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苏军区独立团3营8连烈士

查看: 2994|回复: 2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05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561帖子精华3UID774133
从九品, 积分 25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阅读权限30积分2561精华3帖子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 &&核心阅读  河南省淮阳县是革命老区,该县载入史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706人,无名的就更多了。翻开历史,一幕幕感人画面跃入眼帘。抚今追昔,令人感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淮阳这片热土洒下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除淮阳县烈士陵园外,淮阳还散布着窦楼之战纪念地、淮阳抗日游击队纪念地以及七十三烈士墓、李小庄阻击战烈士墓地等纪念场地。清明时节,重温他们的故事,我们敬仰着那些被历史铭记的英雄们……  七十三名烈士长眠淮阳  除了烈士陵园,淮阳县齐老乡境内还有一片无名烈士墓群——“七十三烈士墓”,当地群众叫“烈士坟”。将近七十年过去了,73座坟茔至今仍齐刷刷地“列队”在这片田野,像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  据了解,这里长眠着73名革命英烈,他们是1947年为解放淮阳县城和解放漯河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如今,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家乡,留下的只有一块墓碑和73座坟茔。  青青的秋田里,一块墓碑向后人诉说着一段历史。墓碑上显示,这是淮阳县委、县政府于1987年7月为革命先烈立的纪念碑。虽然碑文上所显示的只有一名叫朱国弼的连长和另外一名姓谢的连长,但1987年立碑时,淮阳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走访和调查,对解放淮阳县城的历史记载却更为详细:淮阳城是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盘踞的豫东重镇。日,为解放该城,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为主,二军分区独立团淮太西县和淮阳县两个县大队积极配合,7日拂晓发起战斗,先攻占西、南两关。8日黄昏发起总攻,激战中,我35团架桥登上南门,30团突破西门,对敌实行分割歼灭,当夜12时结束战斗。击毙、伤敌200余名,淹死100余名,缴获了敌少将保安司令张振江下属1400名官兵及大批武器弹药,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烈士的鲜血换来了攻城的胜利、人民的解放。战后,淮阳人民将朱国弼连长等32烈士的遗体护送至齐老家村安葬。我军漯河战役的重伤员在齐老家村后方医院抢救无效者有谢连长等41人,他们亦葬于此。  “这个村过去叫齐老家,现在是齐老行政村,是齐老乡政府所在地,也是革命老区。”村支书说,烈士墓占地有两亩多,虽然60多年过去了,后人没有记住他们的姓名,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革命先烈。每到清明,都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凭吊、为烈士墓添土。  淮阳党史办主任郭玉杰告诉记者,淮阳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并不仅此一处。在硝烟中逝去的那些年轻面孔,更多的已被历史湮没,或者说,从他们倒下的那一瞬间开始,记忆就戛然而止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葬在家乡的泥土里,没有一块镌刻着自己名字的墓碑,没有留在历史的档案中,甚至,无人知晓他们曾经为这个国家的建立牺牲了生命……正是这些有名的、无名的先烈们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和平。烈士纪念碑前花儿摇曳,好像在向烈士表达深深的敬意。
(184.86 KB, 下载次数: 1)
15:0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72.03 KB, 下载次数: 2)
15:0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91.15 KB, 下载次数: 1)
15:0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203.18 KB, 下载次数: 2)
15: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323.71 KB, 下载次数: 2)
15: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05.19 KB, 下载次数: 1)
15: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45.58 KB, 下载次数: 1)
15: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253.32 KB, 下载次数: 1)
15: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247.15 KB, 下载次数: 1)
15: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05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561帖子精华3UID774133
从九品, 积分 25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阅读权限30积分2561精华3帖子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30.32 KB, 下载次数: 1)
15: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57.55 KB, 下载次数: 1)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57.5 KB, 下载次数: 1)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31.91 KB, 下载次数: 1)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70.05 KB, 下载次数: 1)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245.23 KB, 下载次数: 1)
15: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05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561帖子精华3UID774133
从九品, 积分 25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阅读权限30积分2561精华3帖子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11.89 KB, 下载次数: 2)
16: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08.39 KB, 下载次数: 1)
16: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18.45 KB, 下载次数: 1)
16: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76.19 KB, 下载次数: 1)
16: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112.58 KB, 下载次数: 2)
16: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79.15 KB, 下载次数: 1)
16:1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
(52.87 KB, 下载次数: 0)
16: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淮阳:寻访七十三烈士墓太康:革命老区建设首座烈士陵园
第11版:清明特刊
报纸查看切换
