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汛情,8壶口汛情壶口涨水了没有?

壶口瀑布迎来汛期
   7月9日,游客们在拍摄壶口瀑布。进入7月份以来,受上游降雨和水库调节放水影响,壶口瀑布迎来汛期第一次涨水,壮丽的瀑布吸引了不少游客。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责任编辑:AP010
本文相关推荐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记者调查:黄河壶口瀑布生态危机,谁之过?_新浪天气预报
记者调查:黄河壶口瀑布生态危机,谁之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闻名中外的黄河壶口瀑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按照国家规定,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禁止进行开山、采石等破坏植被和地貌的行为,然而现在的黄河壶口,却因为人为破坏,正遭遇生态危机。
  黄河壶口瀑布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段,占地178平方公里,西岸属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东岸则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根据知情人透露,在黄河壶口瀑布的东岸,一片人工景区正在建设。
  壶口瀑布建“人工景区” 撕破生态屏障
  记者沿309国道前行,一进入山西吉县壶口瀑布,就看见一台台挖掘机、钻孔机、盾构机正在开山作业,巨大的石块和厚厚的沙子就堆放在瀑布河道四周。原来就在瀑布的核心区,一个名叫“中市景区”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在壶口瀑布东岸的正上方,原本山坡上一百多亩树木已经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巨大的观景平台,正下方就是著名的十里龙槽。正在这里干活的工人透露,这个工程已经进行两年多了。
  据工人介绍,这里主要是两条道,一个是索道,一个是滑道。上面的广场可以看到下面的壶口瀑布还在建设开工,十月份才能完工,而且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树都砍掉。
  与观景平台相连的,是正在修建的索道牵引平台。这座高高耸立的牵引平台所占据的山梁已被夷为了平地。透过牵引平台密密麻麻的钢筋架构,就可以看到下方的壶口瀑布。在这个人工景区之内,一些主题展览馆也拔地而起。
  3D黄河风情园经营者对记者说,“挖掘机把土挖了才建起来这块地,主要还是依托这个山建起来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与其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如说是毁掉了这个“肩膀”的原始风貌。记者查阅了1998年国务院对黄河壶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批复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严格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滥伐林木、开山采石、毁坏文物古迹和乱建房屋等违法活动。 而这个人工景区――“中市景区”的建设几乎都是在自然景区的核心,显然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不仅黄河壶口瀑布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山体和植被遭到破坏,连瀑布的水体和河道也面临着疯狂采砂的威胁。
  疯狂采砂危及汛期安全
  在壶口瀑布河道之内,七八艘采砂船正在轰隆隆地作业,挖掘出来的巨大沙丘就堆在河道之中。一旦汛期涨水,随时会威胁到河道安全,有可能造成涌坝和垮堤。来往运输砂石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由于长期的超重负荷,壶口瀑布的孟门大桥已经变成了一座危桥。
  顺着这条运砂路,记者来到了下面的采砂场,这里的工人透露,在河道内采砂,也要学会和管理部门打交道。采砂场工人对记者说,等到有人查的时候,他们就停工,等检查的人走了,他们再偷着干。
  黄河壶口瀑布生态危机,谁之过?
  黄河、峡谷和山岭,是壶口瀑布的金字招牌,然而现在这块招牌 却因人为破坏而陷入危机。当地主管部门对此又是什么态度?
  吉县黄河壶口瀑布在属地管理上归吉县壶口镇管理,在瀑布的正上方建设一个人工建筑――“中市景区”,首先要拿到当地乡镇和村两委的征地许可证,那么征地许可证到底是怎么拿到的呢?中市村村委会主任张金荣表示曾签过8亩地的合同,但具体施工他们也没去看过。
  签了8亩地,而实际上仅观景平台就已接近百亩。更令人吃惊的是,如此转让村集体土地也没有经过全体村民的同意。张金荣说,没有开过村民大会,但是开过村民代表大会。据记者所知,全村村民有1000多人,村民代表20余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涉及到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决议的时候,必须召开村民会议,应当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中市村人口已经超过1000人,以20几人的意见代表1000多人,这就意味着征用集体土地搞开发,绝大多数村民都不知情或未表态。对此,中市村村委会的上级管理部门吉县壶口镇人民政府又是什么态度呢?山西吉县壶口镇政府王彦忠表示这个事是景区管理的,壶口风景名胜区是市级单位,不属于镇政府管。
  镇政府说不归自己管,把皮球又踢给了正县级建制的吉县壶口管理委员会。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个管委会。按照规定,吉县壶口管理委员会负责严格保护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对违规建筑应予以取缔,那么大肆动工修建中市景区是否有相关的审批手续呢?山西吉县壶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吉民说,他们确实没有手续,会尽快尽量把手续办全。
  而令人奇怪的是,主管部门明知没有经过审批就进行违规建设,却在施工的两年间没有进行惩处。
  已经存在两年的违法建筑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依法取缔,而当地管理部门对于壶口瀑布内的非法采砂这件事情的态度也如出一辙。
  一年前要清理 如今采砂仍在进行
  记者查阅了此前关于壶口瀑布采砂情况的报道,去年6月份,各媒体就曾经对壶口景区内非法采砂情况进行报道,然而一年过去了,主管部门的态度仍和一年前一样表示尽快清理,而采砂船却仍然遍布在景区的河道之上。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彻底取缔破坏景区的所有行为,还壶口瀑布一个纯净的天地。
  文章来源: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18载未现大汛情今夏黄河可安澜?
