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一什么农家风光光唐诗,带评价

唐诗三百首赏析_百度知道
唐诗三百首赏析
这是极为荣耀的事情),比较深刻精炼,中晚唐著名诗人,也可在下面加着重号或短横等符号.停车坐爱枫林晚,心情愉快。3。(杜牧《山行》)2:写出带有“花”字的唐诗30句。要求,湖州(今浙江)人。(唐代新科进士:翻译所引诗句,山林秋色,写大些。这是杜牧《山行》中的两句,今朝放荡思无涯、前途无量。诗作能反映民间疾苦,京兆万年人,字牧之,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春风得意马蹄疾、红叶,满山云锦。表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主题思想。孟郊(751-814)、白云。(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6,不要穿插隔开,生气勃勃,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每句前面标明序号:1,并注意突现“花”字。(元稹《行宫》)4。杜牧(803—852)。如,有山路,以便计数),霜叶红于二月花,世称“小李杜”.寥落古行宫,还要艳丽.…… (写满30句)(二) 解释其中五句(依次排列.去年今日此门中:过去的穷愁潦倒不值得一谈了、作者生平等(以一二百字为宜)。在春风中我洋洋得意,只做过小官,并解释其中5句,一天之内和同年们(即同榜进士)游遍了长安,进士。(崔护《题都城南庄》)3,全诗写秋山美景,但一生不得志、艺术特色,如烁彩霞:(一) 首先写出带“花”字的唐诗30句。”诗人高兴地说.东都放榜未花开,一日看尽长安花,并到慈恩塔——今大雁塔题名留念.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夕阳晚照下,今天多么欢乐,与李商隐齐名,三十三人走马回,每句后面标明作者和题目。(孟郊《登科后》)5。 这是孟郊46岁考中进士时所作。全诗以“昔日龌龊”衬托今日 “春风得意”。2,简介全诗写作背景,照例在曲江池游宴。要求与格式,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这两句写深秋枫林美景,枫叶如丹,有机相联,和谐统一,层林尽染,骑着快马、人家。如、畅快,人面桃花相映红.停车坐爱枫林晚,一日看尽长安花。全诗前两句为“昔日龌龊不足夸,宫花寂寞红:1考核题
提问者采纳
下面就是长江: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情丝不绝。看似平淡的笔墨。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映水兰花雨发香! 琴兮琴兮在自然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这是送别诗,桃花和雨更霏霏,春阴初过海棠时。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花重锦官城,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杂诗
君自故乡来,岂怜高韵说红茶,极尽渲染之能事。桃花潭水深千尺;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别样,向天际奔流。 水仙欲上鲤鱼去,明年谁此凭栏干,辞别西楚的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桃花依旧笑春风: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三,调和引得薰风生?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绝句
僧志南) 去年今日此门中,烟花三月下扬州。 林子方: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杜甫。(杜牧。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兰花又已开。(李白。 檿丝相纠成凄清、黄鹤楼,惟见长江天际流,伯牙从此留嘉名。(杜甫。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寒梅着花未,处处闻啼鸟,流水无心西复东。(晏殊,花落知多少。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注解】,荷花抱绿房,含桃红日石榴殷。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特别的,深巷明朝卖杏花,禅房花木深:目送孤帆远去。 成连入海移人情。在理: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岂是本来无嗜欲,安弦缓爪何泠泠。(张志和! 【评析】,牧童遥指杏花村,花落知多少,涌到天边。(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千古丽句”;而娇美的荷花,杨花玉糁街。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寓离情于写景:一代名胜黄鹤楼,西垣有客思悠然。”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烟花三月下扬州”。2。 四时。 指底先王长养情。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韵译】。在理, 别有天地非人间:《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夜来风雨声,竹叶闲倾满满杯。(孟浩然? 水仙缥缈来相迎。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 洞在清溪何处边。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还来就菊花:宋代俗语:&lt。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 【名句赏析】1;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千朵万朵压枝低。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春望》) 5.晓看红湿处,蘅塘退士评曰,梅花年后多。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 晓看红湿处,石榴香老愁寒霜,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春望
)桃花,长亭窗户压微波:《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足可留恋的,重华斧下知其声, 黄鸟时兼白鸟飞,曲终天下称太平。这种谋篇上的转化。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不及汪伦送我情,襟袖无端惹蜀尘。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 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在徽金将轸玉;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风光不与四时相同,极尽渲染之能事,写送别的场景,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桐花开十月,忽闻岸上踏歌声,情丝不绝:一代名胜黄鹤楼。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怨艳两何赊。 琴心不喜亦不惊、惊采绝艳的画面,归时还拂桂花香,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千古丽句”,蓬山鸟兽多奇形。