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版红楼梦中的诗词最后一集片尾旁白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解构新《红楼梦》:现代喧嚣入侵古典诗情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经典总归是经典,每一次的翻拍都会引起热潮,无论是这边厢刚刚落幕的新(《三国》,还是早前在地方台首播之后引发口水狂潮的新《红楼梦》。相信伴随着9月2日新《红楼梦》登陆卫视,势必会激发起更多人对古典文化的追忆和反思。 中国论文网 /6/view-2387387.htm     名著:一个民族的集体乡愁      什么是名著?名著通常都是故事,故事中的人在这片孕育了我们每个人的土地上,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和行动,编织出一段段或悲或喜的经历;名著通常都是过去,诉说着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所无法体验的种种情绪,虽然不曾体验,却又无比熨帖,它与我们思维和观念的契合使它在问世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无法被遗忘,反而历久弥新。   名著是名片,是跨越国界与语言的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时候最先提起的话题;名著是经典,它凝练、蕴藉、深邃,像卡尔维诺所说,“它永远不会耗尽要向我们说的一切”;名著是那个我们在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传说;名著是那个我们互相提起便诉说不尽的字眼,不管是阅读、是研究、是道听途说、是浮光掠影,名著就是这样于耳濡目染间唤起我们共同的情感。当我们远离故土或垂垂老矣,这本书就与一杯土、一道菜、一张相片一样,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过去苍茫的回忆与深沉的感情。   如果这样解释了“名著”,或许近期关于新版《红楼梦》的纷纷扰扰的争议也就不难解释了。那些日益针锋相对的两种言论,争论的基础已大相径庭。新版《红楼梦》作为电视剧,场面宏大、情节圆整、艺术表现不乏突破、制作班底呕心沥血,不失为精雕细刻之作,赞叹者不为无因。然而我们要说的是一本流传了200多年的小说《红楼梦》,一本跨越语言隔阂、享有世界声誉的苍凉故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华风流云散与近代的战火硝烟弥漫的时候,无数中国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创伤,苦闷、虚无与呐喊,找到了高洁清雅、钟灵毓秀的精神家园。古代中国的典雅、汉字的魔力,在女孩儿、大观园、饮食器物、诗词对话中展现;古代中国的弊病、人性的暗角,在贾府败落的过程中节节痛切、字字诛心……名著的意义不在于研究者,而在于普通民众,这点新版《红楼梦》的创作者所言不虚――电视剧拍摄出来,不是为了让一生皓首穷经的红楼专家无话可说,而是为了让不熟悉的人喜爱、让喜爱的人畅快。从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使命感上说,是为了让名著更经典。   1992年,已经扬名立万的美国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接手改编20世纪初的美国重要女作家伊迪斯哗顿的小说《纯真年代》,故事讲述了19世纪末美国纽约规矩森严的上流社会扼杀了一对彼此爱慕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影片上映后,评论界反映平淡,因为大家觉得这个温文尔雅、金碧辉煌的纽约,完全不是为马丁?斯科西斯赢得盛名的那个物欲横流、人性乖张的罪恶之城,而马丁对于原著细节纤毫毕现的追求也被一部分人评价为“匠气十足”、“缺乏爆发力”。   然而快二十年过去了,《纯真年代》被誉为是斯科西斯“最伟大的电影”,因为它脱离了他的一贯风格,却忠诚地再现了。温情脉脉的文化专制对个体的暴政”(《滚石》),斯科西斯也以他不怨不怒的耐心等来了人们空前的尊重。同样,英国BBC电视台每隔几年就喜欢把奥斯丁和柯南?道尔的小说搬上银幕,但《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自永远聪明机敏不失身份,福尔摩斯永远一本正经志得意满。冲动易怒的伊丽莎白与傲娇暧昧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只有在好莱坞电影中才会发生。正如法国人拍出的《玛丽王后》着力表现其悲剧的命运,而索菲亚。科波拉却安排在摇滚乐的伴奏下将奥国公主在草丛上的风流韵事放上大银幕――名著牵引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情感,对于它诞生地的子民来说,尤其不容亵渎。   改编名著是文化盛事,客观地谈论改编的得失,是这种情感的延续。2010年7月中旬,筹备3年的新版《红楼梦》完成了第一轮地面播出,50集篇幅的渲染,再次吸引无数观众重新拿起《红楼梦》的小说,进入曹公笔下那个繁花似锦的迷人幻境。      剧本:“忠于原著”的镣铐之舞      新版《红楼梦》在剧本制作方面有许多创新。首先是在编剧阵容上,邀请了号称“80后”的8位年轻编剧(其中只有顾小白生于1977年),意在接近当下年轻人思维习惯与观赏口味。在“忠于原著”的指导思想下,编剧们只是对原有的“程高版”(程伟元、高鄂)120回本小说进行了一些剪裁,使矛盾冲突更为紧凑。   历来对《红楼梦》的改编,后四十回的情节如何处理顿费思量。1962年的越剧版与1978年的林青霞、张艾嘉电影版都以“宝玉哭灵”后皈依佛门为结尾,87版电视剧《红楼梦》则大胆另起炉灶,根据判词和脂批重新撰写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惨烈结局,新版《红楼梦》与1989年陶慧敏和刘晓庆演绎的电影版一样,都采用了高鹗的后四十回,虽然手法各有不同。总体来看,新版《红楼梦》在宝玉婚事上所做的浓墨重彩的深加工,恰恰将高鹗续写的不合理带到了电视剧中,却又来不及对贾母与王熙凤行为的“突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由于王熙凤的病、林黛玉的死和薛宝钗戏分的压缩,后6集已经没有能与宝玉建立联系的女性角色,宝玉作为核心人物的命运既没有承担起推进剧情发展的作用,又与贾府败落的线索显得游离,是为遗憾之一。   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是一个平面化转为立体化、影像化的过程,是编剧想象力与掌控力的历险。因为这一特殊属性,完全“忠于原著”是不可能的,新版《红楼梦》也井没有完全做到事先所宣称的“只拍曹雪芹写到的、不拍没有写到的”。   “增删”是个技术活,增加的戏如宝玉在荣府做客赏梅,原著中说“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电视剧则增加了一段宝玉第一次喝酒及众人的议论,删减处如林黛玉初入贾府当晚袭人安慰解释宝玉性情、王熙凤派贾蓉、贾蔷整治贾瑞等。且不论编剧出于勾连剧情的结构需要所增加的剧情与原著精神、人物个性是否吻合,单是台词方面对曹公特有南北兼容,半文半白的模仿,就已经是极大考验。更何况在情节与台词的省减之中,还需要兼顾时间轴的统一与前后段落的逻辑照应,如宝玉上午才知道了宝钗生病,下午薛姨妈就说“前儿你打发人来瞧她”(“前儿”至少也是表示数日的时间状语);黛玉访宝玉被晴雯拒之门外,编剧添了黛玉回去一路上的惆怅自怜、怔忡流泪,又落雨助兴,却不想黛玉这般羸弱还淋了雨,不死也去了半条命,第二天怎能再去葬花――《红楼梦》本就不以阵地式的情节推进取胜,一盘锦绣全在针脚绵密之间。新版《红楼梦》剪掉不少宝、黛之间小儿女式纯净的亲密;处理二人感情,也大多从宝、黛、钗三人的争风吃醋上着手。不舍得用“大观园试才题匾额”来铺垫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关系并展示大观园的繁华;在贾府败落方面,只是着眼于爷们儿的奢靡,而删掉了最能表现内闱权势的“王凤姐弄权铁槛寺”。对观众正确理解全书主旨实在不能说不是妨碍。   新版《红楼梦》引起争议的还有旁白。资
