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气歌谣 综艺的什么技术堪称一绝?统称什么

当前位置:>> >>
中国诗词起源及发展概况浅述
  本文简单介绍中国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概公元前11世纪&&6世纪)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及贵族文人的作品。经过孔子收集整理删除后,留下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共有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为《诗经》的精华。小部分是贵族阶层的作品。其中&雅&分为&大雅&与&小雅&,共111篇;&大雅&作品大部分是上层贵族的作品,一般以叙事为主;&小雅&除了贵族以外有小部分民间的歌谣;&颂&共有40篇,一般用于宗庙祭祀。从形式上说:多半是四言的,但有少参差不齐的句子,多用重叠的句法,体现出民歌形象而生动的特点;从技术上说:多以叙事为主,不论表现贵族生活还是平民的生活,都是叙事的表现手法。
  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中国文学的起点,也是鼻祖,象一座宝贵的象牙之塔,艺术之宫殿,对后世的诗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继于诗经之后的便是所谓的楚辞时代。《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上灿烂的两颗明星。不同的地方是:《诗经》是周初至春秋时代的,《楚辞》则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诗经》是中国北部民间诗歌总集,《楚辞》则是中国南方文学总集;《诗经》多言人事,偏于实际,属于人文主义;《楚辞》却多含神话,偏于理想,近于浪漫主义;《诗经》篇章短小,词句整齐,《楚辞》却是篇章复杂,词句参差。
  代表诗人有和宋玉。屈原(公元前343?&&公元前290)名平,字灵均。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怀沙》、《涉江》等很多首诗歌。其中尤以《离骚》、《天问》有名。其中的&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非常有名。他的弟子宋玉也特别有才华,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有他所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都非常出色。此外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有宋玉、勒、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在文学史上有相当高的地位。
  《楚辞》的特别是:有浓厚的地方情感;有丰富的材料;有巧妙的寄托;有美丽的辞藻。打破了四言体的模式,多以五、六、七为基础,善于运用民歌的自然韵律;大量运用语气词&兮&、&些&成为语言形式的显著特征。对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时代语言体系的不断演变与适应社会的需要。诗歌发展到汉代,涌现出很多的辞赋家及汉乐府诗体。乐府诗歌开始向五、七言过渡与演化。曲调繁杂,词句多杂言。约有300多篇,现存大概只有100多篇。分汉魏乐府、南北乐府等。有描写贵族生活的歌辞及平民的各种曲辞,但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创作,也并不是一时之作,大多流传于民间而收集整理而来的。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譬如《鼓吹.铙歌》皆杂言,如第十五曲《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及《相和歌辞》的《秋胡行》、《对酒歌》杂以三七八言句;《陇头流水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词》都是非常有名的杂言体乐府诗句。
  汉乐府的诗体特点从句式上看,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从篇章上看,有不到十字或仅十多字的短篇,也有千字以上的长篇。题村也极广泛,抒情、叙事以及富有哲理性的作品都有,但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叙述性题材居多,这是它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可以入乐的歌辞,这就形成了重声不重辞的现象。表现手法上: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浪漫主义的色彩。汉魏南北的乐府对中国文学诗词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五言古诗、七言古诗逐步从萌幼渐渐茁壮起来。
  魏晋时的辞赋虽然占有一定的政治文学地位,但中心文化还是诗歌,还以杂言体为主,逐步使五言体迈向成熟的步伐。代表人物有曹氏父子三人(曹丕、曹植)。被称为中国诗界的枭雄。( 155年&&220)年。主要作品有《陌上桑》、《短歌行》、《苦寒行》《观沧海》、《龟与寿》等。不乏名句问世。如《龟虽寿》里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等值得后人借鉴与思考的诗文。为当时社会的诗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特点重在抒发一己之情怀,体现他所创作的个性与审美追求,也表现在他不拘一格网罗人才的偏至思想与政治策略,促进当时创作的积极性与互相学习交流的氛围。扬长避短,从而使两者相得益彰,再一点就是他的一些政治理论与政治思想深刻地影响曹氏兄弟在文学领域的发展,并起到启发与推动作用。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父死,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称魏文帝。&& 曹在《典论自序》中曾言:&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所著书论诗赋,凡六十篇。至若智而能愚,勇而能怯,仁以接物,恕以及下,以付后之良史。&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首。曹丕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皆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三家集》中。有关曹丕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注释本,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丕之弟曹植(192&232),子子建,丕之同母弟,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俗,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建安十六年封为平原侯。因才华出众,几次欲立太子。父死失去依靠,遭到兄弟侄儿的猜疑迫害,太和六年(232)郁郁而终。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洛神赋》也非常有名,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愤慨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丕的《白马篇》: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及《野田黄雀行》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曹植诗歌文采气骨兼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对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开拓,艺术上注重声色的描绘和技巧的琢磨,富于创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窈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钟嵘《诗品》评价其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以自己杰出的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从朴质无华的民歌向文人诗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这一时期被称建安七子的有:司马迁、班固、班婕妤、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王粲、稽康、陆机在当时也很有名气。
