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父子文的所有文^O^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令诺邓火腿闻名全国
但慕名而去的饕餮者未必能吃上 诺邓火腿:高关注度下的低产量_新浪新闻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令诺邓火腿闻名全国
但慕名而去的饕餮者未必能吃上 诺邓火腿:高关注度下的低产量
鸟瞰大理云龙 ■ 本版图片 都市时报记者 马闪山
村里的千年盐井上正在修建保护建筑
诺邓火腿厂的杨厂长每天都要接多个订货电话
  ■ 都市时报记者 刘钊
  在央视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段6分钟长的关于云南诺邓火腿的影像。正是这短短的6分钟,让诺邓火腿瞬间名声大噪。
  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得益于媒体的传播,一时间引得追求美味的人们趋之若鹜。然而,与诺邓火腿受到热捧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诺邓火腿的原产地――大理州云龙县,却出现了火腿紧俏,甚至无货可供的尴尬局面。
  探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在云龙县,诺邓火腿几乎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的自产自销,产量极小。迄今为止,当地也只有一家专业厂家,小规模生产诺邓火腿。
  6月初,都市时报记者探访云龙县诺邓村,观察这个因火腿出名的村庄。
  火腿少,县委领导吃不上
  诺邓火腿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腌制火腿的盐巴。那盐是从村里一口千年盐井里来的。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诺邓火腿的制作过程片段里,诺邓村村民黄桂生与黄树江父子俩几乎全程出现在镜头里。片子一播,黄家父子跟诺邓火腿一起出了名。
  6月7日中午,在父子俩在村头开办的农家乐里,父亲黄桂生眯着眼睛,慵懒地倚靠在躺椅上,悠闲地吐着烟圈。儿子黄树江则忙碌着招呼来往的客人。
  纪录片播出不久,父子俩就托人制作了一张大幅广告贴画,立在农家乐的大门处。广告上面是父子俩制作诺邓火腿时的部分视频剪切画面。两人笑称,他们似乎成了农家乐的活招牌。
  “哦,好好好,车牌号我记住了,你们来了,我们就给你留一盘火腿,先给你们上。”一盘诺邓火腿从厨房里端了出来,黄树江一只手接过来,一只手忙着打电话。“那边说怕我们不给他们留火腿,就把车牌号先告诉我了。”
  父子俩的生意很不错,因为正值中午饭点,客人们一批批地赶来,不得已,家里的几个亲戚也被拉来在厨房里帮工。
  诺邓火腿是每桌必点的菜肴,客人们吃完饭后意犹未尽,还跟老黄商量想买点走。父子俩有些尴尬,对方说尽了好话,才勉强同意他们带走一小块。临走时,对方连声称谢、道别,约好下次光临的时间。
  “说真的,你不来我这个地方,你也没办法尝到。我们的火腿基本上不对外卖的。”黄树江自豪地解释着。
  农家乐的厨房与餐厅走道中间,有一间父子俩储存火腿的库房,里面摆放着上百只火腿半成品。因为腌制的时间不够,这些火腿一只也不允许上桌。
  67岁的黄桂生说,腌制诺邓火腿,村里每家都会。长期以来,村民们腌火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立冬以后到立春以前。这个时间段是腌火腿的最佳时间,腌出来的诺邓火腿也最好吃。
  其实,老黄也说不出诺邓火腿到底好在哪里,只是单纯觉得“好吃”。而诺邓火腿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腌制火腿的盐巴。那盐是从村里的一口千年盐井里熬制的。“用村里盐井熬出来的盐巴含钾,不含碘。用其他盐巴行不行?也行,但是味道总会差那么一点。”老黄说,用千年盐井的盐腌火腿,口味会很鲜美,而且哪怕腌时不小心盐放多了,也最多是稍咸一点,不至于会发苦。
  自2006年开办农家乐以来,直到现在,父子俩腌制的火腿数量也只能保证自家农家乐的供给。“现在来的客人都说,你们父子俩上电视了,成名人了,来你们这就是想吃点火腿。好嘛,来了就给你们做,但我们的火腿全部自产自销,只保证我们农家乐的供应。”
  老黄说,一个礼拜之前,当地县委领导要招待客人,专门点名要来他们的农家乐吃饭,甚至直接点了诺邓火腿。但当时老黄家里客人太多,而且火腿根本就不够用,最终只得婉拒。“没办法,我们最后临时从客人点的火腿里省出来一点,给他们带回去的。”老黄说。
