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笑史出版前言〉出版前言》古今笑史出版前言原名…

关于《古今笑史》--《读书》1986年01期
关于《古今笑史》
【摘要】:正 一九八五年二月花山文艺出版社版《古今笑史》(刘英民等选注)的《出版说明》认为:《古今笑史》原名《古今谭概》.又据李渔序,认为《古今笑》这部书是"述而不作,仍古史也",就又增加了一个字,叫《古今笑史》,该书便得名,等等.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并无《古今笑史》一名.认为《古今笑史》系李渔增定的书名,恐怕根据不足.较早转录李渔序的,应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九八五年二月花山文艺出版社版《古今笑史》(刘英民等选注)的《出版说明》认为:《古今笑史》原名《古今谭概》。又据李渔序,认为《古今笑》这部书是“述而不作,仍古史也”,就又增加了一个字,叫《古今笑史》,该书便得名,等等。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并无《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春燕;;[J];理论导刊;2010年06期
傅承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兴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王正兵;[J];文史杂志;2002年05期
崔子恩;[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4期
人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欧阳少鸣;[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金万化;;[J];群言;1994年04期
李彩标;[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刘红军;[J];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岳毅平;;[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朱洁;;[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杨欢欣;;[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莫钊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段江丽;;[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蔡钟翔;;[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刘铁峰;;[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周均美;;[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吴倩;;[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段军;耿光华;;[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辉 严红枫;[N];光明日报;2011年
夏烈 郭梅;[N];中国邮政报;2004年
兰溪市委常委
刘成芝;[N];金华日报;2011年
黄强;[N];南京日报;2008年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钟明奇;[N];光明日报;2010年
楼含松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N];南方周末;2010年
辰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叶辉 严红枫;[N];光明日报;2011年
丁国成;[N];文艺报;2006年
何天杰;[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海霞;[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红娟;[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郑雷;[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蔡东民;[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骆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卢寿荣;[D];复旦大学;2003年
涂育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金源熙;[D];复旦大学;2005年
李贤珠;[D];复旦大学;2008年
徐定宝;[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三;[D];湘潭大学;2004年
杜文平;[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陈蓉;[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安平;[D];吉林大学;2004年
朱海迪;[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郭一儒;[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张媛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赵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刘铭;[D];苏州大学;2012年
王瑛琦;[D];辽宁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国学网--《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专愚部》
〖呆刺史〗
  周定州刺史孙彦高,被突厥围城,不敢诣厅。文符须征发者,于小窗接入,锁州宅门。及报贼登垒,乃身入柜中,令奴曰:“牢掌钥匙,贼来慎勿与!”
[注]周:指南北朝时宇文氏所建的北周。
[注]突厥:隋唐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为中原重大边患。后分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唐太宗时降服,西突厥被唐将苏定方征服。
[注]州宅:刺史官邸的内宅。
  北周时,定州刺史孙彦高,被突厥围住了城池,不敢上堂办公。遇有公文收发时,只从小窗中接递。把家门牢牢锁住。待听报敌兵登上了城墙,于是钻到柜子里,对下人说:“好好看着钥匙,突厥兵来了千万别给!”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协办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 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国学网--《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专愚部》
〖宋人、郑人等〗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者,辄欲取之。妇人不与,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我亡者纺缁也,今子缁也。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注]宋:周代诸候国名。
[注]纺缁:一种有里的夹衣。
[注]R:单衣,没有里子的衣裳。《说文》:,衣不重也。从衣,单声。《礼记?玉藻》:为N。注:“有衣裳而无里。”《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汉书?盖宽饶传》:未出殿门,断其禅衣,令短离地。如:襦(汗衫);衣(单衣)。
  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丢了夹衣,到路上去找,见一个妇人穿着夹衣,便跟她要。妇人不给。澄子说:“你不如赶快给我,我丢的可是有里的夹衣,如今你穿的是没里的夹衣。用没里的夹衣换有里的夹衣,你不是大占便宜么?”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曰:“道远日暮,安暇语汝?”
  郑县人(到集市上)卖小猪,(路上)有人问他价钱,他说:“路远,天也晚了,哪有工夫跟你说?”
  郢人欲为大室,使人求三大围之木。人与之车毂,跪而度之曰:“大虽有余,长实不足。”
[注]郢人:楚国国都在郢,郢人即楚人。
[注]围:古代一种丈量圆周的单位,长短说法不一。有两手拇指、食指合拢起来为一围之说,又有两臂相合为一围之说。此处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
[注]车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上有圆孔,用以插轴。
  有个楚国人想造一座大房子,让人找三大围的木头。有人给他车毂,他跪下来量了量说:“大虽然是足够大了,长可是真不够。”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是夕阴暝,督促颇急,门人仇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如漆,须得火照之,可觅钻火具耳!”