深配音演员周野芒塑造过许多光彩照人的角色。他演过95版《水浒传》里的林冲,配过《成长的烦恼》里的杰森,此次却招致不少刻薄的诟病,有网友抨击他“喋喋不休,宛如唐僧”,有人又说是“事无巨细,昏昏欲睡”,更多人认为旁白的加入破坏了电视剧的现场感,是纪录片的手段。导演的用意是,“曹雪芹的文字非常好,如果巧妙地运用,不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成为视觉的一部分,是很有欣赏价值的”。但实际上,本片旁白的功用却大多在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以及结构上的简单连接,减轻了编剧以场景来表现情节的压力,也俭省了导演调动视听手段进行镜头叙事的功夫,偶尔发生的文字纰漏也只能算是避重就轻了。      表演:“形神皆备”的情天幻海      从日北京电视台举办的“红楼梦中人”活动启动,到新版《红楼梦》日在北影厂开机,演员问题困扰了所有关注新版《红楼梦》的人将近两年之久。尽管时隔20多年,但新版基本沿用了87版《红楼梦》对演员问题的思路――主要角色选用毫无表演经验的新演员,年长角色由资深老演员担纲,对演员班底进行红学与演技的培训。   整个播出过程,是对摄制组两年多辛苦劳作的检验,也是对导演选角的眼光以及两年来调教成果的检验。“黛丰钗瘦”是观众对新版《红楼梦》演员问题的首个质疑,剧组以“神似胜于形似”回应。然而小说人物并非历史确有其人,有画像照片为证。根据文字描述对号入座,寻个身量、脸形、眉眼相似的即可,并不需要如特型演员一般精确,理应不难操作。但当观众需要在嘟嘟脸的黛玉身上找到“弱柳扶风”之姿,在纤瘦的宝钗身上找到“雍容贵重”之态,拔高的并非自己的想象力,反而是对这一干新演员演技的期望值――台词道白绝非一时之功,尤其为了“忠于原著”大部分清代白话都得以保留。小演员们连话剧腔都未熟练,撸直舌头背书尚且不能,在需要顾忌动作、神态、眼神、机位、互动的情况下,又只能形成自曝其短的局面。   87版《红楼梦》之所以令人怀念,不仅仅是做到了形似,宝玉诚然“面若中秋之月”,却叉演出了他刁顽混世的表面下看破世情的灵性与末世危机的焦灼。宝玉首先是见惯繁华的世家公子,且是寄托家族希望的嫡子,这就决定了他表现得再如何不着边际,却也“不离了格”。且不说宝玉那四首《四时即事》是多么清贵闲适,贾母就曾说他:“……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后世对宝玉“淫”的兴趣,大抵集中在他吃吃丫鬟的胭脂,与蒋玉菡、秦钟和袭人的关系上,但这些在原著中都非重要笔墨,对于他心灵相通的林妹妹,甚至一段玉臂就让他心猿意马的宝姐姐,他却从来未曾着一字不恭,与传统小说中那些一心与女主角洞房花烛的“皮肤滥淫’之辈相差何止云泥。因此新版《红楼梦》在表现宝黛“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时,居然让宝玉来了个“盲人摸象”,无论姑表、姨表和堂亲姊妹,都是头脸肩颈乱摸一气,更有甚者,还让黛玉对着宝玉吹气,处理得就有失身份了。据说摄制组为了让小宝玉于小彤找到角色的感觉,用的是“混世魔王”的定位,他说自己在剧组“就是喜欢咬人,特别是喜欢咬女孩子的胳膊”……   对角色理解上的偏差必然造成表演上的错位,这并非演员的问题,反而是从编剧、导演等上游群体传导到演员身上的。宝玉因为是“混世魔王”,因此笑闹懵懂狎昵却极少温情;黛玉因为是“文艺女青年”,于是行事间多了抿嘴白限的别扭,却少了活泼调笑的灵动;宝钗因为是“内敛不表达”,于是表现的是“冷”而非“慧识”,不动声色失之生硬,却哪里有“讽”时的那番峥嵘。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宝玉为防黛玉积食而说耗子精的笑话,黛玉先困倦、因被吵醒而嗔怒、因宝玉坚持而无奈,劝宝玉别吃胭脂“惹气”是关心,尔后冷笑、大笑、调笑、好奇、将信将疑、着迷、疑惑、嗔怒笑骂,一共12种情绪转折,新版却安排给宝、黛过多的肢体动作,极尽暧昧狎昵之能事,黛玉的情绪仍是嘟嘴白眼的小性儿。演员自己的理解揣摩之外,恐怕更是教导之人的缺位了。   全剧的另一个灵魂人物王熙凤,则是新版《红楼梦》的一大憾事。姚笛从“红楼梦中人”宝钗组冠军而黛玉最后凤姐,本身也实在是难为了演员。且不论王熙凤标志性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在无眉妆与铜钱头的作用下还剩几分神韵,但看“神似”又是如何?一个本应当是“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女中豪杰,新版中却完全靠无处不在的“笑”来撑场面。我们见不到凤姐的笑里藏刀,见不到凤姐的机关算尽,甚至也见不到凤姐的悲辛酸楚。在处理贾瑞时,凤姐不是强压怒火,反而似有得意;在姐妹们看望烫伤的宝玉时,凤姐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一节,87版的邓婕从头到尾换了若干身位,与李纨、探春等姐妹对眼色,却只笑了两声,新版的王熙凤努力地以高分贝从头笑到尾,却无法带动满屋的人物串联表现,高下立分。   至于年过70的许还山出演“望六”的贾政与年近70的归亚蕾出演“我如今已将50岁的人”的王夫人是否合适,面相严肃精瘦的周采芹是否能表现安尊富荣了一辈子的福老太贾母,“身量未足”的惜春偏偏在三春中脸盘最大,“俊眼修眉,颇盼神飞”的探春反倒低眉顺目,“有东府小蓉大奶奶品格”的香菱以蓬头垢面的造型首现,贾雨村、冷子兴、林如海、贾珍等男性角色的肥头大耳缺乏气度……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的主观感受,但演员表现方法的简单空洞、台词功力的统一缺损则成为了表演的通病。仅以“生气”一节论,黛玉的“俏语谑娇音”、凤姐的泼醋、尤三姐的怒骂、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的痛斥整齐划一地沦为表面化的“发飙”,人物的性情、气质、教养与生气的因由、目的、对象、程度就无从体会也无从论起了。      意境:“繁华胜境”的后现代梦呓      新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盛事,原因在人们都期待能够以今时今日的技术手段和审美观点,对原著中汪洋恣肆不吝笔墨的繁华胜境做一次更成功的影像再现,身临其境,沐浴古风,这恐怕是所有喜爱这个故事的人共同的心愿。      布景:宏大有缺憾   有着深厚制作经验的李少红团队,在场景的制作上也堪称精雕细刻、费尽心机了。单是营造一个“意思”上的大观园,花费的功夫就不比营建大观园少。剧组大胆将宝玉的居所怡红院建在山上,整体高度接近三层楼,外观仿照苏州园林,黛玉的潇湘馆则是以“水”为概念,背靠山脊,有瀑布,有游廊;宝钗的蘅芜苑“四白落地”。剧组为了选定符合意思又不甚苍白的榉木色,改了5次背景,冷子兴演说荣宁二府的山中酒肆时,则是用窗外的三两枝芭蕉和疏阔的茅草屋顶营造了“山间野说庙堂事”的感觉。新版《红楼梦》做到了以往各版
无法做到的事,成功展现了太虚幻境与开天辟地的奇幻景色,CG技术也功不可没。   然而尴尬的是,有心人发现,蘅芜苑似乎同时也是贾琏、王熙凤的居处,藕香榭则完全是会芳园内的水榭,一个水上汉白玉栏杆圆形平台的布景几乎成为了宁国府的唯一场景,无论宁府赏梅、看戏、过生日、办丧事,竟毕集于此。这种处理在普通古装剧中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出现在两亿投资的煌煌巨制中,则未免太精打细算了。      音效:亦玄亦幻   每个导演都会为作品打上自己的印记,但新版《红楼梦》对李少红标志性美学风格的发扬光大。与《红楼梦》原著本身的神韵是否相符,则又成为新版播出后的一大争议。当年曾经为《大明宫词》大开大阖的写意美学惊艳不已的观众,也同样会质疑相同的手法照搬到《红楼梦》上的效果。   音效上与“世遗”昆曲的捆绑,诚然是一种创新尝试,却也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好风凭借力”的用意。毕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放在那里,昆曲又是近年来享誉南北普及力度颇大的文艺“显学”,观众是不太忍心加诸非议的。当年87版的片头曲用交响乐奏出黄钟大吕一般的肃穆感,与现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新版虽号称用“古典气质”的昆曲,却也是遗神取貌换骨夺胎,虽有“复排”原著中提到的《豪宴》、《仙缘》等原版昆曲折予戏,但贯穿全剧始终的仍然是长吁短叹的吟哦,囫囵缥缈的唱词,随意洒落的打击乐,再加上在剧情行进间没有任何来由的似唱似泣的叹息,太容易让人联想起《大明宫词》与《橘子红了》时期亦玄亦幻的风格。      摄影:缺乏变化   得奖专业户曾念平掌镜的新版《红楼梦》,此番依然迷恋他的辉煌过去。灯光昏暗,镜头诡谲,剪辑中又仿佛压缩篇幅一样使用“快进”的处理方式,再加上置景与服装也多偏爱深色,远景尽可能用烟雾处理得缥缈模糊,内景则如实表现了古代房屋不擅采光的缺点……从全剧开端就着力烘托着大家庭阴森可怖、奄奄一息的氛围,全然不顾曹雪芹草灰蛇线、将最美好的东西打碎的悲剧精髓,端的是危机四伏的末世危机,又哪里有一点烈火烹油的热闹、今昔对比的深沉。      造型:首掀争议   任何一次创作都是遗憾与收获并存。87版在当时的体制支持下,可以在开篇英莲走失的庙会上,调动真正的传统手工艺人和乾隆时期的国宝,更可以邀请文学、历史、民俗各方面的专家倾力支持。在今天的条件下确实难以复制。