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锻炼什么肌肉算最好的锻炼吗

跑步锻炼是早晨好还是傍晚好
核心提示:早上锻炼好,还是傍晚锻炼好?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适用什么样的“运动处方”?想弄清这些疑惑,还是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早上锻炼好,还是傍晚锻炼好?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适用什么样的“运动处方”?想弄清这些疑惑,还是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只要适合自己晨练晚练都无妨
  “从理论上来说,黄昏时分,大气内的气浓度最高,人的感觉最为灵敏,协调能力最强,体力的发挥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最强,并且这时血压和心率既低又平稳,确实是适宜锻炼的好时段。”专家说,但是,这并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就不适合运动。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肺功能、体质状态不同,其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运动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应该说,锻炼的最佳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各人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有条件的话,专家建议,最好根据健康体检单和自己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咨询一下医生。
  此外,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黄昏时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赶,正是忙忙碌碌的时候,让他们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做运动,非常不现实。
  其实,对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觉前一小时内,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已经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持之以恒一定也会获益多多,根本没必要改成晚练。
  运动时间够不够、运动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精神饱满、食欲很好、睡眠质量佳,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以往差不多或变缓,那么恭喜你了,这说明你现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非常适宜;反之,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以往多6次以上,这表示你的运动过量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此外,运动量也切忌一成不变。比如跑步,一开始时间应该短一点,速度慢一点,身体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延长跑步时间、让速度更快一点。
  被动锻炼更易运动受伤
  专家提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运动中培养运动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这对于中学生们更为重要。研究发现,主动锻炼比被动锻炼的效果要好很多。主动锻炼时,人们心情愉快,内分泌系统运转更好,运动时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伤。而在被动锻炼时,本来就一肚子怨气,情绪和身体对着干,肌肉的协调能力不好,更易导致运动损伤。
  早上6~8时适宜锻炼
  男生和女生身体状况有差别,运动项目也切忌雷同。在早上集体锻炼之后,傍晚的安排就应该体现特色和差异性。男生力量比较强,可进行举重、哑铃、篮球、足球等。而女生身体柔韧性好,可安排体操、健身操、单车、游泳等。
  一般来说,早上适宜锻炼的时间在6时到8时之间,傍晚适宜锻炼的时间为五六时,锻炼半小时后方可吃晚饭。早晚各锻炼半小时并不是绝对的,最好根据季节来调整。夏天早上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运动时间可长一些,傍晚天气太热,运动时间可短一些;冬季则相反,早上可适当缩短运动时间,不足的在傍晚补齐。此外,夏天天气太热,可适当多安排一些室内运动如游泳等。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并非一定就会健康。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每天应保持9~10个小时睡眠。如果为了追求运动效果,一味早起,反而对身体有损。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只有三者密切结合,才能给人带来健康。此外,早上锻炼之前,一定要吃点流质食物如牛奶、饮料等,切忌空腹上阵。中午要吃好一些,别动不动就吃快餐。