  魏国一人夜里突然得了病,让门人钻火。那天夜里很阴暗,主人督促很急,门人愤怒地说:“你责怪我也太没道理了!现在天黑得象漆一样,必须得用火照着,才能找到钻火具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且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度:度量自己的脚而得到的标度。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了自己的脚把尺寸放在坐椅上。到在集市,却忘记拿尺寸,已经拿到了鞋,才说:“我忘记拿尺寸了。”又回家去取尺寸去了。等再来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当时怎么不用你的脚来试鞋?”他说:“我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F。请式,曰:“象故F。”妻乃毁其新,令如旧F。
[注]F:古时指套裤,以有别于有裤裆的“裤”。
[注]请式:请给个式样。
  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让他的妻子为他做件裤子。妻子问他做什么样式,他说:“就象以前的一样。”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弄得残破了,让它与旧的裤子相似。
  郑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曰:“车轭。”俄而复得一,又问之,曰:“车轭。”怒曰:“是何车轭之多也!”以为欺己,因与之斗。
[注]车轭:人字形马具,驾车时套在马的脖颈上。
  郑国有个人得到一只车轭,不知道他叫什么,问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是车轭。”不久又找到一个,又问那人,那人说:“是车轭。”郑国人发怒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车轭!”以为人家是在欺骗自己,于是与那人打了起来。
  汉人过吴,吴人设笋。问知是竹,归而煮其床箦。不熟,曰:“吴人^辘,欺我如此!”
[注]汉人:此处指黄河以北之人。黄河以北不产竹。
[注]床箦:用竹编成的床垫,亦泛指竹席。
[注]^辘:本指车的轨道,因“轨道”音谐“诡道”,因称狡诈为^辘,亦作历鹿。
  有个北方人去南方,南方人烹备了笋来招待他,问了后知道笋就是竹子。回去后煮自己的竹席吃,熟不了,说:“南方人狡猾,这样地欺骗我!”
  昔有越人善泅,生子方,其母浮之水上。人怪问之,则曰:“其父善泅,子必能之。”
周之世卿,赵之使将,皆越妪之智也。
[注]方:刚满一百日或刚满一周岁。
[注]周之世卿:世世袭职为卿相,父死子继。周朝为世卿世袭制。
[注]赵之使将:指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使用名将赵奢之子赵皓为将,长平一战,致使全军覆灭一事。
  以前有个越地的人擅长游泳,儿子出生才满一百天,母亲就把他放在水上。有人对此很奇怪,问她,她说:“他爸很会游泳,儿子也肯定会游。”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所坠处也。”舟去及岸,从刻处入水求之。
此与胶柱鼓瑟,守株待免,皆战国策士之寓言也。
[注]胶柱鼓瑟:瑟上有柱张弦,用以调节声音。柱被胶沾住,音调就不能高准,瑟也无法演奏了。比喻拘泥不知变通。
[注]守株待免:《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策士:战国时游说诸候,以辞令和计策谋取禄位的人。
  有个楚地的人过江,乘船时把剑掉在了水里,马上在船上刻了记号,说:“这儿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了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找。
这些与胶柱鼓瑟,守株待兔,都是战国时策士们的寓言。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协办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 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国学网--《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痴绝部》
顾恺之痴信小术,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翳叶也,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引叶蔽己,玄佯眯而溺之。恺之信玄不见己,受溺而珍叶焉。
顾恺之痴信法术,桓玄曾用一个柳叶哄骗他说:&这是'蝉翳叶',用他来遮住自己,别人就看不到了。&顾恺之举着树叶遮住自己,桓玄假装看不见,朝他撒了泡尿。顾恺之相信桓玄是看不见自己,忍受了尿还把树叶珍藏起来。