因此新版《红楼梦》制作了417套服装,邀请苏州第一绣娘、77岁高龄的顾文霞老人手制了3套全身绣的戏服;近200件门帘、数百只灯笼、近百种手帕、扇子、荷包,还有剧组在各地搜罗、请托社会各界支持下得来的种种家具,陈设,酒器,桩桩件件着实不易。   然而仅仅是人物造型上的“铜钱头”,就已经将新版《红楼梦》的“文化底蕴”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服装设计叶锦添一意坚持“中国的视觉观念需要丰富,只要创作是严肃的,就应当受到尊重”,更有人引出南宋武帝女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印证额妆自古有之。但综观古代中国千年服饰史,又何曾有过“铜钱头”这种仪式感夸张的额妆,清代汉族妇女流行“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李渔《闲情偶寄》),旗下女性则梳两把头(或称拉翅头),也仅仅是在发鬓上创新花样。   《红楼梦》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早就超出一般文学作品,小说开头的神话色彩也不意味着整本书的“亦真亦幻”,甚至整本书情节上的天马行空也不妨碍细节上的真实考究――将这样一部继承中国古典文化各个方面的精神遗产搬上银幕,更何况银幕不是戏台,更不是时装周上讲究元素混搭的T台,实非“丰富视觉观念”的契机。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点认识上的分歧,“铜钱头”之外,这位美学大师更表示自己的诉求是“把古典的东西变成最先锋的”。于是我们看到了无论季节皆一身草绿的林黛玉,一身正红的贾雨村的妾侍娇杏,薛宝钗倒始终是一袭越发清冷的白衣,秦可卿无论接待宝玉看戏还是隔了两年病骨支离地见王熙凤,穿的居然都是一身褐色掐银的衣裙。      礼仪:“事故”频频   在“前卫”与“时尚”的追求下,新版《红楼梦》的众多“礼仪事故”也无法避免:黛玉进贾府时,鸳鸯为三春姐妹打门帘,自己仰脸放下门帘首先进屋,倒把3个小姐撂在后面;周瑞送富花,原著明确借薛姨妈口指出送给三春和黛玉等姐妹,剧中却换掉姑娘家迎春转而送给寡妇奶奶李纨,刘姥姥一入荣国府走的是正门,当年黛玉进反倒是侧门,薛蟠追随母亲、妹妹进了内院,还和姨表姐妹们一桌吃饭;至于车还是轿、床还是炕,新版《红楼梦》更是难以区分,因此当我们看见宝、黛、钗两两在床沿或坐或躺时,则不免生出“礼崩乐坏”的感慨来。   当古典名著遇上现代改编,正仿佛《红楼梦》中所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商业利益、明星工程与成名愿望的角力之下,原著拥趸们那点“原汁原味”的痴心恐怕是最容易被雨打风吹去的。两百多年过去,这块土地上的高楼歌舞日新月异,荧屏上的锦衣华服极尽奢靡,唤起人们共同情感的精神财富却日见稀薄――《红豆词》唱“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人们所期望的,不过是浩渺星空下最朴素的人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阅读:1414回复:18
请教大家87版《红楼梦》开篇旁白是谁配音的?附上第一集,大家听听看。
发布于: 18:03
87版《红楼梦》开篇旁白好多人说是张家声先生担纲的,但我听着音色不太像。故尔请教论坛里的诸位!
享受声音的魅力!
配音元8098元
威望4388点
贡献值200点
好评度3539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8:20
高惠彬,电视剧《海啸》的主演。网上有视频,可以听对一下。
配音元8098元
威望4388点
贡献值200点
好评度3539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9:43
早期的央视译制片,有许多演员参与配音,如王志文 &鲍国安 &吕中 &等等(那可是太多了,有些一时也想不全)
配音元382元
好评度10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2:38
电影《大决战》中的谭政大将也是高惠彬扮演的!
配音元527136元
威望2054点
贡献值20点
好评度517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9:23
最后一集的《好了歌解》是张家声先生配的吧?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blog/483412/
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1:52
:最后一集的《好了歌解》是张家声先生配的吧? 这个能确定,是张家声先生。
享受声音的魅力!
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1:58
:高惠彬,电视剧《海啸》的主演。网上有视频,可以听对一下。 听了下高先生播讲的《碎脸》,是的,受教了。多谢!
享受声音的魅力!
配音元33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1:22
最后一集的《好了歌解》是张家声先生配的吧?
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8:15
:最后一集的《好了歌解》是张家声先生配的吧? 是的。无疑。
享受声音的魅力!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7:53
早期的央视译制片,有许多演员参与配音,如王志文 &鲍国安 &吕中 &等等
配音元1671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8:38
我是来学习的,对配音演员了解极少,谢谢各位!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7:15
早期的央视译制片,有许多演员参与配音,如王志文 &鲍国安 &吕中 &等等
配音元196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9:38
幕后英雄不能忘,有时演职员表上都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致敬!
配音元14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09:47
都是大侠级别 &只能看看 &详详细细的真是学习一下
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1:30
:幕后英雄不能忘,有时演职员表上都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致敬! 确实,上佳配音绝对是影视剧上佳水平的必要条件。
享受声音的魅力!
配音元67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0:07
记得是吴俊全的旁白,声音非常浑厚有力,记得他配过不少男主,人很硬朗的形象。
配音元704元
好评度31点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9:11
:记得是吴俊全的旁白,声音非常浑厚有力,记得他配过不少男主,人很硬朗的形象。 啊!不是吧。吴俊全老师担任的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的旁白。
享受声音的魅力!
配音元67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23:37
也许吧,记得是有字幕说明的,但是时间太久,印象很模糊了。为啥总觉的那个旁白更象是演林黛玉父亲那位演员的声音呢?
配音元2298元
<span class="lou J_floor_copy" title="复制此楼地址"
data-hash="read_楼#
发布于: 17:07
高惠彬,我也记住了,多谢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老版我大约看了七、八集。没看全,不管它重播了几遍。    新版一共看一集多,就这样。        
  和我一样  我也是  新版到现在我也没看  不过老版的假期经常放,  但是我每次也还是看的起劲
  新版的狗屎    老版的不错
  感觉大部分人对新版评价都不是很好哟!    
  87版的我是百看不厌.电视台放一次看一篇.
  我专门买了一套87版的碟子,也是百看不厌,包括红楼的每首曲子,经典呀!  我觉得我买那套越剧红楼也比现在拍的这部好,虽然没看过现在这部。
  喜欢新的
  新版的越看越想吐!  吐啊吐啊的!  到后来还是想吐!  看了7,8集里面没有一个能入眼的家伙!