  “能做点够自己吃的就可以了”
  盐井盐的产量不足,导致当地制作火腿的规模长期处于低产状态。
  诺邓村里的那口千年盐井,就在老黄家的农家乐不远处。这几天,工人们正忙碌地在盐井上方施工,修一个完全遮盖住盐井的建筑物。
  盐井里的水已经涨了不少,泛出幽幽的亮光。黄树江说,已经有好长时间没人来这里取水熬盐了,所以井水就渐渐漫了上来。
  根据云龙县编撰的《云龙风物志》里的记载,诺邓村的形成是在唐代南诏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漫长的日子里,诺邓村的人们一直从这口深达20余米的盐井里汲取卤水,而后在大灶上熬干,制成洁白的食盐。
  “盐井里的水就叫卤水,可以用来熬盐。”黄树江解释,这几年来,他和父亲就是从这口盐井里取水,在自家的土灶上熬盐巴,制作诺邓火腿的。
  当地人介绍,雨季不能熬盐,因为雨水增多会稀释盐井中的卤水,只有久旱无雨时,才是舀水熬盐的好时候,为腌制诺邓火腿做准备。
  村民们的熬盐技术看起来很简单粗糙。一般是就地搭起一口土灶,支上铁锅,把卤水倒进锅里,生火熬制。这种方法熬制出来的盐颗粒比较粗大,但村民们却认为,这才是熬制“原汁原味”诺邓火腿的唯一方法。
  多年的熬盐经历,使村民们大多都掌握了巧妙的从盐井中舀卤水的技术。黄树江介绍,在盐井的水位降到一定程度时,将水桶尽可能地放入盐井底部,然后“以最快速度”拉出来,这样就能保证舀到的卤水含盐量达到最高状态。
  这种熬盐方法,导致盐的产量极低。黄树江说,他们父子俩的熬盐技术在村里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即使在最好的熬盐季节里,一天到晚忙下来也只能熬出10多斤盐巴,这点盐最多只能腌出3只火腿。
  盐井盐的产量不足,导致当地制作火腿的规模长期处于小作坊式的低产量状态。诺邓村的村民们对此并不在意,因为熬的盐巴只要能保证平常腌火腿的需要,就可以了。
  走进村中的农家,几乎每家的屋子里都储存着火腿,一般都被搭在横木上“阴晾”。户主说,这些火腿除了平时供自家食用以外,更多的是用来招待客人,一般情况下“够吃就行”。而因为自家开了农家乐,老黄父子俩需要更频繁地熬盐,才能保证制作出足够的火腿供客人们享用。
  在当地村民的记忆里,这么多年下来,位处诺邓村里的那口盐井,始终不曾干涸,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当地人制作诺邓火腿之需。至于今后是否会考虑对外大量出售火腿,村民们“连想都没想过”。“能做点够自己吃的就可以了。”
  靠着诺邓村中这口留传千年的盐井,诺邓火腿才得以保留至今。老黄说,正是靠着这口盐井,他才得以养活家人。“只要那口盐井还在,我就会一直把诺邓火腿做下去。”
  状如“农家小院”的火腿加工厂
  云龙县只有一家专业的诺邓火腿加工厂,固定员工10多人,年产量不足百吨。
  目前,整个云龙县专业生产诺邓火腿的,只有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一家。但截至去年年底,这家号称“专业生产诺邓火腿”的工厂,年产量尚不足百吨。
  说它是个厂子,不如说它就是个农家小院,只是稍微大了一点。用厂长杨伍松的话来说:“你来我这里就像来到农家小院一样,过来歇一歇,喝喝茶,聊聊天,回去时带点火腿走。”
  杨伍松的诺邓火腿厂位于县城城郊,是一个占地面积仅6亩左右的农家院落。这里以前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旧址,废弃之后被杨伍松租赁了下来。
  在厂子里见到杨伍松的时候,他正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检查。据云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郭永明介绍,杨伍松的诺邓火腿食品厂是全县唯一一家正规肉制品加工厂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例行巡检是十分必要的。
  与老黄的说法一样,在杨伍松看来,腌制诺邓火腿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立冬到立春期间,每到这时,杨伍松都会从村子里找五六十个临时工,帮忙腌制火腿。因为厂子里的固定员工只有10多人,产能不足。
  从最初的年产量只有3-4吨,到去年年底年产量到近百吨,杨伍松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
  2003年年初,诺邓村村民杨伍松,就近在村里的盐井边开了一个作坊,规模比“村民自制”稍大一点。召集了家里的几个亲戚朋友后,“诺邓火腿厂”就算开张了。