则天内宴甚乐,河内王懿宗忽起奏曰:&臣急告君,子急告父。&则天大惊,引前问之。对曰:&臣封物,承前府家自征,近敕州县征送,大有损折。&则天怒曰:&朕诸亲会饮甚欢,汝是亲王,为二百户封,几惊杀我!&敕令曳下。
[注]河内王懿宗:武懿宗,武后从侄,以司农卿爵河内郡王,是有名的酷吏。
武则天在内宫设宴,很是欢乐,河内王懿宗忽然站起来说:&作为臣子有事急告君,作为子侄有事急告长辈。&武则天大惊,让他上前来问他。他说:&我封地的租税,以前由我家自己征收,近来敕州县征送来的,损耗了很多。&武则天怒道:&我与众亲会饮甚欢,你是亲王,只有二百户的封地(租税本来就很少),差点吓死我!&命人把他拖下去。
黄鲁直有痴弟,畜漆琴而不御,虫虱入焉。鲁直嘲之曰:&龙池生壁虱&,而未有对。鲁直之兄大临,见床下以溺器畜生鱼。问之,其弟也;大呼曰:&可对'虎子养溪鱼'!&
[注]黄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书法家。曾任校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鄂州知府等职。他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齐名。书法为北宋&四家&之一;诗歌开创江西诗派。
[注]不御:不使用。
[注]龙池:琴的代称。
[注]虎子:即溺器,尿壶。
黄庭坚有个痴愚的弟弟,收藏着一尾琴却从来不弹,各种寄生虫都在里面生长。黄庭坚嘲笑他说:&龙池生壁虱&,却没有下联。黄庭坚的哥哥来后,见床下用尿壶养着活鱼。一问,是黄庭坚的弟弟养的;他大叫道:&可以对'虎子养溪鱼'!&
昆山孙嘿斋乃孙性I,已破家尽矣,惟余两坐杌。一日见携鳖过者,欲买而无钱,以一杌与换之。其人将杌售邻家,得米二斗。邻家意欲成对,其人曰:&易耳。&乃复以鳖往换。孙顿足曰:&何不早来!果有一杌,适已碎作薪煮鳖矣!&
[注]乃孙:远孙,即耳孙,九世孙。
[注]I:音同挨(阳平)。《广雅》:I,痴也;《苍颉篇》:I,无知之貌。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仆虽I,亦粗知自爱。&又如:I子(愚笨的人);I冶(娇憨美艳)。
昆山孙嘿斋的远孙性子痴顽,家里的东西都已卖光了,只剩两个小矮凳。一日见有个人提着鳖走过,想买却没钱,用一个矮凳跟他换了。那人把矮凳卖给了邻居,得了二斗米。邻人想让矮凳成对儿,那人说:&这很容易。&于是又拿着鳖去换。孙跺着脚说:&你怎么不早来!是有一个矮凳,刚才已劈碎当柴煮了鳖了!&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协办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 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国学网--《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怪诞部》
畅纯父有洁疾,与人饮,必欲至尽,以巾拭爵干而后授之,则喜;自饮亦然。食物多自手制,水惟饮前桶,薪必以尺,葱必以寸。一日刘时中与文子方同过,值其濯足。畅闻二人至,辍洗而迎曰:&适有佳味,可供佳客。&遂于卧内取四大桃置案上,以二桃洗于濯足水中,持啖二人。子方与时中云:&公洗者公自享之。勿以二桃污三士也!&因于案上各取一颗,大笑而出。
纯父过以洁自信。
[注]水惟饮前桶:因为挑水人走路扬起的灰尘或放的屁要污染后一桶水。
[注]二桃污三士:这句从&二桃杀三士&化出。战国齐国晏婴故事:齐有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居功横行,国人恨之。晏婴一日设宴待外宾食桃,剩二桃,使人自言其功大者食之。三人争桃,而桃不够,三人均以受辱自杀。
畅纯父有洁癖,与人一块儿喝酒,定要别人喝得干干净净,用毛巾擦净酒杯后再递给他,这样他就十分欢喜了;一个人饮酒时也是这样。食物也要自己来做,喝水只喝挑水人前面的一桶,烧材定要剁成一尺长才用,吃葱也要切成一寸长才吃。有一天刘时中与文子方一同来到他家,正赶上他在洗脚。畅纯父闻听二人来了,忙停下来迎接他们,说:&正好我这有好吃的,可供佳客。&于是从卧房内取出四个大桃子放在桌上,拿了两个桃子在洗脚水中洗净,递给刘、文二人吃。文子方与刘时中说:&你洗的还是你自个儿吃吧,可不要以二桃污三士!&于是从桌上各拿了一颗,大笑着走了。
遂安令刘澄有洁癖,在县扫拂郭邑,路无横草,水翦虫秽,百姓不堪。
[注]郭邑:打扫城内城外。郭,城的外墙。
遂安县令刘澄有洁癖,令百姓打扫城内城外,要路上没有草杆,水里也没有虫豸、秽物,百姓们都受不了。
王维居辋川,地不容微尘,日有十数帚扫治;专使两童缚帚,有时不给。
[注]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开元进士,累官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降官。后升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于蓝田辋川。信佛。善画,擅长山水诗。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隐居辋川的时候,地上容不得有一些儿尘埃,每天都要准备十几把扫帚来打扫,专门差两个僮仆扫地,有时扫帚还供不上。
