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亨利八世离婚案》中凯瑟琳王后为什么力保白金汉公爵

外国文学网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离婚案下的政治:《亨利八世》与《真相揭秘》
  内容提要& 莎士比亚擅长描写家庭生活,但对婚姻真实情况的描述却十分有限。《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历史剧,主要描写了四次审判(白金汉公爵、凯瑟琳王后、沃尔西主教、克兰默大主教)、两次庆典(新王后的加冕典礼、伊丽莎白公主的洗礼)以及最后克兰默对英格兰的展望。剧本通过六件大事和贵族、平民对这六件大事的相关评述反映亨利八世其人及其统治。而另一条隐含线索是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最重要的宗教改革的导火索――离婚案。本文分析莎士比亚所描绘的离婚案与以《真相揭秘》为代表的英格兰官方文宣的契合与悖离,指出正是由于英国民众对1613年另一桩离婚案的关注导致了《亨利八世》的创作与其中离婚描述的变化。
  关键词& 《亨利八世》& 《真相揭秘》& 离婚案
  莎士比亚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对兄弟之间致命的敌对状态和复杂的父女关系抱有独特而强烈的兴趣:埃格斯和赫米亚、勃拉班修和苔丝狄蒙娜、李尔和他那两个可怕的女儿、配力克力斯和玛瑞娜、普洛斯帕罗都是很好的例子。可是虽说婚姻是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之奋斗的应许之地,家庭分裂是萦绕不去的悲剧主题,莎士比亚对婚姻真实情况的描述却十分有限。①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历史剧,主要描写了四次审判(白金汉公爵、凯瑟琳王后、沃尔西主教、克兰默大主教)、两次庆典(新王后的加冕典礼、伊丽莎白公主的洗礼)以及最后克兰默对英格兰的展望。剧本通过六件大事和贵族、平民对这六件大事的议论来反映亨利八世其人及其统治。而另一条隐含线索则是亨利八世统治时期最重要的宗教改革的导火索――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离婚案,层层烟幕之下,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离婚案的描述。本文分析莎士比亚所描绘的离婚案与以《真相揭秘》为代表的英格兰官方宣传手册的契合与悖离,指出正是由于英国民众对1613年另一桩离婚案的关注导致了《亨利八世》的创作与其中离婚描述的变化。
①& See Stephen Greenblatt,Will in the World: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4,pp.126―127.
文章首页& 全文见《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开放分类:
凯瑟琳·帕尔&
凯瑟琳·帕尔摘要
凯瑟琳·帕尔(1512年-日),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六个妻子中的最后一位。她于1543年-1547年为英格兰王后,之后为英格兰太后。她是英格兰结婚次数最多的王后,有过四位丈夫。
凯瑟琳·帕尔生于西北英格兰威斯特摩兰的坎达尔堡(Kendal Castle),她的祖先自14世纪起就在此居住了。她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父亲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北安普顿郡霍顿家族的托马斯·帕尔爵士(Sir Thomas Parr),母亲是北安普顿郡的格林斯诺顿的托马斯·格林爵士(Sir Thomas Green)的女儿莫德·格林(Maud Green,日-日)。她有一名弟弟,即后来的北安普顿侯爵一世威廉·帕尔(William Parr, 1st Marquess of Northampton),还有一名妹妹,即后来成为彭布鲁克伯爵夫人的安妮·赫伯特(Anne Herbert, Countess of Pembroke)。她的父亲托马斯爵士是北安普顿的郡守治安官,守卫长及监察官,为亨利八世效命。她的母亲帕尔夫人则是亨利八世第一位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从女官。 