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出版一本书写一本书?

学习过该课程的人还学习过:
网易公司()旗下实用技能学习平台。与顶级机构、院校和优秀讲师合作,为您提供海量优质课程,以及创新的在线学习体验,帮助您获得全新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
关注我们:
& 网易公司 版权所有
如何写一本书,兴趣爱好 其它,职商教练王兴权,自从2008年开始出版第一本书,到现在加上教材我已经出版30多本书了。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朋友有经验想出书,但不知道其中的方法,因此,在这里想就我出书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要写本书
二、确定主题:你要写什么
三、一级目录:围绕主题做分类
四、二级目录:围绕一级做论证
五、三级目录:一篇好文章怎么写
六、制定写作计划:不怕慢就怕站
七、联系出版
适用人群:1.打算写书的人
2.打算写论文、报告的人很有成就感吗?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有没有很大的变化?生活起了什么变化?
谢邀。2003年初夏我19岁吧。写第一本书时,就是每天下了课,窝在大学宿舍里敲字。当时连是否能出版都不知道,只是“我一定要写出来,这个故事我非写下来不可。”2004年3月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第一次拿到样书,反应是:“怎么这个封面,比起网上看图片时,差了这么多?”出第一本书的好处是……以后出第二三四本书会方便许多。会有编辑愿意来找你,无论你的第一本书写得多么糟糕。2008年夏天,第一次接了约稿要求和定金写书,而非写了书再去找编辑。写约稿书,流程无非如此。以十五万字为例:“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总觉得不够……”“明天必须开始写了,必须写了。”“好了,开始。”“前三万字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啊,这个节奏很好。”“……不想写了。”“……不想写了……”“我一辈子写不完这本书了……”“多少字了?是不是有十万了?哦六万……”“不想写了……”“写完十万字了。”“手好顺。”“写!”“今天写了一万字了。语感好流畅。”“今天写了一万五千字了!许多没想好的结构粘连上的。”“快点要完工了!写完就睡觉!”“完工了!!三天半写掉六万字!不睡觉!我要打游戏!!”然后一个月后才愿意去修改,修改了一会儿就恶心到不想修改了。大致如此。近来在写《马刺传》也是这节奏。2012年,开始出随笔集,之后出了若干本。一般的流程:编辑:“佳玮,我觉得你XXXX类的文字可以出一个。我去报选题?”我:”嗯我算算字数……有X万字了。”编辑:“你再加几篇?”我:“我再修改下吧,许多都是专栏稿。”编辑:“好,你修改着书稿,我走流程。”我:“好。”编辑:“你书里这些,我知道有些发网上了。还没发到过网上的,先别发。”我:“……好……”我:“还没排版完吧?我近来忽然想多写两篇补进去。”编辑:“好……”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大概就是……A 去年被编辑拽着开了几场发布会。经常看见签甲书的场子,有读者抱着乙书来找签,那时就很感动。B 我自己不存自己写的书(带来带去不便),我妈倒是把编辑部送来的样书堆满书架,然后见了客人来就海吹牛皮;亲友要书她就送,送完了自己上网买了继续填书架……大致如此。
谢谢@的邀请目前编著了那本《Haskell函数式编程入门》虽然书中有些瑕疵但是还要想分享一下写书的感想。首先写一本书成就感是有一些的,带是你说给生活带来多大变化,至少我是没什么变化的,唯有在教书的时候学生对你的崇拜会油然而生,在网上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无其他变化。毕竟不是那种畅销小说作家。我也不期望靠这个飞黄腾达。说一下我有什么样的经历体验才会去写书以及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原因很复杂,也说不清楚。之前在学Haskell时,有两位学者来访问,一位是Throsten Altenkirch,另一位是台湾个人,牛津大学Richard Bird的学生,穆信诚,说有没有人想把Graham Hutton的Programming in Haskell译成中文。那个时间见班上最好的几个同学都没有说话,我这课学得一般,很多东西不懂,胆怯了,于是就没有举手这本书。在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方面的书异常匮乏,那时候还处于对计算机科学混沌的状态,英文也不好,读英语的东西吃力,没有汉语书籍参考给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那个时候就有了要写书或者译书的想法,但知道自己水平远远不够。那个时候真的以为Haskell不能写实用的程序,直到我一个人在暑假在学校未离开的时候看到了Real World Haskell,大开眼界,很享受那段时光,没有吵闹打游戏到半夜的室友,可以专心学习,没有考试的困扰、没有范围、科目的限制,把学校关于计算机的书一本一本打开,翻阅目录,有兴趣就读几段,没兴趣就放回去,自由的时候书能让你有飞翔的感觉。留学时渐渐发现,周围已经没有一起的人,有的时候发现特别想找个人一起随时说说话或者吃吃饭,其实最希望他们能来主动找我玩,但是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了,当时非常严重的抑郁,我一直怀疑是我性格原因,我能和的来的人更愿意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虽然我已经独立,但是还是受不了一个人,你看我在网上有多话痨就知道生活中我的反差会是什么样子。2011年暑假的时候,也知道我喜欢的女孩不会跟我在一起,已随她朋友去旅行。