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多少平方领土

中国被俄罗斯签的不平等条约强占150多万平方公里,新中国不是说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那为啥收不回来?
中国被俄罗斯签的不平等条约强占150多万平方公里,新中国不是说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那为啥收不回来?
补充: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吗?还是已经承认无法实现,
这个条约在理论上并不是不平等条约,当时是中国人打赢了俄罗斯人,然后才和平谈判签定了《尼布楚条约》(1689年)。1.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俄罗斯在中国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和平谈判而签订的边界条约。 &&& 明末清初,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他们在强占中国领土尼布楚之后,又于公元1650年侵占了雅克萨,并在当地修筑城堡,作为据点。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1685年,康熙帝命清军再次收复雅克萨,清军分水陆两路围攻。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俄不得不接受举行和平谈判的建议。 &&& 日至9月6日, 清政府全权代表索额图与沙俄代表戈洛文在中国尼布楚城进行了正式谈判,于9月7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确定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河、岭以北属俄国,以南属中国;拆毁雅克萨的侵略据点;在中国境内的俄国人,在俄国境内的中国人,仍留原处,不必遣还;两国人民凡持有护照者,准许贸易往来。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2.关于《尼布楚条约》,历史上已经早有定论:这基本上是一个平等的条约。注意用词,只是基本上。说它基本上平等,我个人以为,主要是从当时的情景来看,一方面清朝政府不不是非常在乎条约上所规定的边境线以北的土地。东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只是局限于辽宁、吉林一带。今天的黑龙江以及黑龙江以东、以北地区在当时是极其严苦之地,尽管由黑龙江将军镇守。(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以南由吉林将军等镇守)。以至清廷常常将犯人发配宁古塔(今天的吉林宁安市)。而且当时的东北人烟稀少,更别说更北的小兴安岭以北了。这有尼布楚战争清军方向主要是由当地猎人组成可见。东北的人口直到中华民国时才急剧增长。............
清中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疆域&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入侵中国;割占中国领土,是本时期最重要的边疆大事。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邻国强占中国领土。俄国和日本是典型。在东北,俄国通过强迫清王朝签订1859年《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在西北,俄国通过签订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伊犁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占了从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地区的大片领土。日本在甲午之战(1894)中打败中国后,次年迫使中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省。& 第二种是欧洲强国将中国领土纳入他们在中国周边国家建立的殖民地。英、法两国是典型。英国将北起帕米尔、经西藏至云南的不少中国领土并入其殖民地;法国将滇南乌得、孟乌二土司划入法属交趾支那。& 第三种是西方国家强租强占中国沿海地区。葡萄牙在澳门,英国在香港、威海,德国在胶州湾,俄国(后为日本)在旅顺口大连湾,法国在广州湾都采取了这种手段。&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初年,中国边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外蒙古有沙俄导演的“独立”、“自治”事件。1914年,唐努乌梁海地区被沙俄出兵霸占。1913年至1914年,英国策划了旨在统治西藏的西姆拉会议,中国政府代表拒签并声明不承认所谓英藏的《西姆拉条约》。&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沦陷于日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领土沦陷于日本。1945年,抗战结束。战后,中国收复了大陆的失地,而且收回了被日本侵占50年的台湾省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 现在中国的疆域& 建国后,中国的领土范围是:东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南到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但在东北和西南仍一直存在着领土争议问题。& 50年代初,中共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补充协定》、关于重申和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地位的换文等条约。通过上述条约或换文,外蒙古正式独立,中国丧失了外蒙古 15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中共还将新疆和东北划为“苏俄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1997年和1999年,中国收复了香港和澳门,但是日和10日,中国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在《议定书》中,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兴地区”,乌苏里江以东的“乌东地区” 的40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17万平方公里,以及库页岛的7.64万平方公里。上述领土相当于东北三省面积的总和;而且图们江出海口被划给了俄国,中国东北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被封死了。& 此外,还与塔吉克、吉尔吉斯以及哈萨克,签订了中塔吉边界划定协定、中吉哈边界划定协定等,基本放弃了所有争端国土。例如江与塔吉克斯坦总统签约,将靠近帕米尔地区的27,000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出卖给了塔吉克斯坦,而中国仅得到1000平方公里。& 关于南部有争议的领土问题,秉承同样政策。1996年11月底,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为中印两国按照现在的控制线划分边界定下基调,这就等于承认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放弃了喜马拉雅山南麓肥沃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 日,还批准《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条约》,将云南老山和广西法卡山划归越南,而这些地方埋葬了当年中越战争中许多牺牲的中共军人。&