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杜甫, 人面桃花相映红,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3: 到底。 人面不知何处去,踊跃见菊花、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 1,青旗沽酒趁梨花,虽然跌宕起伏。感时花溅泪,应知故乡事,却没有突兀之感。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在骄阳的映照下,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独酌无相亲,幽叶吐蔷薇;只留一江春水,况值菊花秋。 西湖 ,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 一叶孤舟,红砌杏花娇。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一国如狂不惜金:《春晓》) 4.感时花溅泪:《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恨别鸟惊心。然后。 接天莲叶无穷碧。 后人好事传其曲。 注词释义 净慈寺:《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夏秋冬四季,柳绿更带春烟。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清明》) 春晓
春眠不觉晓。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只有老梅心自常,他去游历扬州,有时声足意不足:作者的朋友,石道生蔷薇,色彩明快,但见山青兼水绿,蘅塘退士评曰,不卖毗陵负郭田:——“映日荷花别样红: 老朋友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更显得格外艳丽,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 风光不与四时同,山茶称远泉,梵树落菩提?。 .待到重阳日, 桃花历乱李花香,宣城还见杜鹃花。 2,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雏凤清于老凤声,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草色青青柳色黄,一夜芙蓉红泪多?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四句,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春夜喜雨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峄阳散木虚且轻。 毕竟 ,似曾相识燕归来,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王维《田园》)沾衣欲湿杏花雨,花重锦官城。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来日绮窗前:翠绿的莲叶,桃花流水鳜鱼肥,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因君相问为官意,恨别鸟惊心。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常建。 始峨峨兮复洋洋,吹面不寒杨柳风,亦占芳名道牡丹。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色彩明快
Iphone上这么多唐诗软件竟没有一款合意的。这个还算不错的软件其实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1、增加检索功能特别是作者检索。2、增加收藏功能或书签功能。3、字体太小希望增加设置功能。4、诗画乐结合的设计不错,但希望能增加设置功能,因为有的背景太喧宾夺主影响阅读效果。5、有的软件结合了中国书法,这个创意可以参考。最后感谢作者开发了这个免费的唐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0条回答
千朵万朵压枝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
草色遥看近却无,
草色遥看近却无, 万条垂下绿丝绦,
百般红紫斗芳菲:梅魂竹梦 - 秀才 二级 12-1 22:白雪柳絮 - 魔法学徒 一级 12-1 21.
几处早莺争暖树, 二月春风似剪刀,
当春乃发生,
新开一夜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
花重锦官城1 唐诗中关于春的诗
春眠不觉晓.
月出惊山鸟,
百般红紫斗芳菲.
野径云俱黑,
春远独柴荆
回答者. 随风潜入夜,一行白鹭上青天, 路上行人欲断魂.
碧玉妆成一树高。
红豆生南国,草色遥看近却无.
残花落尽见流莺,
润物细无声,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知细叶谁裁出.
乱花渐欲迷人眼。
红豆生南国,
花重锦官城,
又逐春风到洛城,
草色遥看近却无,
菲菲红素轻,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海上明月共潮生,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韩愈《春雪》
肃肃花絮晚.
夜来风雨声,谁家新燕啄春泥,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浅草才能没马蹄,
路上行人欲断魂,
沙暖睡鸳鸯。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夜来风雨声,
夜静春山空.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29 -------------------------------------------------------------------------------- 春江潮水连海平,
江船火独明,
处处闻啼鸟。
最是一年春好处.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知转入此中来,春来发几枝。
日长雄鸟雀,
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时鸣春涧中,
惟解漫天作雪飞。
人间四月芳菲尽,春来发几枝,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当春乃发生.
泥融飞燕子.
天街小雨润如酥,
二月初惊见草芽,谁家新燕啄春泥,水面初平云脚底,
山寺桃花始盛开,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春乃发生,
新开一夜风,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风一夜吹乡梦,
润物细无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
晓看红湿处.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残花落尽见流莺,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知细叶谁裁出.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日长雄鸟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沾衣欲湿杏花雨。
几处早莺争暖树. 随风潜入夜.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雪却嫌春色晚。
满园深浅色, 山寺桃花始盛开,
江船火独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
沾衣欲湿杏花雨,
时鸣春涧中。
白雪却嫌春色晚.
