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来了林志玲均州志 均志大略》翻译

丹江口市档案馆保存的《续辑均州志》
公元1884年(光绪10年),知州马云龙主修、前云南巡抚贾洪昭主纂的《续辑均州志》16卷成书出版。
&公元1673年(康熙12年),知州党居易主修《均州志》告成,分山、海、麟、凤4卷。所以以下图片中的均州志又叫&续辑均州志&.
《续辑均州志》现保存在丹江口市档案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60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60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9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3588.jpg
清·党居易(康熙间任均州知州)
志者,史之征也,而经之续也。孔子因鲁史修《春秋》,则史一经也。自周迄汉以来,往往藉志以成史则史焉。尔经于奚有?顾《易》著包牺,以暨《连山》、《归藏》,至周爻象大备;而《书》则始唐虞,迄三代,以《秦誓》终;《诗》则始“二南”,胪列十五国之风,以“三颂”终;《春秋》托始隐公,历纪七十二国,退进二百四十二年,以获麟终。考亭纲目继《春秋》而作底,于今兹《二十一史》咸遵纲目以为断,谓史之续经,非耶!然一代之史必因一代之志,以损益之而后定,则志之勿可阙,所以备作史者之搜罗而采辑,以成一代之盛典。故曰:志者,史之征也,而经之续也。其纪载备矣:上以考乎星野,则天道备;下以察乎山川土田,则地道备;中以纪乎贤圣、仙释、节孝、贞良及人文词赋;旁以观乎云物风雨、草木药饵、鸟兽昆虫、金石鳞介之属,而人物之道无不备之。数者于经取之,于史亦取之,而于志亦取之则甚矣。志之,不可不慎也!
居易筮仕均州,莅官之始,即索《州志》,不可得嗣。蒋虎臣太史游太岳,授以《襄阳府志》,而《均志》居其中,亦获什一于千百尔,盖吾乡赵圣居先生为中丞时所手定,断自万历十三年,终于顺治九年。居易受而读之,获睹其大略,乃旁收遗文,侧询长者,参阅武当《太和山志》,因谋诸广文,王君劬公、处士朱君连璧别为《均志》。以万历十三年泊康熙十二年,踵其旧、补其阙、增其新,广采其诗文,标为山、海、麟、凤四卷,以纪地方之盛事,以昭国运之休明,复删其冗猥,综其节要。首察天文翼主、文明之曜,可与奎璧争辉。次审地理大岳,雄踞雍、豫、荆三州之域,秀冠天中,为真圣显灵之区,历代固秩祀矣,至文皇极其崇事,丕建宫阙,明德惟馨,而武当乃甲天下,以故朝谒者遍十五国,赫声濯灵,人咸鼓之、舞之,以迁善改过而不知为之者,非仅岣嵝宛委之灵所能髣髴其万一也。至于汉水澎湃东流,《禹贡》纪之:“又东为沧浪之水”;郦道元谓:“武当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曰沧浪洲,水曰沧浪水”。今沧浪亭岿然峙江干。尤其彰明较著者,昔文王化行江汉,诗咏孔迩。均阳在江汉之间,迄今俗朴人醇,犹有周先生之遗风焉。乃更有异者,《书》舜耕历山,在州境内,今姚子铺、康山等处乃舜耕故地,其匿处旁出故井,尚有遗址,云则古圣侧陋显迹于斯也。乃山川毓秀,实踵人文,三代暨秦汉不可考。若冯忠献树奇勋于唐朝;祁理学明圣学于宋室,为天地间有数人品;明之李、杨、吴、张诸君子以忠节孝友特著,而文章事功不可磨灭;至钟水涵为清处士,高洁大雅,识者方之陶渊明、庞鹿门,则均之人文蔚起,为邦家光,其后先相望,岂有量哉!乃若文人墨士揽胜纪古,秀添江山之色,灵发星云之光;或则效典训,或出入风骚;言忠言孝有关人伦之大,在山在水亦征作赋之才,尤当与琬琰弘璧争垂不朽者,宁可听其烟灭弗传哉!至于草木禽鱼之类,《尔雅》未尝悉其名,《山海》未能图其状,又有未易殚述者,聊举人习闻见者而记之耳,此《均志》之大概也。若夫户口之登耗,土田之荒辟,殚心教养以巩固邦本,兼资文武以绸缪未雨,此天下之所同,而经国者又可因是而憬然矣。则即志以成史,而即史以续经,不无有赖于后之君子云。
