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晨光烧饼目录父亲退休十四年写岀一部长篇小说

日高高的太行山人重发博客.“文化楼引出的故事”
&高高的太行山人重发博客
太行山的一粒籽,异地巍峨拱出苗;
走遍天涯看神峰,贵州多彩真鲜明;
五谷黄花结小果,高高太行人一家;
不求老师款接待,只盼云贵太行乐。
尊敬的贵州省文化厅“群文天地”的编辑老师:
&&&&你们发了我的“文化楼引出的故事”,想和你们说一下小说中的高太行。他是现实生活中我的亲弟弟,是三岁时给了表叔家。他是个只有1·51米的小个子,他那么瘦小,要在一个五百多户的村当支书,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建成了一个人美、村美、山美、水美的新农村。
&&&&特别是要想告诉你们,这之前的1998年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我曾出了一个“美丽的太行村”内部资料,纪实文册子,因写错了一个内容,曾和一村民打了两年官司,他胜了。目录中“长序忏悔”中有详细说明。
&&&&后到了2008年,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年,我又以弟弟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高高的太行山人”,31章、19万字,你们发表的是第29章,原题是:“错议之后”。所以想告诉你们并不是单独篇。2009年我曾把小说发到了网上我的“心地晨光”博客里,盼有人问津。还写了个“贴子前言”。然而,在文如云水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只好慢慢心静下来。到2012年因女儿军玲在贵刊“人文天地”里发了一篇散文“我的老屋”,知道了你们的邮箱,就给发去了此章,我完全没有想到两年后,你们竟然发表了这章约7000字。当接到寄来的杂志心情很激动,就随手写下这首小诗。
&&&太行山的一粒籽,异地巍峨拱出苗;
&&&走遍天涯看神峰,贵州多彩真鲜明;
&&&五谷黄花结小果,高高太行人一家;
&&&不求老师款接待,只盼云贵太行乐。
为了让网友分享我的快乐,特把“文化楼引出的故事”发在网上,并又把《高高的太行山人》长篇小说重先全部发到网上博客,《每天发两章》,敬请网友和大家批评指导,请“群文天地”的编辑老师指导。
董文廷,2015年1月28日。
&&&&&&&&&&&&&&&&&&&&&&&&太行村文化楼
&文化楼引出的故事&
&&&&&&&&&&
贵州《群文天地》2014年第6期“文化楼引出的故事”
&&&&文化楼剪彩大会以后。突然有一天上午一个陌生人来到文化楼前,走上台阶仔细地看着文化楼的墙壁和圆门拱进的两扇红漆铁大门,因门上着锁,他也并不想进去,更不想报自已的家门惊动别人。只是用心详细看着文化楼的琉璃脊顶和飞檐抖拱的前檐台阶,下面的围栏。那琉璃脊顶烧制的质量很好,下面都能基本看出一条条龙的轮廓。整个文化楼红墙琉璃脊顶龙面,琉璃黄绿瓦一排排更是镶嵌有序铺顶。他还走到文化楼的后面也退后好远详细看了上面的情况。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太行山区,还不富裕的地方,要建成这样一座古朴豪华的建筑,必须有专家制图请能工巧匠花巨资才能建成。这个人的一举一动太行村人并没有任何人注意,然后他很快消失了。&&&&&&&&&&&&&&&&&&&&&&&&&&&&&&&&&&&&&&&&&&&&&&&&&&&&&&&&&&&&&&&&&&&&&&&&&&&&&&&&&&&&&&&&&&
&&&&没多久太行村的团支书李建成从县城拿来一本“太古文学”杂志,上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山间一座文化楼”,作者著名为马三。内容可简要概括为三部分,第一说在我国北方太行山区一个不富裕的山村,花巨资修了一座像天安门样的文化楼是完全不应该的。是纷饰富裕,为某些人歌功颂德。第二在一些农村有的小学生还在危房里上课,想过吗?为什么忘了这些却要花巨资修这样一座文化楼?第三这是一个乡镇副科级干部,村支部书记一手策划的,甚至说是不顾人民的死活,只有那些乌龟王八蛋才会建成这样一座腐败楼!言辞历害,笔下无情啊!&&&&&&&&&&&&&&&&&&&&&&&&&&&&&&&&&&&&&&&&&&&&&&&&&&&&&&&&&&&&&&&&&&&&&&&&&&&&&&&&&&&&&&&&&&&&&
