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纪律挺在前面 党课的时代背景

王岐山浙江调研 详谈党纪和国法的关系
  据《新闻联播》报道,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到浙江调研。在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上,王岐山着重强调了党纪和国法的关系。并且,调研期间他还专程来到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瞻仰南湖红船。实际上,王岐山外出调研并不算多,今年以来见诸公开报道的就两次,上一次是在今年3月前往河南调研,他同样强调要做到“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并且,他还专程前往红旗渠纪念馆。两次调研的脉络表明,一方面要追溯历史,寻根溯源,重视红色经典和传统价值在正风反腐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党纪和国法的关系将越来越清晰,作为党员,对其标准必须严于普通人,这一点不会含糊。  △王岐山在浙江省调研时强调 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推进制度创新  党纪国法不能混同 党纪严于国法  党纪和国法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有些人估计未必能搞清楚,一些党员干部也可能有些模糊,甚至心存侥幸。这里面有一个例子,比如社会上讨论得比较多得“通奸”这个说法,有些领导干部被纪委通报严重违纪接受调查时有“通奸”这一项,但等到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时,这一条就没有了。实际上,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通奸罪”,但作为党员以及领导干部,对其要求自然更高。  对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时就已谈及,他说必须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明确纪律的内涵,真正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而这一次在浙江调研则更进一步,讲得更加直白而清楚。他说:“党纪”与“国法”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同。党纪严于国法。党是政治组织,党规党纪是党员的底线;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公民的底线。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纪律、模范遵守法律。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抓全党的纪律,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5月9日,王岐山在嘉兴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  双底线意识 守纪要自觉守法要模范  两次讲话都提到了底线,纪律是党员的底线。但党员同时也是国家公民,也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这也就是说,对党员而言,要有双底线意识,而纪律这个底线要比法律这条底线高一些。其实,再看看遵守纪律和法律的措辞,也说明了这一点。王岐山说党员遵守纪律必须自觉,而遵守法律必须是模范作用,也就是说要做出表率。实际上,对于普通人而言,自觉遵守法律就可以,但党员必须模范遵守,这也体现出党员和普通人的区别。  要解决执行纪律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  如果有党员领导干部遵守纪律不自觉,遵守法律不模范,那该怎么办?在河南调研时,王岐山说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严格执纪,抓早抓小,使广大党员真正敬畏纪律、遵守纪律。这里面突出的是早抓,从小事抓起,很多违纪行为都是因小而大。  这次在浙江调查,又进了一步。他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一把尺子执纪到底、一寸不让。从严治党要敢于担当,具有“眼里不揉沙子”的严肃性、认真劲,切实解决执行纪律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这也就是说,纪律将有很强的刚性,是高压线,不能想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想松就松,必须严字当头。王岐山还指出,要点滴做起、积小成为大成,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5月8日,王岐山与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党委班子成员、老党员和群众亲切交流。  纪和法中重复的内容去掉 把规矩突出出来  要严于执纪,将党纪和国法区分开来,那么党的纪律是不是要修改、怎么修改?今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修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厘清党纪和国法的关系更有意义。对此,王岐山说,修订党纪处分条例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应把条例中与法律重复的内容去除,解决“纪”、“法”不分的问题;二是把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出来、具体化,使党纪特色更加鲜明。制度创新只有进行时,这次修订条例重在唤醒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如此一来,违纪和违法就会分得很清楚,在纪律处分条例中更加突出组织意识、规矩意识。这些规矩未必像法律那样适用普通人,但在党员干部面前却是比法律还要严格的底线。不讲规矩、突破了规矩显然都是不行的。  追溯历史 要有历史的回放和思考  两次调研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溯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河南调研时,王岐山专程去了红旗渠,要求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用历史、哲学、文化思考支撑信心。之后,中纪委网站刊发多篇文章谈及红旗渠精神,比如《红旗渠50年前的工程账本记述了什么?》一文直言,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的红旗渠工程,未发生一起贪污和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连账单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为什么会这样?文章总结说,靠制度管理权、物、钱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了腐败,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早在半个世纪前的红旗渠建设中就得到了生动贯彻。  而这一次,王岐山又专程前往来到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瞻仰南湖红船。他指出,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历史的回放和思考,我们要把现在的工作同先烈奋斗的历史联系起来,准确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又是历史的思考!联系1840年以来的历史和艰苦探索,再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从严治党,这是根本保障。  △5月8日,王岐山在嘉兴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尊重并思考历史 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王岐山曾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之后中纪委官方网站专门刊文《德法相依相辅而行》,文章指出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过要从传统文化和我们党的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增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014年10月份的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题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历史要多一份尊重和思考。正风反腐、从严治党需要有历史厚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ericatian]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09:26:48 作者:石磊 肖涛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15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部分省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王岐山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深刻论述了修订《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中央纪委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依规依纪从严治党管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担当、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强大动力。