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塑料布有两层塑料布能否用蜜蜂授粉

大棚里的秘密千百万蜜蜂授粉忙有它们才有草莓 养蜂人的困惑 林场少了农药多了 蜜蜂生存受威胁
作者:郭尧摄
  草莓一年三季开花结果全靠蜜蜂授粉完成□本报记者 柏凌君 曹莫  寒冬时节,草莓上市,香甜可口。草莓大棚里,则一片忙碌,除了种植户外,大棚里飞来飞去的蜜蜂也在忙着授粉。据悉,这些蜜蜂有来自南部山区的,也有来自董家镇、唐王镇、临港街办和遥墙街办等平原地区以及外地的。“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增加,养蜂出租用作草莓授粉的生意也越来越大,有的区域养蜂数量增加了2倍。”不少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大棚里的秘密室外零下5℃怕冷的蜜蜂翩翩起舞  一垄垄绿叶白花的草莓地里,一颗颗又红又大的草莓“潜伏”着,一只只蜜蜂在“嗡嗡”飞舞……近日,在零下5℃的寒冬里,记者来到位于历城二中往北900米左右的历城区董家供销社爱农草莓示范园。  这么冷的天,咋还有蜜蜂呢?爱农草莓示范园负责人张可利说,对于草莓来说,蜜蜂可是至关重要的。草莓大棚是相对封闭的,缺少风等因素,这就给草莓授粉带来了阻碍,不能授粉,就很难结出好果子来。当然,在寒冷的冬天,蜜蜂一般是很难生存的,好在大棚里温度比较高,所以蜜蜂能够进行“反季节工作”。勤劳蜜蜂忙授粉1分钟“沾”16朵花  张可利介绍,每株草莓大约可以开三次花,第一次在9月底至10月中旬,这时就需要蜜蜂授粉,第二次约在1月左右,第三次在3月左右,“直到四五月份,大棚才能离开蜜蜂”。授粉不好,不仅影响草莓的产量,还会影响草莓的卖相,容易出现畸形果。不过他也坦言,大棚里的一只蜜蜂1分钟可以“沾”16朵花。  他说,如果没有蜜蜂,就只能靠人工了。比如用扇子扇,或人在大棚里来回跑,由此产生风的流动,进行人工授粉。这是难以想象的。蜜蜂中的“战斗蜂”个头大腿粗壮,晚睡又早起  在爱农草莓示范园,记者发现草莓地里的蜜蜂个头看起来比普通蜜蜂大一倍,腿很粗壮,圆圆胖胖的。“这是我们新引进的蜜蜂品种——— 荷兰熊蜂,非常能干。”张可利介绍,一般来说,只要温度达到8℃左右,它们就能工作,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上午8点半至下午五六点,而普通的蜜蜂要达到16℃才能出巢。熊蜂1分钟可以“沾”16朵花,而且在花上可以完成360°旋转授粉,与普通蜜蜂相比,工作效率非常高。因此,一箱70多只熊蜂,就能解决一亩三分地的授粉问题,且授粉均匀,这样草莓的产量能到6000斤,质量也会更好。  比较起来普通蜜蜂就“逊色”一些。受温度限制,它们每天会“晚起早睡”——— 上午9点半工作,下午4点收工。一分钟能沾3-5朵花,所以一亩地大约得需要4000只蜜蜂。进口熊蜂价格高一箱只有70只,能卖400元  董家镇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馥羽说,荷兰熊蜂是从国外进口的,专门有公司来出售。价格也要高一些,一箱零售价在400元左右,多的话会便宜一些。而普通蜜蜂多来源于本地或周边地区,主要是出租,一箱4000只,价格280元-300元。一般到四五月份,养蜂人还会回收,但那时活着的蜜蜂也就两三成。  蜜蜂在大棚工作期间,谁来看护喂养?杨馥羽说这主要由双方协商。当然,由养蜂户定期看护的话,蜜蜂的成活率会高一些。一些养蜂户称,如果草莓种植户看护得不好,蜜蜂死亡率太高,下一年可能就不会再租给他了。“熊蜂是这两年才兴起的,因价格等因素,大部分草莓大棚还是以租普通蜜蜂为主。”他说,合作社共有180多个草莓大棚,也都是在用蜜蜂为草莓授粉。干活多寿命短只活30天,出大棚就会死  冬季出租蜜蜂的养蜂户通常会留下一部分蜜蜂保存在蜂箱里,这时它们会处于一种“半冬眠”状态,即冬眠的同时间歇性醒来进食、储粮等。