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面相港澳台全国招收艺术生大学的大学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17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9城市
<font COLOR="#FF—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9城市
一、单项选择题1.(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近年来,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
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
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
【解析】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这是由于北京市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市区人口密集,现有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这也与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有关,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商业区范围增大,导致市区住宅逐步向郊区转移,住宅郊区化使得人们之间距离增大,城市社会各阶层联系会减弱,故选D。
2.(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解析】城市绿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绿地对城市,绿地对城市的气温也有调节作用,使得城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小,绿地有利于增加城市的湿度,酸雨是由于大气中酸性气体增多引起的,绿地不能完全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城市地区日照时间的长短与绿地无关。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
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D.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解析】在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中,如果利用省道、国道为主干道,会造成交通更加拥挤,污染加重。如果不切实际地拓宽路面、增加路面,势必会造成占用大量的土地,带来各种浪费。环形放射式道路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下的产物,中等城市则无需优先构建。因此,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关于我国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表现为城市面积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
B.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C.陆路交通的发展导致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衰落
D.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的选址与拓展方向
【答案】BC
【解析】城市化有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由于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5.(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解析】结合选项各城市起源分析判断,可用排除法。宗教圣地有拉萨、耶路撒冷、麦加,排除 C 选项。矿产地有攀枝花、阿伯丁,排除 D
项,政治中心为华盛顿,故 A
项正确。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A.&#9313;&#9314;&#9315;&&&&&
B.&#9312;&#9316;&#9317;&&&&&&&
C.&#9312;&#9314;&#9316;&&&&&&&&&&&&&
D.&#9313;&#9315;&#9317;
【解析】从图中居民建筑形态来看,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广东开开平民、福建客家民居和北京民居。(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市中心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不断减小,而乙城市则不断增大;两城市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降低变化相同;2000年甲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几达4000人/KM2
;从图中可见乙城市的服务半径只有15KM,而甲城市达到60多千米。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9312;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9313;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9314;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9315;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9312;&#9313;  & B.&#9313;&#9314;   &
C.&#9312;&#9315;  && D.&#9314;&#9315;
【考情快报】本题主要考查图像信息的提前分析能力及城市功能区相关内容。由图示可知,甲城市商务楼最高处并不位于M处,因此不能判断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乙城市规模较小,Q处人口密度并不突出,也不能判断Q处为卫星城。
9.(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中&#9312;&#9313;&#9314;&#9315;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作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石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解析】城市功能分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大楼的高层适合做办公室而非电影院A(人口流动多),B零售店(人多,商品运输量大,适宜在低层),D批发市场(商品运输量大,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域空间广阔之地),所以选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10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8~20题。
10.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解析】本题具体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图中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由20KM处人口密度的变化可看出,a图人口密度最小,b图人口密度最大,c、d图人口密度位于中间,可判断B项正确。
11.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解析】只有在上题正确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本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市中心人口又密到稀,不断外迁,正是逆城市化的体现。12.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解析】距离市中心8KM处,人口密度最大,应为住宅区。
〖借题发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所以地租最高,故市中心及其附近地区为商业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中间区位一边为商业区,一边为工业区,即方便工人上下班,又可接近市场,所以为住宅区。
1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解析】结合城市化发展的表现及标志分析判断。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为城市化表现之一,而其余 A、C、D 选项不是城市化发展必然结果,故 B
选项正确。14.(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A.成片住宅区&&&&&&&&&&&&&&&&&&&&&&&&
B.中心商业区
C.大型绿地区&&&&&&&&&&&&&&&&&&&&&&&&
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解析】在城市职能分区市中心(中心商业区)地价最高,由中心向外地价降低,中心区交通通达度好,又接近最大消费人群,故往往成为商业区。故选项
正确。15.(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受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等因素制约。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的现代化,大批劳动力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大,但目前迁移已变慢或停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由于政治的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水平较低。故选项
正确。16.(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城市中,按工矿城、农林城、旅游城顺序排列的一组专业性城市是(  )
A.徐州—郑州—杭州&&&&&&&&&&&&&&&
B.长春—伊春—宜春
C.鞍山—舟山—黄山&&&&&&&&&&&&&&&
D.金昌—南昌—西昌
【解析】17.(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京皖蒙卷(旧课程))能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和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使用私人汽车&&&&&&&&&&&&&&&&&&&&&&&&&&&