旧版pdf回顾
太康:革命老区建设首座烈士陵园
  □晚报记者&张洪涛&文/图  太康是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共和国的建立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如今,国富民强,先烈的功绩不应被遗忘——目前,太康县正在修建烈士陵园,准备把散落在各乡镇的革命烈士墓搬迁到陵园中进行有效管理维护,让烈士们在这里集中“安家”,也让更多后人铭记烈士们的丰功伟绩。  “青天黄土为家,绿草清风为邻”,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太康县众多烈士墓的现状一点儿都不为过:他们零散地分布在太康县各乡镇的田野中,其中有的被后人记住了名字,得以修建墓碑以表彰其功绩,而有的却只剩下一座孤坟。  4月1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太康县烈士陵园,探访了烈士们的新“家”,并探望了安葬在马厂镇常楼村的无名烈士们,通过当地老人口述,记者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被革命烈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  心阅读  核  太康有座“克威亭”  无数仁人志士身背头颅干革命,舍小家,顾大家,为共和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常楼村的无名烈士墓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牺牲在太康县的抗日烈士唐克威,则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在太康县,关于唐克威的革命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今,在太康县北部的龙曲镇还有一座专门为纪念唐克威而修建的亭子,当地人称为“克威亭”。  克威亭里有座纪念碑,上面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王从吾的题词,“唐克威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如今依然清晰可辨,更激励着后人学习唐克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气节。  唐克威,原名徐德乾,字建明,日生,湖北枣阳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就投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8年6月,中央派他到华北敌后抗日前线,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他改名唐克威。1942年12月,唐克威任水东地委书记兼水东独立团政委。1943年2月1日,唐克威在杞县与太康县交界的常营村组织召开会议时,突遭日军围击,唐克威组织人员积极抵抗。唐克威与其通讯员艰难冲出包围,但在他骑马跨跃一个小河沟时,未能安全通过,连人带马坠入河沟,身负重伤,被日军所围。为了不让机密文件落入敌手,唐克威将文件吞入肚中,开枪自尽,牺牲在龙曲镇郑寨村铁底河畔。  共有1345名烈士长眠太康  如今,唐克威的事迹在太康当地广为流传,可在太康各乡镇,仍然长眠有很多无名烈士。建国初期,太康县曾组织力量逐乡逐村对革命烈士进行普查登记,并逐人建立卡片和档案,1980年,按照省政府统一要求,编写出《河南省太康县革命烈士英明录》,对太康籍烈士情况进行了统计。&  记者注意到,这份《河南省太康县革命烈士英明录》上所登记的烈士,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有的牺牲时年仅20岁,有的牺牲在太康县境内,有的牺牲在国门之外,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太康人。  太康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按照要求,他们又对全县烈士情况进行了一次最新的统计,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牺牲在太康县境内的烈士为1345人,其中有名字的烈士717人,无名烈士628人。  “这些牺牲在太康县境内的烈士,安葬于太康县各乡镇,目前,我们正在修建烈士陵园,准备把这些烈士的墓地,迁到烈士陵园来。”该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纪念塔初具雏形  “他们牺牲时,我才8岁”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康县马厂镇常楼村,在村头一条小河沟旁,50多座用黄土堆成的坟墓从北到南呈“一”字形整齐地排列着,像是一支站得笔直的队伍,时刻等待着战斗号角的吹响。当地人知道,这里是上百名烈士长眠的地方,由于没有墓碑,没有烈士确切的名字,这50多座坟墓也就成了无名烈士墓。&  “他们牺牲时,我才8岁,只知道他们是独立团的战士,具体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站在烈士墓前,74岁的常楼村村民常炳志回忆起了那场惨烈的战斗。常炳志介绍,当时,独立团在常楼村进行休整,他的家里还住过机枪班的战士。平时,战士们给他家打水,帮助做饭,陪他玩耍,家人和战士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可这种融洽的关系,很快就被打破。就在独立团准备离开常楼村时,突然被敌人团团包围,几百名独立团战士,被围困在村里。战斗很快打响,村民听到枪声都躲了起来,而战士们却因来不及防备,被敌人打了个猝不及防,很多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  “等枪声渐渐停了下来,村民回来,发现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都伤心得落下了眼泪。”常炳志说,为了埋葬已经牺牲的战士,村民把自己家的门板和存放的棺木都贡献了出来,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来帮忙,有的一个坟墓里埋葬了好几个战士。  为烈士集中“安家”  当日上午,记者又来到正在修建中的太康县烈士陵园,该陵园位于太康县北部,106国道旁边,占地30多亩,投资770多万元。  记者看到,陵园正中央是一个正在修建中的纪念塔,一条四五米宽的水泥路旁边,是为烈士们设计的墓区,一行行翠柏分列墓区两边,像是一个个士兵守护着墓区的安全。  “我们准备把唐克威的坟墓搬迁在烈士陵园来,在陵园中央重新修建一座‘克威亭’,让更多的人前来瞻仰烈士的风采。”太康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等陵园真正建好后,那些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的烈士墓,将陆续搬迁到陵园中,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对于那些不适合迁移到陵园中的烈士墓,也将就地进行保护。  “太康县是革命老区,可一直没有一个烈士陵园,现在好了,太康县也建烈士陵园了,今后,我们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多了一个好的场所!”听说太康县正在建设烈士陵园的消息后,不少太康居民这样称赞。  给无名烈士建陵园  《太康县志》中有关于这场惨烈战斗的确切记载:日,中共豫皖苏军区淮阳军分区独立团团长孟繁馨率270余人在马厂西南常楼村修整。因有人到商丘向国民党少将郭馨坡告密,郭馨坡伙同姬麦云带领部下五六百人,连夜出发偷袭常楼。4月3日下午3时许,独立团正准备出发转移,突遭郭馨坡部三面包围,仓促应战,牺牲40余人。团长孟繁馨命令一营长率领57名战士从东南角突围,遭姬麦云部伏击,57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孟繁馨又率部从西南角突围,郭馨坡部在后面穷追不舍。孟繁馨随即掏出钞票抛撒,乘郭部争抢之机,突出重围。  豫皖苏独立旅骑兵营闻讯连夜从扶太边境赶来救援,4月4日凌晨追击郭馨坡部,郭部战败逃走,在逃跑途中,郭部又枪杀被俘独立团战士6人。  如今,经过岁月的洗礼,烈士墓就像一个个哨兵,驻守在常楼村村头,这里也成了当地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每年都有学生来这里给烈士扫墓。目前,太康县民政局专门在常楼村修建了无名烈士陵园,以纪念这场让人难以忘怀的战斗。现在,该陵园已初具规模,纪念塔正在修建中,下一步,将对无名烈士墓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正在修建中的太康县烈士陵园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国华豫皖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