如果离开蜂箱,在冬季寒冷的环境里,它们很快就会冻死。  到了第二年三四月份,就到了蜜蜂的“春繁”期。五一前后,漫山遍野的花开放后,蜜蜂就开始采蜜了,这也是它们被人们了解最多的一项“工作”。  7月各种花开败后,蜜源就基本没有了,这时蜂农会开始进行过冬蜂的培育,人工培育蜂王。进入冬季后,部分蜜蜂又开始了授粉的工作,循环往复。大棚里的蜜蜂很辛苦,一只蜜蜂的平均寿命在30天-45天,采蜜期最短为28天。养蜂人的生意经产6000斤草莓至少需蜜蜂4000只  草莓大棚里租的蜜蜂是从哪里来的?张可利介绍,有来自南部山区的,也有来自董家镇、唐王镇、临港街办和遥墙街办等平原地区的。  在距示范基地七八里地的临港街办西折腰柳树村,记者见到了65岁的养蜂户徐文明,他养蜜蜂30多年了。他家的蜜蜂这个时节大部分都已租给了张而、谢家屯、山前村等地的草莓大棚,只留下几箱用于来年繁殖。  徐文明家的蜜蜂箱高度不到30厘米,长宽分别有四五十厘米。蜜蜂箱用旧棉袄、旧雨衣、塑料布等层层包裹。他说:“蜜蜂怕冷,如果不采取保温措施,在外面很快就会冻死。”他一层层打开蜂箱外面的“保温层”,抽出一个爬满蜜蜂的木框,他说这叫“一脾”,上面能有上千只蜜蜂,为了取暖它们都挤在一团。一般出租的,一箱里有4“脾”。他说,“今年我养了90多箱,九成以上都租给草莓大棚授粉了。每箱按4脾算,租金在280到300元左右。”由于蜜蜂在大棚授粉损耗很大,来年惊蛰前后回收时,顶多能收回三分之一。  临港街办桥头村的焦玉福从事养蜂行业也已20多年。他说,最早养蜂只是酿蜜、产浆等,并没有出租授粉这项“业务”,是1998年前后才有的,主要得益于当地草莓业的带动。“平原地区比南部山区蜜源少,以前方圆10公里内也就有三四家养蜂,现在草莓种植热起来,才有了授粉这一项,同一范围内能有近10家养蜂户,数量增加了2倍。”  历城区蔬菜局相关人士表示,粗略统计,区里草莓大棚有两万多个,大约1.5万亩,主要集中在董家、唐王、临港、郭店。全都需要蜜蜂授粉。业内人士据此粗略推算,按一亩地需要4000只蜜蜂来算,1.5万亩地,在草莓季节里,大约需要6000万只蜜蜂,一亩地草莓的产量能到6000斤。业内的估算南山蜜蜂最多可达4亿只  接受采访时,山东省蜂业协会理事、花神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继贵说,他们的合作社聚集了大批西营、柳埠、仲宫,甚至泰安、莱芜等地的蜂农。他对南部山区养蜂情况也比较了解。“南部山区共有近200户,其中包括合作社内本地的养蜂户,一年能养蜂近万‘生产群’。”他介绍,所谓一个“生产群”就是一个养蜂的高箱,一个高箱最多能有3至5万只蜜蜂,平时也有五六千只。这么算起来,南山蜜蜂量最多时可达4亿只。  他说,南部山区蜜源较好,野生槐花、荆条、藕池白菜花、板栗花、上罗伽苹果花等蜜源丰富,是吸引蜂农的主要原因。不过,这里的养蜂户主要以生产蜂产品为主,租蜂授粉所占比例并不多。“合作社内每年约有300箱蜜蜂出租,其余散户出租的加起来也有300箱左右,按每箱4脾4000只来算,每年飞进历城草莓大棚的有240余万只,占当季南部山区蜜蜂总量的5%左右。”他说,给草莓授粉对蜜蜂的消耗较大,几乎等于“卖”蜜蜂,收回的只有两三成。而给西瓜等果蔬授粉对蜜蜂的消耗较小,回收后对蜂农影响较小。【你知道吗】没有蜜蜂的世界会怎样  蜜蜂个头矮小、行动敏捷,像个精灵一样飞舞在我们身边,还经常被人当作勤劳的象征。  世界上如果没有蜜蜂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没有蜜蜂,80%的农作物和85%的林作物可能会大幅减产;如果没有蜜蜂,草莓果实可能会变得个头很小,也不是现在的圆锥形,不知会生长出什么奇形怪状。