  运动时注意“四忌”
  专家指出,有些情况下,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碰上大雾、阴霾天气,应该取消预定的运动计划。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不做准备运动。在体育锻炼前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对安全有效的锻炼身体有好处。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因受寒冷的刺激而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延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夏秋季节差得多。锻炼前不做准备运动,则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致使锻炼不能正常进行。
  二忌大雾天气锻炼。雾是由无数微小的水珠组成的,这些水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在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毒物质,影响氧的供给,这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鼻炎、、气管炎、结膜炎以及其他病症。
  三忌用嘴呼吸。无论是锻炼还是在平时,都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为鼻孔里有很多毛,能够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四忌不注意保暖。运动时不可忽视保暖,否则会引起伤风。天气冷的时候,可待身体发热后再逐渐减衣,开始锻炼时不必立即脱掉衣服,也不要等大汗淋漓时再脱衣服,否则容易感冒。
(实习编辑:张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摄影师Bess Adler拍摄了一组名为《健身》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健身爱好者,他们在一系列激烈紧张的比赛中互相比拼
运动不再只是阿迪、耐克的事,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休闲风格走上顶级时装舞台,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运动系列
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作为对身材要求极高的模特们,保持身体塑造完美体型,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这组内地超模拍摄的靓丽运动写真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俗话说:“困春夏乏秋打盹,还要冬眠。”很多乡亲都……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霜降是秋天的尾声,霜降节气的15天一过,就是立冬了……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瑜伽不仅调养身心,拉伸全身,还有助减肥。7日速效瘦身瑜伽当中,不少招式专门针对瘦臂赘肉,坚持练习,一周后就会发现瘦臂瘦了一圈哦。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吕志勤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如何跑步锻炼才是科学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疾病对中老年人的袭扰,人们开始对强身健体有了追求。而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没有时间场地限制,很快为大家所青睐。但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思考,什么样的跑步方式或多大的强度来锻炼就可以达到强身作用。现在就用一项国外研究观察得到的结果来揭示这个答案。丹麦研究者在最新发布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快跑之类的剧烈运动久而久之可能有害健康,而轻度慢跑才是最有利于长寿。这是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他们发现,每周轻度慢跑总量达1~4小时的人,最不容易猝死。研究者们把参与哥本哈根市心脏研究的1098名身体健康跑步者和413名健康习惯久坐不跑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跑步时间、频率和个人速度记录发现,最佳跑步频率为每周不超过3次,低到中速跑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快跑者。哥本哈根腓特列斯贝医院的彼得.施诺尔大夫解释:“低速跑相当于剧烈运动,大运动量跑相当于非常剧烈运动。长期跑上几十年,就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受损。” “如果你的目标是降低死亡风险和提高预期寿命,那么每周以中低速少跑几次是一个好办法。更多运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施诺尔大夫如是说。根据这个研究,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科学的锻炼要比盲目锻炼更有价值,只要你的跑步不是为了去破纪录或获奖,而是为了健身防病,不妨就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科学合理的跑步方案。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9:18