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仲夏穀旦知均州事磻溪党居易仍姜甫撰
(此文由王永国先生提供原刻底本,“道法自然”断句标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清微宫(有引)
国朝党居易
余登太岳绝顶,躬睹太和宫为第一,而清微宫次之,盖合南崖、紫霄、五龙、玉虚、遇真、迎恩、净乐而为九宫也。按道经,天上有九宫。昔人肇造帝宫以象天,其知道乎?今人但知有八宫而清微阙焉,殊失昔人法天之指,故特表而出之。
人间天上紫宫开,元气絪緼翠作堆。此日清微昭法象,玉枢长拥九宫台。
重修秦府庵响河桥疏<?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党居易& 清均州知州
窃闻礼莫大于祀帝,政必重乎济川。故享帝立庙,为萃涣合漠之所;繇孚而徒杠舆梁,为利涉通济之所。自致今州北有秦府庵,功冠诸藩之首,而庵右有响河桥,路通六省之津,自明时丕建宫殿,崇祀真武大帝,而响河庵场惟秦府为雄长焉。此庵既作,而桥亦踵成庵,弗作无以妥帝祀,而桥弗成无以来远人,则此庵之所以作,而此桥之所以成也,其由来旧矣。
居易莅均,于今三载,睹兹庵之宏厂而变为湫隘也,金碧而化为荆榛也,其何以栖帝真、彰神贶?且兹桥故址犹存颓圮殆甚,冬则雪凝而冰冻,春则冰解而水寒,夏则雨瀑而水激,秋则雨霖而水溢。其仕宦服贾迩远,农氓之往来固属病,涉而秦、晋、齐、鲁、燕、赵、梁、魏,以暨凤阳诸郡邑,朝礼名岳,晋谒帝真之显官贵族、达人长者、善男信女将望洋而浩叹,临流而兴嗟,其不至于足寒伤心,濡尾未济者几希,亦奚以一苇竟渡,荐馨香而昭明禋哉!此秦府庵之庙貌不可不一维新,而庵右之响河桥不可不为再举也。然厥功伟矣,非一手一足之烈用,是谋诸骠骑胡君、外翰王君暨捕厅孟君暨郡之缙绅先生士庶人等属,道人张阳全、李大志董厥事,其缘簿成于去年之十一月朔日,始开于今年之十月朔日,盖慎之也。《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春秋传》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孔明治蜀于桥梁道路,靡不修理。则此庙此桥之修焉,可以已哉。如有显官贵族、达人长者、善男信女临此桥而生善心,过此庙而生敬心,积众土以成山,积众水以成渊,积众善以成天行,见桥坚可渡,巩于石梁,岂但若舟楫之济大川,庙貌重新焕乎。金阙直视,为呼吸之通帝座矣。《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爰敬告之,其咸观厥成。
壬子中秋登太和山(计三首)<?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党居易& 清均州知州
大岳崚嶒立汉东,虚皇正位太和宫。松间月入巢丹凤,天外人来御晓风。尊踞荆襄千嶂上,光连雍豫二州中。登峰此日秋思迥,寥廓金城帝座通。
九月游沧浪亭
西来嶓冢自源泉,汉水东过又一川。槛外菊香飘绿酒,溪头鹤翥上青天。盈盈舜井偏邻岸,浩浩禹池喜在渊。可是浴咸清且永,何妨长啸到亭前。
秋杪邀守府姚文哲、处士朱连璧、太学蒋禺生、文心朴
同饮观音阁
此日郊游为候勤,更兼较射细论文。共瞻紫气依山麓,一洗红尘踏水云。胜负棋中不计客,浅深杯内亦凭君。晚霞缭绕江天阔,歌啸归来带夕曛。
