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剧本中“日 内”“日 外”是什么有意思的小品剧本

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哈哈哈哈!
来源:文/卞智弘
我们知道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的导演,在1999年的时候,《星球大战》的前传在美国要上映,等于是系列的第四部,当时他在美国《首映》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那时候我在做记者,曾把这篇文章翻译过来,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很多人认为数字电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人,怎么看着都比电影假,卢卡斯就说,我告诉你们,电影就不是真的,所有电影都不是真的,银幕看到的东西都是电影制作者想要的影像,胶卷有各种曝光和冲印方式,人物是演员扮演的,舞台是布景,它们都是伪造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电影中没有真实,交流的只是故事,故事必须对人类的行为有所洞察,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最重要是我们的智力和情感方式,而这种洞察不管是通过舞台、音乐和戏剧还是通过画画都是一样的。两三个月前,我和刘和平老师交流,追问和探讨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观念,他认为影视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再造一个平行世界;平行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重叠、不交叉的。刘老师强调说,只要是剧场里生产出来的,或者摄影机生产出来完整地讲了一个故事的,这些人物和故事一定属于平行世界,不属于现实世界,观众在看的时候,是以一种审美的方式窥探、接受和领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信息。观众可能会误以为和现实世界有关系,实际上如果作为创作者的话,应该深深理解这不是一回事。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外行和内行,内行分两种,一种是由外往内看的内行,比如说优秀的剧评家,优秀的文学理论家,非常懂戏。但是他懂了以后,需要用一种概念总结出来告诉别人什么是戏,怎么样优秀。对创作似乎非常理解了,戏剧是在完整的时间段内的一个完整动作,这些东西对人的情感起作用,所有这些都是总结和概念。对我们创作的时候,对初学编剧会有帮助,但你开始上路的时候又产生很多困惑,因为他们说的这些并不能帮助我们创作。但卢卡斯也好、刘和平也好,讲得更有助于编剧所做的事情。不管写多小的剧本和短片、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实际上无分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只因为我们对生活有某种认识,我们要把我们的认识表现出来,表现的时候必须再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人物的动作和关系在里头活动,一定要有对世界的看法,用我们掌握的方式写出我们自己的故事。我所说的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有什么不同,可以简单分四条讲。第一,主题。我们看到很多教科书会讲主题,或者自己看一个戏的时候,也会说这个东西讲了个什么主题。实际上要从内而外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主题不是平常所说的单词性的主题,比如说《奥赛罗》讲嫉妒,其实不是这样的主题,主题甚至不是用陈述句表述出来的一句话式的主题。从编剧看主题的时候,经常看到的是人类的两难处境。比如说《麦克白》,麦克白充满了欲望,往上爬的欲望,所以他会杀了国王,他会一直变成坏人。说主题是欲望这就是典型的从外往内看,从内往外看,就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我们想象莎士比亚写《麦克白》的时候他是怎么样想的,一定不是这么一个单词性的主题,而是说,我看到了人类是多么充满欲望,但欲望一定会毁灭我们,这是一个两难的东西。