  新版的袭人 晴雯 小宝 宝钗都不错的```就是黛玉差了点 看这么多集都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旧版、新版各有有缺,个人不喜欢旧版的钗黛,不漂亮也就算了,没灵气,不过邓婕的王熙凤绝对是空前绝后的,欧阳奋强的贾宝玉也不错,整部剧拍的较早,所以道具化妆确实不算好,那也不能避免,感觉女演员都不是很漂亮,而且整部戏人物表现都有些夸张,特别是面部表情,(现在还记得平儿喜欢翻白眼,当时看了就郁闷,这么善解人意的平儿怎么老爱翻白眼),可能是当时受舞台剧的影响比较大,不过在当时能拍出这样的电视剧已经不错了,就是太短了,内容不够丰富。  新版的就是造型太雷人,音乐画面有时比较诡异,不过李少红的风格就这样~~个人绝得总体上还不错,对黛玉没啥感觉,小宝玉演的还行,就是长得尖嘴猴腮,一看就没福气,而且和林放在一起,是有姐弟恋的感觉~~不过大宝玉还是不错的~~宝钗也还不错,苗迪的王熙凤就一败笔,归亚蕾的王夫人感觉总是怪怪的,还是旧版的那个不错。王馥荔的邢夫人演的不错。元春太丑,迎探惜、湘云、宝琴等还都不错,个人很喜欢小探春。丫头也都不多错,基本比旧版好,最喜欢鸳鸯、紫鹃、平儿,袭人演的有种说不出的怪,还是袁玫的好些。最喜欢新版的贾母,周采芹演技了得,真是演出了贾母的聪慧、城府、手段和魄力,相比,老版的贾母就太过慈祥。新版基本是忠于原著的,没有太多改动,这点算比较好的,虽然有人说不该按高鹗的后四十回拍,不过既然谁都不知道结局,如果贸然新编,搞不好更糟糕~~  本人在看新红楼之前看了点新三国,彻底被雷到了,所以看新红楼拍成这样算是不错了~~这年头能静下心来拍的东西的人还剩几个~~
  完全没法看
  老版不论时代局限,但那时的认真和敬业,对名著的严肃态度,对细节的严谨以及大部分演员的高契和度,必定是对得起曹公和观众的。  好多情节是越看越有味道,书是,剧也是。  音乐也是难再超越了。    新版拍摄了后四十回也没什么不好,现在的通行本就是十百二十回的。当然也不是好,是没有更好的,要不出版社也不会再刊印了。  但除了没完没了的旁白,新版也算忠于原著??    红楼梦里的衣饰、人物性格、人物长相好多好多都是超细节描写的,再怎么也不会出铜钱头和窗帘装,还有那衣服颜色、人物礼节白的错乱,更有好些是犯忌的。连咱们这些外行人都给挑出来了,唉。还有选的演员那个错位啊已经很多人评过了,真不知说新版好的人有没有看过红楼梦这部书啊。看了后面李少红团队的面对质疑的言辞,实在痛心啊盼了这么久的新红楼就这么被一群自以为是的人糟蹋掉!!!!    真是奇怪现在好多话语都会给和谐了啊,为什么这么多在公众面前睁眼说的瞎话没给和谐了呢?
  @10-8-27 9:57:00  喜欢新的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  对你老的欣赏表示无力。肯定是脑残一代
  我看新版,老版的过时了.看你们个个把老版吹的,纯粹为了吹而吹,有意思吗?  
  老版红楼耐看啊。  新版的,冲着那铜钱头,我也不想看。还有黛玉的裸死……太雷人了。  居然说陈晓旭演的林黛玉不漂亮没灵气,唉,这可是经典,基本上是无法超越的。起码新版超越不了。。  老版红楼拍了三年,其中一年半,是演员封闭起来,一起学习琴棋诗书礼,培养气质。新版的,海选造势一浪高一浪。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服装造型要在昆曲里出灵感。。。
  那些对于新版只看过一两集或是一遍的人,就痛批新版的人我感觉挺无语的。  对于新版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是红楼梦的一种夸张形式的表现,他的衣服和发型甚至咿咿呀呀的背景音乐 林波微步,如果把这些当作是一种回忆,一种梦魇的话,是行得通的。梦和回忆本身就是变型的,本身就是一种夸张形式的心结。我觉着李少红这样拍没有什么不对,大家也可以换个角度欣赏《红楼梦》。  还是那句话,别说是一部小说,就算是一句话,翻来覆去还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那~~~~  大家和不放宽心态,别那过去比较,换个角度去试着欣赏欣赏那???
  老版确实很经典,但他的美好也确实被大家不由自主的夸大了,希望大家不要固守自封,应该敞开心扉,用宽容的心态去感受一下新的不一样的事物。  老版音乐很棒,但新版音乐也很棒,他们不能在一起比较,因为本身就不是一个曲种。只要有美感引起人的共鸣就是好的音乐。新版葬花吟,里面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时候,西方女高音,表达出了唱着心里的苍然,很恰到好处,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欣赏????韵味是靠人品的,姜的味道怪,很多人吃不惯,可吃惯以后它的好处就再也戒不掉了。  而且,旧版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发酵被所有人认同,新版还是生面团子,也会有发酵的那一天嘛?大家可以猜测下。  当一个饥饿的人,你给他一个窝窝头他都觉得是美食。一个吃饱喝足的人,你给他满汉全席他都食之无味。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毕竟乞丐皇帝后来怀念过去快饿死时候好心人给他的一口柿饼,那一口甜美他一生都没有忘记。后来的天下美食都不如那一口的甘甜。  旧版是很好,但大家不要因为对旧版的感情而完全否定新版,不去接受。
  楼上的逻辑实在很幼稚啊。  翻来覆去就说新版是另一种不同味道不同形式。米田共也是另一种味道呢。难不成要求大家也去喜欢?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接受新版都是因为对旧版太有感情而排斥其他的?说别人不欣赏就是固步自封,你也太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了吧?大家水平都不如你?心态都不如你宽容平和?上来教育大家来了?劝你一句,该哪凉快哪凉快去。  我从来不认为新的就一定不好。也没什么厚古薄今的偏见。但实在接受不了新版,纯粹是因为艺术性上的原因。就像三流小说永远上不了台面一样,粗糙、演技拙劣的新红只配跟每年生产的大量垃圾(是不是在你看来任何影视作品都是另一种味道,没有垃圾之说?)被时间淘汰。如果不是因为以红楼梦为题材,你以为这种水平的电视剧有人会愿意多看一眼,多说几句么?  你喜欢也好,但好歹讲出一点道道来。让人信服,从中发现新红的几点好处来。说这种大而无当的空道理有个p用。
10:00:00  楼上的逻辑实在很幼稚啊。  翻来覆去就说新版是另一种不同味道不同形式。米田共也是另一种味道呢。难不成要求大家也去喜欢?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接受新版都是因为对旧版太有感情而排斥其他的?说别人不欣赏就是固步自封,你也太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了吧?大家水平都不如你?心态都不如你宽容平和?上来教育大家来了?劝你一句,该哪凉快哪凉快去。  我从来不认为新的就一定不好。也没什么厚古薄今的偏见。但实在接受不.....  -----------------------------  艺术上的原因??你给我讲讲艺术是什么概念?!还艺术上的原因!!   大家不喜欢新版,中间原因当然不是单单因为对老版的感情,我只是单一说了这一点。你激动什么?  别说哪凉快让我到哪里去,我当你这句话是放屁,连响都没有!  还有,你还别说新版是因为它的名字是《红楼梦》才有人看,应该是新版因为它的名字叫《红楼梦》才有人骂。   什么垃圾 粗糙 演技拙劣。你评的时候倒是口舌利索,我还真不觉着是垃圾,再怎么演技拙劣,也不至于你说的垃圾,你那么要求完美怎么不生到真空空间?你想要百分之百你心里的《红楼梦》,你也可以学李少红去拍啊,拍出来一样被人骂,你信吗?别给我讲艺术,你心里的艺术是什么样子的没人知道。  本来吧,我就说说我心里的感觉,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声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没要求你呀?你见我那句要求别人接受新版了???你眼睛塞驴毛了?
