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莎士比亚的一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物描述,还有堂吉诃德的人物描述,各一篇,字数要求500-1000

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武功排名是这样的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过完啦十五过十六 都是团圆的好日子
(776.81 KB)
时间: 00:16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找到啦一组拍摄月亮比较专业的图图
谢谢,辛苦了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月照武安楼》 摄于2014年中秋节
(37.05 KB)
时间: 00:18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37.91 KB)
时间: 00:20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39.36 KB)
时间: 00:20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318.76 KB)
时间: 00:21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33.67 KB)
时间: 00:25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时间: 00:27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16.66 KB)
时间: 00:29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的月亮十六圆)
近10年间(2005年至2014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4次(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十六圆”有5次(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4年);“十七圆”有1次(2007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日期,于是慢慢就流行了这么一种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文专家表示,继去年之后,今年中秋()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且未来4年都是如此。直到2020年中秋,才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2]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的时候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赵之珩说,需要向广大群众说明的是:一、每过29.5天,月亮就圆一次,并不是只有八月十五或十六的月亮圆。一年里要圆12次或13次。二、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最佳的日子是在农历的初七至十三和十九至廿三。最圆的日子里,月面山脉的形状反而看不清楚。
(27.28 KB)
时间: 00:43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时间: 21:36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金庸世界里的“道”
金庸的趣味,可以从他笔下主角的际遇和武功说起:
《飞狐外传》里,赵半山教胡斐太极拳,就是以柔克刚、以虚击实。苗人凤拿吃白菜训练胡斐,就是教他后发先至、以慢打快。这两次是胡斐提升境界的所在。
《连城诀》里,石破天无欲则刚,见谁都当好人,而且目不识丁,意外练成了一身所向无敌的功夫。
《天龙八部》里,段誉和虚竹都是宅心仁厚、无心插柳,结果一身神功的幸福男。而且还通过扫地僧告诫大家,上等武功都有戾气(参考鸠摩智的苦逼下场),只有慈悲普怀,才有指望。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更是大智若愚、呆傻木讷中硬生生练到好武功的典型。他身上既有降龙十八掌这种刚阳正直、朴素雄浑的儒侠功夫,又有九阴真经和全真一脉的冲淡平和、无欲则刚的劲头,于是得了好结果。
《笑傲江湖》里,独孤九剑就是讲究随心所欲、随物赋形、不拘于物。令狐冲一个逍遥隐士,最后击败了那些处心积虑大魔头们,获得幸福,这就是个美丽的隐士童话。
《书剑恩仇录》,陈家洛最后那套迷城神功是得自《庄子》,也是随乐起舞型的。
《神雕侠侣》里,杨过是因为这几句话才悟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作为一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就是抱着宅心仁厚、放下恩怨的心态,练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一路撞好运。
《越女剑》,阿青的绝代剑术,就是道法自然。
金庸的思想里,很推崇萧峰、郭靖这样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刚正人物,但同时也喜欢从心所欲、羽化登仙的隐士。所以他的主角——除了《鹿鼎记》这部《堂吉诃德》式的神作——大多心地纯善,又能随遇而安,无欲则刚,于是获得好运气。
金庸的武功,最高境界总是那些“随心所欲、不拘泥于招式、道法自然”的纯正武功。他不止一次用郭靖之类举例,就是想说明,无欲则刚、胸襟境界高,武功才能登堂入室。
《笑傲江湖》的后记里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隐也不是容易的事。刘正风追求艺术上的自由,重视莫逆于心的友谊,想金盆洗手;梅庄四友盼望在孤山隐姓埋名,享受琴棋书画的乐趣;他们部无法做到,卒以身殉,因为权力斗争不容许。
对于郭靖那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在道德上当有更大的肯定。令狐冲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风清扬是心灰意懒、惭愧懊丧而退隐。令狐冲却是天生的不受羁勒。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冲这类人物所追求的目标。
我觉得这差不多就是金庸对”道“的想法了。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娱乐区优秀会员(菠菜二段)
时间: 18:52
星际好,周末快乐!
积分125046&理想币100411 个&彩币2010 个&共享币78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金庸笔下哪种男人更吸引女人
金庸写《侠客行》的灵感据说是来自李白的一首古风《侠客行》,主要写一个叫做石破天的懵懂少年的江湖经历,其中当然少不了金庸所擅长描写的少男少女之爱。
石破天和石中玉是一对长相酷似的孪生兄弟,石破天木讷呆板、忠厚老实,石中玉则恰恰相反,为人狡猾刁钻,还好色成性。
丁珰是个泼辣俏皮的“小飞妹”,她的出现让这部小说有了很强的喜剧效果。
石中玉相貌英俊,打扮的也很好看。这家伙口齿伶俐,最拿手的就是用花言巧语获取女人的喜欢,金庸并未直接从石中玉身上花大功夫挖掘其性格,而是通过他写了另一个人:丁珰。
丁珰明明知道石中玉风流好色,却还是爱他爱的不可自拔,近乎发狂。其实,丁珰又何尝不是一类女人的代表,这种女人就喜欢那些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男人,她们之所以对这种男人有好感,是因为不习惯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他们作调剂,生活会很有趣轻快。
张爱玲在她那篇著名的《谈女人》中,对这类女人做出了到位而又精彩的总结与刻画:
“每一个男子的钱总是花在某一个女人身上。”
——石中玉很舍得在女人身上花钱。
“对于大多数女人,爱就是被爱。”
——石中玉经常把对女人的感情挂在嘴上,丁珰便时时都感到自己“被爱”。
“如果一个男子闲暇之余,做点越轨的事来调剂他的疲乏、烦恼、未完成的壮志,他应当被原谅。”
——丁珰不知原谅了石中玉多少次,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他。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
——石中玉在丁珰眼中,一直是最男人的男人。
“女人不喜欢善良的男人。”
——丁珰之所以不喜欢石破天,就是因为他太老实、憨厚、善良,不会耍嘴皮子。
“女人图新鲜,如果她摸清楚了丈夫的个性,他的弱点与怪癖处,她就嫌他沉闷无味,不复爱他了。”
——石中玉永远知道玩新花招讨得女人欢心,虽然他肤浅的没什么知识,却还是给了丁珰摸不透的感觉。
与石中玉正好相反的是他的孪生兄弟石破天,因长的太像了,他被所有人当成是石中玉,以至于丁珰也认错了自己的情郎,误嫁给了石破天。
石破天老实巴交的,不知道如何与女人相处,身上没有一点让丁珰喜欢。
丁珰对石破天说:“小骗子,小骗子!唉,你若真是个骗子,说不定我反而喜欢,天哥,你是个正人君子,你跟我拜堂成亲,始终没把我当成是你的妻子。”
丁珰喜欢的是那种嘴皮子溜的男人,会开玩笑,会调情,当她看到石破天对花万紫以礼相待时,居然责怪他不会轻薄调戏,“我真的嫁了这么个规规矩矩的呆木头,做人有什么乐趣。”
丁珰跟石破天成亲后,抱怨道:“这几日,白天跟他练功夫,他就一本正经的练武,从来不乘机在我身上碰一下、摸一把,晚上睡觉,相距不过数尺,可是别说亲我一亲,连我的手脚也不来捏一下,哪像什么新婚夫妇?”