凯瑟琳·帕尔 &1529年,凯瑟琳时年17岁,嫁给了盖恩斯伯勒的博罗男爵二世爱德华·博罗(Edward Borough, 2nd Baron Borough of Gainsborough)。爱德华于1532年春天去世。 1534年她嫁给了北约克郡的斯内普的拉提默男爵三世约翰·内维尔(John Nevill, 3rd Baron Latymer)。1536年,在求恩巡礼事件中,凯瑟琳和她的两个继子女一同被北方叛乱者作为人质。约翰·内维尔1543年去世。 在亨利八世和阿拉贡凯瑟琳的女儿玛丽小姐的家中,凯瑟琳·帕尔引起了国王的注意。在第二任丈夫过世后,这名富有的遗孀与休德利的西摩男爵一世托马斯·西摩(Thomas Seymour, 1st Baron Seymour of Sudeley),即珍·西摩王后的兄弟发展了恋情。但是国王很喜欢她,她不得不接受了国王的爱意。
凯瑟琳·帕尔 - 英格兰及爱尔兰王后
凯瑟琳与亨利八世于日在汉普顿宫成婚。她是亨利取得爱尔兰国王头衔后第一位兼任爱尔兰王后的英格兰王后。作为王后,凯瑟琳在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亨利八世前两次婚姻中生下的两个女儿与其关系起了作用,她们后来先后继位为玛丽一世及伊丽莎白一世。她同样与亨利八世的儿子,即后来的国王爱德华六世关系也很良好。她成为王后以后,她的叔叔霍顿的帕尔男爵一世威廉·帕尔(William Parr, 1st Baron Parr of Horton)成为了她的宫内大臣(Lord Chamberlain)。 在1544年7月至9 月这三个月间,凯瑟琳在亨利八世在他最后一次在法国的失败征战期间被任命为摄政。得益于她的叔叔被任命为摄政议员,并且温和地对待托马斯·克兰麦(坎特伯雷大主教)及赫特福德伯爵一世爱德华·西摩(Edward Seymour, 1st Earl of Hertford),凯瑟琳获得了行之有效的控制,可以按照她的意愿行使权力。她处理了亨利八世在法国战役时的供给、财政及召集等问题;签署了五份皇家公告;越过与苏格兰复杂而不稳定的关系,同她在北部边界地区的军官保持了稳定的联络。一般认为她作为摄政的行为、人格力量及威严及后来的宗教信仰,都深深的影响了她的继女。 她的宗教观点是复杂的,并且缺乏证据来描述。尽管她肯定生于宗教改革之前,被作为一个天主教徒来抚养,但她后来变得对“新信仰”富有同情心及兴趣。在1540年代中期说她实质上是个新教徒其实是一种假说,我们现在都明白这个词。我们可以肯定在亨利八世死后,她怀有很强烈的改革观点。此时她的第二本书《罪人的诉苦》(Lamentacions of a synner)在1547年末出版。这本书提振了新教徒孤立信仰原理的学说,其中一些内容被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在亨利八世死后到她出版这本书,她极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这些观点。她同情安妮·阿科斯(Anne Askew),后者强烈反对天主教的的圣餐信仰,也说明她不仅仅对一个新宗教持同情态度。 凯瑟琳·帕尔 &无论她是否真的正式改信新教,这其实不太可能,凯瑟琳都被认为改革得太多了而遭到天主教及反新教的官僚的怀疑,如斯蒂芬·伽纳德(Stephen Gardiner,温彻斯特主教)及托马斯·赖奥斯利勋爵(Thomas Wriothesley, 1st Earl of Southampton,大法官)。他们在1546年还试图让国王来反对她。还有一份逮捕令被拟定,并且欧洲都盛传国王被王后的好友,萨福克公爵夫人凯瑟琳·威洛比(Catherine Willoughby, Duchess of Suffolk)所吸引。然而,凯瑟琳王后设法发誓说她只是国王在饱受腿伤折磨时与他辩论宗教问题而转移他的注意力罢了,以此与国王达成和解。&
凯瑟琳·帕尔 - 最后一次婚姻,分娩及离世
凯瑟琳·帕尔亨利八世于日驾崩,凯瑟琳可以和她的旧爱休德利的西摩男爵一世托马斯·西摩结婚。他们在老国王驾崩后的六个月结了婚,并且得到了新国王的许可。当他们的联姻公开时,还引起了一点小丑闻。凯瑟琳第一次怀孕,在35岁时候怀了西摩的孩子。这次身怀有喜对凯瑟琳来说很惊喜,因为她前三段婚姻都没有怀孕(当然,她的丈夫们都比她大很多)。这次,她与丈夫的兄弟媳妇萨默塞特公爵夫人安妮·西摩(Anne Seymour, Duchess of Somerset)发生了摩擦,焦点在于凯瑟琳的珠宝。公爵夫人争辩珠宝是属于英格兰王后的,作为英格兰太后,凯瑟琳不应该再佩戴它们。相反,她作为护国公的妻子,应该是可以佩戴它们的人之一。她还援引继承法案,清楚的指出凯瑟琳在领土内比其他贵妇享有优先权,事实上,就优先权而言,萨默塞特公爵夫人排在玛丽小姐、伊丽莎白小姐及被封为国王的姐妹克里维斯的安妮之后。最后,公爵夫人赢了争论,也造成她与凯瑟琳的关系长期破裂;西摩兄弟也因此关系变差。