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
&&&&2014年黄河防汛抗旱视频会议现场&&&&□记者张渝文通讯员林渊摄影&&&&阅读提示|时值初夏,雨已下了几场,关心黄河汛情的人不禁会问,今年汛期黄河安澜否?昨日,2014年黄河防汛抗旱视频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研判认为,2014年黄河汛期期间,受气象降雨情况、洪水规律以及特殊河情等因素影响,黄河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断增大,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预测:今年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据中国气象局预报和黄河流域气象中心介绍,今年汛期全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黄河流域降雨比常年略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其中河源地区和中游龙门以下地区降雨较常年分别偏多两成和三成。&&&&“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在昨日的会上指出,黄河长达5464公里,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应对和防范局地暴雨灾害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黄河流域旱涝并存、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情况十分突出。&&&&另外,河南气象部门的预测也显示:今夏我省雨水较多。我省6月至8月期间,豫北地区降雨将偏多二至三成,其他地区也较常年偏多。今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比往年偏多二至三成,小浪底以下的区间尚有2.7万平方公里的无工程控制区,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会上研判认为,从洪水发生规律看,黄河自1958年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洪水以来,已连续56年没有发生20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大洪水;自1982年发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水以来,已连续32年未发生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洪水。按照洪水发生规律,黄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此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副省长王铁参加河南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时指出,近年来河南省汛期气候状况较为平稳,黄河自“96·8”洪水之后,已有18年未出现大的汛情险情。&&&&河情:小浪底以下区间尚有2.7万平方公里无工程控制区&&&&陈小江指出,从特殊河情汛情看,一是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极易发生“横河”、“斜河”、“滚河”,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造成堤防“冲决”;二是上游洪水历时长、洪量大,而水库下游河道安全过洪能力偏低,严重影响水库防洪调度和河道防洪安全;三是中游洪水陡涨陡落,含沙量高,小浪底水库运用决策难度大。小浪底以下区间尚有2.7万平方公里无工程控制区,该地区紧靠黄河下游,洪水来势猛、预见期短,直接威胁下游滩区189.5万群众生命安全。&&&&据大河报记者了解,河南境内的黄河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加之河南黄河滩区人口多,防汛抢险、迁安救护任务非常大,一旦发生洪水,上百万滩区群众迁安转移工作十分艰巨,且黄河重要支流沁河河口村水库汛前尚不能蓄水,伊洛河也未得到很好的治理。&&&&疑问:黄河水位一直在下降?&&&&今年1月,郑州白庙水厂供水区域出现降压供水,对此,当时相关部门的解释是:供水紧张主要是因为黄河“河道北滚”,而郑州的取水口都在南岸,水厂取水遇难题,但通过工程措施基本能解决问题。昨日,就有读者关心,现在黄河的水位到底怎样?是否一直在下降?&&&&“‘水位’并不是水利上的专业名词,我们一般用‘流量’表示河水的多少。”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说黄河水位在“下降”是不准确的。黄河水的流量与上游黄河来水及其他水利枢纽相关。年初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去年夏季调水调沙结束后,由于河床下切,水位低于取水口。河床下切则是河势问题,黄河河道滚动至北岸,另一方面黄河水泥沙多,易淤积堵塞。“与上游来水量无关,当然,当时的上游来水量和往年同期相比,确实有所降低。”该负责人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中国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延安主办“免费开放条件下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并同时纪念该馆建馆60周年。会议安排全体代表参观壶口瀑布,我也多年未去,便一同前往,再次去看一看这天下奇观。