  虽说产量一直很小,但杨伍松的诺邓火腿销路一直不错。随着资金的逐渐积累,到了2009年的时候,杨伍松的诺邓火腿年产量就已经增加到了“三四十吨”。当年,杨伍松只用了半年就把火腿全部卖光。
  “有人劝我不要管什么时间限制了,随时加工。但是我宁愿歇着也不加工。”杨伍松一直记得,当年火腿售罄之后,他原本可以继续加工火腿,但考虑到最佳时间已过,保证不了质量,所以还是坚决停工了。
  说起诺邓火腿的品质,杨伍松自信满满。他曾去过外地考察,考察过其他地方生产的火腿,总体感觉是“就像小娃娃看大人,人家已经是大人了,我们还是个小娃娃。这不可比较。但是你不要小看我这个小娃娃,我们真要发展起来了,我这个小娃娃一定能超过你这个大人。”
  在搬迁厂房,适当扩大厂房面积之后,只要在仍显局促的诺邓火腿厂里四处走动,就能闻到随风飘来的火腿香味,那是已经腌制了2年之久的诺邓火腿散发出来的。杨伍松说,一只真正成熟的诺邓火腿,一般都要腌制3年之后才能出厂销售。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季节、产量、产品外包装等缘故,这个全县唯一的火腿厂里几乎无货可提。
  杨伍松收购的用于制作火腿的生猪,一般都是在山里放养的。这些放养的生猪成长周期都较长,一头小猪仔长到可以被制成火腿时,大多需要2年左右。放养生猪的鲜美肉质,加上诺邓村独有的天然盐井产出的盐,杨伍松坚信,诺邓火腿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涨的知名度,低下的产量
  云龙县已经开始投资改造火腿食品厂,但资金不足,扩建项目被搁置了。
  诺邓火腿现在高涨的知名度和产量太低带来的困扰,云龙县商务局副局长杨泽桃是非常了解的。
  在杨泽桃看来,相比外地那些上规模的火腿加工企业,当地依旧存在认识差距。但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诺邓火腿应该做大、做强。
  放养的生猪、诺邓天然盐井、纯手工制作技艺,杨泽桃认为,诺邓火腿独具的这三大优势,保证了诺邓火腿长期保持着品质好、质量高的水平,但是面对诺邓火腿始终难成“气候”的现状,杨泽桃也颇感无奈。
  一直以来,云龙县当地的上规模企业都集中在矿业、水电、建材等行业,“企业肯定以利益最大化为优先考虑方向,虽然我们当地也有年产值好几个亿的大企业,但是这些老板们似乎并不在意火腿这个产业。”
  云龙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张世军,有着与杨泽桃类似的看法。杨伍松开办诺邓火腿厂之初,张世军是杨伍松家乡的乡党委书记。他一直保持着对这个全县唯一的火腿厂的关注。
  张世军曾带着杨伍松去过外地火腿企业考察,一番考察下来他们发现,诺邓火腿在原料和腌制技术等方面,完全不逊于外地。“甚至我们一致认为,诺邓火腿的优势更多一些。”
  为了解决产量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也曾想到过招商引资,以此来扩大诺邓火腿的生产规模。张世军回忆,前些年,当地政府也曾与外省一家超大规模的火腿加工企业有过接洽,甚至还曾与对方签订过意向性合作协议,但最终因为对方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合作告吹。
  “其实我们很希望与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合作,一起来合作开发诺邓火腿。你知道,现在市场上2公斤装的诺邓火腿,随便一盒就是将近300元钱,利润空间大。”张世军说,“在我们云龙县,去年的生猪出栏数量在26万多头,而且几乎全部是农村放养的生猪。这样算下来,光是火腿原料就能提供50多万只猪后腿,而去年杨伍松的火腿厂只消化了不到1万只猪腿。”
  正如杨泽桃所说,云龙县也已经意识到了诺邓火腿在发展上所面临的“短板”。目前,当地已经先期对杨伍松的诺邓火腿食品厂进行了一期项目工程改造,新建了700平方米的厂房及办公设施,建成了腌制、冷库、精加工等车间,已完成投资150万元。
  据《云龙县诺邓火腿厂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诺邓火腿食品厂将新建厂房5000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办公及生活用房2000平方米,总投资预计800万元。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困难,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此次改扩建项目暂时被搁置了。