麦克白一定让我们深深同情,如果我听到一个算命的跟我说,我明年会发大财,我会出大名,我会很希望这件事情变成真的,当三个算命跟我说这个的时候,说我儿子会当上国王之类的事,我会充满欲望,而且充满挑战的野心,凡是阻碍我达到欲望的东西我都想把他给搞掉。莎士比亚当年写这个戏的时候,正是封建制度削弱,资本主义大大兴起的时候、人的欲望被解放的时候,他就是看到当时主流的方向,就是人的欲望变得非常非常强烈,而且这种欲望很多时候是正面的,可是他会想到,这个东西会毁灭我们,可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欲望,这是两难困境,没有谁对谁错,这是人类的愚痴所在。所谓人类两难处境,这就是最大的张力,当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看到了这么矛盾的东西,我们充满欲望,我们又害怕灭亡,这种东西叫张力。往下走的时候,整个戏会变得有力量。为什么黑帮片大家会那么喜欢?一个人在犯罪,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呢?比如说香港英雄片,小时候看的《英雄本色》,它们都是学习美国30年代黑帮片、法国导演梅尔维尔的黑帮片,直到好莱坞的《教父》。这些主人公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羡慕嫉妒的男子汉,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拿到手,他们用手段用手腕,很酷,但是所有这些导致他的毁灭。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两难,我们又喜欢他,又知道他会被毁掉。主题基本上是说,一定会让我们困惑的两难选择,不能是说在好与坏之间选择,而是在两好之间,在两坏之间,或者说我们又想要他的好,又不想得他的坏,我们想当聪明的坏蛋但是我们不想被法律惩罚,是在这中间。初入行做编剧,未必这么清晰,我自己写的第一个电视剧是《大刀》,2005年。制作方想做《地雷战》《地道战》这样的东西,当时还没有雷剧的说法,制作方非常喜欢《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首歌,给了我这样一个题目。后来查了一些资料,不是讲共产党抗战,是国民党军29军的抗战。史料让我很震撼,我生活在北京,但70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事情,我并不了解,一点也不了解,就以为当时日本人打过来了,蒋介石不抗战就丢了。实际上日本人在1933年就往关内打,华北谈不上是蒋介石完全的势力范围,有一点点他的嫡系,但嫡系顶不住日本人就退走了,眼看把长城打下来,北平就会失陷,这时候一直属于西北军的29军,他们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们顶住了日本人。实际上有三方:日本人、29军、蒋介石的中央政府,日本人也无力完全打下去,双方调停的结果,平津不能交给蒋介石,也不能由日本人占了,就变成西北军驻扎在平津,因为日本人觉得搞定他比搞定蒋容易,蒋觉得你不是我的嫡系但毕竟是抗日的中国军队。那么从1933年到1937年间,29军就驻扎在北平,他们会陷入两难困境,日本人不停地骚扰,没有全力进攻,但是打一打停一停,要挟一下拉拢一下。从这支部队的上层来说,全打一定会被日本人给消灭光,中央军无力救他们,他们既失了地盘,也丧失了军力,所以不能完全打,该跟日本人谈的还要谈。蒋介石的情况当然绝不能跟日本人打,“剿共”的事情也还没有全完成,他正使劲搞建设,装备他的部队,从德国学习军事,这时候东北已经丢了,不能光说打,一打彻底输给日本,包括最后南京都会丢,他希望29军作为海绵,尽量把日本人耗住,一方面赶紧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希望国际势力干涉,能够阻住日本人。蒋介石也是不打,但是和29军宋哲元有些事情谁也不能挑明了说。日本人不停地挑衅,到1937年宋哲元只能打了。纠结就在于,在漫长的4年里头,当时人们会想打还是不打呀,这日子往下怎么安排,这种纠结比打还让人难受,就会出现很多种声音,尤其我们把视角放到中下层军人和老百姓身上的时候。实际上真的是打不过日本人。事实也证明,1937年一旦开战,一个月内平津丢掉,大概三五个月内华北基本上都丢了,蒋介石破釜沉舟打淞沪战役,几个月也丢掉了,抗战一年多,所有大城市几乎丧失殆尽,打就是这种问题。不打觉得不爱国,不打会助长日本人攻击我们的情况,这也是事实。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看别人的生活,千万不要简单化,一定要了解当事人的苦衷,太多的事情如果进去看的话,真没有办法,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打也有理,不打也有理,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纠缠,就会有很多矛盾,会死人,会有情感波动,会有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转变。