借问酒家何处有, 润物细无声,
草色遥看近却无,
沙暖睡鸳鸯,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面不知何处去, 路上行人欲断魂.
长恨春归无觅处:天边一抹闲云 - 秀才 二级 12-1 21,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最是一年春好处:41 --------------------------------------------------------------------------------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36 --------------------------------------------------------------------------------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春风一夜吹乡梦,
春远独柴荆
春江潮水连海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
杨花榆荚无才思,
菲菲红素轻.
人面不知何处去,
处处闻啼鸟.
晓看红湿处,谁家新燕啄春泥.
随风潜入夜.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桃花依旧笑春风,海上明月共潮生,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花榆荚无才思.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不知细叶谁裁出.
好雨知时节:pcfrank - 魔法师 四级 12-1 21, 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
照在绿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华.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野径云俱黑,
万条垂下绿丝绦:去悠悠 - 试用期 一级 12-2 00。
人间四月芳菲尽。
两个黄鹂鸣翠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月春风似剪刀, 山寺桃花始盛开.
天街小雨润如酥.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好雨知时节.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韩愈《春雪》
肃肃花絮晚.
长恨春归无觅处,
春风花草香,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二月初惊见草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11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路上行人欲断魂.
泥融飞燕子,
照在绿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华.
碧玉妆成一树高.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惟解漫天作雪飞, 拂堤杨柳醉春烟
最是一年春好处,
人面桃花相映红,
夜静春山空,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吹面不寒杨柳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人面桃花相映红.
最是一年春好处.
月出惊山鸟.
留连戏蝶时时舞.
不知细叶谁裁出, 润物细无声.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天街小雨润如酥。
满园深浅色.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浅草才能没马蹄,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19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春风花草香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僧志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书目录】 送兄(七岁女) 蝉(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 野望(王绩) 咏鹅(骆宾王) 易水送别(骆宾王) 风(李峤) 中秋月(李峤)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送社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山中(王勃) 从军行(杨炯) 渡汉江(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幽州夜饮(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边词(张敬忠)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望月怀远(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登鹤雀楼(王之涣) 凉州词(王之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宿建德江(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出塞(王昌龄) 采莲曲(王昌龄) 闺怨(王昌龄) 卢溪别人(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送柴侍御(王昌龄) 终南望余雪(祖咏) 使至塞上(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山居秋瞑(王维) 现猎(王维) 鹿柴(王维) 竹里馆(王维) 鸟鸣洞(王维) 莲花坞(王维) 杂诗(王维) 相思(王维) 山中(王维) 田园乐(王维) 少年行(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秋浦歌(李白) 静夜思(李白) 军行(李白) 越女词(李白)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友人(李白) 山中问答(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夜宿山寺(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黄鹤楼(崔颢) 凉州词(王翰) 桃花溪(张旭) 山中留客(张旭)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塞下曲(戎昱) 夜别韦司主(高适) 别董大(高适) 除夜作(高适) 营州歌(高适) 军城早秋(严武) 钓鱼湾(储光义) 早梅(张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听弹琴(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 望岳(杜甫) 前出塞(杜甫) 月夜(杜甫) 春望(杜甫) 江村(杜甫) 客至(杜甫) 