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金城镇双胜乡姓氏分布

一、简介汪俊波,男,汉族,生于1962年5月,四川省仪陇县人,大学学历,1984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中共蓬安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
二、个人履历
7.10 仪陇县政府工作1.11 仪陇县银山乡政府工作2.09 仪陇县党委书记4.11 仪陇县副乡长(副科级)7.07 仪陇县新政镇镇长(其间:7.07 南充职工大学函授汉文专业)1.07 仪陇县土门区委书记、区工委主任3.01 仪陇县委办公室副主任6.09 仪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6.11 中共蓬安县委常委1.11 中共蓬安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1.12中共蓬安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提名人选2011.12 至今 中共蓬安县委常委、蓬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三、工作分工分工:协助分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工作。分管县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房管局、住房保障办、房改办、人防办等单位。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14:3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仪陇县介绍_四川南充仪陇县地名网
四川南充仪陇县
行政代码:511324身份证前6位:511324长途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6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县 车牌号码:川R辖区面积:1695km2人口数量:约106万人人口密度:625人/km2行政驻地:新政镇 行政区划:
仪陇县相关网站:??????????????
51.4km2  仪陇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金城镇,1950年改乡,1952年改城关镇,1955年并入南图乡,1958年复建城关镇,1980年复名金城镇。位于县境……
32km2  新政镇地处嘉陵江中游东岸,位于仪南蓬三县交界处,离川北重镇南充66千米,达成铁路营山火车站70千米,是周围三十多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商贸、信息、水运和物……
50.5km2  仪陇县辖镇。清康熙年间建马鞍场,同年更名永安场。1940年设马鞍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3万。省道……
28.6km2  仪陇县辖镇。原名新寺场,民国初设新寺乡,1983年改名永乐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1.9万。省道马……
47.7km2  仪陇县辖镇。原名石垭场,1940年设日兴乡,1953年更名石垭镇,1955年复名日兴乡,1985年改建日兴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7.7……
46.1km2  仪陇县辖镇。古名土门镇,清为土门场,1940年设土门乡。1954年更名将军乡,1985年建将军镇,1992年更名土门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
51.5km2  仪陇县辖镇。1935年设复金乡,1939年更名复兴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1.5平方公里,人口3.7万。省道仪(陇)北……
23.5km2  仪陇县辖镇。1940年建观紫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8万。三(蛟)先(锋)公路穿境。辖兴旺、自……
19.2km2  仪陇县辖镇。原名观音场,1942年置观音乡,1966年更名先锋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
25.8km2  仪陇县辖镇。1950年建三蛟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25.8平方公里,人口1.5万。省道唐(家寺)巴(中)公路穿越境内。辖……
30km2  仪陇县辖镇。清称来龙场,后改为回龙场,1950年建回龙乡,1980年更名回春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1.……
43.4km2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悦来乡,1980年更名柳垭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2.2万。柳(垭)思(德……
19km2  仪陇县辖镇。1940年置义路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9平方公里,人口1.3万。通公路。辖白沙坎、奉恩寺、粉坊坝、场沟、龙……
29.8km2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立山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1.6万。马(鞍)瓦(子)公路直穿境内。辖梭嘴、……
42.7km2  仪陇县辖镇。清为观音河场,1911年设观音河乡,1950年置三河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42.7平方公里,人口1.9万。马……
36.9km2  仪陇县辖镇。原名南池场,1935年设瓦子乡,1992年改瓦子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36.9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双龙庙、靛池沟、阎……
37.2km2  仪陇县辖镇。古名二龙场,梁置大寅县,1940年设二龙乡,1980年更名大寅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37.2平方公里,人口……
49.3km2  仪陇县辖镇。1940年设二道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49.3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仪(陇)北(碚)公路穿越境内。辖普……
27.9km2  仪陇县辖镇。清康熙末年建场,1940年置赛金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石梁子、潮水坝、白……
45.8km2  仪陇县辖镇。1992年置丁字桥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2.7万。省道仪(陇)马(鞍)公路穿境。辖园滩……