罗公岩吟(有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党居易& 清均州知州
此明状元罗念庵先生隐而修道处也。其崖高出绝壁,屋七楹,望西南诸峰,尽在目前,亦太和山中一胜概也。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况以名人而居名山乎,爰吟以志之。
茫茫古今兮,惟道长存。三才以立兮,玄牝之门。体用双彰兮,动静为根。秉道而行兮,虎啸熊翻。抱道而隐兮,甪里东园。罗公人杰兮,学问渊源。南宫一人兮,冠挂帝阍。太和佳气兮,独会贞元。纫兰为佩兮,煮石为食。太羹元酒兮,子半氤氲。赤霞冉冉兮,亲见至尊。出入二曜兮,上下三垣。天地悠久兮,渊默无言。留此名崖兮,终不可喧。我来仰止兮,载欣载奔。七楹为屋兮,巨石惟暾。倚兹太岳兮,如彼昆仑。上界楼台兮,朝礼实繁。八极咸康兮,庶物胥蕃。罗公其来兮,早命鹤辕。我心则喜兮,进履宛宛。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均州志序<?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志者,史之征也,而经之续也。孔子因鲁史修《春秋》,则史一经也。自周迄汉以来,往往藉志以成史则史焉。尔经于奚有?顾《易》著包牺,以暨《连山》、《归藏》,至周爻象大备;而《书》则始唐虞,迄三代,以《秦誓》终;《诗》则始“二南”,胪列十五国之风,以“三颂”终;《春秋》托始隐公,历纪七十二国,退进二百四十二年,以获麟终。考亭纲目继《春秋》而作底,于今兹《二十一史》咸遵纲目以为断,谓史之续经,非耶!然一代之史必因一代之志,以损益之而后定,则志之勿可阙,所以备作史者之搜罗而采辑,以成一代之盛典。故曰:志者,史之征也,而经之续也。其纪载备矣:上以考乎星野,则天道备;下以察乎山川土田,则地道备;中以纪乎贤圣、仙释、节孝、贞良及人文词赋;旁以观乎云物风雨、草木药饵、鸟兽昆虫、金石鳞介之属,而人物之道无不备之。数者于经取之,于史亦取之,而于志亦取之则甚矣。志之,不可不慎也!
居易筮仕均州,莅官之始,即索《州志》,不可得嗣。蒋虎臣太史游太岳,授以《襄阳府志》,而《均志》居其中,亦获什一于千百尔,盖吾乡赵圣居先生为中丞时所手定,断自万历十三年,终于顺治九年。居易受而读之,获睹其大略,乃旁收遗文,侧询长者,参阅武当《太和山志》,因谋诸广文,王君劬公、处士朱君连璧别为《均志》。以万历十三年泊康熙十二年,踵其旧、补其阙、增其新,广采其诗文,标为山、海、麟、凤四卷,以纪地方之盛事,以昭国运之休明,复删其冗猥,综其节要。首察天文翼主、文明之曜,可与奎璧争辉。次审地理大岳,雄踞雍、豫、荆三州之域,秀冠天中,为真圣显灵之区,历代固秩祀矣。至文皇极其崇事,丕建宫阙,明德惟馨,而武当乃甲天下,以故朝谒者遍十五国,赫声濯灵,人咸鼓之、舞之,以迁善改过而不知为之者,非仅岣嵝宛委之灵所能仿佛其万一也。
至于汉水澎湃东流,《禹贡》纪之:“又东为沧浪之水”;郦道元谓:“武当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曰沧浪洲,水曰沧浪水”。今沧浪亭岿然峙江干。尤其彰明较著者,昔文王化行江汉,诗咏孔迩。均阳在江汉之间,迄今俗朴人醇,犹有周先王之遗风焉。乃更有异者,《书》:“舜耕历山”,在州境内,今姚子铺、康山等处乃舜耕故地,其匿处旁出故井,尚有遗址,云则古圣侧陋显迹于斯也。
乃山川毓秀,实踵人文,三代暨秦汉不可考。若冯忠献树奇勋于唐朝;祁理学明圣学于宋室,为天地间有数人品;明之李、杨、吴、张诸君子以忠节孝友特著,而文章事功不可磨灭;至钟水涵,为清处士,高洁大雅,识者方之陶渊明、庞鹿门,则均之人文蔚起,为邦家光,其后先相望,岂有量哉!