&&&&李建成看完这篇文章后非常气愤。太行村为什么要盖这座文化楼他是十分清楚的,当时太行支书让全村老百姓,团支部,妇联会都讨论过要给全体村民修一座学习,娱乐与一体的文化楼,并要彰显太行山的特色,既要气派,又要是农民的智慧特色。怎么表现,就是不请任何专家设计师,除琉璃脊顶瓦需从外面买,太行和老木匠以及村里的能工巧匠要精心设计施工,村民们搬砖运瓦好多都是义务工,就连盖顶用的一样粗细的椽子都是我们年轻人一根根从山上的树木中挑选来的。这座文化楼是全体村民劳动的结晶。怎么能说成是腐败楼?说成是乌龟王八蛋干的,这个人是吃饱了撑的,怕穷人过年啊!&&&&&&&&&&&&&&&&&&&&&&&&&&&&&&&&&&&&&&&&&&&&&&&&&&&&&&&&&&&&&&&&&&&&&&&&&&&&&&&&&&&&&&&&&&&&&&&&&&&&&&&
李建成认为这本书不能急于让太行看,怕太行看了也会火冒三丈,就先让村主任刘志海看了。没想到的是李建成实在按奈不住心头的怒火,他就叫了几个年轻人要去县城找到这个马三狠狠劈他一顿。马三在县城某局工作,那个“太古文学”虽是个内部试刊杂志,他如此发文辱骂太行村的文化楼,这完全是个人行为,我们去到县城只要想办法把他引出来,就是把他痛打一顿,只要不折断腿,不丧命,让他去告,是没人会替他说话的。&&&&&&&&&&&&&&&&&&&&&&&&&&&&&&&&&&&&&&&&&&&&&&&&&&&&&&&&&&&&&&&&&&&&&&&&&&&&&&&&&&&&&&&&&&&&&&&&&&&&&&&&&
&&&&主任刘志海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去找李建成才制止了这次盲动行为。太行知道后也找李建成谈话,告诉他对这件事一定要有个冷处理的态度,“太古文学”只是个试刊,作者言辞虽说过激,但说明他对腐败恨之入骨,如果你们现在去和这个马三大闹一场,本来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反而会让许多人瞎传,添油加醋的会更多。关键是要用事实说话,你看了为什么要动那么大肝火,就是因为他的文章不付合事实,既然他的文章不付合事实是假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着急,我们行的正立的稳也可引以为戒,不是有句名言叫有则改则无则加免吗。由于太行的善意解释这件事总算平静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开支委会,主任刘志海又提出了这个问题,说那期“太古文学”发到了不少单位,我们如果吃了这个哑巴亏,别人会说我们没出息、无能,我们不动武也要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低头认错。治保主任郑志成提出要向法院起诉马三,应该治他的诽谤他人罪,追究他的法律责任,赔偿精神损失费。太行听了他俩说的都有道理,但不主张去法院起诉,理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案例不应去麻烦法院,我们的办法是继续冷处理。其实太行对这件事并不是不着急,他也觉得很冤枉,但李建成要去动手打着人家会有理变无理,我们要上门找人家评理会是秀才遇住兵有理说不清。我们的办法是继续冷处理,谁是谁非将来用事实说话。
&&&&太行说:“他马三辱骂我也好,诽谤我也好,我就是想学学历史上的陈世美,学会冷处理的办法”。接着他给大家讲了人人皆知秦香莲告状的故事。他说小时候我们看过这出戏“秦香莲告状”,说的是北宋年间,陈世美自幼读书,才华出众进京赶考中了头名状元,被皇帝召为附马,家乡却连年遭受荒旱,父母早亡。前妻秦香莲拖儿带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知道这件事后,就千方百计想办法让秦香莲办成舞女在陈世美生日那天弹唱引起重视达到破镜重圆,但又被陈世美推出门外没有成功。王延龄又暗示秦香莲到开封府告状,但陈世美早有准备派家将韩琦在半路上追杀秦香莲母女、子三人。然而韩琦举刀左右为难不忍心杀死无辜三人,只好自杀身亡。包拯知道了陈世美要杀妻灭嗣冤屈,但要把陈世美请来开封府开堂问罪实为难事,只好把自已装棺入殓让妻子披麻戴孝去请陈世美前来吊唁。当陈世美来到开封府知道包拯设的是假灵堂时也毫无办法,包拯只是好生相劝让他认下秦香莲共享幸福,然而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忍无可忍,才怒于铡之。皇姑、太后闯讯赶到也无际于事。看到的只是陈世美人头滚地,一命呜呼!&&&&&&&&&&&&&&&&&&&&&&&&&&&&&&&&&&&&&&&&&&&&&&&&&&&&&&&&&&&&&&&&&&&&&&&&&&&&&&&&&&&&&&&&&&&&&&&&&&&&&&&&&&&&