其他回答 (3)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19世纪中俄签订的一系列领土边界条约,确实是不平等的,是沙俄强加于清朝政府的。但是,按照国际法公约,那是中俄两个主权国家的政府行为。   以1860年《北京条约》为例,当时国力强盛的沙俄抓紧中国国难临头之机,以“调停有功”为借口,以“兵端不难屡兴”相威胁,强迫清廷就范。但是从国际条约公法看,所订条约都经过了双方“谈判”、“最高权力机构批准”、“换文”、“履行条约管理职能”等程序。   清朝被推翻后,中华民国历届政府对19世纪中俄条约没有提出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制订的《共同纲领》则宣布:“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里没有提及两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当时,中苏处于友好时期,不可能提及。再说斯大林也决不会允许中国提及的。只是到了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两国开始边界谈判时,才不得不正视、尊重历史事实问题。是中苏边界的不合理,才导致冲突的,因此历史问题无法回避。   日开始第一次谈判前和谈判过程中,中国一再明确宣布,中国不会要求归还根据不平等条约割占去的土地;尽管历史条约是不平等的,但是中方还是愿意本着“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方针,以条约为基础,对现有边界线进行合理调整。   边界问题谈判内幕   为什么要“本着‘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方针‘进行合理调整’”?   第一,当时苏方根本不承认那些条约是不平等的,坚持“目前苏联‘实际守卫’的边界线”就是“以平等条约为基础的”,是“历史形成的”,因而是合理的;两国之间没有“边界问题”可谈,存在的问题只是双方看法不同,双方不是进行“边界谈判”,而只是就“个别地段”进行“协商”。   第二,苏方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在苏联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军全面越过“条约线”,占据有利地势,把边界向“条约线”中方一侧推进了1000余公里,这样中苏之间就存在着两条“边界线”,一条是“条约线”,另一条则是超越不平等条约的“苏方实际控制线”。   第三,苏方不仅坚持说19世纪的条约是合理的,而且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一股大肆篡改历史的运动,这股浪潮直至近期在俄罗斯知识界仍未平息,这在俄民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日,邓小平再次明确宣布:“后来中苏进行边界谈判,我们总是要求苏联承认沙俄同清王朝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承认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害中国的历史事实。尽管如此,鉴于清代被沙俄侵占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我们仍然愿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中,一改苏联当局以往立场,承认两国存在边界问题,表态愿意按照国际公法,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建设一条和平边界。同年9月2日,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中苏(俄)边界谈判才走上正轨,组建了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   参加委员会的俄方无任所特命全权大使、首席代表、团长吉列耶夫撰文委婉地说明了历史真相,承认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中《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以及斯大林时期两国领土边界变动的事实。也可以说,1991年的《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随之而来的8年勘界,以及日签订《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都是俄方接受中方一贯立场的结果。   我国有人认为,中俄现在全面划定国界为时过早,应该把领土问题作为悬案搁置起来,等待将来伺机解决。如果问他们将来怎么解决,他们却又回答不出。   等中国强大起来用武力夺回吗?或者使用其他办法逼迫俄罗斯交出那些领土吗?须知,“和平发展”、同周边国家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是我国长远的基本国策,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不得已而采取的“谋略”。它反映的是我国外交方针的本质,是我国社会性质的必然延伸。因此,中俄边界问题越早解决越对我国的和平建设有利,而不是相反。   对列宁的一种误读   有些读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人中,由于没有从事专门研究,还存在另外一种意见,即认为,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主张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些同志认为,既然连列宁都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解决边界问题”呢。   其实,这是对列宁的一个误解。列宁对旧俄与中国“不平等条约”的主张,首次见诸于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通称《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   《宣言》中写道:“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请注意,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在《宣言》中所指要“废除”的条约只是1896年以后的各项条约,并不包括1896年以前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列宁所指的条约是:日有关俄日争夺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日“八国联军”政府迫使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日签订的重新瓜分在中国东北、外蒙及朝鲜势力范围的《第一次日俄协定及密约》、日,日俄确认第一次密约之各自在华特权的《第二次协定及密约》、1912年7 月8日俄日的《第三次密约》、 日俄日签订的《第三次协定及第四次密约》。   日苏俄《加拉罕第二次规划宣言》第一条写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这里可能产生误解是,“一切条约”包括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领土的条约。但是, 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第三条规定:“两缔约国政府……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暨1919年与1920两年苏联政府各宣言之精神,重订条约、协约、协定等项。”第四条规定:“苏联政府根据其政策及年两年宣言,声明前俄帝国政府与第三者(按,主要指日本)所订立指一切条约,协定等项,有碍中国主权及利益者,概为无效。”   这里指明的是“年两年宣言”,当然,有效范围仅为1896年及1896年后所签的各项条约,并不包括1858年至1896年之前的那些不平等条约。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后的第二天,即日,中苏正式建交。   至于黑瞎子岛、银龙岛,即使按照不平等条约也理应属于中国,但是19世纪那些条约签订之后,一直处于俄方控制之下,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方在岛上加强了岛上的军事设施。   此外,黑龙江主航道紧临俄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城下,近年,俄罗斯边防军和地方当局更在“哈巴”与黑瞎子岛之间架设了人工操纵的开合浮桥。   据俄方报道,根据2004年10月《补充协定》,俄方已经在拆除设施,计划搬迁岛上居民了。  俄方人士的新担忧   从历史上看,现在这样划界对于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最佳、最合乎理性的选择。中俄复杂的边界形成史已经结束了。