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不是宁汉合流 网大?

高三历史复习 近代中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三历史复习 近代中国()
厦​门​展​望​教​育​ ​艺​术​生​文​综​考​试​法​宝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华书局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共44张PPT)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00
&&¥2.00
中华书局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国民革命运动(共44张PPT)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7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国民革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国民革命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外文名The National Revolution概&&&&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革命高潮共产党救国 革命高潮背景历史背景革命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时&&&&间27.4.12
革命是指一个推翻另一个阶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王朝代替另一个王朝(如唐代替隋,清代替明)不算是革命,因为的阶级属性没有改变。
国民革命,也称,第一次革命国民革命在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时代步伐,着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大会通过了《宣言》,孙中山就《宣言》的宗旨作了演说,并说明通过的《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对内推翻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大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孙中山采取党内合作,如:共产党员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而国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即民族、民权、民生,以《宣言》发表为标志,的发展为。国共合作,增加了新的血液,加强了各革命力量的联合,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工农革命北伐革命兴起。[1]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26年夏,在广州誓师北伐,以武力打倒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主要对象是、,)。根据敌众我寡和军阀内部貌合神离的情况,采纳了苏联顾问的建议,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吴佩孚张作霖北伐军的主攻方向是湖南湖北。在湖北战场,北伐军连克重兵把守的、贺胜桥,接着攻下武汉。吴佩孚主力被歼灭。北伐军主力随后转战江西战场。消灭孙传芳主力,进而占领南京,进逼上海。由于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就将革命从推进到长江、黄河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迅速崩溃。 1927年北伐时接管位于湖北的英国租界。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为第六军,军长。3月,改编广西军队为第七军,军长。6月,湖南的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部队改编为第八军。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任,李济深为参谋长,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为政治部主任,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二军)/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廖乾五;()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
北伐初期,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一、二、三、六军则在江西、江苏一带击败及。日发生宁汉分裂,北伐一度中断。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武汉及右派的南京两个。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至7月,宁汉复合;于8月辞去总司令职。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在击败。
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支持北伐的手下的国民联军,及手下的北方革命军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军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蒋介石为总司令。至6月,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时被日本在炸死。国军亦进至北京。12月,在关外易帜,北伐宣布成功。
在1928年7月开始研究裁兵时,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当中尚未包括东北、四川及云南等地的部队。而且军队质素非常参差,不少是投诚及收编而成。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实力军人即互以兵戎相见,先后发生(参看)、等多场国民党内内战,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及军队国家化的计划遂无疾而终。日,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他受命于危难之时,集国难家仇、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的军政形势十分险恶。日本要他实行&自治&,扬言如蔑视日本警告,日本将自由行动;南京则敦促他早日易帜,实现全国统一。由于张学良将军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在当时全国各地高涨的反日浪潮推动下,于日,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以青天白日旗替换共和五色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宣布这一消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又称“”。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经过1925年两次东征,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正是成立一周年,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确定战略部署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7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各军军长为:一军,二军,三军,四军,五军,六军,七军,八军。此外,还有由8艘军舰组成的海军和拥有3架飞机的空军。共产党员、、、分别担任2、3、4、6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4届中央第3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张作霖和。西路进攻吴佩孚,四军七军和八军气势如虹,8月9日克湘乡,10日得湘潭,击败叶开鑫后,八军李品仙第三师在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8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4军主力和第8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至此,两湖战事,大体结束。“先定三湘,规复武汉”已经实现。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第4军被誉为“铁军”,而第7军则被称为“钢军”。接下来枪口对准了。对于进攻江西的部署是,123军为右翼,由亲自指挥(蒋为北伐总司令):二军由赣南的吉安北进,三军由萍乡出高安,一军一师和六军为中路,程潜指挥,出修水,武宁,直指德安。七军为左翼,李宗仁任指挥,沿长江南岸东进,直捣九江孙的司令部。9月6日北伐军先发制人,攻下萍乡,控制赣南。19日程潜六军和一军王柏龄师乘南昌没有主力,在市民学生的帮助下,轻易攻入南昌。大部队迅速反扑,北伐军无法抵抗,溃不成军。得知南昌情况后,驻进高安,亲自指挥南昌方面战事。10月12日,又几批北伐部队入赣,经过近一个月的调兵遣将,北伐各路大军云集南浔一线,并于11月1日在南昌,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7日再得南昌。孙传芳逃入南京,北伐军又取江西。经过修整,扩编,北伐军再成三路,统领东路,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1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4日进占福州。又北上攻入浙江,3月18日,得杭州。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3月23日攻克南京。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等的帮助下,于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消灭了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反革命政变的爆发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它们在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叛变后,4月15日,李济琛、钱大钧、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也破裂了。实现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在南方,进行了统一广东的战争,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大小军阀势力,成立了,组建了新型的反帝反封建的。在北方,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组织和发动,群众运动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1925年5月爆发的全国规模的五卅爱国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把全国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使饱受灾难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然而,当革命者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之时,一场厄运便降临了。在国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于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即),与主席的相对抗。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 年7 月15 日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帝国主义、集团等反革命势力对武汉地区加紧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三省工农运动继续高涨的形势下,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逐渐由动摇走向反动。1927 年4 月,汪精卫提出制裁所谓“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国民党中央党部决议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组织特别委员会,检查各级党部、政府机关和民众团体一切言论行动。5 月,武汉政府连续发出通告、训令,不准工农团体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禁止工会、农会逮捕反革命和没收其财产,保护“公正绅耆”,保护“军人田产”。指责农民协会“幼稚过当”、“骚扰后方,挠动人心”。下令解散湖北、黄陂两县的农民协会。在的怂恿下,5 月17 日,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在鄂南叛变。