36.3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太平场,1950年建太平乡,1980年更名大仪乡,1992年并入先锋镇,1994年复置大仪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36.……
32.6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张公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长坪、百锁、乐安、金垭、青春、大门、跃龙、黄连、双……
24.8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东观场,1940年设东观乡,1980年更名五福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1.7万。省道仪(陇)北(碚)……
   周河镇位于仪陇县东部,距县城55公里,仪(陇)平(昌)、新(政)马(鞍)公路横穿境内。东邻马鞍镇,南依石佛乡,西与丁字桥镇、大风乡交界,北与福临乡毗邻……
30.8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骑龙场,又名柏杨桥。1940年设骑龙乡,1942年并入三河乡,1980年改为杨桥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0.8平方公里,……
33.9km2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保平乡,1958年并入新寺乡,1959年复置保平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马(……
34.2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龙凤场,1940年改乡,1980年更名文星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4.2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龙马场、龙家沟、天星寨……
24.2km2  仪陇县辖乡。清代名为双河场,又名双河口,1940年设双河乡。1980年更名双胜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4.2平方公里,人口1.3万。复……
34km2  仪陇县度门镇,位于仪陇县西郊,距新县城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平均海拔800米,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30C,年……
21.1km2  仪陇县辖乡。古名老木口,1952年建老木乡,1955年并入张公、观紫、观音乡,1962年复置老木乡,1992年并入观紫镇,1994年复置老木乡。位于县境……
18.9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兴隆场,1940年设兴隆乡,1980年更名檬垭乡,1992年并入三蛟镇,1994年复置檬垭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18.9……
27.2km2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铜鼓乡,1992年并入土门镇,1994年复置铜鼓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严家桥、……
23.4km2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中坝乡,1992年并入金城镇,1994年恢复中坝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长青、明……
17.5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双盘乡,1955年并入南图乡,1962年重建双盘乡,1992年并入金城镇,1994复置双盘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
21.4km2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凤仪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高峰、青烟、三门、真武、犀牛、石门、玉泉、镜屏、茅观……
20.3km2  仪陇县辖乡。1955年建大坪乡,1980年更名双庆乡,1992年并入日兴镇,1994年复置双庆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20.3平方公里,人……
26.5km2  仪陇县辖乡。清称回龙场,民国初改名大风场。1950年改大风乡,1992年并入丁字桥乡,1994年复置大风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6.5平……
23.1km2  仪陇县辖乡。1940年建福临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红花井、中心、金堂、松花、定瓶、金磨、插旗山、子……
25.1km2  仪陇县辖乡。古名黄包石,1952年建来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惠明、黄包、三河、茶岩、国桥、工农、龙虎……
18.4km2  仪陇县辖乡。1953年置清泉乡,1980年更名碧泉乡,1992年并入日兴镇,1994年复置碧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
19.7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武棚乡,1958年并入新寺、乐兴乡,1962年重建武棚乡,1992年并入永乐镇,1994年复置武棚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
24.8km2  仪陇县辖乡。古名包包场,又名石佛场,1950年建石佛乡,1983年更名旭日乡,1992年并入马鞍镇,1994年复置石佛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
16.5km2  仪陇县辖乡。清同治后设六合场,1940年建六合乡,1967年更名思德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0.9万。柳(垭)思(……
18.2km2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民主乡,1954年属六合、大罗、瓦子乡,1984年建秋垭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0.8万。……
16km2  仪陇县辖乡。民国时期属立山乡、观音河乡辖地。1950年建大罗乡,1992年并入柳垭镇,1994年复置大罗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16平方……
23.3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大柏垭,1940年属义路乡。1950年建义门乡,1992年并入义路镇,1994年复置义门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3.3平……
