还是回到老问题上。。。没钱,貌似也不愿意投钱。也许还受三线政策影响?
看清我说的是黑龙江经济“增幅”,并不是经济“总量”。黑龙江省的经济总量是15000亿聚全国中游水平的,可以说我们是有些家底但发展滞后,并不是很多南方同学想得这地方又穷又冷。至于说地缘优势的同学,我觉得你在特指毗邻朝鲜的吉林。黑龙江有25个国家一级对俄口岸,每年都与俄罗斯有大宗贸易往来,辽宁还临海,怎么就在地缘上被批得一无是处呢?———————分割线———————我是黑龙江人,就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例:一方面,黑龙江省由于历史原因,封建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很多人不求做大做强。同时黑龙江也是距前苏联最近的省份,学计划经济学得最早,学得最像,现在看来中毒最深。黑龙江省计划经济的旧胎记很重。黑龙江经济欠发达,很大一部分是观念欠发达造成的。南方敢想的不敢想,南方敢做的不敢做。黑龙江市场落后,见到绿灯跑的慢,见到黄灯吓一跳,见到红灯咔一下停了。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的经济落后源于结构的落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需要。黑龙江省14年一季度增幅4.1%,全国排倒数第一。14年上半年增幅4.8%。现在,东三省增幅分别处于倒数五名以内。黑龙江经济增速为什么下滑这么快?就是因为黑龙江能源工业比重太高,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是,大庆、一汽一打喷嚏,黑龙江和吉林就感冒。另外,黑龙江GDP依赖的煤炭由于市场大环境的萎靡而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滑坡。当然,有些人还会想到黑龙江的农业。这个我就给大家举一个实例。据说,从黑河的北安市往关外运优质的粮食,最后换来的钱都搭在路费上了。没错就是这样。综上,黑龙江省的出路如下:第一,观念创新出活力。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创新要从市场抓起,打破固有思维的桎梏,见到绿灯要不犹豫的跑,见到黄灯抓紧跑,见到红灯琢磨琢磨能不能继续跑。第二,体制创新出动力。针对黑龙江省学计划经济学得最早,最像这一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已经出台了三大举措,扶植企业快速发展,一个是成立企业投诉中心。今后再有官员不作为或为难你,你就可以打电话到投诉中心告他。这个投诉中心给企业家建立了一个维权机制,深受大家欢迎。第二个举措,省政府的主要职责部门,每一个季度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报告这一季度的工作,行政公开。第三个最核心的就是简政放权。政府给企业减负,黑龙江的经济才有希望,才有后劲,才有潜力。第三,是结构创新出潜力。针对结构问题,黑龙江省要补全四个短板,经济才能快速发展。第一个结构不合理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黑龙江省国有经济比重太高了,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晚起步低,这是黑龙江省真正的短板。第二个短板是现代服务业,黑龙江省一产农业比重太大,大而不强,缺少深加工;二产大而不优,结构太老化,新型产业比重太小;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晚,比重低。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很多,但需要延长产业链,需要延长服务空间,向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售后服务。第三个结构是黑龙江省能源结构。黑龙江省以烧油烧煤,黑色的化工业为主。现在黑龙江省大力开发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第四个短板就是黑龙江开发不够,往往重视资源开发,而忽视市场开发,导致黑龙江守着资源要饭吃。黑龙江如果在结构上下功夫,在短板上下功夫,发展还是充满希望的。数字决定增长,结构才决定发展。至于楼主提问的其他两个省份,我只了解些皮毛,但我想东三省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观念的桎梏、结构老化。像人一样,只吃肉不吃素,是不行的。东三省只发展重工业在现在这个看GDP的时代是没有出路的。以上。
说句真心话,没有国家大规模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很难振兴。第一,东北三省,黑龙江的资源,吉林的农业,辽宁的工业,其实搭配很好。但是农产品的价格是国家管制的,不会涨到他“应有”的价格,更不会超过工业品。资源和农产品一样,原材料你想卖多少钱?当然黑龙江吉林也有工业,而且基础好质量高,但不得不承认,南方的技术追上来了。以前东北的工业全国第一,全在难说了。辽宁更是完犊子。辽宁以前搞个沈阳经济区,把除了大连以外的地方都向沈阳整合。企图模仿武汉做全省吸血龙头。但是这牺牲了其他十二个市的发展。大连因为是计划单列市,在全省经济总是若即若离。经常遭遇壁垒。大连百姓最期盼出现的杭州与宁波,福州与厦门那种和谐的关系没有出现。第二,东北以前确实牛的不行,原因很简单。清末民初全国一起搞工业,但是战乱频仍,到大陆解放的时候,就剩下东北了,大量的日伪满伪留下的工业,是全国最发达的。教育程度,经济也是亚洲领先。共和国也是以此为基础开展全国的工业化。那时候牛很正常,全国的经济中心在东北,东北经济能不好吗?现在上海的定位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很难有城市会在经济上超越上海,那时候的东北也是一样。