而我用大把的时间在发呆,浪费着生命,仿佛对世界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了,整个人堕落到了极点,其实我早就知道我有比较严重抑郁症了,只是理智告诉我不能伤害自己,生活要被重新赋予意义,要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而著书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2011年6月暑假,在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我起得很早,一个人在Nottingham大学的Gorge Green图书馆开始草这本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图书馆没什么人,在键盘上的敲击对于我来说是除记日记以外的另一种发泄,是那些本来应该有人听我说但是却没有说过的话,大约是在2012年的8月把样例章节从人邮的网站上投了,只是心想如果不能出版我就改成pdf发到网上,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没想到人邮的杨海玲老师觉得书不错,就决定出版了,在这里也十分感谢她对这本书的付出与耐心,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才得知在线投稿出版的概率并不高,我这种情形算是为数不多的情况之一。写书并非易事,要细心打磨,很多之前一知半前的东西不可以写到书里,写进去的必须是非常懂的内容,比如type family, 范畴论、响应式编程我都知道,但是没能完全理解,所以不敢往里写,才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另外很多细节需要重新查阅,很多东西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不完全懂。对于一些部分不知道如何表达就需要看其他的英文书是怎么写的,整个过程是你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也使我理解了,你要写一本书讲给别人听懂,你腹中要有不止一本书才行,而且自己明白跟能写出书来让别人明白是两码事。如果你说写书一定要为些什么,我很喜欢张载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我学习、著书就算是为往圣继绝学?算不算我一个普通的留学生做为一座桥梁为继承了外国先贤们的绝学?我想应该是算的,这就是我的感受之一,高中读曾子墨的《墨迹》对我影响很大,我并不像我的一些同学在国外混日子,只是到国外在自己头上加个海归的光环。更喜欢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我视司马迁为知己,觉得他道出了心中的苦,人会死亡,但是思想不会,先贤们创立的理论不会,在理论之上的定理引理不会。Henk Barenregt的《Lambda演算、语法与语义》、Saunder MacLane的《代数》,尤其是冯诺依曼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不易一字在70年后的1996年再版,Knuth的鸿篇巨著更是惊世骇俗了,这些书都是各自领域的圣经,即便不及其万一也要见贤思齐。中学的时候诸多事情并不是很顺利的,一度怀疑过自己笨还是什么,其实后来发现只是对学的东西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想完全掌控,所以学得十分缓慢,写书是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也想证明了曾经多年前的自己并不是那么差,看着自己的书给现在与将来的自己一些信心。更开心的是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微博,虽然正面的负面的都有,读正面的消息你会感觉到自己并不是那么没有用,那么孤单、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而对于负面的,要慢慢去学会了接受苛责与轻视,有人轻视、指责你就生气、反唇相讥甚至暴跳如雷不是儒雅的方式,轻我者,我必轻之,而面对指责当学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你也孤单、彷徨、抑郁、苦闷、无聊过,写书吧,什么题材都好,不一定非要为了什么去写,不要在乎是否会出版,是否会赚钱、出名,有没有读者,会不会被肯定,又或者一定要有其他理由,因为很多你经历的相关事物本身就值得你下笔去书写,不知不觉你会发你在成长,在进步。写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要去自己亲自去试才知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曹雪芹
没人邀自来答,在产品经理业界,书名备受争议的那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成就感肯定是有的,但成就感最大的那一刻其实是第一次把实体书拿在手里的时候,确实很奇妙,莫名激动。最大的记忆更是2010年初3个月,几乎每天强制自己12点睡觉,但要到2点才能睡着,5点多又自然醒的经历。这本书导致有些人过于高估我的能力,有利有弊。这两年,老是碰到说“我是看你的书长大”的,看起来比我还老相的产品经理,无语……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很多人入行看的第一本就是这个,并且见不得老人黑它(画外音:我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那种做不了产品经理的人),接着做熟练了,就开始加入黑这本书的阵营(画外音:妈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谁提我跟谁急),再然后开始带新人了,想想又推荐新人第一本看这个(画外音:小孩子嘛,先看看童话也好,别被吓到了)循环往复……曾经说过,我不仅是这本书的作者,更是这本书的产品经理,下面选择性贴一部分这本书背后文档的图,看完你就不想写书了,麻烦死了:V1.0相关文档根目录分章书稿一级子目录图片素材汇总二级子目录可提交的独立文件三级子目录后期处理一级子目录版式 & 封面二级子目录配书文档模板二级子目录营销相关一级子目录V1.0文档统计信息2012修订V1.12014修订纪念版以上,打完折三十几块贵么?对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问我要过免费电子版的人,我已经在在心里给你打上“这个人真讨厌”的标签啦~~~
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如果写好了一本书,想要出版?我该怎么做?
如果写好了一本书,想要出版?我该怎么做?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如果你对自己的水平很自信,可以联系出版社帮你出书了。