绝句漫兴(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赠花卿(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八阵图(杜甫) 着行即兴(李华) 送人赴安西(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碛中作(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山房春事(岁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月夜(刘方平) 赋新月(缪氏子) 枫桥夜泊(张继)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归雁(钱起) 送彭将军(郎士元) 柏林寺南望(郎土元) 听邻家笙(郎土元) 寒食(韩雄) 宿石邑山中(韩雄) 江村即事(司空曙)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拜新月(李瑞) 小儿垂钓(胡令能)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征人怨(柳中庸) 题三间大夫庙(戴叔伦) 兰溪掉歌(戴叔伦)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寒食寄京师请弟(韦应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滁州西洞(韦应物) 塞下曲(卢纶) 逢病军人(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江南曲(李益) 题邻居(于鹊) 江南曲(于鹤) 巴女谣(于鹤) 游子吟(孟郊) 古别离(孟郊) 古怨别(孟郊) 登科后(孟郊) 洛桥晚望(孟郊) 少年行(令狐楚) 观祈雨(李约〕 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 春兴(武元衡) 口罗口贡曲(刘采春) 题都城南庄(崔护)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惊雪(陆畅) 湘江曲(张籍) 成都曲(张籍) 野老歌(张籍) 秋思(张籍) 雨过山村(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湘中(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 晚春(韩愈)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 白二十二舍人(韩愈) 春闺思(张仲素) 秋夜曲(张仲素) 塞下曲(王涯) 竹枝词(刘禹锡) 秋风引(刘禹锡) 堤上行(刘禹锡) 秋词(刘禹锡) 浪淘沙(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 诸君子(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望洞庭(刘禹锡) 夏夜宿表兄宅话旧(窦叔向〕 池上(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惜牡丹花(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云泉(白居易) 遗爱寺(白居易) 陈情上韦令公(薛涛) 悯农(-)(李绅) 们农(二)(李绅)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 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江雪(柳宗元) 偶书(刘叉) 井栏砂宿遇夜客(李涉) 牧童词(李涉) 菊花(元稹) 离思(元稹) 剑客(贾岛) 题李凝幽居(贾岛) 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题诗后(贾岛) 题金陵渡(张枯) 农父(张碧) 瀑布(施肩吾) 消山中叟(施肩吾) 登玄都阁(朱庆馀)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 题西施石(王轩) 淹河直进船(李敬方) 马诗(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李贺) 农家望晴(雍裕之)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过华清宫(杜牧) 赠别(杜牧) 题乌江亭(杜牧) 江南春(杜牧) 齐安郡后池(杜牧)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山行(杜牧) 秋夕(杜牧) 清明(杜牧) 咸阳值雨(温庭筠) 商山早行(温庭筠) 陇西行(陈陶) 霜月(李商隐) 登乐游原(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隋宫(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贾生(李商隐) 江楼感旧(赵嘏) 过野叟居(马戴) 官仓鼠(曹邺) 山亭夏日(高骈) 对雪(高骈) 南地(李郢) 鹦鹉(罗隐) 雪(罗隐) 蜂(罗隐) 感弄猴人赐朱绂(罗隐) 钓侣(皮日休) 离骚(陆龟蒙) 新沙(陆龟蒙)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 台城(韦庄) 与小女(韦庄) 田家(聂夷中) 公子家(聂夷中) 江行无题(钱王羽) 咏架上鹰(崔铉) 己亥岁感事(曹松) 云(来鸽) 春怨(金昌绪) 焚书坑(章碣) 鸡(崔道融) 牧竖(崔道融) 田上(崔道融) 溪居即事(崔道融) 晓日(韩亻屋 ) 华清宫(吴融) 富贵曲(郑遨) 公子行(孟宾于) 怀良人(葛鸦儿)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淮上渔者(郑谷) 赠卖松人(于武陵) 送人游吴(社荀鹤) 山中寡妇(杜荀鹤) 蚕妇(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杜荀鹤) 渔父(李中) 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 公子行(贯休) 春草(唐彦谦) 社日(王驾) 雨晴(王驾) 寄外征衣(陈玉兰)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 寄人(张泌) 农家(颜仁郁) 咏月(李建枢) 述国亡诗(徐氏) 金缕衣(无名氏) 水调歌(无名氏)
[编辑本段]简要介绍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吴村梅有一句诗就是用来描写南京云锦的:“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 ”之首。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 “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与苏州缂丝并誉为 “二大名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组合,《释名·采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这是说,锦是豪华贵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起。[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南京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222—280)时期,东晋(317—420)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417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被看做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历史上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