当前和今后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如何共同致力于建设友好、和平、合作、繁荣的边界地区。  随着中俄国界问题全线解决,俄国内的“中国威胁论”有所减弱。但是“威胁论”仍有市场,还在重复宣传。俄罗斯某些人担心中国有朝一日“收复失地”或者通过“非法移民”占领历史上失掉的领土,固属“杞人忧天”,但是我们也应给予“理解”。   中俄东段边界长4000多公里。边界两侧的居民人口数量极不对称: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以东)和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区人口总数仅为700-800万人,而且每年还在减少,辽阔的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公里;   经济欠发达、基础建设相对薄弱而与之毗邻的中国黑龙江省居民为3700余万人、吉林省为2600余万人,内蒙2300余万人,三处总人口近9000万人,面积总共为174万平方公里。   正是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不对称,使俄罗斯一些人士担心中国可能“威胁”俄罗斯领土安全,或者可能会有大量“非法移民”流向边界另一侧。   如何更好地开发中俄边境地区   前不久在哈尔滨举行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与会者达300余人,中俄双方代表都对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充满希望,都设想了种种经济互补计划和乐观的展望,甚至出现了一种“大干快上”的情绪。人们确实有理由相信,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   黑瞎子岛的开发,具有特殊意义。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黑瞎子岛的政治意义要远远高于经济意义。我们一定要以事实证明,中方人员登岛从事经济开发,定能使中俄双方共同受益,特别是会给对岸的哈巴罗夫斯克带去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俄民贸、边贸经历已有15年之久了。这一期间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如初期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入俄方,近期久拖不决的“灰色清关”问题、非法越境渔猎、经商等,都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另外,在建设边境开发区时,必须把评估、优化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决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际上,如何治理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的河水污染问题,已经提上了日程。对此,俄方媒体已有大量报道和怨言。单纯追求“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能适应环保要求了,必须建设集约化、资源可循环利用的“自动化生产链”。   在开发中俄边境全线地区时,应该给予投资基础建设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优惠,使中俄边境地区成为基础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桥梁、通讯发达,环境污染最少的先进地区。
当时苏联不是老大哥吗。反正不是共执政受苏联主导,就是国执政受美国主导。弱国哪有资格谈判
不平等条约也是条约,没有实力是废除不了的,了解一点历史的都清楚那个所谓废除不过是蒙国内人的鬼话而已。这几年不是还不停的往外割让领土吗,何况多少年以前的旧事了,更是不可能收回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清政府经营150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肆抢掠之后,纵火焚毁,这座宏伟华美的园林从此成为一片废墟。这是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考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考点分析:
考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一、P.7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三、列强侵华罪行
1、P.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洗劫了中国许多珍贵文物(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 & & (十二生肖铜兽头)
2、P.8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四、结果: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五、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六、P.10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省七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学们要听战国编钟演奏美妙的乐曲,应该到A、北京历史博物馆B、湖北省博物馆C、上海博物馆D、湖南省博物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省安顺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开始(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二大
D. 八七会议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泉州晋江潘径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问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3分)(2)该工程是什么时候由谁主持兴建的?(2分)建在哪条河流上?(2分)(3)该水利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泉州晋江潘径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你认为要杜绝这种丑恶现象应借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主张较合适?(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福建泉州晋江潘径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
)A、170万年
B、120万年C、100万年
D、150万年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从清政府侵占了大片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位于?_百度知道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从清政府侵占了大片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位于?
提问者采纳