B.提高交通费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限制使用非机动车
【解析】1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上海市新建占地面积4.4万余平方米的太平桥绿地。它的作用主要是(不定项选择)(  )
A.为市政建设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D.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答案】BCD
【解析】19.(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改善城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不定项选择题)(  )
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B.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C.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答案】CD
【解析】首先明确城市大气污染的种类: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污染等。而推广无氟空调、冰箱,减少氯氟烃的排放,保护臭氧层与题干“城区”不符,因为臭氧层空洞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变分散供暖为集中供暖可减少废气排放量。故正确选项为
C、D。20.(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题)(  )
A.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
B.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
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D.城市化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答案】A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内容,试题难度不大。城市化的标志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故判断一地的城市化进程必定与非农业人口比重上升有关。
21.(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与发达国家相比,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低
B.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C.特大城市数量多
D.城市群分布广
【答案】AC
22.(上海市普通高校2010届高三春季招生综合能力测试,1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世纪(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
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
【答案】D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5-26题。23.(2009年高考安徽卷)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答案】C
【解析】和1970年相比,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常住人口(夜间)密度大幅度降低,说明中心商务区的从业人员主要不是“住”在市中心,“直接”反映了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分离。本题的关键是“直接反映”,而不是“综合反映”。由于这里主要研究中心商务区从业人员人流的情况,关于工业区的一些表述就是不符合要求的。
24.(2009年高考安徽卷)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实现中心商务区和住宅区分离的前提。图中的年代变化,也说明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时俱进,城市越来越适合“人居”了。
图2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1—42题。
25.(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解析】该题注意看懂图,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表示不同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图中可知,年乡村人口转移一部分到郊区,但不是全部;2040年郊区人口比例比重超过乡村,即郊区人口也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乡村人口比例比重约占20%,不是3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与2000年相等,但由于总人口数变化了,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于2000年不相等。
26.(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解析】城市化水平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根据图中提示,即中心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则从图中可知,2010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0%,即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即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的标志。(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27.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28.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解析】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题。
29.图l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解析】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中白色区域就是北京、天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轮廓,即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30.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 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解析】此题考查全球各国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些纬度高的国家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则要求使得高纬度国家没有出现极昼现象,即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结合选项,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满足条件。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31.这种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B.提高了商品制造业的比重
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
D.调整了商业区的空间布局【答案】A
【解析】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与中心商务区形成条件不符,扩大天津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与提高商品制造业的比重的无关。
3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解析】由“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城市化水平(%)
33.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到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为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34.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解析】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1回答1-2题。
&&&&&&&&&&&&&&&&&&&&&&&&&&&&&&&&&&&&&&&&&&&&
35.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解析:符合国家标准的用地应该大于国际标准最小值小雨国家标准最大值。36.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要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需要一定的交通条件支持,从图中信息看,该城市的交通用地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因而,答案选C。
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37.(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9312;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9313;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9314;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9315;城市规模扩大
&#9312;&#9313;&&&&&&&
&#9312;&#9314;&&&&&&&&&&
C.&#9313;&#9315;&&&&
D. &#9314;&#9315;
【解析】读图可知,远郊区2000年与2007年地价差别较小,升值幅度较小;2007年地价线均高于2000年地价曲线;地价的上涨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
38.(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9312;蔬菜种植基地&&&
&#9313;高新技术开发区&
&#9314;大学城&&&
&#9315;美术馆
A.&#9312;&#9313;&&& B.
&#9313;&#9314;&&& C.
&#9314;&#9315;&&& D.
