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央官职四岳是什么官职

中国古代诸神起源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诸神起源是什么?
神话的起源及各家说法
对大自然的理解神话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侯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对大自然所发生的种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既不能支配,也无法抗拒,并产生巨大惊奇的感觉。由于无法解释,种种自然力被他们设想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如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各有神。自然界一切事物都为精灵所控制,这就是&万物有灵论&。所以神话表现了初民朴素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现象一种大胆的探索和天真的解释.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投射
在古人的生活里,农耕、打猎、捕鱼是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在神话里都有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先民们增强了征服自然的力量,于是以人民中的英雄人物为模特儿,创造了一些夸张人力伟大和战胜自然力的故事。如&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等。又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在进行生产劳作之余,还进行了掠夺和反掠夺的斗争,如&黄帝与蚩尤之战&等。反映社会生活的神话于是出现。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中国神谱通常有&三皇五帝&一说,通常是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和黄帝 、颛顼(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孙: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帝俊(妻羲和、常羲)、尧、舜。 1、盘古:开天辟地之神,最早出现在东汉神话书《三五历年记》中。他不仅开天辟地,而且垂死化身,成就了万物。从他的原始风貌上看,盘古处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位置上,既无祖辈亲人,又无后辈子孙,更无妻妾。后来,变成盘古真人以后,造神者才为他配备了家属和儿孙。 2、伏羲和女娲:伏羲据说是中国的太阳神,是雷神之子,即后来的东王公。按理说,作为东王公,其夫人应是西王母,但最早伏羲是个单身汉,有教人织网捕鱼、制作乐器及成就婚姻的神迹。后来,又被说成是与黄帝一起出现的五方帝之一的东方帝太昊。汉代以后,造神者逐渐地把他与女娲配为一对。女娲,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性大神。有补天、造人、化神、制作乐器、搭配婚姻等神功,汉代以后,被造神者嫁作伏羲妇。 3、神农、炎帝:炎帝,又称为神农氏。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女儿女娃(后化身精卫鸟),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神农大约是农耕时代出现的主神。其神功有焚山造田、播种谷物以及尝百药、鞭百草以确定药性,后来被视为与炎帝合二为一的神,炎帝为名,神龙为号。在炎帝的名义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与黄帝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血缘关系。作为南方天帝,成为以黄帝为核心的五方帝集团的成员之一。后来率领部署蚩尤等与黄帝打了一场名垂青史的神间大战。 4、黄帝及其五方帝集团:黄帝可算是中国远古神国第一代领导核心。原来是一位雷神。因为是五帝战争中的胜利者,一跃成为五方帝集团中的中央之帝,也就有第一领导之意。华夏民族的又一位精神领袖。据说,皇帝后来登龙成仙了。五方帝成员,除了东方帝太昊和南方帝炎帝外,还有西方帝少昊、北方帝颛顼。其中少昊本是东方之国的主神,后来可能是被信奉黄帝的民族打败,也可能是编制五方帝的需要,被移到了西方,并且被说成是黄帝之子,成为西方之帝。颛顼是北方之帝。有古籍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又有古籍说他是黄帝的孙子,但是,不管是曾孙也好还是孙子也好,颛顼与黄帝之间有血缘关系。黄帝时代的诸神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 &/P5、后稷:又名弃。其母践大人迹感孕而生之,后来屡次将他抛到荒郊野外,屡次被神灵保护,表现出非凡的神格。后稷是一位农神,携种子下世,教百民播种,因此有人把他说成是“烈山氏”之子,而这个烈山氏就是神农炎帝;换言之,后稷被说成是神农炎帝的儿子。然而,在《史记》中,太史公又为他安排了另一位父亲。司马迁一方面说,其母姜嫄感大人迹而生他,另一方面又说,姜嫄是帝喾的元妃,可见,帝喾就是后稷的父亲。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一来,后稷就与黄帝挂上了钩。 6、尧: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又一子,又名放勋, 妻女皇。根据考证,尧的名号及禅让制的美谈出自春秋战国墨家之手,在此之前没有尧神。据《史记》“记载”,在尧临终之时,面临着将帝位传给外人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的选择,尧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把权力传给了舜,从而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一代圣王。 7、舜:黄帝的七世孙,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在舜出生之前,黄帝的这一支族早已沦为庶民了。