吕志勤大夫的信息
吕志勤大夫电话咨询
吕志勤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吕志勤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吕志勤大夫提问
吕志勤的咨询范围:
神经系统疑难病。小儿患者不在网上咨询范围入门& 跑步入门指南& 常见入门问答& 跑步与健康& 跑步那些事& 入门秘诀训练& 训练指南& 跑步训练& 科学跑步& 具体跑步项目& 跑步体能训练赛事& 参赛入门 & 比赛建议 & 赛事新闻 & 战术策略& 比赛日历健康& 运动与健康 & 跑步伤害 & 损伤预防 & 损伤治疗& 跑步安全& 过度训练 营养与减肥 & 跑步减肥& 跑步食谱 & 能量补给 & 饮料专题 & 恢复专题 工具与装备& 跑步鞋 & 跑步音乐& 跑步书籍 & 跑步装备视界& 跑步图片& 跑步电影& 跑步小视频 & 运动视频专栏& 专栏作家 & 常见问答 & 跑步故事& 跑步者说 & 跑步心情& 跑步趣事 & 跑步哲学更多& 女性& 首页&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体育史上至今最好的100大跑步运动鞋
作者& 发布于
NIKE最好的跑步运动鞋 跑步,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本应在现代历史中拥有更加浓重的色彩,但其最重大的发展却产生于过去的50年间。从Nike独创的waffle iron&技术(waffle是早期耐克大底系列的名称),到最近美津浓(日本最大的体育用品及运动服饰商)旗下堪称完美的suspension midsoles专利(suspension midsoles指鞋底的吸震功能),Sneaker Report拨开运动市场各类广告天花乱坠般的层层迷雾,潜心致力于挖掘运动品牌推出的最好跑步鞋。无论是为未来新技术和新思维的产生创造条件,还是仅仅满足我们现在的兴趣爱好,看看这份《至今最好的100大运动鞋》报告,再次踏上“跑”途时,你肯定会有些奇思妙想。&&NO.100- adidas Adipure Motion Shoes&发行年份:2012&随着Adipure Motion的在去年夏天的发行,连同Gazelle和Adapt系列,adidas都在继续着研发无袜(即赤脚)训练鞋的征程。布料鞋面设计体现了追求超轻鞋面的初衷,让人想起了Nike的air flow和air current系列,但鞋底技术的运用使鞋底线条符合“自然运动”的理念,也使它独属于adidas。超轻的鞋底让这款鞋登上榜单,但是要是长距离跑步,对这款鞋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No. 99 - Keen A86&发行年份:2011年KEEN,美国人气户外休闲鞋品牌,以登山鞋和舒适的鞋内衬闻名。这款运动鞋证明了KEEN在运动鞋市场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证明了田径跑鞋能和普通跑步鞋一样轻巧舒适。超轻的合成树脂和网状材料,压膜聚氨酯鞋底夹层,由3毫米多向抓地接片组成的不脱色橡胶大底,良好的透气性,这就是KEEN A86。 &No. 98 - Karhu Fast 3&发行年份:2011年Karhu,芬兰卡虎,以旗下芬兰田径运动员帕沃o鲁米8年获9枚奥运奖牌引以为豪。如今karhu继续致力于运动员鞋底装备设计的新理念,从2000年起,Karhu就采用专利的支点技术,该技术能使人在跑步中的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向前运动的推进力,外形夸张的碳胶和海绵胶鞋底能使人充分运用迈出的每一步。No. 97 - Vibram FiveFingers Bikala发行年份:Bikila是意大利著名品牌Vibram在跑鞋领域的一大突破,其特点为通过脚掌下方细长的3毫米聚氨酯鞋垫所形成的超厚夹层来调节跑步时前脚掌的落地动作,从而使前脚掌所受压力更小,步伐更加轻盈。虽然这双鞋不是“无袜跑”界推崇的分趾易穿系列的处女作,但它是第一双凭借诸如3M反射触感和为穿着舒适而特意加厚的鞋口及鞋面等细节设计来迎合市场特殊需求的跑鞋。No. 96 - adidas adiZero Feather 2.0发行年份:2012该系列的其他运动鞋或许已经上架销售,但这双跑鞋的构造寻求实用性与超轻重量的平衡。鞋前部的Adiprene和鞋底的Adiwear技术保证了鞋底的结实耐磨。这双鞋属于超低帮无袜跑鞋,目前领跑超轻跑鞋市场。No. 95 - adidas Fire发行年份:1986如果毫米级超低帮和灵活大底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噱头的话,那这双鞋会改变你的看法。adidas Fire采用LA Trainer的减震系统以及可拆除气垫来满足你跑步时的特殊减震要求。这双鞋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仍未大规模投产,其满足定制减震缓冲要求的特点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No. 94 - Saucony Triumph 10发行年份:2012第10代Triumph的特点是鞋面的覆盖物和网状层之间的支撑层让鞋子看起来更加干净简洁。