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王岐山书记的部署要求,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重大责任,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会议强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王岐山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坚持立足西藏实际,把贯彻落实王岐山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好方向、落实好任务、履行好职责,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夯实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一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没有特殊性的思想。牢固树立西藏虽然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处于反分裂斗争主战场,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没有任何特殊性的思想,坚持海拔高、要求要更高,认真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一手抓反分裂斗争、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绝对忠诚。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视为生命、放在首位,做到西藏距离首都北京虽远,但自治区党委、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心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地贴在一起、紧紧地连在一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切实做到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党纪意识,始终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四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做到腐败没有“特区”、反腐没有“禁区”,“老虎”、“苍蝇”一起打,“大病”、“小病”一起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五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继续深化专项整治,按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使作风建设在西藏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六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努力构建系统完备、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简便易行、责任明确、奖惩严明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有规必守、执纪必严,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推荐图片文章在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的报告
查看: 160|
摘要: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动员全区 ...
在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的报告
  (日)
  谢 & 元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大力弘扬“勇担当善作为”的精神,再接再厉、奋发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讲几点意见。
  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溧水”,积极展开新布局、优化新路径、谋划新举措,努力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上见到实效。我们着眼战略全局抓部署,以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丰富建设新溧水的新内涵,重点建设产业竞争力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强、市场活力强的新溧水,大众创业广、居民收入水平高、社会保障好、公共服务优的新溧水,产业生态环境美、城乡人居环境美、社会人文环境美的新溧水,文化产业强、文化事业兴、市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的新溧水。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拓展建设新溧水的新实践,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更实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更强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以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迈上新台阶”作为建设新溧水的主任务,重点在经济建设上水平、现代农业建设创特色、文化建设树品牌、民生建设补短板、全面从严治党见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上争当全市排头兵,在新兴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上走在全市前列。我们着眼绿色崛起定路径,立足于宁杭发展轴上崛起争先、生态文明时代背景和服务南京功能品质提升,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溧水”这个总目标,强化改革和法治“两大保障”,推动发展方式、城乡建设和社会治理“三大转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和高效集约“四个导向”,努力在南京争当建设新江苏排头兵中走在全市前列。我们着眼落地见效抓推进,围绕“五个迈上新台阶”逐项研究部署,确定今年全区十大重点和十五项难点工作,细化分解为311个子项,由区领导牵头,周周有布置,月月有进展,季季有考评,上半年301项达到时序进度,迅速有力展开建设新溧水布局,取得了极为不易、令人鼓舞的新业绩。
  (一)坚持创新驱动抓转型,经济质效明显提升。1-6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3.1亿元,增长12.5%(现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15%,增幅在全省县市中列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其中5项指标实现“硬过半”,增幅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在周边区域竞争的新格局中快速崛起。在保目标稳增长的同时,大力推动经济质量由量变向质变跃升,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重大项目提速推进,1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4.5亿元,列入省市重大项目的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上半年投资额和完成率均居全市前列;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引进AO.史密斯、菲尼克斯、华东最大的海洋馆等优质项目96个,各镇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也明显提升;重点企业支撑明显,制造业前50强企业纳税增长21.4%,高于全区工业10个百分点,鸿发金属成功上市。产业层次持续提升。1-6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增长16.9%,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提速增效,新增高效农业1.5万亩、设施农业0.77万亩,生物农业实现产值46.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新突破,比亚迪汽车、金龙客车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6.4亿元,44家配套企业完成产值增长27.8%,引进优质项目17个,中欧新能源电池、中以充换电设备等项目,填补了产业链空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分别达32.3%、40.2%、44.9%和3.1%,比去年底分别提高2、1.2、0.8和0.3个百分点。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安排专项资金67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申请科技贷款1.33亿元,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工建设科技研发和商务楼宇26.5万平方米,新增在孵企业3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3亿元,增长10.8%,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5家,创历史新高,新增高新技术产品8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2%。