我是东北学生我要恨死了,当然要打,华北的青年学生会觉得所有不打都是投降政策,越投降越招事。更理性的成年人会分析很多原因,但道理是一回事,情感是一回事,戏要看情感的。我第一次写电视剧不是特别懂,但写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找到这种张力,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写这个戏,我可能组织某一场戏不会组织,甚至学香港、美国的片子,但从最根上模模糊糊觉得这个东西很让我激动,我们当年北平发生这些事情,无论要逃要打要和,这些东西都让我很关心和同情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写的戏会感人。我写第二部戏第三部戏学了一些技巧,好像会组织戏了,但有时候实际上没找到最深处的根。《民国往事》写了三兄弟,有坚持抗战的杀手,有成长中的青帮大佬和军统头目,兄弟关系也很热闹,一会儿他俩好,一会儿他俩掰,人物性格也做了很多,又有时代变迁,拉出做一部史诗剧的架式,但相比《大刀》有一个打和不打这最让人难受的两难,《民国往事》没有最深刻的两难。重新做的话,主角杀手会把个性做得更迷人,但他终究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因为他坚持的是所谓原始的侠义之风,这种东西干不过政治,也干不过整个社会,这种美好的东西在中国已经消失已久。把所有火力集中在我们心底都可能有的最深层欲望来写这样一个人,戏会更好。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的时候,被一些人物和情节带着走,戏最终不会那么感人。第二,结构。很多书里讲情节,情节是典型的从外往内看的词汇。如果从内往外看的话,其实剧本没有情节,只有人物和人物关系。2009年前后跟刘和平老师学编剧的时候,当时聊天他会说出这种话来,我心想说得好绝对啊,有没有故弄玄虚啊,竟然没有情节,心里会这么想。但实际上渐渐自己会有一些体会,如果你是一个熟练的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情节的事情,你要想的只是人物和人物关系。比如《十月围城》电视剧播了以后,发现评论说这个戏情节反转很厉害,没想到下面会怎么着,他们觉得过瘾的是在这儿。我们怎么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我们其实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想的。铁山一定要拿下李重光或者拿下李玉堂,最后区巡抚救了他们,大家觉得挺棒的,松口气,区巡抚忽然提出婚约的事情,李重光和自己的女儿有婚约,很多观众觉得反转得特别好,怎么想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想出来的,这是从外看和从内看的区别。我们从外看会觉得手机有屏幕,有键盘,里头还有元器件,很专业的玩家也会看很多的参数,所有这些都是从外看手机。如果你是手机开发商的时候,必须想乔布斯之所想,他想的和看的与玩家完全是不同的。我们写这个剧的时候,要定位我们的人物,我们有李玉堂和阿四,那么区肇新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把他定位成比较老奸巨滑,又比较讲人情味。那么区巡抚和李玉堂是什么样的人物关系?这边是最大的官,这边是最大的商,官一定要利用商,一定会想到和李玉堂结亲,用婚姻勾兑把双方的麻烦解决。到了人物这儿的时候,我为了情节改人物,一定是错的,是不成熟的表现。反过来把人物想清楚了,所有的写作过程只是完成你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因为我们经常去看书,一节讲结构,一节讲人物,又讲开头、中间、结尾,这些都是分析的方法,让熟练的创作者讲创作经验,可能讲不出什么来。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你觉得难,只是因为你不会,别人再给你讲你还是不会。只有在你会了,你在写的过程中会了,会了以后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可说的,这像悖论,没办法。我们还是要使劲琢磨别人怎么样写的,我们想我们怎么样写。