Triumph10并不像Triumph9那样有新的尝试,相比之下只有细微的改进之处,比如引进超轻鞋型和触感鞋底。No. 93 - Zoot Kalani 2.0发行年份:2010Zoot是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贴心小棉袄。该品牌的宣传重点就是一长串获得奥运会铁人三项冠军的名字:他们的成功是有原因的。金属拉片的设计让这双鞋在变向时轻松省力,手套状的上部结构基于CarbonSpan+鞋底和鞋头翘度,让鞋子更加平稳舒适。No. 92 - Salomon Speedcross 3发行年份:2012Salomon跑步系列主要注重在不良路面情况下的跑鞋性能,Speedcross 3拥有最好的防滑效果,Ortholite鞋垫和可塑EVA大底让这双鞋领跑榜单。No. 91 - Brooks Ghost 5发行年份:2012Ghost 5&是Brooks旗下一款面向初跑者的跑鞋,它能提供额外的稳定性。Ghost 5吸取了3和4设计中的精华部分,它的最大优点在于鞋体稳固的同时,还能传递脚底感应。这双鞋包含Caterpillar Crash气垫和Brooks所独有的减震结构。&&&&&No. 90 – Nike Shox R4 发行年份: 2000年这双鞋由Bruce Kilgore(因AF1和&Air 180而出名)和&Sergio Lozano设计。当Shox科技在2000年首次登场时,据说它已经酝酿了16年之久。在最早推出的三款Shox球鞋,即Shox R4,&Shox BB4和Shox the XRT之中,Shox R4因其显著的后跟反馈而成为了最成功的一款。Air Sole气垫提供的缓冲和Shox技术产生的额外弹力使得这双鞋成为了Nike新款跑鞋的鼻祖。No. 89 - Mizuno&发行年份: 2012年Wave Elixir的第七代是迄今为止最为轻便快捷的一款,这双鞋仅重9.3盎司,前掌的发泡橡胶提供了惊人的减震效果而又不以鞋子的重量为代价。不得不说的是鞋面的印花是个可喜的变化,但是氖黄配色计令人厌倦了,需要一次结构升级。No. 88 - New Balance 1600&Marathon发行年份: 2012年New Balance 1600 Marathon是为那些常常跑步的人设计的,提供了不重于5.8盎司的跑鞋中最充分的减震。运用了FamtonFit科技的鞋面由两片超薄的材料无缝接合而成,而REVlite材料的使用使得鞋子的每一层都十分轻质。No. 87 - Nike Air Rift发行年份: 1995年跑鞋的轻量化风潮实际上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Air Rift的灵感来源于来自Rift Valley(一个位于高玮地区的小镇,有许多奥运种子选手在那里的煤渣跑道上训练)的肯尼亚赤脚跑步者。为了加强赤足感,Nike特意制作了分裂的鞋头,但是它的中底与如今的轻量化跑鞋相比还是稍显厚重。No. 86 - Asics GEL-Cirrus33 2发行年份: 2013年尽管Asics GEL-Cirrus33 2还没有上市,但是鉴于一代的成功,这双鞋无疑将会大卖。Cirrus33 2运用了Asics独家的GEL技术,在提供极佳的减震的同时又没有给11.8盎司的鞋子增添多余的重量。我们很期待GEL-Cirrus33系列的后续作品。No. 85 - adidas Ultraride发行年份: 2004年这是adidas尝试做无发泡材料鞋底的产物。图中竖直的管状结构由TPU材料制成,并不会像通常的中底填充物发泡材料那样随着时间而垮掉,由此不难看出adidas更换中底材料的目的。然而,我们找不到这双鞋的其他版本,由此不难看出这双鞋对于之后相似的中底科技的影响。No. 84 - Zoot Ultra Kiawe发行年份: 2012年凭借这双Ultra Kiawe,Zoot再次登榜。这双鞋让变向更轻松,对那些想在比赛中多省几秒的铁人三项运动员无疑是个好选择。而这双鞋也与铁人三项运动和ITU世界冠军赛联系在了一起。无论你是专业的铁人三项与动员还是“周末战士”,这双鞋都能满足你的需求。No. 83 - Under Armour Charge RC Storm发行年份: 2011年Under Amour于2005年首次推出系列运动鞋,而UA Charge RC Storm对UA在跑鞋领域的成功居功至伟。宽间距的鞋带,足弓处的图案成为了品牌特色。Charge RC Storm的成功为UA近期发售的Spine系列跑鞋创造了一展身手的平台。No. 82 - Saucony Cortana 2发行年份: 2012年对于那些想尝试新品的中立买家,一代Cortana无疑是个惊喜,因此不难想象大众对于后续作品的期待。Cortana 2重新制作了鞋面,使得重量减轻了整整一盎司,并且固定住了原来不老实的鞋舌,除此之外与一代基本相同。它应该成为任何一个跑步者的跑鞋阵容的主力。No. 81 - Nike Air Sock Racer发行年份: 1984年哪怕在许多年后Nike Air Sock Racer看起来仍然是很另类。一双配了全掌Nike Air中底的无鞋带的跑鞋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跑鞋市场中显得大胆的一比。一体的鞋面由一种合成网状材料制成,如今看来这双鞋更像是治疗汗脚的工具。但是它足以帮助Ingrid Kristiansen赢得1986年波士顿马拉松并且将这双鞋带进奥运赛场。在中底唱主角的八十年代初期,Nike Air Sock Racer无疑是Nike开始关注鞋面的信号。&Newton跑步系列是跑鞋技术领域注重从脚跟到脚趾的低帮设计和因此带来的脚掌中部助力驱动的先驱,适应所有地形的Momentum这一品牌特色没有变化,这双鞋重11.2盎司,有良好的抓地能力,不失为专业运动鞋品牌旗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变革。