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做开美容院胸部护理有用吗需不需要特级护理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磊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2~6个月婴儿右侧开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体会
婴儿(2~6个月)右侧开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体会李磊 范祥明 吴永涛 朱耀斌 陈哲 李志强 张辉 李玲 张晶 苏俊武 程沛 刘迎龙【摘要】:目的:总结2~6个月婴儿经右侧开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结果,探讨小切口手术在婴儿手术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技术关键点。方法:2011年1月至9月完成2~6个月小婴儿经右侧开胸室缺修补手术108例,男性6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56个月(2~6个月),平均体质量6.37公斤(3.8~9公斤)。室缺分型,膜周部81例,嵴下型8例,干下型19例,心内膜垫型1例,多发室缺1例。与同期同年龄段经正中开胸40例及7~12个月右侧开胸78例室缺修补手术过程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右侧开胸可以在多数2~6个月婴儿室缺修补术中应用。少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病例,可以选择传统的正中开胸方式。【关键词】:右侧开胸;室间隔缺损;婴儿【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Repair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2-6 months infants Through Right ThoracotomyLI Lei,FAN Xiangming,WU Yongtao,ZHU Yaobin,CHEN Zhe,LI Zhi-qiang,ZHANG Hui, LI Ling,ZHANG Jing,SU Junwu,CHENG Pei,LIU YinglongDepartment of the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se our experience of repair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in& infants aged between 2 to 6 months through right thoracotomy, to find the 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and key technique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to September of the year of
small infan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ere surgical treated through right thoracotomy. The duration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40 same age frame infants through median thoracotomy and 78 older infants through the same manner. Results: There was no mortality and rare procedure-related morbidity. Conclusions: The right thoracotomy incision is a preferred option for repair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in most infants aged between 2 to 6 months cases. To some cases combined with special condition ,the traditional middle thoracotomy is also an option.【Key words】: R Ventriinfants随着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及早发现、早治疗的观念越来越为临床医生和先心病患儿家属认可。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在简单先心病手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手术病死率较低的同时,如何减少外科损伤、乃至切口美观、隐蔽,日益受到重视。但其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研究尚未得到充分总结。本研究旨在采用右胸外侧小切口完成体外循环下2~6个月婴儿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现将最近的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总结我中心2011年1月至9月经右侧开胸完成2~6个月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共108例,占同期心脏手术的8.2%,体外循环手术的8.4%,室缺修补手术的16.7%,相同年龄段室缺修补手术的73.0%。男性6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56个月(2个月~6个月),平均体质量6.37kg(3.8~9kg)。室缺分型,膜周部79例,嵴下型8例,干下型19例,心内膜垫型1例,多发室缺1例。合并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28例,动脉导管未闭17例,永存左上腔静脉4例,右室流出道狭窄8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合并畸形均在手术中一并矫治。1.2 外科技术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儿左侧卧位, 左腋下垫高8~10cm,以右侧腋后线与第三肋间交点至腋前线第六肋间交点做稍显弧形的切口,肌层深面潜行游离,沿第五肋骨上缘经第四肋间入胸,纵行切开心包,心包悬吊,常规体外循环下修补室缺。& 本组患儿的室间隔缺损修补,以补片修补101例,直接缝合7例。