想到这里,丁珰几乎要拿起刀杀了这个“呆木头老公”。
现实中,丁珰这样的女人自然没有,但具有丁珰性格和某方面特点的女人却大有人在。《雪山飞狐》中,苗人凤的妻子南兰,就是这种女人。
金庸这么写苗人凤:他天下沉默寡言,整天板着脸,而南兰则要男人风雅斯文,懂得女人的小性儿,要男人会说笑,会调情,苗人凤空有一身好武功,却没有南兰需要的情趣。
与苗人凤相反,跟石中玉差不多的,是田归农,他也英俊潇洒,每句话都在讨人喜欢,每个眼色都软绵绵的让人看了就心动,以至于南兰夜不能寐:为什么自己的丈夫不是这位风流俊俏的田公子,偏生是这个木头一样睡在自己身边的苗人凤。终于有一天,南兰抛弃了自己的女儿和家庭,随着田归农私奔了。
说到会调情,《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算是高手了。
段正淳一生阅女无数,却能把每个女人的心思都琢磨透,把每个女人的往事都牢记在心,金庸说他连十几年前康敏给自己的手帕都一直随身带着,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他十几年都一直没有忘记这块手帕,可见他的细心。
我想说的是,黄蓉爱上郭靖,只能算是特例了。
懂得调情,才会有情。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一级同学
还需要 8939 积分才能升级
“桃花落影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积分31061&理想币14813 个&彩币1 个&共享币1157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金庸小说看人生&&吴霭仪
第一辑 人生观
& & 天地尚无完体
& & 再说《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回,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有一十九句没练成。
& & 无忌对小昭说:“日盈缺,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我何可人心不足,贪多务得?留
下一十九句练之不成,那才是道理啊。”
& & 这道理很是。不强求,不执着做到百分之一百完美,接受自己能力所限。这个道理,对
有兴趣钻研厨艺的人尤其有用。
& & 谁都知道,西式烹饪之中,各式酥皮是最难做的,牛油越高就越难控制。
& & 油酥皮的要诀是快而准,和面的阶段不要揉搓太多,以免牛油融化,牛油融化,做出来
的饼皮便不酥了。初学的人,孜孜要和面阶段做得完美,搓来搓去,结果必然不成功。我的
经验是,不必太注重和面是否完全均匀了有,七八成均匀使可以了,务求快,宁愿不完美,
出来的效果反而更佳。
& & 做清蛋糕,最关键的阶段是把面粉、牛油混入打起的蛋白泡内,略为手重,蛋白泡压碎
了,蛋糕便会变成硬硬的一块。初学的人,生怕达不到蛋白泡和面粉、牛油完全均匀混和的
水准,往往花太多时间精神在这个阶段,结果反而无法做出既松且轻的蛋糕。其实成功秘诀
跟做油酥皮一样:宁愿不及,不要过分。
& & 法国茶之中,一般认为最难把握的三种酱汁是做少律酱Mayonaise,伴芦笋的荷兰汁
Holland和跟牛肉上的Bernaise。这三种酱汁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以牛油或橄榄油搅拌进蛋
黄里成薄糊状。要成功制造这三大难汁,秘诀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把握蛋黄的温度,逐少把
油搅拌进去,与其加足油的分量,不如细心注意蛋黄的吸收程度,宁愿不足,不要过分,否
则整个酱汁就变成炒蛋状,不能上席了。
& & 下厨造饼点,手势宜轻不宜重,最紧要气定神闲。做人求学也是一样,不要事事求圆
满。小时老师殷殷教诲,“将勤补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错的,要让成功漫不经
意地从窗口进来。
& & 刚不可久
& & 昔时看金庸小说描述高手相搏谓:“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历年一直不忘,一直感到
这两句不知是源于什么经典或是金庸所作的话,很有意思。只是迹着经历不同,对这两句话
体会也有所改变。
& & 年少气盛的时候,对“刚不可久”特别留意,视为警惕。气势如虹的攻击,的确有“飘
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的弱点,一轮冲锋之后,后劲不继,那么对方只消懂得避其锋头,
你自己便会自动疲累,不攻自破。
& & 那时不大注意“柔不可守”这句,觉得浑不可解。
& & 但其实“柔不能守”的例子,才多得不可胜数。有些人主张圆滑、变通,“以柔制
刚”,认为温和谅解的态度,才是无往不利,所得更多。谁知一以温和谅解保持友好关系开
了头,以后要守便难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只是节节败退,最后无守可守,全盘放弃。眼见
一步步陷入这境地的人,真是不少,“柔不能守”,也是极值得作为警惕的一句话。
& & 然而,近来这两句话再频频出现在脑海之中,意义又再有不同。什么“刚”、什么
“柔”,不再着意,耳畔缭绕着的都是“久”、“守”两个字,好像说,刚也好,柔也好,
最重要的是能够持久,能够一直紧守。
& & 我想,这多少跟工作的接触有点关系。近年接触的,多是记者、政坛人物、与政治有关
的人与事。热心人士多得很,但眼见一批如潮水的来,又如潮水的退,再换过另一批如潮水
涌来,却是没有多少是持久的,才十年的一个发展,已经没有多少人从头至尾在场经历,知
道来龙去脉,因此在轻重久暂真假之间,有时就失了准绳,或者过分大惊小敝,太容易兴
奋,也太容易失望。
& & 世人太注重见解派别,这是激进那是保守,这是过刚那是过柔,原来一切都不及坚持到
底,不被淘汰出局或自动放弃出局那么重要。樱花盛故,一夜萎落,悲壮得令人感动,但广
厦高楼的根基却是石块、水泥,一重一重地建筑起来。
& & 你既无心我便休
& & 《书剑恩仇录》第十三回,金笛秀才余鱼同单恋骆冰,心情悲苦,投奔荒郊古寺,日闲
见殿堂上有壁画记载高僧出家始未,说道是因听了一句曲词而大彻大悟。
& & 这句曲词,就是“你既无心我便休”。
& & 这七字犹如当头棒喝,余鱼同细想自己对骆冰一见钟情,为她如痴如醉,为她魂牵梦
萦,为她朝夕苦恼,但她对自己,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情意?她既无心,我便应休;她娇如
花,皓如玉,于我又有什么相干?当下心意已决,剃度出家。
& & 爱一个人而毫无保留,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事事以她为重,处处为她设想,把她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自己退居第二;迁就她,接受她的一切弱点,人前人后维护她,不计较自己有
什么损失,那是理所当然的,爱就是贞忠而包涵容忍的。
& & 爱一个而甘愿耐心等待,那是理所当然的。不催促她,不勉强她,不教她有丝毫压力,
不让她有半点为难,她需要多少时间,就让她有多少时间;爱是不介意耐心等待。
& & 爱一个人直到不能爱下去。不能再爱下去,就该停止。
& & 不要悲愤,她没有义务要爱你;也无须万念俱灰,世上有那么多值得你爱的人,穷此一
生也爱不尽。百步之内,岂无芳草,有用之身,难道无事可做?不要再想念,或想像假如她
爱你——只要她爱你——生命会多圆满幸福。
& & 不要数过去的日子,重开新段落,全心投入新的承担,把自己珍贵的感情,交付与新的
理想和愿望。
& & 或者你会爱另一个人;或者她亦是无心,但那有什么要紧?生命是向前的,在休止符与
休止符之间,你已得益良多。不爱的人不会了解,而缠绵不休的人,最后会推动爱的能力。
& & 出世与入世
& & 金庸在我的《金庸小说的男子》小序中,对他小说里所表现的人生观有十分发人深省的
总结。他说:“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怨屈
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 & “汉唐之后佛法和道家思想盛行,中国人的思想也为之一变,佛道的出世和儒墨的入世
并行。中国一般知识分子年轻时积极关心世务和大众,以天下为己任,当在现实环境中碰得
头破血流之后,有的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有的不免趋于遁世与消极;当然,也有不少人向
现存秩序投降屈服,以换取权势、名利。”
& & 环顾今天出版的流行书籍,教人适应`793E`4,1A需求,在“现存秩序”之中争取成功的,占了
绝大多数。流行小说的主题,大多数侧重描写现实、男男女女在现实的洪流中学会的求存之
道,其中不乏对现实环境和现存秩序的抨击和申诉,但整体而言,还是倾向接受现实。从知
识分子的责任和理想去谈人生态度,似乎早已过时了。金庸所说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子”,
大概是指我年轻时、他年轻时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在今日恐怕已属少数的、较
倾向传统思想的人。现时谈金庸小说里的人生观,很难避免地有一股恼人的荒谬感,至少,
一股浓厚的怀旧伤感。在此,为我这样纵情于怀旧之中,我先向读者告罪了。
& & 在上述所引的文字之中,金庸提出了四种人生态度:首先分成“出世”与“入世”两大
项,然后在“入世”一项之下,又分为在入世而屡受挫折之下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转
而遁世的,以及向现实低头的三种。
& & 在金庸小说里,这四种人生态度之中最得不到重视的是第四种。
& & 本来,以仁义为先,奋斗了大半生的人,最后向现实屈服,并不是不值得探讨的主题。
有些人的屈服是不得已而值得同情的,例如祖大寿的降清便是;有些人的屈服则只值得鄙
视,因为他们所做的是甘为名利抛弃原则,像张召重为清廷作走狗便是。可能金庸在写武侠
小说的初期还是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知识份子,像袁承志那样,对屈服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入
& & 差不多所有金庸小说都集中在一个人生观的两种结局:以天下为己任,在碰得头破血流
之后,应飘然引退?还是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郭靖、乔峰是杀身成仁的例子,其他
的金庸主角如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都是飘然引退的例子。
& & 两种选择之中,哪一种比较正确?金庸不讳言自己倾向飘然引退。他不是认为这比较正
确,只是比较接近他个人的性格,不过,他也不认为这是一个较差的选择,因为追寻个性的
自由,是有它积极、有意义的一面的。我有一位同事曾经说过:人,是有权向`793E`4,1A辞职的。
“向`793E`4,1A辞职”,当然是入世之后而决定退出的一种态度。
& & 在金庸小说里,飘然引退的男主角,并没有造成甚么损害。陈家洛根本除了退出斗争之
外再没有第二条路,袁承志和张无忌从头到尾都不是真正的领袖,他们的参与是形势造成,
退出也是出于被动。金庸自己最喜爱的模范是范蠡,但范蠡不是“碰到头破血流”之后飘然
引退,他是功成身退,越王复国,他的责任也完成了,他要“退休”,又有谁能反对?我们
只能赞赏他不贪恋富贵,懂得急流勇退,更羡慕他能与心爱的人遁迹湖山,在淡泊中享其馀
& & 退隐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的香港,这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最现
实、最逼切的问题:九七当前,去还是留?去的不一定是自私,因为总要有人表达人类热爱
自由这个讯息,去,也是一种行动的抗议。另一方面,留的也不一定是天真、乐观或愚蠢,
甚至未必是过度浪漫地以天下为己任,有时一个人的性情,就是虽然明知有危险也不忍离开
& & 香港的去留问题比金庸小说的情境更加复杂,因为多了一层顾虑,就是去的人可能会打
击别人的信心;另一个问题是,留的人以为自己会留下去,于是领导其他人走上留的路向,
如果他自己忽然飘然引退,他是不是应该要对这些人负责?