不管是写,还是你去看,你去看别人剧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定要注意不要带着评论家的眼光去看,不是观众的眼光去看,你可能第一遍看的时候是观众的眼光,第二遍一定是从内往外看,你去想他所想,他为什么这么写,他是怎么样写出来的,熟练了之后,第一遍看的时候你就不是从外往内看,而是看他是这么想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有老舍先生的《茶馆》,有情节吗?非要找也有,但根本不是靠情节,完全是人物和人物关系,我们看到主题,隐隐约约看到一种主题,通篇都是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转变。今天一些好的电视剧编剧,有人擅长深厚的历史剧,因为他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对社会问题有深刻洞察,刘和平老师的戏在艺术形式上非常求新,别人用过的方式不再用了,自己用过的方式自己也不再用了。邹静之老师非常擅长平民视角,但是平民的视角又带着一点知识分子的诗意,这是他对世界的看法。在写戏上邹老师非常擅长刻划人物,如果跟他深聊的话,他不会聊情节,他只聊人物。我看过他的《五月槐花香》,张国立演的这个人物有良知,不想做假,因为我做假害死过人,发誓不再做假了。但另一方面是生活真难真费劲,怎么非得做假,不做假就熬不过去。这和我们刚才说的主题是一样的。再看邓捷演的茹二奶奶,受人欺负的大家族小媳妇,上来就是要趁老爷子死之前,赶紧带点东西出去,要不然带不出去,这辈子没法活了。肯定要从人物的角度去想,才会有夹带东西出府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但对人物却是莫大的大动作。她出来之后有一点古董,但很难谋生,一定要用张国立这样的人,张国立因为自己的誓言不愿意被她所用。为什么很多人强调写戏之前写人物小传,就是要找立体的人物,找你人物的特点,跟别人所有的人物都不一样的人物特点,从想象中,从经验认识中找出这样的人物特点。对我们不是特别成熟的编剧,无论写电影还是写电视剧,可能要列大纲,甚至还要写分集,再到写剧本,这样三步走的过程。越不熟练的编剧,每一步都觉得特别难,而在写作过程里这个最难的步骤还会有变化。我自己的感觉,原来以为写大纲容易写剧本难,可到我会写剧本的时候才发现我真正会写大纲了。因为长期学别人的,学别人的时候是从外看,看到的往往是情节,自己做的时候,你会觉得要做情节,做大转折,这么把故事大纲写出来了,但不感人,只有事没有人,大纲感人了,写分集的时候又会有问题……我想总结的是,因为我们不熟练,必须从大纲到分集到剧本,对于最优秀的编剧,一定不用这样,最多有一个大纲,写出来了或者只是在脑子里,就可以写剧本,剧本和大纲还肯定不会一样,因为所有事都是可以变动的,写剧本只是在找人物和人物关系,所有布局是为了人物和人物关系。第三,态度。剧作理论总结动作是戏剧的核心,但对编剧来说,从内而外看,不要想那么多动作,我更愿意总结一个词叫态度。态度是指人物的态度,往大了走是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体往一场戏写的时候,是他目前对情势的看法和他的欲望,首先要想这些,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态度,围绕不同的态度就自动生发出动作,生发出新鲜的动作。没有情节,只有人物和人物关系,这是从全剧的结构来说的;没有动作,只有态度,是从一场戏的组织来说的。动作是最后呈现给观众的,你要想的是态度,人物最深的态度是什么呢?你越想越深,越想越细,越想越密的时候,出人意料的动作会从你脑子里冒出来。这是2009年前后我从刘和平老师那里学来的。到写《十月围城》电视剧的时候我基本完全用这种方式,我们找态度,而不是找动作,之前写电视剧的时候,两边结合,态度想不清楚想动作,觉得这个动作别人没见过,电视剧长,不停地面临这样的问题。电影和电视剧有很大差别,电影尤其要想动作的特殊性,视觉化呈现我们心动的东西,电影更难免想动作。但不管怎么样想动作,一定要深深扎根在态度上。上一小节说人物和人物关系,尤其是人物具体下来就是由无数个态度组成的。这场戏他是这样的态度,是一个对革命党斩尽杀绝的人;下场戏对下属非常关心,非常正直的上司,这又是一个态度;他对女人有伤心往事,又是他的一个态度。一个人总是立体的。说到态度的时候,把三面甚至四面、五面,一个人的态度讲清楚的时候,这个人物就讲清楚了。我们建构一个人物,写小传的时候,四五个归纳点,永远不要说套话,这个人正直善良,这些都是没用的,一定是面对A事件是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父子关系是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革命是什么态度,面对金钱是什么样的态度,你所营造的平行世界和空间里头的几个重要东西想出来,人物就会出来,但这时候的人物仍然是概念性的,要到很具体的一场戏写出来的时候,这个人物才会清楚起来。