  (二)坚持高效集约抓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今年排定城乡建设项目336个,完成投资62.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7%,建设标准和推进效率明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轻轨S7线试验段土建施工、S1线高架桥施工分别完成70%和90%,S341、S246北延加快推进。城南新区珍珠南路、随园路城市化改造建成通车,无想山公园、清水通道等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幸庄科技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签约项目6个。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柘塘新城、对接主城快速通道等加快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创建方案上报省政府,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引进高端项目3个、投产3个。把空港枢纽经济区作为溧水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板块,成立领导推进小组,制定产业和建设规划。经多方争取市政府正式明确由溧水申报南京空港综合保税区,梳理进入保税区项目49个,总投资55亿美元。白马农业科技园区完成投资5亿元,南农大智能温室建成使用,南林大入驻科研项目26个,农机化所基本建成。石湫影视文化基地户外拓展项目建成使用,高校基地加快推进,引进文化创意企业33家。高铁枢纽经济区开工建设经一路等主干道路。新市镇建设完成投资11.7亿元,其中白马、东屏、石湫三个市级重点新市镇完成投资5.1亿元。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实施重点项目85个,建成涧东、石山下、店上等一批特色村,傅家边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环山河片区“水美乡村”被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成功举办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等一批赛事,引进东方艺术品研究院、徽派古民居等一批项目,生态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坚持以人为本抓民生,社会治理持续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10.5%。扎实推进教育布局五年提升计划,积极创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省溧中与海安中学合作办学持续深化,全区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比去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全市理科总分第一、第三均在我区,教育成为溧水的靓丽名片。实施区人民医院与南京中大医院合作共建,医疗软硬件条件大幅提升。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600元提高到75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最低标准由220元/月调整为310元/月,城乡低保标准与主城接轨,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开工拆迁安置房8.4万平方米,主体封顶115万平方米。新增文化企业140家,政务微媒体平台关注度居全市各区前列。法治溧水建设扎实推进,洪蓝镇三里亭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做好防汛抗灾,确保了堤防安全、人员安全,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群众财产损失。长江客轮翻沉事件后,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做好善后服务工作,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巩固完善舆情联动快速响应机制,群众诉求解决率达85.2%,信访工作和群众安全感在最近的考评中均居全市第一。区人大、政协围绕中心积极履职,人大监督更具实效,基层民主协商亮点纷呈,统战、人武、工青妇、双拥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四)坚持生态优先抓治理,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展开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布局。生态红线范围由300.55平方公里增加至313.54平方公里,整合专项资金7600多万元用于生态补偿。整治污染企业38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工业废气、施工扬尘等大气治理扎实推进,天生桥河、中山河等水环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件,实现夏季秸秆零焚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6.2%,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6.7%。城乡水务一体化扫尾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供水主管网3.5公里、支管网99公里,铺设污水主管网10.4公里、支管网78公里,组建镇级水务分公司。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构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50个,新增公交线路4条。
  (五)坚持落地见效抓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调优配强全面深化改革6个专项小组,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举措实施关和成效考评关,出台实施方案25项、文件65个。特色改革取得突破。制定实施3个市级重点新市镇五年发展规划、三年建设计划和扶持政策,计划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每镇5亿元共计15亿元,用于市级重点新市镇建设,预付每镇启动资金1亿元。区属国资集团实施重点项目111个,开发区与晶桥镇合作共建园区、供销社与村(居)共建综合服务中心、村(居)治理转型、白马镇国家建制镇示范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由483项减至172项。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达成土地流转13660亩,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制定实施依法治区“1+5”文件、文化体制改革系列政策,构建生态补偿等机制。上级改革任务有效落实。市下达第一批20项改革任务,除1项待市级统一布置外均进入实施阶段;完成区属国有企业退出12家,公开拍卖11个停车场经营权,开展城南新区道路保洁市场化试点;实行先照后证和多证联办,新增注册企业954家,增长24.1%。
  (六)坚持从严从实抓作风,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持续用力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中央和省市46项整改任务完成34项,其余12项持续推进。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做好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专题学习研讨、赴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等工作,目前梳理“不严不实”问题1864条,列出服务群众清单780条,专题教育有序有效展开。制定实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5”文件,明确村(居)干部廉洁履职“12个不准”纪律规定,实行机关干部进村工作“零招待”,对在职村干部实行基本待遇区级统筹和考核报酬区镇两级统筹,设立每村(居)30万元为民服务资金,实施便民事项577个。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构建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为重点的目标责任体系,开展季度巡查,加强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村级财务审计,反腐败工作保持高压态势。严格监督执纪,查处“四风”问题5起。规范科级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实行调整预报、全程纪实以及报备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进高校选学等教育培训,抽调20名优秀干部参与城南新区建设和招商一线锻炼。完成2010年以来新提拔区管领导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对556名区管领导干部及部分执法单位科级干部报告事项进行核实。