否则,只能自费出书了,就是自己掏钱。这比较普遍。

自费出版是作者自由度比较大的一种出版形式。自费出版图书类别: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生活等各类图书、综合性图书、学术专著、论文集、画册、辞书等。

1.出版内容须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和出版政策,不涉及政治问题,不得违反中国的外交、民族、宗教政策,符合中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精神。
  2.自费出版后的图书、刊物的版权、著作权分别为出版社及作者持有,受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翻印书中之文字、图片,如需少量引用,须注明出处,但用作商业及其他,须征得出版社及作者书面允许;否则,根据有效版权之条例,追究其一切责任。
  3.作者需提供:作品简介、目录及计划开本、页码、出版日期、作者本人简介、地址、邮编、电话及身份证复印件。
4.出版费用:
  (1)由作者支付编审、印刷等出版费用。本站不支付稿费。印制由作者负责或委托本站代为安排联系印刷厂,由作者支付印制费用。
  (2)编审费:一般由作者支付给出版社。本站收到作品介绍、作者介绍、编审费后,负责图书的编审、终校、编配ISBN统一书号、条形码胶片、图书版权页、签发《图书印刷委托书》,必要时签发图书的主编、副主编及其他编辑人员等聘书。时间一般为收到书稿10天左右。
  5.自费出版图书,作者对著作须承担所有法律责任,文责自负。
6.印制:
  (1)作者安排联系印刷厂家。安排照排,返回作者校对、出版、装订,并运输至指定地点。以上费用根据不同书刊,由作者支付费用。
  (2)也可由作者独立安排印刷,报印刷规格,包括书名、开本、页码、出版日期、印数、价格以及印刷厂(含照排单位)名称、地址、电话、传真、负责人和联系人姓名,由出版社开具委印单(书)。
  7.图书登记注册:印制完成后:根据法律规定,出版图书在出版后向政府出版管理部门呈缴样书登记,编入《图书出版目录》、中国国家图书馆书目,以备网络查询、政府登记作为正式出版物。请自主安排印制的个人、单位,交样书20册备案。
  8.发行:(1)出版物发行由作者本人负责,海外可由委托出版社代办发行推广。(2)代销费按原订价50%结算。代销的运输及退回费用由委托人承担。代销的实际销售数字年底结算。
  9.版权:该书著作权归作者依法享有,版权为作者所有。
  10.其它:对于需要成立《□□》图书编委会、编辑部合作出版,可提出申请,有一定的场地、人员,经审核批准后,发文成立,刻制印章,承办有关图书编著工作。