、、No. 79 - adidas adiZero Boston 3发行年份: 2012据说穿上了Boston 3s,想跑慢不容易,这双鞋的命名来自于全美最激动人心的一项赛事——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马拉松赛——因大多数参赛者都穿这双鞋而得名,Adizero跑鞋继承了一贯的超轻结构,同时还能提供前所未有的舒适脚感。随便去哪个本地的跑步赛事看一眼,就能发现有不少参赛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好处穿着它。 No. 78 - Nike Air Max 97发行年份: 1997跑鞋的设计灵感一般源于其他速度较快物体的形状,Air Max 97的形状设计灵感正是来自日本子弹头列车。'97拥有完整长度的可见Air Unit和为夜跑者准备的三层反射条纹,这设计完全是中远距离跑步的必备良品呀。No. 77 - adidas Equipment Racing发行年份: 1991现如今还在使用中的adidas Torsion System(尽管有所改进)是adidas Equipment Racing跑鞋的核心所在,这双鞋是同时发行的四种不同类型中的一双,去掉前衬的设计能让脚更好的呼吸,同时也让这双鞋与其他高帮训练鞋和中帮跑鞋相比彰显出与众不同。. No. 76 - Nike Air Footscape发行年份: 1995这双鞋是在Nike的顶峰时期发行的,不对称的鞋带设计是Air Footscape的一大特色,但现在已经很普遍了,许多田径鞋都有这样的设计,比如前文提到的Keen A86。这双鞋的外形有点令人意想不到,非常贴合脚的轮廓形状,所以不难看出Nike在多年前就开始设计更“自然”的跑鞋。. No. 75 - Nike Ghost Racer发行年份: 1991Ghost Racer只有区区7.9盎司重,这点确实了不起,这双鞋的设计初衷就是让体重较大的跑步者能轻松应对马拉松或者距离更长的比赛。这双鞋的特点在于拥有完整长度的Phylon鞋底夹层,Duralon鞋底和鞋后跟处的Zoom Air部件,这些或许与今天的跑鞋标准不符,但仍旧是一次关乎跑鞋进化发展的重要尝试。&& No. 74 - Mizuno MZ-84发行年份: 1983就跑鞋性能来说,美津浓这个牌子向来是一个开拓者。MZ-84有与同时期其他牌子相似的减震系统,但日本鞋的厉害之处体现在细节:简单的技术、朴素的外表下却蕴藏了一颗强大的心。. No. 73 - adidas adiZero Hagio发行年份: 2011看到和穿上花枝招展的Hagio跑鞋的第一感觉是前掌鞋底出色的抓地力,这双透气性良好的鞋并没有因为考究的前衬设计而增加重量,相反它只有6盎司重,于是跑鞋定位有了新的突破:一双鞋不仅可以像比赛鞋那样轻盈,还能有徒步鞋般的结实耐磨。No. 72 - Nike Free 5.0发行年份: 2004鞋的深度反射槽用来模拟跑步时的脚步动作——从抬起到落地,这双5.0的鞋底设计面向那些虽然还没有充分做好跑步准备但追求跑步快感的人群。No. 71 - Puma 500M发行年份: 1980Puma Cross Country发展到了500M,&这双鞋鞋底的圆锥形橡胶设计意在模仿田径鞋的防滑鞋钉,再加上出色的轮廓设计让这双鞋在传统跑鞋中鹤立鸡群。&&No. 70 – Nike Marathon发行年份:&1972Nike Marathon是耐克第一代以尼龙鞋面为特色的跑步鞋,而它蕴含的创新之脉也不止于此。现在看来,这双鞋可能非常普通,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是一双相当具有突破性的跑鞋。提高的后跟不仅吸震,而且给脚踝提供了保护。70年代,比起80年代,对于跑鞋来说,不是一个技术革命,百花争放时代,但是冥冥之中,它一定是跑鞋革新路上的一个起点。这双日本制造的跑鞋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始。&No. 69 – Nike Air Max 180发行年份:&1991和Air Max系列之前跑鞋相比,Nike Air Max 180足足多了50%以上的气垫。(即是采用聚胺酯材料做气囊,气囊内充满了特殊、高压的NIKE大分子气体)。透明可视的鞋底就是一种证明。只是普通用途,压压马路的话,这双的非常耐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巴克利把它穿到了篮球场上,也成了当时许多人篮球场训练时的穿戴。&No. 68 – Mizuno Wave Inspire 9发行年份:&2011Wave Inspire 9名列榜单,因为美津浓确确实实还是相当数量人的选择,穿起来就像手套一般的舒适。跑起步时,它能让你的双脚游刃有余,有舒适的空间。同时在长跑中,它也有十足的稳定性。&No. 67 – Asics GEL-Excel33 2发行日期:&2012Asics,日本跑鞋品牌。这双&GEL-Excel33 2的座右铭非常简单(也是所有优秀的跑鞋应该借鉴的):性能超凡,重量超轻。采用了Propulsion Trusstic技术(应该是减震助跑舒适一类),穿鞋时产生张力,双脚在其中非常舒适。优化步态导向线技术,脚踝处凝胶缓冲技术双管齐下,也就成了很多跑步者的倾心之选。&No. 66 – Brooks PureCadence发行年份:&2010当Brooks揭开了PureProject系列的神秘面纱后,跑鞋发烧友们欢呼雀跃。它不仅提高了双脚中部的稳定性,而且让跑步时的感觉更自然。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二双跑鞋,秉承了精益制造的血脉,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引导系统,使人能在跑步时获得更多的稳定性。不久之后,&PureCadence 2&也将问世,让我们共同期待。&No. 65 – Nike Lunar Racer发行年份:&2008&Nike Lunar Racer,让我们见识到了&Flywire技术的神奇之处,让这款鞋只有5.5盎司,仅为156克。