可太行告诉大家这个历史上包拯铡陈世美的故事是假的。真的陈世美比秦香莲还要冤枉。太行告诉大家他已经从网上查到,有个近八旬的童德伦老人为弄清陈世美的来龙去脉,他曾耗费十年精力写成了四十万字的专著《陈年谷秘史》,出人意料的是童老先生已弄清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就是陈年谷。陈年谷一生是一个深受百姓爱待的清官。他时时处处不徇私情,却得罪了自已的同窗好友,同学们故意编戏辱骂他,把戏唱响了大江南北,唱遍了整个中国,一直延续到现在,外国人还看。当年陈年谷知道这件事后,说为了教育好那些贪官、坏官,只好冤枉我一个吧。这就是童德伦老先生费了十年功夫终于把此事大白于天下。
&&&&太行和大家说,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大家会有些启发,我们面前摆的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明明知道这件事是他马三错议了我们,为什么还非要和他去争高低,要知道那个马三是不敢来和我们争高低的,如果他来到我们面前,来到太行村百姓面前,他只能是哑口无言,有谁会买他的账。大家听了太行讲的这个故事觉得很有道理,但具体到咱们村这件事大家还是想不通。难道你太行就甘心情愿背这个黑锅,咱太行村就应该背这个黑锅,这不仅是让我们背黑锅的问题,更是他仇视改革开放的新成果,难道我们能听之任之不管吗?尽管大家还没想通,但由于那个故事的作用,还是又一次平息了大家的怒火。&&&&&&&&&&&&&&&&&&&&&&&&&&&&&
&&&&其实太行心里一直是很窝屈的,可是他必须压下火给大家做工作,要真去收拾那个马三还不是小菜一碟,也许那个马三正想用这样的激将法来刺激我们,让我们和他闹,反而他会觉得红火看我们的笑话,我们绝对不能这样做。后来太行还从网上查到这样两个资料,都是秦始皇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看了觉得很开心。说的是当年长城全部修好竣工后,可孟姜女却哭倒了一截,秦始皇知道后火冒三丈,他率领三军来到哭倒的角山之下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没想到这一民间女子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产生了霸已为有的念头,随即派中书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后秦始皇又亲自去美言。孟姜女真想一头碰死在他面前了之,但又想到亡夫范喜良的仇还未报,怎能一死了之。于是她假装为他的荣花富贵金钱所动,答应秦始皇的要求。但孟姜女向秦始皇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照办方可。第一你必须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檩木棺核装:第二你得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文武百官哭着送葬:第三我要和你逛三天大海,然后才能洞房花触。条件虽说有些苛刻,特别是第二条皇帝要披麻戴孝率领文武百官给一个修长城的民工送葬,是有些想不通,但一看到美似天仙的孟姜女他全答应了。&&&&&&&&&&&&&&&&&&&&&&&&&&&&&&&&&&&&&&&&&&&&&&&&&&&&&&&&&&&&&&&&&&&&&&&&&&&&&&&&&&&&&&&&&
&&&&秦始皇立即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的白幡。出殡那天,范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跟在后面,披着麻,戴着孝,文武百官真都当了孝子。发丧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逛海去吧,我和前夫范喜良就搞过这样一次逛海,这是我们创办的,那游海比洞房花烛还醉人。”秦始皇和孟姜女欢欢喜喜到了海边。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入了大海。&&&&&&&&&&&&&&&&&&&&&&&&&&&&&&&&&&&&&&&&&&&&&&&&&&&&&&&&&&&&&&&&&&&&&&&&