乃若文人墨士揽胜纪古,秀添江山之色,灵发星云之光;或则效典训,或出入风骚;言忠言孝有关人伦之大,在山在水亦征作赋之才,尤当与琬琰弘璧争垂不朽者,宁可听其烟灭弗传哉?
至于草木禽鱼之类,《尔雅》未尝悉其名,《山海》未能图其状,又有未易殚述者,聊举人习闻见者而记之耳,此《均志》之大概也。
若夫户口之登耗,土田之荒辟,殚心教养以巩固邦本,兼资文武以绸缪未雨,此天下之所同,而经国者又可因是而憬然矣。则即志以成史,而即史以续经,不无有赖于后之君子云。
太和山磨针井鼎修纯阳宫记<?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fficeffice" />
党居易& 清& 均州知州
太和山何以有磨针井?磨针井何以鼎修纯阳宫?太和山者,玄天上帝真武祖师之道场也。昔帝居兹山修道三十有九年,未底厥成,乃下山将以访师问道也,惟道有灵,惟天佑道,惟诚格天。忽于山半遇老母手捧铁棒磨于井边石。上帝曰:“何?”母曰:“予有姑,需针,是以磨兹。”帝曰:“何日成之?”母曰:“功到自然成。”帝悟返厥居,懋修三年乃于重阳日克臻厥成,此太和山所以有磨针井欤。井上有亭,亭之司者李常桂踵门而告曰:“抚台林公夜梦吕祖点化,乃志诚皈依。”谋及道台金公及府尊杜公、谋及郡伯佟公于磨针井鼎建纯阳宫,用讫喜施银百两有奇。本山田余粮七百石有奇,今既告厥成功。庙貌鼎新,道象观光一时丕建万年,仰止高宗恭默思道三年,梦帝赍予良弼;西伯梦飞熊入殿,得吕尚于渭滨;轩后梦风后力牧孔父梦见周公。林公之梦将无是耶,抑吕祖开天明道于兹,偶透一针耶,此磨针井所以鼎修纯阳宫欤。此宫一修则太和山为玄天上帝真武祖师之道场,而太和山磨针井纯阳宫又为三元上帝敕命传教祖师、警化孚佑帝君吕真人之道场也。恭惟真武修道而成帝,吕祖修道而作师,其道一而已矣。帝之修道以玄关,师之成道以玄牝,道家曰:玄关不离玄牝窍。此旨孰能会之,夫玄关在天中,玄牝亦在天中,天之中、人之中也。人之中天之中也。中中复有中极之,而尽乎化矣,是以尧命舜曰:允执厥中。舜命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帝王师相相传只是这个中,惟孔门彰明厥旨而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惟天下至诚为能立天下之大本,能立天下之大本则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知天地之化育,天地位万物育,一以贯之矣。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其所以修道者在于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焉耳。戒之如操戈邪,情妄一毫不得入其舍,慎之心真至诚至真,百虑搃以归于一恐者,心上用工,惧者目中凝神,此修道之方法也。程化乐曰:明光默渡过玄关,养就纯阳体自坚,夜半秋空鹤唳碧,万里西风一剑寒。贞元会合大道同,人纯乾大有定泰,天中金针拨得红,轮转宝剑捧来碧汉平,由是则母之针,一师之针也。帝之剑,一师之剑也。而师之道,一帝与母之道也。是在人之知所修。
限制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你好!我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专门研究党崇雅和党他的儿子党恂如以及其嫡孙党居易等宝鸡党氏家族历史编,著有《党崇雅研究》于2011年11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麻烦你复印党居易《均州志》一册,我用两册《党崇雅研究》交换。我的电话李均宏