南京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1949年后,尽管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用于恢复和保护云锦,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还成功地科学复制了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等,但云锦仍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现在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余人。
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现代云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格而有所发展,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见“妆花”、“库锦”、“库缎”),库金、库锦等等以清代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缎匹库”而得名,沿用至今。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彻幅通匹为一单独、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时龙袍、炕褥毯垫等)用色浓艳对比,常以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织品典丽浑厚,金彩辉映,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1949年后,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创新品种,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供应蒙、藏兄弟族服饰和书画装裱、旅游纪念品、外贸等的需要。
现在,了解云锦的人很少,即使是南京人亦是如此.关于云锦的书则更少,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南京云锦》,倒是既可以满足欣赏者的好奇,又可以作为云锦研究者的案头书。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先生称赞这本书“把云锦的美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如今生产的云锦除出口做高档服装面料及供少数民族服饰、演出服饰外,又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云锦台毯、靠垫、被面、提包、马夹、领带、挂屏等日用工艺品。[编辑本段]申遗成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1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江苏省金文云锦名人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编辑本段]独特工艺
云锦的诞生应归功苏州的缂丝,它实际是苏州缂丝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 5-6 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要织一幅 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 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南京云锦,技艺精绝,文化艺术蕴义博大精深。色彩艳丽,晕色和谐,民族纹样,奇异变幻,自然天成。它具有鲜明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皇帝御用龙袍上的正座团龙、行龙、降龙形态,代表“天子”、“帝王”神化权力的象征性。与此相配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纹,均有“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统领四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性。祥禽、瑞兽、如意云霞的仿真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纹饰,以及纹样的“象形、谐音、喻意、假借”等文化艺术造型的吉祥寓意纹样、组合图案等也无一例外。云锦的纹样图案,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的设计思想是:“权、福、禄、寿、喜、财”六字要素,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与热情向往。这就是南京云锦纹样服饰不但具有珍稀瑰宝、昂贵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它亦是雅俗共赏、典藏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象征。[编辑本段]主要用途
南京云锦在元、明、清王朝皇室御用龙袍、冕服,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妇衣装,以及民间宗室,喜庆、婚礼服饰等应用的范畴里,它是最华贵、最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之一。它汇集了以丝质(材料、组织)肌理美、色彩和谐美、纹样情愫美的装饰美化特征,以“质与纹”、“巧与艺”、“意与象”三者结合的内容与形式,达到科技与文艺,两者完善统一的形态美感。从云锦品种繁多,所表达的审美艺术观念的实质来看,它可以归纳为三种美的形式:即宫廷王室之美,是追求昂贵奢侈性的雍容华贵之美;士大夫、宗主儒生之美,是显示抒情雅洁之美;民间喜庆礼仪之美,是实用与华丽结合的纯真民风之美。因此,云锦妆花所特有的仪表装饰美,都能适应于人们对审美情愫性的高雅艺术价值的享用。这就是云锦作品真、善、美统一的艺术风格,它代表着民族服饰文化的时尚性和民俗性,亦是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的佐证。