  新版的几点优点:  1、新版原文旁白弥补画面不足,人物经典对话原文重现极少改动或缺失,甚至内心独白都保留下来,可在语言 文字和画面中深入原著。故事庞大,这些作下来不是容易的事。  2、内容更丰满,故事情节,镜头画面几乎不漏不跳,这也弥补了过去的不足。人物情感渲染充分。老版很多地方显的仓促。  3、含蓄和隐喻 伏笔 呼应 是《红楼梦》最勾人的魅力所在,新版故事的完整性和两回一集的表现方式,让此魅力有了比较好的表留和体现。新版结尾更为细腻,自然,把整片表达的有头有尾,比较完整。  4、旧版演员演绎的比较框架化,也许受舞台剧的影响,比如含羞 忧愤 不知所措等表演,是比较好,但略显夸张和刻板。比如宝玉不知所措的时候,除了搓手就是坐了站站了做,很不自然。(当然,尽管如此我依然很爱老版)。新版人性化一些自然一些。配角也令人印象深刻,证明他们都演出了人物的性格。  5、画面唯美惊艳。结尾黛玉绝食那段,很细腻的渲染黛玉内心的绝望,那画面 那人物 那音乐绝对前无古人。(所以说新版表现的很丰满,人物情感渲染的很到位,老版比较仓促,某些地方一笔带过,这也是事实,也是新版没出来的时候,我看老版时候会有的遗憾)  6、音乐,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结合,甚至唱腔结合。是新的尝试,自然会受到抨击。那种悲仓和前千转百回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着,呈现着阴郁压抑的色调,而快乐的时候又是小清新的,很有年轻人故事的感觉。如果用荡气回肠和悲壮来形容老版的音乐,那么新版的音乐就用悲仓和前千转百回来形容。  7、画面色彩上都是冷色调,晦暗的。新版红楼营造的是一个发霉的往事,即是快乐的往事都复腐败的暗香,音乐的飘忽是把故事呈现一种诗意的属性,一种压抑的痛苦的近乎心理扭曲的痛苦回忆。衣服和发型或许不符合红楼梦本身人物的样子(如果没有最初《小青》电影的先入为主,也不会有人说她们是妖媚。),但它是一种艺术的夸张,  8、《红楼梦》亦真亦幻,天马行空飘逸同时又脚踏实地的真是,开篇说满纸荒唐言的同时,却是真真实实的人性。新版在影视上体现出了《红楼梦》诗意的一面。无论大家怎么争议,新版《红楼》有了现世富贵的同时,也有了梦幻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我们终于能够看到宝黛的前世今生、一块石头的奇遇、金陵十二钗的画册、宝玉完整的梦境。这是新版的最大成功之处,也是最大填充之处。  当然,其中现代意识过多发挥是一败笔。
  楼上的仁兄,  你自己先别激动!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仅仅只是为了(对同题材的影视)有所区别罢了!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同事里有俩人的名字都叫张三,旁人为了有所区分,一般会将这俩位张三分别称之为“大张三”和“小张三”!这里的大、小,有时候标准甚至都不同,一般的话会按照年龄来分大、小,有时呢也可以以他俩当中谁工作早就称呼谁为“大张三”的,总之这样称呼只是为了有所区分!  同理,这里所谓“新版”、“旧版(老版)”云云,首先也只是为了区分!  其实吧,《红楼梦》也只有两版,所以可以用所谓“新版”、“旧版(老版)”来加以区分的,而象《水许传》,80年代山东电视台也拍摄过“《水许》系列电视剧”的,先拍的是《武松》,然后是《林冲》、《鲁智深》、《宋江》等等,基本上把《水许》的前70回内容基本上拍摄到了,后来到了90年代重拍“全本《水许》”之后,一般又将90版《水许》称为“新《水许》”的,等几年前的“新新《水许》”拍摄之后,一般也将来90年版《水许》称之为“李雪健版《水许》(老李在90年版里演主角宋江)”了,而将“新新《水许》”称为“新《水许》”,这里,对各个版本的《水许》的称呼的一些变化,仅仅是为了跟其他版本的同题材影视有所区分而已!!  所以说,关于所谓“新版”、“旧版”云云,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抠字眼的!  对影视《红楼》而言,本来是可以称之为“87年版《红楼》”和“10年版《红雷》”的!所谓“新版红楼”云云,也仅仅因为之前什么“新三国”、“新水许”的炒作(以“新”字为噱头加以炒作)之后,“10年版《红雷》”跟风炒作,才有了什么“新版红楼”!  就象我所举例的“大张三、小张三”,本来大小、新旧这些称呼只是为了有所区分,所以呢,“老红楼”并不一定就跟旧有联系,就是“过去时”了!同样的“新红楼”之新也不一定就是创新,就是“现在时”,它也可能是标新立异、似新非新!!  洋鬼子说的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旧只能算是相对而言的概念!过分的强调“新”一定比“旧”好是荒唐的,以小说《红楼梦》本身而言,已经是算是200多年前的老古董了,按照“新的比旧的好”的说法的话,那么《红楼梦》早应该被淘汰了,那么岂不是无论“旧红楼”还是“新红楼”都是在瞎Z腾吗?!  再有,按照“红学史”,一般来说以上世纪20年代胡适“考证《红楼梦》”为标志,前80回为曹雪芹原著后40回为续作成为“新红学”的核心观点!  “新红学”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的认定后40回是续貂!后40回已经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本意!!  所以当年,87年版《红楼梦》的拍摄,按照新红学的新观点,完全摈弃了后40回,而改用当时“最新”的“探佚”的成果来拍摄《红楼梦》80回之后的情节!  所以说嘛,按照相对的辨证的“日新月异”的法子,所谓的“新红楼”的拍摄应该是在87年版的基本上继续创新继续更新的,但是!事实是它拍摄用的却是120回的本子!这已经是一种倒退~~~~~  换言之,“新红楼”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  再换一个角度,“旧版”从时间上算,是在“新版”的前面,当然就成了一把衡量“新版”的标尺了!  所以说,褒“旧版”贬“新版”的人,肯定不是为了念旧、怀旧!!  是因为他们感觉“新版”还不如“旧版”的缘故~~~~~  按照“新的要比旧的好”来衡量,那么,如果“新版”不如“旧版”,则是双重的失败了!  “你也可以学李少红去拍啊,拍出来一样被人骂,你信吗?”  --------------------  这话,有点那啥了~~~~~呵呵。  这样的话,我可以认为是这个李什么红自己不自量力!坊间对《红楼梦》的解读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何况还有87年版《红楼梦》作为一把标尺摆在那儿,在这样的状况下,你匆忙拍摄红雷梦,不就是不自量力吗?!
  或者说,  红雷梦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总的来它是不成功的,  甚至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因为红雷梦的不成功,使的大多数认为87年版《红楼梦》是经典了,…………  现在,  与其替红雷梦说话,…………还不如“与时具进”,反正胖蟹盛世“不差钱”,…………应该吸取红雷梦的教训,再尝试拍摄新新版红楼吧!把红雷梦比下去,就算是成功~~~~~
  @冒魔仙6猫摸先
18:31:00  或者说,  红雷梦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总的来它是不成功的,  甚至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因为红雷梦的不成功,使的大多数认为87年版《红楼梦》是经典了,…………  现在,......  -----------------------------  猫儿先生,假如10年后有人又拍了《红楼梦》,到时候的结果有可能又被所有人批不如李少红版的,你信不信??你说有这个可能嘛?
  @冒魔仙6猫摸先
17:55:00  楼上的仁兄,  你自己先别激动!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仅仅只是为了(对同题材的影视)有所区别罢了!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同事里有俩人的名字都叫张三,旁人为了有所区分,一般会将这俩位张三分别称之为“大张三”和“小张三”!这里的大、小,有时候标准甚至都不同,一般的话会按照年龄来分大、小,有时呢也可以以他俩当中谁工作早就称呼谁为“大张三”的,总之这...........  -----------------------------  至于故事情节要怎么拍,故事真相是什么,我们是猜测,高额是猜测,红学家是猜测,李少红也是猜测。故事怎么回事我们都明白,但到了影史上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性,有头有尾内容丰满的故事。而不是纪录片。
  作者:乐天派啦啦啦啦
回复日期: 19:14:00  @冒魔仙6猫摸先
17:55:00  楼上的仁兄,  你自己先别激动!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仅仅只是为了(对同题材的影视)有所区别罢了!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同事里有俩人的名字都叫张三,旁人为了有所区分,一般会将这俩位张三分别称之为“大张三”和“小张三”!这里的大、小,有时候标准甚至都不同,一般的话会按照年龄来分大、小,有时呢也可以以他俩当中谁工作早就称呼谁为“大张三”的,总之这...........  -----------------------------  至于故事情节要怎么拍,故事真相是什么,我们是猜测,高额是猜测,红学家是猜测,李少红也是猜测。故事怎么回事我们都明白,但到了影史上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性,有头有尾内容丰满的故事。而不是纪录片。   ++++++++++++++++++++++++++++++++++++++++++++++  87年版《红楼梦》不完整吗?!  按照“新红学”的观点,后40回是续貂!  而且,曹雪芹原著的《红楼梦》基本上是写完的!  当然了,现在的事实是:80回的内容“迷失”,后40回续貂乘虚而入,依附前80回以传~~~~~  所以说,探佚,应该是今后“红学”的主要任务~~~~~  87年版《红楼梦》已经开始作出了一些这方面的努力了,而红雷梦则是倒退!
