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中国近现代名人人对老师的爱称 以及为什么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古代人们对人的称呼有什么_百度知道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古代人们对人的称呼有什么
比如不同年龄的人的称呼还有比如老婆对老公称呼还比如儿子对娘或亲戚的称呼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
1、宗族称谓
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妈对儿子的称呼:哥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简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pdf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云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试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姓名:刘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曹晓宏
座机电话号码
汉语称谓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产生
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在交际活动中更恰当地运用称谓语。本文
从分析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其随着时代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产生的演变着
手,进而揭示出汉语称谓语在汉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
得来的名称。称谓语不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了解汉民族
文化的一个突破口。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从称谓语的涵义、来源、形
式及在交际中的作用,对称谓语进行初步的认识;第二章按实际应用交际类型特
征把汉语称谓分为亲属称谓系统、姓名称谓系统和社交称谓系统,并阐述三个系
统下所包括的内容;第三章从汉语的称谓语考察汉民族文化背景。在语言使用中,
我们可以窥见社会文化的影子,语言中积淀了大量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分析汉
民族的宗法制度、价值观、汉民族心理,进而了解称谓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本
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宗法制度看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第二,通
过分析中国人名与宗族观念、民族心理,反映了具了中国特色的汉民族姓名称谓
文化;第三,汉民族在社交称谓语中的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现代诗人前三名是理由是什么_名人网中国现代诗人前三名是理由是什么你认为中国现代小说家前三名是?说说你的理由。5补充:是现代!【满意答案】现代?指49年之后么?金庸(他的书改变成电影,电视的基本上中国人都看过),张爱玲(其实她要算在49年之前,要说爱情小说,琼瑶在张爱玲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贾平凹(他被称为鬼才,不是没有道理的)。鲁迅(中国魂,诺贝尔奖提名),老舍(诺贝尔奖提名),沈从文(我个人很喜欢沈从文,汪曾祺也说了:川端康成都能获诺贝尔奖,为什么沈从文不能)。其他回答(3)我看没哪个有那个资格敢说出谁是前三名的吧本人觉得老舍鲁迅金庸这三位不错我都很崇拜他们的作品也影响了几代人这只是本人的个人看法鲁迅,近代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和莎翁,高尔基并驾齐驱;武侠界莫属金老先生了,多部著作被拍成经典电视电影,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言情小说的奠基人琼瑶女士,只是略逊前两位。当然这只是敝人的看法。9:19中国现代诗人前三名是?理由是什么?5【满意答案】1\郭沫若《凤凰涅槃》本诗“象征了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的再生。”2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新月社诗人,《红烛》《死水》。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3\冯至原名冯承直,“沉钟社”诗人。《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我是一条小河》本诗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小河,以我流过森林、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表达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1用。、特色1)用以人拟物的手法。