& & 三种出世
& & 以天下为己任、`793E`4,1A责任心太重的人,弱点是过分认真,把一己的行为看得过于重要,
也可以说,太过自我中心了。武侠小说是英雄主义的故事,英雄、领袖,在他们的时代和社
会之中,或者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普通人是不是应以英雄的人生观为人生观,是一个很深奥
& & 现代管理学的格言是:没有人是无可代替的。到最后,杀身成仁已不是对`793E`4,1A的责任,
而是一种极端个人的、对道德完美的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个人的观点看,就
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793E`4,1A后果一点关系也没有。
& & 奇怪的是,从这个角度看,金庸最出世的一位英雄,跟“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最入世的
英雄,本质上完全一样。我是指令狐冲这个从头到尾都对政治全无兴趣的人。他从头到尾拒
绝做任何组织的领袖,勉为其难地暂时做一下恒山掌门,也做得一塌糊涂;他根本没有领导
才能,根本完全没有想过以天下为己任。他看到各路人马怎样处心积虑要“一统江湖”,下
意识的反应就是快点退出。他只愿意在琴、剑、投合的伴侣之间,与世无争地度过一生。
& & 然而,令狐冲是个天生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天生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脾性。他外
表不修边幅,态度散漫不羁,但是在道德情操上,他绝对是个视最高标准为当然的人。
& & 令狐冲是金庸小说唯一的一个彻头彻尾出世的英雄,但金庸小说里,出世的人生观并不
是一种,而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退隐”是一个层次,这包括了以天下为己任一番之后的
退隐,和从未有过以天下为己任的退隐。第二个层次是佛、道思想的出世,其中佛与道又不
& & 道家式出世的代表人物有周伯通、小龙女;佛家式的出世,例子更加普遍,比如劝喻乔
峰放弃报仇的智光大师,一举而渡萧远山、慕容博两人的无名老僧等等。
& & 第三种“出世”,是与佛、道都不相同的浪漫思想,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信
仰:“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
年,滔滔逝水。”小龙女与周伯通
& & 照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里所说,道家的人生态度,其中就是“艺术地人
生”,即是说,以艺术精神看人生。艺术精神的要点是在于追求自然,追求个性的解放,发
挥事物、个人的本质,在淋漓尽致的发挥中体验到快乐和达到美的境界。
& & 这个人生态度,与儒家重仁义的人生态度最彻底的分别,是在于以儒家的人生态度,一
举一动都要顾及对`793E`4,1A的影响、发自做人的责任,但道家却完全不讲究“用”、“目的”、
“责任”这些东西。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生活,为存在而存在,无拘无束,就是道家
“出世”的人生观。
& & 我从徐先生的解说中,看到一动一静的两个体现这种人生态度的方式,动的以“游”为
典型,而静的典型就是柔美的形象。在金庸的小说中,恰巧周伯通就代表了动的道家人生态
度,而小龙女则代表了静的一面。
& & 周伯通视人世如一个大游乐场,他陆上玩厌了就到海上遨游,一个人双手互搏也可以大
玩特玩。而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不沾七情六欲的“艳极无双”,就如庄子所说的姑射仙
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
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 徐先生解释说,这是描写“柔静高深之美的精神的自由活动”。熟读金庸小说的读者会
记得,在《倚天屠龙记》卷首,金庸就引了一首丘处机所作的词〈无俗念〉,说是赞誉小龙
女的,其中就有“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的字句。
& & 《神雕侠侣》之中,周伯通与小龙女一见面便十分投合,但又全无瓜葛,因为他们是同
一类极清淡的人。
& & 但完全出世的人生观,似乎无法成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主流思想。它的作用,其实是烘
托出“仁义为先”的入世人生观。杨过深恋小龙女,就如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如金庸),对
放下一切`793E`4,1A责任而退隐,“且自逍遥没人管”的无限向往。
& & 慈悲为怀
& & 《神雕侠侣》第三十回,小龙女初会一灯大师,杨过感觉到,小龙女与一灯相互知心,
是自己与小龙女从来没有的。金庸是不是说,佛、道对人生的看法相近,反而是与入世的
儒、墨人生态度格格不入?我认为不是。
& & 一灯与小龙女心意相通之处,不过是在于看淡生死,但是他两人看淡生死的因由是截然
不同的。小龙女是自幼受训练,摒绝情欲,除了杨过之外,从来对一切事物都感情极淡;除
了杨过,她没有爱过、没有恨过、没有渴望过、没有失望过。一灯却是在经历过一切情欲爱
恨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从此看淡尘世一切、看淡生死。
& & 这个分别太重要了。一灯所代表的观念是先入世而后出世的,引导他出世的道路是他对
人世间痛苦的了解,因此他的出世人生观之中,有很浓重的痛苦意识。可以说,他的出世是
极致深情的出世。这个出世人生观的特质是慈悲心,驱使他去拯救在苦海及罪孽中沉沦而不
自知的众生。
& & 慈悲心的另一种特质,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
神,这是小龙女或周伯通所代表的道家的出世人生观所无的。
& & 《天龙八部》第四十三回,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上,乔峰不忍百姓再受战争蹂躏,断然拒
绝与慕容父子结盟,无名老僧便现身称赞他“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其
实,从金庸小说来看,以“出世”来形容佛家的人生观也许完全错误,出世与入世的分别,
应在于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应“独善其身”。
& & 滔滔逝水
& & 《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有异于金庸小说其他魔教的地方是,它不只是一个帮
会,而是在帮会组织之外更有一套精神信仰。
& & 第十一回提到明教“食菜事魔”和裸葬的规矩,并且解释裸葬的意义是每人出世时赤条
条的来,离世时也当赤条条的去。
& & 第二十回,明教教徒为死难者诵往生经文,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
焰飞腾之状,经文道:“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
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 & 第二十五回,金庸借杨逍解释,明教原是在唐朝时从波斯传入中国的“摩尼教”,就是
因伸张教义“为善除恶”,变成往往与当权者作对,因而被朝廷禁得十分严厉,迫成地下组
织,久而久之,便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 & 明教的人生观既“入世”而又“出世”,其实准确一点,可说是有点基督教的othe
r-worldly——“他世”意味。就是说,这个尘世是虚幻短暂的,而且充满痛苦和
罪恶,我们在努力铲除罪恶和不平之馀,必须谨记人间就是这样的了,惟有到了另一个世
界——“天堂”——才可以找到圆满的快乐。
& & 人世间是“涕泣之谷”,世人“忧患实多”,所以生亦何欢;度过死亡而至永生,所以
死亦何苦。在世上受苦的义人其实不应自怨,反而是沉迷在虚幻的喜乐悲愁中的人值得可怜。
& & 不过,金庸的明教绝口不提另一个世界,当然也没有“天堂”、没有“永生”。金庸把
明教的人生观建于极浪漫的诗的意念上。与明教有关的还有一首曲儿和两句诗,诗是波斯诗
人峨默所造的,金庸让来自波斯的金花婆婆黛绮丝教给殷离,由殷离在茫茫大海中凄迷地唱
出来。曲则没有说明出处。小昭在光明道中唱给无忌听,殷离又继续唱出来,金庸大概暗示
都是韩夫人所教,但看内容,似乎更像中国诗人的曲子。
& & 两句诗是:“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曲就是前面引述过的:“百
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两者感叹的,都是人生的短暂无常。一朝便宜
& &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 & “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 &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
贫的和富的。
& &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
年,滔滔逝水。”
& & 这曲子与“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又与“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经文的共通点,是感慨人生短暂无常,人生悲欢离合之不可期,本来悲观消极的味道很重。
但是这个悲观消极的看法,却可以生出一个极积极的人生目标:“为善除恶,惟光明故”、
“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一种为抱不平视死如归的精神。
& & 人生反正短暂,欢乐反正空虚,荣华富贵反正都要尽归尘土,活著反正充满愁苦,死又
有甚么可怕呢?既然随时随地可以死,那么全力追求唯一值得追求的光明、自由,又有甚么
要担忧?当然,理想未必可以达到,人生毕竟有限,人力毕竟薄弱,但是“受用了一朝,一
朝便宜”,每一个在无惧地为光明而奋斗的日子,都是一个受用了的日子。人生虽然苦涩无
比,也绝不是毫无意义。
& & 这种人生观非佛非道,也不属儒、墨,既而出世,亦复入世,超越凡间,也是深恋凡
间,只是一种浪漫思想,也可以说是理论上的悲观与行动上的积极的混合体。我不能想像本
著这种人生观的侠士会是一个甚么模样的人,会留下甚么事迹,可惜得很,金庸小说没有哪
一个人物完全体现这种精神,虽然很多金庸人物都有一点点这个成分。
& & 也许,在动荡的时代,当一切最理智的计算都不能给我们任何满意答案的时候,我们便
只剩下两种选择:忍气吞声以求宁静,或者追求理想而视死如归;要若无其事地效法周伯通
与小龙女的太上忘情,那未免太勉人所难了。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第二辑 处世篇
& & 每一次重阅程灵素为苗人凤治眼睛的情节,心中都会感动而又感慨。许多人都欣赏《雪
山飞狐》里胡一刀和苗人凤的肝胆相照、识英雄重英雄,殊不知小小程灵素与苗人凤之间,
亦可说是同样的互相信赖敬重。而令人既感动又感慨的,就是这样的信赖和敬重,竟然是没
有做错,竟然得到对方百分之一百的回报。
& & 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现代功利`793E`4,1A,可以信赖的人何其少,信赖了一个人而被出卖的
事何其多,以致每个人每日都活在谨慎为自己打算、小心提防过度轻信人的气氛中,实在不
痛快之极,程灵素和苗人凤那样的故事,怎不令人羡慕而向往?