&#9312;&#9315;
【解析】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会通过地价反映出来。读图3,完成6—7题。
39.(2009年高考浙江卷)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 D.不宜引进该企业
【答案】D&&
【解析】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应该布局在河流的下游,甲甲、乙两城区的下游,减少对甲、乙居民区的污染。
&40.(2009年高考浙江卷)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 A.&#9312;处和&#9316;处
& B.&#9312;处和&#9314;处
& C.&#9313;处和&#9316;处
& D.&#9314;处和&#9315;处
【解析】住宅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上游,且距主要交通线要有适当距离以减少噪音污染,故选&#9312;处;而CBD应选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是其区位原则;住宅区选择环境清洁、进出方便的地带。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图5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气温图,读图,回答10、11题。4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时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一般地,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与地表高低起伏应该是负相关关系,显然选项A错误。既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那么该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变化都应该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不应该高低不一,显然选项B是错误的。有1982年到2004年的该市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市7月均温最低地区几乎没有变化,这只能说明这两个地区是河流,或者说是城市绿地,显然选项C正确。城市因看密集、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的尾气排放量大、以及家庭炉灶等生活废气的排放等原因导致市区的气温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风由高空吹向市郊,而近地面风则由市郊吹向市区,显然选项D错误。
4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增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很容易发现城市7月均温较高地区的范围在扩大,,这说明城市建筑物占地面积在增加,显然选项A正确。由于城市建筑物密度增大,城市南北部道路密度也会更加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会更趋向合理,商业中心会增加,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显然其他选择枝都是错误的。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43.可知该市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解析】观察图中箭头和读取数据,估算出净迁入或迁出的人口数量.选D.44.可推测该市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本题反映的应是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而不是"郊区城市化"现象.后者指郊区的人口城市化和郊区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人口不会大规模向城市外迁移出现"空心化".选C.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l3~l4题。
45.曲线&#9312;、&#9313;、&#9314;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功能分区的变化和特点。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46.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9312;、&#9313;、&#9314;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47.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9312;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9313;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9314;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9315;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9312;&#9313;&#9314;&&&
B.&#9313;&#9314;&#9315;&&& C.&#9312;&#9313;&#9315;
D.&#9312;&#9314;&#9315;
【解析】巴西利亚为巴西新建首都,为政治职能,不可能有多个工业区。48.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解析】大连为为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49.由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解析】以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为情景,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等知识及读图析图能力。引导考生关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40%多一点,线段MN中的N点城市化水平达50%,故选项A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左右,故选项B错;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阶段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较高,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50.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解析】我国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以青壮劳动力为主,使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故选项A错误;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城市化速度也快于西部,故选项B错误;大城市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工业和人口迁入周围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发展迅速,故选项C正确;大城市向乡村回流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故选项D错误。
误区点析:第3题,对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记忆不清容易错选区A。(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3,完成第8题。
&&&&&&&&&&&&&&&&&&&&&&&&&&&&&
&图3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
51.图中表示住宅区的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9312;和&#9313;&&&B.&#9312;和&#9315;&&&C.&#9313;和&#9314;&&&D.&#9314;和&#9315;&&&&&&&&&&&&&&&&&&&&&&&&&&&&&&
【解析】本题以一幅原创的、贴近生活的“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为素材,巧妙地考查了考查获取图中信息,调动生活体验和“城市功能分区”这一主干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首先从题干中获取该城市有哪些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和文化区。其次,根据生活体验把这四个功能区与“一日停车率变化图”建立联系:住宅区的停车率一般是白天(上班时间等)低,晚上高;而商业区的停车率与住宅区相反。由此排除A、B、D选项。正确选项是C。
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4,完成8—9题。
52.(2009年高考浙江卷)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解析】由图可知城市化进入了高级阶段。大都市圈建成由都城区和几个独立都市圈组成的联合大都市圈。承担都市圈交通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都市圈内庞大的轨道交通网络。
53.(2009年高考浙江卷)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 D.乡村一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解析】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等城乡统一规划,节约成本,减少投资,加速建设进程。
【考点定位】&#9312;城市化的进程;&#9313;城市化的表现;(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17~18题。
54.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B.交通通达度提高&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城市规模缩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1989年的地价分布规律是由市中心向郊区呈递减趋势,但2009年在郊区形成一个地租次高峰,所以影响这种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55.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在郊区但形成了一个地租次高峰,故可判断甲地交通便利,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且高新技术开发区付租能力强。
&(2009年高考重庆卷)图4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56.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解析】解析:A选项中“临近铁路”不能算优点,因为临近铁路噪音较大;B选项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带,环境好但建筑工程量较大;C选项工业区靠近水源不是优点,可能会造成水源污染。D选项工业区地势平坦便于建设且工业区位于主导风下风向居民区污染小。
【考点定位】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57.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解析】本题比较基础。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类似如停车场、日用品仓库等人口密度较小的部门。题目中的幼儿园和医院显然不宜在防护带内。所以选择A。
【考点定位】城市规划(2007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读图l,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2题。
58.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本组题以十分简洁的四条“年份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坐标图中的有用信息,调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这一重要地理基础知识来具体分析中国和美国城市化的相关问题。首先抓住题干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获取有用信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回归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这一地理特点。再与坐标图中的有用信息结合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丁。