完成室缺修补的途径,经右房切口例85例,经肺动脉切口19例,经右心室切口4例。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方法;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表示,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表示,,以p值&0.05为统计学有差异。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开胸止血2例,引流多保守治疗成功2例,迟发心包积液经心包引流1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短暂的严重4例,术后出现明显血痰9例,二次气管插管2例。复查检出&2mm的残余分流14例。术后常规随诊3~6个月,残余分流消失12例,明显缩小2例。无切口、膈神经麻痹、低心排综合征。&&& 与同时期的采用正中开胸方式完成室缺修补的40例2~6个月婴儿室缺修补术(补片修补38例,直接缝合2例)手术过程及结果的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正中开胸组患儿平均体质量更低。右侧开胸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监护室滞留时间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日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同时期同等月龄段采用不同切口完成室缺修补手术结果比较&参数&右侧&正中&p值例数&108&40&年龄/月&4.55±1.11&4.03±1.38&体质量/kg&6.37 ±1.10&5.56 ±1.13&&0.001体外循环时间/min&63.49 ±21.10&62.62± 20.88&0.688主动脉阻断时间/min&37.02±13.46&34.68 ±11.72&0.271呼吸机时间/h&20.02(6.54,33.51)&31.85(12.33,51.37)&&0.001引流量/mL&85.10(24.47,145.83)& 64.33(34.71,93.95)&0.09监护室时间/d&2.51(1.18,3.84)&3.63(1.35,5.91)&0.003术后住院时间/d&9.11(2.82,15.40)&9.85 (5.73,13.97)&0.088与同时期同样采用右侧开胸方式完成室缺修补的78例7~12个月婴儿室缺修补术(补片55例,直接缝合23例)手术过程及结果的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日引流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2& 同时期不同年龄段采用右侧开胸室缺修补的手术结果比较参数 &2-6m 右侧&7-12m 右侧&P值例数&108&78&年龄/月&4.55±1.11&8.79±1.79&&0.001体质量/kg&6.37±1.10&8.07 ± 1.47&&0.001体外循环时间/min&63.49± 21.10&56.54±16.54&0.062主动脉阻断时间/min&37.02 ±13.46&33.10±12.77&0.086呼吸机时间/h&20.02(6.54,33.51)&11.85(4.26,19.44)&&0.001引流量/mL&85.10(24.47,145.83)&97.16(31.37,162.85)&0.095监护室时间/d&2.51(1.18,3.84)&1.67(0.45,2.89)&&0.001术后住院时间/d&9.11(2.82,15.40)&8.23(4.70,11.76)&0.0233组患儿的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 随着心脏外科及麻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等相关科室技术的的日益成熟,心脏外科手术不断改进,既往正中切口手术因其切口大,影响美观,目前右侧开胸小切口手术完成体外循环手术越来越被医生及患儿家属接受【1 2】。另一方面,室缺修补术的手术病死率逐渐接近于零,手术后并发症逐渐减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逐渐成为国内较大的心脏中心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原则【3 4】。国内开展右侧开胸或其他相近方法的微创体外循环手术较早的阜外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均有大组的病例报告,但病例的年龄分布集中于幼儿,体质量分布在15kg左右【5-7】。小儿胸腔小、心脏距离胸壁近、肋骨弹性大、胸腔侧壁肌肉薄弱,传统认为,2~5岁患儿经该路径手术显露好,为最佳年龄,体重15kg,操作最为合适。【8】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曲线效应,我们放宽了实行右侧开胸室缺修补手术的年龄、体质量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为目前国内最新的而且手术时间段最集中的低龄低体重的室缺修补手术的临床工作的总结。 低龄患儿右侧开胸手术,术中膈神经的保护非常重要。膈神经的损伤可导致患侧膈肌抬高,对于小婴儿会严重影响术后肺功能恢复。打开心包时必须沿膈神经前2 cm纵行切开心包,上至主动脉与心包反折,下至下腔静脉与心包返折。心包电凝止血时应远离膈神经。由于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多数需要早期治疗,本组中干下型室缺比例较大。经右侧开胸修补干下型室缺的手术关键点在于室缺的显露。以肺动脉右侧壁缝牵引线,血管内进针,兜住肺动脉右侧瓣,向右侧牵引,吸引器进入缺损向左侧挡,拉钩向下拉,可以获得近似于正中开胸手术的显露效果。低龄患儿动脉导管多未闭合,右侧开胸手术时处理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困难。其处理要点是,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下,主动脉左侧壁缝牵引线,助手以血管钳向左侧牵拉肺动脉,确认左肺动脉,紧贴肺动脉游离并注意勿游离过深,减流量结扎动脉导管; 也可以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后,采用短时间低温(27 ℃左右)、低流量灌注(5 mL/kg),切开主肺动脉,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开口。有些患儿术后早期出现血痰,多数可能是由于右侧开胸后对右侧胸腔的挤占,从而对于右肺有一定的压迫作用所导致。尤其在低龄低体质量患儿,压迫的作用更为明显。术中应注意在心脏复跳后,控制容量的补充速度。