  改正:  当然了,现在的事实是:80回之后的内容“迷失”,后40回续貂乘虚而入,依附前80回以传~~~~~
  @冒魔仙6猫摸先
18:24:00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  再换一个角度,“旧版”从时间上算,是在“新版”的前面,当然就成了一把衡量“新版”的标尺了!  所以说,褒“旧版”贬“新版”的人,肯定不是为了念旧、怀旧!!  是因为他们感觉“新版”还不如“旧版”的缘故~~~~~  按照“新的要比旧的好”来衡量,那么,如果“新版”不如“旧版”,则是双重的失败了!......  -----------------------------  红楼梦在任何时候重拍估计都会遭非议。李少红拍的红楼梦是另类了一点,这种另类便是在87版基础上的创新和填补。也正因为这点另类,被所有的人骂死了!!我估计李少红和姚迪很长时间都不敢出门,尤其是姚迪,一出道就没发挥好。  不管大家怎么看,我还是相信李少红的诚意。我理解她拍的红楼梦。纵然有缺点,这是必然的,因为《红楼梦》不是《西厢记》,我们不能用看曹雪芹《红楼梦》小说的高度去要求李少红,毕竟她是导演不是作者。不说我有点好奇,如果是曹雪芹本人指导拍《红楼梦》,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说不定会令人大跌眼镜也有可能。哈哈哈哈哈哈啊
  摆渡百科:探佚~~~~~  /view/5008275.htm  红楼梦探佚——————  探佚就是通过研究《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草蛇灰线”等“伏笔”,以及小说的情节发展、思想倾向、人物性格的必然演变趋势,再结合脂批和其他材料,综合研究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佚稿的情况,进而探讨曹雪芹完整的艺术构思。探佚学所解决的问题正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正因如此,在红学百年的发展史上,尽管有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的派别,但是很多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在做着探佚的工作…………  …………  据“悼红轩”网站两次网上调查:如果重拍电视剧《红楼梦》,您赞成其续剧按哪个文本改编?赞成按现行程高本后40回者占17.6%——15.4%,反对者约占82.3%——84.6%;赞成根据前80回伏线和脂评提示(即“红楼探佚”)另写剧本者占68.6%——72.5%…………  …………  ……
  而且,我觉着李少红对《红楼梦》情感上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因为她已经在电视剧中诠释了。至于文学上的认识多高,我也不敢判定,毕竟李少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红学家,不是有红学家指导嘛??怎么搞得???
  结论:  探佚,跟猜测,风马牛~~~~
  如果是曹雪芹本人指导拍《红楼梦》,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说不定会令人大跌眼镜也有可能。哈哈哈哈哈哈啊  ++++++++++++++++++++++++++++++++++++++  你是怎么知道曹雪芹不能————排戏的?!  说话要有依据!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曹雪芹的一句诗~~~~  我不多想罗嗦什么“文学艺术跟戏剧艺术是相通!”之类的话,但是!就现在能够了解的一些看,曹雪芹同志在戏剧艺术上的造指,也是相当高的!!  还有,这里不是要去争论挨骂的问题!因为当年87年版也挨过不少的板砖的!  请楼上不要回避一个这样事实,  红雷梦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总的来它是不成功的,  甚至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因为红雷梦的不成功,使的大多数认为87年版《红楼梦》是经典了,…………  我以为,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并不是人们喜欢念旧、怀旧~~~~
  就现在能够了解的一些资料来看,曹雪芹同志在戏剧艺术上的造指,也是相当高的!!
  我估计李少红和姚迪很长时间都不敢出门,尤其是姚迪,一出道就没发挥好。  =================================  这李什么红、姚什么迪的,  首先我以为他们是自不量力!!  想在现在的演艺圈中出名的话,…………你碰《红楼梦》干啥呢?!呵呵  或者,他们本来就是想赌一把吧,赌赢了,就混过脸熟,以后就好混了~~~~~  但是!他们碰的毕竟是《红楼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__楼梦》,…………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只是想在演艺圈混的好一点,似乎碰《__楼梦》要好一点~~~~
  书话首页上评说红雷梦的帖子,一时多了不少~~~~~  转贴一个  『书话红楼』[红楼影视]无法忍受的新红楼梦  作者:ldlj_wbyyh
发表日期: 0:34:52  我想,87版的红楼梦是无法复制了,因为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无法复制。在那个时代,从导演到演员,甚至只是一个剧务,都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精彩。他们对红楼梦这部戏不但有敬畏,而且有深情。不要说主角,就连配角都入戏太深。主角譬如林黛玉的饰演者,配角譬如晴雯的饰演者,她们都是在用生命演戏。    反观新红楼梦,以今度古的视角,人物造形-现代化,形态表情-做作呆板,言谈举止—背书化,还有什么呢?噢,摄影技术高技技化。其实最缺的是灵魂!现代人只能拍出这样的水平,为何?现代社会是不需要信仰,也不需要理想,最需要的是金钱!我们怎能指望,一部用钱堆出来的戏,一部酷爱低劣炒作的戏,一部充斥着猥琐潜规则的戏,能够变成新的经典?它甚至都不可能精致。  没有灵魂的人怎么能拍出不需要文字,而最需要灵魂才能演绎出的经典呢!逝者如斯,经典不可复制;我们能享有的,也许注定只有回忆。  转贴完。  罗嗦几句,既然有了所谓的“旧版”、“新版”俩版本,人们进行对比是必然的!!  87年版,…………不想罗嗦其他的什么了,只知道当年的那些演员们,拍摄前先集中学习了几年的,让他们先熟悉关于《红楼梦》的一些必须了解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各方面的内容!而红雷梦的号称“海选”出来的那帮子人,后来拍摄完后到一些电视台做节目,涉及到一些《红楼梦》的常识的知识,诸如“12钗”、“贾府4艳”之类,有些居然也敢答错!这,两相比较,其高下是不言而喻的!!
  涉及到一些《红楼梦》的常识的知识,诸如“12钗”、“贾府4艳”之类,有些人居然也敢答错!
  @冒魔仙6猫摸先
19:49:00  我估计李少红和姚迪很长时间都不敢出门,尤其是姚迪,一出道就没发挥好。  =================================  这李什么红、姚什么迪的,  首先我以为他们是自不量力!!  想在现在的演艺圈中出名的话,…………你碰《红楼梦》干啥呢?!呵呵......  -----------------------------  她们傻呗,不知道翻拍经典的结果就是必遭人骂。以为翻拍会有被人夸的机会那?她们怎么这么傻呀?李少红也挺笨的,没什么名气没什么作品没什么灵气,只能靠蹚浑水招骂名找存在感了~
  @冒魔仙6猫摸先
19:39:00  如果是曹雪芹本人指导拍《红楼梦》,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说不定会令人大跌眼镜也有可能。哈哈哈哈哈哈啊  ++++++++++++++++++++++++++++++++++++++  你是怎么知道曹雪芹不能————排戏的?!  说话要有依据!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曹雪芹的一句诗~~~~......  -----------------------------  是呀,曹雪芹戏剧造诣那么高,但拍出的《红楼梦》就一定是你心里或是大众心中的红楼梦??说不定他比李少红还让镜头飘忽那~~~  题目就是让讨论这个问题的,不让出不同声音还行?什么道理?  当然,我的话也都完了。不讲了,多说无益,时间会证明一切。
  @冒魔仙6猫摸先
19:20:00  作者:乐天派啦啦啦啦 回复日期: 19:14:00  @冒魔仙6猫摸先
17:55:00  楼上的仁兄,  你自己先别激动!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仅仅只是为了(对同题材的影视)有所区别罢了!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同事里有俩人的名字都叫张三,旁人为了有所区分,一般会将这俩位张三分别称之为“大张三”和“小张...........  -----------------------------  如果让李少红把结局改成黛玉嫁给了皇帝,宝玉无奈娶宝钗,之后黛玉郁郁而投湖自杀。是不是就算不退步了??大家推出来的结局多了,有几个人认同,几个人知道??  87版的故事是勉强讲完,你说他完整也完整。但不细腻,有些地方一笔带过,宝钗最好嫁给宝玉那点,宝钗什么心态什么感情,表现出来了嘛?黛玉知道宝玉定了亲事,除了她颤巍巍梦游一样闯到宝玉门前,其它有什么更多的从气氛和表演上渲染过她的绝望嘛?结局黛玉死,宝玉出家中间这段,乱而不自然。贾家败落那段很仓促。开头《石头记》这个故事的由来都讲的很简单~~~~老版当然由其经典之处,除了人物演得好,大多不过也是时间长看顺眼了。
  当然,老版音乐也很好,是最经典的,忘记说了。很喜欢。
  哈哈哈哈哈。我不回复了。俺自己的观后感大概也说了,还是默默听听其他人的看法吧。
  李什么红(大概其是不如米国导演肆皮贰博格的!)拍红楼挨骂,你来拍了试试?!照样挨骂!!就是曹雪芹自己拍,也会挨骂!!!  楼上的!  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吧?!  且进而还想说明这个李什么红也不容易吧?!  不过,  这样的说法,本身就不怎么样~~~~~  这几天,欧洲杯如火如茶的进行着(想不到,俄罗斯今早挂了,真的想不到!熬夜看球看这么一场球,唉),进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吧,  昨天瑞典队挂了,作为瑞典的领军人物伊布(全名伊布拉西莫为奇)当然在赛后要被球迷指责为“拉稀”了,…………这时伊布的粉丝蹦出来反驳指责伊布的球迷说,你们干啥他?!有本事你们自己踢一场试试?!你们会更“拉稀”!!!  呵呵,我以为这样的反驳毫无道理!本来球星球迷应该是爱好足球走到了一起,球星踢球球迷评球是当然的事情,标新立异的“说他‘拉稀’?你上去蹋了试试,你会更‘拉稀’的”之类,有点“无厘头”了~~~~~  影视亦然!  导演演员拍戏而影迷评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连“你来拍了试试?!照样挨骂!!”这样的话也出来了?!是为了标新立异?!  呵呵。
  题目就是让讨论这个问题的,不让出不同声音还行?什么道理?  ==============================  你如果只想说说自己的一些声音,诸如你如果认为红雷梦如何如何,估计不会有人作过多的反驳的!如你所说,应该“让出不同声音”!!  但是!  你的声音有点标新立异了~~~~~  “大家和不放宽心态,别那过去比较,换个角度去试着欣赏欣赏那???”、“旧版是很好,但大家不要因为对旧版的感情而完全否定新版,不去接受”,…………在你的那个主帖里还提到了什么“怀旧”之类。  求同存异,应该是相互的,…………  你指责“不让出不同声音”的同时,你又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不同声音”的啊?!  好象在此楼里,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吧?!