59.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解析】首先抓住题干中的“美国”,并获取有用信息:美国是发达国家,回归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再与我国(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选项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图2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7—9题。
60.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东&&&&&&&&&&
南&&&&&&&&&&
西&&&&&&&&&&
【解析】城市南部的等时线最为稀疏,在相同时间内较其他方向行驶的距离远,车速当然最快。61.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
【解析】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分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类,因此丙是住宅区,正确答案只能在A、C中选择。乙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具有市场优势,因此属于商业用地。
62.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钢铁厂&&&&&&&&&&&&&&&&&&
印染厂&&&&&&&&&&&&
化肥厂&&&&&&&&&&&&&&&&&&
【解析】钢铁厂的主导污染为大气污染,图中的厂址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华北地区冬季西北风的上风向,对城市的污染较重。服装厂的污染很小。化肥厂位于与当地盛行季风相垂直的郊区,对城区的污染较小。印染厂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区的水污染较小。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图4),回答7-8题。&&&&&&&&&&&&&&&&&&&&&&&&&&&&&&&&&&&&&&&&
63.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
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
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图4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西部通往市外的道路数量明显增多,南部和市内的道路网密度也明显增大。该市为我国南方的城市,河网密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道路建设——顺应河流的走向布局道路。因道路网密度增大,该市的道路也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网络。
64.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A.大多沿河流分布
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
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解析】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其判断方位的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依据图中新建小区图例、商业中心图例,考生能较为轻松地作答。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8544;(旧课程))读图3回答6—8题。
图3 1790——2000年某国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
65.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A.大幅提高&&&&&&
B.持续提高&&&&&&&&&&&&&
C.大幅下降&&&&&&&&&&&&&
D.持续下降
【解析】66.该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0%上升为60%大约用了(&&&
A.30年&&&&&&&&&&
B.40年&&&&&&&&&&&&&&&&
C.50年&&&&&&&&&&&&&&&&&&
【解析】67.该国位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
【解析】(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4),完成7—9题。
68.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解析】发达国家(德、日)城市化水平高,人均 GDP
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DP水平低,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水平相互影响程度不同。故正确选项为A。69.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 20世纪 50年代至 80 年代,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即 C
选项正确。70.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解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化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应加快发展。即 B
选项正确。(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旧课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域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10~15题。
7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较为缺乏,对城市发育没有作用。其优越条件主要有:气候温和适宜、河网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答案为
C。72.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解析】该题四个选项都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原因,但其中根本原因应为较成熟的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答案为
A。7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解析】A、B、C 三项主要是西部开发的自身条件及外援支持,重在西部地区发展。D
选项体现了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东部经济发达区支援西部地区的全局目的,即缩小东西部差距,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答案为
D。74.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9312;临近原料地& &#9313;靠近市场&
&#9314;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9315;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9312;&#9313;&#9314;&&&&&&&&
B.&#9313;&#9315;&&&&&&&&&&
C.&#9314;&#9315;&&&&&&&&&&
D.&#9312;&#9314;&#9315;
【解析】集成电路生产厂属电子工业类,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人才及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由此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
C。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8544;、&#8545;、&#8546;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7~9题。
75.(2009年高考福建卷)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解析】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右下角图例可知苏州市有省辖市、县(市、区)、乡(镇)3个城市等级。苏州市服务范围最广。常熟、张家港,太仓是等级相同的中心地,服务范围不可能层层嵌套。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可使苏州的服务范围延伸到对岸的南通,故服务范围扩大。
76.(2009年高考福建卷) 与I、&#8545;走廊相比.&#8546;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与I、&#8545;走廊相比.&#8546;走廊穿过的城市等级低,规模相对较小,因而在市场、科技、工业基础等方面与I、&#8545;走廊相比没有优势,但由于&#8546;走廊靠近长江,发展港口条件好,水运便利,即选B。
77.(2009年高考福建卷) 促进&#8546;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要使&#8546;走廊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该走廊中城市的建设,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而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使它们竞争力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要加大该走廊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该走廊的矿产资源匮乏,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不切实际,即选C。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化和工业化。(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9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
78.与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A.&&&&&&&&&&&&&&&&&&&&&&&&&&&&&&&&&&&&&
&&&&&&&&&&&&&&&&&&&&&&&&&&&&
C.&&&&&&&&&&&&&&&&&&&&&&&&&&&&&&&&&&&&&
【解析】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与沿线经过的地价等级有关,一类等级地价最高,六类等级地价最低,从M到N依次对照地价等级图例可知C项符合。
79.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虽然位于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但由于受铁路影响,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1~13题。
80.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解析】本题图通过城市的空间结构,考查考生阅读图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大型商贸中心”一般位于市中心,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但是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城市的大型商贸中心多海港,说明该城市为港口城市,海洋运输决定商贸中心的布局。
81.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 km
【解析】“开发最充分的区域”意思是指城市内部未开发的地区最少,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km的地区城市用地全部开发完毕。
