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什么,岭南地区还出现什么

2014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2014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
  A.李善长B. 刘基 C.朱升 D.徐达
  2.八股取士开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
  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
  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
  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是 (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粮&
  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
  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
  C.黄河流域
  D.云南等边疆地区
  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的主流是 (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填空题
  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
  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
  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现________。
  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_______制度,于________年称汗,国号是________,史称&________&。
  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
  6.李白成起义军于________年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同年3月,攻入北京,_______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
  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______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______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8. __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_______,城中心_______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_______之林的瑰宝。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请回答:①&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
  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
  ④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
  2.阅读材料:
  &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简答题
  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
  2.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D 15.D
  二、1.朱棣 削藩 2.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 八股文 3.双季稻 三季稻 4.努尔哈赤 八旗 1616 金 后金 5.中西文化 利玛窦 6.1644 大顺 崇祯帝 7.解缙 《永乐大典》 8.明成祖 北京城 紫禁城 建筑
  三、1.①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③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④明朝中后期。
  2.①为了安定社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2.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政府还加派田赋,明朝末年又遇到天灾,加之宦官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导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34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4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3
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歌B散文C词D戏曲;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二、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的通史巨著;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和组成元曲;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人们称他的画属于“;三、连线题;苏轼《清明上河图》;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如梦令》;关汉卿《破阵
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 诗歌 B 散文 C 词 D 戏曲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清照 ③辛弃疾 ④陆游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二、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的历史。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组成元曲。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们称他的画属于“三、连线题苏 轼 《清明上河图》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如梦令》关汉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张择端 《窦娥冤》 参考答案一、1. B 2.C 3. B二、1、编年体 战国 五代 2、元杂剧 散曲 3、赵孟\ 神品三、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 《如梦令》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关汉卿 《窦娥冤》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第十六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一、选择题1.《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苏轼 D 关汉卿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 诗歌 B 散文 C 词 D 戏曲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清照 ③辛弃疾 ④陆游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二、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和 组成元曲。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人们称他的画属于“ ”。三、连线题苏 轼 《清明上河图》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如梦令》关汉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张择端 《窦娥冤》
”。 参考答案一、1. B 2.C 3. B二、1、编年体 战国 五代 2、元杂剧 散曲 3、赵孟\ 神品三、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 《如梦令》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关汉卿 《窦娥冤》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A.1368年
D.1402年2.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D.南宋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A.元世祖
D.明成祖5.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唐诗
B.三通四史
D.四书五经 答案:1.A 2.A 3.D 4.D 5.D 第十八课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1.明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A.人口增加,粮食紧张
B.人口减少,田地荒芜C.粮食自给,税收增加
D.实行屯田,兴修水利2.明朝时,二季稻主要出现在()A.岭南
D.黄河3.明朝时,棉织业的中心是()A.佛山
D.松江4.明朝时,制瓷业居全国首位的是()A.泉州
D.苏州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A.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C.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6.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A.唐朝
D.明朝答案:1.B 2.A 3.D 4.C 5.B 6.D 第十九课 边疆民族的发展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明朝封蒙古族的何人为顺义王?( )A.元顺帝
D.忽必烈2.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
D.党项族3.航海家郑和是( )A.维吾尔族人
B.女真族人
D.回族人4.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5年
D.1565年5.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
D.泉州6.1553年,取得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D.葡萄牙答案:1.B 2.A 3.D 4.A 5.C 6.D 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明末农民战争首先爆发的地区是( )A.辽东
D.陕北2.明末农民战争中,称“闯王”的是( )A.李自成
D.戚继光3.李自成起义军处死贪暴的福王是在( )A.山西
D.北京4.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A.1627年
D.1644年5.后金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A.沈阳
D.哈尔滨6.把女真改名为满洲的是( )A.努尔哈赤
D.元顺帝答案: 1.D 2.A 3.C 4.D 5.A 6.B 第二十一课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一、选择题1.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
D.崇祯帝2.明朝时,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A.宫城
D外城3.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鸭绿江
D.山海关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宋应星
D.王夫之5.国外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6.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 答案:1.B 2.A 3.A 4.C 5.D 6.A单元三复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A.李善长B. 刘基 C.朱升 D.徐达2.八股取士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B.“平买平卖”C.“均田免粮”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C.黄河流域D.云南等边疆地区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二、填空题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现________。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_______制度,于________年称汗,国号是________,史称“________”。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6.李白成起义军于________年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同年3月,攻入北京,_______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______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______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8. __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_______,城中心_______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_______之林的瑰宝。三、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请回答:①“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③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④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2.阅读材料:“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明太祖实录》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四、简答题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2.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一、1.C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B 12.C 13.B14.D 15.D二、1.朱棣 削藩 2.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 八股文 3.双季稻 三季稻 4.努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高等教育、34七年级历史下册_一课一练_人教版等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一课一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一练 一、选择题: 1、隋统一灭掉全国最后一个政权是 A、北齐 B、北周 C、梁...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一课一练复习提纲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七年级历史一课一练,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 年, 统一中国。 2、605 年, 下令开凿的隋大运...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1/2 相关文档推荐...七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习题七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习题隐藏&& 第1 课 繁盛一时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一课一... 24页 免费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课练 6页 免费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堂同... 70页 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练习题 73页 免费 历史同步...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人教版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 年 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要点 1、581 年,杨坚(...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人教版)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七年级...②并立的民族政权表(要求学生填写,练一练,及时回顾所学) 教案:第 10 课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整理重点人教版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七年级下册历史整理重点,自己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一、重点问答提问: 1、大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 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年级古代史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下载积分:10
内容提示:年级古代史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4:26: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年级古代史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官方公共微信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知识点 |
初中英语: |
中学生必看书目: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摘要】多做练习题和试卷,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在此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
A.李善长B. 刘基 C.朱升 D.徐达
2.八股取士开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
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
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
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粮&
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
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
C.黄河流域
D.云南等边疆地区
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填空题
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
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
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现________。
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_______制度,于________年称汗,国号是________,史称&________&。
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
6.李白成起义军于________年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同年3月,攻入北京,_______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
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______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______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8. __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_______,城中心_______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_______之林的瑰宝。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请回答:①&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
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
④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
2.阅读材料:
&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简答题
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
2.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一、1.C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D 15.D
二、1.朱棣 削藩 2.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 八股文 3.双季稻 三季稻 4.努尔哈赤 八旗 1616 金 后金 5.中西文化 利玛窦 6.1644 大顺 崇祯帝 7.解缙 《永乐大典》 8.明成祖 北京城 紫禁城 建筑
三、1.①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③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④明朝中后期。
2.①为了安定社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2.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政府还加派田赋,明朝末年又遇到天灾,加之宦官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导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方粮食交易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