&(Flywire是Nike于2008年开发的一项革命性鞋面技术,鞋面只考细线支撑)。相比同年发行的跑鞋,稳定性更好,实用性更强。这双&Nike Lunar Racer也是Nike 08年&Flywire这项技术的完美演绎和体现。&No. 64 – Reebok GL6000发行年份:&1986在80年代中期,Reebok GL6000,以其总支撑技术和双密度鞋底夹层,很快就得到了作风踏实,不爱奢靡的运动员的喜爱。这双鞋是舒适和支撑的完美结合,并且没有以牺牲重量为代价。Goodyear Indy 500橡胶制成的鞋底也让它的抓地力非常好。&No. 63 – adidas APS发行年份:&1986adidas APS,80年代晚期运动鞋的典范之作,APS中的AP代表“无反弹”技术,而S则指吸震技术。它有一个非常讨巧,人性化的技术,一个小小的旋钮就可以控制鞋底的软硬程度。费尽心思,让运动鞋能像那个时代广泛涉猎的竞争者一样,变得多功能,多用途。&No. 62 – Nike Air Presto发行年份:&2000Nike在这双&Air Presto中,尝试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在发行时,它的尺码像T恤衫一样,从XS号到XXL号。相同之处还不止于此,鞋面模仿运用了服装中轻质,灯芯材料的四面拉伸网格技术。后跟的支撑鞋底叶非常的性感,非常有质感。&No. 61 – Puma TX-3发行年份:&1985Puma TX-3&是彪马典型之作。设计时就从想象一个非常严肃的跑步者出发,采用了超高密度的鞋底夹层和复合鞋面。虽然如今我们再也不会运用猪皮,但是这双TX-3中猪皮材料和网格材料的组合确实奏出了一曲完美的乐章。&&No. 50 – Onitsuka Tiger California发布年份:1978年令人惊讶的是,鬼冢虎最早生产的并不是跑步鞋,而是篮球鞋。最终,日本第一品牌发现为篮球场服务的风险增大,于是鬼冢虎开始创新一些核心的高性能鞋。其中就包括了这双California跑鞋,在70年代末慢跑热潮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还有比明媚阳光下的加州更适合慢跑的地方吗?No. 49 – adidas adiZero Aegis 2发布年份:2012年阿迪生产跑鞋有一段历史了,但似乎在2012年他们还没有一件真正无敌的好货。Adizero Aegis 2.0得益于Formotion技术,是一双脚感柔软的跑鞋,前脚掌采用Adiprene减震技术,鞋身全部加起来只有9.2盎司。之所以这款鞋在本榜单中处于中间位置,是因为它是阿迪必须提供的最好技术的混合体。No. 48 – Puma Disc发布年份:1994年事实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大多数高性能鞋上使用这种原始的、穴居人发明的鞋带,确实有点令人震惊。当然,Puma在90年代早期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引进了Disc系统。只要稍微转动下鞋面上的圆盘,就可以随心调整鞋带松紧,都不用打结了。尽管顶部是由塑料制成,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款鞋仍被认为是一双整合了网面和Aeroprene技术的柔韧性极佳的好鞋。No. 47 – Nike Eagle发布年份:1980年一款仅重5.1盎司的跑鞋肯定会让任何跑者笑得合不拢嘴——耐克Eagle就做到了。尤其在80年代,测试一种来自其他行业的新材料是很少见的事,而Eagle的发布改变了这一现状。这款鞋的一部分是由一种叫做GEOS(通常用做电路抛光)的新型面料制成,不仅质量超级轻,而且比传统皮革制成的鞋要坚韧得多。运动员Alberto Salazar就是穿着一双Eagle在年连续两年赢得纽约马拉松冠军,这也进一步巩固了这款跑鞋的传奇地位。No. 46 – Nike LDV发布年份:1978年70年代末期,耐克是跑鞋领域的大赢家,旗下的LDV具有针对长跑运动员设计的中底。另外华夫饼式的外底可以很好地适应任何路面,网状鞋面则使鞋子保持轻质。&No. 45 – Mizuno Wave Rider发布年份:1998年1998年,Mizuno粗制出重达12.8盎司的原始Wave Rider系列,开启了波浪技术的先河。这款跑鞋为该系列此后的16个版本铺开了道路,值得每一位跑者心怀感激。No. 44 – Asics Gel-Lyte III发布年份:1990年Asics在Lyte III中延续采用了GEL技术制成的落落大方的中底,特点是鞋舌头相对较短。No. 43 – Nike Windrunner发布年份:1987年80年代毫无疑问是耐克跑鞋的黄金时期。这份榜单之中有非常多杰出的耐克代表作,Windrunner绝对是其中最物美价廉的跑鞋之一。作为一双很容易被忽略的专业跑步鞋,Windrunner始终能表现出复合名字的性能,像风一般的跑者,所以它也成为了史上最被低估的跑鞋之一。No. 42 – Nike Cram Vendetta发布年份:1985年作为英国奥运选手Steve Cram的签名鞋,这双专为慢跑设计的Cram Vendetta在英国尤其受欢迎。这种黄黑相间设计是不是让人无法抗拒呢?在当时所有同样设计的中距离跑鞋中,Vendetta能够提供极佳的稳定性,让你随心所欲地奔跑。No. 41 – Reebok HXL发布年份:1993年HXL是第一双使用锐步Pump技术的跑鞋。Pump技术带来无限可能,跑者可以自由控制鞋底支撑的空气量。只需要按下鞋侧面的按钮,就可以随心调整,而且不需要鞋垫。&&No. 30 – adidas ZX 8000发布年份:1989年随着ZX 8000在80年代末的面市和流行,阿迪达斯的Torsion技术开始在跑步闻名起来。专门为支持足中部和方便移动所设计,ZX 8000旨在为严肃认真的跑者更长远地提升跑步技术而服务。&No. 29 – Nike Zoom Spiridon发布年份:1997年Zoom Spiridon是耐克第一双享有Air Zoom技术的跑步鞋。