比如说做《十月围城》电视剧的时候,和电影很不一样。当时也是人家动议要改一个电视剧,我们看了一下电影觉得是一个很好看的动作片,但是它主要是做动作,而电视剧必须做人物。我是爱看历史书的,当时就会看一些辛亥革命时期的事情。翻完以后会放下——如果大家做历史剧或者年代剧,一定要切记一点,看完资料一定要扔掉资料,不能被资料带着走,这是回到最初说的,因为我们所做的是建立一个平行世界,建立一个戏剧王国和戏剧空间,绝不跟现实生活有关系,所有的关系都要通过作者本人转化,你写的剧里头不应该出现真实历史人物的东西,如果出现了,一定是有问题的。哪怕号称写自传的,写传记的电影电视剧,绝不是真正的那个人物。这是可以上升到美学原理讲的,只是创作者认为和塑造的莫扎特,不是真实的莫扎特,但是带给观众一个幻觉,甘地写得真像历史上的甘地,实际上没人可以写出历史上的甘地,只有每个作者的甘地。当时史料带给我们的感受,革命这事真高级,孙中山真是高瞻远瞩,一个帝国一定要学美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非常非常对,非常非常好。但是我们看到当时,中国的各色人等各有各的想法,比如“清末新政”,面对外国冲击,经过鸦片战争都不算什么,到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之后,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中国不改不行了,才有了戊戌变法,冒进了之后,慈禧太后把光绪皇帝拿下,往左走过了,搞了义和团,来了列强,打了1900年的战争,慈禧只好西逃。等她回到京城,1901年,下决心改革。慈禧太后真的推行了很多新政,但因为孙中山这样的人已经对她失去信心了,就开始起义。你看史书,主要是要看到,每个人都是对的,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的时候都是对的,孙中山他们想的完全是对的,区巡抚也是对的,我站在我的角度,当然觉得改良好,革命太可怕了,流血杀头的,不搞建设,你要看到好几种势力,六七种势力。看完了之后,我们再到最底层,觉得这些事跟我都没关系。史书带来的就是这些。每个人想的都对,因为整个中华文明已经落后了,或者我们觉得落后了,我们必须得改,改的时候怎么改,微信微博吵来吵去似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另外从原电影中会找到阿四这样的人物,如果李重光死了让他接棒会怎么样?这是这个戏体现在结构上的重点,因为一个人的转变会是非常难的,这会带来很多人物关系的转变,我们写了故事和分集。为什么有故事、分集和剧本这样的过程,因为我们作为编剧还是不够熟练,所有故事都是在找人物的过程,都是找这个人物是什么样子,阿四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困境使他一步步地转变呢?写了第一集第一大场戏,才把这个人物找到,出场是在香港跪在地上求医生救他的女朋友眼睛,同时跟人家讨价还价。如果更熟练更优秀的编剧,不会经过那么多步骤,想清故事上来就能抓住,我们不是那种有天才的人,难免会一步一步找,在故事阶段的时候,可能想到说,他要跟女朋友结婚了,女朋友有眼病,女朋友的家里看不上阿四,有很多情节。到分集就好一些,也还带点零七八碎,但实际上一场戏就可以把人物写出来了,发现不用写女朋友的家里人,完全不用写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情节上,如果你的情节不能够表现人物或者人物关系的转变,情节毫无意义。第四,没有技巧,只有经验。别人讲很多的技巧,但这些技巧很可能都是从外而内的,不适合你,或者说他的经验又不适合你,因为这是长在他那棵大树上的。我们学习写作的人,经常会说《越狱》这几个情节不错,我可以扒过来,这个人物这个桥段不错可以扒过来,扒来扒去的时候,会是很烂俗的东西,而且是不搭调的东西。今天的市场会说,电视剧就这样吧,但有心学编剧的人不应该这样。电视剧已经不是黄金时代,最黄金的时代是在三五年前,现在要夺眼球、要小鲜肉,都没问题,但如果我们忽略戏剧性的话,不光会有一些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编剧,还会培养一批观众,培养出来趣味怪异的观众,会把整个电影市场和电视剧市场搞得更糟,这都是我们的工业。很多好的东西都会消失,诗歌多好的东西也消失了,也不排除电影接下来会辉煌十年二十年,接下来会衰落消失,观众的兴趣转到新的东西上。《庄子》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里面讲了非常深的美学观念。庖丁解牛解得特别帅,国君就说,庖丁啊,解牛的技巧也能这么厉害啊!