秦始皇的美梦破灭了,急忙让随从人员下海打捞,可那海水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上船。大浪为何如此来的巧,原来是龙王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就把她接到了龙宫。虾兵蟹将知道后随即掀起狂风巨浪。秦始皇幸亏逃得快才免于一死。&&&&&&&&&&&&&&&&&&&&&&&&&&&&&&&&&&&&&&&&&&&&&&&&&&&&&&&&&&&&&&&&&&&&&&&&&&&&&&&&
&&&&还有一个是“秦始皇和孟姜女——万里长城之歌”,是著名词曲家吕远“量身定做”的大型民族歌舞剧在北戴河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了正式演出。歌舞剧对孟姜女哭倒城之事如何处置,完全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共分为情缘、东征、选妃等六场,讲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修建万里长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该剧用于理解的民间传说、和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秦始皇和孟姜女结为夫妻。使广大观众在艺术欣赏中加深对长城的理解。通过现场互动的形式,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创作者吕远认为秦皇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在长城文化之乡,孟姜女文化之乡上演这个大型民族歌舞剧具有特别意义,歌舞剧通过进一步完善,将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太行在支部村委会上都反复给大家讲了这两个故事,目的是要大家能正确对待那个马三错议文化楼的事。然而后来在太行村质问马三的事还是发生了。&&&&&&&&&&&&&&&&&&&&&&&&&&&&&&&&&&&&&&&&&&&&&&&&&&&&&&&&&&&&&&&&&&&&&&&&&&&&&&&&&&&&&&&&&&&&&&&&&
&&&&原来这个马三就是附近的一个村庄,叫刘本学,他姐夫就是太行村的叫徐大田,是一个本份老实的农民,他小舅子用笔名写这篇文章他根本不知道,他姐也不清楚。预先要知道也会阻拦他的。他在县上工作,是个高中生。他早对太行村不服,爱写个东西,就通过他的一个同学关系在《太古文学》上发了那篇文章,他想给太行村败败兴。文章发表后他想到了太行村会有人反驳他,当然也想到会有人支持他,来找他共同批判太行村这座腐败楼。然而没有一个人找他。他也认为是太行村默认了,太行支书默认了,他们就是腐败才不敢站出来说话,他们不声张就算便宜了他们。&&&&&&&&&&&&&&&&&&&&&&&&&&&&&&&&&&&&&&&&&&&&&&&&&&&&&&&&&&&&&&&&&&&&&&&&&&&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太行村的打字员,资料保管员王宇明有个初中同学和刘本学一块上过高中,他看了那篇文章后,认为太行村那么有名望,虽是个内部试刊,县级各单位乡镇企业都是要发的,这不是一个老鼠坏了满锅汤吗?王宇明看了那篇文章也非常生气,他甚至去找到那个同学详细了解了刘本学的情况。此人爱出风头,吹嘘标榜自已是抱打不平为百姓讲话。王宇明就找到团支书李建成说咱们应该想一个文办法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刘本学。&&&&&&&&&&&&&&&&&&&&&&&&&&&&&&&&&&&&&&&&&&&&&&&&&&&&&&&&&&&&&&&&&&&&&&&&&&&&&&&&&&&&&&&&&&&&&&&&&&&&&&&&&&&&&&&&&&&&&&&&&&&&&&&&&&
&&&&李建成说:“太行支书不让动武,你能想出什么文办法教训他?”王宇明说:“我已经了解清楚,咱们村的的徐大田是他姐夫。他是来姐夫家看了文化楼才写的那篇文章。都一年时间了,太行不追查,村里不追查,现在的趋势是反腐败,上面当然也不会去轻易插手调查这件事,可我们再一直没有行动就太憋气了。我想只要不发生大事我们质疑抨击他一次有什么不可。他都敢公开写文章批判我们太行村的支书,我们还不敢用嘴好好敲打敲打他。让他尝尝我们的唾沫星子,淹淹他的嚣张气。&&&&&&&&&&&&&&&&&&&&&&&&&&&&&&&&&&&&&&&&&&&&&&&&&&&&&&&&&&&&&&