  自此,诗坛沉寂百年后到了东晋末年,才产生了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当可为天才诗人,(365&427)是隐逸诗的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作品大多描写田园的景物,能于清远逸适之中,隐寓着渊深茂盛之气,似云林中的小景,疏疏淡淡,而意境又是那么深远无涯,任天机主自然,像晶莹圆润的珠玉。他的作品非常丰富,名句也非常多,所以后来的、王安石、都学而未至。以闲云野鹤的头衔,独不天下。我们可以再一次畅游在他的作品中寻觅流传至今的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为后人所效仿。陶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中的极品。肖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他的不朽诗篇,伟大人品,影响了、、、、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时间再向前推移20年后,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喜欢豪放的游兴生活,是山水诗的开辟者。但因政治上的问题,有些诗人对他很有成见。在这其间还有鲍照、谢眺、任彦N、瘐信等都是非常有名气的诗人。但却不能引领时代的主导地位。
  隋朝的诗坛是冷落的,因为政治时局的混乱与战争的频繁,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家,除了薛道衡、杨广外没有别的,诗歌的中兴有待于唐代的诗人。
  唐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佳作丰富,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鼎盛的时期。集承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大成,开发了宋以后的宗派。以体言:五七杂言乐府行律无一不有;以格言:圣神仙佛娇艳鬼怪,无一不包;以调言,飘逸胸浑,精神博大,缜密幽丽,清奇奥峭,无一不至;以人言,帝王将相,村夫野老、妇孺樵牧,和尚道士,一起登场,演奏诗歌的舞台。
  唐朝的诗歌发展超出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也从永明体的不完善状态下逐渐转换为唐代四声二元化及近体诗的定型,这也正是永明体在不断运用中的演变历程。唐人为了和古体诗加以区分,名为今体诗。今体诗歌根据汉字平仄的特点使诗歌有了严谨的格体,具有抑扬顿挫的和谐美与形式美、精炼美和音乐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唐朝的诗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诗人。譬如王勃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还有他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杨炯的《送临津房少府》&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写的非常感人。&卢照邻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骆宾王的&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等等都让后人学习效仿。四杰的时代律诗尚未定型,初唐四杰是初唐诗歌过渡到盛唐文坛的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在当时及后世均享有盛誉。
  继四杰直后的沈缙凇⑺沃嗜妨⒘苏庖恍碌氖澹开一代诗风,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还有&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风骨&与&兴寄&的提出, 倡导初唐艳丽纤弱的诗风,而开盛唐朴素雄健的诗风,把诗歌引向朴实而具有真实生命的道路上。为以后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诗坛有影响力的还有田园诗人,。边塞诗人、等。
  到开元天宝唐的中叶,诗人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李白、杜甫、被誉为&双子星座&。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祖于隋末流徙西域,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柚)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由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趋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U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靠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李太白集》问世。他的名句流传很多,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脍炙人口,老少皆知,且流传至今,让多少人仰慕效仿。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宋代、苏轼、,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他的名句很多这里只作介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尔后的韩愈、白居易、李贺,继承了杜的现实主义传统。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今新郑)人,和并称&元白&,和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与李杜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日本、朝鲜等国广泛流传。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白氏还有不少赠酬亲朋篇什,情真意切,挚朴动人。但这类诗中较多叹老嗟病,伤往悼亡的伤感色彩及度脱尘嚣的佛家思想。杂律诗在白诗中最多,以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山水小诗较著名,白描手法,寥寥几笔,生意盎然。另有一些铺陈故实、排比声律的长篇排律和杯光酒影、艳情风月的小诗,也颇为时人效仿。他的名作很多,以《琵琶行》最为著名,《琵琶行》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而《长恨歌》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寄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