壶口距延安130公里,离延安下属的宜川县45公里。大巴载着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馆长们,从南泥湾来到壶口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初夏的太阳照在头顶上火辣辣的,但大家全然不顾,下车后一窝蜂地直扑壶口瀑布而去,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滚滚的黄河水,听到这震耳的波涛声,心中的激动是难以掩饰的。我来过这里两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而过,对壶口奇观的认识肤浅,只能说到过而已,因此比较沉稳,跟着讲解员缓缓的走近壶口。
黄河壶口瀑布
讲解员姓赵,名懿丹,是位去年毕业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以说是听着壶口瀑布声音长大的宜川姑娘,工号5002号。因为是当地人,又有点文化,她的讲解内容厚实,特别是对壶口瀑布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所以一直跟着她走,听着她讲,并不时的向她提出问题,使我对壶口的知识面,像瀑布里的水一样,在短时间内陡然增长了许多。
懿丹小姐告诉我,壶口瀑布属于地下潜水式的瀑布。黄河好像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里,当流经壶口是,宽阔的河床忽然变得变得狭窄起来,400——500米宽的河床一下子收束成一条槽,并且上下落差很大,其形状就像一把倒置的壶,河水正从壶口里倒出来一样,壶口因此而得名,素有“千里黄河一壶收”。
壶口的景观可以用“水底冒烟,晴空洒雨”来形容,小赵指着眼前浪流滚滚的壶口瀑布对我说。定晴一看,果然,崖谷底下不断地冒出了一阵阵的水雾,在阳光下变幻出细微的彩虹,宛如到了仙境一般;在看空中,细雨蒙蒙,水雾打在脸上,打在身上,清凉凉的,对烈日当头的游人来说,真是一种来自天然的享受。它的流量在夏季此时最大,秒流量达立方米之间,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它与雄壮多姿的龙门、“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一起,号称“黄河三绝”。它是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继贵州黄果树瀑布后第二大瀑布。
小赵说:千百年来,整个黄河就是这一段不能航运。在以水路为主要航运手段的岁月里,古人们创造了独特的壶口水运文化,即“烟从水底生,船在旱地行”,也就是说壶口段河水落差大,河床窄,水流急,不适合航运,路过壶口的大小船只,都要在瀑布上游将货物卸下,人们就在此段用人力把空船拉过去,在下游再重新装上货物继续航运。可见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变天险为通途。
这位在壶口边上长大的女孩接着说,壶口的景观“从早到晚不一样,一年四季不一样”。我问她一年四季何以不同?她说,春天是黄河开河期,叫桃花讯期,名字说得好听,但是最危险的时候。日晚上11时50分,巨大的冰凌从上游奔驰而来,用10分钟时间,竟然将建立在壶口瀑布停车场旁的酒店和景区商品房一铲而平,好在当时春节放假,没有伤及人员。夏天是涨水期,壶口瀑布落差大,是一年中观赏的最佳时期。秋天是洪水期,秒流量增加到3000立方米以上,主瀑、副瀑连成一片,气贯长虹。冬天是无水期,因为河水结冰,成为冰冻世界。听她这么一说,我觉得应该好好地拍上几张照片,以作留念。因为前两次都是在秋天来此,看到的壶口景观和现在的不一样。
陕北老汉和农家姑娘在壶口
般轰鸣的水声,看着汹涌澎湃的激流,忽然想起了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来。小赵说,1938年9月,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被奔腾的大瀑布震撼了,写出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不过,最先的歌词是“风在吼,驴在叫,黄河在咆哮”,因为黄河边上驴子比较多,后来才改为“马在叫”的。回到延安后,洗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是的,我看到在壶口瀑布景点里,有许多个头扎羊肚兜,手拿旱烟袋,脚穿黑布鞋,牵着小毛驴的陕北老汉,他们是最后一批标标准准的陕北人,每天上午11点左右,从家里牵来小毛驴,租给观众照相,还特意带来红花衣服,红头巾等,方便外地的女孩装扮成陕北女孩照相,生意兴隆,成为这一景点特有的人文景观。
看着眼前飞流直下的黄河水,我问小赵,水的落差究竟有多大,水有多深?小赵笑了笑,说这叫龙槽,长度有十里,故叫十里龙槽,最窄处只有20米—30米左右,是黄河干流主道上最窄的一段。今天瀑布的落差大约30米,它跟水流量一样,也是动态的,一年四季不一样,水流量越大落差越小,相反水流量越小落差越大。由于水的落差如此之大,从来没有人敢直接从水里游过来,有一次,有头活猪不小心掉进龙槽,结果是猪毛全部被水推光。1987年,漂流队员王来安从上游顺流而下,成为漂过壶口的第一人。但是,他是依靠密封舱漂流的,要不也会像那头倒霉的猪一样,皮开肉绽。