16.5km2  仪陇县辖乡。1954年建合作乡,1956年并入义路乡,1962年改河心乡,1980年复名合作乡,1992年并入义路镇,1994年复置合作乡。位于县境东北……
25.7km2  仪陇县辖乡。清同治后设龙桥场,1950年建龙桥乡,1992年并入三河镇,1994年复置龙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
24.7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板桥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易斗山、陈龙坪、幸福、谢家坝、春光、方斗寨、旱田岭……
23.5km2  仪陇县辖乡。原名永兴场,1950年建永兴乡,1980年更名永光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丰产、龙王、马鞍、……
18.2km2  仪陇县辖乡。1952年建响水乡,1955年并入永兴乡,1962年重建响水乡,1980年更名炬光乡,1992年并入永光乡,1994年复置炬光乡。位于县境南……
27.8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九龙乡,1992年并入大寅镇,1994年复置九龙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思源、……
25.7km2  芭蕉乡(Bajiao Xiang) 仪陇县辖乡。清名芭蕉场,民国属观音河、二龙两乡辖地,1950年建芭蕉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25.7……
27km2  仪陇县辖乡。1951年建文昌乡,1966年更名灯塔乡,1992年并入大寅镇,1994年复置灯塔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
19.7km2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武棚乡,1958年并入新寺、乐兴乡,1962年重建武棚乡,1992年并入永乐镇,1994年复置武棚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
41.3km2  柴井乡该乡位于仪陇县西北部,邻南部县楠木镇、五灵乡、三清乡,距新县城9公里。幅员面积41.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43个社,总人口……
   仪陇县位于南充市东北部,是-元帅的故乡。面积1691.9平方公里。人口108万,辖60个乡镇。仪陇属农业经济县,盛产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红苕。特产酱瓜、黄酒远销省内外。仪陇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粮棉油猪蚕商品基地县,而且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输出县,年输出劳动力20余万人。
    仪陇是川陕革命老根据地,“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元帅就诞生在仪陇县马鞍场琳琅山下的一户普通佃农家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也是在这块英雄的红土地上出生的。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和感召下,仪陇人民为了生存、自由和解放,前仆后继,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张思德为代表的7000多名仪陇儿女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其中5000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改革开放以来仪陇的工业发展迅速,兴办了丝绸、纺织、食品、印刷、机械等工业,有各类工业企业45家,先后有51个产品环境获奖。仪陇民风淳厚,文化兴盛繁荣,是川北大木偶艺术的发源地。以剪纸、篆刻、书法为主体的“山乡文化”日益繁荣,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与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在这块土地上交相辉映,增添新的光彩。
  自然地理
    仪陇县介于北纬30°11'-31°39',东经106°14'-106°52'之间,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全县总土地面积169170公顷,其中耕地43275公顷,人均耕地0.048公顷。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海拔高差309-793米。
    【动植物资源】仪陇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幅员面积1,691km2,境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药材、黄红麻等;森林资源主要有:柏树、马尾松、香樟、桉树、千丈、桤木、杨槐、马桑、黄荆等乔、灌木;经济林木主要有:柑桔、苹果、梨、核桃、板栗、桃、李、杏、黄连、杜仲等;国家珍贵树种红豆树在仪陇也有少量生长。199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1%。
    【水力及水产品资源】广阔的水域,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县境内有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加上思德水库、百胜水库等星罗棋布的大小水利设施,全县水域面积达10,000公顷以上,给淡水养鱼提供了有利条件,鲤、鲫、草、鲢四大家族均宜生长;二道河的龙虾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远近闻名。全县水能装机总容量43,730千瓦,除嘉陵江林家壕电站未开发外,已开发3,730千瓦。
  历史沿革
    仪陇古隶梁州,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设立郡县制,置城郡于今金城山顶名日仪隆县,唐大历年初(267年)因避讳唐太宗李隆基的“隆”字,改为仪陇县。
    仪陇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灭巴国,建立巴郡,置阆中县,仪邑属之。西晋(公元304年―347年)中期在今大仪乡大仪山上置羔羊县,汉属巴郡。晋、宋、齐时,县城西北属巴西郡阆中县地、东南为岩渠郡岩渠县地。
    南朝梁元临元年(公元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同时置大寅县,县治在今仪陇县大寅镇。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寨)为名,郡治 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治在今营山县安固乡。