你好,李均宏先生, 我有一本〈均州志〉。2011年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均州志》〈康熙12年〉和〈续辑均州志〉〈光绪10年〉2部志书。〈均州志〉校注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均州志》刻本为底本,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均州志》课本和上海图书馆抄本等;〈续辑均州志》参照了湖北图书馆,丹江口市档案馆等多个版本志书。
想和你交换《党崇雅研究》一书 。
在网上看见〈陕西长安大学召开《党崇雅研究》座谈会 〉和〈党崇雅坟墓亟须整修〉等帖子,很高兴认识你。
照片 2094.jpg (38.84 KB, 下载次数: 0)
23:48 上传
(华商论坛讯 记者秦岭)近日,《党崇雅研究》一书由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清史稿》记载,党崇雅是陕西宝鸡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宝鸡民间称其党阁老。目前,宝鸡市区蟠龙山有其故居遗址,白石沟有其坟墓。党崇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在明末清初政治舞台上影响巨大,其遗闻轶事广泛流传。《清史稿》和《清史列传》及陕西省和宝鸡、凤翔、岐山、千阳等地方志都有其传记和诗文著作,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有其题诗记载。甘肃天水市南郭寺、汉中汉台博物馆、太白县嘴头镇关王庙都有其撰文和手书的碑刻。
  此书的作者是李均宏和蒋五宝。李均宏是宝鸡凤翔县人,现任长安大学图书馆馆员。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武汉大学研究生。他从2002年开始进行党崇雅专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搜集、整理其诗文著作。《党崇雅研究》一书其内容包括咸丰五年李棻抄本《鹃失啼》,从碑志序跋中搜集来的党崇雅所作的诗文著作及其家族传记和研究论文、传说故事、戏曲剧本等资料。
  《党崇雅研究》一书的出版,有助于教育宝鸡地区的人民和下一代珍惜家乡历史文化荣誉,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限制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我也很高兴!我专门研究党崇雅家族历史。正在查找党居易曾主修的宝鸡《党氏家谱》!听说你们湖北有!希望帮忙协助查找!
在线管理员
在线管理员
如果在访问论坛时有疑问可联系管理员处理,服务电话:
Powered by王传《惠州府志》阅读答案翻译王,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古文翻译-临颍语文网-漯河|舞阳|一高|二高|三高|教育|高考|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
王传《惠州府志》阅读答案翻译王,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
时间: 7:00:24 点击:
  核心提示:王传《惠州府志》阅读答案翻译王,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出守惠州。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不为美官厚禄摇...