人是这样,鱼呢?不是有鲤鱼跳龙门之说吗?是呀,小赵接过我的话说,十里龙槽是黄河最窄处,只有10米宽左右,的确有鲤鱼,而且鱼肉质细嫩鲜美,但要到下游6公里龙槽处,才可钓到黄河鲤鱼。
也有人像鲤鱼一样跳过龙门(槽)的,小赵认真地说。日,香港特技演员柯受良从河对岸的山西省吉县,驾车呼啸而过,眨眼间就从壶口瀑布的上空,飞到了我们陕西省宜川县境内,当时有10万人围观,他成了世界第一飞人,为中华民族增了光,也极大地为我们黄河壶口大瀑布扬了名,提高了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游客一下子多了许多。说着说着,她指了指当年飞越壶口的具体地点,距离我们站的地点很近。小赵说,还有一位青年,名叫朱朝辉。日,是他的结婚大喜日子。他选择了驾摩托车飞越壶口的方式,来完成他们的结婚仪式。新郎在山西,新娘在陕西,当他顺利完成飞跨壶口的壮举,在陕西与新娘紧紧拥抱时,在场的人们送给这对新人祝福的热烈掌声。朱朝辉成为继柯受良之后,再次挑战黄河壶口瀑布成功的人士。
壶口的景观可以用“斗底冒烟,晴空洒雨”来形容
这时候,河对面也有不少游人,正和我们一样来看壶口瀑布。我随口问道,两岸观壶口,那边更好看呢?因为我三次到壶口,均在陕西境内,而从未去过山西看壶口。小赵如此告诉我,陕西因为地势低,所以气势更大一些,去年接待30多万游客,对岸年接待量10万人,大约为三分之一的游客量。
我问小赵,黄河水浑浊,里面的沙子一定不少,有没有做过具体统计?小赵说,从龙槽向下游每年输沙大约16亿吨,假如把这些泥沙堆成高低各一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周。所以自古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
在壶口景点现场,有一个个圆圆的水涡,形成高低不平的路面,稍不注意,便会踩到一脚水。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向小赵请教。她说,那是石窝,又叫窝旋,是黄河水盘旋打磨而形成的。看来,水的力量是巨大的,旋窝中的水力量更大?
水的力量的确很大,小赵手指着龙槽高大的崖石说,由于石质松软,水的力量超大,壶口瀑布每年向上游推进大约1.7米,3000年竟然前进了5000米,千百年形成了10里龙槽。它用自然的力量,向人们展示着力量美的一面,所以此处被称为“移动中的瀑布”。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我们每个人早就认识了壶口瀑布之壮观,因为在50元人民币上,就清楚地印有壶口瀑布。小赵骄傲地说,那只是“侧瀑”,还不是黄河主流形成的瀑布。说完,她用手一指,原来所谓的“侧瀑”,就是从河对岸流向龙槽的一条水柱,算是一条支流吧。也就是说,人们在人民币上看到的,还不是壶口最壮观的瀑布。
第四套人民币50元背面黄河壶口瀑布&
&&& 我们得集体与最壮观的瀑布留个影,请小赵帮忙按个相机快门。有人忙着喊“茄子!”小赵连忙纠正说,在这儿不喊“茄子”,要喊“黄河!”是呀,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喊黄河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自豪!我们的情怀!到了黄河,到了壶口,我们应该喊几声“黄河”才对,就像与母亲见面,要喊母亲一样。于是,大家一齐用足力气高呼:黄河!黄河!!
告别壶口的时候到了。我们与黄河惜别,与壶口惜别,与小赵惜别。“谢谢”二字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此行我认识了壶口。
壶口,我还会再来的。
&&&&&&&&&&&&&&&&&&&&&&&&&&&&&&&&&&&&&&&&&&&&&&&&&&
日写于南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7月5日,受黄河上游地区降雨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晋陕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迎来入汛以来第一次涨水,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形成特大的瀑布群气势壮观。新华社发
图为汹涌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
http://img4./photo/-06/900x600_AN0001.jpg
http://img4./photo/-06/t_AN0001.jpg
图为汹涌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
http://img4./photo/-06/900x600_AN0001.jpg
http://img4./photo/-06/t_AN0001.jpg
图为汹涌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
http://img3./photo/-06/900x600_AN0001.jpg
http://img3./photo/-06/t_AN0001.jpg
7月5日,民俗演员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表演。
http://img3./photo/-06/900x600_AN0001.jpg
http://img4./photo/-06/t_AN0001.jpg
相关图集推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松花江汛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