托马斯目睹了整个争议过程,看清了他的兄弟为了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个人攻击。凯瑟琳的婚姻也变得紧张。十六世纪普遍认为怀孕期间不能进行性生活,西摩开始觊觎凯瑟琳的继女伊丽莎白小姐,那时她住在他们家里。风传他甚至计划在与凯瑟琳结婚前娶伊丽莎白,后来据说凯瑟琳发现他们两个还拥抱。无论是不是发生过这种事情,伊丽莎白于五月被送往另外一处府邸,从此再未见过她亲爱的继母。 凯瑟琳在日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一个名叫玛丽·西摩的女孩。但六天后,即日在格洛斯特郡的休德利堡(Sudeley Castle)去世,一般认为她死于产褥热或者是产后脓毒症。巧合的是,这与亨利八世第三个妻子珍·西摩的死因一样。在缺乏分娩产后卫生护理的条件下,这也并不算不寻常。 不到一年后,托马斯·西摩即以叛国罪被处以斩首。玛丽被送往萨福克公爵遗孀凯瑟琳·威洛比处抚养。她是凯瑟琳的一个密友。一年半后,一项议会法案恢复了玛丽的财产权,减轻了公爵夫人的负担。最后一次在文献中提及玛丽·西摩是她的两岁生日,尽管有故事流传说她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但多数历史学家相信她在孩童时期就已夭亡。&
凯瑟琳·帕尔 - 身后
1782年,一个名叫约翰·罗卡斯特(John Locust)的绅士在休德利堡礼拜堂的废墟中发现了凯瑟琳王后的棺椁。他开启了棺材并进行了观察,历经234年,她的尸体在一个出奇的好的环境中得以保存。据说她的一支胳膊仍然白皙且润泽。他取了她几缕头发后,封闭了棺椁并且重新安置在墓中。 在此10年后,她的棺椁又被多次开启。1792年一群醉汉甚至回葬时还将棺椁上下颠倒,并且行事粗鲁。当1817年官方正式开启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句骷髅。她的遗骨被移往白金汉公爵的墓地,那时他的家族拥有这个城堡。几年后,约翰·斯科特爵士(Sir John Scott)重建礼拜堂,并为凯瑟琳王后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祭坛及墓穴。 凯瑟琳的部分著作可以在女性作家项目(Women Writers Project)中找到。&
凯瑟琳·帕尔 - 电影及舞台表演中
凯瑟琳·帕尔的肖像,之前曾被认为是简·格雷 [3]凯瑟琳第一次出现在银幕是在1933年亚历山大·科达(Alexander Korda)的名作《亨利八世的私生活》(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中,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扮演国王,女演员埃弗利·格雷格(Everley Gregg)扮演凯瑟琳·帕尔。这部电影没有试图描绘历史上凯瑟琳的特质,而是将她的形象渲染成一种有保护心过重的、爱唠叨的喜剧效果。 1952年,一部以浪漫化视角描写托马斯·西摩追逐伊丽莎白一世的通俗电影《年轻的贝斯》(Young Bess)中,斯图尔特·格兰杰(Stewart Granger)扮演西摩,琴·西蒙斯(Jean Simmons)扮演伊丽莎白,银幕传奇德博拉·克尔(Deborah Kerr)扮演凯瑟琳·帕尔。 1970年,在BBC一部90分钟的电视剧《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是六集电视剧《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的最后一集)中,凯瑟琳由罗莎莉·克拉奇利(Rosalie Crutchley)扮演,基思·米歇尔(Keith Michell)扮演亨利八世。在这部剧中,凯瑟琳对信仰的热爱及理性的力量得到了凸显。克拉奇利随后还在1971年描写伊丽莎白一世生活的六集电视剧《伊丽莎白·R》(Elizabeth R)的第一集中扮演凯瑟琳·帕尔,格伦达·杰克逊(Glenda Jackson)是这部剧的主演。 1973年,芭芭拉·利-亨特(Barbara Leigh-Hunt)在《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Henry VIII and his Six Wives)中扮演的凯瑟琳较有威严,这部剧中基思·米歇尔再次扮演亨利八世。2000年,詹尼弗·威格莫尔(Jennifer Wigmore)在针对青少年观众的美国电视剧《伊丽莎白:都铎王朝的红玫瑰》(Elizabeth: Red Rose of the House of Tudor)中扮演凯瑟琳·帕尔。