由于舜的贤德,特别是他对待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的贤良,使得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而且最后将帝位传给了他。舜又将帝位传让给贤德而非子孙的禹,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二代圣王。 8、禹:黄帝的玄孙,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按辈分,禹比舜大,但是,禹却是舜手下的大臣。受舜之命,子承父业,布山治水,终于完成了父亲鲧的未竟事业。禹发扬先帝的光荣传统,传贤而不传亲,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三代圣王。 9、龟蛇二将: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10、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 11、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12、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13、蓬莱三仙(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寿星南极仙翁 注:女寿星麻姑 14、四大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15、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P16、四大天师:张道陵、许逊、邱弘济、葛洪 17、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18、四渎龙神: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河神 19、北极四圣: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帅、翊圣元帅、玄武元帅(真武大帝) 20、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21、五炁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22、五岳: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23、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24、五斗星君:东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25、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26、五大神龙: 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井海王 27、六丁六甲: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六甲为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28、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祉 29、罗酆六天: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30、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天枢)、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天玑)、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权)、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玉衡)、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开阳)、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摇光)。注: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31、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32、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33、九曜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蚀星)、计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34、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电母(金光圣母)
的确是盘古,盘古看洪荒后,才出现了洪荒第一圣鸿钧
最早的是洪钧老祖,早于盘古
起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韦昭《国语·“”
太岳族的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di)羌(qiang),氐羌乞姓。伯夷父。
伯夷父的后代当为太岳,岳又分为四支或四族,即四岳:西、南、北、东,又姓吕、许、齐、申。《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太姜。”
典秩(祭祀)官。
伯夷父到伯夷,为太岳族,经数代后,辅佐大的伯夷,袭太岳族之长,另姓为吕(有说为帝赐,谓为股肱之臣,见后文),其它三支为许、申、齐,这四支与黄帝族(尧、舜、禹)成为开创华夏文明的主体。但炎帝族除这主要的四支之外,还有很多其它姜姓旁支,成为后来的夷、戎、胡。《左转。襄公十四年》记载,晋人谓戎人亦是四岳之裔胄,称姜戎氏,戎子驹支也赞同。
15002154.91256
689683688683100
(584)595594200
&19781010(520476)1067162646632
()()()()()()()
(521)529()480478
----------