  刚才我的帖子提到了足球赛事,可能有点歪楼了,就此打住!  其实吧,  如果红雷梦不是因为它的名字跟《红楼梦》有些许的联系,那么关于红雷梦话题的帖子,贴在书话上,可能就算是贴错了地方了…………
  @冒魔仙6猫摸先
9:15:00  题目就是让讨论这个问题的,不让出不同声音还行?什么道理?  ==============================  你如果只想说说自己的一些声音,诸如你如果认为红雷梦如何如何,估计不会有人作过多的反驳的!如你所说,应该“让出不同声音”!!  但是!  你的声音有点标新立异了~~~~~......  -----------------------------  看到你回复的,我不知怎么回事不由自主的笑了。给你个保姆,你第一眼看到是个瘸子就蹬了,却不知道人家比正常人还踏实能干。你已经把他放到垃圾范畴了,不愿意去深入了解,我说再多也是白费。  不过还好的是,看到不少帖子的楼主也和我一样的角度欣赏新红楼,我就觉着挺欣慰的,毕竟一个好电视剧还是被一些人拾起来看了,没被误当垃圾全扔了。至于你这种彻底抵触的,我也不废话了,对牛弹琴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冒魔仙6猫摸先
9:15:00  题目就是让讨论这个问题的,不让出不同声音还行?什么道理?  ==============================  你如果只想说说自己的一些声音,诸如你如果认为红雷梦如何如何,估计不会有人作过多的反驳的!如你所说,应该“让出不同声音”!!  但是!  你的声音有点标新立异了~~~~~......  -----------------------------  你就当我是标新立异吧,不过是觉着新有他的价值所在,却一直被人抵触,心里有点不忍而已。其他没什么。
  对牛弹琴也好,伺牛以3句请安也罢~~~~~  总之要就事论事!  至少在此楼,“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倒是一些标新立异的,非要强求别人去欣赏红雷梦!  可惜!  我首先是红迷,然后才是影迷啥的,…………  怎么讲呢,红雷梦如果改名字为“聊斋”,说不定我还给它一点正面的评价!
  不管别人怎么样,  反正我是木有改变对红雷梦的态度的!  虽然有些红雷迷们努力的做了狠多劝说工作,最后让他们跟牛都较上了劲了,我并木有改变我的态度!  何必啊?!  求同存异多好~~~~~
  @冒魔仙6猫摸先
10:51:00  对牛弹琴也好,伺牛以3句请安也罢~~~~~  总之要就事论事!  至少在此楼,“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倒是一些标新立异的,非要强求别人去欣赏红雷梦!  可惜!......  -----------------------------  你见我那句话强求你了。最多我说了个“希望”二字!!!  你说不喜欢新版的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人。你怎么思考的啊?现在没人敢说喜欢新版呀,说了就逆天了,都是出来骂出来拍的,还说没有强求???你怎么思考的??  艺术总是高于生活。是靠品的。你欣赏不了,把他当聊斋,那是你的遗憾。随便了~~
  @冒魔仙6猫摸先
10:51:00  对牛弹琴也好,伺牛以3句请安也罢~~~~~  总之要就事论事!  至少在此楼,“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倒是一些标新立异的,非要强求别人去欣赏红雷梦!  可惜!......  -----------------------------  “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我不用你强求,我欣赏新版,也很喜欢旧版。  别一有人讲人家喜欢新版,就有人出来说人家是90后脑残。脑残的人头上可没贴标签。到底是脑残还不知道那,牛顿被苹果砸了以后吃睡不着思考地球引力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爱迪生小时候自闭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有不同意见就说人脑残很搞笑哦。反正新版红楼是墙倒众人推,中国人都爱起哄抱团。当然,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以后看的人多那,你们这一辈是越来越老了,让新一辈人说话吧。
  我上面早说了,相互的尊重是基础!相互尊重了才能求同存异~~~~~  象楼上,  你指责“不让出不同声音”的同时,你又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不同声音”的啊?!  还有我所谓“强求”云云,你又何必去抠字眼啊?!  这样有意思吗?  按照你的路数,我倒要请教你:上面的我的帖子里,有哪一句说过什么“喜欢新版……是90后脑残”的话呢?!  不要对自己搞特殊,说人之前,要首先提防“说于人”!  所谓的“新版”、“旧版”云云,只是为了区分俩个版本,毕竟它们是同名的,而简单的以时间上的先后用所谓的“新版”、“旧版”来区分它们的!  在这里,新、旧的含义当然肯定不同于“旧中国”、“新社会”的那个新旧的!所以说“旧版”红楼并不是它就是过时的、落后的;同样红雷梦被冠以“新”字并不是谁它是创新的、先进的!  如果用“旧中国”、“新社会”的那个新旧的概念,有意无意的用来解释“新版”、“旧版”《红楼梦》里的这个新旧含义,虽然标新立异但是与事无补!  还有,对于90后这个词,我一般是不大有兴趣说的!  因为作为坊间的P民,我更关心的是“4050”们,…………好了,这个就此打住!只是因为胖蟹盛世是“数字王国”,所以有时我难免会“发散思维”。  别一有人讲人家喜欢新版,就有人出来说人家是90后脑残。脑残的人头上可没贴标签。到底是脑残还不知道是谁那,…………  +++++++++++++++++++++++++++++  我上面已经说了,我没有兴趣提到90后的,如果有人提到90后的话,那是别人的事情!我是坊间的P民!我不会做别人的代表的~~~~~  同样的,我更加的不会随便的说谁谁脑残的!倒是楼上的喜欢说什么“对牛弹琴”的  不过,楼上既然提到90后了,我倒是想罗嗦罗嗦,…………  “别一有人讲人家喜欢新版,就有人出来说人家是90后脑残”云云,倒是说的颇有水平啊!按照字面意思,是不是喜欢新版的都是90后呢?!这似乎跟那个李什么红所谓“80、90后喜欢新红”有点相像了,…………呵呵,何必呢,有话好好说!何必这样的一句话就把什么90后都全给代表了呢?!  牛顿被苹果砸了以后吃睡不着思考地球引力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爱迪生小时候自闭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有不同意见就说人脑残很搞笑哦…………  +++++++++++++++++++++++++++++  这种推断,也有毛病!  毛病跟上面我说的将“旧中国”、“新社会”的那个新旧的概念有意无意的的用来解释“新版”、“旧版”《红楼梦》里的这个新旧含义————是一样的!!  说实话,影迷应该球迷有点类似吧,所以说,那个李什么红,似乎只能跟伊布拉西莫为奇们,类比类比的,…………  牛顿、爱迪生?!这俩人,似乎象现在正在我们的头顶上围着地球转的飞船里的那3位,可以跟这俩比比,…………