&&&&李建成又说关键是他什么时候能来徐大田家,王宇明说这个我已经调查好了,本月二十五徐大田的儿子要结婚,刘本学肯定要来给姐夫家上礼的。再说他的文章发表快一年了没有任何人找他的麻烦,他肯定认为我们太行村默认了,他胜利了,他会大摇大摆来姐夫家上礼,说不定这次走后还会写出什么攻击文章来。两人一拍即合解决的办法就那么定了。还有八天,只等二十五那天到来我们就要批判质疑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刘本学,也该出出他的丑,败败他的兴,让他现原形。&&&&&&&&&&&&&&&&&&&&&&&&&&&&&&&&&&&&&&&&&&&&&&&&&&&&&&&&&&&&&&&&&&&&&&&&&&&&&
二十五那天果然是个好日子,徐大田家里来往客人络绎不绝,亲戚朋友村里人也都来给上礼祝贺。&&&&&&&&&&&&&&&&&&&&&&&&&&&&&&&&&&&&&&&&&&&&&&&&&&&&&&&&&&&&&&&&&&&&&&&&&&&&&&&&&&&&&&&&&&&&&&&&&&&&&&&&&&&&&&&&&&&&&&&
小舅子刘本学这天也要来太行村给姐姐、姐夫家上礼贺喜。他是抱着平常心轻松愉快来的,因为自从发了那篇文章批判了太行村的腐败楼,没一个人敢出来指质,回想一下自已的语言过激甚至把人家骂的狗血淋头,但太行村没人出来,他太行支书也没敢站出来找自已说个是非高低,他们是悄悄的默认了,看来这是精家不想再闹事。可我还得仔细考察一下太行村还有什么问题。&&&&&&&&&&&&&&&&&&&&&&&&&&&&&&&&&&&&&&&&&&&&&&&&&&&&&&&&&&&&&&&&&&&&&&&&&&&&&&&&&&
&&&&刘本学来到姐夫家和姐姐、姐夫热情的打了招呼,上完礼记了账。他就告诉姐姐说想出去遛达遛达看看太行村。姐姐、姐夫当然很高兴让他出去看看太行村的风光,和欣赏欣赏自家小楼的美。他大摇大摆的出了门要细心观察一下太行村的村容村貌,男女老幼是个什么样子?外面宣传的那么响亮,到底这村子如何好?人的政治素质能有多高?过去他总是往反面的想,并没注意细观察过,过去也没有这个机会,今天赶上了要从正面看细细分析个明白。他站在外面前后左右上下,观天,看地,才恍然一下子悟出街道是那么宽敞,街两旁还有四、五米高的翠柏青松,这在别村是根本没有的,红砖平顶整齐的一幢幢贴瓷砖的阳台小楼是那样的漂亮,似乎都像县长市长住的那样阔气,又觉得这里哪像一个农村,似乎更不像是太行村,像是一个世外桃园。再看姐夫家的那三间破瓦房也无踪影,那能进汽车的黑漆铁大门就竖在眼前,他仰头朝北一看立即想到那红墙绿瓦的文化楼更是富丽堂皇,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正在此时,太行村的李建成、王宇明还有好几个年轻人走到了他的面前。这时只见李建成平心静气的问:“你就是刘本学同志吧?我们村徐大田的小舅子,今天是来贺礼的?”紧接着不少人过来围成了一个圈子他出不去了,只好站在那里听下去。&&&&&&&&&&&&&&&&&&&&&&&&&&&&&&&&&&&&&&&&&&&&&&&&&&&&&&&&&&&&&&&&&&&&&&&&&&&&&&&&&&&&&&&&&&
&&&&王宇明接着问:“那篇著名马三的文章,说太行村的文化楼是腐败楼就是你写的吧?请你说说它腐败在哪里?我们怎么不给危房的小学建校?怎么不惜人民的血汗?怎么是给某些人树碑立传?”&&&&&&&&&&&&&&&&&&&&&&&&&&&&&&&&&&&&&&&&&&&&&&&&&&&&&&&&&&&&&&&&&&&&&&&&&&&&&&&&&&&&&&
这一连串的问号,刘本学哑口无言的站在那里,简值成了个痴人,而冷汗又从额头上冒出许多来。
另一位中年人说:“刘本学你听着,太行同志当支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新修了小学,因开始资金不足修的不好,后来又重新拆倒,修成安全明亮的两层教学楼,县、市都在这里开了现场会,江泽民主席都和他握了手,你去学校看看那大照片,你为什么在文章中攻击是不管教育,不管危房中的儿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大家有气,但无人动他一指头。他只是低着头听着。又一位村民说:“我们村修了文化楼,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苦苦追求的文化艺术生活,修楼是我们村自已的工匠,怎么样修是太行支书和工匠们精心设计,全村人动手盖起的。我们村民现在在里面学政治学文化,学唱歌学跳舞,还跳迪斯科,拉丁舞。请问李本学同志,‘马三’同志的大笔名,你见过这样的腐败楼吗?是什么思想支配着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写出那样惊天动地的文章。你好好想想,良心哪去了,狗吃了,狼咬了?”