82.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解析】图中显示从大型商贸中心到城市的外围都有工业区的分布,说明该城市没有形成工业区。柱状图显示了除交通、工业、贫民窟用地外,该城市大部分城市用地为其它建筑,进一步说明住宅区也没有明显分化出来。所以该城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7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83.图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规划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等,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点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的人口增加。
&84.伴随图7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解析】B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地增加。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
(2007年高考宁夏卷文综)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9312;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下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3~4题。
85.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9312;地的服务范围比&#9313;地小&&&&D.&#9313;地的服务功能比&#9312;地齐全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集镇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及解读文字和地图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相关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集镇服务功能的差异。根据题干信息,农历每月内,集市每逢一、四、七在&#9312;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可见,&#9312;地比其余六个集镇等级更高、服务范围更广、服务功能更齐全,由此排除C、D选项。由于每天都有集市,周期不可能是“三天”,由此排除B选项。因此,正确选项是A。
86.&#9312;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9312;地不能每天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正确选项D。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15~16题。
87.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大&D.经济发展水平快
答案:C88.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答案:C(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5—7题。
89.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解析】城镇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需要读图计算:1982年城市人口为20000万人,总人口是城市人口20000+乡村人口8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20%。
90.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解析】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就是90年代后期。91.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解析】年,该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人口有减少的趋势,A、B错。郊区化指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图中没有反应这一过程。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图8为“我国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92.&#9315;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解析】图8中,环城高速、内环线等提示&#9312;所在区域为主城区;河流宽度变化提示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动。图中&#9315;地位于远离城区的远郊,城区河流的下游,故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
93.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9314;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9312;区
【解析】读图可知,该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在变化,但总体来说城市人口总数在不断增长;图中&#9314;商业区不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以它的商业服务等级不是最高的,服务种类也不是最多的;&#9312;位于中心商务区,人口密集,不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区;K滨河带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可以修建开放式公园。
二、双项选择题
94.(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答案】CD
【解析】CBD
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应布置在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市中心,且接近居住区,充分发挥其金融、邮电等机构的服务功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95.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答案】AC
【解析】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9312;曲线洪峰出现最早最高,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9314;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96.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答案】BD
【解析】防治城市内涝,就是加快城市内地表水快速顺利流出城市,结合选项可知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0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答19~20题。
97.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待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答案】AD
【解析】根据图中年干旱旬数等值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自洛阳向南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图中有闭合等值线则说明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98.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9312;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9313;地区干旱程度高于&#9312;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9314;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答案】AD
【解析】&#9312;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处于山地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9313;地区干旱程度高于&#9312;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9313;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因而可知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晌的结果,&#9314;地区等值线分布与河流联系不大。
三、综合题9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30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日开始在图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1)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分)
【答案】(1)临海 (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解析】文综不回避热点,这显然就是,其一显性热点奥运,其二隐性热点改革开放30年纪念,所考查都是基础知识,实际问题大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亦即选择特区的区位:临海 (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100.(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38-44)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改革实验区。
&#9332;武汉城市圈位于____平原,长江与其最大的
支流____在武汉汇合。在城市圈内有两条南
北铁路大动脉,分别是京广线与____线。
&#9333;表l数据显示,农业比重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市。
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是黄石市,该地附近的____
矿资源较为丰富,钢铁等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圈内
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中最普遍的是__________工业,
这与该城市圈位于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有关。
表1& 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产业结构与主要工业部门(2006年)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主要工业部门
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
冶金、服装、食品
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医药
建材、纺织、机械
纺织、机械、建材、运输
纺织、轻工、食品、医药、化工
&#9334;读表2,对黄冈与黄石两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对比评价。
表2& 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统计数据(2006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35;经济地理统计中,通常用E值表示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见表3),并将E值转换为等级值c,以便用图解直观表示不同城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城市经济联系度E与城市经济联系等级值C的转换公式如下:
根据表3中仙桃与武汉的雅,计算两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值C为________,并根据下页图2中的图例,在两市间画出相应的线段。
