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录入世界遗产吗2015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您所在的位置: >
(新)新人教版
请选择版别
资源展示 >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5-7章教案(打包9套)(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山东省
11754.5 KB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山东省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区域:不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首页 上一页世界遗产和苏州园林
& 百科名片
&&&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最新数据 截至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结束时,《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911处。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04处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180处自然遗产,27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此次新增世界遗产包括15处文化遗产、5处自然遗产和2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其中1处原为世界自然遗产)。此外还批准了原有7处世界遗产的扩展。
  新增中国世界遗产:
  1.文化遗产项目:登封“”历史建筑群
  2.自然遗产项目:中国
[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
  至此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40项,其中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2项,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44项)和西班牙(41项)。
  此次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濒危遗产新增4处,除名1处,目前总计34处。
  新增世界濒危遗产:
  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格鲁吉亚)
  阿钦安阿纳雨林(马达加斯加)
  卡苏比王陵(乌干达)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美国)
  除名: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
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但可能会淹没尼罗河河谷里的珍贵古迹。1960年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50多个国家集资4千万美元,成功地保护了这些世界遗产。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新组装起来。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世界遗产的协定。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参与国家最多的公约。
  1973年,美国最先加入公约组织,到现在有大约180个国家加入。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召开会议,评审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①文物,②建筑群,③遗址。世界自然遗产包括:①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②
濒危动植物生态区,③天然名胜。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把“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目录》中的,专门代表《保护世界文化与遗产公约》第一条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遗产包括:①园林和公园景观,②有机进化的景观(人类历史演变的物证),③关联性文化景观。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也叫做“世界记忆工程”或者“世界档案遗产”),目的是抢救和保护文献记录,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创造力。这是跟《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并列的项目,一般也被当做世界遗产的整体内容。
  1998年,奥地利塞默林铁路,1999年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延伸出一个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类型。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即。
  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开展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设立“湿地遗产”项目。
  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标准有: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
  (1)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Mixed
Site)简称“混合遗产”、“复合遗产”、“双重遗产”。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只有同时部分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定义的遗产项目才能成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这样一来,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
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就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文化景观的评定采用文化遗产的标准,同时参考自然遗产的标准。为区分和规范文化景观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评选,《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对文化景观的原则进行了规定:文化景观“能够说明为人类社会在其自身制约下、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下以及在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推动下发生的进化及时间的变迁。在选择时,必须同时以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为基础,使其能反映该区域本色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一项文化景观遗产诞生于1992年,即英国的湖区国家公园。此后,陆续评选出了一些文化景观遗产,但往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
  1.线性遗产
  线性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
  (1).世界线性遗产:
  ①.(奥地利)
  ②.(印度)
  (2)中国的线性遗产:
  ②.丝绸之路
  ③.徽商兴起路线
  ④.长征
  2.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2003年10月通过的 《》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需先入国家级名录。
  3.世界记忆遗产
  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又称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
  目前,我国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等4项。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伸。
  4.世界农业遗产
  从2002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启动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世界农业遗产的详细情况请参见 → [GIAHS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的相关内容。
  5. 世界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2009年,湿地国际联盟组织正式开展了对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的范畴,目前已经在中国计划开展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有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世界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9个步骤:
  1、一个国家首先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缔约国。
  2、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
  3、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4、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
  6、专家到现场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
  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
  8、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
  9、由21名成员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
  截止日,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
  其中26处,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2处。
  (26处)
  1.(北京,1987.12)
  2.(北京,1987.12)
  3.敦煌(甘肃,1987.12)
  4.明清皇宫(,1987.12
;,2004.7)
  5.(陕西,1987.12)
  6.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7.曲阜、、(山东,1994.12)
  8.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9.、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10.古城(云南,1997.12)
  11.古城(山西,1997.12)
  12.(江苏,1997.12)
  13.(北京,1998.11)
  14.(北京,1998.11)
  15.(重庆,1999.12
  16.(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2000.11;江苏明孝陵、北京十三陵,2003.7;辽宁盛京三陵,2004.7)
  17..: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18.(河南,2000.11)
  19.―(四川,2000.11)
  20.(山西,2001.12)
  21.中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
  22.(澳门,2005.7)
  23.(河南,)
  24.与古村落(广东,)
  25.(福建,)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
  (8处)
  1.(四川,1992.12)
  2.(四川,1992.12)
  3.(湖南,1992.12)
  4.(云南,2003.7)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
  6.(云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
  7.(江西,)
  8.(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
  (4处)
  1.(山东,1987.12)
  2.(安徽,1990.12)
  3.―(四川,1996.12)
  4.(福建,1999.12)
  (2处)
  1.(江西,1996.12
  2.(山西,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29处)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忆遗产】(5处)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清朝内阁秘本档(199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大金榜(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5,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
  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案(2007,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预备名单(部分)】
  云居寺塔及石经(北京房山)
  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建国门)
  北海公园(北京西城区)
  安济桥(河北赵县)
  独乐寺(天津蓟县) .