2)借“小河”“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两心相印相随。3)构思新颖。4)注意遣词造句。9:19帮我找,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个姓汪的诗人叫什么!他是一个现代诗人,曾经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很出名,他写的诗大部分都激励人心的,给了当时那些迷茫的年轻人很多启示!【最佳答案】汪国真。当时超喜欢的,名噪一时。详细介绍见,我就不复制过来了,很详细,太多了。荐上个世纪【其他答案】应该是汪国真青春的森林很大,而你的声音又太轻微既然选择了远,就不顾风雨兼程\那时总在小本本上记下来,现在还记得一两句上世纪90年代他真的很出名,记得那会儿一说诗人就是汪国真和席慕蓉,他写的诗确实是很激励人的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生命总是美丽的你说的是汪国真吧我读过他的诗集感觉他的诗歌很清新很简单但简单中透出乐观的不服输的态度你说的应该是他姓汪的出名的我也只知道他呵呵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汪国真,中国大陆现代诗人。祖籍厦门,日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秋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寻——写多篇现代已逝诗人的散文,如《顾城,孤城,一顾倾城》、《与落花一同漂去》 【最佳答案】顾城,孤城,一顾倾城。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真有一个男人让我悲伤的话,那么他一定是顾城。
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
纯银般的诗句,理想的王国,透明的心。顾城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他不想长大,甚至拒绝世俗世界。他执意“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他不会像他人一样去探索、去开创外面的未来世界,他只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开掘出一个奇异、幻梦的童话王国,这世界远离世俗,而他自己就是童话王国里的国王。他会永远活在自己的城堡里,统治着童话王国,做他的“童话诗人”。
这种幻想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他经历了***,看到了太多的残忍与伤害。从那时候起,他对外界就是躲藏的、回避的态度,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渴望没有人只有天籁的纯净世界。顾城太过偏执,这是束缚他走出幻想世界的内在因素。因而在幻灭的痛苦之后不是清醒,调整自身,而是更固执地退回内心,去做白日梦。顾城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梦是顾城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欲望呈现,只有在梦中顾城被现实人生扭曲压抑的本性才得以自由的舒展。
雷,我爱你,我敬你呀,不是爱你。你老是不让我走出去,我真喜欢这种安全。
雷,是顾城对妻子谢烨的爱称。谢烨真的是个不一般的女人,很多人无法理解她对顾城的感情,无法理解她为什么容忍顾城和英儿在一起。假如没有谢烨,顾城的生活会是怎样?谢烨用她的爱与宽容,悉心关切和照料顾城。她不断根据顾城的需要变换和调整着自己的角度:一会儿是圣母玛丽亚,一会儿是贝亚特丽齐,一会儿是杜茜尼娅,一会儿是潘·桑丘。如果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可以说顾城有着“俄狄浦斯情结”。在顾城的童年时代,母亲是一个缺席的角色,小时候的顾城几乎见不到母亲,母亲对于他仅仅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关系的存在。由于这种母爱的缺失,也由于根深蒂固的恋母情结,顾城眼中的女性有了一种神性的光芒,按他自己的话说:“永恒的女性有一个光辉使我们的生活和语言有了意义,有了生命,就像春天使万物有了生机一样。”
顾城厌恶男性的世界,他需要母爱这种力量的保护,为了得到这种母爱,他情愿永远做个孩子。由于对母爱的极端渴望,婚后他对妻子始终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深深地依恋着她。正因为如此,谢烨选择离开,而顾城无法忍受,他举起了利斧。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从他黑色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无尽的荒凉,不是残阳沥血的悲壮,而是子午花开、月寒星冷的深夜,穿越重重夜雾的月色冰冷的笑靥。
顾城之城是一座真正的围城,他无法跳出去,别人也无法真实地介入,因为城中只有希望、失望、绝望。不断轮回,不断交替,仿佛宿命没有痕迹的暗伤。
无法理解这座孤城的人,只能一遍又一遍重复,疯子,疯子……只是他们在正常到连飞鸟都看不见的生活中忘记了有些人,并不是生来就疯。人是一种有趣的生物,借着一些人的绝望标榜自己的伟大与正常,却不知在深灰色延伸向未知悲哀的天际下,是他们的冷漠观望成就了更多更多的疯狂。
这就好像是人创造了神,最终又反对神,只不过是一场闹剧。人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于是把一切错推给了神,那些飘渺虚空并且失落的存在。人其实真的是很奇妙的生物,有时甚至不愿给同胞一点点包容。
那么顾城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一座孤绝之城?