&&&&正在此时,太行和村委主任因知道徐大田的儿子要结婚也特意过来了。没想到那里满满围了一圈人,立即过来想问个究竟。一个村民告诉他俩,听说是李建成等人数落一个叫什么马三的人,他攻击咱们的文化楼不好,我看也是个坏人。&&&&&&&&&&&&&&&&&&&&&&&&&&&&&&&&&&&&&&&&&&&&&&&&&&&&&&&
太行听后一切都清楚了。他怕出事立即拨开人群进了里面,太行一看大家并无动手,有人指给太行哪个是马三,只见那马三只是在那里低着头站着。李建成看到太行后忙和刘本学说:“这就是我们村太行支书来了,你给他说说我们的文化楼倒底腐败在哪里?你那支臭笔是如何写出那篇文章来的?”&&&&&&&&&&&&&&&&&&&&&&&&&&&&&&&&&&&&&&&&&&&&&&&&&&&&&&&&&&&&&&&&&&&&&&&&&&&&&&&&&&
刘本学看到了太行,刚才又听了村民们义正词严的质疑质问,全身都觉得软酥了,他低着头,红着脸,沮丧的站在那里仍一气不吭。同时他也清晰的回忆起刚从姐夫家出门来到街上的情景,竟然似朦胧似痴呆,把太行村看成了个世外桃源的地方,这一切都似乎不知道是为什么?为什么……&&&&&&&&&&&&&&&&&&&&&&&&&&&&&&&&&&&&&&&&&&&&&&&&&&&&&&&&&&&&&&&&&&&&&&&&&&&&&&&&&&&&&&
太行看到如此情况也只好说:“刘本学同志,咱们是第一次见面,我从来没想过要和你争个高低,辩个谁是谁非,那样只能误了我们的工作,费了口舌,沾污了笔墨。是因为你今天来村了,上门了,我只想问你一句话:“你现在心里想的,真和文章里说的一样吗?”&&&&&&&&&&&&&&&&&&&&&&&&&&&&&&&&&&&&&&&&&
&&&&刘本学终于说话了:“太行支书,一切都是我错了。过去我只看到了你们的楼,没有看到你们的心,然而你们却看到了我的心,是完全违背了你们的心,全村人的心......”&&&&&&&&&&&&&&&&&&&&&&&&&&&&&&&&&&&&&&&&&&&&&&&&&&&&&&&&&&&&&&
那次质疑刘本学以后,太行村总算消了这口怨气。秋罢了县里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检查。太行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还有“全国家长学校”的称号,又是县市、全省的小康村模范村,要检查当然就要大扫除。这些天来每天都有风,秋风扫落叶,每天晚上都要落下一层树叶。&&&&&&&&&&&&&&&&&&&&&&&&&&&&&&&&&&&&&&&&&&&&&&&&&&&&&&&&&&&&&&&&&&&&&&&&&&&&&&&&&&&&&&这天早上也不例外,明天就要来检查了,今天早上太行和村委主任刘志海,治保主任郑志成,妇女主任王金英,都来小广场周围的树下清扫树叶,大家很快就清扫成了一大堆,那些干柳杨叶子是燃烧的好东西。刘志海拿出打火机来,只听“叭”的一声响就点着了,火苗很快就升腾起来。正在此时村委的打字员王宇明突然拿着三张油墨纸的书页跑过来。刘志海早知道他在村委看那本书时就愤怒的把那几张撕了下来,大概今天要当众处置。&&&&&&&&&&&&&&&&&&&&&&&&&&&&&&&&&&&&&&&&&&&&&&&&&&&&&&&&&&&&&&&&&&&&&&&&&&&&&&&&&&&&&&王宇明走过来没说一句话,拿了第一张放在树叶的火焰上,立即从纸旁卷起了火焰,那纸片升腾起来越烧越小,最后燃尽只剩一个小黑片消失了,第二张,第三张都是这样燃尽了。大家都走过来看这一场景,刘志海看着那几片燃尽的灰沫给大家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这谣言彻底粉碎了,我们也别在议论了。&&&&&&&&&&&&&&&&&&&&&&&&&&&&&&&&&&&&&&&&&&&&&&&&&&&&&&&&&&&&&&&&&&&&&&
最后只是王宇明说了一句话:“要问谎言欲何往,树叶大火照天烧。”&
&&&&&&&&&&&&&&&&&&&&&&&&&&&&&&&&&&&&&&&&&&&&&&&&&&&&&&&
&&&&&&&&&&&&&&&&&&&&&&
&&&&&&&&&&&&&&&&&&&&&&&&&&&&&&&&&&&&&&&&&&&&&&&&&&&&&&&&&&&&&&&&&&&&&&&&&&&&&&&&&&&&&&&&&&&&&&&&&&&&&&&
&&&&&&&&&&&&&&&&&&&&&&&&&&&&&&&&&&&&&&&&&&&&&&&&&&&&&&&&&&&&&&&&&&&&&&&&&&&&&&&&&&&&&&&&&&&&&&&&&&&&&&&&&&&
&&&&&&&&&&&&&&&&&&&&&&&&&&&&&&&&&&&&&&&&&&&&&&&&&&&&&&&&&&&&&&&&&&&&&&&&&&&&&&&&&&&&&&&&&&&&&&&&&&&&&&&&&&&&&&&&&&&&&&&&&&&&&&&&&&&&&&&&&&&&&&&&&&&&&&&&&&&&&&&&&&&&&&&&&&&&&&&&&&&&&&&&帖子前言
&&&&这是2009年网上发小说时的前言。
&&&&早上我出去晨练,路过幼儿园大门外旁边有个垃圾坑,堆着一堆妇女高跟鞋,我数了数六双,这显然是一个妇女扔出来的。鞋都是半旧的,但看不到明显的窟窿和破碎的地方。如果这些鞋要不扔,还可以穿一阵子。这也使我很自然联想到在外面走路时常能看到扔的零星鞋子和旧裤子什么的,这是改革开放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景象。这说明我们现在是富了,可富了也不能把能穿的东西扔掉,当然我无权分析这些人的思想如何,因为这是富裕后的现象。商店里的各种服饰,特别是妇女的高跟鞋多得让你满眼睛都是鞋子。商家竟争十分激烈,都喊着让你买他的鞋子,一双好的竟高达五、六百元,甚至有上千元的。就这城里的妇女们也照样买。&&&&&&&&&&&&&&&&&&&&&&&&&&&&&&&&&&&&&&&&&&&&&&&&&&&&&&&&&&&&&&&&&&&&&&&&&&