    西魏(公元538年―551年)仍袭梁制、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西魏的义安郡、梁的伏虞郡划归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仪陇大罗池迁到今营山县安固场。隆城郡辖仪隆、大寅二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置为蓬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今阆中县,伏虞县属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蓬州,辖仪隆、大寅、伏虞等6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方州,州治与仪隆县治在今金城山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割南部、相如两县部分地区设新城县,以隐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新政县,隶属阆中,县治在今仪陇县新政镇。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方州,仪隆复属蓬州。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今县城所在地。仪隆县名在大历初年(公元766年)左右以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乡李家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莲池坝),后废。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复置。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沿袭唐制。以州领县,蓬池、仪陇、伏虞三县仍属蓬州。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蓬州称咸安郡,辖仪陇、蓬池、伏虞和营山四县。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复置良山县,蓬州咸安郡由原辖四县扩为六县。
    元(公元1206年―1368年)建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仪陇县属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废蓬池、伏虞二县入仪陇县。同时撤新政县入南部县。从此,仪陇县境版图始基本统一。
    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废路,分省、府、州、县四级。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仪陇县并入蓬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仪陇县属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因避皇帝溥仪讳,改仪陇县为“宜陇”。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复名仪陇,废道,属顺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复置道,仪陇属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仪陇为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县(专员公署设今南充市)。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边区根据地转入川东北地区,于日解放仪陇,随即成立了县、市、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当时红军把仪陇县和邻县的部分地区排成三个县苏维埃,即仪陇县、长胜县、阆南县。仪陇县苏维埃政府设金城镇,辖1市、11区、52乡;长胜县苏维埃政府,当年设仪陇县立山场,次年迁往巴中鼎山场,辖8区、32乡;阆南县苏维埃政府,设今阆中市水观音,辖15区。红军在仪陇经过较大的战斗30多次。
    1935年2月―4月为配合红军北上,先后撤离了仪陇。红军撤离后,仪陇县恢复民国旧制,到日仪陇解放为止。
    1950年,仪陇县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
    1952年调整行政区,将响滩区的南风、黑水、响滩划属平昌县;将二龙(今大寅)区的文珠乡划归营山县;将蓬安县的二道、复兴、双河(今双胜)、歧山、赛金、陇城(今新城)等张腊入仪陇;
    1978年8月南部县的新政、马桑(今果山)、三元(今银山)、平头(今环山)和新政镇划入仪陇。
    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消后,仪陇县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8月 改称地区,1994年改称南充市)领辖,县署在金城山腰金城镇。
    2005年9月,县城迁至新政
  风土人情
    在川北仪陇山区民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三春”习俗不断翻新作秀,她是一种广泛的民风民俗,也是民众喜欢的一种有滋味的乡村风味。欢欢喜喜去说春。新春头里的正月间,有民间老艺人,带上简单的乐器和吉祥的春字、福字、财字,不辞辛苦地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说春”。那是一段吉祥文明的词句:“新春艳阳天,农家心喜欢,开年走好运,事事都顺心”等等。说唱10多分钟后,就恭维热情地赠送一张春字、福字或财字等字帖。说春人因人说唱,随机应变,词句滚瓜烂熟,从运气、找钱、种植和养殖等多方面入手,以生动精炼的语句词儿说唱得主人心花怒放。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说春又添了遵纪守法、计划生育、尊老爱幼、外出务工、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的新内容。说春人大多数是50多岁的老人,带有二胡、板胡、京胡、莲花落等乐器。说唱后主人自然要随意给钱。说春人收到赏钱后,临走时还高兴地回敬几句:如“月月走好运,处处都发财,四季无病灾,做事六六顺”等等。高高兴兴喜踏春。有的叫踏青。说是春天到野外走一走、游一游,可祛百病。仪陇民间自发地选择在农历正月16日这天,上年纪的老人嘱咐全家人穿戴打扮得漂漂亮亮,浩浩荡荡地来到附近野外的山上,选一块草坪席地而坐,天南海北地聊天摆龙门阵。老人们讲:踏春让天然绿色带走疾病。
    如今,仪陇踏春的农民已经“踏”到了各式各样的农民公园、农家乐园。到大年前后这几天,金城背后的金城山公园、白塔山、仙女山、大仪山,以及远近闻名的琳琅山、立山寨、龙呈寨等等10多处名胜古迹公园,被来至乡下的各路游客挤得爆满。虽说短途旅游大半天,从实际的含义上讲,这是民间多年兴起野外锻炼行路、爬山的一种体育方式。勤勤快快干早春。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民间风俗──早春。立春前后,家家户户都自发地抢先种植一种早春作物或养殖一种早春家禽。像栽树、种瓜育苗、孵抱鸡鸭等等。乡下人讲,有一门早春作物或家禽在早春播种、出现,就象征着春天播下了丰收的吉祥。
