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学馆的《手捧着鲜花的女人》文学评论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新闻与分析 - FT中文网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融合“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对艰苦农民生活的描写备受好评,他在西方最出名的作品是《红高粱》,这部著于1987年的小说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彼得o英格伦(Peter Englund)称莫言从“内部”审视了中国社会,并将他描述为“福克纳、拉伯雷与狄更斯的混合体”。
与之前的中国诺奖得主(如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异见人士刘晓波)不同,莫言的获奖昨晚得到中国各界的广泛庆祝。
在中国的微博客服务新浪微博上,对莫言名字的搜索可得到成千上万的祝贺信息。很多用户错误地祝贺莫言成为中国首名诺贝尔奖得主。
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怀疑。“这是第一个中国官方承认的诺奖得主,是吧?”一位上海用户写道。一人回复道:“第一个是‘莫言’,第二个还是莫言。”
数名人权活动人士批评莫言与党口径一致,未能为身陷囹圄的中国作家和异见人士大声疾呼。
知名博客作者、批评家安替(Michael Anti)发表中文微博称,诺贝尔奖委员会“帮了党和政府一个大忙。现在莫言同志将有大把机会利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义,谴责西方干涉中国内政。”
莫言是共产党党员和解放军的退役军人。他是政府下属的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在中国政治体系里具有半官员地位。他因为拒绝承认或讨论刘晓波的获奖而招致批评。
英格伦对于选择莫言存在政治疑点的说法不以为然。“这是一个文学奖项,评奖依据只是文学成就,”他说,“看看他任何一本关于当代中国的小说,就会发现它们对共产党精英持尖锐的批评态度。”
吉密欧上一篇文章
何丽上一篇文章
将评论同步到微博
小提示:设置一个头像,将会使您发表的评论更容易受到大家关注。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新华网评:谁把“莫言热”引向荒诞?
据媒体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在家乡山东高密的旧居成为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久无人迹的旧居火了,院中生长的萝卜、树苗,甚至是墙角生长的小草却遭了秧,被前来“沾喜气”的游客拔光了,甚至有游客边扯树叶边许愿:“让儿子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佑儿子明年考上北大”。
莫言得诺奖,旧居很受伤,是谁动了莫言家的萝卜?又是谁,把一个严肃的文化事件变成了一场黑色的荒诞剧?
莫言得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件,由此引发一场“莫言热”也是正常。如果“莫言热”可以让人们关注日渐式微的中国文学,可以让久不闻书香的国人开始读书,可以让人们在浮躁的生活中重温文化的气息,那么莫言得奖可谓是文学之幸,也是国人之幸。
可是,“莫言热”却在现实中遭遇了真正地魔幻主义,一场以“名利”为核心的集体狂欢就此开启。从获奖到现在20多天过去了,高密红高粱火了,商标“莫言醉”火了,莫言旧居火了,求财者由此得到了钱,崇拜者由此追到了“明星”。但这一切都与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无关,莫言不是“文曲星”,中国文学也依然沉寂。
文学是严肃的,也应该是宁静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需要潜心深思,需要深刻的生命体验,而这一切都需要与浮夸、狂热保持足够的距离。否则,就如同莫言旧居的树叶保佑不了学生考大学一样,中国人获得诺奖也对文学的复兴没有太大意义。
是时候了,对以往的种种做法进行反思,然后把莫言的得奖效应引向“正题”。地方政府需要谨慎对待莫言热带来的游客增加,因为文化的魅力从来不是种几颗红高粱便能代替;媒体应该把镜头转向更宏大的中国文学本身,而不是莫言个人;民众也应该把“追星”的热情转化为读书的动力,为忙碌浮躁的社会增添一些书香气息。
归为一点,或许正如莫言所说,希望“莫言热”尽快过去,把对他一个人的关注变成对中国更多作家、更多艺术创作者的关注。重读经典书籍,让书香氤氲;关注文学本身,让精神被文明充盈。
】【】【】金庸,莫言,张爱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金庸,莫言,张爱玲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8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莫言评论目录(转)
--------------------------------------------------------------------------------
198572919852
19864P80-857919865187
19866P80-8619867151
198612819871P187
19864P68-7319868195
19864P12-1919868201
19864P20-2519868209
19871P42-481987159
198612819871187
19871P68-7319875145
19875419875151
19873P4-1019877215
19874P25-2819879225
19875P4-1419881177
19876P20-2919881149
19876P20-2919881159
19876P17-2019881173
19876P83-8719881188
19881P28-304919881
19881P80-8919883P131
19883P69-74P5919884P135
19881P33-3719884P143
19881P170-17419884P130
19882P39-4219885P186
19883P79-8419887P137
198810P12-18198811P173
19892P39-4319894P147
19892P74-7519894P139
19891127-13219894-141
19901P63-6919904P246
19904P50-55199012P93
19906P28-3119911P131
1991119918P229
19921P143-14814219924P209
4P24-3019932P200
19932P33-364819935P198
19932P23-2719935P206
6P107-11319942
19939P64-87199311P116
5P47-52199411P193
9P48-5319971
::19963P75-8019969P212
::19971P55-6219973P51
19994P16-121199910P204
19995P58-64199911P231
20000120005P16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浪漫主义的诉求_莫言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书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浪漫主义的诉求_莫言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书写
莫​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