  同志们,在今年多重任务叠加、风险困难交织并存的特殊挑战下,各级干部投入的精力更多,推进的标准更高,执行的能力更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家咬定目标不动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在巩固提升稳增长基本面的同时,经济质效明显提升,转型步伐明显提速,为产业向中高端嬗变积蓄更强动力。面对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大家全身心投入,提升标准,忘我工作,引进项目质量、城乡建设水准、民生建设力度、公共安全成效均有大的提升,建设新溧水开创全新局面。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水,大家以汛情为号令,一呼百应,众志成城,领导干部指挥在一线,各级干部吃住在一线,所有险情均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抢修、第一时间消险,广大党员干部展现出的“勇担当善作为”精神尤为可贵。通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持续奋斗,全区经济发展质效正在一点一点向质变积累,重大功能设施正在一个一个高标准建设,溧水绿色崛起的美好前景正在一步一步显现,朝着“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溧水”的目标阔步前进。在此,我代表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向为全区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同志们和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稳增长的基础仍需提升,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部分重点项目推进趋缓,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总体低迷,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不容忽视。二是结构调整有待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势,枢纽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拉动作用需要提升,运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还需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民生建设还需持续加强。四是改革落地见效在不同地区和领域还不平衡,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干部队伍作风仍需强化,面对新常态下日趋复杂的发展环境、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少数干部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担当意识和攻坚能力,部分基层党委落实“两个责任”不够到位,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意识不强,党风廉政建设还需持续加力。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解决。
  下半年主要任务
  纵观下半年形势,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环境呈现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一方面,在国外需求收缩、国内“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影响下,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宁杭发展轴城市竞相绿色崛起,区域经济格局和竞争优势加快重塑。另一方面,经济回暖的有利因素正在增加,随着国家“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措施的实施,区域经济、国内外市场、不同产业之间加快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从中央到省市,都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国家连续打出降息、降准、减税、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尤其是国家救市、央行同时降息降准,为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了成本、提振了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我们扭住抓投入调结构不放松,每年投产一批工业企业,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升级一批传统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去年以来,优质项目越来越多,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干部状态越来越好,溧水发展呈现加快崛起的良好态势。这是我们战胜新挑战、赢得新胜利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乘势而上,完全能够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再创精彩业绩。
  做好下半年工作,对于“十二五”发展收好官、“十三五”发展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区上下要以更强定力推进发展。始终保持谋发展、促发展的战略定力,突出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创业推动,更加扎实地抓好稳定增长,更加坚定地推进结构调整,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在建设新溧水征程中加快绿色崛起。要以更高标准加快建设。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始终坚持高效集约的导向,建设标准要更高,工程管理要更严格,对目标任务要更苛求,加快建设六大经济功能区,着力打造高端城市产业和生活空间,推动高端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塑造溧水的竞争优势。要以更严要求守住底线。在溧水快速崛起过程中,各类风险挑战会越来越多,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干部廉洁四条底线,以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严防发生区域性风险、颠覆性失误和重大突发性事故,确保各项事业有序推进、行稳致远。要以更好状态主动有为。任务交织、挑战叠加的形势下,尤其需要责任、担当和作为。我们要大力弘扬“勇担当善作为”精神,在建设新溧水中比担当、比执行、比本领,以不凡的作为创造不凡的业绩。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五型经济”为核心,更大力度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紧紧围绕“五型经济”转型导向,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转型中推动经济量增质更优。
  1.打造创新型经济新引擎。制定实施企业转型、人才集聚激励政策,促进高端项目、优质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在溧水集聚发展,推动创新型经济取得新突破。一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延伸产业链和基础配套,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特别是抢抓省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集聚发展。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对接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省市行动方案,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用三年时间实现重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全覆盖。三是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构建众创空间、弘扬创客文化、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确保新增孵化器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提升落户人才产出效益。