    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现在农民下种是使用的大棚温室或双层地膜播育,孵抱出的小鸡小鸭是在寒冷冬天的温室中进行的。农户求早熟、早上市、早赚钱。虽然仪陇是丘陵山区,每年立春前后的三、五天,家家户户下到地里的各种早春玉米苗、蔬菜苗都已长出5cm多深的嫩苗;小鸡小鸭一筐筐地上市销售。另外,乡下的木工、石匠、篾匠等手艺人,在新春头上,带上工具爬坡上坎走村串户揽活路,还有回乡过年的务工人员,也告别家人,早早上路。乡下人说:早春干早活,来年早收获。
  经济概况
    民国时期,仪陇经济落后,政治-,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解放后,一代又一代仪陇人在中国0领导下艰苦努力、励精图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迄今仪陇县基本上形成了以农业、轻纺工业为主体,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人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 。农业生产实现了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和林、牧、渔、桑、果为骨干的多种经营业齐头并进。元帅柚、长毛兔、中糯一号玉米等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仪陇县以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品,远销西欧、朝鲜、日本。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和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县黄酒厂的黄酒、县曲酒厂的汉酒分获全国、省、市名优特新产品奖,县绿色食品公司生产的甘薯南瓜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开展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商业企业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内外贸结合开放式的商品流通格局,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得到迅速的提高。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獭兔为主.
    200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2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11元。"十五"末,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38.64亿元,至2006年2月,新县城累计投资近7亿元,新城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圆满实现了县政府驻地迁址。26万人饮解困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参与式"建管经验及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旅游资源
    仪陇人杰地灵,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神奇的-故里、神秘的客家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仪陇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故里琳琅山风景区,有全国闻名的四川内河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有"川北客家第一庄"-丁氏庄园,有堪称国内一绝的金粟书岩,有被列入全国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发展的30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节点。白塔与奎星阁建筑奇特,历经风雨而保存完好;柏杨湖、仙女湖绿树环绕,荡舟其中,仿佛天上人间;金城山"德"字单字石刻面积达484平方米,世界第一;金城公园、茶房古洞、立山观雪等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美不胜收。仪陇农产品丰富,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红薯、生猪、獭兔、肉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仪陇的大山香米、红司令酒、仪陇花雕、观紫豆干、腊獭兔等土特产品,畅销市场,香飘省内外。
  交通建设
    仪陇按照"三网并重(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的原则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四通八达。以新县城为中心,形成便捷、安全、畅通的交通网络。"两路一桥"(顺庆潆溪到仪陇新政的潆新路、仪陇新政至马鞍的新马路和嘉陵江大桥)是仪陇连接南、渝、蓉的便捷通道,届时,仪陇将快速融入南充一小时经济圈、成渝两小时经济圈;总投资5600万元,正在新县城建设一个二级车站和环城公路公交站点,在主要乡镇建设四级车站8个及其它客运站点20个,形成以新县城为中心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同时,作为嘉陵江渠化工程之一的新政航电枢纽工程已竣工投产,水路渠化后从广元至重庆一天可达,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行政区划
    仪陇县位于南充市东北部。
    Yilong Xian
    身份证编号前6位:511324
    邮政编码: 637600
    区号:0817
    县人民政府驻地:新政镇
    2004年,仪陇县辖29个镇(新政、金城、马鞍、永乐、日兴、土门、回春、二道、大寅、复兴、瓦子、立山、三河、柳垭、义路、观紫、先锋、三蛟、保平、赛金、双胜、五福、杨桥、大仪、张公、文星、周河、丁字桥、度门)、42个乡(凤仪、福临、芭蕉、板桥、来仪、思德、永光、檬垭、秋垭、大罗、义门、大风、铜鼓、龙桥、中坝、环山、石佛、九龙、阳通、磨盘、炬光、碧泉、来苏、灯塔、果山、银山、武棚、双庆、合作、双盘、老木、岐山、茶房、新城、碑垭、安乐、铁山、马路、化马、凉垭、乐兴、柴井)。
  以下地名与仪陇县面积相当:
仪陇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仪陇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1楼 网友115.239.212.70于 22:07:12发表:的确是个好地方但是马安到义路的路太烂了!希望交通局重视一下这个问题!早日解决为民做出贡献
全国地名搜索
南充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仪陇县人事考试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