【发展建议】抱团发展或为明路  历城区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单靠蜂农自身、蜂产品质量等很难保证行业稳定,还需靠大企业技术带动,像西营的蜂蜜项目基地,可以带动周边养蜂户从蜂蜜生产技术、质量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彩石镇、柳埠镇等地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蜂户可成立合作社等形式抱团发展。徐文明老人养蜂30多年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据了解,历城区有近200户蜂农,南部山区占九成以上,该区蜂农数量在整个济南约占一半。2011年,国家农业部发布相关管理办法,山东省推广农业技术项目后,区里开始对本地养蜂业摸底。养蜂业规模大,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问题1后继乏人养蜂人均龄57岁年轻人不愿干  32岁的张健住在唐王镇,去年刚踏入养蜂业,仅1年的经验,他讲起养蜂已头头是道。“我养蜂是缘于个人爱好,现在年轻人基本没有愿意干这行的,我应该算养蜂人里比较年轻的。”  山东省蜂业协会理事、花神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继贵跟张健的观点相似。“养蜂利润少,获取蜂王浆等工序需要细心、耐心和吃苦精神,很多年轻人就不愿意干了。”他说,根据相关统计,全国养蜂员年龄平均为57岁,显然过于“老龄化”了。  其实,养蜂业是迫切需要年轻人参与和继承的。孙继贵说,采集蜂王浆对眼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把蜂王的幼虫从浆框里取出来,俗称“看虫”,上了年纪的人眼神儿不好,就干不了  这活儿。问题2农药污染  打药灭白蛾140万蜜蜂全“中招”  如果说继承人的问题在主观层面上,那农药“误伤”就应属于客观问题,这也是最令养蜂户头疼的问题之一。  临港街办桥头村的蜂农焦玉福今年就吃了不少农药的亏。“5月左右,农业部门在当地用飞机喷洒灭白蛾的药,没有提前下通知,我当时留了三四十箱蜜蜂准备让它们繁殖采蜜,结果全毒死了。”那次损失的蜜蜂按每箱 3至5万只计算,总共有140余万只。焦玉福之前多年留存的种苗全都“中招”了,他只能花1万余元买了20箱蜜蜂重新养殖。  无独有偶,南部山区养蜂户也经历过类似遭遇。“我放蜂的地方板栗、核桃较多,农业部门为了给果蔬杀虫,喷洒了农药,连蜜蜂一块儿灭了。”孙继贵说,七八天时间,120箱蜜蜂中有40%被农药灭杀了,损失了3万余元。  不少蜂农表示,以后喷洒农药可否提前  通知,给相关农户留出准备的时间,  采取腾挪场地等应对措施。问题3蜜源减少  两林场消失“带走”槐树六七百亩  养蜂户面临的另一大客观问题就是蜜源减少,尤其是在平原地区。  焦玉福说,他所在的桥头村以北,10多年前有片林场,有三四百亩槐树,后因工业企业发展,林场被侵占。“东边曾经还有一片林场,也有300多亩槐树,后来也没了。槐花是最好的蜜源之一,没有了这些槐树,当地的养蜂业行情就更不好了。”  据了解,我国北方的蜜源植物主要有刺槐、荆条、枣树等。由于刺槐经济价值不高,很多农民砍伐掉刺槐,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树、桐树或柏树,导致蜜源植物相对减少。  历城区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南部山区为了种树,将很多荆条砍伐掉,又减少了一部分蜜源植物,对蜂农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txt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txt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