正如顾城,他太依赖谢烨。英儿已经离他而去,谢烨是他的最后一个依靠,最后一道防线。当谢烨选择离......中国建国以后最优秀的7位诗人(现代诗歌)都有谁?如果大家知道感觉好的诗人(1949——2008)请把他们的名字列出来。有几个写几个把(7个名字以内)【最佳答案】NO.1 顾城
顾城()原籍上海,生于北京,1987年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死于激流岛上。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等。其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顾城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其最大特点就是“真”,他诗歌“自然纯净”,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诗人的感觉特别细腻、准确,塑造的意象极富韵味和感染力。有人形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但是,在他的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NO.2 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80年代末移居国外。曾数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岛朦胧诗派的先锋、领袖,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发表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北岛诗选》等。
北岛的诗反映了当时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其开创的独特的“冷抒情”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在诗中描绘了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在作品中建立“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反思历史和现实.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NO.3 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生长在厦门。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诗作《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诗作《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其诗,意象明丽隽美,思维逻辑缜密流畅,且手法多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原名刘军(1963——),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知识分子写作诗群代表诗人之一。
西川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先锋诗歌中“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倡导者和集大成者。从大学时代即开始写诗,曾获得现代汉诗奖、“启明星”奖等众多大型奖项,出版诗集有《虚构的家族》、《大意如此》、《西川的诗》等、曾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国际诗歌节。其部分作品被翻译为多种语言。
西川的诗宽容、开放、不太注重体制,有散文化倾向,更多地是追寻着一种诗原汁原味的本质,写的是诗最初的原生状态,其意象多是无名无姓的小人物或是妖怪、妖仙、小老儿、幽灵。在内容上,西川让平常生活成为陌生与不确定,而又细微地将时代裁剪。但他的寓言故事形式及箴言经文的语句又形成了向纯粹古典的回归与审美自主的精神和写作原创的理念。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
从......荐现代诗歌【其他答案】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海子、席慕容、汪国真。海子.汪国真.席幕蓉.食指.顾城.北岛.西川o你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的前十名,说明理由!拜托,有想过这个问题的快回答啊.拜托拉【最佳答案】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历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嬴政在执政时,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此外,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大幅度摧残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飞烟灭。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屈原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岳飞简介:南宋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习武,喜读兵书、《左传》。北宋末年,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复投军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后隶属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二年,北宋亡,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飞上书反对宋室南迁,力请高宗赵构北渡亲征,恢复中原,被革职。转投河北招抚使张所,任中军统领,随都统制王彦北渡黄河,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建炎三年(1129),随军南撤建康(今南京),隶属江淮宣抚使杜充,任右军统制。随都统制陈淬在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阻遏金将完颜宗弼军渡江,因诸军皆溃,孤军难敌,力战后退屯蒋山(今南京紫金山),整饬所部,招收散兵游勇,自成一军,转战......荐千古风流人物【其他答案】没有我这个世界再精彩也是白搭!!!辛弃疾吧文武双全精忠报国司马迁(史)曹操(文韬武略)王羲之(书法)吴道子(画)苏轼(词)西施(貌)诸葛亮(帅)秦始皇(暴戾)***(神人)成吉思汗(枭雄)1、毛老人家:综合第一。英俊潇洒。武功不必说,跟美国人能打个平手。诗词方面,自南宋以后无人能出其右。2、曹操:诗词第一。苍凉雄浑。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文治武功,都是人中龙凤。3、项羽:武功第一。一曲霸王别姬,尽显英雄柔情,千古谁堪伯仲间?4、孙中山:天下为公,人格第一。高大英俊,民主共和的先驱,和宋先生不愧千古情侣,人生如此,夫复何求?5、周总理:学问高,长相帅,人品第一。和邓老妈妈是名人夫妻中的楷模。6、周瑜:少年成名,羽扇纶巾,小乔初嫁,不愧风流俊杰。7、韩世忠:梁红玉击鼓破金兵。夫唱妇随,也是一时豪杰。8、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反派也显风流。9、武则天:才能第一。其成就男人也难于比肩。10、唐伯虎:文采第一。一段点秋香,不上榜都难。你最喜欢当代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诗?请写出诗名,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最佳答案】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喜欢理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其他答案】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共同学习】如何写现代诗,怎样才算诗,意象并非现代诗歌的专利。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而把这种传统创造性地加以发扬光大,则是当代诗人自觉外国诗歌精选-蓝色记忆的年代,里尔克()沉重的时刻冯至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现代诗,中国现代诗,现代诗流派,挽我拾级而上漠然地不再相识一阵阵残琴碎箫鼓能再回来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在什么别的天地不要只因为这薰香的风弹起来来罢——绣出一张绵绵密密的画页[查看全文]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现代诗《过故人庄》赏析,现代诗《过故人庄》赏析过故人庄(彭彪湖北美术学院)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故乡瘦了一圈——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干了一半。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仍在风中奔跑。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发起推荐几位西方现代诗人的作品,这虽然并不表明作者读过了许多西方现代诗,相反,他读得不多而且多数马虎;但是,在他自以为认真并且较为丰富地读过的诗人中,他认为有六位是真正的大师,而且其部分作品阅读的难度并非太高,适合推荐给新人。而巧合的是,或者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古文字学家: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978年)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现代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