表3&& 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经济联系度(E)(2006年)
&#9336;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E值与诸要素的数量关系为:
&r为两城市实际最短交通距离。根据这一公式,可知经济联系度与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9337;图2可示:武汉与周围八个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从武汉—孝感一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城市联系等级呈__________的趋势;武汉以外的八个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部三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较弱”与_____,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______。
&#9338;结合本题的图表资料,提出你对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332;汉江(长江中下游);汉江;京九
&#9333;黄冈;铁;纺织;商品棉
&#9334;黄冈的城市发展能力比黄石强,黄石的经济整体水平比黄冈强,黄冈的市场化程度比黄石强
用实线在仙桃和武汉间画出较弱等级连线
武汉城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等级图
&#9336;非农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城市间距离的平方
&#9337;逐渐下降;强;弱
&#9338;为加强武汉城市圈联系、推进相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要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同时,在保持原有第二产业传统工业部门优势外,需要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GDP;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城市产业雷同化,发展互补优势;加强城市间高速道路网的建设,加强城市间的经济交往。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是以武汉为中心,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上,南北铁路干线有京广和京九线
(2)考查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比表格1的主要工业看出纺织业普遍,因为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通过对比表格2中鄂州和黄石的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城市经济整体水平、市场化程度数据即可
(4)注意审题,仔细理解公式。把相关数据代入即可。如:C=KZ=(10/63.2)&13.8=2.18.根据图例用较弱的线连接仙桃和武汉。(5)注重公式中各字母含义,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经济联系度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比。城市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2的图例,从武汉——孝感一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城市联系等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余两空读图例即可
(7)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从交通、经济、优势互补、产业联系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分析即可。
101.(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城乡规划]图18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2分)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 (I)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团块式;P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解析】本题以“某特大城市示意图”所提供的信息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早期城市的区位、城市形态、城市工业布局、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设问简单明了,具有较强的地理性。
早期河流与城市的区位有四种情况,即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河流入海口、干支流汇合处和过河点。我国南方的早期城市大都沿河设城,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河网稠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位于干支流的汇合处,除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水源外,还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形态为集中紧凑式(或团块式),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分区。除了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外,该城市还具有文化教育区,这说明该城市规模较大,级别较高。两座工业卫星城镇的出现,可以分散大城市的职能,缓解大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所带来的土地紧张、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中工业布局的原则是:规模较小,基本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规模较大,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石油化学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应属于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部门,应布置在城区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10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28、30)2002年12月,中国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在举办世博会过程中,上海将实现城市功能的再造、产业能级的提升、市民素养的提高和区域环境的优化,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9332;要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应向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发展,形成名商富贾近悦远来的繁盛格局。请以你的理解,用不超过20个字概括上海城市的主要功能&&&&&&&&&&&&&&&&&&&&&&&&&&&&&&&&&&&&&&&&&&&&
&#年上海世博会选址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滨水区的有利条件是(将你认为合理答案的编号填入空格)&&&&&&&&&&&&&&&
&#9312;紧靠黄浦江,便于江、海货轮停泊,货物运输
&#9313;位居两大机场和火车站之间,利于参观人流往来
&#9314;显现上海城市特色,展示新世纪上海母亲河的风貌
&#9315;紧靠钢铁厂,便于世博会场馆建设就地取材
&#9316;带动老城区改造,促进该区域城市功能转换
&#9317;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便于世博会的奖金筹集
&#9318;邻近现代化农业园区,便于提供粮食与蔬菜
&#9319;临近中心城区,便于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9332;信息、金融(经济)、贸易、航运等中心(涉及交通便利、文化气息、生活舒适等内容,均可给分。)
&#9333;&#9313;&#9314;&#9316;&#9319;
【解析】(1)概括上海市的主要功能时,应抓住题目中“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这些关键词,围绕这些突出特征提炼城市职能,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涉及经济、文化、生活、交通、信息等方面,而这些职能往往又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2)结合题干中“在举办世博会的过程中,上海将实现城市功能的再造、产业能级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区域环境的优化”等信息,从宏观视角探究会址选择的有利条件。故答案为&#9313;&#9314;&#9316;&#9319;。
103.(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山西、江西卷(新课程),37)图6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6& 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
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1)分散疏松式 地形
(2)不合理。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位于城市盛行风抽的上风向该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解析】结合读图分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特点及延伸方向判断其影响因素。
(1)从图上可以看出城市东西狭长分布,且由几片组成,并相距一定距离,属于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城市沿河分布,在河流两侧是山地,并呈东西绵延。显然,城市布局受地形的影响。(2)石化工业属严重污染企业,即污染大气和水源,故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带及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段。而图中石化厂布局在河流流经城市的上游段及盛行风向上风带会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源污染。该城市布局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一般风速较小,不利于废气扩散,会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104.(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53-56)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正在申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读图表回答:
&#9332;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7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成的是   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
向    点(填写字母)的方向发展。
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
&#9333;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集中(见图),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
分区,它的优点有:&&&&&&&
       。
为了使黄浦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景岸线。成为21世纪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长约85公里的两岸将进行综合开发,黄浦江与两岸的功能从生产型转换为综合服务型。根据功能转换的要求,你认为将有哪几类用地被置换?