  婺源、古村落(江西婺源县)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县)
  永乐宫(山西芮城县)
  牛河梁遗址(辽宁朝阳市)
  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
  西安碑林西安古城墙、汉长安古城遗址(西安)
  杭州西湖良渚遗址(浙江余杭)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江南水乡城镇(苏州周庄、同里)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丝绸之路(中国)
  程阳永济桥(广西三江,即风雨桥)
  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应县,即“木塔”)
  卢沟桥(北京丰台)
  开元寺塔(河北定州)
  五粮液明代古窖池群、传统酿酒技艺(四川宜宾)
  佛光寺(山西五台县)
  唐大明宫遗址(西安)
  桂林漓江(广西)
  福建厦门
  五岳组合(湖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万年农业文化(江西万年县)
  文房四宝、传统医药、藏医药、江西(即弋阳腔)等(拟申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6数据)】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 (北京市房山区)
  3.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河北省徐水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水井街酒坊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四川省泸州市)、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四川省绵竹市)
  4. 晋商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县),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县)
  5. 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党家村古建筑群(陕西省韩城市)
  6. 坎儿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7. 明清城墙: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8. 牛河梁遗址(辽宁省凌源市、建平县)
  9. 元上都、中都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河北省张北县)
  10. 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江苏省扬州市)
  11. 江南水乡古镇 :周庄(江苏省昆山市)、f直(江苏省吴县)、 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
  12. 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浙江省杭州市)
  13. 良渚遗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
  14. 中国古瓷窑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浙江省慈溪市)
(云南省)
  16. 古铜矿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江西省瑞昌市)
  17. 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 (山东省淄博市 )
  18. 丝绸之路中国段(陆路部分: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路部分:浙江省宁波
市、福建省泉州市)
  19. 嵩山古建筑群(河南省登封市)
  20. 凤凰古城(湖南省凤凰县)
  21. 南越国遗迹(广东省广州市 )
  22. 灵渠(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23. 花山岩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
  24. 白鹤梁古水文题刻(重庆市涪陵区)
  25. 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遗址(四川省广汉市)
  26. 藏、羌碉楼与村寨 (四川省丹巴县、理县、茂县)
  27. 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贵州省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从江县)
  28. 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 江县、榕江县)
  29. “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苏州古典园林及历史街区(江苏省苏州市)
  30. “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棠樾(安徽省歙县),李坑、汪口(江西省婺源县)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扩展项目:尼山孔庙(山东省曲阜市),孟庙、孟府、孟林(山东省邹城市),颜庙(山东省曲阜市),曾庙(山东省嘉祥县)
  32. “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潞简王墓(河南省新乡市 )
  提名的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以及至少满足以下十项基准之一:
  (1) 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 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3) 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4) 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 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 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7) 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
  (8) 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
  (9) 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发展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显著例子。
  (10) 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
  “现代遗产”是世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它的定义是“19世纪
悉尼歌剧院
以后出现的人类杰出创造”,其口号是“人类献给未来的礼物”。[1]
  国际社会最初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通常是为了保护史前时期的古老遗物。19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将中世纪的历史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纳入保护之列,并进一步包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进入二十世纪,保护对象逐渐扩展至二十世纪初、两次期间的文化遗存。近年来,1945年以后的各类文化遗产也日益受到关注。
  198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世界遗产委员会以“竣工不足10年的建筑作品无法证明其自身具有杰出价值”的理由予以否决。该项目虽然申遗未果,却引发了人们对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审视和思考,即在充分重视古代遗产的同时,如何评判和对待那些未足百年的人类创造。
  在此背景下,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86年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当代建筑申报世界遗产”的文件,内容包括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定义和如何运用已有的世界遗产标准评述近现代建筑遗产。随后,一系列关于二十世纪遗产的会议相继召开。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二十世纪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全球战略加以推动。在国际社会的带动下,一些国家也纷纷作出积极反应。二十世纪遗产的概念也从房屋建筑拓展到其他领域的人类创造,一些存在仅数十年的园林、纪念碑、雕塑、港口码头、海上石油钻探平台,以及、、生产线等也同样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2007年,在首次申遗遇挫的26年之后,悉尼歌剧院以二十世纪遗产的身份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2009年,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共有二十世纪遗产30余处,其中包括出类拔萃的建筑物、独具特色的城镇、布局合理的大学校园、著名艺术流派的诞生地,以及昔日举足轻重的工业厂房和景观等。
  尽管国际社会关于二十世纪遗产的定义以及甄别方法的探讨仍在继续,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二十世纪遗产的保护实践早已迫不及待。
  美国通过立法规定:凡是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且有50年以上历史,在建筑、考古、工程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地区、遗址、建筑物、构造物和其他实物,都列入需要登记造册的范围。目前,美国已经确认和登记、并列入保护名录的历史性建筑和文化遗址有100多万个,其中相当部分属于二十世纪遗产。[2]
  目前,已经跻身于“现代遗产”名录的堪称典范的项目有: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年轻城市;神秘而奇异的盖勒公园;20世纪20年代建设的瑞典威堡广播站。
  鉴于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古代遗产的保护之外,没有因为19―20世纪那些有内在价值的建筑、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历史时间相对较短而忽略对其加以保护,而是给予高度关注,并将它们定名为现代遗产。附录在“对于将特殊类型的项目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指南”中提到了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遗产运河、遗产线路等四个特殊遗产类型,其中在“历史城镇和历史中心”这个特殊类型下专门列出了“20世纪的城镇”这个类别。现代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反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具体遗产项目见证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一贯思想,保证了近两个世纪文明发展历程在实证符号上的连续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