这项得天独厚的技术能让你的双脚感觉更贴近地面——不仅能提高鞋的性能还能提供完美的缓震效果。&No. 28 – Nike Air Mariah PR发布年份:1990年这款PR是很多古董收藏家极度想追求的好货。在它厚重的鞋底里隐藏了一个耐克的Air组件,更不必说双色调的外观,直到今天仍是很多耐克簇拥着的钟爱。&No. 27 – Brooks Racer ST 5发布年份:2011年大多数跑鞋都追求轻便,不过Brooks Racer ST 5总是能够为各种长度的奔跑提供最刚好的支持。这款鞋唯一的缺点就是只有男码,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有个女性跑步搭档,恰好又跟你有一样的品味,那么这双鞋就没办法成全你们了。&No. 26 – Puma Easy Rider发布年份:1982年当Easy Rider在1982年首次亮相时,就被公认为是跑鞋史上的一个突破。碳化的、多层次PU技术镶嵌鞋底,以及不与任何跑鞋雷同的独特外底设计。&No. 25 – Onitsuka Tiger X-Calibur GT发布年份:1982年这款鞋是一双伟大的改变之作。Air Flex的鞋底夹层,让你从脚跟到脚趾获得柔软的感觉,全方位达到缓震功能,还有一个塑料制的medial post(鞋身中央侧)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足内翻,这一技术对于提升跑鞋的稳定性能是一个大的飞跃。&No. 24 – Nike Bermuda发布年份:1979年Bermuda为以后的Air Flow、Air Current等系列竖起了标杆,不过使它在本榜单上占有不错排名的原因是尼龙鞋面和华夫饼般鞋底的组合。考虑到这款鞋融合材料的构造创造了一种新式的跑鞋,它绝对是超越时代的产物。&No. 23 – Nike Zoom Citizen发布年份:1999年Zoom Air的标语是“一片不起眼的、在高速下提供超反应缓震的、快开快关的扁平状气垫”,是Zoom领域里的一项领先技术。这款鞋跟耐克的Alpha计划无关,旨在进一步从技术角度提升跑鞋性能。&No. 22 – Asics GT II发布年份:1986年Gran Turismo II是第一双包含了Asics的神奇性能成分和GEL技术的跑鞋。随便研究一下这些年Asics出品的鞋,大多数都刻有GEL三个字母,代表着拥有一个反应性能好且支撑性强的中底。虽然GT&II在今天的路面上已经很罕有了,但是它的鞋底依然带给跑者无限的期待。&No. 21 – adidas SL 72发布年份:1972年阿迪Super Light 72这款精心制作的轻质跑鞋在推出后的十年里保持畅销,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款鞋绝对是超时代的好鞋。绒面革制的网格鞋面包裹着脚趾,这样的设计在未来被无数次复制。&&No. 20 – Nike Air Pegasus 92发布年份:1992年鉴于耐克Air Pegasus系列已经出品了多代跑鞋,所以对跑者来说可谓选择多多,不过在此之中,只有Air Pegasus 92值得一提。如今的Air Pegasus 92融合了适应各种天气的Shield技术以及其他耐克元素,不过在此之前,稳定性能强的鞋底已经可以为大多数跑者提供足够的初步支持了。No. 19 – Newton Gravity发布年份:2010年“Gravity”天生就该是属于“牛顿”跑鞋的名字,然而它的鞋底构造却不应景。不过,我们还是先从鞋面说起,由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的超透气网面制成,重9.1盎司的中底和外底联合为主人提供一个快节奏的奔跑环境。牛顿跑鞋一向因支持自然的步法而闻名,现在有了Gravity,跑者可以尽情享受一个自然的奔跑旅程了。No. 18 – Nike Air Flow发布年份:1989年Air Flow的外观相当之特别。这款轻质跑鞋的特征是压缩空气制成的鞋底以及会在夏风中发出尖叫声的尼龙鞋面。No. 17 – adidas EQT Running Support发布年份:1992年在90年代初期,阿迪首次从技术上改进球鞋,从而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制导系统从彼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直到今天,阿迪跑步鞋中仍在使用这种技术。在今天的跑鞋市场,EQT毫无疑问是个中翘楚,拥有无限橡胶制外底以及能够在前脚掌和后脚掌间提供灵活性和扭转性,提高稳定性的脚底中部的嵌入物Torsion,随时为跑者提供最周到的支持。No. 16 – Nike Air Stab发布年份:1988年这款仅仅只发行了两年的短命鞋有一个很犀利的外观。耐克Footbridge稳定系统制成的中底以及热塑性后跟这种设计也只有Tinker Hatfield想得出来。No. 15 – Nike Cortez发布年份:1972年Cortez是耐克历史上最经典的慢跑鞋之一,也被称为“阿甘鞋”,因为《阿甘正传》里阿甘穿着这双鞋,跑遍了全美,从此,Cortez红遍全球。如果这是双适合阿甘的好鞋,那么它就适合所有善良的人,不是吗?事实上,Cortez的背后还牵扯了两家著名品牌鬼冢虎(Onitsuka Tiger)和耐克的前身蓝带体育(Blue Ribbon Sports)之间的分歧,因为Cortez起初是因为Tiger Corsair被大众熟知。在70年代早期,Cortez仅以皮革面料中底的特征就吸引了慢跑爱好者的青睐。&No. 14 – Brooks PureConnect发布年份:2012年穿这双鞋跑步的孩子都是被宠坏的!PureConnect提供足够的鞋底夹层用来保护你的双脚免受伤害,同时带给你全新的触地体验。质量轻,柔韧性佳,支撑性能好,PureConnect将会改变你对跑步的感觉以及更轻质的全能体验。