& & 苗人凤与胡斐素不相识,胡斐带来的这位“医生”,本领怎样、心肠怎样,他更不知
道,只知她是旧对头的亲传弟子,但是她叫他“放松全身穴道”,任她施为,他竟然毫不犹
豫地照做,他这样信任程灵素,连胡斐也感到惊讶。
& & 程灵素对苗人凤必然十分佩服,第一因为他光明磊落,不愿别人不知就里而帮助了他,
他一知道程灵素是毒手药王的弟子,马上告诉她他跟她师父的过节,以免她误医了师父的对
头。然而,程灵素的宽容气度,绝对配得上苗人凤的光明磊落,她毫不动容,只告诉他毒手
药王那时已是“无嗔”,过节不会放在心上。
& & 她知道疗伤的过程是危险而痛苦的,但是她问也不问就知道他会信任她,问也不问就知
道他忍受得住七心海棠叶带来的剧痛,这就是她以相知回报他的信任。胡斐反而在这件事中
成了第三者,他对苗人凤的了解不及程灵素对苗人凤的了解,他对程灵素的信任不及苗人凤
对她的信任。
& & 显然,不是阅世越深的人就越不易信赖别人。有时处世的经验深了,反而更容易分辨出
甚么人可以信任;本事越大,就越有资格信任别人;最后,越了解人生就越会看到,有时信
任别人反而比处处提防别人更有智慧,即使偶因误信别人而遭受损失,到底还是值得的。
& & 强求与强记
& & 《笑傲江湖》第十回,风清扬向令狐冲传授“独孤九剑”,教训他其中要旨是一个
“悟”字,而不是在于强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
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乾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 & 记得招式并不是不好,而是把重心放在强记招式之上,往往阻碍了领悟招式的精神。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回,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太极剑,也是要他尽数忘记招式。金庸为
读者解释:“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
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倘若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 & 记得跟导师学理则学,导师在黑板上把一题证出之后,问我们是不是都已明白了?随即
抹去,就是说不要我们记著。若记得他的证明,可能不懂证法的原理,若忘记了他的证明而
能再证出,那才是真的把握到原理。张三丰的“剑意”,就是较玄的原理吧。我这十多年
中,遇到过不少爱好哲学的年轻人,他们有些十分用功,拼命强记,结果真的是“心有拘
囿”,大受原来学说文字的拘束,真意反而完全错过,越是努力,所受缚束越深,令人深感
& & “招式”是不是“尽数忘记”并不重要,重要是把握到神髓,可能起初要用心于“尽数
忘记”,后来便忘记与不忘记也不相干了。在这方面,风清扬所说的道理,又要比金庸在
《倚天》的解释高明。任何人学习都有阶段,不可强求。强求记得与强求忘记都不可,特别
不应勉强自己到更“高深”的阶段。
& & 我认为无论写作、处世或武功,最高境界都是由华丽巧妙进入平淡,但是由简入繁往往
是由繁入简的必经之道,“反璞归真”,不是强求可得的。
& & 《倚天》第二十回,张无忌修练“乾坤大挪移”至第七层,最后的一十九句,试了数
次,总有阻碍,他就不练了。金庸以此印证“知足不辱”,我不主张知足,但更不赞成强求。
& & 勇于认错
& & 有一种行为,在金庸小说里一直得到最高钦敬,那就是勇于认错、诚心忏悔、坚决补偿。
& & 俗语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倚天屠龙记》的谢逊,一生杀人无数,
后来被擒,囚在少林寺的林间地下囚室,日夕听高僧颂经,终于觉悟,决意不抵抗仇家向他
报仇。虽然义子无忌及明教教众有足够力量救他出去,但是他自废武功,甘心领受前来报仇
的人一个个对他加以侮辱,偿还了他的债之后,才剃度出家。
& & 他的仇家之中,有一个叫太虚子的道人,对谢逊的行为十分佩服,深感惭愧,为了表示
敬意,他自断长剑,向谢逊行礼而去。
& & 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光是承认错误或道歉是不够的,必须尽力弥补,方能算是诚
意。当然,有时尽力弥补也未必可以完全弥补过错,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尽力弥补的,
是错事对别人造成的损害,不是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人家敬佩也好、不原谅也好,也是
& & 《鹿鼎记》第四十一回,华山派辈分极高的“神拳无敌”归辛树、归二娘,误听吴三桂
诱骗,以为吴六奇是大汉奸,于是把他杀掉。
& & 经陈近南指出,他们才知道吴六奇“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实是天地会香主,手握广东
兵权,只等伺机起义。当下,归辛树懊丧无比,知道“杀错人了!”归二娘也是同时叫道:
“杀错人了!”夺过刀刃,即时便要自杀为吴六奇抵命。她心意极诚,陈近南险些救她不及。
& & 自杀不成,归氏夫妇随即改变主意,要到大内刺杀康熙皇帝,那就不但是为吴六奇抵
命,也是向天地会将功抵罪的意思了。行刺皇帝,全身而退的机会极微,他们的用意,自是
以一死擦洗污名。
& & 上述两个例子之中,谢逊忏悔的意味浓厚得多了。虽然他和归氏夫妇都是决心补过、一
死无悔,但是归氏夫妇的出发点有太大成分出于自傲,为了保全自己的一世英名,这种认
错,有点宁愿死了也不让人非议的味道。
& & 《天龙八部》第四十二回,少林寺方丈玄慈当众承认当年与叶二娘私通,随即当众受
刑,是另一个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勇于认错”的例子。但玄慈的行为虽然令人感动,动机却
远不如谢逊的真诚,反而有一点像归氏夫妇那样,著眼点仍是在恢复声誉,只不过玄慈所维
护的不是一己的声誉,而是少林寺的声誉,不是出于自私或自我中心。
& & 在场的人,对玄慈也是肃然起敬。金庸描写得更清楚:
& & “众雄初闻虚竹之父竟是少林寺方丈玄慈,人人均觉他不守清规,大有鄙夷之意,待见
他坦然当众受刑,以维护少林寺的清誉,这等大勇实非常人所能,都想他受此重刑,也可抵
偿一时失足了。万不料他受刑之后,随即自绝经脉。本来一死之后,一了百了,他既早萌死
志,这二百杖之辱原可免去,但他定要先行忍辱受杖,以维护少林寺的清誉,然后再死,实
是英雄好汉的行迳。群雄心敬他的为人,不少人走到玄慈的遗体之前,躬身下拜。”
& & 不是我故意挑剔,玄慈为人其实不算得多勇敢可敬,他是被萧远山再三逼问,才迫得承
认与叶二娘的关系的。不过,不愿当众承认这样的过去,亦是人之常情;而且,他不愿当众
承认,可能也是为了叶二娘的缘故。既然承认了,就承担到底,全不躲避应受之辱,那还是
& & 但这些勇于认错的例子,既使我佩服这些认错的人,另一方面,也使我对认错需要无比
勇气感到不安。一个`793E`4,1A越重面子,认错的`793E`4,1A代价就越大;把个人的面子、名誉看得越重
要,认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要是处于权威地位,或者自以为、被以为是处于权威地位,那
么认错就几乎比死还难了。
& & 不能错、不能认错,这样的人生和`793E`4,1A压力多么大。
& & 我觉得,要活得健康,学习进步得快,“勇于认错”是远远不够的。错了便承认,要是
最自然之举才是。如果“人谁无过”,我有过又为什么需要有极大勇气才能承认?
& & 不是不赞`、210`4EBA爱惜名声,而是希望人更重实际,无须把形象看得那么重要。
& & 旁敲侧击
& & 《鹿鼎记》倒不只教人使乖行骗的,也有教人对别人好的地方。
& & 第十回,韦小宝到康亲王府里作客,康亲王手下的神照上人卖弄武功,打落了吴应熊十
六名随从的帽子,并且取笑羞辱他们。韦小宝见他们强忍怒火不说话,心中过意不去,于是
一面美言称赞,一面亲自将帽子一顶顶拾起,让他们重新戴上,又叫人马上出去买十六顶新
帽相赠,使他们挣回面子,心里比较好过。果然,十六名随从怒火消散,人人从心里感激出
& & 知道别人心中难过而设法加以安慰,这当然是好的,但怎样做好人也讲究心思学问,尤
其是牵涉到敏感的面子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够技巧,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 & 韦小宝第一是机灵,看得出别人不高兴;第二是明白情势,神照是康亲王请来的武师,
康亲王若向吴应熊道歉,便会令神照当众没脸,韦小宝既是中立,又是大有身份的贵宾,由
他出面,最适合不过;第三他说话得体,他对十六人恭敬,就使他们面上有光了。
& & 金庸小说大凡触及待人接物,都十分著重为人留馀地、保全面子。在韦小宝这个例子,
金庸强调这非关做好人,而是对人不留馀地,后患必大;但其实有没有后患,金庸都是主张
要为人留馀地的。
& & 《侠客行》第十回,阿绣教石破天使“旁敲侧击”,她说:“大哥,武林人士大都甚是
好名。一个成名人物给你打伤了,倒也没什么,但如败在你的手下,他往往比死还要难过。
因此比武较量之时,最好给人留有馀地。”
& & 后来,石破天在凌霄城与阿绣的父亲白万剑比武,果然用上了这招“旁敲侧击”,替他
留了馀地,保全面子。
& & 替人留馀地,得饶人处且饶人,若为的是不忍见人伤心难过,自然是美德;但即使为了
避免令人怨愤,招致后患,或者为了得到别人好感,与自己交朋友,也不是坏事。为己为
人,金庸都认为顾全别人的自尊心是好事,但这不是与生俱来、凭本能便可做到,而是要学
习的一门技巧。
& & 钱老板送猪
& & 《鹿鼎记》第十二回,钱老板送活猪一只给韦小宝。韦小宝先是不解,随即悟到其中道
理,他想:「第一次在一口死猪中藏了个活人进宫,第二次倘若再送死猪进宫,不免引人怀
疑,索性送一口活猪进来,让它在御膳房中喂著,甚么花样也没有。就算本来有人怀疑,那
也疑心尽去了。对,要使乖骗人,不但事先要想得周到,事后一有机会,再得补补漏洞。」
& & 金庸教人怎样使乖骗人才算是尽善尽美,真是罪过罪过。藉小说宣扬中国传统道德观
念,应当教人老实诚恳才是,怎能教人使乖骗人?不过,既然教人,不妨就索性摊开讨论,
金庸教得对不对?
& & 我认为大大不对,这样子做非常危险。我看过姬利丝蒂.雅嘉莎侦探小说无数(金庸也
是),这些侦探小说都教训我们:最忌补漏。一件设计得天衣无缝的谋杀案,怎么竟然露出
破绽?就是凶手害怕有漏洞,所以找机会补漏,一补漏就被人捉个正著了。
& & 依我之意,要使乖骗人,当然最好事先想得周到,既然周到,事后就不要画蛇添足,补
甚么漏了。不然,本来没有人怀疑,现在也怀疑起来:这钱老板为甚么与桂公公过往频密,
死猪活猪一口口送来?
& & 万一事先想得不够周到,真的有了漏洞,那也未必适宜找机会补漏,必须权衡轻重,补
漏是否值得。因为人是善忘的,一件事过去了便被淡忘,何必又提醒他?而且现实生活之
中,根本充满没有解释、没有道理的故事,根本没有人事事求有合理解释,如今偏偏把其中
一件事弄得十分清楚,不是分外引人注目吗?这就叫做「欲盖弥彰」。
第三辑 人情篇
& & 天真与世故
& & 人情世故、圆熟的处世手法,在金庸小说里显然极受重视。
& & 《鹿鼎记》特意以中国人`793E`4,1A的人情世故为主题,有褒有贬,但是在其他小说里,人情
世故也经常得到著意描写。不凡的主角,可能以纯真、良善、有理想、不为俗礼拘束而受到
读者喜欢,但以一个普通的成年人来说,有涵养、明事理、懂得人情世故,在金庸的潜意识
里,可能是更重要的优点。
& & 在《侠客行》里,天真的石破天(“狗杂种”)与世故的石清恰成对比,但显然金庸笔
下的石清绝不是韦小宝一流,描写他的世故,绝对是旨在使读者对他更加敬服。
& & 怎样才称得上深谙人情世故呢?最基本的层次,就是知道习俗成规,甚么是别人所避忌
的、甚么是别人所重视的。
& & 第二个层次,就是怎样顾全这些江湖规矩和常人心理,但要真正谈得上懂人情世故,必
须有本领利用这些俗礼及人之常情,在最不利的情势里,达到圆满的效果。单是赢了别人,
不算懂得人情世故,一味认输也不算懂得人情世故,要达到自己目标而不伤别人的面子,那
才算得上懂人情世故。
& & 比方石清在《侠客行》第一章与周牧、金刀寨主安奉日等人交手,便显出他这方面的本
领。他明知周牧等人在侯监集上杀了吴道通,取得一包可能是玄铁令的物事,但却明知故
问,先向他打听这个人。周牧推得一乾二净,石清见他恃著人多势众,便“请”他到树林中
私下讨论。周牧自然不愿,但石清的“请”是暗中用了武力的。
& & 他怎知周牧不会叫嚷出来呢?就是因为算准了他爱面子,不愿意别人知道他受制于人。
一到树林里,石清便毫不客气,三两下功夫,把周牧从吴道通身上得来的物事抢去。
& & 为了顾全面子,是人情世故的第一课。对于地位比周牧更高、武功比周牧更强的安奉
日,石清更加客气,一面要打赢他,一面要表面上不让人家看出来,目标就是不但要大获全
胜,同时也要安奉日输了还要佩服他高明、得体、大方。一役下来,石清反而多了一个心悦
诚服的朋友,这才算得上懂人情世故!