  2.构筑枢纽型经济新格局。空港枢纽经济区的建设,对溧水引进高端项目、提升产业形象、构筑竞争优势将产生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做好规划、建设、服务等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对接。在规划对接上,主动沟通协调,确保与我区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在产业对接上,优化项目布局,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在基础设施对接上,加快推进连接主城快速通道建设,推动溧水与空港、南京主城无缝链接。二是强化前期服务。坚持政策支持、部门服务、要素倾斜“三个优先”,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做好用地性质调整等工作,开发区要加大征地拆迁力度,为规划落地、项目布局创造条件。三是放大辐射效应。重点发展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等三大类七大临空产业,充分发挥空港枢纽经济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3.拓展服务型经济新空间。一是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普洛斯物流二期、万科物流等项目,规划建设物流电商平台。积极推进科创载体、金融功能区等建设,大力发展科技研发、高端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着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支持制造企业涉足设计、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条,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二是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小西门商业综合体、海洋馆、无想夜市等项目,提升流通设施和消费环境。积极推进天地健康城、卧龙湖健康社区等项目,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产业。三是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互联网在各行业深入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制造业、+商贸、+农业、+民生等新业态,支持和凤、洪蓝等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特色村。
  4.抢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一是高标准推进空港综保区规划建设。把建设综保区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机遇,全力做好综保区申报工作,配合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核心区用地性质调整、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区项目梳理,为综保区申报创造条件。二是大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工作。开发区是全区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必须举全区之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工作。创建领导小组要加大对上争取、对下统筹力度,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中的综合评价排名要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各相关部门要高标准做好申报范围内的发展规划、区域环评、数据填报等工作,尽快通过省政府审核,力争年底前申报方案上报国家商务部。三是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出口产品向出口技术服务拓展,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提高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5.增创生态型经济新优势。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动尚易环保、卓达新材料、都乐制冷等企业集聚发展,确保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1%以上。深化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推进金焰锶业等企业节能化改造,确保创建清洁生产企业15家、环境友好型企业30家。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依托生态本底、人文景观等自然历史资源,加快建设“溧水十景”,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三是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永阳、东屏、晶桥等镇农业园区争创市级农业园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万亩。
  当前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基础还不牢固。我们要始终突出项目建设这个根本,紧紧抓住178个重点项目特别是26个省市重大项目,狠抓在建项目提速、竣工项目投产、储备项目落地,确保重点项目竣工率达70%以上。要加强企业服务不松懈,扎实开展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 ,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着力破解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用地、用工等难题。要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进一步整合和加强招商力度,严把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环境评价关,着力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10强企业上取得突破。同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企业互保、关停破产、在建项目停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等潜在风险的监控预警,完善各项预案,积极应对各类经济风险。
  (二)以六大经济功能区为重点,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质量为核心,以紧凑型开发促进优势优质资源高效利用,突出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加快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1.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省级试点,做到规划编制一个主体、实施一张蓝图、审批一个窗口。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轻轨S7、S1和S246北延等建设,确保S341白马至洪蓝段建成通车,深入实施燃气一体化工程。扎实推进无想山城市公园、幸庄公园等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市民之家等重点功能项目,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按照50年一遇标准编制秦淮河、石臼湖流域干堤、农村河道、撇洪沟等提标规划,并逐年开展整治;以海绵型城市的理念审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将地下空间、水系重构、城市防洪配套设施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加强低洼易涝区及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着力提升城乡防洪除涝标准。
  2.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一是聚焦重点抓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镇区、一个特色产业园区、一个美丽宜居的美丽乡村片区、一个休闲养老特色旅游片区,优先推进新市镇核心区、特色产业、功能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拉开框架、提升品质、见到实效。要利用好农村道路建设补助政策,从今年起用四年时间完成提档升级任务,加快补齐农村道路等级偏低的短板。二是提升标准抓建设。能否建设一个不留遗憾、后人赞叹的美丽宜居新市镇,建设推进标准至关重要。各新市镇特别是三个市级重点新市镇,要坚持突出重点、高效集约、分期分片、滚动推进的建设模式,高起点、高效率推进,做到建设一片成一片、整治一片美一片。三是协同联动抓建设。区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新市镇建设,加大争取项目、指导服务力度,将相关项目工程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合力共建。各镇是新市镇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分类建立项目库和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扎实推进新市镇建设。