&#9334;上海将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
列举两到三例近年来新建和在建的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
&&&&&&&&&&&&&&&&&&&&&&&&&&&&&&&&&&&&&&&&&&&&&&&&&&&&&&&&&&&&&&&&&&&&&&&&&&&&&&&&&&&&&&&&&&&&&&&&&&试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议:
污染源:&&&&&&&&&&&&&&&&&&&&&&&&&&&&&&&&&&&&&&&&&&&&&&&&&&&
防治建议:&&&&&&&&&&&&&&&&&&&&&&&&&&&&&&&&&&&&&&&&&&&&&&&&&
&#9335;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       为重要标志,但当城市的发展与          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         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作出贡献。
展水平不协调时,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城市的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 (1)C& E
(2)城市内部职能&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分散污染源、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推进郊区城市化、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任选2项)
工厂企业用地,码头、仓储用地等。
(3)延伸绿地等;环境功能:净化大气、调节气候、消减噪音、阻滞粉尘、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等。(任选2点)
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弃物。
防治建议:对大气、水体或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任选一项想出两点以上建议)
(4)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数量 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命题意图】本题是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试题,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及城市发展,考查基础知识和读图表分析、综合能力。第(1)题考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第(2)题考查上海城市发展状况;第(3)(4)两题考查城市化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解题思路】第(1)题关键在读图,由“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知:第一产业占1.8%;第二产业占47.6%;第三产业占50.6%。在读“金字塔”图时注意结合数学坐标等知识,二
者有一定相似性,比如第一产业比重占1.8%,即(与原图一致)以a边(表示第一产业)递增方向为纵坐标轴,以b边为底边,在a边上找到1.8数值点,过该点与b边平行的线上任一点,均表示第三产业比重为1.8%;同理第二、三产业,通过寻找能正确表示2000年上海三项产业构成的点为C点。经济的继续发展,三产业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故E点可以很好反映这一趋势。
第(2)题紧抓关键信息“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这明显体现了城市功能或职能分区,这有利于分散污染源、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推进郊区城市化、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长江两岸,主要有工业、码头、仓储用地,因综合开发之需,应更换。
第(3)题要求学生对上海绿地建设有一定了解,并结合教材所学,不难作出正确答案。
第(4)题考查城市化有关基础内容。城市化重要标志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发展应与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城市发展应有可持续发展之路。
【易错分析】
&#9312;对“三项产业结构”图不会阅读、分析;&#9313;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不了解;&#931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对措施不知。
105.(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33-35)上海近代史是百年中国历史的缩影。今天,上海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正在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9332;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读下图回答:
&&&&&&&&&&&&&&&&&&&&&&&&&&&&&&&&&&&&&&
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示意
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重要标志之一(  )
A.生产关系优越性&&&&&&&&&&&&&&&&&&&&&&&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技术水平&&&&&&&&&&&&&&&&&&&&&&&&&&&&&&&&&
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
&#9333;你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9334;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今年全市将新增绿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23%。
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调节气候&&&&&&&&&&&&&&&&&&&&&&&&&&&&&&&&&&&&&&&&&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请你提出一个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具体建议,供市有关部门参考。
&#9332;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9333;第一,促进市场发育,扩大社会分工。
第二,开辟新的就业门路。
第三,有利于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第四,对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作用。
&#9334;A&&&&&&&
例如逐步减少燃油助动车,减少废气污染;增加绿化覆盖率,增强净化空气的能力。
【解析】&#9332;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运用、认定、判断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通过读图比较明确第三产业的比例在增大,这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趋于合理。&#9333;城市绿地能调节气候减缓热岛效应;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在于改善、美化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具体建设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源、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两个方面考虑。
106.(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目前规定的城市规模分级标准是:非农业人口&&&&&&&&&
万为大城市,&&&&&&&&&
万以下为小城市(镇)。
【答案】50~100&&&&&
107.(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新课程),36)图4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绿地&&&&&&&&&&&&&&&&&&&&&&&&&&&&&&&&&&&&&&&&&&&&&&&&&&&&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
污水处理厂&&&&&&&&&&&&&&&&&&&&&&&&&&&&&&&&&&&&&&&&&
重型机器厂&&&&&&&&&&&&&&&&&&&&&&&&&&&&&&&&&&&&&&&&&
印刷厂&&&&&&&&&&&&&&&&&&&&&&&&&&&&&&&&&&&&&&&&&&&&&&&&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
(1)商业区——D&&&&&
工业区——A&&&&&&&&&
居住区——C&&&&&&&&&&
(2)水厂——&#9315;&&&
污水处理厂——&#9312;&&&&&
重型机器厂——
&#9313;&&&&&
印刷厂——&#9314;
【解析】依据城市三大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的布置特点及不同工业部门布局条件分析。(1)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人口流量大的繁华地区,工业区污染环境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东南、东北风)垂直的郊外,即
A 外较合适,居住区可布局在市中心的外围地区即 C 区,绿地可将工业区与生活区隔开,改善人们生活环境,B
区合适。(2)水厂要求布局在水质好的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宜布局在河流下游以避免对市区用水的污染。重型机器厂在城市外郊,河流下游处,&#9313;处适宜。印刷厂应近消费市场布局,可布局在市区&#9314;处。(3)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地区一般是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区,而商业区的地租支付能力相对最高。故答案为