& & 要做到人情世故,当然要知道几时手下容情。天真良善的人只会一味往好处想、对别人
宽容,但是石清的人情世故,是以精明能干、武功高强为基础,一面容情、一面要人领悟自
己是在容情,这才做到使对方敬服,感到欠自己一个情。要是真的“为善不让人知”,那么
就只是良善,不算懂得人情世故了。
& & 同样,如果根本没有本领压服人,那就没有甚么法子手下容情,教人欠下自己甚么。
& & 石清的人情世故不止于懂得怎么教人领情,金庸还刻意描写他的涵养、明理、不轻易发
怒,更不随便激怒别人,做到力求避免争执而又不卑不亢。
& & 比如雪山派的耿万锺见了石清,言词十分不客气,很多过分之处,石清不是不心中有气
的,但是一直按捺著不发作,最多语气有点冷淡,或者稍带一点讽刺,但也是心平气和,弄
清楚了原来是自己儿子在凌霄城闯下大祸之后,更衷诚表示惭愧,不但王万仞说要烧玄素庄
他一叠声同意“该烧”,甚至忍受屈辱,把自己和妻子的佩剑解下给耿万锺,向雪山派低
头。石清自然也爱面子,能做到这样,当然是十分难得。
& & 后来寻得石中玉(其实是石破天),石清坚持要赶程把儿子押上凌霄城领罪,这并不是
出于凛然大义,与郭靖要砍下郭芙一条臂膀补还对杨过之过错,不可同日而语。
& & 其实石清跟闵柔一般偏爱儿子,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父亲,正如他对妻子解释,那是救儿
子的唯一方法。如果他们赶得上凌霄城去助雪山派对抗“赏罚二使”,万一成功,那就有希
望将功抵过,求雪山派饶了儿子一命,若不成功,恶战一轮,全家丧命,那也可以洗脱了污
名。抢走儿子逃走,却只是一时之计,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为原则、为目标,个中分别十分
& & 石清不是圣人,也不是英雄,但有涵养、明事理、态度大方、精明能干而懂得人情世
故,是现实`793E`4,1A的普通成年人可以力求达到的水准。
& & 金庸与黑`793E`4,1A
& & 一谈到《鹿鼎记》所描画的世界,我总是禁不住怨气冲天,诸多不满,其实这不大好,
一来老是从自己的理想和忧虑看事物,未免过分主观,二来《鹿鼎记》的人与事,颇有可敬
和值得欣赏效法的一面,拒绝表扬它的正面教材,肯定失却平衡。决定从今天起,努力从积
极的一面探讨《鹿鼎记》。
& & 有朋友提醒我,尽避我对《鹿鼎记》诸多挑剔,但金庸小说深入民间,读者的层面极
广,不是人人都持与我相同的观点的。他告诉我,比如香港的黑`793E`4,1A,就有不少人十分崇拜
《鹿鼎记》里的陈近南,而且认为这部小说使人认识到所谓“黑`793E`4,1A”的来源,十分有参考
价值。三合会源出反清复明的爱国组织天地会,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是英雄好汉,由此可
见,三合会会员并不是没有尊严戒律,一昧为非作歹的坏人。
& & 我一向觉得陈近南是个才能卓越的领袖人物,为人可敬,但是有个重大缺点,就是始终
局限于封建愚忠,“家天下”的头脑思想。但是,站在黑`793E`4,1A的立场,忠、义正是最重要的
品德,而陈近南把忠、义的理想发挥到淋漓尽致。他为朋友奋不顾身,对有恩于他的`!3,0`、E7E郑
家始终不负,他死于郑家不肖子孙偷袭之下,很多读者或以为不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
正是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这个基本原则牺牲,死得十分适合他的性格。
& & 天地会是否本港三合会的前身,殊难稽考,但是关于洪门的源流发展传说很多,《鹿鼎
记》所彩的是其中某些传说,而洪门其后的发展,说法更多。一般而言,肯定是有一些关
连,但经过多重变质之后,这关连可能已经意义不大。《倚天屠龙记》里,杨逍谈明教从为
百姓打抱不平、爱国爱民族的组织,演变成被正派人士憎恶的“魔教”,或可引为借鉴。
& & 以金庸小说的一贯观点,“正”、“邪”之间原无绝对分野,有时自命“正派”的人,
比邪派还要残酷卑鄙。相信金庸大多数的读者没有想过视今天的黑`793E`4,1A分子为天地会的“好
汉”,但若黑`793E`4,1A真的以天地会及陈近南作为典范,果能收“邪中有正”之效,那么《鹿鼎
记》就功德无量了。
& & 小宝自信
& & 金庸把韦小宝写得极够朋友,他认为这是韦小宝最大的优点。我觉得“小宝义气”渲染
得太厉害了,反而更注意他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人绝不自卑,因此也没有极度自卑感带
来的诸多毛病,比如自大、狂妄、猜忌、多疑、心胸狭窄、孤癖、偏激等等。
& & 韦小宝对自己的出身的态度,真是健康之极。他不觉得身为妓女的儿子,在妓院中胡混
长大,有什么值得羞惭的地方。他当然明白阶级身份高低之别,他想也没想过什么“平
等”、“人权”,只是他不把阶级分别当作一回事,表面上对身份高贵的大人物如皇帝、太
后奉承十足,心底里他只当他们是跟他一样的凡人,阶级高贵,不过是威风一些罢了,但他
韦小宝一样可以威风、有钱,甚至比他们更威风、更有钱,阶级根本阻挡不了他发财和夺得
美人归,其他的,他毫不在乎。他一直没有接韦春芳出来,一直让她留在丽春院当妓女,并
不是因为他自私、不孝,而是他不觉得丽春院是个“火坑”、做妓女是耻辱。做妓女,不过
是为生活辛苦一点。
& & 不过,韦小宝也不是笨人,世俗之见他既晓得又接受是现实,他不会到处说自己的母亲
是妓女,然后迫人家鄙视他或接纳他的随便态度。
& & 有一次,他一时诚恳起来,要对方怡剖白,但刚说到母亲在妓院生活,看到方怡面色大
变,他就知道她爱不了,于是改口编了个大谎话。他当然恨方怡看不起妓女,但这种恨绝无
深度,一下子就忘了。比起又要反叛世俗、又要世俗接受他的观点的杨过,韦小宝爽朗和心
胸广阔得多了。
& & 不为出身羞愧,更加不用隐瞒自己没有学问、不识字。韦小宝随时表白自己的粗陋无
文,事实上,正是因为他成功、自信,懂得利用自己的短处,令对方产生优越感,因而不会
对他敌视。越是成功的人(或觉得自己成功的人),就越不避提自己卑微出身,他不靠出
身、阶级、资格去争取别人尊重,他有足够自信。就功德无量了。
第五辑 情趣篇
& & 黯然销魂掌
& & 《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杨过以“黯然销魂掌”胜了周伯通的“大伏魔拳法”。这套
掌法是杨过集他所学各家大成自创,招式名字古怪,计有: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
有、拖泥带水、徘徊空谷、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穷途末路……等
等。原来,这是他与小龙女分别之后,一直苦苦思念,百无聊赖中创成。周伯通央求杨过教
他,杨过于是细细演给他看,但以周伯通那么聪明绝顶又爱学武功的人,竟然提悟不到要
旨,原因原来是他领略不到掌法的感情。
& & 杨过向他解释说:“周老前辈,十五年前,内人和我分手,晚辈相思良苦,心有所感,
方有这套掌法之创。老前辈无牵无挂,快乐逍遥,自是无法领悟其中忧心如焚的滋味。”
& & 这理论跟玉女素心剑的“情侣剑法”同出一辙,但又比情侣剑法神话几分。
& & 尤其是到后来,杨过得与小龙女重聚,便连他自己也无法发挥黯然销魂掌的威力来,好
在形势转恶劣,他俩被敌人隔开,他自分必死,黯然神伤,掌法又回复威力。这是魔法不
成?照金庸描述,便是像透了魔法:“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掌法已失却神效”——
“神效”真是可圈可点。
& & 或者说,金庸这样形容武功,不过是将它和艺术创作放在一起,比方音乐、绘画,那都
是心中先有强烈的感情才能以作品表达出来的。例如画家有一个时期异常低沉,这个时期所
作的画也会表现低沉的调子,过一个时期,他的遭遇改变了(诸如享受到爱情的喜悦),心
情快乐起来,前一个时期的画风,自然无法维持。
& & 我觉得这比喻并不完全贴切。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在第一次完成时是创作,但以后每
一次使用,便不是创作而是重演:像音乐演奏者演奏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乐章。没有经历过创
造的人那种感情,不能够充分了解作品的精神,以致演奏不够说服力,这个说法勉强可以成
立;但是要说每一次演奏,必须重新置身创作时的心理环境,那却未免有点荒谬。
& & 何况,专业演奏家必须有专注投入的本领,难道杨过这位大行家的武功是这么“业馀”
& & 凌波微步
& &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来是曹子健〈洛神赋〉的名句,歌颂他心目中这位洛水神
仙优美的姿态,不料被金庸随手借来,变成一套轻功步法,放在《天龙八部》之中。金庸所
“发明”的武功,每每是“度身订造”,特别配合主人公的身份性格;其实,他在雕塑人物
之际,武功也是用来表现这个人物风格的一部分。
& & 段誉是个仁爱的书呆子,又生长在武功世家,对世间一流武功视同草芥,当然不能使关
西大汉的虎门刀、疯魔杖那类粗豪武功,他要不就完全不懂武功,要不就是懂些最风雅温文
的武功,那又有甚么合适得过“凌波微步”呢?一来,这是避开敌人攻击的步法,而不是伤
人的武功,非常切合他仁爱的个性;二来,以〈洛神赋〉为神韵,这样的步法真是再风雅没
有了;三来,这是“神仙姐姐”嘱他学的,当然不同父母命令,应该欣然从命。
& & 杨过学“美女拳法”,化娇媚为潇洒;段誉学“凌波微步”,却是化优雅为狼狈。金庸
描写他紧闭双眼,一脚高、一脚低地只管照步法走,真是传神极了。
& & 除了凌波微步,段誉所懂的武功只有“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两种。
& & “北冥神功”旨在取人内力,虽然神仙姐姐吩咐,但他“总觉习之有违本性”,浅尝即
止。至于“六脉神剑”,那是他段氏家族不传之秘,当然十分符合他的王子身份。
& & 金庸爱安排种种奇特的情况,让他的小说人物修习异乎寻常的武功,例如张无忌在光明
顶秘道中,为顺小昭之意学“乾坤大挪移心法”;令狐冲在思过崖为了要替风清扬打败田伯
光而学“独孤九剑”。段誉学六脉神剑的情况,也是十分奇特而切合他的个性,他是坐在长
辈枯荣大师身前、在他高大的身躯掩护下即场学的。当时天龙寺高僧竭力与鸠摩智对抗,以
求保护这部祖传镇寺之宝六脉神剑图谱,段誉这小辈根本无从加入,他因好奇学会,结果众
僧不敌,枯荣大师为免图谱落在鸠摩智手中而用内力把它焚毁,段誉反而成了唯一记得全套
六路剑法的真正传人。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作者:严家炎
  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不靠误会取巧,不靠诞妄情节——借用某种模式,又不落入某种模式——善于设置悬念,借转折提出悬念——复式悬念,环环相套——虚虚实实,扑朔迷离——奇峰突转,敢用险笔——出人意外,在人意中——《西游记》和卡夫卡《变形记》的启示。
  读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看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地步。他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金庸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创作的15部小说,就情节设计而言,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这同样非常难能可贵。
  金庸小说情节如此引人入胜的秘密何在?