  宣威火腿产业化给诺邓的启示
  如果真的大批量生产了,诺邓火腿是否能一如既往地鲜美?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持续升温,诺邓火腿的知名度陡升,令“火腿之乡”宣威的行业人士感悟颇多。
  在宣威,政府一直在探索、尝试引导宣威火腿产业持续和健康发展。除了积极宣传宣威火腿,发展相关产业外,还申请了“宣威火腿”商标认证、保护。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宣威市就引导组建了火腿集团公司,希望能带领“各自为政”的火腿生产企业走向产业化。然而,这样的尝试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宣威火腿集团公司更像是一个空壳公司,在耗尽所有的投入资金后,只能关闭。
  今年的昆交会上,宣威市与华西希望?四川特驱投资集团签约。该集团将在宣威投资8.5亿元,建设30万头生猪养殖、30万吨饲料、50―100万头屠宰及肉联加工产业化项目。这对火腿企业的发展,或许是个好消息。
  “现在火腿企业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时期。”宣威一家有名的火腿生产企业负责人说,火腿的原料来源、腌制加工工艺不统一,以及企业间在市场上的无序竞争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这导致火腿质量的良莠不齐,对宣威火腿品牌的损害非常大。
  相比起来,目前诺邓火腿的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的相对单一,以及较低的产量,无意中保证了诺邓火腿的质量。但是,若它真正走上像宣威火腿一样的大批量生产的产业化道路,是否还能保持舌尖上的鲜美呢?
  诺邓火腿的走红,或许能激起更多云南火腿企业对产业和自身发展的思考。
  (本报记者朱勋航对稿件亦有贡献。《今日云龙》编辑部的字松芳老师对采访提供了大力支持,谨此致谢)狼牙在线阅读,四房播播婷婷五月,avav手机天堂中文新闻平台||
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
滚动新闻 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BAIJIA HOT 01 02 03 04 05 01 02 03 04 05HOT WORDS
01 02 03 04 05 06mediaLOCAL NEWS
01 02 03 04 05
Entertainment
国际热搜词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Sports
互联网图片
House&Auto
返回上一层正在加载,请稍候......
媳妇白洁王族服务一下黑暗朝下方... Lady&Health
上铺下床腐书掏出一份报纸它卸下...
Technology&Discovery
抚顺市政府采购网一块黑油油溶液中,拿出一本课本yy蚀月城进入警戒状态剩下一半元力。魂魄最趁早离开这些人实,几分钟草花梅抄完狼祁压根没... Education&Game
社会新闻排行榜
社会视频Photos
2请留下联系方式,您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可选)
相关功能狼牙在线阅读独家出品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狼牙在线阅读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和频道,系自动分类排列,狼牙在线阅读不刊登或转载任何完整的新闻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提供最新真实资料与信息,如有不正确的,请联系站长,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江门文化厅-江门日报网-清华大学联合主办
(C) 江门文化厅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34862】
未经【江门文化厅】授权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任何信息,网站客户电话:,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子肉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