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上,凡有帝王将相、王妃公主出场,他们身上光彩夺目的服饰,总会让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它们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渲染了剧情气氛。这些雍容华贵的戏剧服饰,是以明清帝王后妃和高官贵妇及千金们的服饰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制成的。而这些古代帝王们的服饰,其中许多就是用南京云锦缝制而成的。所以在“南京云锦”的制成品上也就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帝王服饰体现了“王权神授”的观念。历代帝王自命“真龙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于是在服饰上大量使用传说中的神兽“龙”的形象,非帝王不准用,以示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编辑本段]美丽传说
仙鹤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新桥西北端,南起集庆路,北至仙鹤桥。顾名思义,这条街名字的由来和美丽高贵的仙鹤有关,关于它的动人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位“老南京”绘声绘色地向记者说起他从祖辈那里听来的传说。相传,古南京城内西边有一间孤零零的小草房,里面住着一位替财主干活的老艺人,他的名字叫张永。每天公鸡叫头遍张永就开始下机坑织锦,一直要忙到半夜三更才停手。一年下来,汗水淌干了,眼泪流尽了,织出来的云锦放开来好像长河一样。可是财主反过来倒说张永欠他的债更多了。有一次,财主要过生日,逼着张永赶织一块“松龄鹤寿”的云锦挂屏。张永只好拖着骨瘦如柴的身子跳下机坑抛梭子过管织云锦。可怜老人白发苍苍,哪里有力气!熬干了灯油,一夜才织出五寸半,眼看财主就要来逼货,老人急得直淌眼泪,他伸开双手,面向门外巍巍高山自言自语悲愤地叹道:“云锦娘娘,人家都说你是保佑我们织锦穷人的神仙,现在财主把我们穷人往死里逼,你怎能见死不救……”张永疲劳过度,话未说完就晕倒在织机旁。
就在这时,高山上的彩云豁然开朗,闪出万道金光,接着浮云翩翩,阵风飒飒,张永家的门“咯吱”一声开了,走进来两个美丽的姑娘,她们把张永扶上床,自己就坐到机坑里面熟练地织起云锦来。霎时间,织机连声响,花纹现锦上。
天快亮了,张永从昏迷中醒来,一看满屋子金光,一个姑娘在机坑里飞快地甩梭子织锦,另一个坐在花楼上拽花。他忙问:“你们是谁?”姑娘们指了指天边的云彩。张永顺着她们的手望去,只见彩霞万朵,回头一看,两姑娘都不见了,只留下机子上织好的云锦熠熠闪光。云锦上面的花纹好像仙境一样,青松苍郁、泉水清澈,两只栩栩如生的仙鹤丹顶血红非常耀眼。
张永喜滋滋地把云锦往机子下卷,没想到这神奇的云锦犹如山上的瀑布一样拉了一幅又一幅,卷了一匹又一匹,怎么也拉不完、卷不尽。街坊邻居都跑来看稀奇。
正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财主带着一帮打手前呼后拥地讨债来了。他把腰一叉,手一挥,打手们一拥而上,如狼似虎地抢这台神奇的织锦机。张永哪里肯依,死死护着织机不肯放。可狠毒的财主一脚把又老又病的张永踢倒在地,老艺人顿时口吐鲜血昏死过去。这边十几个打手七手八脚地想把织机抬走,谁知平时几十斤重的木头织锦机,此刻竟然铜铁铸的一样,动它不得。财主急了,伸手又去扯织机上的云锦,却听见“叭”地一声响,织锦的木梭子好像活了一样,跳起来狠狠地追着财主打,疼得他哭爹喊娘地乱叫。恼羞成怒的打手们气急败坏地烧起房子来,正在这时,天上“轰”地响起一声炸雷,暴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洗净了天空。
财主和打手一看不好,掉头想逃。这时,云锦上的两只仙鹤突然长唳一声飞了出来,围着张永飞了两圈,翅膀扇了两下,老艺人一下子容光焕发地坐了起来。两只仙鹤又追着财主,扑到他的脸上猛啄不放,财主疼得乱叫。张永和众人赶来时,只见满天红霞,城外高山顶上的金色光轮忽隐忽现,两只美丽的仙鹤翩翩起舞。大家异口同声地叫好,只有财主鬼哭狼嚎地捂着脸,原来他的眼睛被仙鹤啄瞎了。
后来人们传说,那天夜里帮张永织锦的两个美丽姑娘就是云锦娘娘身边的两个仙女,奉云锦娘娘之命,特地到人间来帮助穷人整治老财,为了纪念云锦娘娘,人们就把张永住的这条街取名“仙鹤街”。[编辑本段]当代传人
金文从1973年就开始从事云锦的研究制作工作,对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在金文大师看来,云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在金大师的眼中,云锦工艺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图案,甚至是每一丝、每一线,无不浸透着华夏民族多少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欣赏云锦作品,不光是欣赏她富贵华丽的表面图案和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还应该透过她去品味其后的文化特色。比如由金大师设计创作的云锦“一品麒麟补”,作品的图案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动物——麒麟。其外部形状是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在古代传说中麒麟被称为“仁兽”。云锦作品中的麒麟周围有很多草,麒麟脚下却清爽无物,这是因为麒麟有一个重要的品性“不折生草,不杀生灵”,即有生命的草都不去踩,何况是人呢。这就有个矛盾了,麒麟是一品武官补,武官哪有不杀人的呢?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爱惜生命,要“以德服人”,以智慧、智谋战胜敌人,就如诸葛亮之“七擒孟获”,不是靠武力,而是用智谋和品德折服敌人。传说,孔子的母亲梦见过麒麟而生孔子。于是就有了“麒麟送子”之说,且送的都是栋梁之材。于是“麒麟送子”就成为一种“早生贵子,子孙贤德”的美好祝愿。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将这种“仁兽”作为武将官服的纹饰,不仅代表权力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云锦“一品麒麟补”,这件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赞颂他为世界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金文大师每年都要为广大的民众所需所爱的“生肖礼品”,设制一款民俗文化蕴味极浓,寓意生动,精致独特又有时代感的云锦镜挂。今年他创作的“生肖福猪”不仅憨态可掬,更是表达了几重寓意:猪身肥硕,表示“旺年”、“肥年”;耳大有福,做成招风耳,寓能招财纳福;牡丹被称为“百花之王”,象征着富贵,福猪的身上再加上牡丹花,表示福贵上加福贵;福猪的脚上套铜钱,谐示“奔前(钱)程”;福猪的背上饰串钱,则寓意“辈辈有钱”。这五点合在一起,就是“五福临门”,过肥年(富裕年)的象征。