  唐到了晚代也出现了几位有突出贡献的诗人、、等人。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李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都用典故。且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有些诗较晦涩。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李商隐出身孤贫,后来因婚姻问题卷入当时的牛李党争,倍受排挤,潦倒终身。这种&匡国无门&的遭遇,使李商隐写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篡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的黑暗政治的诗篇。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爱情诗深情动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李商隐的散文也文采华美,风格独特;骈文婉约雅致,蜚声于晚唐文坛。他最有名的《蝉菊》、《登乐游原》、《风雨》、《落花》、《锦瑟》、《无题》、《夜雨寄北》等诗篇,堪称一绝。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成为千古名句。
&& 与李齐名的温庭筠,因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六朝余习,色彩华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但有些晦涩难懂。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温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温庭筠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他的名句有&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有他的词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都写的非常好空灵凄婉。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据《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形成蔚为大观,终于使词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在盛唐的中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词。最初是来自民间,称为&曲子词&。源于乐府,从格律上讲,则源于近体诗,但与近体诗的区别是句式是长短不一的。刚开始以小令为主,以后发展为中调、慢词等。在宋朝出现了词的昌盛期,代表人物有欧阳修、、苏轼、、等著名的词人。他们风格迥异,大体出现豪放词风及婉约词风,影响后人。
  在历史的诗词长河值得大家注意的一位词人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最有名的词是虞美人和浪淘沙令. 书画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颓矗倬⑷绾伤瘢街&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词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Z、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李Z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又: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常自诩&隐士&,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蝶恋花》写的非常好:&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还有很多有名的作品对后来的词学者影响深远。
  柳永的作品非常丰富,有很多词谱是他自度的。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乐章集》。柳有名的词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着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苏轼的词有豪迈与婉约的都有最著名的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生于)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苏轼的诗今存 2700多首诗词留存于世。
  李清照为宋朝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即使在当时也非常有名,史料亦有记载。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Z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e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在当时的世坛亦有词名,我们来欣赏她的一些小令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的基本手法是通过极其精炼的致入微形成鲜明的对内照。「知否?知否?两句是这首词格律上的要求,但是词人写硎肿匀唬械乇憩F了女主人婉惜的微愠的心情,可谓浑然天成。「绿肥红瘦」Z新意秀脍炙人口。《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暗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后三句描绘形象生动,言情蕴藉,深情苦调,为千古名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词移情入景,通过各种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词人的思念之情。还有一首我喜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本词在Z言上的成就历砦壅咚奚汀J紫缺憩F在叠字的运用上,开头三句全为叠字,却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妥贴地表F了词中的情和景,因此这首词被誉为是「情景婉绝」的「绝唱」。其次是口Z的运用,如「最难将息」、「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浅俗之语入词,发清新之思,令人叹绝。