《庄子。逍遥游》谓: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即己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译: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可是人为的火把还不熄灭,它还要显示光辉,不也是很难的吗!及时雨降落了,还要进行人工灌溉,滋润土地,不是徒劳的吗!先生如果你立为天子,天下一定会安定,然而我还主持天子的政务,我自己觉得缺乏能力,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你,难道我是为了出名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难道我还去求取从属的东西吗?巧妇鸟筑巢在深林中,不过只占一根树枝罢了;偃鼠到河里饮水,只不过喝满肚子罢了。你请回吧!我的君主!我是不想对天下有所作为的!厨师若是不下厨房,主持祭祀的人也不逾越厨师的职位而代替厨师去烹调啊。”)
道家记载了尧曾要让位于许由,孟子也述及。这个情节很象尚书所记尧让于四岳,所以有后人认为许由就是伯夷。也有人考证许由是皋陶,不是四岳之一,这大概是瞎猜。
许由居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庄子》)。
自彼徂召,宅此汝瀕。
()·“‘’‘’
1087----1043“”
827 ----781
申人源于姜戎,早年居于今陕西米脂县及以北地区。先周时期姬姓周人便与申人世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
在周穆王姬满(公元前1022~前975年待考)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侯爵,因称申侯,史称其为“西申国”,其国都故址在平阳(今陕西宝鸡眉县),后又被称作“申戎”,亦称“姜氏之戎”。
叔齐是孤竹氏,据信也是四岳之后。叔齐子孙重新被封回陕西歧山一带,因其地本就是姜人的根据地,至西周穆王时,当地仍是姜人的势力范围。按《竹书纪年》中的记载,西申侯具有长期经营宗周西陲的政治基础,和与周王室世为婚姻的政治地位,因此具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西周末期,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是申国的女儿。幽王因褒姒的缘故废了皇后以及太子宜臼而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太子姬宜臼被废之后与母亲逃奔西申以求外公申侯之助,申后的父亲申侯震怒,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一起进攻幽王。幽王用烽火召集诸侯,而无人响应,最后幽王被杀于骊山下。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在申国另立了周平王,也就是幽王的太子宜臼。平王迁都洛阳,西周灭王,春秋开始。这个申侯是西申之君,并非远在南阳的申伯。周桓王姬林十六年(秦宪公嬴立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宪公(秦宁公)占据平阳为秦国都城,西申国被秦国吞灭,其国民四散迁逃,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亦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申氏。
与吕在山西南部相伴的申,大约与吕同时迁往了南阳一带,史称其为“南申国”。南申国君申伯世为西周王朝卿王,在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784年),由于申伯文武兼备,在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申伯淮河上游地区,命召伯往营新邑谢城(今河南信阳以北)。当时周宣王“饯送申伯还南,防御夷楚,保卫南土”。申伯在谢邑筑城定居(今河南南阳宛城)。当时的西周贤相仲山甫称赞申伯为:“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南申国被楚文王亲率大军所灭,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多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申氏。
楚文王灭南申国之后,曾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面的信阳地区安置,成为强楚的附庸,成为当时楚过抗御巴国的前锋防线,春秋时期史称其为“信阳之申”,亦称“东申国”。
楚长城研究专家艾廷和认为,楚长城修建同样主要依靠了军队,这支军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申之师”。在灭申之后,楚文王对申国贵族采用了招抚政策,任用申国被俘的很有名望的贵族代表彭仲爽为令尹,帮助管理原申国地盘,并在原申国组建强大的精锐部队“申之师”,由自己直接领导,帮助楚国攻城拔寨。“申之师”经常令中原诸侯望而生畏,成为楚国问鼎中原的重要棋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古代官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古代官制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9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新朝官制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官制是中国的官制。由于新朝正值,而官制亦为改制的重点,故新朝官制多变,官名及职责也十分。新朝官制上承西汉官制,下启东汉官制,故欲了解该朝官制,必先对两汉官制有所了解。对於一些基本官职及相关知识,请见西汉官制及东汉官制。兹依序择要介绍如下。
新朝官制西汉末年的官制改革
新朝的官制上承。自西汉居摄年间起,便开始推行改制。而官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比如元年(6年)正月,「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此为中低级官员的变化。 又如,居摄元年(6年)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为皇太子,号曰。以为太傅左辅,为太阿右拂,为太保后承。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其中一官为始创,可参见西汉太傅、太师、太保、太阿列表。此为高级官员的变化。