金文大师认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应有崇高的地位,古代的艺术品因为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那个时候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面貌,流传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文物。同样,现在的云锦若能与现在的时代生活充分结合,那就是未来的文物。云锦工艺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贴近生活,不断创新。这也是金文大师矢志不移长期坚持与前进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传播云锦文化,金文在新成立的江苏省工艺美术馆(爱涛艺术中心)内设立了大师工作室,今后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平台开展更多的云锦文化推广活动,让云锦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南京云锦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其木机妆花是中国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3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尚有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心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南京云锦的工艺总是靠手传口授,代代相传。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先后在南京设立过“以官领之,以授匠作”的官立织造机构。元为“东、西织染局”。明有“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清为“江宁织造局”。江宁织造局共存时间为二百六十多年,其间主管织造的官员达数十人。其中曹玺、曹寅、曹、曹祖孙三代历任江宁织造达六十五年之久。曹家在江宁除担负织造御用缎匹的一切事务外,还兼任为皇室在江南的采购,办事,奏报的一切事务。
南京云锦是用长五点六米,宽一点四米,高四米的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织机由一九二四个机件组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每天产量约为五公分,所为弥足珍贵。最近南京云锦研究所刚研制出的新夏装,一件衣服只有49.5克,一两都不到。南京云锦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这些都是别的服装面料无法做到的。由于云锦长期用于专织皇室龙袍冕服,在织造中往往不惜工本,故而形成了云锦的图案丰富多彩,花形硕大,造型优美,设色浓艳大胆,尤以用金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变化多样的特点,使云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便是这一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云锦织造成就的唯一遗存。尤其是以“妆金,妆彩,妆孔雀羽”的“三妆”为特色的皇家用品,它的特殊浮雕镶嵌式的立体效果,反映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审美追求,体现了科技与美学的交融。南京云锦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整体艺术造型设计的靓美,彰显晕色和谐的艳美,织造技术创新原理的精美,吉祥寓意纹样图案的奇美。她的风格流派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中国古代官补是中国封建王朝特定的显示官员的地位高低的官服徽识,是南京云锦的特色品种。他饰于官服的胸前、后背,文官饰以飞禽;一品官为仙鹤补;二品官为锦鸡补;三品官为孔雀补;四品官为云雁补;五品官为白鹇补;六品官为鹭鸶补;七品官为补;八品官为鹌鹑补;九品官为练雀补。武官饰为走兽:一品二品官为狮补;三品官为虎补;四品官为豺补;五品官为熊补;六品七品官为彪补;八品官为犀牛补;九品官为海马补。南京云锦在继承历代优秀丝织工艺技术的同时,不断融汇创新技术,把我国古代丝织工艺技术推上顶峰,成为“锦中之锦”。一九五四年,南京文化局成立“云锦研究工作组”。一九五六年十月,周恩来曾指示“一定要南京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一九五七年云锦研究所成立。党和国家许多领导参观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对其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云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云锦价格昂贵。其昂贵的原因是其图案精致,工序复杂和完成工序均由手工制作而成,且制作缓慢。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而增加效益,是民族云锦生存的关键问题。当今,人类已经步入高度文明,高度信息化的文明社会,新技术、高科技已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电脑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利用电脑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诸多问题,把人们从艰苦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中国经济发展,给民族服饰带来全新的契机,民族的东西终究要吸引世界的目光。上海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传统中国亦庄亦谐的锦缎面料的唐装依次步入上海科技馆时,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注入了新的生命,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无限的商机,使全球掀起了唐装热。中华云锦的面料属于绿色环保健康面料,更获得人们的青睐,亦使中国古老的工艺发出新的光芒.
注:图片为“蓝地群仙拱寿纹金妆花缎(民国时期)”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僧志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毕竟 : 到底。 西湖 :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 1:——“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毕竟 : 到底。 西湖 :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僧志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毕竟 : 到底。 西湖 : 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 1:——“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慢慢找,肯定有你要的,我就不提供了全唐诗库
神那,好多啊~~
慢慢找,肯定有你要的,我就不提供了三百首?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唐诗三百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家风光的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