  有人认为,金庸武侠小说吸引人,是因为故事情节特别神奇。这种看法并不确切。武侠小说当然会有许多神奇的情节,但在武侠小说当中,金庸的故事情节远不是最神异的。金庸小说既没有还珠楼主作品里的剑仙斗法、口吐白光,也没有平江不肖生作品里的呼风唤雨、役鬼驱神。与过去的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情节要平实很多,神魔色彩少得多,最神异的也只是黑风双煞练的“九阴白骨爪”和任我行吸取别人内气的“吸星大法”之类。显然,金庸并没有把他超常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运用到诞妄情节的设计上。另外,金庸小说也不依靠误会之类取巧的办法来支撑自己的情节。像双胞胎,两人容貌相似,因此造成误会,金庸偶尔也用《射鹏英雄传》里有真假裘千例,《侠客行》里有石中玉、石破天),但绝不靠这种方法来支撑作品情节的主要骨架。金庸自己在《侠客行》的《后记》中说:“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因而引起种种误会,这种古老的传奇故事,决不能成为小说的坚实结构。虽然莎士比亚也曾一再使用孪生兄弟、孪生姊妹的题材,但那些作品都不是他最好的戏剧。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所以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并不是重心之所在。”①可见,金庸在情节构思上不想走捷径。
  那么,金庸小说能够吸引人,抓住人,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靠的是艺术想象的大胆、丰富而又合理,情节组织的紧凑、曲折而又严密。也就是说,他靠的是艺术本身。
  金庸确实是设计情节的好手。他的小说情节有以下长处和特点:
一曰跳出模式,不拘一格
  一般武侠小说总有一套模式化的东西:人物分成两类,一类是正义的英雄,满身正气,另一类则是邪恶的化身,阴险好邪;而总体模式是“邪不压正”:恶人虽有武功很高的,但最后总要被正义力量所消灭。这种小说看多了,是会倒胃口,使人厌倦的。金庸小说突破了这一种框子。(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中,那个武艺高强、大义凛然的英雄胡一刀,恰恰中了小人暗算,冤枉地把性命丢在被涂了毒的刀上;而那个最缺德的田归农,偏偏生就了一副英俊的外貌,害得亩人风的妻子为他着迷,跟着他私奔。《射鹏英雄传》里那个邪恶狠毒的欧阳锋,并没有被代表正义方面的九指神丐洪七公所战胜,反而使计重伤了洪七公,直到最后第二次华山比武中,还以反常、怪异的武功,打得供七公、黄药师无法对付。书里其他一些重要的坏人,像欧阳克、杨康;也都不是被正义力量所消灭,而是死于坏人们自己手中——欧阳克死在杨康之手,而杨康又死在欧阳锋之手。郭靖的师父们——仗义行侠、非常正派的江南七怪,反而七人中有六人全都被坏人所杀害。这都是小说审美观念不一般化的地方。作者把故事镶嵌在历史的大背景上来写,写出历史有它非常严酷的一面——并不按照任何善良人的善良愿望去发展。成吉思汗穷兵黩武,常常残暴地整城整城地屠杀百姓;他还逼郭靖去攻打来朝,迫使郭靖的母亲当场自杀。可就是这样一位并不代表正义方面的成吉思汗,毕竟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空前规模的蒙古大帝国。而郭靖这样的平民,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挽救大局。同样,完颜洪烈狡诈狠毒,却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得势。这些都增强了《射雕英雄传》、《神鹏侠侣》的曲折性与悲壮性,使小说带上了一种悲剧气氛。
  金庸是注意研究小说的情节模式的。但他研究模式是为了跳出模式,推陈出新。模式毕竟只是外在的现成形式,金庸更看重的是内在的生活情理。他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中说过:“西洋戏剧的研究者分析,戏剧与小说的情节,基本上只有三十六种。也可以说,人生的戏剧很难越得出这三十六种变型。然而过去已有千千万万种戏剧与小说写了出来,今后仍会有千千万万种新的戏剧上演,有千千万万种小说发表。人们并不会因情节的重复而感到厌倦。因为戏剧与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并不相同。当然,作者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也各有不同。”②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有它自己的叙事模式。最常见的是“复仇模式”和“抢宝模式”。所谓“复仇模式”,就是正派人物突然遇上一场灭门惨祸,然后遗孤刻苦学艺,掌握高强武功之后寻访仇人,实现报仇雪恨的愿望。曲折一点的,又加上报仇过程中主人公爱上了仇人的儿女或徒弟。所谓“抢宝模式”,这“宝”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极厉害的兵器或武学典籍,还可能是灵丹妙药之类。另外再有“伏魔”或“争雄”模式:武林中一股邪恶势力崛起,屡屡残害正派人物,大有称霸江湖之势,英雄主人公充当盟主,率领群雄与邪派决战取胜。还有一种是“抗暴模式”,即主持正义,抵抗暴政,反对侵凌弱小。金庸小说里,大体上这几种模式都有。像《碧血剑》,就是写袁承志为他父亲袁崇焕复仇,还隐伏着金蛇郎君复仇的副线。像《连城诀》和《倚天屠龙记》,就以“抢宝模式”为主。像《笑做江湖》,近于“伏魔模式”。像最早的《书剑恩仇录》以反异族统治为背景,接近“抗暴模式”。金庸的高明之处在于借用某种模式,又不简单落入某种模式。他总是不断变换,尽可能不让模式捆住自己手脚,经常把武侠小说的不同模式综合起来运用,甚至还吸取侦探小说、推理小说或言情小说的某些模式(例如“情变模式”)用到自己的武侠小说中。即使早年写的《射雕英雄传》,也是综合了多种模式,兼取不同的长处。像郭啸天、杨铁心两家家破人亡,他们的孩子郭靖、杨康长大了要报仇,应该算“复仇模式”吧。但中间插入郭靖、杨康分别由江南七怪和长春子丘处机教习武功,约定十八年后比武决胜,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又展现了各帮各派武林人物的神奇功夫以及他们之间为争夺《武穆遗书》和《九明真经》展开的斗争。这就突破了“复仇模式”,又像是“争雄”、“抗暴”和“抢宝”了。至于“江南七怪”六人遭害之谜的揭破,更有点侦探推理小说的味道。《神雕侠侣》集中写杨过的曲折成长道路,以及他与小龙女之间誓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却也贯穿了争夺所谓《玉女心经》、《九阳真经》之类武功秘籍的情节,而且放在抗元抗暴的背景上,也是多种模式都有。作者真正注意的不是模式,而是人物性格。故事线索和情节焦点,都是从人物性格着眼来设置的。金庸曾说:“我个人写武侠小说的理想是塑造人物。……我构思的时候,亦是以主角为中心,先想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是如何,情节也是配合主角的个性,这个人有怎样的性格,才会发生怎样的事情。”③因而,这些情节在自己的范围内比较坚实,经得住推敲。而且越到后来,小说情节的设计也越加严整和圆熟。
二曰复式悬念,环环相套
  小说,尤其以故事擅长的武侠侦探类小说,都要设置和利用悬念。然而其间成就的高低上下,却不可以道里计。中国古典小说常用悬念,担较多用在两回之间或故事中间,这与说书人吊听众胃口有关。金庸的悬念是近代小说家的用法:不仅用在故事中间,更用在小说开头。《侠客行》、《天龙八部》都是一开头就进入矛盾,令人关切。《笑傲江湖》更是一上来就有异常紧张的场面:福威嫖局的少爷林平之与人斗殴,在被迫无奈杀死一个姓余的四川人之后,当夜,漂局里就不断死人,一个个嫖师被人杀死,而且全身没有一点伤痕。全嫖局竟接连死了二十多人。敌人在地上写血字:“出门十步者死!”一片恐怖气氛。总嫖头林震南解剖死者尸体,才发现对手原来是青城派高手,使用了很厉害的“摧心掌”:能在不伤皮肤外表的情况下,把心脏震成许多碎片。林震南夫妇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弃家外逃,很快就被青城派抓了起来,只剩下少爷林平之被人救出后逃走。小说第一章就摆出了一大堆悬念:林家嫖局这种悲惨局面的出现,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林平之逃走以后结果又怎样?他能够在将来练就武功,报仇雪很吗?——这一些悬念促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想了解事情的究竟。而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原有的悬念尚未完全解开,小说作者又制造和安排了一连串新的悬念:大名鼎鼎的衡山派高手刘正风金盆洗手,想摆脱江湖上的是非,却受到嵩山派等五岳剑派的坚决阻拦,甚至刘正风全家都会被杀,这到底因为什么?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救了遇难的小尼姑,自己身受重伤,几乎性命不保,为什么还有人要中伤他?等等。这样一环紧扣一环,使读者不得不紧张地读下去。所以,善于设置悬念,是金庸小说在情节上的一大特点。有的作品直到结束,悬念还保留着。有读者问金庸:“《雪山飞狐》中胡斐那一刀究竟砍下去没有?”金庸笑笑说:“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金庸似乎还特别善于通过突然转折来提出悬念。《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谢逊等历尽艰险,好不容易从海外乘船将归,一夜之间情况忽然变化:屠龙刀、倚天剑突然不见,赵敏与波斯船亦已亡散,张无忌、谢逊都变得虚弱无力。这是情节上突如其来的一次重大转折。究竟是谁盗去了屠龙刀、倚天剑?这件事跟赵敏或者波斯船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张无忌、谢逊又怎么会变得虚弱无力的?从此,小说进入了扑朔迷离的侦探破案的境界,令人欲罢而不能。