  李的《词论》最早见于《苕溪渔隐丛话》,是宋朝探讨词学理论与特点比较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与论述,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还有几位特殊的女性此作家。她们分别是:朱淑真(生於约公元1078年前).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大约晚於清照数十年。生於仕宦家庭,其父亲曾在浙西作过官,又嗜好古玩.家院里有「东园、西楼、水阁桂堂、依绿亭诸胜」。淑真自小喜欢读书,工诗词,善绘画,通音律.她在文学艺术方面,与清照一样,堪称全才.著有《断肠集》。吴淑姬(约1185年前後在世)。聪颖貌美,能作诗词,著有《阳春白雪词》五卷。张玉娘(约生於1250年)。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浙江松阳人。玉娘出身於世代人士宦家庭,曾祖父张再兴,字舜臣,宋淳熙八年登进士,为科院左迪功郎。祖父张继烨,字光大,由贡元人士为登人士郎。其父亲张懋,字可翁,号龙岩野父,举孝行,为提举官。母亲姓刘氏贤淑,年近五十岁才生玉娘。玉娘因姿容美丽,聪慧绝伦,故为父母所锺爱。她从小受儒学文化教养与薰陶,父亲教她读《孝经》,《女训》,她能博闻强记,过目成诵,长大後善作诗词,远近有名,人们把她比作汉代的女作家班昭。玉娘的作品由她的族孙张献收集整理,合刻为《兰雪集》。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密使。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一百三十余首,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历史发展到元代,在&俗谣俚曲&中成长起来一种新的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词。从形式上看,词和曲都是长短句,但曲具有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是语言可伸可缩,因为可以添加衬,有一定的自由性。在艺术手法上,多采用直陈白描手法,注重口气的逼真及尽情大胆泼辣的刻画,以达到曲尽其妙的效果。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分为 杂剧和散曲两部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把元曲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并列,称之为&一代之文学&。
  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调其渊源,出于宋代大曲十一、唐宋词七十五、诸宫调二十八。当时,文人便作另一种文学发展而拟之。宋末,民间出现更多新乐曲;如元人杨朝英编集之《太平乐府》与《阳春白雪》中之令、散套、加上少数民族乐曲。宋词渐无法满足当时需要,以致&词&在声乐上的地位就逐渐被&曲&取代之。散曲之文学形式,约产生于宋金。在元明时期发展,乃是集少数民族之乐曲,南北各地小调。在明人王世贞《曲藻序》: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元代的曲家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曲作家有:关汉卿()杂剧的创始人。最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续西厢》。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五大类:一、喜剧《救风尘》、《救风尘》、《望江亭》,写的就是下层民众不堪凌辱、奋起自救的激动人心的故事。这两本喜剧,以明朗的笔触,泼辣的语言,揭露了压迫者的丑态,描绘出被迫害者以弱胜强的场景,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到不能低估自身的力量、不能屈服于压迫者的淫威,只要敢于斗争、善于应变,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悲剧《窦娥冤》、《蝴蝶梦》、《哭存孝》、《西蜀梦》等。在这四部作品中,关汉卿主要描写的悲剧人物全是封建社会的普通人。《窦娥冤》中的窦娥是当时被用来抵债的童养媳,她的命运就是元代当时遭受残酷的政治、经济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苦难的写照。《蝴蝶梦》中所写的皇亲国戚葛彪随意打死平民王老汉,逼迫王家兄弟为父报仇打死葛彪,结果导致兄弟三人都要下狱。《哭存孝》所写的是&太平不用旧将军&的悲剧。作为&旧将军&的李存孝,幼小父母双亡,被一大户人家收养成人,童年为人牧羊。可见,作者所哀痛的仍然是出身寒苦者。《西蜀梦》中写蜀国名将张飞和关羽遇难后,魂还西蜀,托梦给刘备报仇的悲剧故事。主人公张飞和关羽虽然身为刘蜀集团的忠臣良将,也可称为&英雄人物&。不过这类&英雄&并非西方悲剧理论中所要求的,&是地位显贵,意气风发,心性高傲的,勇于追求自己向往的目标&的伟人,也不是亚里斯多德在论悲剧人物时所强调的,&为数不多&,&少数家庭&的代表人物。而是代表广大人民的情感意识,体现华夏民族道德标准的&凡人英雄&。或者说是在&将相本无种&、&将相出寒门&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指导下刻画的&普通英雄&;三、英雄剧;四、公案剧;、五、义侠剧等。与关汉卿并称&元曲四大家&的是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值得一提的还有王实甫(1200&?),大都人。作品风格:绵缜婉丽,如花间美人,铺叙优雅,深得骚人之趣,佳句叠出。如&玉环之出浴华池,缘珠之采莲洛甫。有小曲《端正好》、《滚绣球》、《雁儿落》等。特别是&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离泪涟涟,宛然如见。作者善于化用名作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口语。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构成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
  马致远生于()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作品风格,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白朴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 (1226&?),祖籍奥州(山西河曲)。他幼年时值金国覆亡,饱经兵乱,赖诗人多方扶持,并教他读书。金亡后流寓真定。真定是当时北方一个重要戏剧演出地点。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并到过汴梁、杭州等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元明时期除了诗曲的高峰外,小说在当时社会也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有名的作者与小说,如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金瓶梅》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明晚清初的著名人士有: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E&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作为诗人,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黄宗羲()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黄宗羲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明亡,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讲学。康熙帝曾接连两次征召黄宗羲赴京任傅学鸿儒,均遭黄拒绝。康熙下令地方官员尽录黄宗羲的著作。康熙欲修明史,再次想起黄宗羲,曾邀黄赴京主持史局。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社会,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不满明代文学的刻意摹拟,摘抄剽窃之风。顾炎武()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把古韵分为10部,其中有4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其余几部也都粗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顾炎武在古音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有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后来被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i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Q,又号羽O山民。