上传日期: 18:41:1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塑料大棚蜜蜂授粉 txt
关注微信公众号草莓大棚蜜蜂授粉蜂群管理技术 来源:《中国科技推广》.-2005,(5).-31 作者:董立忠
&&&&&&&&&&&&&&&&&&&&&&&&&&&&&&&&&&&&&&&&&&&&&&&&大棚蜜蜂授粉蜂群管理
&&&&近年来,大棚草莓面积日益扩大,棚内蜂群授粉和蜂群技术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棚内温差大,湿度大,蜂群在棚内授粉时间长,到了中后期往往使蜂群严重削弱,所剩无几。本人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大棚授粉蜂群的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现介绍供大家参考。
&&&&1)保留充足的适龄蜂数量。根据授粉面积和用户要求需蜂群和蜂数保证出生理旺盛的青年蜂,在当地条件下9月上旬扣王,使一大批幼蜂出房后保持生理旺盛,采集能力好,有利于蜂群有效工作期的延长。
&&&&2)早喂。蜂群在大棚内授粉大都是在冬季和早春,棚内面积一般在0.5-1.0亩,这个面积内的花朵分泌的蜜和粉远远满足不了所在蜂群的生活需求,如果在棚内经常饲喂蜂群不仅要损失大量蜜蜂,而蜜蜂的体质也很快衰弱,影响寿命的延长。大量蜂等不到花期结束,就损失掉。饲料不足,温差大,不能使后继蜂继续补充。因此,必须提前喂足饲料。冬季在大棚内尽量不喂。
&&&&3)前期扣王,中期放王。在一般情况下,草莓棚扣棚前期花量较少,而栽培草莓的农户大都想早期搬进蜂群,以便得到早期的优质果。根据蜂群的发展规律:蜂王开始产卵后,蜂群开始进入时期,工蜂采集活跃,出勤率高。这样前期花量少时扣王,限制蜂王产卵,可以有效地制约蜂群的出勤和活动,有利于保持和延长大量工蜂的寿命。少量蜂出勤活动足以使前期有限的花得到充足的授粉。中期以后开花进入盛期,放王产卵,可以调动较多蜜蜂出勤,从而也达到了充分授粉的目的,也使蜂群得以发展。我的做法是一般蜂群入棚前扣王,入棚后一个月左右放王。
&&&&4)严格注意棚内施药问题。草莓大棚内施药是直接影响到授粉蜂群安全与否的大问题,严禁使用剧毒,不管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必须绝对保证蜂群安全,不能用残效期过长的药,用药后尽快放风,确保安全后再搬入蜂群。
&&&&5)尽量做到棚内空气流畅,有利于蜂群的气体交换。蜜蜂大棚授粉
村民增产增收(1/3)
图片购买热线:010-
日,在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下郭村,村民们在利用蜜蜂帮助反季节西红柿授粉。&&&&据介绍,反季节西红柿大棚养蜜蜂,并不是为了产蜜,而是请蜜蜂帮忙给西红柿授粉。一个大棚里放养一箱蜜蜂,利用蜜蜂授粉,简单、生态、环保,既节省了人工费,又提高了西红柿产量和品质,促进了村民增收。
&&&&下郭村丙玉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丙玉说起让蜜蜂“打工”的事儿滔滔不绝道:“这些小蜜蜂不偷懒,授粉的活儿全靠它们,既省工省力,又生态防病……。”据张丙玉介绍,这些蜜蜂学名壁蜂,是他专门以一箱450元的价格从外地买来的,用这种壁蜂授粉,坐果率要比人工授粉提高1倍,产量能提高20%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棚塑料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