过去有一句话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家中是否酒肉臭我不敢冒然分析,但“商店货堆山,路扔衣和衫”我是亲眼看到的。应该说这既是“悲”又是“喜”,需大家都动脑子才能解决好此件事。&&&&&&&&&&&&&&&&&&&&&&&&&&&&&&&&&&&&&&&&&&&&&&&&&&&&&&&&&&&&&&&&&&&&&&&&&&&&&&&
&&&&我们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好时光?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可以说现在是人们生活最甜最美最幸福的时候,历史上说盛唐时期是人们最安居乐业的好年代,怎能也比不了现在的年华好,那时穷人不会在路上拾到衣服和鞋子。说到美国今年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危机,但设及到城镇市民和农村老百姓个人的生活标准却没有下降,连同去年汶川的大地震,这样举国震撼世界的大灾难,现在都是平稳幸福安康建家园,这说明人民的生活基础夯实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和谐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结果,我想必须记住那场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有人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就是在批判的斗争中走过来的,怎么能说还要记住文化大革命,难道还不清楚吗?我说对文化大革命不清楚主要是指四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就从我的几个孩子来说吧,大女儿今年四十五岁,1964年生,我是1965年元月当兵的,走时她才三个月。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铺天盖地发展到白热化程度的,特别是中央“5·16”通知的发表,那里有一段让你思绪万千、悲叹不止的话“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被识破,有些正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真的是这样吗?!是这样!当时紧接着就是中小学生,大学生组成的红卫兵大串联。全国形成了革命的和反革命的两大派组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内战斗争,城市尤为厉害,斗来斗去使经济发展到了崩溃的边缘,造孽啊!天大的对中国经济毁灭性的大漫延!直到1976年宣布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结束。然而那时十几到二十岁的人现在都差不多六十岁或退休了,像我再过三年就要七十岁了,这些人都是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当然了如指掌。可像我的大女儿四十五岁这样的年龄,文革结束时她也才十岁,对于文革她只知道个不好,为什么不好不清楚,二女儿、儿子分别各小四岁,对文革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过去穷,可不知道这穷完全是文革造成的,不了解和不关心这一段历史,对年轻人今后的发展都是全害无利的。我们国家四十五岁以下的人,大概要有一半以上,特别是农村长大的因年幼对文革只是擦身而过,比如大女儿问我,为什么文革中会有那么多走资派?文革到底都错在什么地方?只是一知半解不清楚。二女儿、小儿子听了我说的“5·16”通知那段“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所谓坏人的语录只是觉得很陌生并不关心。当然不了解这些深刻的历史背景,怎么能认识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呢?&&&&&&&&&&&&&&&&&&&&&&&&&&&&&&&&&&&&&&&&&&&&&&&&&&&&&&&&&&&&&&&&&&&&&&&&&&&&&&&&&&
&&&&可有一件事全家人却是非常关心铭记心间的,1978年我在部队批准了家属随军,接到手绪的前一天晚上妻子梦了一个梦,说门外拴着一匹大红马,〈我是属马〉她就赶快把三匹小红马牵过来围在了大红马跟前,高兴的突然醒了,原来是个梦。农村人认为梦到马是报信,恰好吃过早饭大队会计送来了一封信,打开一看是部队批准的随军手绪。二女儿放小学回了家知道这件事后高兴的蹦起来,说我们吃供应粮了,还拍着小手到处夸。中午又去村边等在外村上中学的大女儿,一见面就告诉她咱家批准随军了,要吃大米白面好饭了。这件事在整个小山村都腾起了一片热浪。我当兵后在部队提了干部,妻子和孩子们去过几次,部队生活好一些。这说明当时吃供应粮,城市和农村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如果不改革不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不会有今天农村城市的幸福生活。&&&&&&&&&&&&&&&&&&&&&&&&&&&&&&&&&&&&&&&&&&&&&&&&&