王传《惠州府志》
& & 王,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
& &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出守惠州。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不为美官厚禄摇,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所至必寻游名山川,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 & 王抵郡,湖山无恙,而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盖干戈之息未久也。诵读之士,往往散处山谷乡落之中,索居离群,闻见寡眇。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政简刑清,揽风问俗,草木山川皆供点染。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以为游息之地。名之曰丰湖书院。
& & 初建书院,筹划经费,购金龙镇等处田,买叶氏孤屿废园,并前守所置义学地基,岁收租五百余石。置水口圩店房,岁收租四十余两。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岁有赢余,稍为修葺书院,点缀湖山之用。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
& & 王作《丰湖书院记》云: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节选自《惠州府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 &折节:降低身份
& & B.索居离群,闻见寡眇 & & &寡眇:微少
& & C.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 & &仍:陈旧
& & D.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 & & &延聘:聘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 & B.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 & C.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 & D.所至必寻游名山川/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
7.下列各句组,都能直接表现王“养教人才”的一组是(3分)
& & ①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 & ②政简刑清,揽风问俗
& & ③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 & & & ④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习之所
& & ⑤点缀湖山 & & & & & & & & & ⑥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
& & A.①③④ & & B.③④⑥ & &C.②④⑤ & &D.①⑤⑥
8.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是天津宝坻人,康熙二十八年出任惠州太守。他不沉溺酒色,不贪求美差厚禄,而是孜孜追求吟诗这些事情。
& & B.王当初来到惠州,看见惠州的山山水水没什么不好,但是古迹名胜却少有保护;一些文化人大多散落在山乡之中,他们孤陋寡闻。
& & C.王修建惠州丰湖书院,购买金龙镇等地的田园,购买水口圩的店房,作为资金来源,每年都有粮食及钱款收入。
& & D.对于家庭贫穷有心向学的人,王自己慷慨解囊,发给他们生活费。在从事政务空余的时间里,他还亲自到书院来看看。
9.断句和翻译。(10分)
& &(1)对于自然环境的人文影响,王有超越常人的认识。下面文字中哪句话陈述了这种认识?请用下划线标出来,并用“/”给该句断句。(3分)
& & 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 & ①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 &(3分)
& & ②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4分)
王传《惠州府志》阅读答案翻译
5.(3分)*C.【沿用,保留原样】
6.(3分)*A.【B.表并列(连词)/表引出对象(介词);C.指事物处所/指人;D.与动词“至”结合,表“所到之处”/处所】
7.(3分)*B.【①说王自身不沉溺酒色之事;②讲王执政清明,考察民风。】
8.(3分)*D.【是将收租所得钱粮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不等于说王自己慷慨解囊。】
9.(10分)【(1)(3分)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下划线准确1分,断句:每对一处1分;但是使用“/”线4处或4处以上,则断句不给分。)(2)(7分)①(3分)王刚到任,马上就去瞻仰孔庙,换上新匾额,题名“先师庙”。关注点:“下车伊始”“谒”“易其榜”、句意。(谒译为“参拜”“拜谒”亦可。)②(4分)(他)政务空闲时,就在那里督导学生学习功课,趁便登山临水啸歌吟诗。关注点:“政暇”“课”“其间”“因”、句意。】
作者:王传《惠州府志》阅读答案翻译 来源:王,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临颍语文网-漯河|舞阳|一高|二高|三高|教育|高考|中考() &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时间:250.000 ms&&&&&新闻热线:
水都网讯(见习记者记者张庆辉 通讯员潘启江报道)日前,由市史志办公室组织人员校注的《均州志》,由长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均州志》校注本收录了《均州志》和《续辑均州志》两本志书。《均州志》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知州党居易主持修编。该书着重记述了自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到康熙十二年均州的沿革、山川形胜、道里疆域、隐士名达、民间物产、亭驿寺庙等。《续辑均州志》在光绪十年(1884年)由知州马应龙主持编纂,记述了从康熙十二年到光绪十年均州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等各方面的情况。
均州在周朝为楚北境,秦为武当县,后魏置武当郡,再后经始平郡、齐兴郡等更替,于隋开皇五年(585年)废郡改为均州。先后领武当、均阳、平陵、郧乡、上津等,几经变革,至成化十二年(1476)年,始无领县。1912年改均州为均县,1983年改为丹江口市。为了使尘封数百年的《均州志》得以全面准确的校勘,市史志办组织人员分赴北京、上海、宁波等地,搜寻到不同的版本,历时两年有余整理勘校。校注后的《均州志》50余万字,注释400多条,采取原文整理,简体重排,疑难注释的形式,尽可能保留该书的原貌。
《均州志》校注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整理出版的第一部古籍、第一部旧志。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郭新明、市长曾文华分别为该书作序。此书的整理再版,对于丹江口市乃至整个鄂西北地区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蕴藏着历代均州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详实资料,它的再版,对于繁荣地方文化事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存史、资治、教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水都网()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丹江口市委宣传部
主办:丹江口市网络信息中心
网络维护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来了同志话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