一年后,卡洛琳·林托特(Caroline Lintott)在戴维·斯塔基教授(Professor David Starkey)关于亨利八世的王后的纪录片中扮演凯瑟琳。 2003年10月,两集英国电视剧《亨利八世》(Henry VIII)中,凯瑟琳由克莱尔·霍尔曼(Clare Holman)扮演。她的戏份相对较少,在这部剧的第二部分中,主要集中描述珍·西摩和凯瑟琳·霍华德的故事。 2007年3月,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上演了A.E.霍奇纳(A. E. Hotchner)剧本创作奖获奖作品《Highness》。这部作品是描述凯瑟琳·帕尔的生活及与亨利八世和她的继女伊丽莎白一世的关系的。 她还是一些小说的主题,如《第六个妻子》(The Sixth Wife),在一些小说中则是配角,如Matthew Shardlake mystery,Revelation。 在Showtime的剧集都铎王朝(The Tudors)的第四季也是最后一季中,凯瑟琳由女演员朱莉·理查德森(Joely Richardson)扮演,该剧于2010年春首播。 凯瑟琳是作家Cynthia Harrod-Eagles的历史小说《摩兰王朝》(The Morland Dynasty)第二卷《黑暗玫瑰》(The Dark Rose)中的重要角色。女主角纳内特·摩兰(Nanette Morland)被教导要站在凯瑟琳一边,并且在凯瑟琳当了王后之后对她有了重新认识。&
凯瑟琳·帕尔 - 史学
在流行的传说中,凯瑟琳作为一个妻子更像她丈夫的护士。这种说法产生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家及原女性主义者爱格妮思·斯特里克兰(Agnes Strickland)的作品中。这种臆测在戴维·斯塔基(David Starkey)的书《六个妻子》(Six Wives)中被质疑。他指出,因为亨利八世有数目庞大的医生专为他的手和脚服务,并且凯瑟琳希冀生活得极具王后威严,这种说法对都铎王室来说是有含混的猥亵意味的。凯瑟琳·帕尔在电影及电视中经常被比她大很多的女演员扮演,实际上她30岁出头就与国王结婚,去世时也不过36岁。 凯瑟琳的理智、道德正直、炽热的宗教诺守、强烈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为她在史学家中赢得了许多追慕者。包括戴维·斯塔基,女权主义活动家卡伦·林德西(Karen Lindsey),安东尼亚·弗雷则夫人(Lady Antonia Fraser),艾莉森·维尔(Alison Weir),卡罗利·埃里克森(Carolly Erickson),艾莉森·普洛登(Alison Plowden)及苏珊·詹姆斯(Susan James)。&
凯瑟琳·帕尔 - 历史小说
凯瑟琳·帕尔是玛丽·路克(Mary Luke)的传记小说《常青藤王冠》(The Ivy Crown)的主要人物,1984年出版 卡罗利·埃里克森(Carolly Erickson)的《亨利八世的最后一个妻子》(The Last Wife of Henry VIII)讲述了凯瑟琳·帕尔生活的故事&
凯瑟琳·帕尔 - 封号及称号
Mistress Catherine Parr:凯瑟琳·帕尔小姐(1512年–1529年) The Lady Burgh:Burgh夫人(1529年–1532年) The Dowager Lady Burgh:Burgh夫人(1532年-1534年) The Lady Latymer:Latymer夫人(1534年–1543年) The Dowager Lady Latymer:Latymer夫人(1543年) Her Majesty The Queen:王后陛下(1543年–1547年) Her Majesty Queen Catherine:凯瑟琳王后陛下(1547年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日美国前国务院日本处处长凯文·马厄因发表对日本冲绳人的侮辱性言论,10日遭美国政府撤职。美国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当天在东京与日本新...
穆斯塔法·凯末尔(Kemal,又译基马尔,~),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元帅。凯末尔原名穆斯塔法,...
凯瑟琳·伯斯诺尔(Catherine Bursnall),出生于1981年,金发碧眼,姣好面容,加上甜美微笑,媒体一致称赞其漂亮迷人。毕业于英国沃里克大学,无政治背景,200...
《乱武天下》是一款多人在线动作类休闲游戏,游戏风格采用乱斗模式,是玩家追求个性、追求表现,追求胜利的舞台。该游戏别致的场景,华丽的动作,惊...