庖丁怎么回答的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乎技矣”不是离技巧很近,是比技巧高明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用在了技巧上。他说我爱好的是道,用在技巧上了而已,比技巧高明,我不是熟能生巧。认为写剧本,我现在掌握一些技巧了,我又能掌握一点技巧了,那么我终会越来越好。不是的。如果爱好的不是道,不是用我们掌握的形式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终极看法——只有用我这种形式才能表达的、同时代甚至后代的人都会感兴趣的——如果不是爱好这个的话,技巧最后只是使你变成熟练的技术工种,不会成为真正优秀的剧作家。即使所好者是道,也要从很具体的事开始。庖丁再好道,也得给我杀牛,一开始解牛的时候也是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故事好难写,要情节,要这个要那个,如果爱好的是、或者说知道我最终追求的是道,是我要用形式表达我看法的时候,慢慢会发现,一块一块的情节就像一块块牛肉似的,会拆解开,你看到的不是一大块一大块的肉,而是一个一个的缝隙,顺着劲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你看到的不再是情节,而是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转变,这场戏要么是让观众了解人物,要么是刻划了一个人物关系的转变,没有情节,情节统统可以改,场景也可以改,只是因为场景对讲这个人物的压力或者讲人物关系的转变更有利,除此之外的东西都是假的。道指导你去经验,经验帮助你更深地领会道,这中间没有技巧这回事。这样不停地练下去,我自己也在期望自己,最后能走到比较高级的地步。节选自“编委会第三期(华策杯)编剧培训班”讲课稿喜欢本文就点击分享吧,有智者关注此号登上人生巅峰!如果您有好的原创文章想要分享可以直接联系小编,微信号:,等候佳音,么么哒~扫码关注加小编微信,会有50%的机会领取红包哦,这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十二公民》收获好评一片,出品方聚本传媒功不可没。作为国内影业公司的新生代,聚本传媒想以剧本为切入点,给电影【头条概览】中国电视节目和其它中国的文化产业一样,面临着创意不足的窘境近几年中国引进节目情况如何近几年,节目王丽萍介绍王丽萍: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电视艺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现就职于上海电导读:从来没做过“枪手”的编剧很少,同样的,没有几个成名编剧愿意承认自己曾做过“枪手”,“枪手”是大家默认的“大”的东西往“小”了做《于无声处》这部剧是一部国安题材剧,首先你会想到的是涉案&谍战&反间谍,其次是这部剧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著名编剧汪海林先生文字实录,采访整理:周昂嘉宾简介:汪海林,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六六介绍六六,原名张辛,被誉为继张爱玲、虹影之后第三代华裔女作家代表。近年来创作了《王贵与安娜》、《双面胶》金基德:“教会我电影的有三点,第一个是人,第二个是劳动,第三个是自然。”“是做商业电影,还是做艺术电影,这个点击上方“环球影视编剧圈”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费用的计算和工点击上方蓝字「环球影视编剧圈」可快速关注
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后期制作在电影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点击上方蓝字「环球影视编剧圈」可快速关注1、用生活中或照片中或一个电视节目中的真人来扮演你笔下的角色。2、 点击上方蓝字「环球影视编剧圈」可快速关注
就在贾樟柯用直白易懂的意象符号书写出对故人故土的离愁别绪,引发点击上方蓝字“环球影视编剧圈”快速关注!导语:早有人说过,编剧最该有的本事就是会虐,而且一定要是虐待狂级别的一封来自一名男HR的征婚启事,打动你芳心了么?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有惊喜哦~1引子:一封来自一名男HR的征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阳光宝贝
应该能猜出来,这是一部纪录宝贝的片子。Bingo!本片记录了4个国家4名婴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音乐人生》(KJ:Music and Life)音乐人生