10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40)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回答:
(3)说明图18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4)简述图18所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答案】(3)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4)有荒山、林地、果园(园地)、农田(耕地)、湖泊(鱼塘)等。
【解析】(3)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原地区和山区村落分布明显不同,山地地形崎岖,村落规模小,平原地形平坦,村落规模大。
(4)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山区宜发展林地、果园等,平原地区宜发燕尾服农田,湖泊宜发展鱼塘。
109.(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29)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3)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4)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解析】(3)要穷尽图中一切有用信息,从整体、区域差异、数量构成等方面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4)对该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肯定,要从“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评述;如否定,要因地制宜从西部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实际出发说明理由。
11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1)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自然造成了河流,河流养育了城市。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
城市景观照片
河流及所注入的海洋或河流
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区名称
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塞纳河&&大西洋(或英吉利海峡)
黄浦江&&长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河流在夏秋季节出现明显的汛期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提供水源&&便于航运&&发展旅游业
【解析】通过城市景观特点判断两城市为巴黎和上海,结合城市相关自然地理特征对比分析111.(上海市普通高校2010届高三春季招生综合能力测试,30-34)(本题共13分)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历时几百年,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
材料一: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9312;尼罗河流域&& &#9313;两河流域&
&#9314;印度河—恒河流域& &#9315;黄河—长江流域
&#9332;根据上图归纳四大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9333;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会出现在上述地区?&&&&&&&&&&&&
材料二:1750年,欧洲总人口大约有1.4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19.2%,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65.8%。到1850年,欧洲人口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66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2.7%,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63.9%。到1900年,欧洲人口达到4.01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4.9%,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58.3%。
&#9334;用柱状图表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人口变化。&#9335;结合图表指出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说明造成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
&#多年前,远距离通讯主要通过信件和口信的方式;现在,一封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就能发往世界各地;一本电子书可以存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的资料。是什么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你如何评价这场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答案】&#9332;地处大河流域(2分)
&#9333;有河流灌溉、水量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农耕(2分)
评分说明:答到任意两点给2分,一点给1分
&#9334;(3分)
评分说明:能画出欧、亚两洲三个年份的人口比例给3分,两个年份给2分,一个年份给1分。
&#9335;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逐步增长、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逐渐减少(1分)。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促进了人口的增长。(2分)
&#9336;电脑(网络)技术、通讯卫星、光缆等(1分)。积极方面,如为人们的资源共享带来更大便利(1分);消极方面,如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1分)
评分说明:第一问答到任意一点即给分。第二问言之有理即给分。
112.(2009年高考江苏卷,28)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琚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涉及知识要点有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等级体系等。
(1)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涵盖了等级低的B。
(2)城市低级住宅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因为中高档住宅。E为别墅,高级住宅。
(3)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
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考点定位】&#931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9313;城市基本的功能分区及原因;113.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41-44)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9332;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9333;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9334;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9335;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
【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4】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重在从图中提取数据分析。读懂坐标图是做该题的关键。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再根据
“线”所表示的数字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
第&#9332;题,据题
1可读出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化的数据,并结合图示对比两组数据的关系。
第&#9333;题,主要通过图 1、图 2两国中的数据对比分析。
第&#9334;题,结合图 3、图 4回答。
第&#9335;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会逐渐上升,并且超过第二产业。
114.(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
&#9332;商业区 制造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9333;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好。
&#9334;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我的更多文章:
( 09:52:40)( 16:26:02)( 08:16:33)( 09:18:55)( 07:45:02)( 08:25:05)( 07:49:45)( 10:08:34)( 07:29:35)( 07:25:1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澳台居民内地定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