战国时期燕国人,乐间的同宗。乐毅死后几年,燕王攻赵,他和栗腹被俘,他留在了赵国。率兵攻燕,燕王给予赵军钱财才退兵。后赵王器重他,让他代替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美剧《都铎王朝》人物赏
2009年10月《狼厅》获布克奖后,次年3月又捧得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对于一本大部头的历史小说来说,同时包揽英联邦及北美大陆英语文坛两项最权威的文学奖项实属不易,而且,该书还创造了多项销售奇迹:至2010年7月,其精装本在英国已售出21万5千册,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引进版权,总计销量超过20万册,堪称“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2012年10月,《狼厅》的续集《提堂》再此获得布克奖殊荣。同时,希拉里·曼特尔还在继续创作这一系列的第三部《镜与光》。都铎王朝的传奇无疑是英国历史上最为绚丽的华彩乐章之一,其中亨利八世血腥残酷的宫闱秘辛数百年来给历史学家和升斗小民带来无穷无尽的史料研究和八卦谈资。亨利八世一生换了六个王后,其中两个离婚,两个处决,一个死亡。为了离婚,迎娶安妮·博林,亨利不惜与罗马教廷决裂,大力推行宗教改革,解散修道院,致使英国王室的权力达到巅峰。然而,这所有的丰功伟绩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读完《狼厅》的续集《提堂》后,称“克伦威尔之于亨利八世犹如贝利亚之于斯大林”,而狄更斯则将亨利八世评价为“真相是,他是一个混账至极的恶棍,是人性的耻辱,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抹血污。” 可以说,亨利八世与克伦威尔这对君臣的关系远比正史记录得要纠结复杂。托马斯·克伦威尔何许人也?恶棍,无赖,野心家,政治家,还是改革家?其实,在希拉里·曼特尔对他产生兴趣之前,他在各种文艺作品中早已滥觞——剧本、小说、电影、电视剧无一遗漏过他的身影,只可惜大部分作品中克伦威尔都是以反面人物或配角出现。莎翁名剧《亨利八世》中,克伦威尔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配角。美国剧作家马克斯维尔·安德森1948年的作品《千日安妮》(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中,克伦威尔被塑造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无耻之徒。罗伯特·鲍特编剧的电影《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获六项奥斯卡奖)中克伦威尔则成了野心勃勃的大反派,是葬送托马斯·莫尔的元凶,该剧后来在百老汇也上演过。至于电影电视,以亨利八世为背景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2007年风靡全球的美剧《都铎王朝》至今已播四季,其中的克伦威尔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还有2008年的电影《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这些影视剧作品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都铎热”。英国人的历史却能引起全世界粉丝的疯狂追逐,当然其中不乏有帅气迷人的乔纳森·梅耶斯(美剧《都铎王朝》中饰演亨利八世的演员)以及性感尤物斯嘉丽·约翰逊(《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中饰演玛丽·博林,即安妮·博林的姐姐)的功劳,但更重要的还是那跌宕起伏、波诡云谲的王朝传奇吸引了观众。微信君找来了这些英国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画像,大家看下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都铎王朝》里的人物形象设定,究竟还原了多少历史真相?电视剧《都铎王朝》海报托马斯·克伦威尔年轻的亨利八世阿拉贡的凯瑟琳,英国王后,西班牙公主安妮·博林红衣主教托马斯·莫尔白金汉公爵查尔斯·布兰登亨利八世与安妮玛格丽特公主玛丽·都铎公主,也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玛丽·博林玛丽·都铎与查尔斯·布兰登上议院大法官托马斯·莫尔骑士,欧洲早期空想主义创始人,乌托邦作者托马斯·博林,安妮博林的父亲托马斯·霍华德(诺福克公爵)托马斯·塔利斯,都铎王朝最重要的作曲家,英国教堂音乐之父中年亨利八世中年亨利八世提堂[英]希拉里·曼特尔 著刘国枝等 译ISBN:978-7-/I.3911定价:53元2012年布克奖小说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狼厅》续集“都铎三部曲”之第二部托马斯·莫尔死后,亨利八世的宫廷依然阴云密布:新王后安妮·博林并没有如愿诞下王子,亨利的眼睛又盯上了狼厅的简·西摩……此时,宫廷里流言四起,传王后不忠、甚至乱伦。托马斯·克伦威尔,国王的秘书管,早已洞悉先机,只待国王一声令下,便会扳倒安妮·博林和她的家族。最终,王后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克伦威尔又将付出何等代价,能否全身而退?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亨利八世最爱的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