新朝官制始建国年间的官制改革
新朝建立后,始建国元年正月朔,王莽建立了一整套建立在原基础上的新的官制。其重点是十一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中央官制由此发生重大变革,而地方官制变化不大。
新朝官制中央官制改革
2. 1. 1. 十一公
公是新朝所奉五等爵中的最高一等爵位,故与下文提到的卿、大夫、元士的性质不同。「十一公」是新朝初年所封的十一位高官,按官职来说,包括四辅、三公、四将。新朝始建国元年正月朔(9年),王莽按照哀章所献金匮内记录的姓名立十一公。其中「四辅,位上公。」,这十一公中,「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案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馀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馀皆拜为郎。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书官凡数百人。诸刘为郡守,皆徙为谏大夫。」 对於新封的四辅、三公所司职责,王莽在所发策命中称:
四将中的更始将军仅在一年之后便为宁始将军所代。始建国二年(10年),更始将军甄丰因符命案自杀,故「以初睦侯姚恂为宁始将军」,而已自杀的甄丰的更始将军一职则无人接替。天凤六年(19年)春,「莽见盗贼多,乃令太史推三万六千岁历纪,六岁一改元,布天下。下书曰:「……复以宁始将军为更始将军,以顺符命。易不云乎?『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李竒曰:「易道生诸当生者也。」师古曰:「下系之辞。体化合变,故曰日新。」)予其飨哉!」欲以诳燿百姓,销解盗贼。众皆笑之。」
十一公有掾属。如天凤元年(14年),「莽即真,尤备大臣,抑夺下权,朝臣有言其过失者,辄拔擢。孔仁、赵博、费兴等以敢击大臣,故见信任,择名官而居之。公卿入宫,吏有常数,太傅平晏从吏过例,掖门仆射苛问不逊,戊曹士收系仆射。(应劭曰:「莽自以土行,故使太傅置戊曹士。士,掾也。」苏林曰:「士者,曹掾,属公府,诸曹次第之名也。」师古曰:「应说是。」)莽大怒,使执法发车骑数百围太傅府,捕士,即时死。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之,告以官名,亭长醉曰:「宁有符传邪?」士以马箠击亭长,亭长斩士,亡,郡县逐之。家上书,莽曰:「亭长奉公,勿逐。」大司空邑斥士以谢。」上述太傅之戊曹士及大司空士可为十一公掾属的代表。
太师牺仲、太傅牺叔、国师和仲、国将和叔
《书·尧典》中,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宅东、南、西、北。[4]王莽以此为名,於天凤元年(14年)为号东、南、西、北四岳的四辅置属官,其方位一一对应。
天凤元年(14年),「国将哀章颇不清,莽为选置和叔,(师古曰:「特为置此官。」)敕曰:「非但保国将闺门,当保亲属在西州者。」诸公皆轻贱,而章尤甚。」据此,则四辅的此种属官当置於天凤元年。此后此四官见於记载者多有。如地皇二年(21年)三辅盗贼麻起,……遣太师牺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将兵击青、徐,国师和仲曹放助郭兴击句町。地皇三年(22年)二月,赤眉杀太师牺仲景尚。天凤六年(19年)是时,关东饥旱数年,力子都等党众寖多。更始将军廉丹击益州不能克,徵还。更遣复位后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击蛮夷若豆等,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而匈奴寇边甚。
2. 1. 2. 卿、大夫、元士
与十一公同时,又置司允,司直,司若,位皆孤卿。同时又将原来汉朝的官名更名。更名之后,有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九卿分属三公。其情况列表如下:
王莽所立九卿与西汉的九卿不同,增加了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并将水衡都尉更名予虞,提升其地位;而从九卿行列中消失的则有西汉的光禄勋、卫尉、太仆、宗伯。其中,光禄勋、卫尉、太仆被列入六监。
2. 1. 3. 五司大夫等
又置司恭大夫、司徒大夫、司明大夫、司聦大夫、司中大夫及诵诗工、彻膳宰,「以司过。」「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谤之木,敢谏之鼓。谏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门受言事者。」故上述五司大夫等官员皆为监察官。
2. 1.4. 五威将帅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秋,「遣王竒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於天下。」「五威将奉符命,齎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大赦天下。」始建国二年(10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封将为子,帅为男。」
五威将是奉有上述对内、对外特殊使命的官员。「五威将乗乾文车,驾坤六马,背负鷩鸟之毛,服饰甚伟。每一将各置左、右、前、后、中帅,凡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师古曰:「色者,东方青,南方赤也。数者,若木数三,火数二之类也。」)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又称始建国二年「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可见五威将帅中,将12人,帅60人,共计72人。《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据此,五威将帅可能的情况如下:
2. 1. 5. 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冬,「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门。」此处的十二城门指新朝首都常安的十二城门。王莽策命统睦侯陈崇为五威司命,其辞曰:
策命统睦侯陈崇曰:「咨尔崇。夫不用命者,乱之原也;大奸猾者,贼之本也;铸伪金钱者,妨宝货之道也;骄奢逾制者,凶害之端也;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拜爵王庭,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政从亡矣:凡此六条,国之纲纪。是用建尔作司命,『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帝命帅繇,统睦於朝。
2. 1.6. 左伯、右伯
始建国二年(10年),更始将军甄丰之子甄寻(时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因为不满父亲封赏过低,「即作符命,言新室当分陕,立二伯。以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颜师古曰:「分陕者,欲依周公、召公故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陕即今陕州,是其地也。)王莽即从之,拜甄丰为右伯;随即因甄寻作符命妄称黄皇室主为其妻而収捕甄寻,符命案爆发,甄寻逃亡,甄丰自杀。「寻随方士入华山,岁馀捕得,辞连国师公歆子侍中东通灵将、五司大夫隆威侯棻,棻弟右曹长水校尉伐虏侯泳,大司空邑弟左关将军堂威侯竒,及歆门人侍中骑都尉丁隆等,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尚书·舜典》说: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窜三苗於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王莽仿照舜罚共工等的旧例,「流棻於幽州,放寻於三危,殛隆於羽山,皆驿车载其尸传致云。」
2. 1. 7. 太子的师、友、祭酒
始建国三年(11年),「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是为四师;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犇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琅邪左咸为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讲易、平阳唐昌为讲书、沛郡陈咸为讲礼、崔发为讲乐祭酒。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拜楚国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不应徵,不食而死。」
新朝官制地方官制改革
始建国元年的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央官制,也改变了地方官制,至少是其名称。地方官员及监察地方官员的更名情况如下: 原官名与新朝官名的对比:(郡)太守改为,都尉改为,(县)令、长改为宰,御史改为。
新朝官制以军领政改革
始建国三年(11年),王莽又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以军领政的实验。「是时诸将在边,须大众集,吏士放纵,而内郡愁於徵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莽令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遣著武将军逯并等填名都,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填縁边大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为奸於外,挠乱州郡,货赂为市,侵渔百姓。」这些军人在地方胡作非为,扰乱地方行政,使得王莽不得不下书称:「虏知罪当夷灭,故遣猛将分十二部,将同时出,一举而决绝之矣。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有二人,诚欲以司不奉命,令军人咸正也。今则不然,各为权埶,恐猲良民,妄封人颈,得钱者去。毒蠚并作,农民离散。司监若此,可谓称不?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辄捕系,以名闻。」结果这些军人「犹放纵自若」。
这次改革在官制方面的影响在中央便是「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在地方则是中央派出的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另外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有二人。其目的是依靠军队监督管理国家的官僚系统,以便稳定治安。
中郎将、绣衣执法
、绣衣执法最早可见於始建国二年(10年)。该年,「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於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寃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乗权埶,传相举奏。」 按,中郎将的职责不仅涉内政,兼有对外职责。如始建国二年,「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於者。」始建国三年所封太子四友中,有「中郎将廉丹为御侮」。「御侮」其名亦似有对外征伐之意。对内者可见地皇三年(22年),「莽遣中郎将奉玺书劳丹、匡,进爵为公,封吏士有功者十馀人。」
新朝官制五等爵制
新朝官制五等爵制的实行与第一次封爵
西汉居摄三年(8年),王莽奏请太后实行五等爵制。王莽在奏疏中认为,「明圣之世,国多贤人」,并回顾了历代封国的情况,称「制礼作乐,实考周爵五等,地四等,有明文;殷爵三等,有其说,无其文。孔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 其封爵情况为,「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击西海者以「羌」为号,槐里以「武」为号,翟义以「虏」为号。」
经群臣奏,太后诏曰:「进摄皇帝子襃新侯安为新举公,赏都侯临为襃新公,封光为衍功侯。」
新朝官制第二次封爵
新朝始建国元年正月朔(9年),王莽大封爵位。该年秋,「五威将奉符命,齎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大赦天下。」其封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中央官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