5 月21 日,驻长沙的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发动叛乱。5 月29 日、6 月5 日,江西省长兼第三军军长将共产党人“遣送出境”。湘鄂赣地区的土豪劣绅乘机反攻倒算,破坏革命组织,杀害革命群众。6 月初,代表罗易把共产国际发来的紧急指示不向中共中央传达,直接拿给汪精卫,汪即以此作为“分共”的一个主要借口,召集武汉地区非共产党员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开会,策划反共办法。6 月10 日,等与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 日,、冯玉祥等举行,密谋“宁汉合流”,共同反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陈独秀主持的中共中央继续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下令制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自动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30 日,中共中央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决议案,企图用投降式 的让步拉住汪精卫,致使汪的反革命气焰更为嚣张。7 月15 日,汪精卫不顾、邓演达等的坚决反对,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问题。在未开会以前,制裁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随后,反动军队封闭了工会、农会和所有革命团体。在“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大规模地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由于的“清党”,的“分共”,遭到破裂,国民革命遭到失败。国民党由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变为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由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权变为地主买办阶级的反革命专政策。国民革命与存在相似之处,主导方向是资本主义的,但又由于相似的国情,在革命中,无产阶级显示出了惊人的能量,而最后革命的领导权都落入资产阶级之手,而接下来中国确实是走了的道路,这就忽视了中国的国情。一、客观方面:
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二、主观方面: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2]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第三,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此期间,帝国主义策动、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继续扩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合,社会根本矛盾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由此逐步兴起。代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工农运动推动下,广东实现了统一,成为北伐根据地。北伐军胜利进军,革命由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迁往武汉。当革命日益深入,与北洋军阀矛盾即将解决之时,新矛盾上升并迅速激化,统一战线内国民党右翼分子与帝国主义买办和大资产阶级相勾结,分裂、背叛革命。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全面破裂。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怎样认识中共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确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的。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导,大革命的发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②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宣传党的纲领,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③在群众运动方面,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大革命的特点就是群众运动。如“”、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支持和配合了。
④在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北伐战争中,中共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由于中共还处在幼年时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共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
全面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有两大历史成果:①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主要表现在: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军阀内部发生分化,冯玉祥倾向革命,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北上,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兴起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造成的有利革命形势,为创造了条件。②使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主要表现在它基本上消灭了、两大军阀集团,革命从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②战略部署的正确。
③北伐军英勇善战,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④工农群众支持响应,大力支援。
⑤北伐军政治思想工作出色。
⑥冯玉祥北方响应。
⑦苏联的帮助。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既有理论上的失误,也有策略方针上的失误,具体而言:
①在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上,鼓吹“二次革命论”,否认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陈独秀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幼稚,保守,不能成为独立的革命势力,。而资产阶级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和主导力量,因此,应由。在中共三大上,他就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认为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当然领导。
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是把中国的民主革命仍然看成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放弃革命的领导权,这成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放弃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陈独秀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投降主义政策,认为只有采取退让的方针,才可以表明共产党人没有夺取权力的企图,使和其他国民党领导人放心,国共合作不致破裂。实际上,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正是利用陈独秀的妥协退让,不断削弱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作好了发动突然袭击的一切准备。
③在农民问题上,否认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压制农民运动。陈独秀对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提出种种限制,反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指责农民运动,从而使无产阶级失去了可靠的同盟军。
④在武装问题上,忽视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不懂得掌握武装力量的领导权。陈独秀极力限制工农武装,当蒋、汪叛变革命时,中共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3]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斗争矛头都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
④失败原因相同----都由于帝国主义干涉、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以及的软弱妥协造成的。
⑤意义相同----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时期;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主要依靠民族资产阶级、、新军;国民大革命主要是、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④斗争对象不同: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的反动独裁统治。
⑤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①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1927年4月,在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实际上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蒋介石叛变后,他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更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②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结果,在蒋介石和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
大革命的意义
①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②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高一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一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1​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61.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