术后经过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加用呼吸末正压、使用止血药物等治疗,一般在术后16h内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总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在20h左右。拔管后可转为以持续正压通气延续治疗。对患儿的转归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同期选择正中开胸手术的患儿,除年龄更小、体质量更低外,多数有一定的特殊性,严重的营养不良、术前严重的呼吸道、术前呼吸功能衰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前检查不能排除主动脉弓缩窄、肌部或多发室缺、合并粗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等,采用正中开胸方式较为稳妥。术后过程比右侧开胸组复杂,也说明了病例选择指征掌握的重要性。此组患者年龄小,体质量低,但与较大年龄组病例的临床过程相比较,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没有明显延长,说明右侧开胸室缺修补的体外循环过程与年龄关联不大。因此,很好的把握右侧开胸手术的适应症,提高手术的熟练程度,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才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总之,微创手术是外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过较好的学习过程之后。右侧开胸这一方式可以在多数2~6个月婴儿的室缺修补术中应用。具有一些特殊性的病例,也可以选择以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方式完成。4 参考文献[1] 刘迎龙,张宏嘉,孙寒松等,右胸外侧小切口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793例体会.中国循环杂志,-203. [2] 李建荣,刘迎龙,于存涛等,右外侧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399-403.[3] 石卓,舒强,张泽伟等,5 kg以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610-613.[4] 闫军,刘迎龙,吴清玉等,三个月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07-409.[5] Liu Yinglong,Zhang Hongjia,Sun Hansong,et al.Correction of cardiac defects through right thoracotomy in children.J Thorac Cardiovasc Surg,):359-361.[6] 冯晓东,马捷,李家成,等。右腋下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心肺血管病杂志,):183.[7] 王欢,翁国星,陈智群,等。右胸前外侧心脏不停跳治疗房间隔缺损.心肺血管病杂志,):136-137.[8] Liu Yinglong,Zhang Hongjia,Sun Hansong,et al.Repair of cardiac defects through a shorter right lateral thoracotomy in children .Ann Thora Surg,):738-741. [9]Sabine Bleiziffer, Christian Schreiber, Rainer Burgkart, et al.The influence of right anterolateral thoracotomy in prepubescent female patients on late breast development and on the incidence of scoliosis .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小儿心脏外科 通讯作:刘迎龙,E-mail:liuyinglong@& &
发表于: 15:11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李磊大夫的信息
李磊大夫电话咨询
李磊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主动脉峡部细主
先天性 动脉导
本人宝宝1个月
1月24在海军
超声印象:先天
心房正位,心室
病情:1.室间
超声所见:
网上咨询李磊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磊大夫提问
李磊的咨询范围:
先天性心脏病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6个月宝宝发烧
6个月宝宝发烧
前天宝宝开始低烧去了医院,检查病毒性发烧,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针(喜炎平)到今天白天感觉好了点,下午去打了第二针回到家就想睡觉,醒来体温一下子就高了,39度~38度间!看到我们家意禾很难受迷迷糊糊没精神好心痛!幼儿急疹我看到过!我家意禾今天第三天了还是那样,最初我也感觉是幼儿急疹,一下子体温39度了,他爷爷怕烧坏脑子才去医院的。都打了3天(喜炎平)了,又不知道再去医院会怎么样!帮我想想该怎么办!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5.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1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2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烧。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TIPS: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 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 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别太紧张,一般发烧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很多时候医生都会利用病人家属不懂得专业术语而乱开多开药,以至沿误了病情。你可以问问医生说通俗点是什么病,这样心里也有个数。也可以有益于配合治疗啊
这时个因为早晚温差大,宝宝很容易着凉感冒,也会因为与感冒病人接触而被传染。这也是病毒性感冒一种,如果是这样,治起来就简单了。
祝宝宝早日康复!