(知识产权主要指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邻接权等)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对你有帮助,祝你天天快乐!
首先是联系出版方 
一个是直接联系出版社,另外一个是联系书商或者版权中介; 
直接联系出版社,顾名思义,就是你直接跟出版社打交道, 
另外一个就是你把版权交给第三方代理,由他们帮你操作出版事宜。 

第二部就是将样稿的一部分交给出版方, 
根据你们协商的结果,你可以拿出作品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给出版方审阅, 
如果对方认可,那么可能需要看你的全稿, 
此处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跟正规出版社合作,可以放心把全稿交给对方, 
一般不会出现出版社侵权的行为, 
如果是书商或者是版权代理公司,你则需要了解对方的背景,最好找有信誉的, 
并且有成功出版经验的来合作。 

下面就是双方商谈合同细则, 
如采用什么方式来计算稿酬 
一种就是对方一次性买断,比如给你按照千字N元来算,一次性支付你一笔钱,在作品授权期间, 
你将得不到其他的报酬;另外一种是按照印数来发稿酬,就是按照你书的发行数量来支付, 
定价*发行数量*适当的百分比=你的所得 
第三种是基本稿酬+印数稿酬,就是先给你一笔小钱,然后按照发行量来结算,当然,因为 
前面给过你一部分钱,所以印数报酬里的百分比就会相应降低。 
目前出版社考虑到市场风险,大多采用第二、三种方式 
如果作者对自己作品比较有信心,我也建议采用第二、三两种方式 

其次是合同期限 
就是你的作品交给某某出版社出版的期限,在此期限内,由他们出版发行,你不能再给其他的出版机构 
重复出版,等过了合同期,你则可以自由选择把版权转移给另外的出版商。 

另外就是版权的衍生部分 
主要是包括简体中文版权、繁体中文版权,翻译后的英文版权等等,以及海外发行权限等等。 
你需要考虑清楚,一般都是一次性都给一家出版社,如果你的作品非常好,你有充分的信心,可以考虑 
只把其中的简体中文大陆版权给对方。 

等双方都商谈的差不多了就是正式签合同 

如果你是跟出版社直接谈的,就是你跟出版社直接签就行了 
如果你是跟书商谈的,他们是需要自己发行的,你就在合同的作者签字处签上你的名字就行了,另外一个单位由 
代理你的公司和出版社签; 
如果你找的是版权中介,那么也是你跟出版社直接签,不过你需要把稿费的一部分当做佣金给中介,至于具体 
百分比是你们商讨后得出来的,一般不会超过30%。 

接下来就是双方讨论如何修改稿件 
一般合同里都会写明,作者是需要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稿件的,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而且怕被改动太多, 
在签字之前需要跟对方商讨清楚。 

合同敲定后,就是出版社按照出版流程来运作,比如申报选题之类的,这部分跟你的关系不大。 

经过一个周期(该周期长短不一,根据各个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而定)后,你的作品问世。 
如果你当时采用的是一次性买断的方式,那么合同签订后,你就能拿到稿费; 
如果你采用的是第二方式,则在作品出版上市后一定时期(双方商讨)后,出版方将支付你相应稿酬; 
如果你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则在合同签订后,你将得到第一笔钱,在作品出版上市一定时期(双方商讨)后,出版方将支付你相应稿酬。 

作品上市后,如何你们在最初的合同里有约定,如果出版社需要,你有可能需要配合出版社参加一些作品的推广活动,比如签售之类的。此类的费用(机票、住宿、吃饭)一般都是由出版社承担的。 

好了,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的。 

祝你的作品早日出版。 

出版的程序包括: 
1、完成作品并录入/排版,设计封面,做到稿件齐、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编辑部门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审核选题、稿件,签署出版合同或代理合同; 
4、交纳相关费用:出版管理费(书号费)、编审费(部分出版社不收取或者包含在管理费之中); 
5、进入出版环节(若代理出版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或者更短时间); 
6、审稿完成后,由出版社发取书号、CIP、委印单等(部分有发行委托书); 
7、印刷-发行。 