《音乐人生》有一个英文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北方的纳努克
纳努克是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是唯一能在如此恶劣地方生存下来的种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舞动柏林--一场安静的平民艺术革命故事
这是一部音乐、舞蹈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缘温馨提示:点击“环球影视编剧圈”一键关注,欢迎订阅范冰冰戛纳独家专访范冰冰 万事大吉不如出点岔子虽然第一天被点击「环球影视编剧圈」可获取更多惊喜周诌大电影:黑寡妇来复联的真实目的其实是------ 你个老伙计快来看!思考翻译《复联2》的是刘大勇还是谷大白话?为何四大译制片厂垄断市场?针对复联2“糟糕的神翻译”,在网上掀起了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点击「环球影视编剧圈」可快速关注阿里 HR 离职面谈造假丑闻曝光,马云回复霸气侧漏主页君点击扫描下面二维码可快速关注获取更多资讯互联网改变影视时,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在想什么?作者:May 来源:快[摘要]“这部电影聚焦的是当下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爱情和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就像优酷土豆与爱奇艺的玄幻爱情故事原创 李拓 虎嗅网从5月4日有着“娱乐圈巴菲特”之称的赵薇入手优酷土豆股票开始 就像明星们登上某个时尚杂志封面之后,都会广发通稿庆祝一番一样,“电影《XXX》荣登戛纳场刊封面”的新闻,已“我走了,这样的公司呆不下去……”一封辞职信所引发的沟通思考!口才管理企业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大至战略、作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跟PPT打交道必不可少,PPT在某些时候被赋予了“名片”一样的意义和作用,现在奉上PPT【第六期简章】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欢迎新同学!来源: 北电影视金融班 北京电影学院投资人班北京电影学院影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哈哈哈哈!
来源:文/卞智弘
我们知道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原文来自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卢梵溪编者按:每家做内容的公司都梦想着现象级产品,但能做到的凤毛麟角。5月8日的C
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
众所周知,好莱坞对于
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
《虎妈猫爸》昨晚的剧情中,虎妈赵薇不
微信号:hqysbjq加关注
手撕鬼子、时空穿越、石头砸飞机……抗本文头图来自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生于约炮,发展于炫耀,亡于代购。导语:中国人总是能把任何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的特异功能,告白、鲜花、我爱你、烛光晚餐、激情电影后直接速8..hqysbjq最全面最专业的影视项目及从业人员交流平台,编剧抱团成长的良药和大本营,内容覆盖影视行业最前沿资讯和干货,包含影视公司及项目投资,编剧维权、编剧经纪、剧本医生、编剧培训、影视剧的娱乐宣传营销、就业机会与人才招募、生活情怀分享、文艺控等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qysbjq最全面最专业的影视项目及从业人员交流平台,编剧抱团成长的良药和大本营,内容覆盖影视行业最前沿资讯和干货,包含影视公司及项目投资,编剧维权、编剧经纪、剧本医生、编剧培训、影视剧的娱乐宣传营销、就业机会与人才招募、生活情怀分享、文艺控等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本vo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