  金庸作品中的悬念,有时是以“谜”的方式存在的。谜,其实也属悬念,只是有时已经明朗有时未被挑明或未被读者意识到罢了。金庸小说中的谜往往是多重的:有暗有明,有大有小,相互结合,环环相套。以《侠客行》为例,就是大谜中套着小谜。侠客岛石壁上那首《侠客行》诗和《太玄经》图谱中包含着一套绝顶武功,无人能够破译,这是大谜。这个谜又产生一个副谜:由于侠客岛主每年都要派人惩恶劝善,几年一次请各帮派的帮主到岛上喝腊人粥,去的人都是有去无回,因而在武林各帮派中引起恐慌,谁都害怕当帮主丢了性命,长乐帮就在这种情况下英名其妙的抢了个小乞丐出身的人物来当帮主。再下面还套着一个谜:长乐帮为什么要抢这小乞丐来当帮主呢?原来他长得和以前失踪的那个帮主石中玉非常相像。这石中玉原本是个花花公子,他被人捧做帮主以后,正好得其所哉,猎取女色。他在失踪前已经阁下很多祸乱,其恶果就让和他面貌十分相像的小乞丐出身的人物来承担了,弄出许多尴尬的事。而这小乞丐又有自己的身世之谜,这谜慢慢牵出石清、闽柔夫妇年轻时的三角恋爱矛盾,白自在、史婆婆夫妇的爱情矛盾,等等。情节如此复杂,可又层层剥笋似的,组织得十分紧凑、严整。直到结尾,采取的是半开放的结局:由于小乞丐养母梅芳姑的自杀,谜底已经清楚,但作者并未站出来点破。
  《天龙八部》的情节构成方法相似而又有不同。这里三位主人公,就有三个身世之谜。它们是三个环,互相构成三个连环套。段誉的父亲段正淳到处留情,以致段誉接连碰到几个喜欢的姑娘后来发现却都是他的妹妹,这是一个大谜。其中又包容着一些小谜,像段正淳妻子刀白凤为了报复丈夫,怨愤中与段延庆发生关系,这就解答了段誉的身世之谜。乔峰的身世之谜及其带来的悲剧结局,最为动人,包含着宋辽矛盾尖锐时期的许多`793E`4,1A内容。它是通过段誉与乔峰的结拜,段誉的异母妹阿朱、阿紫与乔峰的关系,特别是通过段正淳与马夫人康敏的关系,而和前一个大谜套联在一起的,它本身又包含着阿朱、阿紫等若干较小的谜。第三个大谜虚竹的身世又是通过其结拜兄长乔峰之谜逐渐解开而得到揭示的,所谓“无恶不作”的叶二娘的变态性格以及虚竹何以生下来就是和尚这时才得到交代;它又包联着天山童姥、西夏国公主等几个小谜。这样,全书最初看起来似乎有点散的结构,到后来认真回顾就觉得相当紧凑,而且确实体现出比较深广丰富的思想内涵,真所谓“有情皆孽,无人不冤”④。一部小说而能具有如此复杂的情节结构,这也许真是只有金庸才能实现的出色创造,是其他武侠小说家所难以做到的。
三曰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这也是金庸情节设置上的一个秘密,可以收到特殊的心理效果。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最后和任盈盈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作为魔教的日月神教,在盈盈当了教主以后,和正教中的恒山派、少林派、武当派等和解了。这样一个结局,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就这样平平常常地告诉读者,那是淡然无味,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金庸的写法是,先充分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当令狐冲拒绝率领恒山派加入日月神教之后,任我行在华山大会上当着几万教众的面,宣布一个月内要把恒山上杀得鸡犬不留。令狐冲在一种倔强然而绝望的心情中走下华山,他觉得此生再也不会有和盈盈见面的机会,而且自知死期已到,寡不敌众,魔教几万人上恒山,总共一两百人的恒山派当然顷刻间就会被消灭,即使尽量拼命多杀伤一点魔教人物,也无济于事。心境非常不好,简直坐以待毙。后来少林、武当等派主动来支援,还带了炸药,埋设地雷,部署了打一场大仗的方案,设了几道防线,准备用计炸死任我行,还布置了有计划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的路径。一切准备就绪,读者就等着瞧下面这场大仗究竟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又是如何了。这时,魔教方面忽然传来消息,说教主要来拜会令狐冲、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一顶轿子上了恒山。读者心里纳闷:魔教方面不知又在玩弄什么诡计?直到送了珍贵礼品,教主和令狐冲秘密地见了面,最后把轿子送下山,大家心里的疑团还是没有解开。及至傻乎乎的桃谷六仙把轿里坐着的盈盈和令狐冲说到任我行已死,现在是盈盈接任教主的那番对话泄露出来,读者才发现原来自己上了金庸的当。作者越是在前面强化紧张气氛的描写,实际上越是使和平结局的到来显得出其不意,在读者当中引起的心理效果也越是强烈。这叫做声东而击西。读者虽然发现自己受了骗,却也心甘情愿,感到松了一口气,分外愉快。
  《天龙八部》中,段誉被鸠摩智点穴绑架到了姑苏,说是次日要把他带到慕容博坟前焚化。鸠摩智身具高强武功,与慕容家又有“旧交”之名,他已经制服了过彦之、崔百泉和段誉的几次反扑;阿朱、阿碧虽然暗中同情段誉,却全然不是鸠摩智这个强敌的对手。环境对段誉来说,真是险恶到了极点。他自忖万无生还之理,只得不无伤感地享受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四面临水的“听雨居”中请求阿碧为他弹奏一曲,“明日就算给这位大和尚烧成了灰烬,也就不虚此生了。”不料竟变出望外。且看:
  阿碧殷殷站起,说道:“只要公子勿怕难听,自当献丑,以娱嘉宾。”说着走到屏风后面,捧了一具瑶琴出来。阿碧端坐锦凳,将瑶琴放在身前几上,向段誉招招手,笑道:“段公子,你请过来看看,可识得我这是什么琴。”
  段管走到她身前,只见这琴比之寻常七弦琴短了尺许,却有九条弦线,每弦颜色各不相同,沉吟道:“这九弦琴,我生平倒是第一次得见。”阿朱走过去伸指在一条弦线上一拨,撑的一响,声音甚是洪亮,原来这条弦是金属所制。段誉道:“姊姊这琴……”
  刚说了这四个字,突觉足底一虚,身子向下直沉,忍不住“啊哟”一声大叫,跟着便觉跌入一个软绵绵的所在,同时耳中不绝传来“啊哟”、“不好”,又有扑通、扑通的水声,随即身子晃动,被什么东西托着移了出去。这一下变故来得奇怪之极,又是急速之极,急忙撑持着坐起,只见自己已处身在一只小船之中,阿朱、阿碧二女分坐船头船尾,各持木桨急划。转过头来,只见鸠摩智、崔百泉、过彦之三人的脑袋刚从水面探上来。阿朱、阿碧二女只划得几下,小船离“听雨居”已有数丈。⑤
  原来,这水上的“听雨居”里有机关,从外面打开翻板,室内的人就跌到水里,琴声就是信号,而琴几之下放置的小船,就救了段誉的性命。小说此刻带给读者的是意外的惊喜。前面的险情越是烘托得充分,读者越是为段誉的命运担心,后来获得的惊喜也就越大。金庸小说善于以这类虚虚实实的文字从反面着笔,收到令读者出其不意的强烈效果。
四曰奇峰突转,敢用险笔
  为了酝酿与写出高潮,武侠小说家有时不得不铤而走险,用一些常人不敢用的冒点险的笔墨。险笔可以推动高潮的到来,使高潮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但险笔本身又有反弹作用,如果用得不当,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更糟的局面。就像《射鹏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和受伤的洪七公在荒岛上哄骗欧阳锋父子吃那半匹被洪七公撒上尿的烤野羊一样,如果欧阳锋不上当,那就反过来只有自作自受了。
  金庸小说成功地运用了险笔。像《倚天屠龙记》中主角张无忌与周芷若的婚礼场面,就是一种险笔。张无忌最后是和赵敏结婚的;周立若虽然对张无忌也有好感,但峨嵋派掌门灭绝师太逼她事先发过毒誓,不能真的和张无忌相好,只能利用他的关系去偷盗屠龙刀并杀害金毛狮王谢逊。如果他们两个真的结婚,那么,小说情节的全局就会受到破坏,故事就得换个样子发展,所以,这是不大好收拾、有点危险的一招。金庸却还是用了,他敢于安排张无忌与周芷若张灯结彩,举行婚礼。然后作者又安排赵敏出场,拿出被囚禁的谢逊的一把头发,终于把婚礼给冲了,没有真正让周芷若和张无忌成婚,知情的读者还是为作者捏一把汗的。但正因为安排了婚礼而没结成婚,小说故事情节就急转直下,问题暴露得快,解决得也快。小说很快就进入高潮。