王思微好洁,左右提衣,必用白纸裹手指。宅中有犬@屋栋,思微令门生洗之;意犹未已,更令刮削;复言未足,遂令易柱。
王思微爱干净,提衣服时,必要用白纸裹住手指。家中的狗在柱子旁撒尿,王思微让下人洗净;洗完后觉得还是不干净,再让人刮削柱子;还说不行,就让人换了柱子。
荆公夫人吴,性好洁,与公不和。公自江宁乞归私第,有一官藤床,吴假用未还。官吏来索,左右莫敢言。公直跣而登床,偃仰良久。吴良见,即令送还。又尝为长女制衣赠甥,裂绮将成,忽有猫卧其旁,夫人将衣置浴室下,任其腐败,终不与人。
荆公终日不梳洗,虮虱满衣,当是月老错配。
[注]荆公: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人。仁宗时上万言书,力图革新政治。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政知事,次年拜相,行新法,由于保守派的反对,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南京市)。因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注]甥:这里指女婿,婿亦称甥。
王安石的夫人姓吴,性喜洁净,夫妻俩不和。王安石从江宁辞职回家,家中有一张官府的藤床,是王安石夫人借用的,一直没还。官吏来索要,下人们都不敢说什么。王安石赤着脚跳在床上,躺了好久。夫人看到后,立即让人送还给官府。又有一回做衣服给大女婿,眼看就要做成了,有只猫卧在衣服旁边,夫人就把衣服放在浴室里,任其腐败,一直没给人。
米元章有洁疾,盥手以银为斗,置长柄,俾奴仆执以泻水于手,呼为水斗。已而两手相拍而干,都不用巾拭。有客造元章者,去必濯其坐榻。巾帽亦时时洗涤。又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必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
[注]米元章:米芾(),襄阳人,初名黻,四十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北宋书画家,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徽宗召为书画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有洁癖,因举止颠狂,称他米颠。
[注]斗:指水舀子,水勺。
米元章有洁癖,洗手总要用银斗,安一个长柄,让仆人拿着把水倒在手上,他把这叫做水斗。洗完后两手拍着让它干,都不用毛巾擦拭。若有客人来看米元章,待客人走后,必要洗他坐过的坐榻。头巾帽子也要时常洗涤。如果朝靴被别人拿过,就很嫌恶;因此反复洗,以致洗破不能穿了。
周仁熟与米芾交契。一日,芾言:&得一砚,非世间物,殆天地秘藏,待我识之。&答曰:&公虽名博识,所得之物,真赝各半,特善夸耳。&芾方发笥检取,周亦随起,索巾涤手者再,若欲敬观状。芾喜出砚,周称赏不已,且云:&诚为尤物,未知发墨何如?&命取水。未至,及以唾点磨墨。芾变色曰:&一何先恭后倨?砚污矣,不可用!&周遂取归。(或作子瞻唾砚,非也。)
芾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年!&周殿撰谓芾善夸,诚不谬也。周非欲砚,特以米好洁,聊资嬉笑耳。周后复以砚归米,米竟不取。
[注]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注]殿撰:宋代官名,集贤殿修撰的简称。周殿撰即周仁熟,时任殿撰。
周仁熟与米芾交好。一天,米芾说:&我得了一方砚,世间罕见,定是天地秘藏,只等着我来鉴识它。&周仁熟说:&你虽博识,可得到的东西真假各半,只是特能夸口罢了。&米芾于是打开箱子取砚,周仁熟也随之而起,拿了毛巾再三地洗手,象是要很恭敬地观赏的样子。米芾喜出望外,拿出砚来,周仁熟称赏不已,说:&真是好东西,就是不知道发墨怎么样?&于是命人取水。水还没到,周仁熟吐了口唾沫就开始研墨。米芾变了脸色道:&你怎么先前那么恭敬后来又这么无礼呢?砚也被你弄脏了,这不能用了!&周仁熟就把砚拿走了。
米芾头一回见徽宗的时候,皇上命他在御屏上写《周官》篇。写完后,掷笔于地,夸口说:&这字一洗二王的恶习,足以照耀后世万年了!&周仁熟说米芾爱夸口,真是不假。周仁熟也不是真的想要砚台,只是知道米芾有洁癖,耍笑他而已。周仁熟后来要把砚还给米芾,米芾竟然不要。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协办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 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今笑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