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更多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郁感、孤独感和自豪感。如道光三年(1823)的《夜坐》七律二首,&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在沉寂黑夜的山野景观中,寄托着诗人清醒的志士孤愤,抒发着对天下死气沉沉的深忧。道光六年的《秋心三首》七律,&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深深为边塞形势担忧,感慨仗剑报国的志士无多,更缺少知音的同志。他常常用&剑&和&箫&、&剑气&和&箫心&来寄托他的思想志向。&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漫感》);&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己亥杂诗》);对于自己的志向抱负不能实现,深为苦闷。在&抛却湖山一笛秋,人间天地署无愁&(《梦中作四截句》)的现实环境下,诗人除了抒发感慨、纵横议论之外,回忆值得留恋的快乐的过去,幻想现实之外美妙的境界和世界,乃成为诗人思想中一种必然的发展和出路。因此,在诗人的许多作品中表现了重重矛盾。作于道光元年的《能令公少年行》一首七言古诗相当集中地表现了诗人思想中的矛盾。诗中有逃向虚空的消极因素,更多的积极意义在于诗人对无可奈何的现实社会环境的极端厌恶和否定,因而在《己亥杂诗》&少年尊隐有高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二诗中,他确信前所未有的、巨大时代变化必然到来,希望&风雷&的爆发,以扫荡一切的迅疾气势,打破那令人窒息、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龚自珍诗的特点:1、政论、抒情和艺术形象的统一。2,丰富奇异的想象,构成生动有力的形象。在他的诗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爪怒&、&灵气怒&等等,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又如《西郊落花歌》描写落花,使引起伤感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则从衰败中看出新生。&天命虽秋肃,其人春气腴&(《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十五首》),从没落的时代中,也看到新生的一面。4,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杜韩的影响,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3,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诗人自觉地运用古典诗歌多种传统形式,&自周迄近代之体,皆用之;自杂三四言,至杂八九言,皆用之&(《跋破戒草》)。实际他写得多的还是五七言&古体诗&,七言的&近体诗&,而以七言绝句为大宗。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 纳兰性德():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这里选两首欣赏《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又&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读之凄美婉转,细腻情长。
  晚清新诗派的出现,在我国诗词的演变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诗家、词家又开始活跃起来。但在诗词的创作手法和内容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具有时代精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满了强烈的反帝国发封建的爱国思想,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疏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之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晚清诗歌理论比兴寄托、微言达现。
  &五四&运动后,虽然有段时间对旧体诗的抵制与否定,造成当时诗坛的冷落。但中华五千年的瑰宝依然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手中点燃,且一直照亮我们始终前进着的脚步。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李叔同()法号弘一法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秋瑾()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v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阴(今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以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善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亦能词。遗稿编入《秋瑾集》。特别是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一度鼓舞人心。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1909年先后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0年秋,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此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看他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著名国学应用专家张诚笃先生论毛泽东诗词意境如天地之苍茫、江河之奔涌、山岳之岿然、星光之灿烂,是民族文化的奇珍异宝,思想武库、诗作灵河。他诗雄词豪的风格成为后人学习与效仿的楷模典范。在这一事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诗词在祖国的大地上蓬勃发展、壮大,全国各地的诗词学会一个个建立并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诗词学者与新人。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发挥着教育人民,团结群体、服务社会、抒发个人情感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与地方风土人文的作品,鼓舞人心,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发展,继续培养下一代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遗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隔线----------------------------
唐诗宋词相关文章
【词谱简介】:《长亭怨慢》,词牌名之一,又名《长亭怨》,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九...
学诗宜循序渐进,不可躐等而求。今试分析言之。其说有三:一曰先学韵文而后学诗;二曰...
记游之诗,或述山川,或详风土,宜翔实而不浮泛,宜洒脱而不粘附,方为上乘。此种记述...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bs人气歌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