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国企改革裁员,发展南方。对东北全是利空消息。计划生育造成现在东北人口增长率极低,没有新生代未来无从谈起。国企改革裁员,造成政府财政负担不说,百姓没工作哪有钱消费?发现南方,脑袋灵活的也去南方扎了根。反正爷爷奶奶都能跨海从山东来东北,为何不能再跨一次?第三,国家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没有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更是不见东北。西部大开发,吉林黑龙江沾不着边。怎么发展?东北老工业振兴,就是在振兴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东北整体能起来吗?我是一个坚定的制度决定论的拥护者,没有合理的制度,振兴无从谈起。
1天时:历史原因,东北处于中俄美,日朝韩利益的交界点,解决方法——除非这几个国家和解再搞个经济区2地利: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更没出海口,东北大米虽好但只能一季一种,工业成本也比长三角珠三角高,运输成本也高,解决方法——依靠东北较高的人口教育素质,发展高科技工业和三产:军工,科研,信息,生物,新材料……3人和:据说东北的政府和个人封建官僚思想很重,做事也假大空虚(来自网络),方法:改变观念,实事求是,发展民企,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ps个人认为这点最重要
吉林要争取出海口啊,在朝鲜北部合作办港口。东三省其实应该更团结些,什么资源都不缺 基础建设还好,现在就应该团结合作,从中央争取些政策。其实我觉得东北只有高度自治,才能发展的更好。
我没想出过多少出路,只是感觉东北(辽宁)观念落后些,家长们都要求自己的子女去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等。谁家孩子去私企或者创业大家都觉得不务正业。哪怕赚的很多,也是不务正业=。=试问这样的思想,怎么可以发展经济?
官僚经济阴影不散,桎梏不除,如何发展?
出路在人 我们广西人 也没多少政策 什么东盟也没声没响了 但是我们起点低所以随便动动就让外人惊叹了 不像你们大东北 本来挺活跃的 这几十年都没涨多少 但是因为我们起点低 啥也没有 穷山恶水的孟获南蛮之地 没人管 没束缚 穷怕了就想辙 你们都是国有企业 有点啥想法领导父母爱人就把你摁下去了 这么几十年 你们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要改善的是人是你们的想法
想办法脱离束缚才是关键
昨天我坐个出租 一个没比我大几岁的司机和我说 还是你们好不高兴就换行业 这行衰退了就换(我算是房产圈的小职员) 然后他说要知道当初我读了大学还花了不少钱进了国企 还不是熬夜上班 我退出来拿钱开出租 家里人把我骂死了 现在比当初收入高 父母还是老絮叨 烦死了。这就是大多数东北人遇到的情况 老一辈管得严 孝顺
凡是冲出这思想枷锁的要么发财要么跑南方去了
转载凤凰网链接剖析的刻骨
重振重工业,交通发展起来,瞅瞅现在这沈阳铁路局都什么样了,想当年的沈局是啥地位,桃仙机场东北最大航空枢纽什么奶奶样?瞎特么整,整点儿有用的啊
总感觉东北就像傻傻的老大哥一样的,提供全国最基础的物资,没有朝气和新兴科技的活力。土地改革政策要是更接地气儿,早点儿实现大规模机械作业,有像美国一样的家庭农场。重工业能够有所转型和创新,那日子就不一样了。说来说去,保守陈旧的东北人终究不会靠机智去谋利,还是放宽我们,让我们自己干吧,高度自制之后,也许会活力四射呢!!
北棒搞改革开放
因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产业结构、经济形势、教育结构,未来十年,由东北走向,可管窥中国走向。......(此处省略一万字)
以黑龙江为例:大庆,石油资源,直接用管道运输到关内了;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直接用火车皮运输到关内了;北大荒农场,粮食,直接用火车皮运输到关内了;交错纵横的铁路网络,不是黑龙江的;每年,数以万计的人才,也永远都不会回来了;……黑龙江一切的“比较优势”,都不是黑龙江的,怎么发展?黑龙江本具备的资本、劳动力、能源大量流失,怎么发展?上个世纪,东三省为保证“关内”的衣食住行,而极尽所能;但作为最后一批改革开放的省份,东三省经济落后了,却被一句“地缘战略”搪塞过去。东三省不是不具备发展的要件,相反,她具有极好的发展要素。问题在于观念和政策。未完待续…
各级东北官老爷不去做发展的绊脚石就可以了。
东北经济之所以这么不堪,主要还是自身问题,转型跟不上,传统制造业工业在中国就是强弩之末,没研发,没质量,只靠量和配额来盈利。这是根。另外人也确实比较保守僵化,官僚体制也很严重,这也是原因,但不是特别主要。还有一点就是最高票的原因了,你看看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不乏各种发达城市,也是会有很冷的冬天也是会限制企业发展,但是他们都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港口或者毗邻发达城市。你再看看黑龙江,三胖,西伯利亚,然后就是难兄难弟的吉林辽宁了。唯一的希望,海参崴。。。结果还变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这还咋整啊?内需去产能,邻居要么比自己穷要么是跟自己一样的老兄弟。两头堵啊这是!诸位不妨yy一下如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还是海参崴的话。。。。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易预测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