  3.扎实推进重点片区攻坚。城南新区要突出抓好幸庄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引进研发、商务、金融、文化等产业项目。开发区要通过延伸产业链、基础配套、服务优化,推进新能源汽车等核心产业再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再提升,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奠定扎实基础。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重点抓好科创大楼、高校院所科研基地、金万辰生物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石湫影视文化基地要加快推进幸福山庄二期等工程,切实抓好浦江学院、江苏第二师范等院校建设。高铁枢纽经济区要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快推进道路、环境等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重点抓好石山下等4个示范村建设,整体推进白马-周园、无想山-傅家边和环山河等片区环境整治,加快建设溧石路等主干路网,构建道路循环体系,努力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新格局。
  4.创新城乡建设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国资投资市场化运作,加强负债管控,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加强“智慧溧水”建设,推进智能交通、数字城管和环保监控“三网融合”。继续实施城市管理养护市场化,提升市政园林设施养护和卫生保洁水平。今年是全市“9322”环境整治行动的最后一年,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突出抓好“三小车”整治、小区物业管理、公交线网优化、S123交通专项整治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防环境整治回潮反弹。
  (三)以民生幸福为追求,更大力度推进民生改善。紧扣“七个更” 要求,分步实施、逐项解决、久久为功。
  1.着力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针对“关停并转”企业职工、被征地群众、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实施专项就业帮扶,促进充分就业;通过减少审批、增加载体、降低门槛,鼓励群众在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创业致富。继续开展多层次的结对帮扶活动,确保年内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6500元的农户。对接主城标准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按市统一部署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创建省级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加强区体育公园设施提档升级、镇健身中心、村(居)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人口健康水平。
  2.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教育布局五年提升计划,抓好学前教育“三项工程”,加快区实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第二实验小学异地新建和新龙路小学,推进普通中学与名校合作办学,开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加快实施区人民医院扩建和区中医院、精神病防治医院新建等工程,深化区人民医院与南京中大医院、区中医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推进分级诊疗、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福利中心、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市场化运营、高标准服务。全年建成保障性住房320套、改造农村危房130户,拆迁安置房竣工140万平方米,高度重视并过细做好安置房分配交付和物业管理工作。
  3.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深入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防汛抗灾、食品药品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网。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推行阳光信访、网上信访,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保持进京非访“零登记”。深化舆情快速联动响应办理和12345办理工作,切实提高舆情办理解决率和满意率。
  4.着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深化法治溧水建设,统筹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扎实开展执法司法不规范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在依法治区上的重要作用。支持区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统战、人武和工青妇、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组织在新溧水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四)以文化强区为目标,更大力度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兴、文化产业强、市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的新溧水。
  1.着力提升思想文化凝聚力。深入开展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活动,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工作,设立溧水区史、党史、抗战史等网上展馆,为全区改革发展汇聚更多正能量。建立健全全媒体传播平台,巩固和扩大政务微媒体平台关注度,加强新闻记者、新闻发言人、网络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打好舆论宣传主动仗。
  2.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传播力。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区文化影视中心、博物馆等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8家、星级农家书屋4个。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教育引导、依法入轨并重,加强47个城市文明示范点建设,构建诚信查询、失信公示平台,引导群众争做南京合格新市民。
  3.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向各领域渗透、与各行业融合。加快文化产业板块建设,重点打造以石湫影视文化基地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板块,以周园为龙头的文博产业板块,以无想山、东庐山等景区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以艺术制像、游乐设备、球类生产为重点的文化体育产品制造板块,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
  4.着力提升历史文化影响力。加强对长乐桥、蒲塘桥、宋瑛墓等文化遗存的保护,注重对骆山大龙、柘塘打社火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永续利用的宝贵财富。推进天生桥胭脂河遗址公园建设,打造集明文化展示、秦淮源头文化彰显的文化旅游新地标。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将古桥、古树、古祠堂等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市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
  (五)以提升环境质量为重点,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经济形势比较紧,但绝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增长而开环境保护这道“闸”,绝不能因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而弱化环保约束、降低环保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国家新《环保法》、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市“水十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最新要求,扎实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