  @乐天派啦啦啦啦 23楼   艺术上的原因??你给我讲讲艺术是什么概念?!还艺术上的原因!!  大家不喜欢新版,中间原因当然不是单单因为对老版的感情,我只是单一说了这一点。你激动什么?  别说哪凉快让我到哪里去,我当你这句话是放屁,连响都没有!  还有,你还别说新版是因为它的名字是《红楼梦》才有人看,应该是新版因为它的名字叫《红楼梦》才有人骂。  什么垃圾 粗糙 演技拙劣。你评的时候倒是口舌利索......  -----------------------------  你如果早点像在24楼那样说出一二三的道理来,不管赞同不赞同,我都欢迎。可一句真切的理由都没说,就把自己拉在“宽容”的位置上,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批评跟你持不同意见的人。被人指出还出口成脏。你这种素质,如果骂的是其他版友,早把你封了。我就当你一时激动,口不择言,不跟你计较。  说新红垃圾粗糙拙劣的,也不止我一个。说垃圾也不等于其一无是处。只不过是总体评价。你激动啥?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影视艺术,什么叫演技,就去了解了再说。别无知者无畏。  你下面的那些理由,列的很详细,值得鼓励和赞扬。虽然很多条,我并不苟同。比如说旁白问题。虽然旧版缺少旁白,但新版明显矫枉过正,比没有旁白更糟。因此,这方面的处理,新版明显是失分而不是增分。再比如画面,“不漏不跳”?那神行术一般的快进算什么?明显是导演对剪辑处理上的失败。再比如,服装方面,不是不可以求新,但夸张不等于就是可以随意到林妹妹穿得比青楼女子更坦胸的地步。小演员的表演更是让人简直无法忍受的地步,表情呆滞,演技青涩。再加上化妆和服饰的失败,人物几乎没有辨识度。这对以描写人物个性而非故事情节为特点的红楼来说,无疑是扬短避长。  总之,我的观看新红的体验就是:老版的缺点要么没有解决,甚至更糟;要么完全矫枉过正,显得过火。而自身的优越条件也没能很好利用上,显得事倍功半。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好处却很微渺。当然,这不妨碍有人认为它好。高鹗续尚且有人更钟爱,余秋雨散文尚且有人奉为圭杲,这种审美层次上的差异就没法更多争论了。
  俺很佩服能坚持看完新红楼一遍的,尤其佩服看了N遍还很欣赏的,口味不一般
  李少红版的红楼,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人物很梦幻,好像每一个人都不真实,再加上音乐就像是,一群鬼魂在游荡,虚无缥缈。老版的红楼,很真实,很凄美,很然人回味,就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成为一个经典,无法超越
  @乐天派啦啦啦啦
20:53:00  @冒魔仙6猫摸先
19:20:00  作者:乐天派啦啦啦啦 回复日期: 19:14:00  @冒魔仙6猫摸先
17:55:00  楼上的仁兄,  你自己先别激动!  所谓“新版”、“旧版”云云,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仅仅只是为了(对同题材的影视)有所区别罢了!......  -----------------------------  对于真正喜欢红楼梦的人来说
还真不会把后四十回当成红楼梦的结局了 就这一点还真就瞧不上新红楼了
  李少红有没真正看懂红楼还存疑呢   87版的红楼有它的不足之处 可是它拍的那么有诚意
人物选角事实证明也是深入人心的
  再者你只看那时候参与的红学家和现在新版参与的那些红学家吧,西岭雪之流的都在内了
  @淼淼鱼儿
21:07:00  我看新版,老版的过时了.看你们个个把老版吹的,纯粹为了吹而吹,有意思吗?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  吹你妹呀,又不给钱。
  @冒魔仙6猫摸先
10:51:00  对牛弹琴也好,伺牛以3句请安也罢~~~~~  总之要就事论事!  至少在此楼,“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倒是一些标新立异的,非要强求别人去欣赏红雷梦!  可惜!......  -----------------------------  @乐天派啦啦啦啦
12:04:00  “大多数喜欢旧版的朋友,都没有强求喜欢新版的去欣赏旧版”!!  我不用你强求,我欣赏新版,也很喜欢旧版。  别一有人讲人家喜欢新版,就有人出来说人家是90后脑残。脑残的人头上可没贴标签。到底是脑残还不知道那,牛顿被苹果砸了以后吃睡不着思考地球引力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爱迪生小时候自闭的时候也被人说脑残。有不同意见就说人脑残很搞笑哦。反正新版红楼是墙倒众人推,中国人都爱起哄抱团。当然,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以.....  -----------------------------  新的一辈把你当狗屎的时候,你也会说别人NC的。
  居然有人不喜欢老版黛玉……没灵气?那还没灵气?……好吧,审美太不同了  -----  
  个人喜欢新版。   补充几点:李导只是将高鹗续的版本拍成了电视剧,是否违背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关李导什么事呢?又不是她写的剧本,那些以此骂人的,你们不脑残谁脑残?  对于音乐,87版的很好,10版的开始数集听起来是不明白,但看到后面很是很赞的,符合红楼梦悲凉的故事氛围,对于音乐各有所爱了,何必评价太多呢。其他不敢多说了,害怕你们这些资深红迷的板砖啊。  看个贴,好好回答楼主的问题就是了,爱87版,爱10版,发表下自己的见解也是可以的。那些言辞激烈相互攻击的,我想问你,你带绿帽子了吗?
  老版红楼是用心拍的,新版是用人民币拍的,  废话不多说
  @林觉赐 14楼
00:26:00  完全没法看  -----------------------------  你长得好看,竟然说老版本的演员不美,你长得有灵气,发张照片让我们测测
  @林觉赐 14楼
00:26:00  完全没法看  -----------------------------  看来你是原装美女哈
  我也喜欢新版。   旧版演员太老了,不合原著。黛玉和宝玉躺在一起说耗子精故事时,真担心。更别说进府那时一起住。  再说宝玉的脸,谁说是满月。脂砚斋批注说,面如秋月,只不过是说脸色罢了。  还有旧版没拍第五回 ,没有警幻仙姑,太失败了。开头也不遵原著,结尾也乱拍,特别是湘云,怎么那样糟蹋。湘云是守望门寡好不。  新版宝玉变大后就没法看了,太乱。  前面的音乐,旁白我都喜欢。气派很大,甩旧版几条街。觉得很贴近原著,如梦如幻,到底三春勘破,悬崖撒手,万艳同悲。  
  如果不能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新版和老版,那是很愚昧的。  人不能自己把自己绕在一个圈子里不出来。  对我来说,新版老版各有可取之处,各有不足之处
  对新红我只一句……拍片儿那钱还不如买饭吃了还有点意义  
  新版红楼的唯一贡献使87版成为精典  
10:00  楼上的逻辑实在很幼稚啊。  翻来覆去就说新版是另一种不同味道不同形式。米田共也是另一种味道呢。难不成要求大家也去喜欢?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接受新版都是因为对旧版太有感情而排斥其他的?说别人不欣赏就是固步自封,你也太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了吧?大家水平都不如你?心态都不如你宽容平和?上来教育大家来了?劝你一句,该哪凉快哪凉快去。  我从来不认为新的就一定不好。也没什么厚古薄今的偏见。但实在接受不了新版,纯粹是因为艺术性上的原因。就像三流小说永远上不了台面一样,粗糙、演技拙劣的新红只配跟每年生产的大量垃圾(是不是在你看来任何影视作品都是另一种味道,没有垃圾之说?)被时间淘汰。如果不是因为以红楼梦为题材,你以为这种水平的电视剧有人会愿意多看一眼,多说几句么?  你喜欢也好,但好歹讲出一点道道来。让人信服,从中发现新红的几点好处来。说这种大而无当的空道理有个p用。  如果不是因为以红楼梦为题材,你以为这种水平的电视剧有人会愿意多看一眼,多说几句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