另外,图书出版前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书名(可以是暂定名)、内容简介、作者及简介、目录、样章; 
2、稿件:要求齐、清、定,即是排好版的全稿/定稿; 
3、向我方(或出版社)的作品授权书(您还需要提供原著作者或出版社的授权书)。 
以上各项中书名、内容简介及作者必须要有,否则无法报送选题。 

至于出书的费用,可能需要2万元以上,具体—— 

一般说来出版发行一本书的相关费用可以分为:印前设计、出版、印刷,又具体分为: 
印前设计:录排(含出片)、封面设计(含出片) 
出版:书号费(管理费)、编审费 
印刷:封面印刷(含纸张、印刷、覆膜、后期)、内文纸张、内文印刷、装订 

假设书为传统的大32开,300页,单本单号,单色、胶版纸印刷一万册。则书商操作一本书的成本是这样的: 
1、书号费1元,编审费0~2000元,计1元 
2、稿费:元 
3、设计、录排、出片费用3000元 
4、纸张、印刷、装订30000元 
5、其他费用(仓储物流通联管理等)5000元 

则成本为5元,取中间数,为58000元。则每本成本为5.80元。 
但是,他们售出一般为4折左右,为10元,获利4.2元。 
省级批发商获利10%,余下的基本上是零售书店了。 

至于个人出书,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我们的经验,个人作者首次出书一般很难盈利,但一本书是否盈利决定因素非常的多,如选题、内容、包装、营销、渠道开拓等,具体看你怎么操作了。 