  《笑傲江湖》中安排定选师太临终前委托令狐冲当恒山派女尼的掌门人,更是随笔。这种安排虽然可以显示令狐冲为人正派,受到恒山派上下一致的信赖和爱戴,却也一定会招惹江湖上许多人的议论并且引发种种是非和波折。嵩山派的使者乐厚就说:“恒山一派,一向由出家的女尼执掌门户。令狐冲身为男子,岂可坏了恒山派数百年来的规矩?”⑤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必须让令狐冲当恒山派的掌门人,因为如果他不当一派的掌门人,没有他的参与,则日后嵩山会议上五岳各派合并时所引发的许多纠葛和斗争,就不好写了,至少不能写得那么有声有色了;连后来任我行要求令狐冲率领恒山派加入日月神教,并且任命他当副教主,令狐冲却公然当场拒绝,以致任我行立即宣布一个月内上恒山杀个鸡犬不留,这些故事情节都变得不好发生和发展了。作者明知这样写很冒风险,却又不得不这样写。好在作者煞费苦心,作出周密安排:让令狐冲采取善后补救措施,在恒山上吸收了不成和尚师徒及其他僧俗人众,另居通无谷的“恒山别院”,规定他们不得到尼姑住的见性峰上来,等等。经过这样处理,总算大体上也还近乎情理,说得过去。
  此外,像《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与杨过结婚前被尹志平奸污,也都是一种随笔,这就埋伏下以后她和杨过长达十几年的分手,把一出动人的纯情故事推向极致。
  当然,水涨船高,险笔的运用,反过来也要求作者把高潮写得更好。《倚天屠龙记》正是这样。金庸让武当派的张翠山与明教(被目为魔教)的殷素素由恋爱而结合,把两个有仇隙的教派成员拉扯到一起,这自然又是一种随笔。果不其然,它带来了情节发展的突然转折并形成了小说的一次高潮。当这对夫妇带着五岁的孩子张无忌从海外归来时,武当山上一时喜气洋洋。但不久,妻子殷素素当年伤过三师兄俞岱岩的真相一旦大白,张翠山立即惭愧无地,痛不欲生,不得不向师父和同门师兄弟告罪之后当场自杀。妻子殷素素见丈夫死去,随即也拔刀相殉。一派团聚的喜庆气氛,瞬间就成了尸首横陈的惨酷情景。这一场面壮烈之极,既突出了武当七侠谊同手足,也显示了张殷之间伉俪情深,写得可谓笔墨淋漓,感人至深。不用险笔,高潮到来时的这番动人效果是难以设想的。
  总之,关键时刻用点险笔,这是金庸小说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写法。
五曰出人意外,在人意中
  金庸小说在情节上一个最大长处或最根本的特点,是“出人意外”而又“在人意中”,既大胆新奇,又在情在理。小说情节不管多么曲折离奇、古怪荒诞,都必须符合它自己的情理,这样读起来才使人有兴趣,不反感。《西游记》写孙悟空七十二变,本领很大,但也只能按自己的情理来变化。他和二郎神斗法,斗不过了,变成一座庙,让尾巴变做一根旗杆,竖在庙后边,这下就露出了破绽,被二郎神识破。这是《西游记》很成功的一笔。我们不能责备吴承恩:你写的孙悟空既然本领那么大,难道就不能把尾巴藏起来!因为那样的要求违背了情理。连西方的一些现代派作品也是这样。卡夫卡的小说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在于作者想象出有人睡了一觉醒来变成一只大甲虫,而在于他写出了这个人变成甲虫以后所遇到的种种极其痛苦、极其可怕、简直难以想象却又合情合理的经历:他想翻个身,却怎么也翻不过来,周围的父母、亲人、朋友都害怕和他接近,把他抛弃了。他有苦无法表达,无处倾诉,达到绝望的程度。卡夫卡深刻地写出了这种痛苦的境遇,才使人非常震动。所以,小说不怕情节荒诞离奇,而怕缺少情理。
  金庸小说的好处,在于不但想象构思出许多大胆、离奇、曲折的情节,而且使这些情节比较合乎清理,看来很有根据,让丰富的想象和尽可能完满的情理结合起来。他的情节既是“出人意料”的,仔细一想,却又“在人意中”。《天龙八部》里,那个最没有王霸之心的段誉最后却做了皇帝,最没有男女之欲的虚竹和尚却做了快乐之极的西夏驸马,最怀着民族之恨的萧峰却为平息辽未干戈而“杀身成仁”,最想当皇帝的慕容复最后却发了疯只能对着几个孩子南面称孤。这些我们事先料想得到吗?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想到。然而仔细一想,它们都非常合乎情理。《笑做江湖》里人称“君子剑”的华山派掌门太岳不群,竟干了那么些伤天害理的事,伪君子比真小人还可怕,仿佛很出人意外。但回头一想,实在也不奇怪,许多坏事他早就做了,只是比较隐蔽而已。对林家《辟邪剑谱》,他早就垂涎三尺,几乎眼青城派同时派人到福州下手。他趁令狐冲重伤昏迷之际偷走剑谱,反过来却诬陷令狐冲,将令狐冲从华山派中开除。手段之卑鄙阴狠,令人发指。在将五岳剑派合并为一派这件事上,他一开始就和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站在一起;最初读者以为他只是屈服于左冷掸的压力,实际上他比左冷禅有着更大的野心,甚至连反对合并的定逸师太等人都是他暗害的。所以,岳不群的真实面目最后显露出来,既令人震动,又使人信服。再有,《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练功练到最后竟然一切都颠倒过来,倒立着用手走路,内气逆转运行,神智错乱,面对着自己的影子却害怕之极,大叫“别追我,别追我!”这样的结局非常独特,谁能料想得到!然而回味过来以后,又会觉得欧阳锋落到如此下场,很合情理,因为他太急于在武林称王称霸,不择手段地按颠倒了的《九阴真经》练功,终于走火火魔,不久于人世。金庸小说的许多情节,就是这样既曲折离奇,出人意料,又入情入理,在人意中。
  当然,并不是说金庸已做到完美无缺。书里有的情节,也露出明显破绽。如《射雕英雄传》写郭靖为医治王处一的毒伤而到赵王府去偷药,抓住了简管家,扭断了他的右臂,让他找完颜康去要药,这位简管家居然很老实,在赵王府豢养的一大堆武功大师(那是他最好的保护伞)面前不叫不嚷,反而在离开他们之后,当郭靖拿到药时才叫“有贼”,岂不太不近情理了吗?恐怕这样写的唯一目的,是要让郭靖得到机会,喝梁子翁长期用人参喂养的那条毒蛇的血。又如《碧血剑》写袁崇焕遭难三周年忌辰,李自成派了刘芳亮。田见秀千里迢迢到广东东莞县去联络袁崇焕的旧部。这也是一件于情理不合的事。袁崇焕遭难三周年,乃是崇祯六年,那时李自成还是高迎祥部下的小脚色(他于崇祯四年才投奔高迎祥),他怎么能派刘芳亮、田见秀到广东去联络(而且田、刘二人那时也还没有投到李自成手下),李自成是直到崇份九年原闯王高迎祥被官军杀害后才被推为闯王的。显然,在这类具体情节上,小说还有缺点。
  但这些毕竟是个别的破绽。总体说来,金庸小说情节紧张,热闹,曲折,合理,大开大合,针脚绵密,因而异常精彩。这是金庸小说的一大成就,也是其他武侠小说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注释:
  ①《侠客行》,香港明河社1992年9月第10版第658页。又,本文所引金庸小说的文字均据此种版本。
  ②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原载《明报月刊》1981年10月号,收入《绝品》一书,台边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7月出版。
  ③王力行:《新辟文学一户片》,收入《诸子百家看金庸》(伍),`!3,0`、E7E远流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④见《天龙八部》书末所附美籍华人教授陈世骧日致金庸信。
  ⑤《天龙八部》第2册第475页。
  ⑥《笑傲江湖》第3册第1211页。
  年间断续写成,1996年4月整理誊抄。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理想大四级同学(菠菜一段)
还需要 19606 积分才能升级
给他人留面子的境界
  在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石破天练成了金乌刀法,武功高强。女友阿绣怕他误伤他人,多结仇家,于是对石破天说:“武林人士大都甚是好名。一个成名人物如败在你的手下,他往往比死还要难过。因此比武较量之时,最好给人留有余地。
  如果你已经胜了,不妨退后两步,再收回兵刃,就算旁边有人瞧着,也不知谁胜谁败。给敌人留了面子,就少结了冤家。
  要是你再说上一两句场面话,比如说,‘阁下剑法精妙,在下佩服得紧。今日难分胜败,就此罢手,大家交个朋友如何?’这么一来,对方知道你故意容让,却又不伤他面子,多半便会和你做朋友了。”石破天按照阿绣教的方法去做,在与白万剑的比斗中,既胜了比武,又令白万剑心服口服。
  石破天虽然比武赢了,但他能按照阿绣教的方法,在话语中抬高对方,对方自然会明白他的好意,和他交朋友。说话给别人留面子,石破天这可算是第一重境界:让在场的其他人看不出来,给对方留了面子。现实生活中,与人竞争,理当争胜,但胜不骄,要有风度,不能伤了对方的面子。
  赢了对方,说两句低姿态的话,称赞一下对方的水平和能力,在其他人面前抬高一下对方,给对方留足面子,往往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说话应该给别人留面子,可怎么说才能留得巧、留得妙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你说的话让别人有面子,自己也会更受欢迎。
积分60394&理想币50138 个&彩币15 个&共享币272 个&注册时间&
快速回复主题
禁用 URL 识别
使用个人签名
接收新回复邮件通知
发帖请务遵守本站的相关规则,所有发表(包括转发)政治、色情非法信息者本站将实时提供发贴者个人信息给公安局,追究责任,特此申明!
具体规则请参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发表帖子[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理想论坛上的网友发表的帖子纯属个人意见,理想论坛不负任何责任!广告赞助商内容与本站无关!
理想论坛值班电话[9:30~18:30]: &#6 5518-1  &#6 5518-2(广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