  1.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建立健全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办法、补偿政策“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突出抓好秦源热电、亚欣照明等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扬尘污染整治,严格落实秸秆禁烧,PM2.5浓度控制在市下达计划内。深入实施清水通道和水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建设,规范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白马浮山等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高压惩治环保违法行为。
  2.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深入推进“两纵两横”生态走廊建设,加快实施S341、溧白路等道路绿化美化工程,支持石臼湖创建国家级湿地、环山河片区创建国家级清洁型小流域,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5%,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3.8%。坚持公交优先,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建成公交车充电桩19个、其他充电桩500个。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二级站点,深入实施垃圾环保化处置工程。
  3.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实施劣质企业淘汰计划,年底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认真落实投资项目节能竣工验收制度,提高新引进项目准入门槛,加强节能降耗源头管理。加快推进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鼓励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水、节能、节电等低碳生活方式,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六)以增强动力、推动创业创新为方向,更大力度推进改革落地见效。围绕年度改革目标任务,尽快将改革任务变成实施方案,将实施方案变成具体项目,整体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1.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建立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进财政金融改革,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清单制度,支持民营资本以PPP、股权投资、委托经营等形式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做好债券发行工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三证合一”,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区属国有企业从八大领域和传统工商业退出。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2.通过改革提升镇村发展服务能力。深化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着力在提升镇村发展服务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区镇共建新市镇、开发区与各镇共建园区、供销社与村(居)共建综合服务中心“三大合作”,今年建设综合服务中心10个,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覆盖。深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改革,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交通、燃气一体化建设。健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机制,加大对生态红线补偿、农村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等补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年完成80%以上农户的确权任务,明年全面完成。推动农村产权管理信息平台与省级联网,实现镇级流转交易中心全覆盖。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开发区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和白马镇国家建制镇示范、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土地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双提升”,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完成低效闲置土地处置2000亩。
  3.通过改革提升治理水平。深化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推动人大工作的实践创新,加强协商民主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依法治区“1+5”文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考核评价体系、环保执法司法机制,实行环境损害终身追究。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永阳、柘塘撤镇设街,推进基层组织治理转型升级。制定实施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促进政府诚信、金融诚信和个人诚信。加强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纪律审查、查办案件主业,构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进、制度和督查“四个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按照“五个要”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科学体系。
  今年是 “十二五”发展收官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在抓好当前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突出把握好以下方面:一是发展形势要分析透。深入分析“十三五”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对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前进的方向和目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溧水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都要认真研究、心中有数,从而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二是目标要求要把握准。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充分把握中央、省市对于“十三五”发展的新谋划新动向,突出把握好建设“强富美高”新溧水这个总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这个大纲,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这个重点任务,守住“四条底线”这个基础,方向不能偏,底线不能破。三是重大战略、重大问题、重大项目要谋划实。重大战略要保持相对连贯性延续性,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充实内涵,重点在强化“四个导向”、发展“五型经济”、建设六大经济功能区等重大战略、重大问题上多下功夫。要抓住中央、省市出台的新战略、新机遇、新政策,研究梳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力争进入省市规划盘子。四是各方意见要吸收好。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等各方意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科学决策过程,编制出符合上级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契合溧水实际、反映群众意愿的好规划。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一着不让抓落实,一以贯之改作风,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溧水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纪律挺在前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