联系出版社
写好了就能发
现在艾伯尔中国有国外出版业务,艾伯尔中国是英国艾伯尔出版中国唯一授权网站,由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叶君建老师创办,强大的海外出版,国外出版渠道,以及英文代写翻译能力,是国内作家把书籍国外出版的最好途径,网站ablechina.net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图书音像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最新更新主题
月度关注热点
如何写一本好书?
1.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写?
写一本书,最开始要做的并不是打开word,然后劈劈啪啪就开始往电脑里敲字,想到什么敲什么,敲到实在敲不出来的时候就叼根烟继续想。如果这样,只会很快写到死胡同里。文字是心灵语言的累积,那么在开始堆砌文字之前,我们应该在脑子里形成这本书的轮廓:这本书要怎么写?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写?本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书要表达什么?在什么地方,书里的情节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在书本已经基本有了轮廓以后,便可以提笔。
2.开头要怎么写?
以前做评论员的时候,看过许多新人作者的书,部分不成功的书,开头一般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在开头把本书故事背景人物特征故事发展方向甚至中心思想都给叙述了出来,做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用到五千字。而这个五千字,足以让编辑以及读者抓狂。
以前和朋友们聊到写作手法时,我就常常说到这样一些话:不要在文章的开头把一切都告诉读者,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故事背景最好是在故事情节的铺展中一步步展现出来,这样既减少了干瘪的叙述语言,还完美地将悬念放置进了故事里。
而在小说开头列表告诉读者本书出场人物以及他们是善是恶,性格特征,爱穿什么衣服,喜欢上哪里泡MM,这样的写法更是让人汗颜。
小说不是电影,没有必要在开头放个演员表。再说了,各位看官谁见过电影演员表里还把人物的详细特征陈列出来?人物是小说里很重要的元素,也是串联故事的引线。如果在一个故事最前面就把书里的针脚给完全暴露出来,不但减少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使得文章容易失去部分悬念。
比如,我要给大家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要是在还没开始讲故事前就告诉大家有个白马王子要怎么怎么的,估计大家非拿西红柿扔我不可。
当然,这样的错我也是犯过的。所以当我多年后再读起犯错的那本书时,我开始为当年被我强迫阅读的那些个朋友默哀……
有偏题的倾向了,赶紧拉回来。
一本书能否受到编辑与读者的亲睐,开头有很大的作用。
一些聪明的作者,总是会采用一些别致的开头。比如,用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作为开头,然后一步步引出故事主线,让读者在起初就被抓住。
另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开头就留足悬念,激发出读者的求知欲望,跟随着作者铺展的路子不断向下走。
比如张悦然的《誓鸟》,在第一章《贝壳记(上阕)》结束后,读者读到的是宵行即将出海,为春迟寻找贝壳。至于那贝壳能做什么,为什么春迟几十年来要痴痴寻找?作者并不急着告诉大家。
紧接着第二章《投梭记》的故事回到十八年前,写春迟在海啸结束后的故事。
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一连串的问题伴随着故事的发展自然地出现在脑海里:宵行出海怎么样了?他找到贝壳了吗?以前的春迟,是什么样的人?
然后,在之后的故事里,谜底慢慢被解开,并且在一个小谜底解开以后,接踵而来的又是新的迷。在阅读整篇文章的时候,读者的意识就像被串联进了故事里,无法离开。
我个人是很喜欢第二种写法的。在告诉了读者一些必要的故事以后,使文章出现一个合理的断层,然后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渐渐揭开悬挂在读者心上的面纱。
3.用什么样的语言写?
针对小说的语言,以前曾和不少朋友争论过。一些朋友认为,小说重要的是情节,语言文笔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只要能把故事说清楚就行。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如果你只是想写网络小说,那么语言是否优美并无大碍。但若是你想写出一本真正的书,那么在语言上就不能不花些心思。
但是,很多年轻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所谓的文笔好,就是文字华美,辞藻绚丽。
其实不然。
好的文笔,并不是说作者在书中有许多美丽的描写,而是指,书中的文字能否让读者感受到应有的气氛,能否与情节契合。
举个例子,郭敬明的文字很华美,但是用他的文字风格去写乡土小说,那么非让读者读得开骂不可。
在诸多作家里面,文笔最让我佩服的是余华与张悦然。余华的文字干净里夹带着厚重,张悦然的则是灰色的阴郁。
他们的书写手法可以说是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但是我们却不能说他们谁的文笔好,另一个的文笔则不好。
余华用厚重的文字色彩将色彩繁多的社会推上舞台,张悦然用大片的暗色调描绘若即若离的爱情,他们各行其道,文字与各自笔下的世界融和,用不同色彩的灯光照耀不同布置的舞台。
再比如我的《孩子》与《野火》,一个用忧伤低沉的笔调书写在固执的旧爱情观念里破灭的感情,一个用嬉笑的方式怒斥社会阴暗,如果把两本书的文字风格对调,那么估计我就得遭到一片谴责了。
4.用什么为文章增色?
说到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依然要谈到的是文笔。
仍然是做评论员的时候,看过的许多书里,都缺少一定的色彩。许多作者都认为,在小说里,重要的是情节,至于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配色。
事实上,不是这样。