&&&&记得有一次探家,我归队时,父亲要去车站送我,可根本没想到他竟用小篮子掂了二十多颗鸡蛋,把我送了后卖了鸡蛋回家吃盐打醋开销用。我也十分恨自已不能给父亲多放下几个钱,可那时经历着文革的摧残,整个国家就是那么困难自已能有什么办法。我是连级干部也仅挣52元,家人随军时一个同学很羡慕的来祝贺,我说要改革开放了慢慢都会好的,真没想到他后来竟然当了村支书,煤矿老板,再后来在县城买了房子全家实行了“农转非”这是多大的变化,可周围的人并没沸腾起来,为什么?因为供应粮取消了,哪里也能买到大米白面和香油,城乡还有啥差别。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现在大概有九亿农民,过去我们一直以农村人口多而骄傲,因为农民供养着所有城市人的吃饭生存。我们过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六零年号召城镇户到农村去安家落户,这一切都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别。然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不是这样,他们是以澎涨城市人口为目的来建设国家的。要不我们过去总说,中国人是向城里跑,人家美国人却是向农村跑,说那里空气好,还认为人家很傻很蠢。其实人家是把大山建成了森林、果园、花山景点,去是观光、休闲、养心健体才往农村跑的。我们国家现在也采取了澎涨城市人口的做法,连在城市常期打工的农民工都可以买房定居在城市。我在长治市住,周围县城的大山深处有不少零散农户,政府部门就多次买单让他们迁到了平川的村子,把原来的地方植树造林打造旅游景点。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城里人也往农村跑,去看那里的大山大川大峡谷锦绣的新面貌。现在从农村到城市不仅家家有了好房子住,更重要的是能天天吃到肉。今年过春节前,我去市场上买羊肉,正好碰到了一位老战友赵同志,他一下就买了二十斤,说这东西太好了,炸丸子,吃饺子暖胃健身,我看他掂那一大串肉就笑个不停。他说你是不是又想起了我在部队那年托运羊肉的事?&&&&&&&&&&&&&&&&&&&&&&&&&&&&&&&&&&&&&&&&&&&&&&&&&&&&&&&&&&&&&&&&&&&&&&&&
&&&&那是三十五年前,我和他都在内蒙古部队一个连队,他当连长我当副指导员,春节他要回家探亲,就买了二十斤羊肉托运到了长治,可到了家连去了车站三次都没拿到,过完春节要归队货才到了,可车站说因出错托运到了上海肉已全部烂了。要现在谁还异地托肉。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十年文革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1978年从艰难的改革开放开始,到后来大踏步的前进,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五彩斑烂的祖国山河。&&&&&&&&&&&&&&&&&&&&&&&&&&&&&&&&&&&&&&&&&&&&&&&&&&&&&&&&&&&&&&&&&&&&&
&&&&说到文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经了全过程的一个人就在自已身边,他是我的一个亲三弟,是三岁时给了邻村的表叔家。他十七岁农业中学毕业,当过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修大寨田队长,1978年30岁时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当了28年费了千辛万苦,把一个太行山上的旧村变成了一个人美、村美、山美、水美的小康村,江泽民主席两次接见了他,并和他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为了把小说斟酌好,大女儿还给我认真效对润色改了错别字,她说过去我对这些认识都很漠糊,原来咱的三叔就是这样拼搏奋斗了三十多年,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文化大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为什么打倒他们是错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只有清晰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珍惜今天的生活。&&&&&&&&&&&&&&&&&&&&&&&&&&&&&&&&&&&&&&&&&&&&&&&&&&&&&&&&&&&&&&&&&&&&&&&&&&&&&&&&&&&&&&&&
&&&&小说写成后我先后发给了几家杂志、出版社,但无音信。当然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在出版书,特别是普通人出书、书号费要作者自已买,连出了书也要自已卖。总之我觉得很难,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写一个长长的贴子连同小说一同发到网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晨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