宝宝高烧到39度以上可以考虑幼儿急诊,退烧吃点药就好了,真搞不懂现在有的医生一来就给你开针、开水!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这样的。我给你找个幼儿急诊的症状看看
幼儿急诊的症状及应对措施(z) 22:36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一些还没有出过幼儿急诊的宝宝和妈妈们,现在有宝宝是6个月的或即将做妈妈的美女们来做个参考吧。
说说“幼儿急疹”这个病,网上已经有很多的相关解释以及护理方法了,摘抄一些《育儿百科》中所说的关于“幼儿急疹”的症状及应对措施:
在《育儿百科》中,松田道雄提到: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6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度以上的高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而6~8个月期间尤其多。年轻的父母为婴儿的这种幼儿急疹要经受3次惊吓。首先是因为婴儿突发高热而受到惊吓;第2次是因高热持续二三天仍退不下来而感到害怕;最后是在看过几个医生后婴儿的热退下来时,为最后一位医生的“医技高明”而惊叹。“幼儿急疹”本来是年轻的父母必须要知道的疾病。可是,它却不像麻疹那样众所周知,这是因为这种病即使得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很多人好了之后就忘却了。
1、幼儿急疹的症状。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的原因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以痊愈了。
2、幼儿急疹的护理。幼儿急疹并不需要做特殊的护理。因为不会引起并发症,所以没有预防并发症的药物。如果从发病初期就知道是幼儿急疹,就没有必要给婴儿吃药(不过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连专业医师也不一定能在初期就确诊)。让婴儿自然痊愈对母婴双方都有好处。既不会受到药物的伤害,也不必为看医生到医院的候诊室长时间等候。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婴儿有病不去看医生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这个勇气,在面临自己的宝宝时,总是要很大很大才行,常常我们都无法鼓起这样的勇气,在听到亲戚、邻居在一旁的其它猜测时,多少就会有些动摇。幸好我之前对幼儿急疹早就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听过好几例,宝宝得了幼儿急疹,给医生误诊了,打了吊针后反而加重病情的!
7个月以后的婴儿,在发烧时可以用冰枕冷敷头部,但婴儿不愿意不要勉强。我个人认为还是最好用物理降温法比较好,就是用温开水给宝宝擦拭身子,不过一定注意别让宝贝凉着。婴儿不爱喝奶时,应在调配牛奶时少加1勺奶粉使牛奶的浓度稀一些。有的婴儿虽然不想喝奶,但果汁还是愿意喝,可多喂些稀释的果汁。第3天时婴儿的大便会变稀,对此也不必做特殊的处理,只是将牛奶调稀一些就可以。冬天,在疹子消失之前尽量不给婴儿洗澡,盛夏时节,在第3天退热以后,如果婴儿喜欢洗澡可以给他洗。洗澡可以使婴儿睡觉香甜。
3、关于打针和吃药(解热药)。儿科学主张尽量不给婴儿使用解热药。这是因为,首先婴儿发热并不像成人那样痛苦,即使发热也不是昏昏欲睡,状态和平常基本一样。更重要的是,使婴儿发热的病几乎都是由病毒引起,这些疾病各有自己的发热类型,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真实地显现疾病的状况。可以说,发热是疾病的测量仪,只要观察发热的动态,就可以判断出婴儿得了什么病。如果使用了解热药或注射解热剂,就破坏了发热的自然状况,就无法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幼儿急疹,如果用解热剂将热退下来,就会破坏发热持续3天的这一特点,体温变得忽降忽升。即使第4天热退下来,也会以为是注射解热剂的结果。出疹子时,会首先想到是否为吃药产生的药疹,这样就无法了解疾病的自然进程。再加上婴儿对注射非常害怕,打过1次针就能记住,以后一进诊室就开始嚎啕大哭,这样就很难分清婴儿的哭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害怕打针。
本病应注意与麻疹鉴别:幼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而麻疹大多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全身,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临床上两种疾病的区分并不难。
本病还应与风疹鉴别: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发热较轻。一般38℃左右,伴见咳嗽,特殊的皮疹细小如沙,色淡红,并有枕后淋巴结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病的患儿年龄以幼儿居多,也可见于学龄儿童。与本病鉴别主要是出疹时间,疹形及年龄。幼儿急疹是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皮疹鲜红,疹形比风疹大,且为热退疹出,故临床上不难鉴别。
最后再提醒新手妈妈们三点注意事项:
(一)幼儿急疹发病时最让妈咪担心的就是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热药,也要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又升高。但妈咪应该注意到,宝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并不是太坏,基本不影响玩耍和饮食。这一点是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幼儿急疹患病后,患儿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二)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家长可以每天给小儿喝一袋板蓝根冲剂,用以加强小儿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预防疾病。
(三)如果是还在哺乳期间的宝贝,妈妈则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孩子生病时都比较依赖妈妈的哺乳,尽量的多喂奶。妈妈注意饮食中要杜绝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生冷或辛辣食物也不要碰。
你好,对于小儿发烧,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级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