一篇没有适当添加描写的文章是生硬的,无法使读者沉浸于其中。而且,纯情节累积的文字不叫小说,而应该叫故事——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去读读《故事会》里的故事。
那么,如何描写呢?
在描写上,许多作者又有一个误区:只要脑子里想到的,都给描上去。拿捏不当的描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反而会让文章显得拖沓,沦为废话。
描写是为情节服务的,因此在描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描写什么才可以与情节匹配,才能对情节作出渲染?
另外,还有些作者认为,描写,一定要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还有就是字多。
同样,这也是一个误区。读过古龙的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古龙在描写上都很简单,甚至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渲染出了一个肃杀的气氛来。
还有,并不是说写作的时候情节与描写要分开。如果把描写与情节契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加自然。
下面用引用一段我写在《无儀》开头的句子:
镇子长长的街道被马蹄声灌满,马蹄扬起的黄沙肆意飞舞。破破烂烂的长街两旁,穿着简单的人默然地望着翻滚的尘烟。
直到看到了最后一匹马上的大旗,所有的人才慌乱地回避。小小的店铺关上了摇摇欲坠的两扇门,而在街道边上摆着小摊的摊贩只是向怀里捧了一把小摊上的物品,就赶忙趁着尘烟的遮盖躲避。
那面旗帜上,没有任何图案。除了浓浓的黑,什么也没有。
长街贯穿整个镇子。
镇西,用茅草搭建的草棚里,桌子和长凳被夺路而逃的人撞得歪歪扭扭。甚至,桌下还有一只不知是谁跑丢的破鞋。
只剩下一个人。
清凉的茶液在唇边轻响,接着是男人爽朗的笑。”
在这个故事的开头,我渲染气氛只用了两个字:无风。然而,又不只是两个字,其它的描写,都被融在了渐起的情节之中。
5.写这本书,表达什么?
前面说到了故事与小说的区别,这时候又将提到。
许多作者写书,似乎都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我写这本书,是要表达什么?如果一个读者看了这本书,能够从书里得到什么?
(这篇文章里我谈的都是传统文学,只写网络小说的作者可以跳过这个区域。)
在开始写作时,我同样也从来没有想过,写书是要传扬什么思想。那时候,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小说,也就是在讲故事。实际上,小说不等同于故事。然后非要用一个比喻,那么我想说,如果小说是一个人,那么故事则是一具尸体。
小说是有灵魂的,故事则可以无。有疑惑的朋友,仍然请看《故事会》。
说到小说的灵魂,我想大家都应该会想到一个人——鲁迅先生。虽然受高中语文老师的毒害与中国教育的强行灌输影响,我曾很不喜欢鲁迅先生的语言手法,但是对于鲁迅先生的笔法我一直都是很佩服的。
先生将自己要呐喊的东西注入了笔下的文字里,于是他的文字便活了起来。
好的小说,不应该是情节的堆砌,而应该将作者的精神融汇其中,通过多彩的文字魅力,自然而然地将精神传诵给他人,唤醒他人心中的眼。
6.每天写多少?一本书写多少?
当初最开始在网络上写作时,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死命令,每天必须写一万五千字以上。但是当放弃网络写作以后,才发觉这样的“规定”对于想要写一本好书的作者来说是不适宜的。
写作并不是建房子,今天建十个砖头,明天继续按部就班建十个砖头。写作是多元的,况且支配我们写作的不是自己的“规定”,而是意识,状态,灵感。在状态好的时候,灵感丰富的时候,我可以写许多,状态不好的时候,几天甚至半个月都不会写一个字。
在感觉不好的时候写,即使写出来,也只是糟粕。
以前别人常常对我说,多产作家!最初我认为那是褒奖。然而现在才发觉,“多产”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是批评。在我最初写作时“高产”出的作品里,是没有任何一部能够找到灵魂的。
况且,高产的阶段里,作者不会有太多时间来考虑怎么写,如何写好,甚至有时候还会造成一部好的作品走进误端。
优秀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拼凑成的。余华写《兄弟》,用了十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更是历时数十载。
好的小说不是坐在家里坐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的观察,通过对社会的思考,通过阅历的过滤渐渐产生,写完之后还需经过仔细修改。因此我并不提倡作者们整天闷在电脑前学空想家——以前的我便是如此——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作品里写到的圈子。透彻地了解了现实,作品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必定经历甚多,并且对现实有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分析手段。
另外,一本书要写多少字呢?
有的作者认为,字写得越多越好。因此曾有一个作者张开海口对我说:我这本书,要写五百万字!当然,我并不是说他的想法错了。毕竟,我现在说的是传统文学,而他写的是网络故事。
对于一本小说来说,重要的不是字多不多,而是字够不够精。如果到处都是与主题无关的闲言碎语凑字数,不但起不到丝毫作用,反而还会影响到小说主题的展现。
正如我前面所说,不要刻意地追求高产,小说字多不代表什么。灵魂,才是小说的主导。
超级写手 ( 23:03:24)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宝石王子 ( 02:33:13)
注:偶是女滴,千真万确,毋庸置疑!
晓月 ( 11:30:49)
我来了~~~~~~~~~ 闪人~~~~~~~~~~~~~~~~
心雨儿 ( 11:34:59)
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晓月 ( 11:30:11)
好久没来关注了,今天再来看看,谢谢了!
初涛 ( 11:31:34)
那个贴子 让它沉下去吧! 不要啦
江珊 ( 11:30:10)
阿额~~~中国赏金写手这地方也卧虎藏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一本书上写着方程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