该系列跑鞋的后续款会陆续面世,我们都强烈期待看到Brooks的跑鞋革命还能发展到什么高度。&No. 13 – Nike Air Huarache发布年份:1991年不管从设计还是舒适角度,Air Huarahe都是一款创新性的跑鞋。拉伸强度极高的氯丁橡胶和氨纶为你的双脚提供手套般的温柔感觉,让你的奔跑更加自然舒适。你可能不知道这款鞋对今天的收藏家来说有多大价值,但Huaraches在跑鞋史上绝对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No. 12 – New Balance 1300发布年份:1984年你懂的,如果那些复古款跑鞋今天仍然在街头流行,而不是搁在鞋柜里被纯观赏,那绝对是件好事。New Balance 1300是它那个时代中的翘楚产品,而且我们很开心地得知这款鞋发行最初的粉丝仍然可以准确找到这双宝鞋。EVA填充的中底,皮革和网状组合制成的鞋面,加上实心橡胶外底,成就了这双经典的New Balance 1300。&No. 11 – Asics GEL-Noosa Tri 7发布年份:2012年这款第7代跑鞋的出品一改以往的传奇色,专门为铁人三项的运动员设计,为他们提供快速的转向,透气的鞋面,以及稳定的适合长途跑性能。GEL-Noosa在后跟和前掌部位还采用了Asic鞋备受人喜爱的制导系统和Solyte技术,未来它必将成为几代铁人三项运动员的最爱。&No. 10 – adidas ZX 500发布年份:1984年这款跑鞋适合长距离的公路跑或者小路跑。在80年代末期的跑鞋行业里,TPU鞋跟和EVA中底是主流设计,虽然时代已经进步,但这些材质依然是跑鞋进化到现在的重要因素。这双ZX500就是融合了这些材质的精良之作。No. 9 – Onitsuka Tiger Mexico发布年份:1966年轻巧的鞋侧面是这款跑鞋首要值得夸赞的地方。你能想象一双跑鞋,更不用说一双鞋,侧面没有品牌logo吗?无法想象。Mexico除了从审美角度看颇为亮眼外,它在1966年首次推出就成为了所向披靡的“地面破坏者”。No. 8 – Nike Flyknit Racer发布年份:2012年身轻如燕,适合飞翔。虽然鞋面上针织的设计有点让人发晕,不过看起来还是挺自然的。尽管2012年推出的其他跑鞋为了创造出最轻的功能性跑鞋都注重在中底和大底的连接上,但耐克决定将重点放在鞋面上,于是发布了Flyknit Racer这款力作。相比于田径队,这款鞋子在孩子们中更受欢迎,可以肯定,这项技术会成为新一代的“地面运动改革者”。&&No. 7 – Mizuno Wave Prophecy发布年份:2010年时隔七年,美津浓实验室再出佳作,Wave Prophecy的问世成为了跑步社区的一项伟大创造。首先,它独特的外观已经足以让人停留,更不用说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弹簧”鞋底了。忠心希望后续的系列鞋子赶紧发布,省得美津浓又得让我们等上一年。&No. 6 – Nike Waffle Trainer发布年份:1974年这款鞋子的背后是一个关于比尔-鲍尔曼的著名创新故事。在准备一项赛事时,他为了创造出一种新材质的鞋底,将塑料倒进了家里制作华夫饼的锅里,导致妻子对此大发雷霆。后来,这种常规的鞋底骄傲地成为了上面这款鞋的一部分——使得这双鞋在任何路面上都所向披靡。No. 5 – Nike Air Max 1发布年份:1987年Nike Air Max系列技术上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早在25年前,这种暴露的泡沫鞋面设计还是很有想法的。其标志性的开窗可视气垫理念使得这款鞋在90年代逐渐由一双普通高性能鞋发展为一些跑者的最爱,不过该理念是在Air Max 1中首次体现,发出了旋风时代即将来领的伟大信号。&No. 4 – Asics Gel-Kayano 19发布年份:2012年热销的Kayano系列第19代跑鞋有2个主要特点:重量降低到仅10.9盎司,以及鞋面改进得更加舒适——这一优点使得跑鞋更容易跟上孩子的脚步。&&No. 3 – adidas adiZero Adios 2.0发布年份:2012年这款鞋绝对是跑者的最爱。仅重7.4盎司,透气网状鞋面,Adiprene减震鞋底,穿上它,健步如飞。Patrick Makau就是穿着这双跑鞋,在柏林马拉松中砍瓜切菜般以2小时3分28秒打破记录。&No. 2 – Saucony Kinvara 3发布年份:2012年把一双还没经过时间检验的跑鞋排在榜单的前列是一个很大胆的举措,不过显然这款Kinvara 3可以帮Saucony赢得认可。最新升级的Kinvara仅重7.7盎司,ProGrid材质使得鞋底夹层拥有极佳的柔韧性,奔跑起来非常舒适。反应性和缓冲性达到完美的平衡,奔跑中你会感觉自己的脚后跟被轻柔地爱抚。我们在跑鞋报告中严肃推荐这款Kinvara 3,因为它打开了轻质优质跑鞋伟大的先河。我们会继续观察该系列后续跑鞋的质量,不过Kinvara 3已经成为了2012年出产的最著名的经典跑鞋之一,所以我们高度希望Saucony能再接再厉,多产好鞋。&&No. 1 – Nike Air Max 95发布年份:1995年大多数你没穿过的鞋总是比你考虑要穿的鞋好。很多跑鞋专家都会提到他认为的“耐克史上最佳好鞋”,然后取一个华丽的标题来形容他们心目中的史上最佳跑鞋。随着人们降低了对品牌的关注,以及越来越重视鞋的性能,设计师Sergio Lozano开始以人体元素作为设计基础。脊椎就是重要的灵感来源,所以我们在上面这款鞋身上看到了拱形的外底,以及有机渐变色的下面。这款鞋除了全部由优质元素组成且稳定性极佳,Lozano还故意从脚跟到脚趾处增加了温和的泡沫材质。&文章来源:虎扑 译者:天山Diaws、CANaug 、辛东华、温言两只更多文章见:&& &更多见:&更多见:&&更多见:&&更多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能锻炼哪些肌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