沙皇俄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加紧了对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地区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部西伯利亚总督,指示他加紧部署吞并黑龙江的军事行动。一八五○年,穆俄维拉地派海军上校涅维尔斯科伊率兵占领黑龙江入口处的庙街,一八五四年强占了中国领土库页岛,一八五四年到一八五七年间,沙俄侵略军大规模武装入侵黑龙江地区,强占海南泡等地,设立哨所,修筑炮台,企图长期占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穆拉维约夫乘英法侵略军进犯天津、威胁北京的时候,率领兵舰侵入黑龙江的瑷晖,以兵力挟制黑龙江将军奕山,逼令他在预先拟定的条约上签字,这就是所谓的《中俄瑷晖条约》。依据条约,沙俄侵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一八六○年,沙俄利用英法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机会,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以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强行侵占。 一八六四年,沙俄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片面拟定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与清政府在新疆会商,勘分西部边界。谈判中,沙俄以武力相威胁,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把中国境内的三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湖和伊克塞湖,连同周围面积共达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割占了去。 从《瑷晖条约》到《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皇俄国一共从中国侵占了一百四十四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侵略、霸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也是奴役、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最凶残的刽子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确认。
外兴安岭到黑龙江,库页岛,瑷珲割得最多。总有一天,会多回来的。
汗..我记得是《瑷珲条约》,割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填空题.?怎么会出这样的填空题。。难道要写外东北么。。囧。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
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和西北地区B.东北和西南地区C.东北和西北地区D.西南和西北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主要考查你对&&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原因: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不具备商品输出的能力,无力开拓中国市场。2、目的:为了满足领土扩张的野心。3、过程:从19世纪50年代末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从这幅《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割占的中国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1428020054716293834120651019知识点梳理
是指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大肆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的《辛丑条约》。
(1)背景:①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统治出现危机。②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形成(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第一家----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规模最大--------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②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5)评价: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②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起推动作用③在客观上既刺激了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又名为,是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百日维新的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百日维新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一、背景:《》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邹容、陈天华、章炳麟)三、领导力量:四、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准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思想的确立1905年,孙中山联合革命力量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其革命纲领是: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提出的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机关刊物是《民报》“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旧“三民主义” 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六、高潮: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攻占汉口和汉阳,辛亥革命取得初步胜利。1912年元旦,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产生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选举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确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七、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八、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其它原因:帝国主义的破坏;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九、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十、认识: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启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的“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4分)(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变法维新”又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我们吸取什么教训?(2分)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请回答:(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4分)(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今年(2011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俄侵占伊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